麻绳编织吊兰花瓶方法:“老实官”为何不受重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7:01:17
“老实官”为何不受重用

“老实官”难受重用是当前官场的一种正常现象。认真做事、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的“老实官”,难以得到重用,甚至在评优、奖励、待遇等方面遭受不公平待遇。“老实官”为什么不受重用?不少专家学者专门撰文研究,媒体也议论纷纷。笔者有幸接触和认识一些“老实官”,从他们的经历看,“老实官”之所以难以受到重用,原因有三:
干部提名机制不完善。现在干部提名,有组织提名,也有上级领导干部提名和群众提名。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提名权,其实掌握在上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手中。而上级领导干部提名,往往又是“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尽管近几年各级干部的选拔使用日渐公开透明,许多地方甚至推行“民评官”、“民选官”,千方百计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然而这些新创举,看似热闹,实则围绕形式做文章,大多只有新闻效应,没有实质性变化。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群众拥有的最多只是知情权和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还停留于口号。一些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时,习惯于从自己熟悉了解的人中来选用,比如分管的下属、身边工作人员,甚至是亲属。“老实官”大多处于官场的底层或基层,群众对他们最为了解,然而群众对干部的提名权,最多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干部很难通过群众的提名得到提拔使用。这种提名机制,是导致干部“跑官要官”的重要根源,正所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干部考评机制不健全。现在官员提拔,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是必经程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部门把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搞成简单地以票取人、以票用人,在票数上搞一刀切。现阶段,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出现了拉票、甚至贿选现象。一些做事不行,但搞关系很行、活动能力强、善于做领导工作的官员,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得票往往较高,而那些埋头做事、老实做人的官员,或只会搞工作不会搞关系、或因坚持原则而得罪人、或不屑于拉票,反而在推荐测评中得票较少,难有出头机会。现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有时考评的往往不是干部的能力和实绩,而是干部的关系和背景,难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这些方面的体制机制的不规范、不完善,都注定了“老实官”只有老实做事的份!
官场生态不健康。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实人大多是“无能者”的代名词,经常成为大家嘲弄的对象。现今的官场上,“老实官”也难以得到各个方面的认同。大多数人尤其是有用人话语权的官员,认为“老实官”能力一般、缺乏创新精神、工作得过且过,难以做出成绩。一般百姓甚至把“老实官”与无能官、昏庸官划等号。在这种官场生态中,“老实官”自然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垂青。其实,这些种种评价,都是对“老实官”的误解和不尊重。所谓“老实官”,并非无能官,而是那些认真做事、老实做人、默默无闻的干部,比如焦裕禄、孔繁森、吴天祥等人。
解决“老实官”不受重用的问题,真正用好“老实官”,关键在于健全完善科学的干部提名制度和考评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