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吉尔大学学费:仰望19世纪古典与唯美的欧洲艺术(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07:12

仰望19世纪古典与唯美的欧洲艺术(组图)

2008年11月02日 09:31东方早报 

安德烈-佐恩无疑是瑞典最有名的画家。他出生在小城摩拉,12岁进入斯德哥尔摩艺术学校学习雕塑,20岁便有水彩画杰作《着丧服的妇女》问世。他遍游欧洲,并到土耳其和大洋彼岸的美国观光游览异国风光。1888年,佐恩在巴黎开始油画创作,他这一时期追求自然主义风格,注重色彩和光线,但并没有关注当时流行的印象主义。据伊尔瓦?诺斯说,19世纪八十年代是北欧艺术大变革的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画家纷纷涌向巴黎,彻底摆脱了半岛传统美术教育的束缚。但是,佐恩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巴黎,放弃了各国艺术家杂处的世界主义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画家生涯的最后这一阶段的画风也随之回到了自然和故乡的氛围。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他的挚友——西班牙画家索罗拉,尤其是对其巴伦西亚海滩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88年佐恩在巴黎开始油画创作,当时他结识了不少知名的画家,其中有霍金·索罗拉(1863―1923)、圣地亚哥·鲁希诺尔(1861―1931)、阿道夫·门采尔(1815―1895)、儒勒·巴斯蒂昂―勒帕热(1848―1884)、理查德·贝格(1858―1919)和威廉·爱德华·诺顿(1843―1916)。

  这一时期佐恩追求自然主义风格,注重色彩和光线,尚未关注当时流行的印象主义。据伊尔瓦·诺斯说,19世纪八十年代是北欧艺术的大变革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画家纷纷涌向巴黎,彻底摆脱了半岛传统美术教育的束缚。但是,佐恩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巴黎,放弃了各国艺术家杂处的世界主义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作品欣赏

佐恩自始至终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和景物,最喜欢画烟波浩淼的湖泊、白雪皑皑的丛林和在无垠的原野上生活的居民。就连他那横决一世的女人体也从不离开日常创作的环境,也不采用职业模特,而是从当地女青年中挑选。因此,现在他的人体画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绘画,是某种北欧女性的象征。正如马尔科姆?萨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画他所见而不做任何预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现实事务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雕塑家罗丹对佐恩的评价是:“无论在什么时代,佐恩都不愧是一位真正的绘画大师”。

佐恩画家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在瑞典完成的,创作的主题也是以家乡为背景的女性裸体画,画风随之回到了自然和故乡的氛围。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对他的挚友索罗拉,尤其是对其巴伦西亚海滩画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佐恩画裸体画均不用职业模特,而是从当地女青年中挑选。因此,现在他的裸体画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绘画,是某种北欧女性的象征。正如马尔科姆?萨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画他所见而不做任何预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现实事务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还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弗雷德里克·莱顿笔下的“宁芙女神”

上海美术馆展厅很少有这么多观众,却并不显得热闹,年轻人、孩子、老人,黑头发的,黄头发的——这样的机会对热爱艺术的人并不多见:莱顿、摩尔、柯罗、毕沙罗、蒙克……他们是19世纪古希腊艺术最忠诚的追随者,他们的画中有着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包括这些大师作品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这些天在沪展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群是安静的,脚步是轻的,展厅里有种气场,让参观者迅速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精神状态:对美的虔诚。

这个将持续到8月20日的展览,无疑会让这个时间段内上海所有的艺术展览黯然失色。


 

【名称】:《瓦实提》

  【作者】:埃德温·朗(英国)

  【类别】:绘画,油画

  【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213.4×166.4厘米

  【简介】

  埃德温?朗作品的主要收藏家是英国人莫顿?拉塞尔?科茨。在以此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里,曾经收藏过这幅名画。

  作者简介

  朗的创作属于典型的东方主义流派。他走上这条创作道路是开始于他的老师约翰?菲力普斯劝他完成的西班牙、埃及和叙利亚的旅行。1874年,他访问了耶路撒冷,并以《圣经》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他的成名之作:《市场里的巴比伦婚礼》。

  作品赏析

  1875年,这幅画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时,大获成功。1882年,该画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七千古英镑售出,让画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和我们随后会欣赏到的荷兰画家阿尔玛-塔德玛的作品一样,朗在作品中也特别注重画面的布景及装饰物的准确性。在他创作的大量以《圣经》为题材的油画中,《瓦实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这个故事记述在《旧约?以斯帖记》中,讲的是波斯国王亚哈随鲁在宴会席间,命人召见王后瓦实提,以供宾客欣赏她的美貌。但王后拒绝了国王的无理要求,这使国王觉得有损了自己的尊严,甚至会有可能形成妻子不尊重丈夫的社会风气,从而种下家庭矛盾的祸根。因此,事后国王废掉了王后,并写入波斯律法,代表永不反悔。

 这幅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画家精心绘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华美的服饰及珠宝,与她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含义,因为当时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和王后所面临的一样,是异常困窘的。

【名称】: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

  【作者】:弗雷德里克?莱顿(英国,1830-1896年)

  【时间】:1871年

  【类别】:绘画,油画

  【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84×129.5厘米

  【作品简介】

这同样是一幅莱顿的作品。《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呈现给观众的是以希腊神话人物造型为基础的戏剧性场面,作者采用一种舞台布景的手段,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意在让观众产生最深刻的印象。1871年,这幅画第一次在英国皇家学院画廊展出,意味着莱顿朝着开创古典题材的创作道路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是对这位画家解决构图比例的高超技艺的一次总结。画中四个女人的位置平衡、匀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力图创造出一套个人独有的透视法,让画中人物的不同比例变得一目了然。画中的四位女性都被抹上了反映心理特点的光泽,赋予人物形象某种神圣感,这正好让人看到了画家对于抽象地运用形式与色彩的兴趣。莱顿正是利用这两种手段创造了绘画的和谐构图,并用色彩突出人物的个性。

拉斐尔前派艺术史专家和评论家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在1871年的画展上指出:“莱顿先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的选题感到如此得意,因为就这个题目本身而言,它不具备任何象征性的意义。但是,经他的手这么一画,就变成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人物画,画面美,画中婀娜女性的色彩也美,她们的衣服在风中像是一直在飘动。” 

基本信息

《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亚历山大·卡巴内尔(法国);绘画,油画;画布油画;87.6×148厘米。 作品赏析

作为拿破仑三世的宫廷御用画家,亚历山大?卡巴内尔在《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这幅画中,成功地展示了他的美学理念。

19世纪上半叶,一门新兴的学问“埃及学”逐渐激发起欧洲人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生平的兴趣,当时的画家们争相表现有关埃及的题材。卡巴内尔的这幅画取材于希腊学者、传记作家普卢塔克的著作《安东尼的一生》。讲的是亚克兴角战役之后,被屋大维打败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感到末日临近,决定自杀。为此,她下令让几个奴隶体尝不同的毒药,以便为自己选择痛苦最小的一种。卡巴内尔的画笔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克娄巴特拉的人格魅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流失,她斜倚在兽皮铺就的长椅上,身边伴有一只豹子和一个摇扇的侍女,姿态闲适地观察着每个奴隶死亡时的表情。画面以外表的华丽与暗含着的死亡恐惧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这一点,也许会让人联想到法国浪漫主义先锋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萨达那巴尔之死》,而与《萨达那巴尔之死》用跃动的笔触展现临死前的不安不同,这幅画则是用细腻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表面的平静。

这幅作品于1887年在巴黎沙龙画廊展出,并于同年赠于比利时安特卫普艺术博物馆。该画还曾保存在法国的贝济耶美术馆。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卡巴内尔 (Alexandre Cabanel,1823年9月28日 - 1889年1月23日) 是著名的法国学院派画家。

卡巴内尔出生于法国埃罗省省会,地中海沿岸城市蒙彼利埃。他的绘画以学院艺术风格著称,取材以历史,古典,及宗教题材为主。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巴黎的几大沙龙中展出,并多次获奖,这不仅提高了他的艺术声望,还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并成为拿破仑三世及其皇后欧仁妮的御用画师。

布格罗接受了严格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教育,并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个人的创作风格。他在罗马画院学习绘画期间,得以看到意大利的古典精品,并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而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渴望看到的。布格罗艺术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作品中努力将熟记于心的古典绘画规范和透视学与自己的实地观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善于抓住日常生活及戏剧的场景,塑造不失尊严的普通民众形象,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内心的不安。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给社会带来的战乱以及法国人高涨的爱国热情,让布格罗感同身受,并通过《农妇》这样的作品把它展示出来。作品赏析

在这幅画中,布格罗旨在创造一个动乱年代中法国人抵御外来入侵的形象,为此他选择了手持大镰刀收获庄稼的农妇,她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农妇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操,以及这个民族绝不屈服于敌人的坚定决心。

此外,这幅画也展现出布格罗的艺术主张:即艺术作品要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这一主张也符合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宗旨之一,即让学生学到表现主题的恰当方式。因为这个时期的绘画是教育民众的手段,主题的历史背景及神话传说应当为寻求理想和真理服务。 

名称:《春》

  作者:雅克·约瑟夫·提索特(法国)

  类别:绘画,油画

  材质:画布油画

  规格:91.4×127厘米

  简介:

  很少有画家能像雅克·约瑟夫·提索特这样,把英国的上流社会描绘得如此之美。因此,许多人都以为他是英国人,而实际上他出生在法国南特,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与德加和马奈有同窗之谊。

  19世纪六十年代,提索特奔赴英国,定居伦敦,一住就是十一年,在这里,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

  提索特的作品属于欧美国际时尚的氛围,充分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风貌。他的模特尽是些时装华美,周旋于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人,他的作品被其仰慕者以那个时代极高的价格收购。

  这幅名为《春》的画表现了三位在田野里休憩的少女,但她们的面部没有一丝笑容,几乎可以说毫无表情,像是沉浸在对过去时光的思念里。三个人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时髦装束,加上画面的风景,构成了一幅美丽、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图画。

基本信息

  名称: 《神学院的围墙》

  作者: 约翰?梅尔休伊什?斯特拉德威克(英国,1849-1937年)

  类别: 绘画,油画

  材质: 画布油画

  规格: 61×85.1厘米

  作品介绍

  从19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英国人的审美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因是画家们运用抽象的手法绘制充满潜意识的作品,用它们操控观众,以期唤起各种不同的心理反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流派的画家们搞了一个持续不断的相互交流思想的串联活动。

  斯特拉德威克则一直追随伯恩?琼斯(1833―1898),以历史和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神学院的围墙》是画家的“发愤”之作,因为当时有人指责他只会简单地复制历史题材,不会进行所谓“真正的”创作。

  尽管这幅画具有拉斐尔前派作品的主要特点,即风格粗犷、多刺激性和装饰性,而且又没有明确的历史或地域界限,它还是留给观众一个想像的空间,体现了斯特拉德威克对神话世界强大的感知力。

    乔治-肖伯纳(1856―1950)在《艺术月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幅画的意境作了如此描述:“一个人戴着刚刚打碎的脚镣,站在了天堂的门口”。接着,肖伯纳又解释说,画面所呈现的,不是这个人如何到达天堂,而是到达后受到天使欢迎时的激动心情。  

格威德的《古典者》

在19世纪那样的年代,仰望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光辉,任何的“写实模仿”均已成为技术上的重复劳作。自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以来,艺术迫切需要思想的解放、个性的尊重。于是,那些学院的传统和严格的限制反使艺术家的精力得以集中,并从狭窄的通道中释放出美丽。古典与唯美的艺术,诞生在照相术发明之前。但拟真并不是其终极目标,许多精心构图的画面,几乎就是一出神性和人性同台演出的剧照。画面凝固的是艺术家心目中某个具有永恒意义的瞬间,一些戏剧性的元素、有象征意味的构图被安排进去,这个瞬间因此成为有价值、有故事的时间片断。古斯塔夫·多雷的《克劳迪娅之梦》题材取自《圣经·马太福音》中的故事,作品不仅显现出画家的古典趣味,且选题独特,并没有局限于《圣经》中的重大题材。以历史、神话、宗教作为题材是古典主义的传统,而对女人体的赞美和欣赏使得古典主义透出一种柔美和精雅,弗雷德里克·莱顿笔下的“宁芙女神”身着宽大长袍,背对瀑布,深色的背景将女神白皙的肌肤映衬得温婉诱人,而女神古典式的站立姿势,让我们想起了古希腊雕塑中的维纳斯。

阿尔玛-塔德玛的《埃拉加巴卢斯的玫瑰》中,人体与玫瑰花瓣几乎融为一体,体现了画家极高的绘画技巧

正在上海美术馆展出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板块:学院派与古典人体、浪漫风情与怀古、光与色的交响、劳动的赞歌。首次来华的这100幅绘画精品,藏品级别不亚于罗浮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藏品等级。而这些杰作的创造者们,都是西方艺术史上排名进入前一百名的大师。  

莱尔米特的《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那么,除了欣赏美、得到感官愉悦之外,艺术究竟给生活增添了什么?在对形式美的狂热追求之后,古典美的巅峰已悄然而过。如果只有模仿,艺术的道路将从泥泞的沼泽沉寂地穿过。在工业革命来临之后,画家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百姓。《拾麦穗的女人》(朱尔·布雷东)、《第二次收获》、《收牧草的农妇》(朱利安·杜普荷)中的底层百姓则显得快乐、安详,显现出画家对农村生活的乌托邦想象,相对而言,莱尔米特和米勒的作品则更接近现实。

照相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古典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对于艺术形式的探寻依然进行着,毕沙罗、雷诺阿、蒙克、劳特累克这些响当当的印象派先驱开始着力于光、影的探索,此次展出的多是他们的风景作品,从色块和笔触中,读到了艺术家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新的转变,试图拯救艺术的消亡。

应该感激西蒙基金会,这个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艺术品私人收藏机构,是它把这些伟大的作品收集起来,并让这些作品从西蒙家族的墙壁上取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巡回。能够在上海美术馆的展厅里,隔着半米的距离观看那些作品,真是一种幸运。

蒙克的《仲夏夜》

如果说女性之美是历来画家乐此不疲的选题,安德烈·佐恩则在当时做了大胆的尝试,《在沃纳划的船上》中的女人是位当地女青年,摆脱了古典主义对女性人体的美好幻想,较写实地描摹出略微下垂的胸部、隆起的小腹,颇有自然主义风格。但多数画家还是沉浸在“浪漫风情”和“东方想象”之中,这与当时“考古热”的兴起有关,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东方就意味着消遣、娱乐和感官刺激,而当时的女性地位也决定了“女人”在作品中出现的“观赏趣味”。《克娄巴特拉用死囚尝毒》讲述了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故事,在自杀之前,她下令让几个奴隶品尝不同的毒药,以便为自己选择痛苦最小的一种,她斜倚在兽皮长椅上,姿态闲适,观察着每个奴隶死亡时的表情,画面以外表的华丽与暗含着的死亡恐惧形成一种对峙的张力。 

“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每天都吸引了众多虔诚的艺术爱好者

记者手记

创作的门槛和欣赏的门槛

除了虔诚就是赞叹,这是多数观众面对上海美术馆展出的欧洲19世纪绘画大师珍品的感觉。古典与唯美的艺术,欣赏的门槛并不高。哪怕你并不清楚某一张画背后的宗教图式,不知道它的古希腊典故,甚至不知道画中的人是谁,当你站在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像面前久久凝视,依然能看到那些女子眼波流转,在轻柔的光线下让人不知今夕何年。古典和唯美的艺术确乎有这样的魔力,它细腻的色彩和线条沿着画中人柔和的面庞身躯流泻而下,在你心里汇成一个安宁的深潭。而对于创作来说,这样的艺术就有极高的门槛。它不仅需要炉火纯青的绘画技巧,还需要虔诚——对艺术的虔诚,对美的虔诚,长时间进行某一种纯粹创造的专注。

我们实在很难相信,现在那些所谓成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有这么深厚的功底,可以画出这样直指人心的作品。我们也很难相信,批量生产作品甚至雇佣枪手的他们,还会愿意为了一幅作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时间从来都是一种成本。在作品中支付大量的时间成本,作品会永恒。反之,则速朽。

用两三百年前的艺术标准来衡量当代的艺术家的确不公平,何况,艺术已经到了观念至上的时代。当我们在当代艺术的各个展厅里,看着各种需要大量文字阐释才能成立的奇怪作品一筹莫展时,艺术欣赏的门槛令人生畏。而在这个门槛的掩护下,一些故弄玄虚的艺术家则获得了大肆忽悠的辽阔空间。和古典与唯美时代的艺术掉了个儿,当代艺术创作的门槛降低了,而对观众欣赏的门槛则前所未有地抬升起来。这个门槛,不仅阻拦了普通观众的观看,也有可能将这个领域置于一个没有大众评价的灰色地带。

多么奇怪的现象,一群艺术家和一群策展人、批评家,自称以当代中国的各种现实为材料、以反思为己任、以探索为目标,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和活动,却自外于大部分人所构成的社会基本面,并且只要看过三次以上的当代艺术展览就会明白,他们的艺术和门槛外那个真实中国其实也没太深的关系。艺术和大众触目惊心地割裂,似乎就差一个明确的宣示:这是文化精英们觥筹交错的游戏,与你们无关。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古典与唯美的艺术的称颂,就不是艺术标准的倒退,而是对当代艺术的鄙弃。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