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斯奥特曼主题曲:卧功 - 气功综合交流区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1:15:12
卧功

卧功
自然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卧式功,讲究一切顺乎自然,姿势舒适安泰,做到放松和入静,返光自照,同时意守上丹田(玄关窍)和下丹田。
本篇选自四川省佛教协会内部编印的资料(佛教与气功)。作者是一位佛教徒,练习自然功已有三十年历史。他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观点,深入浅出地介绍学习自然功的经验和心得,并谈到了他用此功治疗多种危重疾病的经验,读来很引人入胜。。
自然功是由佛家的止观法门和道家的"通关展窍功"融合贯通而成。它是一种卧式功,很适于太忙太累的人练,也适于老弱病残的人练,甚至卧床不起的危重病人都可以练而应当练,我就是在病重临危的时候练自然功得救的。切不要认为卧式功的效用有限,我的各项重大收获,都是在床上练它得来的。
一、我的练功收获
从一九五三年开抬、我身患重病,医药无效,不得已而认真练气功,并且专练自然功这一个功法,坚持至今, 已成习惯——在任何情况下每日必练,因而不断取得效果。总计我的收获有:
练功不到两年就治好了我的胃溃疡;以后在七年之内,又陆续治好了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腰痛。
我于-九六二年用自然功治好了自己的营养不良性水肿。从此以后,不再吃药打针,二十年来的大小病痛,都用练功自治,百治百愈,而且长期无病。它使我的肌体避免了药物化学因素的干扰侵蚀,又从而有益于健康。
我的记忆力、理解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都并未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衰退,却反而有所增进。
我所专练的自然功虽然是一种在床上练的卧式功,但我以积弱之躯, 于垂暮之年,在一般的生活条件下, 却体重日增而腰围仍旧——增长的不是脂肪而是坚韧有力的肌肉;我至今骨正筋柔, 腰灵腿便; 苍白的面庞重泛起少年时代的红晕;旧友相逢都说我的健康状况比三十年前好得多了;我 的体质变得更好, 它的物质结构和生理功能显然不同于往
昔。
二、原则和诀窍
自然功之所以命名为自然功,不仅是以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说教与依据, 而且它要求练功的人,把白己的身体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不能以主观的愿望去违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因此,自然功的原则是:
本乎自然,顺应自然,绝不违反自然。
体察自然, 认识自然,因势利导地运用自然,使自然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因此, 自然功的诀窍是: 自由自在,舒适安泰,返光自照,死去活来。
这个原则和诀窍贯串在整个练功过程的各个方面,必须把它牢牢记住
三、功前准备。
1,练功的环境力求安静,干扰越小越易于入静。但在已经入静之后,即使遇上突然的惊动,除了会使入静暂时中断外,并不致发生危害。这是由于自然功以顺应自然为原则,以舒适安泰为诀窍,并不主观地执着于某种事象,因而不怕受到意外的惊动。
2,不要在空气污染重、光线强、当风和闷热的地方练功。
3,不要在过饱、过饥、过度疲劳、情绪过于激动和有问题急待解决的时候练功。
4,练功之前先解大小便。
5,床枕的高低,垫被的厚薄,都按各自的习惯和方便安排妥当,力求舒适。
6,不要穿着过紧的衣裤,解松所有的纽和带,务使全身不感到任何拘束扯拌。
7,把刚才正在做的、想的、看的一切事情丢开,淡然漠然地,什么都毫无所谓地呆上几分钟,然后开始练功。
四、调身与调心
自然功的姿势分为正规卧式与自由卧式两种,这里先谈正规卧式,以右侧卧为例。
将身体右侧卧下,把右手放置在头与枕之间,右大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右耳垂背后窝窝内的翳风穴;其余四指贴在右脸上,注意勿将耳朵前面的耳门、听宫、听合三个穴位压着;把左手伸到右边肩头上,坐掌心的劳宫穴贴在右肩锁骨窝窝内的缺盆穴上;身体微带俯曲,不能挺胸突臀;两腿微曲,左腿比右腿多曲一点,以左足大趾头临近右小腿
中部为适度(练左侧卧式则与此相反)。姿势摆好之后,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我以前就是照这样做的,但也常会发生矛盾:要按照规定摆好和维持姿势就不容易放松关节和肌肉,要放松关节和肌肉就不容易摆好和维持规定的姿势。
自然功的正规卧式来源于道家的"通关展窍功"。 "通关展窍功"是硬要摆好和维持这个规定的姿势,以致除了少数筋骨柔和的人外,许多人不仅放不松关节和肌内,而且弄得吃力勉强,酸麻胀痛,大大地妨碍了入静。这些人要适应这种姿势之后,才有可能放松, 也才有可能入静练好气功。这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 自然功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不严格要求姿势,但必须做到放松!
为了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即使右手不放置在头与枕之间而放在右脸前面一点,甚至手臂伸直放在床上也可以;左手也可以不去贴右肩窝而垂直地放在左腿上;两腿也可以不照规定的弯曲度,只要不伸得太直就行。这是对照正规式而给予一些自由。
自然功还有一种自由式,就是睡卧的姿势由练功者自由选择, 自由摆布。这里借用一首古诗来形容比喻,诗曰: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这是何等地潇洒自由!练自然功的人在摆自由式的睡卧姿势时,就应该这样无挂无碍,逍遥白在,摆好一个自己感到舒适安泰的姿势。因为只有放松了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才易于入静,而只有入了静也才能收到练气功的效果。入静(调心)比姿势(调身)更重要,姿势摆得再好,不入静就是白费;姿势即使没摆好,只要入了静也能收到练功的效果。因此调身必须服从于调心。
我的体验是:
一般的运动是练身不练心,它们很少重视心情意念活动的调节;
一般的参禅打坐是练心不练身,它们很少重视身体的锻炼,有的甚至以精神蔑视肉体,修苦行残害身体;
太极拳、五禽戏之类别的气功,既练身又练心;
包括自然功在内的静极而动的、动中有静的、外静内动的各种气功,是练心以练身。
我的歌诀是:
练身不练心,花叶虽茂没有根;
练心不练身,枯木何处去逢春;
练身又练心,鹤发童颜老寿星;
练心以练身,练就金刚不坏身!
有人合问:既是如此,又何必把道家"通关展窍功"的姿势作为自然功的正规卧式呢?这是因为"通关展窍功"是一种效验显著的治病强身气功,它的姿势在发动内气,使内气运行全身以打通经络穴位上的关窍和阻碍,而达到四肢百骸无不通到这些方面,确有它的作用。
正规卧式为什么规定以大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耳垂后面窝窝内的翳风穴,四指贴在脸上而勿压着耳门前面的三个穴位?就其一般的作用讲, 由于耳垂后面窝窝内有拇指指尖的轻微接触,可以减低声音的传入刺激;将耳门空出,能避免耳内气闷的嗡嗡作声。二者均有利于入静。如果从经络学说来说,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它的作用是清肺
利润;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会穴,它的作用是疏风通络。这两个穴位的轻微接触,有利于呼吸的通畅和内气在经络的运行。
至于掌心的劳宫穴贴在肩窝的缺盆穴上,除了防止寒气从缺盒侵入而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穴位,它的一般作用是清心泄热。科学实验巳经证明,它是发放外气的穴位之一;缺盘穴虽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它的一般作用是舒喘解逆,但它却是手少阳三焦经进出脏腑的通路口。而三焦经的重大作用,在《中藏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 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余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由此可见,以发放外气的劳宫穴贴在三焦经进出脏腑的通路口缺盆穴上,是有它很大作用的。
实践也证明,许多人摆好"通关展窍功"的卧式练功,很快就会全身发热,坚持几分钟,微微出点汗,就能治好伤风感冒。有时甚至热到难以忍受,不得不改变姿势——必须使劳宫穴不再贴在缺盆穴上才会减低发热。
我的设想认为,练功所形成的内气在作为外气而从劳宫穴发放时,又由三焦经的通路口的缺盆穴重复注入脏腑,是对内气起到增强作用的正反馈。
因此,只要能够做到"通关展窍功"的卧式,当然以做到为最好。自然功不仅不否定这个姿势,而且把它定为正规式,如果说它强调调心的话,那只是叫人不要妨碍入静为代价去硬做运个姿势而已。
自然功是一种卧式功,也可以说它的姿势是以卧式为主,其余的姿势都是在练好卧式睡功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它的坐功、站功、动功与卧功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姿势的不同,练法完全是一样的。凡是要坐着、站着和动着练自然功的人们,都可以根按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平时的习惯,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选定自己感到最舒适安泰的姿势--也就是不拘泥于一格-势,而按练功诀窍去练。我在无床可卧的时候,或者卧着不便于扳打扭转的时候,也练坐势、站势和动势,但都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自由自在势。我所辅导的练功者,也是这样练的,他们当中有些人便是用太极拳中的几个动作来练自然功,效果很好,有利于做到动中有静和外动内静。
五、具体练法和体验
自然功的具体练法,是以它的自由自在、舒适安泰、返光自照、死去活来的诀窍为依据,其梗概如下:
自由就是由练功者自己作主,摆好一个舒适安泰的姿势,不论是正规式或自由式,都以舒适安泰为准。由于舒适安泰,特别是到了泰然自若的境界时,使会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自在。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 才能自己回转头来观察自己的身心的情况,这就是返光自照,也有人把它称为内视或观自在。李时珍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照之",就是说经络通路惟有靠返光自照才能够观察到。足见返光自照是练气功的关键性环节。
返光自照虽然是一个道家术语,其实并不神秘,它是生物回授性质的自我观察、自我体验、白我调整、自我改造的方法,它很像现代医学中的生物回授疗法,而且具有不须使用仪器的优点。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他的静坐诗中写道: "煜煜心光还自照,绵绵踵息浩无声。"这两句就是写返光自照。他用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之后的心光,返还过来照见他自己绵绵不绝的既浩大而又无声的柔和匀静的深长呼吸。
我的体验是:
返光自照首先是照见自己的身体,注意到自己的姿势有哪些须得变动和调整的,如轻闭口齿、舌抵上鄂、眼若垂廉等的细小情节,都随着自照一一校正之后,便会逐渐照见自己的呼吸状态和意识活动,也就是形形色色、此起彼伏的杂念妄想。
杂念妄想是练功入静的死敌。有杂念妄想就不能入静,入了静就不应有杂念妄想,它们是处于你死我活的敌对地位。
因此, 自然功的练功诀窍的最末一句是"死去活来",就是说的"打得念头死,许得法身活"。只有把杂念妄想消除干净,才会"一念不生全体现"地发挥显露身心归一的全体大用的功能。只有心境静到极点,才会"无极而太极"地静极而动,才合"阴极一阳生"地生起生生不已的内气,才会外静内动地动起来。
但是,杂念妄想也是最难制的顽敌!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他的《花影》诗中写道:"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他虽是描写瑶台被太阳轮番光照而出现的花影,却正好用来形容人们心上的杂念妄想是最难消除干净的东西。
因此, 自然功的练功诀窍的最末一句,就是要同杂念妄想作死去活来的斗争。它的具体作法是:
在摆好姿势又返光自照地调整妥善之后,便把注意力向自己两个眉头和两个眼角之间的一小块地方集中,它的中心点在印堂之下、山根之上,道家称它为玄关,也称为上丹田,这里常是练功入静后出现光屏的地方,科学实验证明,它也是发放外气的所在之一。把注意力向这里集中称为守住上窍。
将上窍守住之后,就用意识暗示自己,使自己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里面。这是很简便、最准确的意守丹田法,很有利于发动内气,是"通关展窍功"的一个特点。
意守丹田本来是各家气功流派都有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丹田的位置各家却各说不一。有的说在脐下一寸五分,有的则说是在脐下三寸;有的指明气海穴是丹田,有的又说关元穴才是;有的还说丹田是在脐内,等等,众说纷纭,令人无所适从。
我的体验是:丹田是道家经典上的名词,它的含义是炼内丹的田地,很显然应该是一个块状性的位置。所以自我暗示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内面,便是最简便、最准确的意守丹田法。
至于这一意守丹田法之所以容易发动内气的原因,可能是它所意守的位置正在肾间。李时珍说: "十二经络之根本在于肾间动气。"有人认为肾间是左右丙肾之间的命门穴,但是命门穴只是内气在督脉运行时所通过的关窍之一,并不是内气发动的所在。内气一般都是在小腹内形成并凝聚一段时间才开始运行。因此,我的设想认为,肾间是指内肾与外肾(睾丸也称外肾)之间的小腹内面的中部,这里所动的气是十二经络之根本的内气,也称为元气。自我暗示觉得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腹内面之所以容易发动内气的原因即在于此。
我还体验到,这个练法的另一好处,是它解决了一般的守上丹田就无法守下丹田,或者是守下丹田就无法再守上丹田的问题。它能够把上、下丹田都一齐守住,成了既守住上窍又意存丹田。道家"通关展窍功"称这是胎儿在母腹内的形式,是个"太极图"。这可能是它有利于发动内气的原因之一。
由于集中注意力守住上窍,又用意识暗示自己,觉得自己的头在小腹内,这就给"心猿意马"套上了羁绊,少数意念单纯的人,只须这样便可望逐渐入静,但是大参数人仍然远远消除不了杂念妄想,还须要加强对制的法门。我个人的有效办法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我所辅导的都是不信仰佛教的人,则由他们自行选定几个字的词句不出声地念,有的也任随他们默数数字、都无非是为了以念止念而调心入静。我之所以至今仍在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原因:一则由于我是佛教徒,修的是净土宗;二则是我已经这样念了好几十年,它在我的大脑皮层早已形成一个强固的兴奋灶,如果要用别的念法夫改换它,就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大大地妨碍入静,所以没有改念别的。
多年以来,只要我摆好舒适安泰的姿势,守住上窍而又意存丹田,勿须有意识地去提起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它就会自自然然地、自发地默念起来,念几分钟就会形成腹式呼吸, 而且越来越细匀深长,常常一分经只呼吸三至五次,紧接着内气一动就会自自然然地运转全身去"通关展窍",祛病强身。
我的体验是:内气的发动和运转,是以入静为基础,而以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为契机。就我个人来说,不用意识去支配呼吸也会很快就形成这种呼吸的原因,则在于我的神经系统已经形成了这个条件反射。而练功的姿势、意守和持念这三者的结合,则是形成这一反射的条件。这并不神秘,任何人只要把练功的姿势、意守和持念三者结合起来,就都可以逐渐形成发动内气的条件反射。
六、调息
自然功虽然强调要达到深匀细长的腹式呼吸,但它从来不允许用主观意志去支配呼吸的次数和形式。
必须知道,人体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单位,它的全部生命过程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呼吸的次数和形式亦各自有它们的规律,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只能像对待自然界的水、火、风、电等事物的客观规律那样去对待呼吸规律,不能违反它,只能顺应它、认识它、因势利导地运用它,使它为人所掌握,有利无害地为人的健康服务。
例如说:一般人在平常时候的呼吸次数是一分钟十六次左右,这是呼吸次数的规律,不能够一下子就凭主观意志去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律。要想一下子硬要减少呼吸次数,只能是暂时的,而且是有害的。但是,练气功却可能使呼吸 次数逐渐减少到每分钟只有六次左右,甚至有时每分钟只呼吸两次。
又例如:人在婴幼儿时期是以腹式呼吸为主,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地改变为胸式呼吸为主,成年以后基本上是胸式呼吸。这是呼吸形式的一般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要想一下子硬要改变呼吸形式只能是暂时的,而且是有害的。但是,练气功却能够逐渐地改变呼吸的形式。
我的体验是:初练自然功的阶段,只有正在练的时候才能逐渐使呼吸形式变成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为辅,不练功的时候就难以保持这种形式。然而在长期练功之后、神经 系统对于腹式呼吸形成了一触即发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又使这个条件反射的反射弧形成了动力定型——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之后,就能够随时随地都保持腹式呼吸为主、胸式呼吸为辅的呼吸形式。这是不练功的人和初练功的
人所办不到的。
不允许练功的人用主观意志去干扰容观存在的呼吸规律,也就是不允许硬要去支配呼吸的次数和形式,是自然功不致发生偏差的关键之一,是它的一个优点。
这同其他的气功流派相比,好像自然功缺少了一个调息的环节,其实并非如此。
自然功的返光自照在照见自己身体的姿势与意念活动的 同时,也当然会照见自己的呼吸情况。前面提到的陆游,他照见自己的呼吸是绵绵不绝、浩荡而匀净无声的深长呼吸;一个初练自然功的人,则将照见自己的呼吸是粗浮浅表、长短不匀的;练功较久,则将照见自己的呼吸逐渐变为深匀细长;练功到纯熟地步,他将悠悠然地观赏自己的悠悠然的呼吸,很有利于入静和发动内气。
这种不标明调息而从返光自照中观察自己呼吸情况的练法,实际是调息法中的一种——观息法。它是生物回授性质的调息方法,是简便易做而又有效无弊的调息法,某些气功流派也有使用观息法的。
我的体验是:观息法不仅是一种调息的好方法,而且也是促使入静调心的好方法。它既能与持念法并行不悖,也能代替持念法。我有时只调息而不念佛,也能入静。但很容易入睡,这对坚持练功是有妨碍的;如果为了治疗失眠,则用观息法很有效。
七、入静
入静是练好气功的关键和基础,而入静又是最不容易办到的。
初练气功的人总爱说:不练功入静还想得少些,练功入静反而想得多些,越要入静越不得静,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想起来。
实际的情况是: 自己在练气功以后,尤其是练自然功以后, 由于自己作主摆好了舒适安泰的姿势,觉得自由了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也才会返光自照地察觉到自己的杂念妄想的稀奇古怪,怎么能把这种情况说成是练功入静反而想得多些呢?应该意识到,这是自己多少有了一点儿入静的境界,才相对地感觉到自己内心的动乱,是向入静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是个正常的好现象。问题只在于如何去消除那些稀奇古怪的杂念妄想而已。
我所长期使用的入静方法,却是默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以念止念,以一念代万念的"以楔出楔"的力法。前面提到过的不再重复,这里只补充一点经历体验:
当我练自然功八年之后,我已经用它治好了多种疾病。一九六二年我得了营养不良性水肿。我多少懂点医学常识, 知道它是由于缺乏某些蛋白质而发生的,如果不把所缺乏的蛋白质品种补充上去,水肿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便没有用练自然功去治疗它,而是服用康复散之类的药物,以致肿到全身发亮,两眼充血,躺下就呼吸因数,只能蜷曲着喘气。最严重的一个晚上,我听见左右的人在给我准备后事,自料死
在眼前,心情为之突变。那些一向纠缠不清的杂念妄想——不论是过去的恩仇好恶、当前的得失是非、未来的希望筹谋,都觉不值得再作计较,而一一烟消云散,只剩下两件事情:一件是死里求生,竭力挣扎着练自然功; 一件是万一非死不 可,只有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于是拼命默念南无阿弥陀佛。
就这样既练功又念佛地搞了两天光景,忽然内气大动,冲破由于高度水肿而显得阴冷沉重的脉路关窍,在全身运行起来。于是每隔一两个钟头大量排尿一次,完全没有服药打针,也未增添任何营养,在最低的生活条件下,十六天而水肿全消。
这一事实震惊了医生,也震惊了我自己。医生的研究和结论我未过问,我自己的探索则使我得出如下的结论。
气功入静是一种整体性的自我疗法,它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培元固本。
事实是,我于临死之前,丢掉了一切杂念妄想,在练自然功的姿势与意守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以一念代替了万念,这一念便在我的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特大兴奋灶,它的强大的负诱导作用造成了扩展的保护性抑制。这不仅减少了大脑皮层本身的能量消耗,也减少了由于它的杂乱无章的发号施令而在全身所造成的能量消耗。有人认为,练气功有储能作用, 可能就是从减少了能量消耗而来。科学实验已经表明:气功对基础代谢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氧消耗
量比正常人清醒状态低16%, 而正常人在睡熟状态下的氧消耗量此清醒状态仅低10%。这是气功入静的固本作用之一。
其次是大脑皮层的既广且深的保护性抑制状态,使得体内体外所传来的各种刺激,除特大的而外,都很难引起阳性反应,遮断了对病人的有害影响;也使由于长期病痛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兴奋灶与病痛之间的恶性循环被遮断,有封闭疗法的同样效果。它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疗法。这是练功入静的固本作用之二。
更值得重视的是,大脑皮层的这种既广且深的保护性抑制,消除了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等感情因素对它的干扰,使它能够健全地发挥最高司令部的调整作用,以恢复和保持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大脑皮层的高度抑制,使皮层下中枢得到解放,植物性神经的功能恢复正常;心动过速的会减缓、过缓的会加速, 血压高的会降低、低的又会升高。不仅循环系统是如此,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等系统或
器官,凡是属于神经官能性的病变,都将得到缓解和康复。这是气功入静的固本作用之三。
但我许久不能解答的问题却是:我的营养不良性水肿怎么会在不补充任何营养品的情况之下而单凭练功念佛就消除呢?
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探讨,我终于得到了初步的解答:
客观存在的人体,它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可以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加以改造的。这在一些运动员、杂技演员、武术家和瑜伽派气功师等人物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他们那种能为人之所不能为的本领,正是由于他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坚持演练,而使身体得到一定改造的结果。从来就没有-个三心二意、精神散乱的人能够练成绝招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主观能动作用,在登峰造极时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它并不是什么神通法力,它是人所皆有的生理潜在能力的发挥显露。典型的事例很多,如:一些有禅定功夫的佛教徒,入了定能够几天几夜坐着不动,不食不睡。这是由于他们的生理的潜在能力在大脑皮层既广且深的高度抑制状态下发挥显露出来的结果。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当他们处于危急万分的生死关头,也常会由于无暇顾及其他而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对付危急,因而作到了他们平时所绝对做不到的事情。这种生理的潜在能力的发挥显露,是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识。
总而言之,人体的生理的潜在能力是很大的,它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分别发挥显露出来。我的营养不良性水肿之所以能在不补充任何营养的情况下得到全消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我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练功念佛,达到了气功入静状态,因而使生理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显露的结果。
气功入静状态也并不神秘,它是由于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于某一特定事物而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既广且深的抑制状态,是任何正常人经过一定的锻炼都可以做到的。它是真正的用心理去影响生理的心身医学——而且不仅仅只限于医学。
用心理去影响生理也并不神秘,它就是人们把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应用到客观存在的自己的有机体上,是任何正常人经过一定的锻炼都可以做到的。只要在舒适安泰的情况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运用这个主观自觉性去返光自照地观察客观存在的自己的一切情况,包括身体的姿态、感觉以及精神活动的情况。长期坚持这种生物回授性质的返光自照,就能练成一套用心理去影响生理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
夫,很有利于身心。有一副对联就: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 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很值得参考玩味,要自在才能有自觉,要有自觉才能生智慧。智慧并不是聪明或精灵,它是身心归一而起的全体大用,也就是由于练功入静而得到发挥显露的生理的潜在能力。这套功夫的关键是自在, 而自在的关键是放下,放下就是把杂念妄想的心放下来。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来总是猜测、想像、希望、打算或者畏惧;对过去总是怀念、回忆、追悔、忿怒或者留恋。因此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很难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有的更是心烦意乱,精力耗散,以致完成不了本能份内可以完成的工作。当然从末察觉自已有什么生理的潜在能力,也更难理解别人有这种能力。
我的体验是,人体的生理的潜在能力,只有在气功入静和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情况之下,才能发挥和显露出来。它的发挥和显露的程度是同入静和专注的程度成正比的,入静和专注越深,发挥和显露出来的生理潜在能力也就越大。
至于入静和专注的深度,则是以大脑皮层抑制状态的深度和广度来衡量的。而大脑皮层抑制状态的形成,则有赖于练气功和专注所形成的兴奋灶的负诱导作用,它们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辨证关系。
八、注意事项
(一)关于以意领气问题
自然功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不准许用主观意志去干扰和违反客观存在的自然根律,因而它反对在呼吸出入之气上去搞以意引气。但在内气动了以后,审慎地应用一点以意引气的练法却是必要的。
我的体验是:有三程不同的情况,应用三种不同的引法。
一种是内气初动,尚在小腹发热凝聚时,只能轻描淡写地用意念把小周天的任、督二脉的通路默想着,不能用意用力去硬逼内气从会阴沿督脉而上、再循任脉而下。如果硬逼,轻则造成错觉(以为自己的小周天已经通了, 其实无济于事),重则还会发生危害。
另一种是内气业已在经络通路上通行, 自己只能返光自照地观察它的运行,因为练气功的人不一定都熟知经络通道,怎么能够用意志随便去引领呢?即使是熟知经络通路。各个人也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有的先通这一经,有的先通那一经,有的是这几条不通,有的是那几条不通,这都不是能够凭主观意志去指令它千篇一律地进行的。只有在内气运行受到阻碍——一般是在小周天的尾闾、夹脊、玉枕这三关不
易通过的时候,才着重用意念引领内气去冲开。也只有这个时候意念才能对气起到引领作用,而且不致发生偏差。
还有一种是内气在全身运行中遇到障碍——大半是一些外伤和病变所造成的实质性损害的部位,也有的是脏腑疾患在经络穴位上反映出来的所在,通不过而且很不好受,就得用意志着力引领内气去通过。因为这个时候的内气正在发挥"以气针代金针"的作用,是练功者自己在给自己治病。如果由于气弱病重,用意志着力引领还通不过,就得加用"以指针代金针"的按摩去帮助它,有时还要拍打捶击,或者扭摇扳转以使内气通过。我的多种疾病和身体畸形,都是这样治好的。我的环跳穴,至少打过几千捶;我的习惯性偏头,是在自然功到一定阶段时,用头硬抵着床枕扳了几百次才纠正好的。不过这种情况只有老年人和有病损的人才会出现,一般青少年和健壮人练功并无这些现象,他们的内气运行是顺畅无阻的,用不着帮助它通关展窍。
(二)练中的动静问题
有的人练睡功,以为姿势不动是入静的必要条件,殊不知姿势不舒适,或者起初舒适后来逐渐不舒适,如果硬要不动,这种力求保持外表的静,反而会造成内在的动,大大地妨碍练功入静。因此自然功允许在练功始程中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姿势,动几下不要紧,重要的是做到舒适安泰,才真是入静的条件。
如果在练功中出现下意识的动,有时甚至动得很凶,或者连续不断地动,都不要管它,一切顺其自然而处之泰然。因为静极而动是练功的正常现象,大部分的动是由于气血不通正在被打通,有风湿关节疼痛的人尤其是如此,通了就不动了,病痛也就好了。青少年和健康无病的人,纵然静极也很少动,因为他们的气血很通畅,是一种外静而内动。这种"不动的运动",不仅去病健身,而且长肌肉、增气力。
我是在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开始练自然功的;又是在垂危临死的时候,连练功姿势都无法摆好的情况下加紧练它的;而在我病好之后,还是继续在床上睡着练,一则是成了习惯,二别是图方使。我今天的老当益壮的体魄,都是睡着练出来的。
但我必须说明:睡着练自然功并不是不动,而是舒适安泰的睡式最易于入静,也就易于达到静极而动。以我自己为例,我当时是一个患多种疾病的人,因此在练功过程中出现过多种多样的动。在病好后也还经常在动,有时是下意识的动,大部分则是自己感觉到应该如何顺应自然地动才更舒适安泰,达到了四肢百脉进一步通利,它就会自然停止。一点也用不着大惊小怪。自然功只要不违反自然,是不会出毛病
的。
(三)正确对待练功中的一般现象
练功期间的日常生活最好一切按照原来的习惯,如果平时的生活就不正常,如嗜烟好酒、饮食无节、急躁忧愁、迟睡晚起等,当然应当改正。
练功期间常会食欲旺盛,应该适量地增加食量,但要逐渐地增加,不能暴饮暴食。
练功治病有一定效果时,只能更加谨慎地坚持练功,绝不能疏忽大意。要随时记住"病加于小痊"的教训,老病、重病常是在稍好一些的时候,由于病人的放肆而反转加剧。
练功中出现性欲亢进时,应当适当节制,但也并不要求断绝性生活,只须顺应自然,既不纵欲,也不必勉强地克制。一般是按照"七日为一来复"的比例。
有老病、重病的人,在练功中有的会出现翻病现象,用不着害怕。我的各种疾患都是经过翻病一次好一些,翻到最后它翻不起来了,病也就彻底好了。但这是个别现象,有些老病、重病的人,练功并不翻病,也会逐渐痊愈。
练功中出现热、麻、酸、胀、冷、痒等感受,用不着管它,是会自然消失的。如果上窍出现"荧光屏",更不要去期待和追求,这虽是好事,对好事着了迷也会入魔。
总之,在练功中不要去希望出现什么, 也不要害怕出现什么,在任何一种现象出现的时候,都听之任之,这就是顺应自然。即使遇上怪现象,见怪不怪,也会其怪自败。
有些人练功容易入睡,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要为此担心或者追求清醒,一切顺其自然就对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是古代道家养生长寿术中的核心功法。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均可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功法练习。
练习方法:
第一势 骶椎功
此势卧功,是在原"顺六合"功中发展起来的。骶椎处于脊柱的下部,受压力最大。练此功可以兴奋盆腔神经丛,有利于所属器官功能恢复。
方法:预备势:身体舒展仰卧,面含微笑,双手自然平放两侧,两脚间隔1厘米,腰部两肾区横垫一毛巾卷(1.5-2厘米厚),然后自然深呼吸3次,全身放松。
起势:上肢不动,不能屈膝,从胯部发力,脚跟部配合,左右两腿交替向下蹬2-3厘米,蹬左腿时,向上拉右腿;蹬右腿时,向上拉左腿。要慢,使骶椎充分受力。每次蹬拉,不低于3秒钟。开始练习时,要防止过分紧张,以免拉伤肌肉。体力不足时,中间可以休息。开始时,可蹬50-60次。以后可逐步达200-300次。
注意:(1).做功时间,以早起床前,晚睡前为宜。(2).要在硬板床上做才有功效,没有硬床,可在地板上做。枕头要低一些。(3).做功后,有的可能大便次数增多,这不是病,适当减少次数,即可恢复正常。(4).有下列病患不可做此功:神经性结肠炎、遗尿症(即存不住尿,失禁,以老年妇女为多)、妇女月经期或其他原因子宫流血不止者。
第二势 腰椎功
此势卧功,同前势骶椎功的功效正相反,不能同时做。此功主要作用于腰椎,使腰椎第一、二、三节椎间孔所发生的交感神经兴奋,调整器官的功能,从而治疗有关疾病。
预备势:与前势同,但腰部不垫毛巾卷。
起势:上肢仰卧不动,两腿屈起,两膝并拢,两脚放于臀部后不动,然后右膝上拉,左膝向下拉。这样两膝交替上、下拉动,带动臀部向左右摆动,从而使腰部受到刺激,兴奋与之相连的交感神经纤维(速度慢些为宜)。
练功次数:可做100-200次。
第三势 腹脏功
此功同一势和二势配套,前两势从不同部位解决植物神经紊乱,此势既有调解神经作用,又有锻炼腹肌功能和按摩腹脏的作用。
方法:预备势:与一势同,要在腰部垫毛巾卷。起势:全身放松,如站功中吐纳一样,缓缓抬起双肩,向前、向上,拉起肋间外肌,慢慢地吸气,同时要提肛、提肾(女子收紧外阴),然后双肩向后,向下旋转,并紧臀,收腹,即借双肩下旋之力,主要靠收缩腹肌之力,以臀部为中心,使上肢缓缓翘(30厘米),下肢翘起20厘米左右,然后缓缓落平。双手不动,不能帮助用力。吐气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翘时屏住气,加大膈肌对腹腔的压力,有利于按摩腹腔,但也会使血压增高。血压高及初练者慎用。二是翘起时用力收缩膈肌吐气,对脑血压无影响。三是吐气时收缩喉部括约肌,利用吐出的气流,锻炼喉部及气管,有利于呼吸道的健康。此势开始可做8-16次,逐渐增多。中间可以休息,不能太累(孕妇忌练)。
第四势 仰卧抖动功
此势是专门为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加强毛细血管的微循环而设计的。
方法:预备势:全身仰卧于硬床上,做3次深呼吸,使呼吸调匀,面含微笑,全身放松。
起势:上肢不动,右腿屈起踩住,左脚举起70°-90°,用力抖动2-3分钟。然后暂下落,与右脚互换举起抖动。时间以自己体力为依据,一般10分钟左右,如有可能,也可以双脚、双手同时举起抖动2-3分钟.臀部最好垫起3-4厘米,可使举起省力。
功能和原理:中国古代养生长寿术引用阴阳五行学说,用天人合一的观点,整套功法采用慢、圆、软、连的法则,对人体各重要系统和器官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加以调整。以甩、挤、摩、捂、兜的运动方法施功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以保障健康人体的需要。还以蠕、振、旋、摆、扭的方式运动脊柱,使脊神经得到锻炼和强化,巧妙而恰当地调整植物神经系统,保证了内脏器官的健康和发挥最佳功能。通过抻、颤、挤、压、揉的直接旋功于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体,来调节内脏和各腺体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保障人体生理活动的均衡。
少林罗汉卧功,系少林寺俗家弟子李森堂老师于一九八六年根据个人实践经整理并以科学安排而创编的,初名为“饭后高卧功”。在一九八七年九月携学员向少林寺住持德禅法师汇报后,德禅法师欣然将之纳入少林寺气功之列,井赐名为“少林罗汉卧”气功。其功法特点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姿势、动作,并加上恰当的意念引导,在饭后练功。经过多年来的办班实践和学员习练证明,这个功法简单好学、效果神奇,通周迅速,打破了饭后不宜练功的老框框,利用饭后休息时间练功,不占工作时间,不失为现代人修习气功应首选的一个功法。
一、功法实践
少林罗汉卧气功,经许多练功者证明,确属一个丹田集气快,通小周天迅速的绝妙功法,这个功法走的是捷径。其功法要领如下:
(一)预备
吃过饭后,稍事活动,排除大小便。然后将床上被子或软垫折叠成斜坡状靠墙铺好,坡度约控制在40度左右,接着宽衣松带,双腿自然盘屈,仰卧在床上,靠被子或软垫,头与上身成斜直线,使小腹处于整个身位的低位,再全身放松、牙齿微合,舌抵上牙根,自然呼吸,返观内视小腹丹田,慢慢用意念将全身之气归于丹田,闭目养神约一至三分钟。
(二)正功
接上,双手重叠放于脐下丹田处,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同志相反)。此时意想小腹丹田如水中游涡(或热气团等)在转动,一分钟后,左手不动轻捂丹田,右手抬起距左手一寸左右,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不能太快也不宜太慢,一般三至五秒钟转动一圈为宜。同时内视丹田,意想腹中有一旋转物在随手而转,心中默转圈次数,以180圈为度。转完后再换右手轻捂丹田处,左手抬起逆时针方向转动,意念照上,亦转动180圈。手掌划动的圈不要太大,以小腹升田为中心,最好在直径10厘米以内。掌要横放而转,指尖不要朝下,大拇指不要朝上,以免内气乱冲串。掌转动时要松而不懈,用意不用劲,注意体会腹内气感反应。腹内转动,是靠意识去指挥,靠大脑去想,靠手掌的感应去引动的。想的过程中,腹内的现象会在脑海中闪现,闪现点就是印堂处。练功中要轻松自然。每掌各转动180圈后,如有时间可适当再增加转动圈数。
(三)收功
接上,转圈完毕,双腿依然保持盘屈,上身坐正,双手重叠捂丹田,内视小腹丹田,静坐片刻。尔后双掌掌心向上,十指相对,慢慢上端至胸部,再反掌下按至腹部,上抬时吸气至腔中,下按呼气归丹田,如此三次,再双掌掌心向上,从体两侧上抬收气,捧气贯顶,到头顶时十指相对下按至腹部,意想全身之气在两手作用下归于丹田。呼吸要做到慢、匀、细、长。
二、功法效应
初练时没甚感觉,随着时间、功夫的增加,慢慢地每逢手掌转动时,丹田处自有感觉,腹内气随手旋转,小腹发热、发胀、一股电麻感流经会阴,尾间、命门等部位也随之产生胀、热、跳动等感觉。气感初显时,气势匀软和缓,后来逐渐加大,向外扩散,全身均有气感,甚至全身热气沸腾,此起彼伏不可制止,心情也特别愉快。各人体质不同,反应有所差别。有的人练习三两次丹田处就有气感,产生热、凉、胀、麻、咕响等感觉,丹田真气充实,随之真气循经下行会阴,会阴有跳动、热、麻等感觉。
少林罗汉卧功通过意识的内守,手掌的转动,使得腹腔内的各种器官得到内气的按摩医治、滋养调补,从而增强了脏财自身的调节功能。事实证明,饭后练罗汉卧功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均有特效。
三、功理简介
人体气的来源,一是天空之气,从呼吸而入肺;一是水谷之气,从饭合而于嗌(胃)。少林罗汉卧功利用人吃饭后腹部器官处于体循环旺盛状态,毛细血管开放量大,肠胃的蠕动加快,水谷之气旺盛这个特点,再借助姿势的辅助,将双腿盘屈,上体高卧,避免了腹压增高,便于腹部按摩和肌肉神经的放松、利于气血运行,从而把水谷之气引住、汇集于丹田,继而依靠手掌的转动和意念的引导,使水谷之气在丹田和用鼻呼吸而得的自然天气融合一起,结合先天肾中元气,炼成丹田混元气。久而久之,丹田集气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就会沿经络路线运行,冲三关过三田打通任督二脉。
另一方面,在练罗汉卧功中,全身都处于放松状态,唯两臂在不停的活动,掌心对准丹田导引转动,劳宫、丹田两大穴位的磁场相互引导,互根互助,从而迅速打开劳言穴和贯通手六经,为采发外气修下渠道,同时也使全身内气云集丹田,培补了人体元气,培育了人体真气,为集气冲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修炼提要
(一)罗汉卧功是在饭后练习,只能有特定的姿势和意念引导,千万不要进行调息,呼吸应和平常一样自然。
(二)罗汉卧功主要是用以丹田集气打通大小周天,所以每次做完后要静坐半小时(可参照一般周天功法)。
(三)返观内视时,莫把注意力集中在印堂,那样会造成前额不适。如不会内视,可不加任何意念,只用手去导引丹田也行。
(四)丹田气功,真气下行时,会有性欲感,此时千万不要有妄想之念,否则会从前阳泄气,如出现遗精等。
(五)通督前后,人的心身体质变化很大,会出现各种反应,此时对各种反应既不害怕也不要追求,应对境无心、坦然处之。
(六)有的人通督后,真气运转不大明显,只须加紧练功,真气运行自会逐渐明显。在周天运行中可能出现倒转现象,亦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
*********************道门五行养生秘功之直卧功第一式 仰卧浪动运脏腑
  

  身体自然直卧,全身放松,两眼微闭,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由腰胯轻轻发力,带动全身左右晃动,同时随动作节奏叩齿。
  这一式有明显的增强血液循环的功效;要求全身放松,习练时有明显的腑脏波动之感。


第二式 侧卧摇摆养肝脾。
  

  此式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两小式,其动作要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身体侧卧,呈弓形,头枕掌心--具体是耳朵放在掌心处;全身放松,自然呼吸;靠腿的抖动带动全身,并随动作节奏叩齿。这一式具有疏肝利肺、养脾宁神的功效,习练时间可长可短,随心而为。


第三式 趴卧波涌强腰肾。
  

  身体趴卧,以感觉舒适为度;手臂平伸,头部抬起,自然呼吸,靠腰跨发力使身体左右摆动。
  这一式有促进肾脏及腰部的血液循环、强腰固肾的功效。在收式之前,可用手背轻轻捶打或
摩按腰部。



第四式 伸筋拔骨通经络。
  

  这一式中分为三个小式,先是身体直卧,调整呼吸;双手十指交叉,朝头顶上方尽力拖举,同时双脚用力朝下蹬。
  第二小式是双腿与双手同时上抬,手心与脚背在腹部上方轻轻碰击。
  最后一式,双腿双手上抬,用手抓住脚尖,坚持一会儿。
  这一式有使气血贯通、通经活络的功效。要求做每一小式时腿尽量伸直,要调整呼吸,不要产生蹩气之感。


第五式 摩搓手足拔指梢
  

  身体直卧,双手双腿略抬起,而后,手与手,脚与脚,手与臂,脚与腿等相互摩擦拍打。
  这一式有通畅手臂、足腿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做起来比较自然随意,时间可长可短。


第六式 七碰九拿活筋骨
  

  身体直卧,双手、双腿略略抬起。而后手背对手背、虎口对虎口、手腕对手腕等,按部位相互轻轻碰击;同时,双腿亦同样  以相对的位置相互轻轻碰击。
这一式有通血通络,灵活手足的功效。要求做这一式时相互碰击轻重适度。能对应其穴位则效果更好。


第七式 臂腿摩搓交叉行
  

  这一式中共有三种运动形式。
  首先,身体直卧,双手、双腿抬至胸前;而后双腿、双手交叉摆动。
  二是双手、双腿向外侧做圆周运动。
  三是双手、双腿向内侧做圆周运动。
  这一式有灵活手臂、腰跨的功效,要求做的时候,调整呼吸,并注意动作协调性,动作幅度越大越好。


第八式 左右踢腿行步灵
  

  这一式很像躺在床上的正步走,动作要求是全身放松,呼吸自然,腿上抬时要尽量朝上勾脚尖,且摆动幅度越大越好。
  这一式有强腰固肾、促进行步灵活的功效。在收式之前,可双手、双脚同时反向运动一会儿。


第九式 卧势蹬踏连环套
  

  此式双腿的动作犹如蹬骑自行车。其中有正蹬、反蹬、正双蹬、反双蹬四小式。手臂动作与腿上动作一致。要求曲膝曲臂,动作协调。
  这一式的常年习练,有助于手、脚灵活,使得行走有力,协调性好。


第十式 曲膝双蹬易筋脉
  

  身体直卧,双腿曲膝上抬,至小腹,而后双腿用力朝上方蹬踏,并靠自然惯性落下。在落下时,通过身体震地有个对腰、腿轻摔的过程。
  这一式有易筋骨,通百脉的功效。要求双腿即将上蹬时吸气,双腿落地后呼气。蹬踏时用力大小自行掌握,以自身能适应为度。


第十一式 外摆胯腿轮辐转


  此式主要是以髋为轴,双腿向内,向外做圆周旋转,同时手臂与其配合。
  这一式有灵活腰胯、舒展胸肺之功效。要求腿的旋摆幅度尽量大,旋至腹部时用力摩压腹腑。


第十二式 内摆胯腿慢挤阴
  

  身体直卧,单腿交替抬起后,叠于另一条腿上,同时用力向内挤压。
  这一式有生精化气,强腰壮肾的功效。习练时要求挤压用力,但动作要缓慢。


第十三式 左右抱膝蛹揉腹
  

  身体直卧,屈腿,抱膝,揉腹。揉腹,实际上是个腿以髋为轴,做圆周运动的过程。
  这一式有摩按脏腑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的功效。式中有左抱、右抱和双抱三小式。要求揉腹时尽量用力。


第十四式 臂腿开合蛙潜水
  

  此式动作如蛙在水中游动,具有协调躯肢动作,伸筋拔骨的功效。要求做这一式时调整呼吸,曲膝曲臂时吸气,蹬划时呼气,每一蹬划后,尽量控制使双腿不落地。
  即将收式时,腿可朝下双蹬,同时手向头顶上方伸展;手伸展时,请注意手型上有开合的变化。


第十五式 弓腿顶腹护命门
  

  身体直卧,双腿后曲撑地,双手撑于头部上方,用力使腰腹挺起形成弧形。而后,脚,手同时离地,靠重力使腰部震地。
  这一式有收缩腰部肌群,强固腰肾的功效。要求调整呼吸,腰腹上挺时吸气,落下震地后呼气。开始习练时,可稍做控制,使之轻轻地震落。习惯后,可逐渐加大力度。


第十六式 乾坤运行气归丹
  

  这是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直卧功的收式功法。要求身体直卧,全身放松,手、脚相叠,轻轻晃动。同时调整呼吸至深细匀长。感觉心平气和,意清神静,即可收功。
卧功************无极还童卧功

作者:张健平

无极还童卧功是一套动静结合的极具奇效的治病养生功法,久练有返老还童之功。对固精有极强的效果,并对性生活与练功能互不影响,无任何禁忌,是中老年人用于消除疲劳、还精补气、养生益寿的良方妙术,故得者深为珍惜。无极还童卧功以动作导引为主,易学易练,无任何偏差,对治疗各种内脏疾病,特别是一些顽症、疑难杂症效果尤佳,对乙肝、胆结石等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无极八卦还童卧功一般在睡眠时锻炼,全功分四部分操作,每一部分都具有特殊的功效。

  一.坐搓涌泉穴

  欲睡觉时,先用热水洗脚,并将脚在热水中浸泡一会。再坐于床头,屈腿,用左手掌搓右脚脚心的涌泉穴100次;又用右手掌搓左脚脚心的涌泉穴100次。

  要点:搓脚心时快慢可随意而行,范围可波及整个脚掌,但以脚心涌泉穴为重点。

  

  二.卧练中丹田

  中丹田以膻中穴为中心。

  1、脱衣睡下,盖好被子,先咽三口气入中丹田。咽气方法:用口或鼻慢慢地深吸气,吸气时意念头顶百会穴采宇宙大地能场中真气入体内;当气吸满后,缓慢呼气,同时意想真气入中丹田;体内的浊气、病气从脚心涌泉穴排出体外,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受到真气的洗涤,充满健康活力。如此一吸一呼为咽一口气,共咽三口气。

  2、咽气毕,用右手揉胸部。即用右手的手掌按著胸部依逆时针方向由左上至右上至右下至左下再回到左上方为揉一次,共揉胸64次。揉时意想气随手行,圈由大到小,最后停于中丹田。

  3、咽三口气。方法如上所述。

  4、用左手揉胸部。即用左手掌按逆时针方向依由上至右至下至左再回到左上方为揉一次,共揉胸64次。揉时意想气随手行,最后止于中丹田。



  三.揉腹固气

  1、咽气一口,意想气随手行,呼气入下丹田。

  2、咽气一口,固住。

  3、右手揉腹。用右手的手掌依反时针方向自由地转揉100圈。

  4、右手在按顺时针方向由大到小揉九圈,停于下丹田,固气。

  5、左手揉腹。用左手的手掌按著腹部依逆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揉100圈。

  练功要点:咽气呼吸缓慢细匀,不可猛烈呼吸,要顺应身体情况,不要急于求成。揉时用力要合适,力量均匀,快慢恰倒好处,专心做好,气随手行。



  四.调元归一

  1、男性向右侧卧,女性向左侧卧。

  2、咽气两口,从百会经颈、肩、胸、腹、髋、腿,到涌泉一线放松(随咽气的呼气而一线放松0。

  3、意守下丹田,数呼气数100次,在数呼气数的中间在咽气两口,并以百会到涌泉再贯(通达)两次。

  注意事项:

  以上揉的方向,是以男性为例。若女性锻炼,则依男左手女右手。男顺时针则女逆时针方向揉即可。即女性锻炼时只须将功法内容中的左右互换,顺逆互换,其余内容不变。
****************第一式 双盘静坐气息匀。
双盘正坐,手抱道印,放于丹田处;舌抵上腭,调整呼吸至深沉匀长。目视远方,而后目光渐渐收回,停落于鼻尖的前方,双目微闭。
要求身形端正,排除杂念,通过这一式,做到心境平和,气息顺畅。
第二式 希夷老祖福卧睡
双盘仰卧,而后手抱道印,放于丹田。要求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卧睡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希夷,即我国历史上著名道家学者、养生实践家陈抟老祖。他在武当山修炼20多年,练就了著名的“五龙睡功”。现在武当山还留存许多他的遗迹。宋代初年,当朝皇帝封陈抟为“希夷先生”。
第三式 希夷老祖右睡势
下肢维持双盘不变,辗转右侧,成侧睡姿的姿态。头枕手,即耳朵枕于掌心处,另一手按在膝盖上。卧睡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要求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第四式 希夷老祖左睡势
这一式的功法要求和姿势与右睡姿势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第五式 虎卧山林蓄机势
下肢维持双盘不变,辗转成趴卧睡姿。头部抬起,亦可用手轻轻撑地,助其一力使头部抬起。
趴卧时须调整呼吸,使之顺畅。睡姿时间随意,可长可短。
第六式 二仙传送阴阳合
   双盘坐起,调整好呼吸后,上身前倾,双手撑地;而后身体前趴,双手支撑,不使之着地;起身,再前趴。重复几次即可。
要求做这一式时,要调整呼吸,起身时吸气,趴卧时呼气。
第七式 卧鹤亮翅轻鼓翼
   这一式中分两小式。先是双盘趴卧,头抬起,双臂侧伸,展臂。停留一会后,可用手背按摩腰部。
第二小式是双盘坐起。展双臂,抖腕。展臂抖腕的动作比较随意,亦是放松的过程,为下一式做准备。
第八式 寿龟入穴穿山走
  下肢保持双盘不变,身体前倾,用双手、双膝撑地,而后以手为支点,身躯起伏、进退做圆周运动。
  提请注意的是,手撑地做动作时,分别变换为单指、双指、三指、四指、五指、掌和拳。
要求调整呼吸,身体前倾时吸气,后缩时呼气。
第九式 熊立独岩双膝行
接上式,双膝撑地,身体直立。靠双膝行走。这一式不容易掌握平衡,需慢慢习练。
第十式 童子嘻戏双攀足
坐起,下盘而坐。手握住足根,双腿朝天蹬举;蹬起后,停留一会,放下。可连续做几次。   
要求:控制好平衡,头正胸直,双臂伸直。
第十一式 下盘拍打震全身
  站起,身体直立,用双手拍打全身,重点是拍打下身,以促进血液循环,使气络通畅。
第十二式 站势收功气归丹
  这是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双盘卧功的收势功法。双腿并立,双手抱气,拢气,而后手抱道印,归于丹田,静立片刻,调整呼吸至深匀细长,即可收功。
----------------- 卧功能治失眠、神经衰弱,体质较弱者直练此功。晋代养生学家葛洪曾对分的学生说:“吾有一术可以治病,可以延年。侧、屈、俯、仰,吾日之行,迄无疾病。”在他著的《抱朴子•别旨篇》里写道:“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息……但觉身有不理则行之。”这就把导引之术又扩大发展了,而不局限制于枯坐之中。至于文中说“踯躅”,相当于徘徊不前的原地踏步锻炼,“徐步”相当于缓行,“吟”不是唱歌,也不是吟诗,而是学“虎啸”。“息”是调息。现将该功介绍如下:    1.侧卧功:即向左侧卧或向右侧卧的睡眠功。因为睡眠姿势,像鹿睡眠,所以养生家又叫它“鹿眠”。鹿系长寿动物,之所以能长寿,主要借助于侧卧、行细呼吸,于睡眠中运通督脉。    侧卧的正确姿势是:如何向左侧卧,则半屈左臂,将左手放枕上,伸左腿,蜷右腿。如向右侧卧,则半屈右臂,将右手放枕上,伸右腿,蜷左腿。    左、右侧卧,两种姿势均可,但以卫生常远见来讲,向右侧卧,优于向左侧卧,因为右侧卧,心脏在上,不致受压。    侧卧功的最大优点是安适舒展,腹背不受压力,气血运行顺利,久久行之,便于气通督脉。也可用于防治失眠,老人学习气功者用之,尤为相宜。    侧卧功的练功姿势    2.屈卧功:两腿蜷屈,两手抱膝,好似仙鹤蜷腿抱翅,头差别藏体内,能于睡眠中运通任脉,古代养生家谓之“鹤眠”。    屈卧姿势,除了屈腿抱膝等外,还可配合缩腹做腹肌锻炼之功,即一吸气,小腹同时内缩,一呼气再放松小腹。此功久久行之,可使丹田温暖,下元坚固,预防遗精。    3.俯卧功:俯卧于平板床上,下铺厚褥,慢慢做缩颈、仰颈各3次,然后静听鼻息,呼吸要求细长而匀,类似龟眠,古人谓之“龟息”。久久行之,可使督脉旺盛,气行通畅。    4.仰卧功:即仰卧在床上的睡眠功。具体姿势:张臂伸足,安详舒展,无思无虑,恬淡自然,精神内守,身心放松。因为张臂伸足,类似一条龙,古人称之曰:“龙眠”。仰卧功,四肢舒畅,呼吸顺利,久久行之,可使丹田温暖,便于任脉及脏腑气血运行。    中医按摩专家曹锡先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垫法”,就是仰卧伸足,用两手臂或两手握拳,自己在背训从上向下,用拳垫在背部各俞穴上。呼吸三五次后,再向下移至尾闾骨而上。此法可以调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有助消化、通大便之益处。    以上介绍了抱朴子的四种睡眠功,其中第一项侧卧功和第四项仰卧功,可练习纯熟,睡眠中即可行之。至于第二项屈卧功和第三项俯卧功,老人用之如有勉强,可作为睡前的锻炼功。锻炼完毕,再换用第一项的侧卧功或第四项的仰卧功。第五种“垫法”,亦可量力而行。
****************卧功导引,为《老老恒言》老年导引法的一部分。计五节。全采仰卧 式做:
    1.伸两足,竖足趾,伸两臂,伸十指,俱着力向下,左右连身牵动数遍。
    2.伸左足,以右足屈向前,两手用力攀至左,及胁,攀左足同,轮流行。
    3.竖两膝,膝头相并,两足向外,以左右手各攀左右足,轮流行。
    4.伸左足,竖右膝,两手兜住左右底,用力向上,膝头至胸,兜左足同,轮流行。
    5.伸两足,两手握大拇指,首着枕,两肘着席,微举腰摇动数遍。
222222222222222222
   卧功
   预备式:仰卧在硬板床上,两腿平伸,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自然向两侧倾斜,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风市穴处,手指自然微屈,虎口呈圆形,枕头的高度以能目视脚趾,呼吸自然为度。解衣扣,松腰带(如能只着内衣,行功效果更好)。排除一切杂念,情志恬静而愉快,无思无虑,无物无我,浑然太空与天地合而为一(图1)。调息:调息即调整呼吸,其意义如前述。当仰卧床上时,全身肌肉放松,舌抵上腭目视鼻尖,内外如一,似浸沉在大气团中,精神集中,脑海内清灵空虚,一尘不染,数胸腹间呼吸之数,在万物皆空的意念境界中达到“定而后能静”,气息自然,上下往复周流。借着胸腹肌的收缩膨胀,横隔膜的升降,随着自然呼吸而消除脑力和体力的疲劳,力求做到“松”、“静”、“空”、“正”的自然境地,再进行练功。
    行气:气功主要是锻炼大气的运行工作。练硬功者说“运气”,儒家说“养气”,道家说“练气”,实质都是行气,都是用调息的方法推动与生俱来的元气,使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作用;用肢体活动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使精神集中于一而排除杂念,配以呼吸,引导真气运行。气沉丹田,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其保护性的抑制作用,以旺盛其生理机能。
   静 卧
    静功是静中求动,外形是静,然采天地之精华变化气质就是动。当疲倦之时,运用静卧,使情志恬淡,胎息绵绵,解除疲劳,收效较易。静卧功分仰卧、侧卧两种。
    一、仰卧
    姿势与预备式相同。要求澄净俗尘,心情如水,无物无我,浑然太空,凝神调息。舌抵上腭,意守下丹田。然后默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或只念:“天行健”。吸气时,两足趾向上徐徐翘起,足跟下蹬。呼气时,足趾慢慢恢复原位。吸气时,自觉三阴之经气随之上升,即肾水由脚心之井中涌出,沿脊背上至头顶,入泥丸宫。呼气时,自觉有一股热气流由泥丸宫走印堂穴到鼻端,下入胸腔,至心口窝环绕一周,下行入巨阙穴,经三脘、神阙而渐至下丹田。
    初练时,没有什么感觉,以后觉得有如虫爬,头皮有时发麻发痒,有时似肿胀。每日行功3次,每次20分钟或半小时,若坚持一个月以上,则觉得全身发热,发胀,或酸困。遇有沉疴宿疾,其病灶处会有不适或麻胀之感,甚至刺痛,且时隐时现,这是一困知勉行阶段,此时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练下去,戒烟酒,绝房事,半年之后会有大的变化,渐进而突变,转赢弱而康强,性格上、思想上都会有异常的感觉。

二、侧卧
侧卧式之调息凝神等都与仰卧式相同。右侧向下卧,右腿微屈,屈左腿置于右腿之上,右臂曲肱,将手置于头之前方枕头上,或托住右腮,郊卧佛寺卧佛之形,手心向上,手指自然微屈,左手放在左腿之环跳穴上,掌心向下(图2), 目视鼻,意守丹田,排除杂念,舌抵上腭。内功经云:“侧卧弓形,托腮搭胯,俗尘消尽,性入天象”。默念“天行健”,以意领气
    《论语》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正是形容“养气功”之乐境,也就是卧功的形象。这个乐是有内在物质的,那就是真气的鼓荡运行,其温暖活泼,恬静自怡,非亲尝者无法体会。正如庄子所云:“人不知鱼之乐其乐也。”道家谓之“自在”;释门谓之“如:来”;儒家谓之“性中天”。用现代话说,就是:大气在体内运行,身心舒适,外呼吸消失,内呼吸若有若无,耳无闻,目无视,一点灵光住在神阙之内,得到无限的安静休息,无穷的自然运转,汗孔尽通,毛发气生。也就是道家的“伐毛”、“洗髓”,释家的“明心见性”,儒家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个中之乐趣,谁能易之,所以颜回曰:“不改其乐也”。
   动静兼修之卧功
一、水升泉底 火降劳宫
    动作:在做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动作。随吸气之势腹部隆起,两足尖向里合向下扣,两手握拳以中指尖抵住劳宫穴(图3)。吸气尽呼气时,提肛缩肾,两足跟向下蹬,足掌向外翻向上翘,两拳松开,手自然放松(图4)。此为一次动作,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共做8次为一遍。做完一遍后,两手重叠于丹田之上并意守丹田,听任小腹之起伏。如此休息1分钟左右,再做第二遍。若一遍未做完而感到疲劳时,也可随时按上述要领休息1分钟左右再做(以下各式之休息均同于此式)。
    图4 图5
功理:这一功法是水火既济的良方,主治心肾不交的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肾亏性的腰痛腿软、血压高及各种心脏病。每天早晨练一次,晚上睡前练一次,每次坚持半小时以上,午间加练20分钟,百日必能生效。这一式,足三阴肝、脾、肾之经气随足跟下蹬、足趾上翘之势而上升,以达“肝脾之气宜升”,“肾水上升以济心火”,阴升阳降之实效。
《针灸经》云:“足三阴由足走胸,足三阳由头走足。”肾经之涌泉穴为升肾水之处,即水升泉底。《针灸经》云:“手三阴由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手三阴之经气随两手握拳之势由胸间趋向指端。劳宫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荣穴,主治心痛、癫狂、呕吐、口疮。心属火,心包卫之,两手紧握直压劳宫则心火下降,故曰火降劳宫。人身水火为根基,医学典籍言之颇详。火上升水下降则“水火未济”而疾病丛生;火下降水上升则“水火既济”而百病皆消,这一式由于足蹬手握而使肾水上升,心火下降,肝脾之气随之而上升。正如《内经》所云:“肝脾之气宜升”,同时手三阴之经气随动作之势达于指端,转而趋入三阳上达头面,即“三阳荣于面”。注意扣脚、蹬脚、握拳动作不可用大力。以意领气,吸气时小腹受横隔肌下降之力自然鼓气,呼气时横膈肌上升小腹收缩。
肝胆相照 意气相通
动作:在做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动作。随吸气之势腹部隆起,两手由目外眦之瞳子廖穴起(图6)沿胆经向下推按,经渊腋、日月,京门至环跳。同时两脚向里合向下扣。呼气时提肛缩肾,两脚掌向外翻向上翘,足跟下蹬;同时两手由急脉穴处起(图7)沿肝经向上按摩,过章门、期门,转而入肺经之中府、云门。由中府、云门穴处起,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展开,手为阴掌,手心向上,恢复预备式,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共做8次为一遍,休息和做功时间同第一式
      
功理:随吸气两脚向里扣时,足少阳胆经之气下降,足阳明胃经之气也下行入脾经。随呼气两脚向外翻时,引导肝经之气上升入肺而敷布全身,脾经之气也上升注入心经并入房室以濡心神。此式由于足部外翻里扣而使肝胆之木随其条达之性,外翻能疏泄郁抑难伸之气,里扣能平抑过亢之情。肝胆相照得其中和,能使筋肌之痉挛屈伸不利者变为柔和通畅。
    心为肝之子,肝气悠畅则心火下降而无肝阳上越之虞。肝气舒平则血压下降,头晕目眩随之而减轻,脑充血、脑溢血得治;脾胃属土,肝气平则木不克土而脾胃消化功能增强。肾为肝母,此式能影响肾水,促其上升,则可濡木。木条达则肝气疏通,硬化者可转化为柔,暴躁者可转化为安静,心情愉快,体健筋柔,战胜衰老,廷年益寿。
    调和脾胃 保健中宫
    动作:在做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动作。吸气时腹部隆起,两手由头维穴起,循胃经向下推按,经乳中穴由手指向上渐转手指向下,过不容、天枢、水道直至气冲,同时两脚向里合向下扣。呼气时提肛缩肾,两脚跟下蹬,脚掌外翻上翘,同时两手由冲门穴起沿脾经向上按摩,经大横至胸部时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部,右手内旋下按至冲门穴处。呼气尽,两手转掌心向里,左手由面前下落,右手经腹前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落于体侧,恢复预备式。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第二次呼气时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其它动作同第一次。如此左、右交替共做8次为一遍,休息同上述各式。
    辅助动作:下列几种胃病患者,在做完本功后可加做相应之辅助动作:
    胃下垂,做屈腿蹬脚动作。呼气时提大腿屈小腿向腹部压(图18)。吸气时向上蹬脚,然后下落放平(图19)。两腿可以轮流进行,也可同时进行,至少8次。 图18 图19
    胃痉挛:两手循胃腑弯曲之形做旋转推按。吸气时,两手拇指尖相对,按在胃上口之贲门处(相当于任脉之鸠尾穴)。向下推按;呼气时由胃下部向上推按。如此旋转推按至少8次。
    肠胃虚寒或停食、宿水、小肠鸣、腹泻:两手分别做旋转推按。吸气时两手由胃上口贲门处向下推按,过丹田至气冲,呼气时由气冲起绕丹田向上推按至起始位置。如此旋转推按至少8次。
功理:这一式能增加脾胃之热能,驱逐虚寒邪祟,化淤通滞。习练百日,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脾肿大等脾胃病均可治愈。急腹症用本式也可大便利下,痛苦解除。气上逆、腹胀满也可逐渐消失。总之,本式可调整脾胃之气机,疏通肠胃之淤滞,消热毒驱寒邪。
宣通肺腑 咳喘安宁
  动作:起于预备式。吸气时腹部隆起,两手如洗髓金经中之循按鼻梁,由通天穴起(图27)向下循按,过鼻梁(图28)、肺部(图29)、大肠部直至耻骨处;同时俩脚掌向里合向下扣。呼气时提肛缩肾,两脚跟向下蹬,脚掌外翻上翘;同时两手手指相对,掌心向头部,由小腹处(图30)起沿任脉两侧向上提,至肺经之中府、云门穴处,两臂外旋翻转掌心向外成立掌,然后向左右展开,掌心向外,肺经之气宜达手大拇指端之少商穴。做8次为一遍,休息和做功时间同诸式 图27 图28


      图30辅助动作:咳嗽厉害者应加按摩咽喉。用大拇指和中指、 食指分别按在喉两侧之扶突穴处向下按摩,经人迎、水突、气舍等穴至缺盆穴。反复进行3到5分钟,以喉部发热为宜,再用食指点天突穴8次,使逆气下降,以意领气循璇玑、华盖、膻中、巨阙、中腕等穴达气海穴。
    功理:此式可加强肺之功能,通过臂和手的动作,扩大肺叶的扩张和收缩力,并导引气机畅通。肺得到通调便可发挥其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之功能,使皮毛获得滋养。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胸闷气喘等病都可得到治疗。
蛰龙睡功阐义
盛克琦
一.丹家修炼方便法门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复”,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液还丹”等层次。做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大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 8 小时,一生中有 1/3 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
二.睡功溯源(附师承)
蛰龙睡丹功,又叫做睡丹功,简称“睡功”。睡功源远流长,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中,在劳动疲劳后,必须睡眠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在不断的休息实践中,提炼精华和诀窍,终总结而成睡功,因此睡功传承甚古。孔子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华山隐士陈抟( 872-989 ),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曰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并作《蛰龙吟》以表之,中曰:“图南(即陈抟)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玄静子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其师承源流为张三丰→李涵虚→吴天秩→汪东亭→徐海印。故陈抟蛰龙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三.睡功丹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云:“予参汪师(汪东亭)首尾四年,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余绪。”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东华两派之肯綮①,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宋•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说:“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宋•白玉蟾在《玄关显秘论》中也说:“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元•李道纯在《中和集》中说:“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体真山人丹诀语录》,徐海印辑。)因此,造丹的方法无他,只是一“定”之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睡与定极为相似。睡中无思无虑,定境混混沌沌,故称“睡”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进而采药炼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修士每称“睡”为“睡魔”,静功中惟恐睡去,终宵打坐,强忍不睡,称之“斩睡魔”。殊不知,睡是生理特性,若强行终夜不睡,违反生理规律,使神经调节系统发生错乱,反惹睡魔,流弊百出。先天大道,无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炼睡,转识成智,渐生定功,睡魔不斩而自斩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验。得“定”最易,故“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四.睡功卧式
睡功采用卧位,与平时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详述。
五.睡丹功诀
一.睡丹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 1880-1969 )最钦仰陈抟(希夷)一派丹法,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是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徐海印在《天乐集》中也说:“昔以因缘,得遇汪师(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讲:“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因此,修功总诀就是将调心和调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心调息,以息摄心,总名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矣。
二.第一口诀:心息相依,神定虚空。放松身体,静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识集中守住“身外虚空”之中——鼻孔外方圆径寸之地。此处是修炼上乘丹法的“玄关一窍”,又名“玄牝之门”,异名很多,不胜枚举,是古人千金不传之秘。意内守“身外虚空”之虚境,目内照“身外虚空”中呼吸来往之气,耳内听“身外虚空”中呼吸之细声。意守、目照、耳听,三位一体,俱属于心;“身外虚空”中往来的呼吸,谓之息。心念与呼吸相依交抱,绵绵不绝,缠扭不断,故谓“心息相依”。鼻孔外虚空径寸之地,不着色身,虚灵一窍,心念冥合于此处,是为“神定虚空”。修炼之道,以“神定虚空”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离虚空,杂念袭来,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龙手”将“元神真意”牵回,如似“青龙剑”将杂念斩断,心神静守不离“身外虚空”。
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曰也。”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云:“凝神之际,务要与息相依,毋以神逐于息,毋以神运息。逐息则神散,运息则神摇。只要息息动荡,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觉凝然。”又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书说来说去,不出一个心息相依。起初须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虚空中游扬宛转如游龙。片刻之后,即可放下(心念),顺其自然。若有杂念来,再心息相依,之后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静而得冲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则坏矣。”(《体真山人丹诀语录》)
三.第二口诀:心息相忘,神气合一。先天大道,神气合一。神无影,气无形,故神不可见,寄之于心;气不可得,求之于息。神气寓居于心息之内,心息是神气的寓所。欲将神气合一,必先将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经中喻为“龙虎”。丹经谓“龙情缠绵,虎性狰狞”,不过喻心息的燥动不宁。所谓“降龙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诀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驱龙就虎”者,即是以心去与息相依。虎(息)无情,龙(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动地去与息妙合,方为合法。
以心调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钳制相依于“身外虚空”之中。心因息调而渐静,息因心静而渐平。盖此仅能降伏思虑,平凡静气,尚不能达到“神气合一”。惟有不去做有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为的意识,不再去主动的调动,一任自呼自吸,阖辟自然,才能过渡到“心息相忘”。将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于一片虚空之中,身心与虚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内,自由无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神气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属于“心息相依”,惟前是“有为法”,此属“无为法”耳。只有“心息相忘”(后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气才得合一。所以, " 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入阶段,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是能否进入“睡乡”,以及“大定真空”的关键,也是“阳生药产”、“烹药炼丹”的秘机。有修炼静功多年者,尚不能“阳生药产”,均以不能味此理耳。
张紫阳在《青华秘文》中云:“吾本无他术,为能定心故。”又云:“能静则金丹可坐而致也。”白玉蟾《玄关显秘论》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顷刻,运造化于一身也。”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说:“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汪东亭也讲:“心息相依之功夫纯熟,必转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尚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验,但苟心息不能两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况定乎?”
四.第三口诀:恍然而睡,大定前奏。定境,混混沌沌;睡乡,无思无虑。睡与定极为相似,故称睡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离定诀。“心息相依”纯熟,必须转入“心息相忘”,于空忘之中,不知不觉之内,恍惚间自然睡去。睡于“心息相忘”中产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验。若能迅速睡去,则去“定”境不远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门,是古今修炼之真功,是最简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处觅,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片刻之久,心息两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觉醒来,百骸调理,气血融和,精神舒畅,其妙难以形容。若工夫稍进,自然由睡而转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②,定从睡中产生。初学有睡无定,久修则有定无睡,终则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无异矣。故能睡着就是效验,能自然速睡尤妙。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炼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断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参同契》中云:“寝寐常相抱,觉悟候存亡。”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渐趋“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阳,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
六.睡功效验
睡功的核心就是“心息相依”法门,确是古今真仙修炼真功,是最圆融、简易、高效的微妙法门。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万两黄金无处买的修真秘诀,切勿等闲视之。如若不信,不妨一试,亲自做做,当可自得答案。今将睡功效验,略举如下:
一.悠然速睡。普通人睡前思前想后,辗转难眠。修炼睡功,心息相依渐而相忘,恍然间不觉睡去。初做相依功夫时间稍长,待纯熟之后,数次呼吸之间即能心息相忘,自然睡去,则去“大定”不远矣。
二.睡中无梦。普通睡眠,会经历浅睡阶段,大脑皮层活跃,梦境纷起,干扰睡眠,影响睡眠的质量,次曰或有头昏脑胀、疲劳之感。睡功则以速睡为宗旨,超过浅睡阶段,直入深层睡眠,自然无梦境干扰,确保了睡眠的质量,一觉到天明。醒来百脉调理,精神舒畅。
三.感阴摄阳。常人夜间睡熟,至静极之时只能感招天地之真阴,作为次曰精神的张本。若以心息相依而获睡,以我心息之和感招天地之和,天人合发,则真阴、真阳能同时感招,其为利益,岂有量哉。
四.防疾祛病。身中疾病,多因呼吸气结,神气不调,导致气血阻滞所致。心息相依,气息平和,先天真阳一到,全身酥软快乐,气血疏畅,疾病自去矣。天天做功,曰曰感招真阳,则全年无疾痛之苦。
七.睡功古诀举要
一.陈希夷《蛰龙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二.陈希夷《励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三.吕祖《咏蛰龙法》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
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四.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
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蒙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
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③,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五.张三丰《渔父词》
蛰龙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
神默默,气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
六.张三丰《蛰龙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其所传皆伪书也。《随》之《象词》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张全一④跋,时寓终南山。
七.白玉蟾
白云深处学陈抟,一枕清风天地宽。
月色似催人早起,泉声不放客安眠。
甫能蝴蝶登天去,又被杜鹃惊梦残。
开眠半窗红曰烂,直疑道士夜炼丹。
八.李道纯《满江红》
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
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
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
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
身虽眠,性不昧;目虽垂,内不闭。
向熟睡中间,稳帖帖地。
一枕清风凉彻骨,梦于物外闲游戏。
觉来时,身在广寒宫,抱蟾睡。
--------------------------------------------------------------------------------
①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紧要的地方。綮音 q ì ng.
②嚆矢:响箭,喻先声。
③尼山:指孔子。
④张全一:即张三丰,丰翁名号颇多,此其一也
****0000000000000揉腹卧功,强壮身心
揉摩腹部可以调整阴阳,充实脏腑,促进气血运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揉摩腹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排泄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有助于减肥消脂。
揉腹除了着眼于促进气血运化,改善消化、排泄功能之外,还着眼于通过外揉内动来強化命门窍的气机,以加強它对躯体的调摄能力。

揉腹的具体练法:
1、双掌重叠在肚脐部位,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按左下右上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2、揉动的时候手掌粘着肚皮一块转,而不是在腹部磨擦转动。揉腹可以只转动手掌,还可以用肩带动手臂手掌一块动。前者揉动的范围较小,手臂容易累;后者揉动的范围较大,关键是放松。
3、转速要慢而匀,速度应该是每1-3秒转一圈。刚开始会转的比较快,关键是进入意境,速度就慢下来了。可以想想自己躺在大自然的草地上。
4、揉腹时要集中精神,双手在小腹表面揉转,意识要在腹内命门窍转动,就像双手直接揉到了腰里面一样。自己数着圈数揉,就不容易走神了。
5、专门练习揉腹的时候次数不宜太少和太多,每次揉腹不要少于100—500下。如果是躺着揉腹,每次不要少于20分钟。
6,我揉的累,怎么办,可以在手上加一个沙袋,每50或100下略停片刻再揉。
7,数着数着就想别的去了,赶紧收回来,再数。即便是走神也是有效的。
8,你说对失眠最有效,睡的最快,可我越揉越精神怎么回事,
   一个是没有放松,一个是揉的太快了。
9,1—3个月就能感觉丹田气充足,五脏功能加强,神清气爽。刚开始做几天也有小的变化,自己可以细心体会。
10,如果你能早,晚,各揉2000下,持之以恒,你就会百病不生了。
11,有那么好的效果吗,大道至简,效果非凡,但很少有人坚持长久,我管它叫戒烟效应。
12,你如果是个有毅力的人,你如果不想一辈子吃药,不想去医院花冤枉钱,那么就请现在开始吧!只要方法得当你会很快恢复过来的。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道家静功訣
静功法诀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中华道家修炼法,以及修习道家功法的实际需要,特将中华道家静功之法诀,披露于此。  1.静功总说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其实修炼功夫的一切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间过程,其中每一阶段的各个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  炼之中的重要性。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  基础的起手功法。而在社会上流行的气功之中,却属于  最高级的功法。修炼与气功在层次上的差别,于此可见。
2.静功之道
道家修功,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炁、神,外部  的姿式动作,并不重要。只求头脊正直、舒适自然,即  是最大原则。立、坐(或平坐或盘坐)、卧(侧卧为宜)  均可,要求:
①双目垂帘。
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此时的口诀,就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从前皆是口传,在此公开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②两耳返听。
   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人万籁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人静。
③口须塞兑。
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忘言默守。
④舌抵上腭。
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炁。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
⑤自然呼吸。
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逐步锻炼“听息”的功夫。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只须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3.静功的层次
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皆须逐步印证:  ①身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炼功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身静,为静功之初层。
②心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心中的念头尚未完全清除。,这时,要用上述听息的方法,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算,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心静,为静功之中层。
③意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气功家讲静功,做到身体不动就是成功,很难深入内在的念头把握,仅能维持身静。而且强调意念,更加难以做到心静,这样的做法不过达到初层而已。一般人讲静功,最多讲到念头不动,即心静的境界,只能到达中层。只有道家真正的静功之学,由身静之后,进一步培养心静,又以为心静并不彻底,还要深入修习意静,方为静功之真境界,于此可见中华道家功法之高妙。道家所谓玄之又玄,除将静功分为初层、中层、高层三阶修习之外,往上并无止境。尚有最高一层,可以顿悟直超;即身得道,但这属于“道功”一方面事,且非一般人所能悟及,兹略不述。
上述身静、心静、意静之三大层次,看似平常,并不平常。有人误认为做静功偏于性功,对于命功没有关系,其实不然。道家静功之奥妙,直指修炼真机。丹书云:“身不动日炼精,心不动日炼炁,意不动日炼神。”可见筑基静功的三大层次,已将炼精、炼炁、炼神之功,贯串在内,成为一部修炼大法。炼精就是补精,炼炁就是补炁,炼神就是补神。于是通过静功筑基,可以补足精炁神三宝之亏损,直至“精满不思欲,炁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地,这也正是丹道人手筑基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静功与气功
静功着重在一个“静”字,不必要在“气”上做什么功夫;气功着重在一个“气”字,未必就能符合“静”的原则。试看社会上各处所流传的气功,多数功法都要运用意念的,或者用意念引导动作,或者用意念引导行气,或者动作、行气、意念都混在一起。可见气功的法门虽多,总是要用意念,然后加上气的动作。静功则完全是静,在气上只是顺其自然。并不用自己的意念去支配动作,如果有意念使之动作,就失去了“静”的意义。这样对比而言,静功比气功的起点要高。许多气功把静功作为本派功法的最上层功夫;而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静功只是最初下手的筑基功夫。由此可见,静功和气功在层次上存在差别。
静功和气功之利弊,亦有所不同。气功做得好的,能够去病健身;做得不好,不但旧病不愈,反会增添新病。静功做得合法,自然能够治好医药难愈的病症;做得不合法,身心也能多少得点益处;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大的效验,绝对不会又添新的毛病。可见气功是有利有弊,而静功则是有利无弊。有些气功,虽然也有静坐法。但就其本质而言,气功的静坐法,不合道家静功之原则。气功静坐,身体外表虽然坐在那里不动,但是他们的思想在身中运用,没有休息,虽然说是静坐,实际上仍然属于动的一方面,算不得真正的静功。
对于各种病症的治疗而言,气功的作用离不开静功,离开了静功,气功的效果很难保障。比如胃溃疡病和神经衰弱,如果不用静功,单靠气功很难保证能有切实的效验;假使不用气功,专做静功也完全能够痊愈。这是实际的经验,而且经验不在少数。近些年来治病效果较好的气功,实际上总是包括有静功的作用在内,于无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关系甚大。病愈之后,一般人都认为是气功的效果,不知静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恢复健康的主导作用,气功只是辅助作用。因此在治病方面,气功和静功不可分离,练过气功的人士,进一步深造修炼筑基之静功法,对于身体的健康长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都将会登上一个新的阶梯。
静功与日常生活
修炼成就的高低与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安排自己,以保障修炼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兹将其中较为主要的地方,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环境的喧寂  凡做修炼功夫,首先应当选择环境。最好是在山海林泉之间,其次是在郊外旷野之处。闹区里面有噪音污染的地方,就不适宜。如人声、车声、吵闹声、叫卖声、机器轰鸣声、欢庆锣鼓声、音响喇叭声、戏曲歌声、小儿哭叫声等等,要一概避免。这样就使得耳根清净,听觉神经不受刺激。
2.空气的秽洁
做功周围的空气,应当十分新鲜,而且以自然气味为佳。避免一切秽浊气味,如腐烂气、发霉气、汽油气、厨房气、油漆气、化学药水气、浓重化妆品气、农药气等等,均有妨碍。屋内家具越简单越好,摆设东西太多,也容易发出不好的气味。植物茂盛的地方,没有污染,空气于人有益。这样就使鼻根清静,嗅觉神经不受刺激。
3.光线的明暗
关于室内光线一事,古代修炼家强调阴阳调和,不使偏盛,光线太明和太暗都不合适。开始做功,为了利于入静起见,只怕太明,不嫌略暗。室内油漆、粉刷、壁纸、窗帘等,皆宜用浅淡颜色,不宜用大红大绿。灯饰照明,亦不宜太亮。这样就使眼根清静,视觉神经不受刺激。
4.口味的浓淡
饮食调味,不宜过于浓厚。各种口味,均应比平时  食用再加淡薄。十分鲜味,也不合适。白煮清蒸宜多.  红烧煎炸宜少。烟酒之类,最好能够禁绝,这样就使舌  根清静,味觉神经不受刺激。
5.气候的寒暖
气候条件,对于做功的人影响很大。太热太冷或者  霉天潮湿气重时,做功皆难见效。狂风暴雨惊雷闪电之  时,应停止做功,以防惊散元神。如果室内生有火炉。  不可把门窗关得太紧,以便室外空气流通进来,但是又  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身上。
6.食物的营养
含有蛋白质的各种食物,虽然对于身体有益,但也  要考虑能否消化得了,否则多吃反而有害。其他一切营  养品,也要搭配适宜。不卫生的零碎食物,也要禁绝,  不要贪图一时口腹之欲,损害健康大事。
7.外缘的隔离
专门做功期间,应当屏绝外缘。但是家庭生活和自  己经办的事情,也要预先有个安排,免得临时手忙脚  乱。做功期间,亲戚朋友要减少会面,外界的事情要尽  量接触,尽量少接电话、少写信件、少看电视。这  样,就能够使心情安定,神经经常处于宁静的状态,做  功夫也容易见效。
8.思想的寄托
多费脑筋或乏味的书籍,最好不看。带有复杂算法及许多数目字的书籍,更不宜人目。若把看书作为消遣之用,可以随意阅读前人的修炼著作、山水游记、神仙故事、笔记小说等,或近人的旅游文章、养生书籍等类。正当做功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功法的体验上;出外散步之时,思想就寄托在周围的风景上;每次用餐之时,思想就寄托在饭菜的香味上;做太极拳之类的动功,思想就贯注在肢体的运动中。
9.用功的时间
子(半夜11时至1时)、午(中午11时至1时)、卯(早晨5时至7时)、酉(晚上5时至7时)四个正时辰,或者每天下半夜刚醒时,做修炼功夫最好,其余空闲时间随意可做。若用坐功,至少要做半个钟头,最多不宜超过两个小时(对于一般人而言)。若用卧功,则不拘时间长短。只是在饭饱之后尚未消化之时,不可马上静坐,亦不可倒下睡觉,应使身体稍微活动,过半个小时再做功夫。
10.身体的姿式
做功之时,无论何种姿式,均应保持头脊正直,勿使五脏受到压迫。另外注意全身尽量的放松,这样才利于达到完全入静的境界。
以上十个方面的内容,用在做功上,自可增益功修。即使不是专门从事修炼,如能坚持实行,亦必有祛病健身、延长寿命之效验。
道家吐纳诀
     中华道家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注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曾在东海崂山得传道家吐纳诀,属于修炼筑基之功。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学习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人旁门,或不知法度,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此气功本身存在之弊端也。盖中华道家功法,遵循“道法自然”,依法行持,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谨将道家吐纳功法之真正口诀,公开于世,献诸同道。功理篇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炁,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燕,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炁”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暴聚则生,炁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炁以生之。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炁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炁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燕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道家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炁。胎儿之炁通生母之炁,生母之炁通太空之炁,太空之炁通太和之炁。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乃闭。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即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炁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炁,谓之先天元炁,“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炁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禀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炁即保生也。故常人不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寿算。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炁,炁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常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篇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  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选择在子、午、卯、  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1.身法
炼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立、坐、卧之法则如下:
行,可缓步许行,神态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抚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两脚一伸一屈,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人静。
炼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炁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  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炁。
炼功时要求舌顶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  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漏  神漏炁。故炼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2.心法
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炁。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日:“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  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  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  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  方可言行炁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妄生之  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  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  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  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  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3.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补  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  时小腹回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炁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炁之时,不可强迫压炁,也不可强制憋炁。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炁,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炁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炁,心性渐渐伏下,与肾炁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炼炁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益津可化炁,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炁”,肺主炁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炁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炁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炁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养生篇
1.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炁,则无饥渴之感,所谓“炁满不思食”。种种效验,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2.炼习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盖“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炼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内功,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炁,以炁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3.《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气功疗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弊端。
4.平日注意保持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炁。《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试看哪位修养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5.荤腥香辣之物,不利养炁,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荤腥之物,性属沉浊,食之必使先天之炁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最散而不聚。故均应避之。应持清淡饭食,以养真炁。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炁,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炼炁者不可不知。
6.不可当风吐纳,炼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7.炼炁当禁烟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肺),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炁。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入于肺经大声叫喊,人于肾经情欲不节,人于脾经不愿吃饭,入于肝经大动肝火……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炁耗,故宜戒之。
即此一法,已为养生不二法门。但这在道家修炼之  中,只为筑基功法。学者得其真趣,欲求上层接命之术  者,再访高师深造可也。
道家睡功法
道家秘传睡功法诀,笔者整理为:“东首而寝,侧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龙之盘。一手屈肱枕头,一手直摩脐眼。一只脚伸,一只脚绻。神不外驰,炁自泰然。收神下藏丹田,二炁和合成丹。”
此诀大意是说:头靠东方而卧(东方为太阳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侧着身体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谚日:学道不学道,学个狗睡觉),又似龙之盘曲环绕。一手屈臂而枕头,一手直抚于脐眼(丹田)。一只脚伸展(左手屈则右脚伸,右手屈则左脚伸),一只脚绻回(左手伸则右脚绻,右手伸则左脚绻)。神意不可驰逐于外物,炁机自然聚集泰定。收敛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体内阴阳二燕自然和合凝聚,结成内丹。
睡功起始,应当先睡心(收心养静),后睡眼(闭目入睡)。致虚之极,守静之笃。神炁自然归根,人于丹田之内;呼吸自然绵绵,归于元海之中。此时不必有心调息,而呼吸自会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机自然降伏。临醒之时,应当先醒眼(眼先醒来),后醒心(心生知觉)。然后慢慢展转身躯,方可起卧。睡功做到好处,自可入于大静,一念不生,心同虚空。其后如果能够放下身心,静定一场,还会出现其他良好效验,妙不可言。
以上道家睡功的法诀,非是一般的小法小术可以比拟,乃是主静立极的上乘大道。当初陈希夷(陈抟)祖师留其肉身于西岳华山,蒋青霞真人脱质升举于王屋山,都是修习睡功得道的古代仙真。
又,上古时代道家传有“宴息法”:每当夜晚之时,耳无所闻,目无所视,口无所言,心无所住,息无所促,形无所动。只留些子元神元炁,相依相偎,如同炉中一点火种相似,绵绵不绝,若有若无。久久纯熟,自可达到“神满不思睡”的境地。所谓妨碍修炼之“睡魔”,亦不知不觉而消失。
陈抟老祖传有睡功秘诀三十二字,名日“蛰龙法”。其决日:“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日蛰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上卧,世无知音。”吕纯阳祖师曾为之题诗云:“高枕终南万虑空,睡仙常卧白云中。梦魂暗人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修习道家睡功的人们,当由此参悟之
卧功 - 气功综合交流区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11 卧功 - 气功综合交流区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ZT边睡觉边修炼----气梦术 - 气功入门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伟哥的功效 道家壮阳功法 - 房中术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关于收功 - 子甲的专栏 - 个人专栏区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高频定时站桩法”助初学者高效站桩 - 意拳养生桩 - 气功网论坛 ∷ 我锻炼!我健康! 心血管气功易血术简介1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习... 心血管气功易血术简介2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习... 心血管气功易血术简介3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习... 心血管气功易血术简介4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习... 秘传卧式大周天启动法 - 气功功法综合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习... 万籁声传“除目疾道功” - 气功功法综合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 气功人论坛 :气功修炼|气功学习|道家、佛家、养生气功实修交流 - Powered by ... 至简健身秘诀:一秤金诀/十六锭金 - 气功功法综合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 寒暑铁布衣功法及经验心得 - 实修原创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 (原创)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 实修原创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迅速通小周天的绝妙功法 - 气功功法综合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气功入门学... 我用生死见证易筋经 - 易筋经 - 气功人论坛 :气功修炼|气 白山羊曾是我的气功老师; - 调娱台 - 复兴论坛 激光全息照下看看炼功修道家的体光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气功功法修炼、... 气功智能智能气功论坛 散步锻炼法 >> 中华气功网 散步锻炼法 >> 中华气功网 气功锻炼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