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科技园最新消息:全国新课堂教学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0:25:25
 课堂因“无为”而精彩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实践这一理念呢?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应学会适时地放弃、适度地隐退、适当地旁观,以教师的“无为”换来学生的“有为”。适时放弃,“无案”促生成     机械性地达成预设,会让“死”的教案牵住“活”的学生,使原本鲜活灵动的学习变得机械与刻板。因此,我们要走出预设的禁锢,根据课堂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或放弃预设,积极走入“无案”的境界,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有位教师这样预设《圆的周长》一课:让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和图形的周长,估计学生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出一元硬币、象棋子的周长,但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从而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在教学时,学生果真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然而,对于“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却让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被他说出来了,怎么办?”然而,教师并不慌乱,而是及时调整:“3.14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就是圆周率。”教师继续追问:“圆周率是什么?”学生:“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教师从容不迫地应对:“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这么多。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一下。”……适度隐退,“无言”促思维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曾按部就班地把知识一一讲给孩子们听。结果发现,他们或做小动作、开小差,或无精打采。课后,我在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大部分知识他们早就知道了。根据这一情况,到另一个班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研究圆的知识,可以动手操作,可以阅读课本、课外资料,也可以请教家长、上网查询,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研究圆的收获。学生的收获是丰富的:“圆有无数条直径、半径”“我只用一支粉笔就可以画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书本上的知识“半径和直径的定义及关系”“直径和半径的判断”等几乎都有所涉及,甚至还有个人的实践经验:“我知道为什么有的人画的圆大,而有的人画的圆小,是因为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学生边说边用圆规示范)……     思维的闸门悄然开启,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相互启发、相互竞争,课堂由“一潭死水”变成了“奔腾不息的小溪”。教师隐退后的适度“无言”,换得了学生探索后的“多言”,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面对充满生命活力与成长潜力的孩子,教师已不是主宰课堂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因此,要把探索数学奥秘的舞台留给学生,将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无言”中放飞思维。适当旁观,“无知”促智慧     教学中,学生一遇到困难,一些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搭桥铺路”。久而久之,学生的耐挫力下降,甚至会过分依赖教师。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妨“袖手旁观”,多说“我不知道”“我也没办法,你再试试”,让学生无所依赖,进而激发继续探究、战胜挫折的欲望。 我曾听特级教师黄爱华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学生给计时法起名后,黄老师故意问:“日常生活中多用12时计时法。我就不懂,为什么电视上要标19:00,而不是标晚上7:00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其实标晚上7:00也可以。”“不好,假如是外国人,看不懂中文怎么办?”“那就中文、英文都标上。”“这样就太长了,在画面上占了很大的位置。”在学生的多番“开导”下,黄老师终于“恍然大悟”:“我懂了,还是用24时计时法好,标上19:00,中国人、外国人都看得懂,很简明。”黄老师的旁观与“无知”,给学生留下了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在这种高涨、和谐的互帮互助氛围中,学生自己体验、揣摩着24时计时法的优点。     综上所述,在课前我们应把更多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本着“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的原则进行预设,并在课堂上适时放弃、适度隐退、适当旁观,甚至不妨把课上得“粗糙”些,像“中国画”那样常有大块的“留白”,给学生的自我创造留有余地,让课堂因“无为”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