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胡歌版:仓央嘉措:至美活佛告诉我们的10个人生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2:09:36

仓央嘉措:开启众生的十大智慧

 

(摘编自《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聂晓阳著,2011年7月,华夏出版社)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说,所谓幸福,就是“身体的平安和灵魂的宁静”。但是,身体的平安还算容易,灵魂的宁静实在太难。

每到入夜,在北京的灯红酒绿之下,人们总能看到挥金如土、花天酒地的豪客,看到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场景。贪婪和虚荣,日益让内心毫无真正的平静可言。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正像一架巨大的欲望机器。一个欲望满足了,更多的欲望有产生了。那些只有在清心静气中才能享受的快乐,日益稀少。

这让我想到西藏。雪域高原的价值,首先并不在于追求感官的刺激,而是要通过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让自己浮躁的内心平和下来,尝试另外一种生命的体验,让自己的灵魂受到一种别样的熏陶和滋养。

对仓央嘉措也是如此。有人说,所谓智慧,就是把不该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把不该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归根到底,人生的成功是用自己的内心来衡量的。如果从这个角度走近作为诗僧、上师和六世达赖的仓央嘉措,我们一定会有诸多不一样的感悟和发现。

 

    (一)豁达成就才气

 

仓央嘉措最大胆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住在布达拉宫时,

是日增仓央嘉措。

住在“雪”(山下)的时候,

是浪子宕桑旺波。

入夜去会情人,

破晓时大雪纷飞。

足迹已印在雪上,

保密还有什么用处?

 

把自己行踪败露这段“丑事”写成诗歌传扬,恐怕除了仓央嘉措,世上再无第二个人能够这么做。难怪有人认为这些诗并非仓央嘉措所作,而是出自他的政敌之手,目的是败坏他的名声、罗织他的罪状。可是,综合种种历史记载,我们现在只能认定这的确是仓央嘉措自己的手笔。

一个普通青年夜不归宿、寻欢作乐,恐怕只能被认为是堕落。但如果这个青年是至高无上的达赖喇嘛,他的行为就叫“个性”,是要被当作佳话传诵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固然重要,但这句话是谁说的更加重要。同样,一个人在做什么固然重要,但他是谁有时候比他做什么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随便一个宕桑旺波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由他自己决定,而作为六世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无论做什么,都要面临“离经背道”的指责,都需要加倍的勇气和担当。人世间多的是宕桑旺波,但仓央嘉措只有一个——他是亿万万人中的唯一。

事实是,仓央嘉措不但勇敢地迈出了自己的脚步,而且还不乏轻松幽默地写成诗歌,这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年轻人的才气和胆量,当然还有他超凡脱俗的豁达和通彻。

这,不正是佛的灵性和慧根吗?

三百年过去了,透过这样的领悟追忆仓央嘉措的风采和神韵,人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个英俊的青年,在刚刚落成的诗稿前拈花微笑。

 

    (二)抛开面具亦证心

 

仓央嘉措还有一首诗写道:

 

默思上师的尊面,

怎么也没能出现。

没想到情人的脸蛋儿,

却栩栩地在心上浮现。

 

以法王之至尊受众生膜拜,但仓央嘉措丝毫没有戴上面具,将自己神圣化和神秘化。他用直白的句子告诉人们,活佛本身也不过是一个人,与你我无异。从小亲近佛法并不意味着世间的美好就不对人柔弱的心灵构成诱惑。

仓央嘉措之所以被无数人爱戴和尊敬,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是一个说真话的活佛,是一个大胆袒露自己心怀的活佛,也是一个用于承认自己曾经“心猿意马”的活佛。

实际上,佛陀自己也从来不说自己是神,他只知道他有佛性——开悟的种子,而且任何人也都有佛性。佛性是每个生命体与生俱来的权利。纵观仓央嘉措的一生,他更像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开悟众生:我和你们一样是普通的人,但每个普通的人无论经过什么样的沉迷,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佛性,最后都能见证本心,脱离轮回的虚妄。

 

    (三)因为凡俗所以伟大

 

胡须满腮的老狗,

心眼比人还机灵。

别说我黄昏出去,

回来时已经黎明。

 

仓央嘉措这首诗,明明叮嘱伶俐的老黄狗不要泄露情人的秘密,可是自己却毫不顾忌地说出来,所以,这根本不是什么偷偷的幽会,而是借以抒发年轻情侣初陷情网的那种羞涩、甜蜜和掩藏不住的幸福。

佛教其实是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宗教。学佛就是让人追求快乐。仓央嘉措体会到人的快乐,同时也体验人的烦恼,乐既是苦,苦既是乐,生命无常,在人间苦乐中发现极乐的秘密,那就是修行,摆脱轮回,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世间教化吗?

所以佛有各种佛,也有各种修行法,仓央嘉措修行中的这段“凡俗”经历是一种更接近普通人的修行,所以不但能够被理解,而且被传诵,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和圣洁。怪不得有人说:读仓央嘉措的诗歌,内心里总有一种泥沙被水冲刷的释然。

 

    (四)真情真性才有真爱

 

仓央嘉措有首诗歌写道:

 

侯门有娇女,

空欲窥颜色。

譬彼琼树花,

鲜艳自高立。

 

一个从小接受佛学教义与戒律教诲的人,能够如此真情真性地表达对异性的赞美,而且不让人感到一丝一毫的亵渎,反而令人新生敬慕。

佛陀曾教导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无情草木或者万能的神,人才能在历经种种世情之后觉悟成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对任何时代的人来说,佛学是涤荡人们内心惶惑的甘泉,而不是枯井中的死水。其实,很多高僧大德都曾经告诫说,一个人是否有慧根,最重要的是是否有灵性。最怕心如枯木土石,一旦心灵僵化,便谈不上“看破”与“放下”。

只有爱自己才会爱他人。只有爱过一个人才会爱所有人。现代社会所缺乏的,其实恰恰是“爱的教育”。尽管课本里也有热爱这个热爱那个的课文,我们也在教育孩子热爱国家,热爱人民,但这种教育是空洞的。从爱自己,爱家人,爱一个具体的人入手,这才是可以学会的、坚固的爱。

 

    (五)不执着,真洒脱

 

仓央嘉措有首诗写道:

 

已过了开花的时光,

蜜蜂儿不必心伤。

既然是缘分已尽,

我何必枉自断肠。

 

鲜花盛开的时候,蜜蜂应时而来,来了就来了,这是普天之下最平常的事情,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呢?百花凋零之后,蜜蜂也随之消失了踪迹,消失了就消失了,这是万事万物再平常不过的规律,又有什么好嗟叹的呢?多情如人,原来很多所谓的乐,不过是自己的想象;而很多所谓的烦恼,不过都是人自找的。

很赞同一位当代大德对美好的事物(比如金钱美色)的观点。他说,修行人对此的态度,既不是沉湎,也无须躲避,而是应该持有像“婴儿观佛殿”那样的态度:佛殿金碧辉煌,婴儿眼花缭乱,自然赏心悦目,但他过眼即忘,看到了就看到了,下一刻看不到也毫不可惜,绝不留恋,也不会起什么占有的欲望。

显然,在人世历经恩爱情仇之后,仓央嘉措没有沉迷,当因缘消散,他即坦然回归到一个修行者四方漂泊、精进苦修的生活。他达到了这种“婴儿观佛殿”的境界。

这是一份真正的洒脱。有了这份洒脱的仓央嘉措才是一个更加有魅力的仓央嘉措。

 

    (六)专注成就更好的自己

 

仓央嘉措于1697年被迎入布达拉宫成为达赖喇嘛后,对日益尖锐的政治斗争十分不屑,消极厌倦。由于要随时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无法潜心学经向佛,他十分苦恼。有一度,他甚至声称“对接任达赖这一职位不感兴趣”。

他有一首诗写道:

 

黄边黑心的乌云,

是产生霜雹的根本。

非僧非俗的出家人,

是圣教佛法的祸根。

 

这表明,仓央嘉措反对亦僧亦官政教合一的做法,渴望能够心无旁骛地修习自己从小就接受的佛法。正是在这种深厚的佛性的指引下,仓央嘉措才能历经风沙,在阿拉善的大漠和草原上成为千万人的心灵上师。

有一个禅宗公案说,师傅教育弟子说,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一样是修行,只不过要做到“饿的时候就吃,困的时候就睡。”有弟子问:但是每个人都在睡,每个人都在吃啊”?师父说:当他们吃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在吃;当他们睡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在睡啊。

有多少人吃饭的时候想的是别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内心难得纯净。专心、专注,的确会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七)有信仰,自有魅力

 

据《仓央嘉措传》记载,仓央嘉措体有异香,即使混在乞丐群中,身上这股香气也使他卓然超群,“每食蒜,口中呼气全无蒜臭”。由于持戒谨严修行如法,他的侍从人等都能感受到他强烈的魅力。

人们总喜欢用“法相庄严”来形容佛颜之美,其实法不着相,一些外在的相貌容颜都是虚幻无常,只有内心笃定的信仰和纯净平和的心灵,才是永恒魅力的源泉。

有人说,小偷穿着几万块钱的衣服,看起来仍然贼眉鼠眼,而一个智慧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乞丐的衣服,也会有一种慑人的气质和风度。“有信仰的人最有魅力”,“有智慧的人最有魅力”,正是长期的修持和求道,让年逾花甲的仓央嘉措脱尘拔俗,“神采美妙,令人倾倒”。

 

    (八)能忘我、会低头

 

仓央嘉措在阿拉善弘法期间,曾经为了修建一座寺院,给前来阻挠的当地官员屈膝跪倒,“把那千百种功德修来的高贵的头颅抵到地上,俯首礼拜,口放悲声,恳求至再,总算求得那汉官留下了佛殿,免遭拆毁”。

对很多人来说,“世人都知成佛好,唯有自我忘不了”。仓央嘉措如果把自己看的过重,执迷于自我的身份和尊严,就不可能“把那千百种功德修来的高贵的头颅抵到地上”。

真正的慈悲,需要去除对自我的执著,不要凡事皆以我为重、以我为先。无我的我,才更加容易快乐,就像小孩子一样。为什么小孩子更容易快乐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正在于孩子具有“无我”的境界,不以我为重、以我为先,忘记我就更加容易快乐。

此刻的“我”有可能下一刻就不再是“我”,今生的“我”有可能成为形式上的“他”,那么,又何必过分在意此刻的自己,而不是把众生当作自己、淡化人、我的区分呢?

 

    (九)淡定安分

 

据记载,仓央嘉措流亡到阿拉善弘法期间,对自己的生地、族裔等守口如瓶。间或有人问一些似乎知情的话,他即回应说:“自己尚且不自知,你知我是谁?”从法王到流浪僧人,“高贵的终归衰微,骤集的终于离分;积攒的终会枯竭。今日果然!”对人生无常的体验,大概未有超过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者。

但是,在巨大的反差面前,仓央嘉措表现出来的淡定,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湖畔逃生的经历促使了仓央嘉措的大悟大彻,让他更加能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找到喜悦和快乐,看淡名利、物欲这些外在的诱惑,追求生命的精神意义。

其实,一个人究竟应该安守自己的命运,在或好或坏的今生命运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平和,还是应该心怀壮烈,与命运抗争争取更好的现世名利?安分,则少了一份欲望,从而更容易满足。而抗争和颠覆,则每天在争斗、不满和失落中度过,难免欲壑难填,终生烦恼。

 

    大慈大悲成就大我

 

藏文《七世达赖传》中记载说:当仓央嘉措被执送“走到哲蚌寺时,僧侣们含着眼泪,在一片祈请声中,舍命从蒙古人手中抢走仓央嘉措,迎至甘丹颇章。拉藏汗闻之,即调兵攻打。其时,仓央嘉措顿起不忍之心,说:生死对我已无什么损失,言罢,无所畏惧地径直前往蒙军之中。”

西藏老百姓至今仍然喜欢仓央嘉措,他也是历代达赖中最有人缘的一个。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仓央嘉措与生俱来的“慈悲”。

对熟悉的人起慈悲之心很容易,但慈悲心的更高境界还不是对陌生人的慈悲,而是对令人厌恶的人甚至是敌人的慈悲。2007年,韩国人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32人,但在最后举行的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当地主张连凶手一起悼念的人认为,凶手本身也是一个受伤的灵魂,是不良社会情绪的受害者。

据说在仓央嘉措老家错那地区,当地的门巴人从不吃自己养的畜禽。他们只吃买来的、别人杀的或猎获的东西,而自己养的只用来交换。这绝不是一种虚伪,而是一种培育恻隐之心的方式。仓央嘉措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虽然自己遭受百般痛苦不堪回首,却在内心祈求佛祖连我的仇人都不要重复我的经历”。这种慈悲,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