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建宁公主: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20套,有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05:15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20套,有详解)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1)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选择  翻译  木铎  络绎不绝  泽被后世     B.清澈  菁华  倩影  精兵简政  情随事迁

C.骁勇  铙钹  浇灌  饶有兴味  翘首昂视     D.珍惜  醋酸  错误  手足无措  厝火积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裨益    飞短流长    诉讼    山清水秀     B.洗练    振聋发聩    慰藉    焕然冰释

C.桎梏    礼尚往来    凛冽    妍媸毕露     D.一贯    根深蒂固    煊赫    人才辈出

3.下面各句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业精于勤。”

B.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做“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

C.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道理的。

D.高尔基说:“天才出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一直把我当作亲兄弟,时时地关心我,真诚地      我,给了我不少的帮助,也让我改掉了许多毛病。

②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      ;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但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③在艺术风格方面,每个画家      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同一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A.告诫  完善  固然    B.劝诫  完善  虽然    C.告诫  完备  虽然    D.劝诫  完备  固然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老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B.新一轮的班委会决定,改头换面,加强班级管理,改变过去松松垮垮的状况,并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C.一些不学无术之徒,整日阿谀奉承、投机钻营,他们为求官动足了脑筋,除了善于揣摩上司之外身无长物。

D.老舍先生善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达官显贵,下里巴人,都愿意和他攀谈,在闲谈中他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只有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人人像巴金那样“把心交给读者”,我们的文学才能提升和净化国民的灵魂,真正成为照耀人们前进的熊熊燃烧的国民精神的火炬。

C.太平洋战争爆发,母亲正就读圣经女子学校的美国校长回国去了,这所提供膳宿,学生多为孤儿的学校停办,于是我母亲又无处可去。

D.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我呼吁大家同我一道响亮而清楚地谈论艾滋病毒及艾滋病问题,同我一道拆毁环绕着艾滋病的沉默、蔑视和歧视之墙。”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8分)

书  朱湘

拿起—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

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来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

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

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

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

7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3分)

答:                                                                                      

                                                                                              

8.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3分)

答:                                                                                      

                                                                                              

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5分)

答:                                                                                       

                                                                                              

                                                                                               

10.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7分)

答:                                                                                      

                                                                                              

                                                                                               

  

参考答案

1.C(A“择”与“泽”同,读zé;“译”与“绎”同,读yì;“铎”读duó。 B“菁”与“精”同,读jīng;“清”读qīng;“倩”读qiàn;“情”读qíng。  D“错”“措”“厝”同,读cuò;“惜”读xī;“醋”读cù。  C“骁”读xiāo;“铙”读náo;“浇”读jiāo;“饶”读ráo;“翘”读qiáo。)

2.B(“焕然冰释”应为“涣然冰释”)

3.D(因前面有冒号,故“天才出勤奋”后引号后面的句号应在后引号之前。)

4.D(①“告诫”和“劝诫”二词使用的范围有别。“告诫”着重指警告,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劝诫”着重在劝说,使用范围比“告诫”广。  ②“完善”和“完备”的含义不同,程度也有轻重之别。它们都有齐全的意思,“完善”侧重于齐全而良好,程度重;“完备”侧重于齐备,该有的都有了,程度轻。语言材料中是从反面来说明“摘要的性质”,故而只能用“完备”。  ③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来辨别。“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在转折关系的复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矛盾,二者皆可用;前后分句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分句时,只能用“固然”。)

5.A(A情有独钟: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B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用于贬义。  C身无长物:身上无多余之物,形容极其贫穷。  D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不是指地位低下的人。)

6.D(A搭配不当。  B“文学”不能与“艺术家”呼应。“提升”“灵魂”,搭配不当。  C“母亲正就读圣经女子学校的美国校长回国去了”句子杂糅。)

7.书犹如遗民,经历了岁月的淘洗,经历了种种变故或磨难,才得以幸存。这样的书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大意答到即可)

8.⑴书主人的命运 ⑵作书人的命运 ⑶含意未伸的文人(或“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的命运。

9.⑴鉴赏书的外观,思索书的历史。 ⑵欣赏文字的美丽、文字的历史、文字的文化内涵。 ⑶表达对文人命运的悲悯和思考。 ⑷发出学会读人生这本“书”的感喟。

10.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大意答到即可)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2)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脾性  裨益  奴婢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B.恒心  煊赫  渲染  残垣断壁  齐桓晋文

C.辑录  修葺  舟楫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D.犄角  崎岖  绮丽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嬉笑    寅吃卯粮    国事    共商国是      B.厮打    身怀六甲    欣喜    心喜若狂

C.缘分    源远流长    代劳    以逸待劳      D.滥觞    人才辈出    厉行    例行公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高中,他这样的发明已经有了20多件,其中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的就有15件。1999年,他的《高效率板手》、《易拆卸钉书钉》、《定量倒药瓶》三项发明几乎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C.吸取爸爸的教训后,他自己发明了一种“自动晒衣架”,其“科技含量”明显高出老子一筹,真是“后生可畏啊!”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在某高尔夫球场玩乐时意外死亡,《三江都市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却把他的死说成“因公殉职”。而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报道,有关领导竟装聋作哑,不置可否。

B.这顿农家饭菜清爽可口,别有风味,虽无鱼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

C.为了师出有名,赢得国际社会对反伊“倒萨”战争的认可与支持,美国在加紧军事部署的同时,加紧外交活动。

D.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迫于压力,伊接受了监核会单独问讯伊科学家、核查中使用U2侦察机的要求,禁止伊政府发展、进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  】

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

①然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

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

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

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汊”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

【注】 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7.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答:                                                                                      

                                                                                              

8.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答:                                                                                      

                                                                                              

9.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答:                                                                                       

                                                                                              

                                                                                              

1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

1.B(A“脾”读“pí”,“裨”“婢”读“bì”,“捭”读“bǎi”,“稗”读“bài”。C“辑”“楫”读“jí”,“葺”读“q씓揖”读“yī”,“缉”读“jī”。  D“犄”读“jī”,“崎”读“qí”,“绮”读“qǐ”,“倚”“旖”读“yǐ”。B“恒”读“héng”,“煊”读“xuān”,“渲”读“xuàn”,“垣”读“yuán”,“桓”读“huán”。)

2.B(“心喜若狂”应为“欣喜若狂”。)

3.B(A《高效率板手》、《易拆卸钉书钉》、《定量倒药瓶》的书名号用错了,应用引号,因为三者既不是书名、报刊名,也不是篇名。C将“啊!”调到引号的外面,因为引用强调的是“后生可畏”。D去掉“十分之二、三”中的顿号,因为是概数,不能用顿号。)

4.C(A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并非指弄虚作假。B打牙祭:指有鱼肉荤腥的丰盛的用餐。与前面所述矛盾。C师出有名:谓出兵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后亦用以表示行事有理由。D石破天惊:原指箜篌的声音激越,出人意料。后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这里应用“翻天覆地”。)

5.D(A项“每逢民工进城……就是……之时”,主宾搭配不当。B项分句语意承接不合逻辑。C项“避免”与“弊端”动宾搭配欠妥,“弊端”是已然的,只能说“消除”;况且“避免”后面有 “学生”二字也累赘,去掉“学生”,让“使学生”一贯到底,再去掉“的弊端”,更顺。)

6.B(②④从理性角度,③从感情角度, ①小结。)

7.(4分)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散文有所谓“形散神聚”的说法,“形”怎么组织起来的,往往要考虑线索的问题。据此解答该题。)

8.(4分)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根据题意抽取文中相关信息解答即可。)

9.(6分)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根据题意抽取文中相关信息解答即可。)

10.(4分)A  E(A主题思想、艺术风格与《白杨礼赞》不一样,本文只是抒发了喜爱祖国大地山河的情感。E情感委婉含蓄,该项的表述明显与选文不符。)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3)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甲醛  蜷曲  诠释  得鱼忘筌  权宜之计    B.泥淖  拙笨  灼热  卓尔不群  擢发难数

C.懒怠  瘌痢  水獭  春意阑珊  天籁之音    D.庇护  秕谷  臂膀  筚路蓝缕  笔墨官司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自诩   刚愎自用   举家迁徙   事实胜于雄辨

B.陷阱   东施效颦   一枕黄粱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拢络   稗官野史   向往光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松弛   孺子可教   心劳日绌   吃一堑,长一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①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房一定要注意,对于“      ”,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应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不予返还。

②既然称作“中学生新概念作文选”,就要编得     中学生阅读,

③来自中国银监会的信息显示,四大银行的上市时间表基本排定,并     以先海外,后国内的顺序进行。

A.定金  合适  大概    B.订金  合适  大致    C.定金  适合  大致    D.订金  适合  大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奈之余的日本人只得输入自毁程序,将运载间谍卫星的火箭引爆,爆炸声响遏行云。

B.汇集了群众的力量,我们才能工力悉敌,才能战胜一切困难险阻,迎接胜利的到来。

C.此时的王同学面对自己荒废了两年的学业,再怎么努力也颇有几许“老牛追兔子”之感。

D.老王是单位里最有经验的水电工了,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老王的身影,单位还真少不了他,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半瓶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悠长的岁月,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怎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B.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C.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美国宇航局引以为豪的“勇气”号火星车21日清晨突然发生故障,之后连续30小时不再向地面传回任何有效信息,所有参与此项目的科学家全都各就各位,寻找解决故障的对策。

6.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                               ;                。

①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富态而优雅

②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③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④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二、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他听到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则说明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的统一,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却也说明“             ”。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其实,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有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象(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所失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第四,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社会井然有序地和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邀游太空……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之誉。    

                   (选自《人民文学》2003.12)

7.下列是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

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

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

8.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

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9.第二段空缺处是一句关于美的名言,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黑格尔)       B.美是难的(苏格拉底)

C.美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歌德)           D.美本身都是无限的(黑格尔)

10.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生美的享受和陶醉。

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

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对社会有意义。

D.美总是与真与善相联系的,只有反映出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才是美的形象。

 

参考答案

1.C

A.甲醛(quán)   蜷(quán)曲    诠(quán)释    得鱼忘筌(quán)    权(quán)宜之计

B.泥淖(nào)    拙(zhuō)笨    灼(zhuó)热    卓(zhuó)尔不群    擢(zhuó)发难数

C.懒(lǎn)怠     瘌(là)痢      水獭(tǎ)      春意阑(lán)珊      天籁(lài)之音

D.庇(bì)护     秕(bǐ)谷      臂(bì)膀      筚(bì)路蓝缕      笔(bǐ)墨官司

2.B(A辩。C笼。D拙。)

3.C[对于“定金”,依照“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定金”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定金”不返行。至于“订金”,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视为“预付款”,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应无条件退款,消费者违约时可以要求经营者退款。“合适”的意思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形容词;“适合”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两个词都有表符合的意思,但“适合”可以还宾语,而“合适”不能带宾语。“大致”和“大概”都是副词,表示推测语气,用于对情况和数量的推测。“大概”在表示推测语气时,比“大致”多偏重于猜测,而不是肯定;“大致”在表示推测语气时,比“大概”多偏重于肯定,而不是推测。]

4.C(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把流动着的云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响亮。工力悉敌:双方的功夫和力量完全相等,不分上下。常指艺术方面的造诣。老牛追兔子:意思为有劲使不上。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

5.D[A从……到……,表示一个跨度,一个过程,“从”起始,“到”终了,前后应是同类事物,如“从南到北”(空间)“从早到晚”(时间)“从播种到收割”(动作行为)。本句却是从“生产方式”到“产品基地”,前后关联不到一起。B缺少宾语,应在“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后加上“的情况”。C“贻笑大方”是让内行人笑话之意,重复。]

6.B(根据文中“隶楷行草”的顺序和这四种字体的不同特点来排序。)

7.C(庄子“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他“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也就必然承认美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认为美是虚无飘渺的。)

8.D(苏东坡认为琴声的美不仅取决于“琴上”,也不仅取决于“指头上”,而应该是两者的和谐配合统一,因而体现的是主客观的统一。)

9.B(要从上下文的语境去看。从上文看,古人对美的探索有种种不尽相同的认识,下文引用“朱光潜所云”,都表明对“美”的确很难作出确切的解释。)

10.A(原文是“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作用于感官”所以不一定“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选项把“具体的形象”理解得太绝对了。)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4)

一、(共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授郏城尉。天圣中,移渑池尉。岁余,改授永安县巡检。枢密吏谓曰:“与我银,为君致阁职”。怿曰:“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有,固不可也。”吏怒。怿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其为人不甚长大,亦自修为威仪,言语如不出其口。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庐陵欧阳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若怿,可谓义勇之士。其学问不深而能者,盖天性也。余固喜传人事,尤爱司马迁善传,而其所书皆伟烈奇节士,喜读之,欲学其作,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                      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        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           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

B.因召里中少年,戒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以此知之,故欲往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

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             ④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

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   ⑥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

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绝不靠贿赂得官。

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之一,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于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文:                                                                                    

                                                                                               

                                                                                              

二、(共22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答: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⑵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⑶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

8.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

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热点和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

答:                                                                                       

                                                                                              

                                                                                              

                                                                                               

9.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答:                                                                                      

10.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参考答案

1.A     2.D     3.B    4. C

5.(8分)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6.(6分)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7.(任选两小题)(4分)⑴长使英雄泪满襟   ⑵心有灵犀一点通    ⑶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8.(4分)答: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

9.(4分)例如:架起生命的桥梁,义务献血光荣。

10.(4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1.(1)不行,“春残”是动态的,表现了春光正在慢慢流逝,良辰美景正被时间慢慢吞噬,更让人触目惊心,触景生情,而 “残春”仅仅表达一个时令,是静态的,不具有这样的表现力。(3分)

(2)落花与孤独的主人公互相映衬,双燕与孤独的主人公构成反衬,以景写情,表现了主人公凄凉愁苦的心境。(3分)

2.⑴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⑵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⑶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3.B(B都读hè。A媲pì其余bì。C揖yī其余jī。D饬chì其余shì。)

4.C(A陨→殒。B复→覆。D井→阱。)

5.C

6.D(义无返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返”也作“反”。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食不甘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都不知道滋味。)

7.A(B“塑造典型环境”搭配不当。C“绝不能让”与“任其自由泛滥”语义含混罗嗦。D谓语残缺,在“极端行动”前加“采取”。“制止……计划”,搭配不当。)

8.C(首先排除①;③和⑤,⑤在前;②和④,②在前,据此选C。)

9.①  ④

10.例如:⑴友情如酒,时间愈长久,香味愈醇厚。⑵春雨如酒,怀着心事的人只要看一眼,心就醉了。

11.例如:⑴不要沮丧,我之所以能获奖,只不过机遇好一点而已。⑵妈妈,你知道吗?我在市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7)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装帧    甄别    箴言    峥嵘    B.魑魅    妍媸    鞭笞    不啻

C.跪拜    反馈    感喟    溃乱    D.间谍    耄耋    更迭    叠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号啕大哭   精明干练   味同嚼蜡   面黄肌瘦    B.胸无城府   温文尔雅   传种接代   鸿篇巨制

C.粲然一笑   山青水秀   寅吃卯粮   众擎易举    D.痛心嫉首   重峦叠嶂   命途多舛   于事无补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03年10月16日我国神州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是我国航天事业进入载人航天时代的       

②记者走进某些乡镇的所谓“开发区”,见有许多土地闲置在那儿,杂草丛生,一片        

③太阳上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是什么地方来的呢?从古以来,人们就在       着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④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         

A.标志    荒凉    思考    心酸     B.标记    荒芜    思考    心酸

C.标志    荒芜    思索    辛酸     D.标记    荒凉    思考    辛酸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知道了。

B.列宁曾经指出:《反杜林论》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C.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苟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新学年的开学典礼上,当校长做完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后,我们不谋而合地鼓起掌来。

B.当夜空中传来悠扬的钟声的时候,我才知道已经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

C.组织少先队员们到敬老院去做一些如扫地、洒水、浇花和擦玻璃等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培养孩子们尊敬老人的思想品德。

D.新馆长一上任,就着手清理图书馆的藏书,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就使上千册久假不归的图书回到了学校图书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B.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和科学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我们就有可能少走弯路,避免大的损失。

C.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

D.近日,一家长反映某幼儿园把捐款混在学费里同时收取的事,经查基本属实。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太祖尝问诸子所好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尔其戒之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C.虏乃退散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斩首获生以千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9.下列记述曹彰言行的句子,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

③“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

④“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

⑤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

⑥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译文:                                                                                    

⑵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译文:                                                                                    

⑶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

译文:                                                                                     

 

参考答案

1.D(A峥zhēng,其余zhēn。B啻chì,其余chī。C跪guì,其余kuì。D都念dié。)

2.A(B传宗接代  C山清水秀  D痛心疾首。)

3.C(标记,指某一具体事物的记号,通常作名词。标志,作动词,是标明、显示的意思;作名词,标明特征的记号,既可指抽象事物,也可指具体事物,在指具体事物时,和“标记”相通。①句指抽象事物,用标志。  荒凉是人烟稀少,萧条冷落,杂乱无生气的景象。荒芜是土地由于无人管理而杂草丛生的景象。  思考和思索都指比较周到、深刻的思维活动,但后者还有寻求、探索的意思。     辛酸指苦难的遭遇。心酸指心里痛苦、悲伤。)

4.B(A两个问号均改逗号。  C第3个逗号应放在括号后面。  D省略号和“等等”重复。)

5.D(A不谋而合,指没有事先商量而思想行为完全一致。校长做完报告,学生鼓掌,是出于习惯和礼节,用此成语不合句意。  B万家灯火指点灯时分,与“夜空”矛盾。  C微不足道,形容微小,不值得一说,而不是只形容微小。 D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6.A[B在句首加“把”,C把“和”改为“或”(还是)  D删“基本”  A为宪法条文]

7.C(遇见。)

8.B(前表祈使语气的副词,后代词,指代屈原。)

9.D    10.D

11.(8分)(1)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追击败兵。(2)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3)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往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时时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8)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假jiǎ    暑假  假嗓子  假以辞色  假模假式

B.供gòng  口供  供销社  供认不讳  供不应求

C.角jiǎo  角膜  唱主角  钩心斗角  凤毛麟角

D.冠guān   皇冠  冠心病  衣冠楚楚  冠盖相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彗星  白炽灯  莘莘学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艺苑  入场券  如雷贯耳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孵化器  洞若观火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     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     我承认它很有价值,     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    整治/整顿    虽然/但是     B.典范/典型    整理/整改    虽然/不过

C.典型/典范    整治/整改    并且/不过     D.典范/典型    整理/整顿    并且/但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茶马古道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8.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参考答案

1.D(A暑假jià。B供销社gōng,供不应求gōng。C唱主角jué。)

2.C(A闻者足戒。B万事俱备。D瓜熟蒂落。)

3.C

4.A(A无出其右: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的。B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C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愈详细愈好。)

5.B(A主谓搭配不当。C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

6.D(A省略号后不能用“等”。B第三、第五个逗号改成分号。C两个问号改成句号。)

7.B(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该句是说茶马互市是军费的“补充”,显然不是宋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8.D(本题要求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藏族喜欢饮茶,以马易茶是对他们茶叶需求的满足,这一表述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从道理上看,宋代统治者怎么会关心藏族人的生活呢?)

9.C(C项的载体是“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它的意思是,茶叶对于藏族人民来说不可或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外界供给其他物品,而是不需要“很多”东西。且后文又说“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C错无疑。)

10.A(B项说“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所犯错误同8题D项。C项说“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使得“茶马古道”“在历史地平线上消失”,这一表述犯了一个概念错误,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D项的载体是这样的,“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两句话前后是转折关系,并不象D项所表述的是因果关系。A项在原文中的表述在第一段,其表述的意思是说“茶马古道”一词的来历,在唐代已有记载的是“茶马互市”,“古道”的说法是后来才有的,自然“茶马古道”这一说法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出题者将“茶马古道”这一现象与该词的演变历史联系在一起,似乎有意与答题者周旋,考生只有明确该段主旨才可正确作答。)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19)

一、(共22分)

1.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2分)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改为:                                                                                     

                                                                                              

2.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4分)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以“爱心”和“机遇”开头,各写一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话。(6分)

例句:人生不发返程车票,一旦出发了,绝不能返回。

⑴爱心                                                                                     

⑵机遇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                                                           

(2)体现的思想情趣:                                                                       

(3)如何体现的: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故曰: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谋攻》)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粱惠王上》)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疫苗是使用病原体的一部分刺激机体来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因而它不像抗生素那样引起病原体的抗药性和致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同时疫苗也不像DDT一类的杀虫剂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从而破坏环境和造成生态链的断裂,因此疫苗是值得提倡的最为有效的但又最为温和的抗击疾病的免疫方法。

免疫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也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主要是指针对所有病毒和致病物质的抵抗力。二是获得性,也是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无论是自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都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

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力是通过染病而获得的,当然是人和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有力选择,比如在早期患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欧洲人把天花带到新大陆时,土著人,如印第安人,因为没有免疫力而死亡过半,但后来一部分人获得了免疫力,便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这是没有使用疫苗和药物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普遍的评论是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力最好。因为体内的免疫印记最深,持续时间最长,因而对人的保护最为有效。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就是注射或服用人工疫苗,这是人工诱导的也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战果最为辉煌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而这种方法正是一些人所怀疑的把病毒赶尽杀绝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免疫力被视为低于染病后获得的自然免疫力。被动免疫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前者指婴儿通过血液和哺乳被动获得的免疫力,后者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的免疫力。这种输入同种抗体以抗御疾病的免疫方法,有一定风险。

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前者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人工再怎么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做到与自然所形成的鬼斧神功之功力相媲美。所以,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即使在现代医学的发源地和发达地区,如欧美,人类推崇的也是自然免疫。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抗御流感的免疫方式就产生过这样的讨论或争论。有人认为对人尤其是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还不如让他们患病后获得自然免疫力。

既然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人类是否可以放弃人工免疫而只靠自然免疫来获取最强有力的抵抗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尽管它逊色于自然免疫。(节选自《百科知识》2003年第10期)

6.SARS流行期间,有的医生注射病愈后病人的血清以抗御疾病,这种免疫方式是【  】

A.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B.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C.被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   D.被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

7.对天花疫苗的免疫原理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使天花病毒无法进攻人体。

B.即使天花病毒进入人体也无法对人体造成损害。

C.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抵御天花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力。

D.对进入人体内的天花病毒赶尽杀绝。

8.下列事例中不能证明“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的一项是【  】

A.印第安人在天花流行过后获得抗御天花病毒的很深的免疫印记。

B.30年前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至今还有对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C.母亲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些婴儿艾滋病的感染率并不高。

D.1968年被亚洲流感感染过的人在1969年香港流感爆发时抵御了流感。

9.对“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的理由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工免疫不会破坏环境,是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最有效、最温和的防病方法。

B.有些疾病不可能给人以自然获取免疫力的机会,因为在获取之前,大量的人便会丧失生命,如天花、鼠疫等。

C.人工免疫不会使病原体产生基因突变,产生更强的菌株来对抗药物疗法,造成传染病的卷土重来。

D.只有很少的人不愿意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获得对流行性感冒的免疫力。 

 

参考答案

1.(2分)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2.(4分)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或:应该自觉抵制塑料袋消费。

3.(6分)例:⑴爱心不是购物券,一旦付出,绝不讲求等价回报。⑵机遇不是天上的恒星,一旦望见了,绝不能丢掉。

4.(6分)(1)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

5.(4分)(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6.D(这种免疫力由“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病人的血清”为同种抗体。)

7.D(原文:“疫苗也不……对环境中无论是有害还是有益的生物都赶尽杀绝。”)

8.B(“接种过天花疫苗”即为“人工免疫”。)

9.D(原文:“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

 

201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20)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提防  堤岸  缇骑  金榜题名  醍醐灌顶    B.凋零  啁啾  倜傥  雕虫小技  未雨绸缪

C.怯懦  惬意  堆砌  扶老挈幼  锲而不舍    D.朱萸  揶揄  墙隅  滥竽充数  尔虞我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谛造  矫健  四不像  解铃还须系铃人     B.敛钱  渲泄  炒鱿鱼  曾经沧海难为水

C.贸然  气概  流水帐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脉搏  笼络  林阴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纂工程,经过语言专家们11年的努力终于       ,该词典将在最近出版发行。

②语文的能力层级是将学习和考试中所涉及的学科能力进行分解,得出学习语文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以       而成的。

③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总是把伸张正义的希望       那些有侠肝义胆的英雄身上,因此像鲁智深这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A.告罄  调和  寄于   B.告竣  整合  寄予   C.告竣  整合  寄于   D.告罄  调和  寄予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无处寻觅,真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招牌,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势大力沉地撞击市场,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一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府部门招商就合理吗?如果技术监督、环境保护、税务审计等部门把招来的投资用于制造假冒伪劣、污染环境、漏税逃税,那该怎么管理?

B.圣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的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C.新年伊始,“勇气”号火星车和它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先后成功登陆火星,人类开始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教育远不如日本普及。

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B.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

C.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敬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

D.我告诉他们:“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窦婴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为吴相,病免。孝景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帝孝景弟也,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上从容曰:“千秋万岁后传王。”太后欢。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诸窦无如婴贤,召入见,固让谢,称病不足任。太后亦惭。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裁取为用,金无入家者。婴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争归之。每朝议大事,列侯莫敢与抗礼。

四年,立栗太子,以婴为傅。七年,栗太子废,婴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诸窦宾客辩士说,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婴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不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是自明扬主上之过。则妻子无类矣。”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

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景帝曰:“太后岂以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臣相。

窦太后崩。婴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

赞曰:“窦婴以外威为重。而名显。位卿侯,大业定矣。然婴不知时变。凶德参会,待时而发,藉福其间,焉能救斯败哉!遇合有命,悲乎!”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入见,固让谢            固:执意       B.游士宾客争归之       归:归附

C.诸窦宾客辩士说,莫能来    来:前来       D.益疏不用,无势       疏:(被)疏远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婴然之,乃起,朝请如故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太后岂以臣有爱,不相魏其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①婴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景三年,吴楚反叛,窦婴答应出任大将军,主要是被皇上“国家有急难,作为帝王的子孙,难道能够推让吗”这番话所激励。

B.担任大将军后,窦婴及时向皇上举荐贤才,并且不贪财物,皇上赏赐的千斤之金窦婴都没享用分文,而是让下属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取用。

C.栗太子被废黜后,窦婴称说有病,携一女子隐居在蓝田南山下,后经高遂的劝说,才又入朝拜见。

D.桃侯免职后,太后向皇上极力荐举窦婴,但皇上并未采纳太后建议,认为窦婴不足以担当丞相的重任。

10.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或评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太后之所以憎恨窦婴,收回了窦婴的门籍,不让他入朝朝见,起源于窦婴嫌自己所任的官职小,称病辞官这件事。

B.选文表明,窦婴虽然名声显,位卿侯,定大业,但终究没能为相,因为他不知时变,轻慢无礼。

C.选文最后一段主要在阐发人生祸福相倚的道理:凶祸隐藏在福祉中,适时爆发。但作者认为人生祸福归根结底属于“遇合有命”。

D.从窦婴的人生经历来看,其幸福完全是皇上和太后带来的,因为他是“孝文皇后从兄子”;其败落则是他自己轻慢的个性造成的。

 

参考答案

1.D(A提、堤dī,缇、题、醍tí。 B凋、雕diāo,啁zhōu,倜tì,绸chóu。C怯、惬、挈、锲qiè,砌qì。D均读yú。)

2.D(A.缔。B.宣。C.账。)

3.C(①告罄: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告竣:宣告事情完毕,多指较大的工程。②整合:调整后组合。调和:配合适当。③寄于:寄托在。寄予:寄托。)

4.B(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此处宜用“雪泥鸿爪”。B.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C.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做起来就有惊人的成就。这里与“一贯的传媒优势”相矛盾。D.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与“职责”语义重复。)

5.D(A.“制造”与宾语搭配有误。B.缺主语,句式杂糅。C.“开始”与“又”语义矛盾,“活动”与“活跃”搭配不当。)

6.A(B.“这”之前的逗号不当。C.顿号应为逗号。D.括号应为破折号。)

7.C(“来”应为使动用法。)

8.D(A.①于是②经由。B.①于是,就②竟然。C.①认为②凭借。D.“者”均属定语后置的标志。)

9.A(“王孙”不是帝王子孙,在原文中是窦婴的字。)

10.B(A.“太后憎婴”起源于“婴引卮酒进上曰”这件事。C.最后一段主要在进行人物评说。D.“完全是”的说法太绝对,还应有窦婴自己的“贤能”。)

附:文言翻译

窦婴字王孙,是孝文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亲是观津人,喜好宾客。孝文帝的时候窦婴做吴相,因为生病而被免职。孝景帝即位后,担任詹事。

皇上的弟弟是梁孝王,母亲窦太后宠爱他。粱孝王上朝,以亲兄弟的身份出席皇帝的宴会饮酒。当时,皇上还没有册封太子,酒酣之时,皇上满不在乎地说:“我去世后就把帝位传给你。”太后十分欢欣。窦婴举酒进言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父子代代相传,这是大汉朝的制度,皇上凭什么能够传位给梁王!”太后由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自己所任的官职小,于是就称病辞掉官职。太后免除了窦婴出入宫门的门籍,不让他到朝廷朝见。

孝景三年,吴楚两地反叛,皇上考察窦姓家族的人,(其他人)都不如窦婴贤能,于是召见他,但窦婴执意推让辞谢,称病说不足以胜任。太后也自感惭愧。于是皇上说:“天下正有急难,你难道可以辞让吗?”于是拜窦婴做大将军,赏赐千斤之金。窦婴向皇上举荐了袁盎、栾布等多位赋闲在家的名将贤士。皇上所赏的赐金,他陈放在廊庑下,有军吏经过,就让他们根据所需自己取用,赐金没有收入窦婴自家的腰包。窦婴驻守荥阳,统领齐、赵封地的军队。七国破亡后,被封为魏其侯。游士宾客都争着归附于他。每次朝廷议论大事时,列侯没有敢与他平起平坐的。

孝景四年,册封栗太子,任命窦婴为老师,七年,栗太子被废黜,窦婴便称病辞官,隐居在蓝田终南山下数月,窦婴的各位宾客辩士前去劝说,没有人能使他回来。梁人高遂于是前去游说:“能够使将军富贵的,是皇上;能够宠爱将军的,是太后。现在将军担任太子的老师,太子被废黜而不能争辩;争辩也没有人听,又不能去死。自己称病辞官,携赵女隐居而不上朝。这是自我表白而宣扬皇上的过失。那么妻子儿女就将被诛杀无一幸免了。”窦婴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出山,像以前一样入朝拜见。

桃侯被免相位后,窦太后在皇上面前屡次举荐魏其侯。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惜,不任用魏其侯为丞相吗?魏其侯沾沾自喜,办事常常草率轻浮,很难胜任丞相,担当重任。”

于是不任用窦婴,而任用建陵侯卫绾做了臣相。

景帝六年,太后驾崩。窦婴失去窦太后(的支持),就更加遭到疏远而不得任用,没有了权势。

评论说:窦婴凭借外戚的身份而担当重任,声名显赫,位处卿侯,定下大业。然而窦婴不懂得应时而变。凶蛮与仁德交会,待时发作,凭借福祉在其中(“藉福”,一说指人名),哪里能挽救这失败呢?遇合自有天命,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