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鞭效果怎么样:老子《道德经》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28:25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从妙之门。

(原文解释: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通常所说的道,而只是一般的道。在这里,前面一个道是指“不可道”,对应接着的是“可道”。不可道,又用人的概念去道,就不是原来的那个道了。名可名,非常名:名可以名的,也不是通常所说的那个名了,只是一般的相对的名。以道来看,天地万物本是没有名的。所以,前面一个名是指“不可名”,天地万物本来没有各种名分。后面说的是“可名”,就是人类强行给道和万物冠之以名。但这种名是人类所给之名,并非道之名。假如,现在存在外星人,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你给他说:这是太阳,这是月亮,这这是星星,这是山,这是水,这是天,这是地。这个外星人会这么认同吗?不会。再举个例:比如说猫,猫是人类所给之名,猫自己会有这个概念吗?它会认为自己是猫吗?不会。所以说名是相对的,“名可名,非常名”。 不可道,你要道它,就不是常道;不可名,你要名它,就不是常名。只能算是有局限性的道,有局限性的名。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是天地的开始,天地开始本没名,是后来人类给它的名。“有名万物之母”,是指后来人类将万物冠之以各种名后,这名就成了万物的来源,万物的母亲。   3、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指:要经常保持“无”的状态,想想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本来都是无的,人类也仅仅存在于这么个小小的地球上,用“无”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常从“有”的状态,去把握“道”和天地万物的端倪、边界和度(徼指边界)。   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名有名这两者,来源相同,名称名异。天地之初本没有名。人类给它名,它就有名;人类不给它名,它就没名,它一样存在,一样运行。时至今日,宇宙间还有太多的奥妙尚未被人类发现,所以也就还没有名。因些说,有名无名是来源相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东西,且玄妙又玄妙。这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本章要结合第一章来解读。道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欲、无心、无言。天地之美,自然之美是最美的,是至美。而当天下人都知道美,追求美,用后天意识为美而美时,恶的行为就产生了。因为天地大道之美是自然的,而人类的美是人为的。你看人类,什么叫美?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各地、各国标准也不相同,每个人对美的判断都有自己的标准,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这样一部分人认为是美的,另一部分人有可能认为是丑的。比如同是雪景,文人说:大雪纷飞满地,满是皇家瑞气,但愿再下三月。庄稼人说:放你娘的狗屁。当下电视媒体,美女如云,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观点来进行评判。这样由于人心、私欲、立场、观点千差万别。就导致人类社会美的标准的混乱。因此说,当天下人都知道美,并追逐美的时侯,恶的行为就跟着产生了。

由于人们竞相追逐美,就使美失去了先天本性,并有可能走向极端,为了一己之美,不择手段。这样就会导致人性迷失,背离了大道。人们开始追求人为的美,追求外表的华丽。并因些使人们的心灵变的丑陋,社会风气变的恶劣。发展到极端,以至于“肉麻当有趣”,美丑颠倒,善恶不分。主观上为了追求真善美,客观上导致假恶丑。大肆追求表面的、虚华的美。善本来也是自然的,当为善而善时,就产生了不善、假善。

在道看来,本没有美丑、善恶。天地万物,存在的都是美的。什么导致了美丑、善恶的分别呢?是人心的作用。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我们在肯定一个人、一种行为为美为善时,也就同时在说另一个人、另一种行为为不美、不善。这样就有了分别。最终就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天地万物本来是多姿多彩的,人间男女也应该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如果站在道的立场都应该受到肯定。外部世界总是由千差万别的事物构成的,人体的内部世界也是由五府六脏构成的,人体也是一个世界,不能说心脏更美,脏子不美,缺了哪样都不行。但是人类、人心总是把它分为美丑、善恶。这样就导致混乱。远离大道。

庄子讲到这些时,有一段论述:“猵(边)狙(居)和雌猿做配偶,麋和鹿做配偶,泥鳅和鱼做配偶。当这些物类看见了世人认为最美丽的入毛嫱和丽姬时,不是避于水底,就是飞向高空;不中奔于暗处,就是逃向森林。你以为人、鱼、禽、兽这四者,谁才是最完美的?”    在动物眼里,人反而是怪物,看见就跑。

庄子另一篇谈到:万物皆一,超越生死。在道看来,万物皆一。

鲁国有一个被砍断脚的人,名字叫做王骀,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和孔子的弟子一样多。
    于是常季问孔子说:“王骀是一个被砍去脚的人,跟他学习的弟子,和跟先生学习的弟子,在鲁国各占一半。他对弟子不加教诲,不发议论,但他的弟子去的时候本是空虚无物,而回来却大为充实。莫非世上真有这样不用言语,没有形式,仅用心灵来教化弟子的人吗?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他是圣人。我一直想去见他,却为事所绊,不曾见着。如果看到了他,我一定要拜他为师。试想,我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我的人?而且不仅是鲁国,我还要率领天下的人去做他的弟子呢!”
    常季说:“他断去一只脚,还能做人们的老师,一定是高人一等,所以才会如此。那么他是如何训练自己的心灵达到这种境界呢?”
    孔子说:“生死是一件大事,他却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意,不随生死而变……他能主宰万物的变化,并守着真正的根本大道。”
    常季又问:“这怎么说?”
    孔子回答道:“若从宇宙万物不同的观点来看,就是自己的肝胆也会像楚国和越国那般的不同;但是若由相同的一面去看,万物都属一体,当然也就没有区分可谈。能够看到这一层,他可以不用耳目去辨别是非善恶,而把心寄托在道德之上,以达到最高的和谐境界。
“他把万物看做一体,所以不会觉得自己的形体上有什么得失,那断了的一只脚便与失落的泥土一般,对他而言,毫不重要。”
    他所好的是天人合一,他不喜好的也是天人合一。把天人看做合一也是一,不把天人看做合一也是一。把天人看做合一,便是和天作伴,不把天人看做合一,就是和普通人作伴,明白天人不是对立的人,就叫做真人。
    生死是命,就好像白天和黑夜的变化一样,乃是自然的道理,人既不能干预,又无法改变。然而,人们以为天给自己生命,便爱之若父,对天如此,对那独立超绝的道又将如何?人们以为君的地位比自己高,就肯替他尽忠效死,那么遇到真君又该怎么表现呢?
    泉水干了,水里的鱼都困在陆地上,互相吐着涎沫湿润对方,如果这样,倒不如大家在江湖里互不相顾的好。因此,与其称赞尧毁谤桀,倒不如不加批评,把善恶之念抛开而归向大道。
    大地给我形体,使我生时劳苦,老时清闲,死后安息,因此,若是以为生是好的,当然认为死也是好的啊!                                               

2、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天地万物本从无中来,经过道的运化,阴阳转化,生出万物,之后又归于无。有无相生,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有无相生,襄括了变化之道、复归之道。是修道者悟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修道者要善于在无中看到有,在有中看到无。有之不要忘乎所以,无之不要悲观失观。潜心修行,静待时机,以道的心态迎接有无的转换。

关于有无相生,引用一篇庄子的文章:“无用”的用处。惠子对庄子说:“你说的话毫无用处可言”。庄子回答:“知道无用就可以和谈有用的道理。广大无边的地,人所用的不过一块立足之地,其它没有用到的地还多着呢!若将立足之外的地都掘成黄泉,那对那块有用之地而言,还有用吗?”。惠子说:“没用了”。庄子说:“那没有用处的用处不就很明显了?”。脚下所踩之地不过鞋大一块,但他需要依靠没踩着的地方继续前行。所以,有无相生,有离开了无,有也发挥不了作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难易相成:有难就有易,难易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掌握了窍门,学道就易;不得要领就难。知难而上,难就变易;迎难而退,易就变难。而只有真正通晓大道的人,才能超越难易。以难为易,难上加难;以易为难,终无难矣。第六十三章提到: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段话是说: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信用。把事情看的很容易的,必定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把事情看的困难些,结果反而没有困难了。

长短相形:长和短是相对的。拿短的和你比,你是长的;拿长的和你比,你是短的。长短是和比较物而言的。一般人通常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容易忽略自己的短处,看自己都是长处,看别人都是短处。相反,有道的人,是勿以己长,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勿以人短。因为人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自己则长;如果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自己则短。所以,多看人长,自己则长;多看己短,自己不短。这样长短也就相互转化了。

高下相倾:每个人的道德水准是有高下之分的。世间有高人,就有下人。高人遇到比他更高的人,则为下;下人遇到比他更下的人,则为高。一般人遇到比他高的就尊重和恭敬,当遇到比他下的就高傲和神气。但有道之人相反,遇到比他高的人,不卑,不奴颜婢膝,平等相看;遇到比他下的人也不亢,不颐指气使,一视同仁。跟上打交道把自己当做人,跟下打交道把别人当做人。因为他知道高下是相对的,比如,有些人注意修养,追求进步,就会从下位变为高位,而有些人虽然现在身处高位,但不注意修养,不检点,也可能会从高位变为下位。正确的态度是:高者,勿以己为高,注重学习,加强修养,平等待人;下者,勿以己为下,勤奋学习,打好基础,天天向上。

音声相和:有音就有声。音是内心的,声是表现出来的。音正声才能和。存好心才能说好话,音正声和,说起话来就舒服、悦耳、亲切、感人。音不正则声不和,说起话来就不舒服、不动听、不祥和。音声相和,内外一致,说出来就动听;音声不和,他内在的心音与说出的话声是两回事,心口不一,说出来的就会感到难听。因此,有道之人,音声一致,表里如一,发出的是和谐之声;无道之人,音声冲突,心猿意马,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发出的必然是不和谐之声。

前后相随:有前就有后,前后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以道德修养为例,先修者为前,迟修者为后。但是真正的道德修养又是不分前后的。先修者未必一直居前,后修者未必一直居后。先修者如果不注意进步,不得要领,不掌握窍门,原地踏步,就会变后;后修者,追求精进,掌握了窍门,不断突破,就会变前。所以居前者,要不以为前,不断向前,勇往直前;居后者,要不以为后,不甘人后,打牢基础,奋勇向前,敢于超越。

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圣人,指有道之人。他通过修道,已经能够超脱阴阳,超越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美丑、善恶等。

有为之事,有言之教,皆有是非,都有善恶。唯有圣人能超越。有道之人,由于把握了天地宇宙规律。深知人类的局限性,认为用人力对抗自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减少人心私欲的胡乱作为,让比人类作为更强大的宇宙规律发挥作用。处无为之事,不是要人类都不作为,是反对人类用自以为是的态度去进行有违天道的不良行为。行不言之教,也不是完全不言,而是指圣人通过无形的表率和综合性的教化影响周围一切,对人类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天地间最深刻的道理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完整,用人类支离破碎的语言难以表达道的意境。所以圣人只能进入道的境界体道、悟道、仿效道、实践道。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站在道的高度来处理事务,实行教化。所以接着指出“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万物作焉而不辞”是说:道生万物,万物运作运行,由于没有人心私欲,都是各行其道,要仿效天地创造万物,不以创造者自居。“生而不有”是说天地生化万物,而不去占有,不拥为私有。“为而不恃”是说:作为的,并不恃为己有,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要求回报。这才是圣人之为,圣人之教的真实含义。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功成了,圆满了,但不居功,不居为己有,不占据在功劳的那个位置上。因为不居功,不占有,所以也不会失去。人生在世,功名利禄,都有所求,都希望得志,如今的“得志”一般指的是高官厚禄,而对于圣人来说,“得志”则是指快乐而保持天性。《道德经》要求人们要洞察功名利禄,不要被功名蒙蔽。不居功,才不会消失。要舍得,大舍无得,才不会失去。才能永恒。尽量将自己的人心私欲放下。“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一旦放下,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相反会变的更加美好。世间人一个个都抱着私心己欲不放,有几个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了呢?有几个人是真正、真实的得了呢?不都是昙花一现吗!古往今来,多少富贵显赫的人物,大量的实例,都是由于没放下,不肯舍,所以就都逝去了,统统的都逝去了,人也去了,得到的东西又在那里?。所以要想不失去,只有不居功,无私无欲,无所得便无所失。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人,使发不互相争夺;不珍贵难得的货物,使民不去偷盗;不显现能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的:虚空他的心机,饱食他的肚腹;减弱他的志趣,强善壮他的筋骨。经常使民没有智巧,没有私欲。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按“无为”的去做,顺应自然,则天下没有不治理的。

1、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是说都不要贤人,让人平庸。是指过于崇尚贤名,会产生虚名,为了争夺虚名,将可能导致社会恶性竟争,忙乱不戡。不尚贤,就要求人要站在“道”的角度,让各人自然的发展,发挥所长。第27章提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圣人经常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在善于用人者那里,人都是有用的,都是各有长处的。人才满地都是,鼻子尘下就是,何须发九牛二虎之力到处寻找。之所以觉的没有人才,是因为崇尚贤名、虚名。人为设限,限制了人才的发挥。是我们一些体制机制上的不足压抑了人才,反过来又说没有人才。所以,不尚贤,结合现代社会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让人民自己去创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计划经济或国有企业。政府主要是搞个好制度,为百姓服务,宏观调控,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间能做的事情尽量让民间去做。苏南模式比不过浙江模式就是这个道理。(苏南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浙江模式是民间主导型的。还有现在讲希腊债务危机,其实希腊是国穷民富。政府没钱,民间钱多。所以希腊要克服危机并不难)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要把各种名利和金银财宝看的过于贵重。这些身外之物,不要把它看的贵过生命。难得之货是用来为生命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以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社会要淡化对财货的过分追求,节制人心欲望。使民不为盗,归于本性。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现能引起贪欲的事物。当下,不要推崇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使心复归、祥和、安泰。不被现实五花八门的贤名和货利扰乱了平静的心怀。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其心,实其腹:平时我们人的心都被“七情六欲”塞的满满的,“虚其心”就是要通过修道,去除人的私心杂念,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不让人欲横流,形成祸患。高的境界就是要求人要心无挂碍,不为尘世名利所累,在内心里把一切看空了去,看淡了去,看虚了去。这才是虚其心。心空了,虚了,才能装下天地万物,才能容下人间万象。才能心藏宇宙,包容众生,涵养万物,通天彻地,与天地为一。如果不能虚其心,就不能实其腹,心里欲念、斜念、妄念太多,势必脱累身体,无法做到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是虚其心,实其腹的延伸和细化。弱其志也不是说不要志向,而是说将各种杂乱的志向放下,理出清晰的志向思路,归于先天,归于道。只有将后天的心志弱化,才能强其骨。以上,心和志都属隐的部分,要看虚、看弱、看空;腹和骨都属显的部分,要看实、看强。隐的部分无欲,显的部分则刚,则强。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常使民无知无欲:指的是,要使民除去无益身心的智巧和私欲。使民体悟到纯粹用智巧和个人私欲去处事的害处,表面上聪明伶俐,到处占小便宜,实际上确有违大道。虽得一时之利,确埋无端祸根。所以圣人教人要尽量少人欲,行天道。放下鼻子尘下的蝇头小利,眼界放宽,心胸打开,多考虑宇宙天地人生的奥妙。这句话绝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认为老子搞愚民政策。想一想,老子当时怎么会想去愚民?一他本人不为官;二他不会去为当朝统治者服务。所以,他有愚民的必要吗?他需要为了统治者去倡导愚民政策吗?相反,他是站要非常高的高度,站在整个宇宙万物的高度,希望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共处,希望构建人世间理想的社会。他希望用至高的智慧呼唤人性的回归,呼唤最美、最善的东西普降人间,所以,老子所构想的,是最理想的社会。也许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谋而合。而且,我们提倡共产主义,只是理想,具体的路径还不明。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虽然不用共产主义这个词,但在他的《道德经》里面所设想的理想的社会状态丝毫不亚于今人的构想,且路径比今人更加清晰。所以我们前面讲老子的智慧达到登峰造极,并不为过。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由于认识大道。眼界开了,心胸宽了,知道轻重,人们就不敢轻举妄动,不敢为所欲为。知道收敛,有所节制,敬畏天地,敬畏大道。既使有个人的聪明智巧,也不敢胡乱作为。表面上可能糊涂吃亏。但正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实际是有利长远,有益身心,充满智慧,合乎大道。使民不敢为,不是说使民愚昧,然后就不会去反抗统治者。

为无为,则无不治:由于认识到后天有为的局限和危害,人们的身心通过逆反先天,达到无为,言、行、举、动,都合乎自然大道。由于达到无为,则天下就没有不可治理的事。一切井然有序,合乎规律,天地万物,人间万类都同时得到大道恩泽。这才是真正理想的治世,是理想的大同社会。比如,大唐盛世。

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辉煌。汉代也崇尚道的思想,最辉煌的当属大唐盛世。唐朝在中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跟他相媲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影响深远,与大唐文化的鼎盛密切相关。现在世界各地,"华人街"一般都称之为"唐人街",为什么?因为大唐盛世的那种思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非常巨大。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达到了一个什么状态呢?达到了监狱里没有犯人的状态,监狱成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治国的奇迹呢?很多历史学家、政治学家都忘记和疏忽了一点。这种奇迹的出现,是因为利用了《道德经》。因为当时唐朝的天子姓李,他号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要求所有的官吏和百姓民众人手一册《道德经》,每天都要进行念诵,而且还规定了学府每年都要对《道德经》进行考试、考核,所以奠定了大唐精神文明的基础。由于《道德经》所内含的无穷无尽的能量,道能、德能渗透到了全国民众的灵魂之中,深透到了整体社会环境之中,这个巨大的德能滋养了当时的中华民族,所以才出现了世界万国来朝的壮丽景观,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真正鼎盛的人文景观。可惜对于《道德经》在当时社会中普及的这一壮观现象,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因为某种偏见,而没有认识到《道德经》对唐代鼎盛所起的根本思想作用。

 

第四章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体,象山冲、山谷一样,虽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和盈满的。就象山谷中的水、风、气、光一样,来去自然,作用无穷。

道,冲虚开形,作用无穷尽。道是无名无相,他的作用只能用心去悟。心,西方人认为思维是用大脑。中国人用心有两个系统,心的宿舍在胸腔,工作室在大胸。大道是虚体,不用心悟是无法知晓的。

大道以虚为体,以中和为用。虚就是空、无、静、定的状态。中和,就说道冲,以山谷言道,两山之间的水、风、气、光都是不住不流,自然没有盈满。人也要学这种状态,虚怀若谷,永不盈满。

2、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的用中,用虚,神妙无比,深不可测,象深渊一样。它象是万物的根源一样。万物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端倪。都来之于道的造化。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既然天地万物都由道所生,那就要求人们把身心调到合乎于道的中和状态。保持身和心的清静。挫其锐,是要保持身的清静,挫掉身上过分的锐气,去掉锋芒毕露,去掉咄咄逼人。解其纷,是要保持心的清静,除去内心的纷乱和意识中的乱象。挫其锐,解其纷,就是要人们保持象道一样的空、无、虚、静。

然后进一步“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要将自然中的各种光中和起来,形成道德之光,和气之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同其尘,就是不要脱离众生,同众生平等,不离红尘,同化红尘,服务红尘,在红尘中发挥作用。

4、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是指,道性,湛篮空寂。刚才渊是指深,这个湛是指空。虽然空寂,但又似存在。人是可以悟,可以验的。并且通过悟和修,就能达到道的状态,并与道同体。与道同体,就可以称为真人了。这样高深莫测的道体,我怎么能知道它是谁的儿子呢?象是先帝的祖先吧。说白了,就是天地之子,道之子。不能说他是具体哪个人的子孙。

古代也有一种说法:就是真正修炼成真人的,连亲生父母也不敢跪拜,一拜就拜走了。为什么呢?从道来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万物乃道之所生,任何人不能例外,具体到某个人是父母所生,但从道的观点来看,不能认为某人是你所生,就永远是你的儿子。一切都是道孕育的,某个人是你所生,只是道借助你的身体来化育一下。且生下儿子的父母也是道化育的。所以成真人了,就是道之子了,是天地之子了。尽管是你所生,但你的生养任务已经完成。他来之于大道,归之于大道。你怎么能认为始终都是你的儿子呢?所以,道就是要人们放下私心己欲。放下了,才能了解大道,归于大道。如果老是认为,这是我的,这是你的,就明白不了大道。一切都是大道的,只是暂时寄你这里保管一下,养育一下,看管一下,然后还是要归于大道的。

第五章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长养万物,无私无欲,对于万物都一视同仁,把万物都当做稻草人一样看待,没有分别心,没有厚此薄彼,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都如同刍狗,万物为一。人的生死,荣辱兴衰,都是自然变化,来者自来,去者自去。

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唯有人类有明显的的分别心。因为人类有心,有思维,就分出仁和不仁,这种分别多是站在人类的实用和功用的立场来区分的。未能站在整个宇宙的高度去尊重万事万物,而是从人类私心出发来分别。而天地则不是这样,它不分彼此,比如太阳,不管是动物植物,是人是鬼,是好是坏,是美是丑,它都同样地给你光明和能量,普照万物,只要你愿意走出黑暗,都能享受到太阳之光。

圣人也是效法天地,一视同仁地对待百姓。圣人的心与天地同频,认为众生平等,不人为主观的区分好坏,美丑。

所谓仁,仁心就是只有有用之心,没有尊重之心,一般百姓都是尚用,实用主义,不能平等地去看待万物。中国为何把实物叫“东西”,不叫“南北”?“东西”:东为木,西为金,代表实的,是可以抓到手的,叫东西。“南北”:南为火,北为水,代表虚的,是不可能抓到手里的。“东西”代表实和有用;“南北”代表虚和智慧。

讲仁心,是从实用出发,是讲“东西”,是假的,(地球在自转的,东西方向在转,你讲东,他一转变西去了,是假的)。而讲佛心,是从智慧出发,是讲“南北”,是真的,(在南就是南,在北就是北)。

圣人具备了佛心、道心,完成了人心向天地之心的转换。平等的对待百姓。对万事万物都能给予尊重。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就象一个大风箱,里面是虚空的,因为虚空才不会有阻碍。看去是虚空的,但一动起来,就能生化出万事万物来,越动越多,变化不穷。因为天地之间有了虚空,才有空气、阳光、风雨、雷电、飞禽走兽等万物的存在。万物才可以在这空里面穿行,活动,运化,变化无穷,没有阻碍。试想,如果天地象个大铁球,没有天地之间的这个空,这个大风箱,这个虚,象死球一团,能造化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出来吗?无法想象。所以说,这个空对万物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可是我们几人看透了这个道理呢?

道家所说的“空”是指万物本源,是万物存在的方式。但人类通常只重实,只看到实的部分,而忽略了虚的,空的。这里的“空”绝不是叫大家消极,认为一切都是空的。不是这样去理解。是说天地万物有了空,才有生命的存在,才有生命的造化。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空,可以造化出万物来,而且,天地还在不断的膨胀和变化中,这种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要去说他的奥妙,怎么说也说不完。“多言数穷”就是说用再多的语言文字去表述,也难以穷尽其内涵,即是以天下之竹为笔,竭尽西湖之水为墨也难以言表其中无穷的奥妙。

那怎么办呢?“不如守中”,既然说不完,道不尽,那我就守住这个“中”来观道悟道。“中”是什么东西呢?道家说的这个“中”就是万物的中间有“空”的存在,所以守中就是守空。“中”即“中空”,天地之间有空才有万物。万物中间有空才有用,衣服、鞋子、瓶子、杯子、房子等。请问这个教室里,什么东西最多?空是最多的。黑板上,屏幕上都是空多。但我们人通常只会去关心实的部分。但没有这个空,一切都无法发挥作用。

进一步讲,自然的道理和人类的道理是一样的,观之于外而知内,观这于物而知身。天地因为有空,才能造化万物,容下万物。那么人呢?人心呢?也是越空越好。空了,才能装下万物,满了,再跟你怎么讲,你还是听不进去,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所以学道,悟道一定要放下,要空其心,虚其心,才能进步,才能造化,才能合乎大道。

多言不如守中,要把这个中真正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中去。道家的“守中”和儒家的“中庸”是不同的。道家的“中”是指“空”。儒家的“中”是指“中庸”

《道德经》第38章,即德经第1章,还提到“忠信之薄”的“忠”字。要完成“忠”才能实现“中”,“中”代表“空”,“忠”是指把心放下,放在空的下面。放下了就做到“忠”。忠于道了,就实现中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还可以这样理解:多言,再怎么言,都无法穷尽,都不能达到“中”“中空”。“穷”和“空”两字上面都一样,区别在下面。“穷”:下面是力字,你拚命说,很用力,还是穷。“空”:下面是工,就是做工,多做多炼多悟,不是多说。就能悟到空,守空。空字下面是工,工是两横,代表上下天地,然后悟到了,就是用一竖把天地相连,天地合一了。就实现了守中,用空。

“守中”是《道德经》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中华五千年文明,正是这种道德之光长养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中华,何谓“中华”,就是要让这种“守中”“用中”的道德文明内照亮人心,外照亮整个世界。这样才能无愧于“中华”,才能真正实现“中华”。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之光,普照人间,光耀世界。

                第六章

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古人以山谷喻道,谷神就是指虚空的神。人容易看到有形有象的实物,而对虚空确不善于去把握,而虚空对于万物来说极为重要,比如一个人,就因有了神才能活生生的,如果没有神就是一堆骨头一堆肉,还能称为人吗?但是一般人看到的主要是人的肉身,但有身就有神。万物和人一样,都有神。这神是不会消亡的,这叫谷神不死。这种谷神是产生万物的玄妙母体。

2、玄牝之门,是谓天地要。

这幽深的生殖之门,是天地的根源。这玄牝之门,存在哪呢?存在于虚、中、空、无、谷中。就象人的神,存在于人体的空腔一样。这一点,如果有修炼的人可能会体悟到,而我们没办法体悟到,只能勉强这么讲了。就说,这个虚空中的谷神,玄牝之门是真实存在的,它起生生不息的根源作用,是造化天地万物的根本。

3、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个谷神,是连绵不断,真实的存在,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停止。象行星一样,一直转。奥妙无穷,生化万物。

这一章讲的比较玄奥,因为,谷神主要是讲生命中的隐态部分,它只能要求人处于空、无、虚、中、谷、下、柔的环境去感悟谷神的造化和玄妙。理解《道德经》常要求我们将识神让给虚谷之神。用我们平时所学的一般知识来理解,确实比较难。

第七章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长地久,何谓天地?“天”字,“二”代表天地,有了下面这个“人”才成“天”。没“人”就是两横;或者人弯一下,就成“无”。所谓天地是人的概念。有人才有天,没人无所谓天。天是你人认为的天,实际上哪是天?天外有天,到底哪是天搞不清楚。地也是这样,人认为地球就是地。但实际上地球是人类所知的几万亿颗星体中极小的一颗,且还有更多未被人类发现的更远的星体。如果人类以外还有智慧生命存在,它肯定不认为地球是地。它可能会认为,这个地球,太小了,算什么地啊。所以,天地是相对于人而言。

但是,人总要有个理解的角度啊,所以,就从人的角度来分析天地。天地如何生出的呢?是由道生出的。开始是浑沌的 ,然后产生阴阳二气,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天地之生不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不是为自己而存在。他的存在有自性运动的规律。

天地长存 ,因为他不是为自己,具有道性、德性,大公无私,无所不包。故能长生、长存,永恒存在;它不象人类有私心杂念。所以能达到天长地久,长生久视。

“不自生”是说,不是只为本身的存在而生存,是为整个宇宙,整个自然而生存。比如“天父”、“地母”,“天父”没有说:我要一个后代,再生一个天出来;“地母”也没有说:人类子孙不孝,过度盘剥、掠夺、欺凌,地球已是百孔千疮了,那我再生一个地球吧,摆脱人类的贪婪,回避人类的掠夺。都没有,天地不是一样的春夏秋冬,养育万物 ,哺育人类。这就是天地的德性,无私、忘我、奉献。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效法天地、自然。“后其身”,就是先人后己,先物后己。但身心反而更接近于道,他的道德能量反而比普遍的人更先了。因为他效仿天地,身心更健康、更愉悦、更祥和、更平静。他更了解人类贪欲的渺小,自私的危害。他的身心就会更加广博,更具容量。装人所不能装,容不所不能容。后其身反而身先。

“外其身”,是指感悟天地无私后,身心更加解脱和无欲,能置身事外,置身物外。一般人看的很重的名啊,利啊,他并不当回事。不为尘染,不伤身心。因为他能超然物外,不被物所伴所累,心不烦意不乱,身心反而保存的完好。外其身反而身存。

3、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你无私无欲,舍弃了自己,放下了自己,不仅不会失去自己,反而成就了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存在更完整、更全面、更真实。

老子强调的多是反向而求之,当然都不是主张有意而为,而是为无为,就是按照道性,顺乎道性,自然为之。

第八章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又叫上德。“德”字,“十”代表十个善行,“四”代表四项做人的原则。下面是“一心”。左边双人旁,代表众人,众生。合起来理解,德就是指十个善行,四项原则合于一心,然后服务众人和众生。

上善,上德,就要效法于水。因为水没有身和心的忧患。而人因为有心,有身,难以做到上善,人要做到上善,就要效法水。在世间万物中,水的特性是最接近于道性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水和上善者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外下不争。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环境之中。“人往高外走,水往低处流”。大多数人都是难以舍弃私心、浊身,抱着私心浊身当黄金,其实是一个臭皮囊。人生在世,欲望无止。有钱的想要更多的钱,有名的想要更多的名,有利的想要更多的利。欲壑难填。而水是往低处流的。上善者效法水德,也自觉处下、低、卑、洼。故几于道。

水有十大中性:

第一、可隐可显。可隐,任意挥发、变形、升华;可显,能看到,能感知。

第二、可虚可实。可虚,隐的状态,表现为虚无,化成气体;可实,指观、看、触、摸、饮用等。

第三、可聚可散。可聚,成溪、江、河、湖、海;可散,散于四方和空气中,散于万物身上,散成雨露、云雾、蒸气。

第四、可静可动。可静,没动时平静、温和、柔缓;一动起来,一泻千里,惊涛骇浪,势不可挡。

第五、可升可降。可升,为云、雾、雨、露;可降,滋润万物,养育群生。

第六、可内可外。可内,渗透到万物内部,渗透到细胞之中,渗透到尘埃里面;可外,存于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

第七、可曲可直。可曲,遇阻则曲,不会横冲直撞。可直,没阻时,则直。随圆就圆,随方就方。曲直变化了随物而变,不受其阻。

第八、可柔可坚。可柔,水本身就很柔。如果温度升高,化成水所,飘而上升,飘绕宇空,白云朵朵;可坚,温度低时,结成冰山,其坚无比。

第九、可容可载。可容,能容万物,溶入篮色,就成篮色的水,溶入红色,就红色的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载,可载舟,渡人,渡物。万吨货轮,超级航母,都能承载。古人还把人民比做水,说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水的本性是载舟的,它所以能覆舟,是因为舟本身的问题,超载了,破了等。水本身是无心的,不会去覆舟的。

第十、可净可垢。可净,水本身是极为干净的;可垢,当污泥浊水搅和进去时,暂时变浑变浊。但污垢并不会改变水的本性。水会过滤污垢,最终还是浊者自浊,清者自清,更妙的是一杯浊水,不管你有多脏,只要温度一升,水就变成气,上升蒸发了(蒸发不是没了,是在天上聚集以后又落下)。蒸发了,剩下的只污垢本身了。因为水有虚、散、动、升等特性,所以你污染不了它的身心。所以说,水是最接近于道的。

老子以水作为上善的代表,为世人树立起一道善德的丰碑。世间成物没有哪个不受水德的恩泽。地球表面五分之三是水,水是万物最根本的生命源泉,人体百分之七十五是水。

得水则生,失水则亡。我们人类现在想找外星生命,首先要找到水,有水才可能有外星生命。水即是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水者智,贵水者慧。

人的生命生长过程也是水的化育。最初胎儿是在子宫的羊水里孕育。羊水是生命发育的发源地。人到最后,生命又归于土,在土中化为水,剩下一堆白骨。所以水对万物生命极为重要。

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就是选一个好的地方,安全的地方。这个上善之地,就是处不争,能容百川。

心善渊:就指内心思维很深,象深渊一样,不起波澜。空、明、静、亮,神妙不测。

与善仁:施预予的时候,对万物一视同仁,平准高下,润物无声。至善宽容,博爱柔和。施予万物。

言善信:语言守信。何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潮起潮落准时到。当热时上升为气,冷时结而为冰。遇圆就圆,遇方就方。这是信德。

正善治:公正善治,没分彼此,没有偏心。知时达物,化育万物,又不被万物拘束。完成使命后又重归自然。不偏颇,不偏执,不散慢,保持中正。

事善能:水的作用和能力是无穷尽的。前面讲的十大中性,都体现出事善能。可隐可显、可虚可实、可聚可散、可动可静、可升可降、可内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坚、可容可载、可净可垢等。

动善时:动时把握时机。顺大道,顺自然,顺万物。不违天时,不违人事。应时而动,夏天散发,冬天凝结。

3、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最接近于道性,具备了上善上德。它最关键的就是外下不争。它无心地将身舍给万物,同时也就将自身寄生在万物之中,它自己没有身,所以它没有忧患、过失、烦脑。故无尤。

人也要效仿水德,后其身,外其身,处无不争,与众生同在,无心无身,就能无尤。

第九章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持有过于盈满,不如把它结束,适可而止;锋芒过于显露,不能长久的保持。“满招损,谦受益”,如果过度的追求,不知放手,必然损溢,走向反面。不如停止。正是:身后有余还伸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但到想回头时,为时已晚。

人来世间,好象是赤条条而来。但从道生观看,人是一手携福,一手携罪来到人间的(基督教叫原罪)。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过程,总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福德,拚命钻营,拚命积累,那怕身后拥有一座金山,还是动心动念而求之,结果能持久吗?能长久地占有吗?正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度求,但也不能无所求,要保持中和状态。现在社会上持盈现象比比皆是,就拿吃、喝、穿、卧、行、玩来说,总是互相攀比,好了还要好,永无止境,永不满足。

持盈和揣锐,反映的都是人心的不知足。有一故事大意是:一成道者,想报恩一对夫妇,走到夫妇店里生病了,夫妇悉心照料。道者就直接将井水变为洒水后,离去。几年后,夫妇发大财了,道者回来看他夫妇。这时,夫妇对道者说,由于井水直接变酒水,他们没有酒糟来喂猪,希望道者能为它们变出酒糟来喂猪。道者笑之,提笔写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变成酒,他还要酒糟。这个故事,一是说人心不足。二也是说为道者,也不能持盈,行道要“量因依果”不可随意给人,给人时不能动人心,不能动欲心。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一颗私心、欲心、智识、妄意。如果不察觉,就会持盈不已,揣锐一生,得不到片刻安宁。在名利场中驰骋拚搏,机关算尽,耗尽精力,痛失人生。到头来,悔之晚矣。

学习《道德经》就要戒除持盈揣锐的心态。以退为进。如一首诗所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金银玉宝堆满了房间,也不能长期决永远地保存和拥有它们。金银玉宝,都是天地赐给人类的养命之物,它的道性是流动的,象水一样,不是拿来守的,守之就违背的道性。财宝是身外流动之物,人们可加以利用,不可能永远占有私有。一切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但由于个人私欲作用,人们总是多多占有,然后反被财富所累。这种做法,失道失德,重者反丢了性命。人为财死。最终是人财两空。

积财如积水,水积越多,提岸越高,一旦溃堤,反被水所困,被水所淹。正确的态度是,散财才是积福,才是正道。

很多人总是贪恋财富,巧取豪夺,损人利己,金玉堆积满堂。但由于违反天道自然,终不能守,最后完全丧失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对于财富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一,要得之有道;第二,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财富只是为众生服务的。第三,做财富的主人,不要反成为财富的奴隶。财富过多,反而迷人心志,丧失人生,本正末拿倒置。

真正有道之人,只是视身外金玉为万物之一,淡然处之。人生真正的金玉不在身外,而在身内。不应外求,而应内求。这个金玉就是本性中的善德,人人皆有。然而一般人只外求金银玉宝,而对本性之中的财宝视而不见。有道之人是反其道而求之,求人生之至宝,修道修德,这样才能功成圆满。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是指援拥有财富、名声和地位,如果骄傲自满,必然招致灾祸。做人应该谦卑处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富贵时,更应谦下、怜贱,济贫。如果富而娇,贵而奢,必招灾惹祸。宝贵也是相对的,有的人大富大贵反而不娇,有些人一点宝贵就神气活 现。正确的态度是,对更宝贵者,不奴颜婢膝。对不宝贵者,不骄贵于人。

以上都是对外在的宝贵而言。

人真正的大富大贵,是在人身内。就是人的精气神。精气实充足了,才是人生的真富贵,大富贵,才能离苦得福,延年益寿。如果不知这个道理,拚命追求身外财富,那都可能是假财富。纵使满身的珠光宝气,但如果带着一幅病怏怏的身体,耗心败气散神,百病生于体内,纵有万贯家财,显求赫的名声,终将散去,

所以人生一定要把握住内求与外求的关系。内求才是根本,外在的富贵都应当淡然处之。

3、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什么是天之道?天之道,就是无情的自然规律。天之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你占有太多,就要把你拿掉给不足的。万物运行的规律,是盛极则衰,花红则花落,月盈则亏,太阳如日中天了,就要西落了。

人之道则则相反,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由于人有私心,往往是欺弱怕强,雪中送碳少人为,锦上添花时常有。看到有钱有势的,就阿臾奉承;而对弱小的就进行盘剥。造成人世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之道是背离天道的,由于人心贪欲,总是无止境的索取。你看现今,地球生态恶化,动植物不断灭绝,疾病频生,灾害频发,恶劣天气频繁。这些也许是天地自然在给人类提出一些警示。但愿人类能认真面对这些信号。现代人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好。吃、喝、玩、乐越来越讲究。人类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但如果过了度,把地球所有动植物都征服完了,那人类也将把自己送上末日。当然天之道是高于人之道的。天道不会允许人道为所欲为。一定会告诫人类,遵循天道,不要自毁。

天之道是盛极而衰,物极必反。人当效仿,当功成名就之后,要知道急流勇退。当你有功名时,不要沉迷于功名状态,要及时回归执中,有持盈,不揣锐。

道德修养者,也要防止持盈揣锐,要防止标新立异,自视高人一等。要知道功成身退,掌握时机。要大隐于世,藏而不露,于民不异而同。不异而同,就是外在与以没有什么差异,不同是内在的。不要好为人师,于人为异,卖弄于人前。

历史上,真正深明大道的人,都知道功成身退。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尧舜把天下都能让出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五代后期,有个人叫陈抟(太极图的创立者),不为名利,不做官,后唐皇帝请他,都不为官,活了118岁。

可惜,在多数人总是在不断的追求虚幻的名利。常常也听人说“知足常乐”。实际上很多讲这话的人,只是一种无奈,一种自我安慰。他心底对“不足”的追求,还是执着的,只是没有办法,才用“知足常乐”来自我开脱。因为他并没有参透名利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方向。他内心还是充满名利之心的。

历史上也有许多不知身退,咎由自取的事例。如,华陀,自恃医术高明,显露太多,最后被曹操所杀。商鞅,只知使用严酷刑罚,不知道德教化,最后自己遭车裂之刑,这种刑恰恰就是他自己制定的五马分尸。还有吕不韦,他说过一句名言:“务农是一本百利,经商是一本万利,从政是一体万万利”,他投机钻营,最后做到秦国宰相。由于不知身退,结果是悲哀的。还有秦国的丞相李斯,最后也成阶下囚。他临刑前,对儿子说:“我现在想当老百姓,牵着一条狗,陪着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抓野兔也不可能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但悔之晚矣。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悲哀的一面。

还有象汉韩信,越文仲都属不知功成身退,遭致杀身之祸的代表人物。这方面的事例数不用数,今天的人们还在继续重复着这样的悲剧。

我们学习《道德经》,也要时刻注意把握好度。要防止道高反而毁誉来。要防止盈满之后,走向反面。

   第十章: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形体承载着精神,合抱为一,精神和肉体能做到不分离吗?由于耳目的作用,人们通常执着地追求身外之物,以至神不守舍,精神外泄,劳心费神。

人们常谈到“性命”。但实际多数人只认“命”,不认“性”。其实“性”才是“命”的主宰。性是一个内在的东西,它决定了人的命。

载营魄抱一,是说人的形体是“营魄”的一个载体,现实中我多数人只是在载体上下功夫,而不注意内在的精神世界的修为,生命的真正能量是来自于人人在的东西,你看很多人一旦精神夸了,他的形体马上就不行了。所以要求人们要将形体和精神共同修炼,合抱为一,才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为了达到精神和形体合抱为一,就要“抟气致柔”,即凝聚、升华、浓缩我们的道德能量之气,达到柔和状态,象婴儿那样,内无思虑,外处无为,精神不外泄。

2、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洗涤、清除我们在所见所闻中妖魔邪气,能否达到心明眼亮象明镜一样没有瑕疵?

爱民治国。首先要爱民,要用包容心爱一切众生。用爱去治理社会、国家以及自身身体。要爱体内众生,也要爱体外众生。真爱无分别,同归于道,同归于真。不要用人心智巧去对待民和国。真爱无分,才能达到修身、爱民、治国之道。

3、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天门,在修炼上就指百会。在婴儿期,囟门是打开的,婴儿期过后,就会逐步的闭合。开门开阖,我们也可以把它解释为人获得解脱,获得觉悟。觉悟以后,是否能象雌性那样,保持阴柔和处下。雌,是代表受讷和生育,既能受讷,也能生化为雌。就是说人开窍了,七窍全开,还得保持无心无念。达到玄妙之境。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就是彻底觉悟、通达,象日月普照。人的慧气潜能得到全面开启和造化。能达到无为状态吗?。如果达到,人类就能感知宇宙大道的规律。心无点尘,进入大光明。从而知身国、知天下、知宇宙、知自然。

本章六问,从三个层次六大系统;对修养道德提出最高的要求。如果都做到了,就是功德圆满,真正的成就之日。

4、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就是产生、育生它;畜之,就是畜养、涵养它。就是用道德能量长期的不间断的生育和畜养万事万物。

生而不有:生育它而不占有,就象母亲生了它,不要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在道德修养中,就是要求要顺应自然,无为而作。不允许有为为而行,有心而作,有意而为,有念而动。

成就的圣人皆是无为自然,无心而行道于世间,无为而布德于人寰。

为而不恃:去作为,但不要有所依靠。不要依靠什么经验、标准、要求、规律等等去作为。不要依靠太多的想法去做。不恃才能有偏执,符合玄德要求。

长而不宰:生长它,而不去主宰。化育天地万物而不加主宰,长养万物。但并不去控制和占有。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收获是自然的事。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有意为德不为德,有意成道终难成。

是谓玄德:以上六个方面都做到了。并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境界,就达到了玄德。

真正大道玄德,是指道德能量积累到一定时期,会有圣人临世,圣人道同于天。其德化万物,幽深莫测,人不可见;其广不可穷,人不可名;其德玄玄,与天无二。天有好和之德,通过圣人的中继站作用来救渡众生。

玄德是一种不被世人所知的大善行。会运用自然大道为众生、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减轻恶性突变,维持自然平衡。

第十一章

本章是从浅显的道理,以车、器、室这种人们经常接触的东西来提示无比深奥的道理。主要提示有和无的关系,告诉人们“无”的重要性

关于“无用”的用处,有一段对话:惠子对庄子说:“你所说的话毫无用处可言。”庄子说:“知道无用就可和他谈有用。广大无边的地,人所用不过一块立足之地。其余没有用到的地方多着呢!若将无用之地尽掘到黄泉,那么对于那块有用之地而言,还有用吗?”。惠子说“没有用了”。庄子:“那没有用处的用处不是就很明显了?”

脚所踩之地不过鞋大,但他必须依靠没有踩着的地方继续前行。

人肚里是空虚的,才能容纳胎儿;心地必须空虚,方可安容天机。圣人心里必须空无,才能装下万物。

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要车辐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三十这个数,充满着天机。圆周是三百六十度。除以三十,等于十二。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人有十二条经络。古人在发明车轮时,就将天运自然的大道模式浓注在小小的车轮之中。车轮是圆,中空外圆。符合道性。道生天地,多是圆周运动。循轨归圆。人心也要空无,才能循轨归圆。空了才有大用,才能自由翱翔于宇宙之中。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揉合陶土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

道生万物以虚无为用,人之为物以实为用。虽然以实为用,但埏埴为器,却仍不离大道之理,最终仍用虚而不用实。世人常被实相所迷,用虚反而重实。

仰望宇宙空间,看似无物,但这个虚无内充满道光德能,造化万物的千姿百态。犹如鬼斧神工一般,埏埴以为器,抟泥丸以为星球。“当其无”而妙化无穷。但人类还远未能真正进入虚无中,只有少数圣人、至人和真人,才能进入“无”,重视和运用“当其无”。

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和房内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房屋只有开凿门户,才能与外界大空间相通,吐故纳新。房内只有“当其无”才能居住,才能放东西,供人类使用。现代楼房,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人们全力追求外在富丽豪华,讲究排场阔气,设计的象格子一般。很多方面失去了与大自然相沟通。虽有房屋之用,但确似铁笼一般。金属铁器太多,阴气太重。居住在这样的房内,久之,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产生各种疾病。倒是那些居室简个者反倒更亲近自然,更有利于身心。这就是天道。天道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一种自然平衡。

大道造化人类,也象凿户牖以为室。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并开九窍以为户牖,与外相通。九窍是眼、耳、鼻、舌、身(身窍指二阴)。肝开窍于眼;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知有门户,保持生命的畅通和运行。我们要注意保持命体的当其无,才能开窍,才能妙用。

良禽择木而栖,德者择善而居。我们要的是整体的善,而不是奢侈浮华。

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有”给人带来便利,“无”才能发挥作用。

人类生活在低维的空间,很多东西都是“假有”,都是假象,到头来都归于无。只有多维空间中“无”中的有,才可能长久。万物的本质在“无”中。

从车、器、室都可以看出,万物的规律是以有为利,以无为用。人类所用的正是有中的空,有中的无。有,应当有益于众生,而不是只益于私心欲望;利,应当利于天地万物,而不是只利于我心贪欲。

道生宇宙万物显,有形色相千千万,惑心迷眼弹终难全。唯独无用只一貌,至简至易最平凡。无用便是大用。

           第十二章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指:青、赤、黄、白、黑。这里泛指一切有色世界。人认识世界,首先是用眼观,故目为六根(眼耳版鼻舌身意)第一根,目能识别五色。但后天识心如果被尘所蒙,人们就只会看万物的色相,难见真性本质。目便随物而去,心亦随物而游,目之所见必乱。五色当前,虽有所见,亦如无见,秘盲人何异。

有色世界,能使人眼花缭乱,诱人入与迷境,耗神损精。人的眼睛,终日睁着,必将耗损内在的能量,体内精气必将随眼外泄。好色者,伤精失明,这就是指五色令人目盲。

按道性要求,人要常闭目养神,返观内照,如果整天向外看物,把神光外泄了,非常可惜。人的双目,就象人身小宇宙,照内还是照外,结果大不同。如果内照就能心明眼亮。修真要求“眼不外视,耳不外听,心不外想,三心归一。”

老间万象皆是虚妄,“色即是空”。人不被五色所诱,则目不盲。真知无知,无所不知,真见无见,无所不见。凡世间有色之相,都是无常,一切美色,不可过贪。真正桃花美境在自己的性无里。

五音令人耳聋: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泛指世间各种音。人若常被杂音所惑,沉迷世俗繁杂浊音。则静听之神机必被干扰,耳根不能清静,不能通彻宇空的大音希声,如果耳随音去,心随音飞,身中真气随听而散。五音当前,不能辨别,虽有所吸,亦如无听。这就是五音令人耳聋。

不发同的音乐,对人身心有不同作用,和谐优美之音能使人平静,陶冶性情;不和之音,则使人烦躁。对于不的五音,要不会分辨,“非礼勿听”。对于赞美之言、恭维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统统听而不闻,左耳进,右耳出。如果人沉迷声色,肆性纵欲,久之必然使人听觉失灵。所以人当明悟而慎择之。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指酸、咸、甘、苦、辛。人若过于贪五味之食,则神必亡,丧失舌的先天功能,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去不能识辨其害。山珍海味入喉皆为一味。百味皆空。不贪世味,则道之真味生。粗茶淡饭,反而有益健康。过分追求美味,反倒遭来损害。

2、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驰骋在山林田野狩猎,令人心发狂。上古时的人是为了驱赶野兽之害,后来人是为了寻求刺激,贪食野味,把独狩猎当作取乐享受。追杀动物,使人心发狂,杀性大发,野性大发。人类这种杀心,以捕杀动物取乐,是大逆于天德的。人与万物皆由道之所生。人类当视万物为同类,不起杀心,更不能以杀为乐,如果达到心发狂的程度,则是大大的罪过。

“不信自然无以明,醉生梦死混人生,消尽宿福造新业,不知身后堕沉沦。”混命是多数人的态度。人们过度沉迷于四大假合,在混命的总潮流中虚度一生,大多数人都是在不自觉地积福和造业,糊糊涂涂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难得之货,是指金银珠玉等稀有之物。“妨”指妨害。伤已害人皆谓妨。

世人都想得,若得之不义,则祸辱必生,遭人忌妒,抬贼之扰,以致谋财害命,人为财死。

上士积德,下士积财。上士视难得这货为身外之物,视金银财宝为粪土,视富贵如浮云。重道德,轻物欲。终没有行妨之害;下士则贪财招祸,邪心动念,贪盗巧夺。金钱至上,纸醉金迷。重财轻德,视金钱为生命。求利之过,害必相随。

聚财如同聚祸,凡眼视财为宝,慧眼视财为累赘。难得之货乃大道生,可遇而不可求。“钱水”有流通之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钱财乃天天下人共有,让你借用几年而已,不可长期据为私有,终将散而流去。象江河之水流向它该去的地方。知此理,与其背上积财的包袱,不如修身养性,走向光明大道,人真正的至宝在心内。

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为腹,就是修心炼己,内在充实,神明气足,神清气定,内守抱一。以达实腹;为目,是指眼向外看,心向外求,迷于外物,追求浮华。 去彼取此,就是指为腹不为目。为腹,意在养性中之本性。不为目,意在视而不见,知万象为幻,然后眼根清静,其余自静。

本章要点:是教人要善于用物,不要被物反用。人们对色、声、货、利以及口腹之欲,要加以节制,如果任性纵欲,将损性害命。

天地之大,能包万物,能容百川。犹如一个大肚腹,由于得无极之真,具太极之理,有日月之明,此天地之大妙。人也有肚腹,与天地大肚腹一样,性命阴阳含于内,五脏六腑在其中。双目是人之日月,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女姓相反),一阴一阳,阴阳为明。

人虽有肚腹,有耳目,若不得性真之妙,五脏真气不能养,二目之神不能通光。如若见物生心,正性不空,则目盲、耳聋、口春、爽、发狂、行妨随之而生。所以有道之人是虚其心,实其腹以立命。一心专于先天之气,对外来一切,皆视浮云粗枝大烟尘。要将有形的财物看淡,将无形的性命看重,这就是去彼取此。

本章经旨,要在教人精神内守,敛华就实,返妄归真。不可循俗苟安,随波逐流,沉溺私欲,而自取其害。物质钱财,本是养命之物,但若不加节制,任情纵欲,则必招殃祸。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只注重声色货利等物质享受的满足,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严重扭曲,人心发狂的现象处处可见,物质与精神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实践证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一对阴阳,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不可偏执。否则就是单脚独立,难以持久。本章中的话语,字字真切,语重心长,常常使人自愧暗伤,不胜惆怅。在物质文明的现代,科技进步,促使了声色货利的繁荣。声光电器的广泛应用,而人的先天功能却更加钝化。满眼所见,传闻所及,父母所生的五官机能,都已经大为走样。现代青年的近视率急剧增加。噪音的干扰,又造成听觉不灵。爹妈所给的乌黑亮发,被染成五颜六色;眼皮被割,眉毛被纹,……一副好端端的自然面孔,被人为地破坏了。先天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反观今日人样,真真假假,也就不足为奇,只不过人人都在人生这个大屏幕上作一番自我表演而已。太上此章,是站在自然大道的高维空间,观察世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心只向外,不向内求的愚昧无知现象,才发出以上肺腑之言。意在劝人不要舍本逐末,不要陷入只讲物质,不要精神,只图享受,不讲道德,只求华表,不求实质的种种偏执迷暗。太上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在于挽救世人走出误区,跳出迷圈。至於能否覚悟认同,

全在各人隨心隨缘了。只是千万不要错怪了圣人的良苦用心!

第十三章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受宠和受辱,都象受到惊吓,荣贵这样的大患,就身体一样。

受宠就是得到恩宠和赏识,提拔重用,加官进爵,一个人如果得宠成名,如果平时修养不够。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得宠之后又怕失去,如果名不正言不顺,还会遭致毁谤纷争,所以得宠之后,反而可能不得安宁。

受辱就是失意。受排斥、毁谤、侮辱。宠和辱是矛盾的统一体。人都喜欢得宠,远避祸辱。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得宠和一直受辱。怎么办?正确的心态是平心静气,顺其自然,不以宠为喜,不以辱为忧,心无波澜,宠辱不惊。

荣贵大患象身体一样。荣贵本来是大家羡慕的,但道者确视为大患。这个大患就象人身大患一样。人所以有大患就因有身的存在,所以 才要修身。人要满足我们肉身的七情六欲,才产生大患。人若要避除大患,就要修心,无论宠辱得失都置之度外,外其身而身存,求真求道。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这句话是对前面第一句的进一步详细解释。宠和辱都是危险,看人心如何把握。宠为上,人人所好;辱为下,人人所恶。可是真正得宠者必竟少数,且不可长久。可人心总是希望得宠,而不喜欢受辱。得宠若不注意修养,心量不够,辱马上就随之而来,所以得之若惊。失去更是若惊。如果能超然于宠辱之外,方可安然处之。所以,这种宠辱都是别人所给的,都不是由自己左右。唯有提高自身修养方可不惊。心底无私,无论宠辱,提的起,放的下。来去自然。宠辱之患,唯在人心,心已无有,何患之有?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一般人不认识患从贵起。人总是追求身之荣贵。有大患就是因为这个肉身。七情六欲缠身,撤下涡根,酿成涡患。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功名利禄,生老病死,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凡躯肉身。人生就象一台戏,吉凶祸福,一生运势皆是自编自演。自因自果。如果世人能及早觉悟,识破人生之机,就应及早修养身心。对人生的得失、荣辱、贵贱皆看淡了去,皆视为外来之物。得之勿喜,失之勿忧。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把自己的肉身都看作是天地之一物,不要认为是自己的,连生命都不是自己的,还有什么忧患。一切顺乎天地大道去了。

4、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所以,如果以高贵作为天下,则可以暂时把天下寄立给他。他以高贵为王,由于不能得民心真诚拥戴,故不能长久。如果能自爱其身,以德化民,才可以把天下托咐给他。这种以爱之德为天下主者,才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圣人贵民不贵己,以百姓之心为心。由于“不自贵”才能长治久安。若以高人一等的“贵身”之心治天下,虽然有天下,也不过是暂寄而以。只有舍弃贵身心态,天下为公,方能合道。

为何得宠若惊,受辱亦惊?只因有“贵此身”之心。根源都是世人以我为核心,以是否与我有利作为价值取向和是非判断的标准。导致心地狭窄,易喜易怒。

明道者当从反面观之,宠中有辱,贵中有贱。人际交往,势利是常态。“锦上添花到处是,雪中送炭少而稀”。有钱有势之时,门庭若市;失宠失势之时,门庭冷落。这是世态炎凉的当然之理。“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天下的真理,平常才是真,平淡最可贵,平凡最可爱。

                  第十四章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视之不见名曰夷,肉眼可见者,为有色之相,肉眼不可见者为无色之相,即为夷。夷从 字面理解,就是很平坦,由于做的很平,你很难看得见。为类可见的多是有限之物,有形之物。对于天地大宇宙和人身小宇宙,人类所见所观还极其有限。对于无形之物,比如,光、气等,难用肉眼观之。视之不见并不是不存在,只是由于人的局限无法完全观之。古代先哲早已突破有形的限制,望穿宇宙,洞晓万物,坐在家中,神游太空。不仅用眼观显态之物,更用神游态世界。故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见。

现实中,有些瞎子,虽眼不可见,但他用心去视,反而达到心明眼亮。你看有些瞎子,他的心特别灵。相反,确有很多睁眼瞎,眼睁的老大的,盯着着,但什么道道都看不出来。

听之不闻名曰希,希乃无声之声,大音希声。从字面理解,就是音很希少,所以不易听到。天地之音,道之音,非人之耳所能闻听。刻意去听,反而无所听,只有清静,精神内守方可听出玄外之音,心领神会。“于无声处听惊雷”。 地震前,很多动物都会知觉,而人无法感知,是因人的先天感觉失灵。而动物反而和天地有更直接的接触,能听天地之音。所以听必须和心结合起来,方可听人所不能听,才能和天地有更多的感应。

搏之不得名曰微,无形曰微。从字面理解,微就是微小微弱,所以触之无形,搏之不得。大道无形,难以触摸,。可触摸的已是后天显态有形之物。大道虽不可触摸,但无处不在,无物不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宇宙最初就是混沌状态,即无极态,从无极经过太易、太初、太素、太始。这五态阶段都是道的本质现象。进入第六态“太极”阶段,才分出阴阳,产生有形的变化。两仪生四象,四象和八卦,八卦生万物。才产生千姿百态的万物万状。

宇宙的显隐层次,都是由最初的混沌状态演变而成,其演化的规律是:轻清者上升为气,重浊者下降为器。所以产生了不同层次、包容万物的三千大世界,以及五彩滨纷、形态万千的无色世界和有色世界。能被人类认知的是极少的部分,是处于低维空间的部分。更多的隐态世界和高维空间,一般人还不能认知。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摸。故曰搏之不得。学道就是要求人们放下固执己见,回到宇宙本源状态,知微、见微。不要被有形有色的万千世界搞得眼花瞭乱,心随物转,弃了根本。

2、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以上三者不可以穷要问底,只能心领神会。故混合为一。大道本体本为一,只是表现在大千世界中,才有“百人百性,千人千面”。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这就是大道在造化万物的玄妙。具体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但它们又同源同体,同为道之所生。故混而为一。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宇宙大真理的规律。只是一般人总是要眼为实,几是能被实践和科学所证实的,就认为是真理,几是不能被人验证的都认为是迷信。唯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的迷信。世间很多现象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眼见不实情况,比比皆是。比如,魔术,是真还是假呢?它看去非常真,但它是假的。

眼见为实,但经常是眼见不实;比如,日落日出。人生百态。

人生很多时候是以虚相为支撑构建人生的。都以实相反而支撑不了全部人生。比如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四大皆空;但人生又必须找到一个有意义的东西来支撑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你又要找来一些意义 ,那这个意义会是实的吗?不会。但明知不会,确又要找来做人生支撑,所以它不是实相,是虚相。这就是人生,生活了一辈子,到头来,发现一辈子多数时间就是在虚中度过。再如,日心说是实相,地心说是虚相。地球人类和万物就是以地球为中心来构建活动体系的。试想,太阳有白天黑夜吗?太阳有春夏秋冬吗?只有地球有,地球上的万物就是以地球为中心构造一切。如果以太阳为中心来安排地球万物,秩序就乱了。这就是虚实的关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地球以虚相来构造,才有实际的万物;如果以实相来构造,就没有万物。正是所谓,真做假时假亦真,假做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自有道理。

所以说,任何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对于宇宙奥妙,人类的认识还极其有限。作为单个人,你在世间就几十年,认识就更加有限。我们切不可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推断未知的世界。

3、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皎,指光明,昧,指昏昧昏暗。道都是反着表达的,上本来是光亮,它说不皎;下本来是暗昧的,它说不昧,意识是说无上无下,似明非明。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绳绳是指连续不断,具体的名相,太多了,无法名状,不可名,于是最终又复归到无形无象无物的感觉中去。回归到无的状态中。

4、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句更难理解了。就是说道无名无状无物无象。你说它无状,它却造化万物之形状。你说他无物,它却演化出万物之象。

是谓惚恍:就是恍恍惚惚的状态,做为一般的人,难以洞晓其中奥妙。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就是指大道运化之妙,来无影,去无踪。你迎上去,找不到头;你随之又找不到尾。无首无尾,无始无终,你根本就找不到它的源头和结束在哪里。

5、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要根据古代宇宙初始的本源虚无状态来驾御推断现今有形有象的万物世界。能知宇宙古始的初始状态,就是把握住了道的根本。

身处尘中不当染尘,缘花镜中心不迷。心清水显月,意定天无云。

本章进一步说明大道修心之理。“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

                    

 第十五章

本章主要讲为道者有哪些基本特征。

1、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上尽天道,能知阴阳;下尽地理,能知刚柔;中尽人事,能知成败。微妙玄通,道体隐奥曰“微”,变化不测曰“妙”,幽深博大曰“玄”,畅行无碍曰“通”。这样的人,一般的人认识不了他,不知他至深至奥一面,所以深不可识。

2、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

有道之人,皆为大智慧者,其心身与天道相合,天人一体,能合道之精微、高妙、玄奥、通达,所以难以被世人所认识。一般人总是眼见为实,对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摸的皆视为虚假。以大道论,这不仅是片面的,甚至还是颠倒的。这种认识无异于断了大道之根。这正是世人最大的愚昧之处。因为世人不可识,故强为形容,以教世人明大道之理。

那为道者,强为之形容有哪些特征呢?

豫兮若冬涉川:豫,是忧虑,谨慎之意。谨慎行事,三思后行,不急冒进。好象冬天履薄冰一般,时时小心,战战兢兢。即使是为社会做好事,也要度德量力,审慎而行。古有“专欲难成,众怒难犯”之论。因为人心多私,昧于远识,稍不遂己心,便会群起而坏之。所以,如果不知外圆内方,随俗应变,也可能造成“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犹兮若畏四邻:行事犹虑,好象害怕四方邻居一样。人生在世,日处万事,夜有千思,不敢做欺心违天理之事。所言所行,时常感到有左邻右舍看见听到一般。此句要求人们做人要光明正大。“人做事,天在看”,不要心存侥幸,心地昏暗,投机取巧,暗箱操作。欺天欺地欺人,最终还是欺己。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俨兮其若客:日常行为庄严、恭敬,象做客人一样,温文尔雅。人常有两副面孔,在众人面前,彬彬有礼,受到尊敬和好评。在家中和独处时,就本性暴露,随意放任。人要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就要修心炼己,从点滴做起。始终象做客一样。有道之人是外恭内敬,正心诚意,敦厚虚静。

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涣是散去之意,就是不滞留,不贪染。一切过往之事,都象冰块马上要融化了一般,不贪不留,心地一片空明,好象春风中冰的解冻。

敦兮其若朴:敦厚朴实就象未经加工人原木。形容有道者朴实无华,本性纯真。

旷兮其若谷:形容有道德之人心胸宽阔深广,象虚空的山谷一样,能包容一切。

混兮其若浊:混迹于世俗之中,表面上与民同浊无异,身在尘中,屈身就俗。但心如洁玉,出污泥而不染。在生活起居上和这个浊世的人们并无两样。

另: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恬淡宁静,像大海一样寂寥广阔;像大风一样,没有止境,没有目的。

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谁能克服浊心浊念,以达到安静,然后慢慢的由浊变清。谁能在安静中,使污浊去除,使智慧慢慢的生出来。这两句总的是说:谁能使浊变静变清(浊——静——清);然后又在安静中动起来,以过有生气(安——动——生)。这里其实是指修炼的过程,修炼最好是“静心定性”,然后才能去浊生慧。

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能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追求盈满,不自满,不过头。因为没有盈满,所以能不断的吐故纳新。

另一版本最后一句是“故能蔽不新成”:由于没有盈满,所以才能守旧不新,早的保存的很好,早的不去,新的不来。能延长事物的周期。这种理念和现在一般的理念正好相反。世人多喜新厌旧,贪多贪满。现在,由于人类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人欲过度,已经对地球生态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老子此处强调不求盈满,守旧不新在当下对人类有警世和借鉴意义。和当下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也有许多殊途同归之效。如果地球人类能对自然宇宙心生敬畏,怀着向本章善为道者那样的心态善待自然万物,就能在未来重新恢复自然生态和谐。构筑人类和万物美好的家园。以达天人合一的理想道境。

本章是形容为道者,动静体用,深藏于内,从不心弦耀,故人不可识;盛德于内,光明自然发于外。行路如履薄冰,独居不欺心,言谈举止其若客。修心若冰之将释等。妙化皆在虚中,故世人不能识。

第十六章:

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致虚极:达到虚静的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静笃:笃守清静,修炼要专心不二,如灵猫捕鼠,目不转睛;如母鸡孵卵,精神内守,这是修定的功夫,是虚静到极点的比喻。

致虚是天之道,守静是地之道。虚是造化成物的枢纽,静是决定万物品类层次的根蒂。天地有此虚静,日月星辰才能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才能成体于地。人致虚守静,方可与天地万物为一。

万物并作:宇宙万物不停的运动演化,从未停止过。生生不息。从万物的产生、发展、灭亡来观察万物循环返复的道理。人和万物一样都是从生走向死。庄子说:“方生方死”,即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人的生命天天都在逝去,今日为生,昨日已死去;即使活到百岁,过去的九十九岁也已逝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就是在不断的生和死中向产运动的。从道来说,生命本没有生死,生死是相互转化的。昨日之死,今日之生。死即是生。

吾以观复:观复就是观生命来时之路。任何生命都是时间中的一个过程。生命的进程,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本是一体两面。

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夫物芸芸,复归其根:指天下万物,芸芸众生,生生死死,走完生命进程,又回归生命的本初状态,落叶归根。修道者认为,人是一颗无根树。人表面上无根,其实有根,从小处说,人的根是指人的祖宗。人到一定时候都要寻根,比如,台湾人就常到大陆来寻根。从大处说,人的根在天地,与天地相通,天是父,地是母。人的根在天地虚空中。所以要修炼就要人们致虚守空。这是人区别于万物而成为天地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致虚守静,才能悟懂生命之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归根就是归于虚静,因为虚静是万物的根,归静就是复命。命由根生,结束后又返归其根。叫复命。万物都是由静而动,由动再返于静。循环返复,永不止息。

复命曰常: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本源,了解了生命根本本是生死不息,与天地常在。生和死都是生命的常态。找到了生命的源头,便能复反回去,复返先天,长生久视。

知常曰明:知道了万物的生死,都是常态,就能达到明。明白事理,不致误入迷途。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就在从常态出发,在平常中去修炼,以平常心去对待。在常道中去求非常道。人若“复命”“知常”,就能通天地之妙,了生死之事,就能做一个明白人。这就叫知常曰明。

3、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常理,就会违背大道规律,妄自作为,以为自己聪明乖巧,用尽心机,结果自招凶险。

看看当今人类,征服自然,砍伐森林,残害动物,过度开采,私欲膨胀。并招致天地发怒,天灾频发,人祸不断。这就是人类“不知常,妄作凶”的代价。

不知常,人就应刻回到生命本源去看看,生命的源头本来是清虚空明,无一物的。弄清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就不会“妄作凶”。

4、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常容,容乃公:知道常理,常道,心胸就能包容一切。有包容之心,就能做到天下为公。

公乃王,王乃天:有公心者,能天下为公,公正无私,就可以为天下王。为王者,公心公道,符合天道。王道能顺天道,全乎天道。所以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上德之人,以尽天道,德通于天,自然合于大道。天地人一切都包容在大道之中。上德之人,通天,和地,尽人事。合乎大道,达长生久视。这就是天乃道,道乃久。

没身不殆:就是人没有身了,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天地宇宙之间,与天地同在,就终身不会有危险祸患。知道了生死的道理,就能视死如归,把死当作新生,当作永生。这就是修炼者、真人追求的解脱之道和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本章一再强调虚静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宗。无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不能违背虚静之道。

第十七章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上,是指最上、最高、最尊之意,可以比为道之至尊至上者。也可比为最上的的君。

通俗的理解可表述为:最好的统治者,老百姓并不知它的存在。最上层的人,以道治理国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润物细无声,德化万物。具有大智慧,不显山露水,虚怀若谷。以最合道的状态治理天下。上下皆相忘于无为之中。这是最理想,最上的一种治理方式。另外,太上,也可以理解为上古时期,君王们能很好地治理天下,并没有留下外声。象伏羲、神农时期就是这样。

其次,亲而誉之:次一等的治理方式,是指君王施仁政之道,实行德治。上古时,人心都很纯朴,到了中古时,人心开始变化,有了分别心。于是人们对于有仁义之德者,就亲近和赞誉之。用这种方式治理,就开始盛行聪明智巧。百姓就有了分别心、追求心、虚荣心。大道本来是至简至朴的,心地越纯,越接近于道;思想越复杂,越背离道。这是现代社会远道离道的根本原因。知识和智慧并不能划等号。比如六祖慧能,一字不识,但智慧极高。所以用仁政治国是次等的。有亲有誉,就会有远有毁。

其次畏之:由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上开始出现邪恶暴行,这君王须以重法治世,制定各种政令律章,用以制止各种凶暴和不良行为。这样的治理,就使老百姓产生畏惧和害怕。

其次侮之:继续发展下去,人心失道,无所不为,民心更乱,政令更加繁多,法令更加苛刻,上层也开始离德失信,社会每况愈下,信仰缺失,民生怨恨。民众对上层也产生不信任,生出反心,于是开始侮之。社会人心在此时,已严重背离大道。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整个社会信用不足,上层不讲信用,朝令夕改,下层对上层也失去信任,无所适从。社会诚信严重不足。君王无信于民,民众也必然不守信德。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和信仰危机。

悠兮其贵言:相反,如果,圣君有道,治国处事,能悠闲自得。并贵其言,就是少言,慎言。因为言语太多,过于华丽,反而华而不实,花言巧语,祸从口出,人言可畏。真正有道者,是重行动,少言语。大道无言,才能将民众引向正道,天下归道。

3、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天下归道后,功成圆满,天下太平,天下治理的非常好,达到一种大圆满、大境界。

百姓皆谓我自然:由君王以道治国,顺乎天道,以达大治。民众百姓都能在无为自然的状态中自然为之,一切都很自然,无须刻意为之。没有过多折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天下进入最为理想的治理模式。这是无为之治而达到的美好人间胜境。所以,百姓皆谓我自然。

本章提出治理的四个等次:一等是无为之治,道治;二等是仁政之治,德治;三等是政教之治,政治;四等是暴政之治,法治。现今社会,应该道德之治和法治并举。将来应由法治转向德治,由有为之治转向无为之治的理想社会。

上古时期的无为之治:天地与万物同一道,圣人与百姓同一心。不施异政之能,不作有为之事。如鱼游在水,并不知水的存在,也不知水的养育之恩。水以无为天性养鱼之命,鱼以无为之心归之于水。鱼水相依,各尽自然,各尽自在。这就是无为的状态。

               第十八章

1、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大道真的全废了吗?不会,道是无所不在的,只是由于人心人性的原因,造成道的退化。道性的特征本来就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柔弱不争。它体现在人身上就为德。道为体,德为用。当人合道有德时,就不要但是倡仁义。失道离德后,才要倡仁义。第三十八章讲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道德仁义礼就是道性层次自上而下的排序。越下层就离德越远了。所以,道性退化了,才要倡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由于大道渐去,故不得不出智慧。智慧就是以文字语言,聪明巧智去教化仁义。这时,人心起变,聪明日兴,沽名钩誉,以假作真,民风虚华。虚伪之风渐兴。就是慧智出,有大伪。社会上虚假之风盛行。假言假行,假冒伪劣,充斥社会。要解决大伪的问题,用聪明智巧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

2、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六亲指父母兄弟夫妻,这里泛指所有亲人。六亲如果本来就相亲相爱,团结和睦,就不存在什么孝慈问题,就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好, 人们之们连六亲都不认了,六亲不和,才要提倡孝慈。古人是很重视孝道的。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和亲人都不爱,要让他爱国有民爱社会就更难了。

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果君王不修道德,君王昏暗,国家必乱。民心失信,政令不行,上下相怨,社会不宁,陷入动乱。但芸芸众生,总有道行高洁,忠厚刚直之人,在国家昏乱之时,挺身而出,抑邪扶正,力换狂澜,忠诚于国家社稷,忠诚于天下黎民,忠诚于天地大道。

本章是说上古的理想之治是无为之治。后世渐失道德后,不得不以智谋机巧治国。从而导致人心生伪,民风日下。所以,仁义、慧智、孝慈、忠臣都是社会道德分化之后,不得已而为之,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因为社会倡仁义,就会有假仁假义,真假难辨,就会有欺世盗名之徒。这些都已经是离“无为之治”的美好社会渐行渐远了。

这里看起来是反对仁义、智能,其实老子担心的是假仁义、假智能毒害人心。老子的思想与儒家学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深度之不同。儒家思想是道家学说的分支,是做人应世的学问。而道家学说则是既有人道,又含天道的至高境界。佛道儒本是一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佛是灯,道是路,儒是身。空净师曰:“儒家是一个粮食店,人天天都要吃饭,谁都离不了。佛家是一座百货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由各人随心选用。道家是一座综合医院,既治人身,又治人心。”南怀谨先生说:“孔子是个文化医生”,“老子是医生的医生”。他认为孔子提倡的“仁义”这服治世药方,对是对,但是药吃多了,又会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难免。  

第十九章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有两个意识,一是指弃绝。二是指绝顶。本章是偏向于弃绝之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睿通渊微,洞晓天地,道高德厚的大智能者为“圣”;知晓世间万物外象,具有后天聪明才智者为“智”。圣与智一隐一显。治天下不可少。为什么太上提出弃绝它呢?因为如果世人倡导圣智之名,人们竟相效仿,卖弄聪明智巧者日趋泛滥,以至纷争四起,群雄争霸,民众百姓不得安宁,身受其害。所以对太才倡导,不要树立圣人,抛弃智慧的说教。才能民利百倍。有利于民,使民众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无为而自为。

治理天下,如果过于强调圣智,表面上看是积极有为,实际上消极面是相伴而生。凡事过于强调一个方面,其反面就必然出现。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友爱宽厚,真诚善良曰“仁”。公正合宜,见义勇为曰“义”。心怀孝敬,善事父母曰“孝”,爱怜同情,施舍救难曰“慈”。仁义本是做人的准则,为何要弃绝呢?和前一句一样,就是强调仁和义,反而束缚了人的天性。甚至假仁假义,真伪难辨。“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倡导仁义,反而走向反面。如时自然为之,反而能使人回归本性,不要特意倡仁义,民众会自支回复到孝慈上去。就是说社会如果能提供一种好的环境和氛围,人们自然就孝慈了。不是靠你整天说教,整天的仁啊义啊,他就能孝慈。社会倡导仁义,恰恰社会不良的一种反映。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要倡导技巧,追求货利,就不会有盗贼。社会如果倡导智巧,利益致上,人心就会想尽办法去盗。大盗盗国,小盗盗室;盗室者为贼,盗国者反为王。比如贪官,历朝历代都有,贪官是最大的强盗。盗国盗民。

下面引用庄子的文章,主题是“圣人不止,大盗不死”(圣人生,大盗起)。

为了防开箱偷窃,必定要用绳子捆好,用锁锁好的人,便是世上所谓的聪明人。但是大盗来了,提起箱还唯恐你捆的不紧,锁的不牢。这样看来,所谓的聪明人不就是为大盗做了预备工作了吗?

看世上的聪明人有哪个不是替大盗做铺路工作的呢?例好,从前齐国人国众多,都以圣人的法则为主治理国家。后来田成子杀了齐国国君,夺得齐国后,就连齐国圣人的法则也一并偷盗为用了,田成子成了国王,这就是盗国者为王,且传了十二代。这不是用圣人之法来保护盗贼的安全吗?

再看世上的聪明人不都是为大盗积蓄财货吗?龙逢被杀,比干被挖心,苌弘被破肠,子胥被投到江里。这四人是那么贤能,还不免被杀被弃,圣人法度的祸害就可想而知了。

盗跖的徒弟问他说:强盗也有道吗?盗跖回答:怎么会没有?如:起意偷人家屋里的东西,先要推测里面的虚实,如果算的准,就是圣德;先进去就是勇;后出来就是义;知道见机行事就是智;分赃公平就是仁;没有这五德,要想成为大盗是绝无仅有的事。

这样看来,行善的人,没有圣人的道,就不能立身;盗贼若没有圣人的大道也无法行窃。但是由于天下好人少,坏人多,所以就使圣人之道为天谋利的少,祸害天下的人反而多了。圣人和大盗原来是彼此相连的。世上只要有圣人,就少不了大盗。

所以必须要打倒圣人。如果要借圣人来治理天下,也不过是替盗贼增加利益罢了。就象有了官印作为信物,就有假借官印图利的事;有了仁义,就有假借仁义来做虚伪的事。

试看:小贼捉到了被杀,而盗君的人,反做了诸候。还要歌功颂德。这不是假借仁义为非作歹吗?

这是庄子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要求进一步弃绝圣智、仁义、巧利。

2、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这三者作为文字、思想、观念,是不足的,圣智、仁义、巧利都是被人心私欲所盗用的虚假。所以要令(教诫)人们有所归属。抛弃圣智、仁义、巧利,归于朴素一面。

见素抱朴:就是要求人们见地、观念要朴素纯洁,处事待物要纯真朴实,不刻意,不假作,自然守真。能知天地的原始,能知本来之面目。

少思寡欲:就是减少思虑,节制欲望。清静身心,不起贪念。明心定性,返朴归真。

第二十章

1、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绝学并非不让学。而是要绝除后天浊识俗见,一切有害之学、邪僻之学都要绝之。如果一切有害之学都进不了人心,那就可以无忧。问题是很难做到。人来到世间,随着人的成长,五颜六色的知识就进入了人心内,污染了人本来清洁之心。人类就在这种万花筒中生活,人之本性逐渐迷失。所以太上提出绝学无忧。要弃绝各种不利身心健康的知识,人就能明心见性,以达无忧。

现实中有很多这种现象,往往知识很多的人,忧愁烦脑也多,倒是那些知识不多的人,反而单纯,更贴近本性。现实中就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自杀的事,因为掌握的知识信息太多,没能调好,内心就会产生混乱。所以很多有知识的人,反而被知识所束缚。没有什么知识的人反而对人生的道理很清楚,有生活和智慧,有悟性。当然这都不是绝对的。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唯诺诺,与呵斥奉承,相去几何呢?不易分辨。唯是指诚恳的应诺声,阿是指奉承讨好声。表面上是不易分别的,同出于口,同应于人,差别在于内心的心态。是诚恳不是奉承,反映的是人的内在修养。而表面不易判断,所以这给人的语言交流带来一定麻烦。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与恶,相去多少呢?没多少,本就是一体之两面。善与恶没有很明确的分界。世间的事,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俗话说“好心办坏事”,善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福祸无门,善恶唯心”,恶人转念可以变为善人,善人转念可以变为恶人。这种事例很多。

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大家都怕的事,你不可不怕。人家还没到那个程度,你不能标新立异,人们都怕鬼,你不怕吗?就是不怕也要说怕。你说不怕,问题就出来了。

荒兮其未央哉:人生荒的现象,没完没了,未有终期。指人生未能觉悟,沉迷于花花世界,心灵荒废,没有归止。

3、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熙熙攘攘,及时行乐,玩耍嬉笑,追求声色快乐,如去台参加宴会一样,沉迷于灯红酒绿;如春天登高观赏美景一样。人世间就是这样,吃喝玩乐,满足于口腹、耳目之欲,吃大餐,观美景。这种享乐的追求是是表面的感官刺激,难以持久。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我确淡泊宁静,对享乐的追求没有征兆和感觉。生活的比较平淡。心就象刚出生的婴儿和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无知无欲,天真无邪,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累累兮若无所归:象婴儿那慢慢的在积累人生的经验,但好象没有明确要归于何处。不要事先把归宿定好。婴儿都是按天性自然成长的,不要有所依归。(婴儿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走向死亡是确定的)

4、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众人都以为自己民不起,拚命追求名利,贪得无厌,多了还想多,余了还想余;而我好象忘掉了世间的一切,遗弃了世俗的追求。

由于我淡泊名利,视身外之物的金钱名利如粪土,世人多不理解,反被人误解,遭人冷眼。于是笑之为痴,说之为愚。由于有道者的与世俗不同,所以视为愚。视为混沌未开,不明事理。但有道者追求的是人生更高的境界,超然物外。不是真愚,也非真糊涂。而是难得糊涂。

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

一般人都显的明朗光亮,光彩照人,显露在外。我确昏昏然,外相看去好象平凡庸陋,甚至有些傻;一般人都精明算计,明察秋这叫毫,小事都不放过,观察的很细微,而我闷闷的,笨笨的,好象不开化。历史上很多道高者,都是这样,外相上是看不出来了,疯疯傻傻的。因为他们的境界难以为世俗所理解。所以遭世人讥笑讽刺。

淡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淡泊无求象大海一样;象风飘然而过,没有止息。比喻人的心境象海一样宽阔,象微风一样飘而不止,不求归宿,自然无为而为之。

6、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皆有所求,升官发财,长寿健康,都以一些具体目标为人生追求。而我坚持自己的追求。不同世俗,很顽固且粗俗鄙陋。这些话是太上的一种自嘲,就是不和世人在名利物欲上争高下,相反,外下无争,自喻鄙陋。但他的心与日月同明,与天地同在。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与从人不同之外就在于掌握了大道之根本。道为天地万物之母。食母就是把握了大道。就好比树,我们要学根的精神,不是学叶,叶子漂亮,光彩,招摇。好事都让叶子占着,根只提供营养。这种根的精神就是“母”。如果没有处下无争的精神,你老是想做叶子,一年一度秋风劲,秋风一吹,你就失去了。贵食母,就是象根一样,处隐,处脏,给人提供养料,给人带来好处,给人空提供方便,你是最伟大的,你者是最强者,你才是最终事物的核心。

第二十一章

1、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孔德指大德。真正有大德的人,惟有跟随道,依道来行事,只服从道。

道之为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恍恍惚惚,似有似无。说它有,它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摸。说它无,它又有象、有物,确实存在。但这个象和物又不是有形之角、有形之物。这就是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宇宙初始时的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很难用语言来说清楚,只能用心去悟,只可神会,难以言传。

2、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幽空深远渺茫的宇宙太空之中,有道之精华信息存在。这种精华只有人的身心深入到无限的宇空中去,才能体悟到大道玄妙。如果人能达到心含天地,包容宇宙的境界,就能领悟道之精华是真实存在的。道之运行是诚而有信的。如四时运行,星辰排序,日出日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守信无误的。这就是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大道这种精华和信德,从古至今,它的名状都是不变的,不会去掉,造化天地万物,不生不灭。

以阅众甫:用这种大道永恒的道理,来检阅、审视天下众生万物。

3、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为什么能知道众生万物的相和根性。以此,就是因为得了道。所以能清楚地了解众生万物的来龙去脉。真实不虚地了解了事物的万相和根性。

本章反复描写道体之妙。借助象、物、精、信来措拟。对道体进行勉强形容,因为古人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道是“圆陀陀,光灼灼,”只有收心止念,万缘放下,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境。

  第二十二章

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委屈才能求全。曲则全是祖先早就发现的宇宙真理。宇宙都是曲线的,圆周形的,物质世界没有一件是完全是直线构成。星体天体都是圆形运转。做人也是如此,委屈方可求全。弯转了,反向求之,反向思之才可保全。只接受阳性的一面,难以周全。

弯曲才可以伸直。宇宙万物没有一件是直的,直是人为的,暂时的,勉强的。如果一味求直,反而矫枉过正。只有顺其自然,枉之日久,枉必自化,直不求而自得。一心求直,反而不得,这就是指枉则直。弯曲的才最直,因为宇宙万物是弯曲的,人心最想直,想捷径,比如,中国到美国,你只有走弯曲的才是最快的,如果想走直线,反而变远。

洼则盈:低洼才能盈满。处下,谦让,自然盈满。心高气傲,总居高位,反而受损。如果能处于下位、低洼之处,自然将被填满。

敝则新:破旧的东西将被更新。守旧的一面,才能有新的感觉,如果喜新厌旧,任何新的事物都是走向旧的一面。只有守旧,才能图新。这是告诉人们要从反面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想新反得旧,守旧反得新。

少则得:少取反而可以多得,私心越少,欲望越少,得之越多。这个得未必单指物质上的得,也包括人生意义和获得,道性、悟性的获得等。自取其少,得之反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多则惑:多取反而迷惑,人心太贪,什么都想要,最后反而迷惑。有道者都明白,知识愈多,烦脑愈大;财富越多,痛苦越深。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人心都是想求多,但积累多了,反倒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最后本末倒置,反做了知识的奴隶、财富的奴隶。以至人性丧失。人来世间本来不需太多的东西,是人心私欲,把人的需要复杂化、扩大化。以至完全丧失人生的方向。正是:人有良田万顷,只日食三餐;有广厦千间,只夜眠六尺。人的实际消耗用不了多少。人的获得往住超过本身消耗的部分。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合来做什么呢?最好是做好事。否则将迷失人性。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总结以上六句,要求圣人不可偏向一面,要从反面来求全,以达抱一。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善于看到常人不易看到的一面,来确定人的基本准则,确立人生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观。以此做为天下人的范式。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故明:不自我显现,反而能显明。人一自我显现,就得意忘形,私欲膨胀,难见事物全貌,不明事理,误人又害己。所以只有不可见,才能保持真见,洞明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反能得到彰显。不自是己见,不刚愎自用,才能心地宽广,容人容物,自会彰显于天下。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反而能得功劳。不自吹自擂,有功自然会归于他。

不自矜,故长: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持久。虚心处下,不傲慢,方能长久。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与世无争,把好处让经别人,只知奉献,爱一切众生,为天下百姓,不计个人得失。这样天下人也没有什么东西和他争了。天下万物都是自然生化的,日月运行,四时变化,风云雷电,哪样是争出来的。自然的特性是不争,唯有人心,有私心妄念,整日想入非非,与人争,与天地争,结果自寻烦脑,无以解脱。所以太上要求人不争才能解脱。

5、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古人说的委曲才能求全这话,不是虚言,不是空洞说教,是真实的,只要诚意去实践,人人都是可以达到的。

委曲才能保全,才能成就道德,完善人生。“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步原来是向前”等都是在说“曲则全”的道理。

第二十三章

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无言、少言才符合自然道体,本来就是如此。真正得道者,一切顺乎自然,无须多言。“得道忘言”,一切都遵从于自然界的法则。

狂风不会刮整个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日。自然界的异常和突变都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谁有这么大的力量驱使飘风和骤雨呢?是天地的威力。天地发威都不可能长久,何况人类。所以,凡是怪异极端的现象都不可能长久。天地自然现象是如此。引伸开来,人类的暴政和个人的怪异行为都是不可持久的。只有合道的行为才能长久。不合道的终将过去。

2、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所以,专心从事于道的研究和修炼的人,就会得道,同于道。从事于德的研究和修养的人,就会有德,同于德。如果离道失德,道和德也会离他而去,得到的更多是失望、失败。

你修道、得道同于道了,道自然与你相随,你喜欢道,道也喜欢你。你修德,有德同于德了,德也自然与你相随。你离道失德了,失就与你相随,失意、失败、失落都将伴着你。

这几句是说,人生的境遇是由自己主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做何努力,将得何种结果。命运和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努力、人的用心在哪里,你的成就就会在哪里。

天地对人生的影响不是长久的。唯有人自己选择方向才是道理。人生的大方向一定是由自己决定的,你今天的生活,是由你自己昨天的选择和努力的结果。

3、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由于对自然天地大道的真理信任不足,就产生了对大道规律的不相信。人生苦短,命运难测。对大道规律、人生命运不好把握,以致怀疑。由于信不足,也将失去人生的努力方向,迷失在人世间。如果能明白,有什么追求就会有什么结果的道理。我们就应相信大道规律,满怀信心地追求积极的有意义的人生。

本句还有一种解释:上层管理者信用不足,下层民众也对上层失去信任。

第二十四章

1、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把脚尘踮起来,想抬足高望,反而站立不稳。想跨大步快走,反而不能走的长久。跂者,指好高;跨者,指骛远。好高骛远,急功近利,都不可能长久,都是有违自然之道的。

自我显现的,心中不能明;自以为是的,反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反没有功劳;自我矜持的,反不能长久。

2、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四种状态,放在道的标准来衡量,就叫做,剩下的食物和多余的形态。对于任何事物而言,这种残羹剩饭和多余赘形的东西,人们都会感到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去做。相反要遵循自然规律,“放下人心却是道”。

第二十五章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有一个东西混和而生成,先于天地产生。道家认为,天地产生之前的状态为混沌、无极、真一状态,共有五个层次,即太虚、太易、太初、太素、太始。这属于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

寂静无声,寥阔无边。它无声听不见,它无形无体看不见摸不着,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永不改变。周行不止,无所不在,永不止殆。这种混沌之物,演化生成了天地间有无虚空,青黄碧绿,动植飞潜。一切万物皆由此物生,故曰“可以为天地母”。

2、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我不知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好,很难用世间一般的语言文字来形容。就勉强给它取一个字叫道。勉强给它取一个名叫大,因为它广大无边,无所不包。

大而无边,不断在流逝,无所归,无所止,不可得,所以大又可以叫逝。

大道的流逝,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所以逝又可以叫远。

这种其大无内外,其逝无古今,其远无边际的大道,最后只能通过人心反向而求之。大道远而没有尽头,但它又不离人的左右。远在天边,反而近在眼前。所以,“远曰返”。

3、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生化天地万物之后,唯有人类能够去参悟万物的道理和人生的意义。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一切皆由道之所生,故道大;天高而远,化育万物,故天为大;地广而厚,承载万物,故地为大。王指人,或人之杰出者,或圣人。人能悟道通天彻地,为万物之灵。故王亦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为何指王呢?是因为虽然人类处于天、地、人三才之中,但如果不修大道,不明天地,就难以与天、地同大。唯有王者和有道之人才可将道、天、地、人四而为一。太上将人与道、天、地相提并论,可见人的生命价值之可贵。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使赋于了人类可贵的价值。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遵循大道规律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使命。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人要效法大地之母,地是厚德载物,承载一切。地球母亲养育万物,并永不停歇在自转和公转。源源不断地从宇宙获取能量。大地效法天父,天空永远保持虚空寂静,生化万物。没有天空和日月星辰,就没有万物。天生化万物,地养育万物。天是慈父,地是慈母。

天是效法大道,因为天地万物都由道之所生。道才是天地的总根源。

道又是自然存在的,道法自然,道是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造化天地,生成万物。

说到底,四大是以人为核心的,因为没有人,其它三大也去失去意义。所谓四大,是站在人的角度,以人为基点来认识大道宇宙万物的。

最终是要求人类要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辍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稳重为轻浮的根本,清静为躁动的统帅。重是因为万有引力作用,如果物质脱离地球引力就会飘在空中。人也是如此,心可以高飞,心比天高,但肉身须以生为根,要脚踏实地。所以人要自重,要厚重,重乃人身之根。人要守静无为,减少躁动。才能真正把握和主宰人生。

所以圣人终日行事,以重为本,离不开持静守重。虽有荣华居所,身处繁华之中,但能超然物外,独守清静。

2、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奈何九五至尊的君王,怎么可以轻浮躁动来治理天下。不知轻重,有负天下。轻浮草率则失了根本,躁动不安则失了主宰。昏昏然,必将国乱民危。

真正修炼之人,要以无驭有,动中取静。清风明月,悠然自得。“任凭风浪起,稳坐度人船”。

第二十七章

1、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善于行动的人,没有任何痕迹。无心无欲,不留名,不图报,无声无息,无踪无影。

善于言辞的人,没有任何瑕痴。当言则言,恰到好处,没有虚妄之言,没有过失之言。一般人往往是胡言乱语,祸从口出。能做到善言无谪,是人修养的真功夫。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误国。

善于计数的人,不要用具体的筹策,因为他善于用心感悟,心中有数,了然于心。世间事,很多不是靠人心机巧和聪明算计。人算不如天算。人类很聪明,当今还发明了电脑,电脑能极大的提高了人的运算能力。但再先进的电脑也难以准确算出人体生命复杂的运化过程。所以善数者在于心,而不是靠筹策能穷尽的。

善于关闭者,没有关楗,不用看的见的门栓,而打不开。万事万物都有它的“门道”,都有关窍。天地万物的门窍在人心中。唯有找到心窍方可打开,紧闭心窍则无人可开。

善于结缘结心者,不用绳索捆绑,而不可解。一般人总是想用绳索捆绑,使之结紧。但强扭的瓜不甜。强行捆在一起的,反而不能结之。善结者相反,顺乎自然之道,不用整日想着捆之缚之,善于以道心结天下万事万物,反而能结心,牢固长久。

2、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以上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都是言圣人常善之“一”道。圣人以常善救人,无论高低贵贱,美丑善恶,都以慈悲为怀,使所有人都各得其所,故没有被抛弃的人。人都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所谓的坏人也是一定环境下形成的。真正的圣人不放弃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人,只要用其所长,在一定环境下都有他的作用。故在善用人者眼中,没有弃人。

同样,善用物者,也没有弃物。道生万物,皆有其用。没有不可用之物,只有不会用物之人,万物只要用对地方,用对时候,定有用处。善用物者,还可变废为宝。

圣人这种救人救物,用人用物之心,就叫袭明。要代代相袭,物物相承。圣人这种至善大德,能点燃人心,一人明,万人明,万物明,就是袭明。

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所以,真善的人是不善之人学习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以做为善人的借鉴。一般人总是善恶分明,扬善惩恶。但修真之人确能站的更高,不仅向善者学习,还能以不善者为借鉴。发扬善的,对不善者也没鄙弃,而是善于发挥其反面的作用。这样方能使善者更善,不善者转为善。善和不善在更高的层面由对立转向统一。

4、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一个人如果不尊贵善,不向善者学习,不以善人为师。同时对不善之人又不知去借鉴。这样的人,虽然有智,看似聪明,实则大大的糊涂。这是一切事物的要妙。要妙就是要贵其师,爱其资,凡事要知辩证之理,不可偏于一端。

第二十八章

1、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道雄强、阳刚的一面,却守着雌弱、阴柔的一面。可以做天下的溪。水可流下归之。为天下溪,处下无争,万物归之,则真德常在,真德不离,可以复归到婴儿那种纯朴自然的状态中去,返朴归真。

知道白和光亮的一面,确守着昏暗阴晦的一面,作为天下的范式。知白知明,不以为白,不以为明。把握白黑的辩证关系,作为天下的范式。常德就能相随,天下同心,没有特别。这样守常守德,代代相传,就可以达到没有穷尽的无极大道。

知道尊荣的一面,却守着卑辱的一面,作为天下的川谷。天下之谷,万物人心归之,常德乃足。又复归于纯朴。

2、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纯朴的大道扩散开去,则为万器之用,有道的圣人运用这些,则可以成为管理者、主宰。所以大的制度,大的治理是不能割裂的,是完整统一的,是自然合道的。

第二十九章

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想要夺取得到天下,而强力为之,我看不能达到目的。在圣人看来,天下事都是自然而然,不可有为而作。

天下本是神圣的,不可强力而为,不可加以把持。有心而为,必然招致失败,想要把持就会失去。所以有道的人是无心而为,顺应自然规律,故没有失败。无心把持,故没有失去。

2、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下万物秉性不一,有的积极前行,有的消极随后;有的嘘出暖气,有的吹出寒风;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承载安居,有的毁坏危殆。

所以有道的圣人,都是却除各种极端过头的、奢侈浮华的、过度的行为、措施、法度。保持中和。

第三十章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外,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于以道辅佐天下君王的人,不单纯以兵力军力逞强于天下。

用兵打仗这种事,必然会有报应,怨怨相报,战争的恶果会还还你。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百姓受战事之害,无心劳作,荒凉而生荆棘。大战之后,兵荒马乱之后,必将出现荒年。这是逆天道的结果,“天道好还”,“世间无偶然,皆是因果大循环”。

2、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善者,有道者,达到目的就可以了,适可而止,不也逞兵力好斗。

达到目的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不自我夸耀,达到目的不自我骄横,达到目的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不继续逞强。

事物过于强壮就开始走向衰退。花红级点则谢,草木壮极则枯,人身壮极则衰。物极必反。知此理,用兵行事皆不可逞强过头,过头了就易走向反面。事物壮极了,就容易衰老。这叫做不符合道,不符道的东西就会过早的死亡,不可长久。

第三十一章

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善于用兵打仗之事,是不吉祥的东西,万物都会感到厌恶,所以有道者是不屑处之的。

君子居所以左边为贵,用兵打仗以右边为贵。古时以左为阳、为吉祥;以右为阴、为凶险。左右以坐北朝南来区分。那么左为东方,为木,象征生机;右为西方,为金,象征杀气和凋零。

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这,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兵器战事,是不吉祥之事,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才使用它。使用起来也是淡然处之,战胜了也不以为是美事。如果当成美事,那是喜欢杀人。喜欢杀人的人是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的。自古以来,战争狂人都没有好下场。

3、吉事善左,凶事善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吉祥的事,都从尚于左;凶事都尚之于右。

偏将军本居次位,为何居左居上位?而上将军本居主位,为何居右居下位呢?就是因为用兵之事,整个是居右位,上将军主用兵杀伐之权,而偏将军只奉命行事。这就是以丧礼的形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以哀痛的心情去对待。战胜了,把对手杀了,要以丧礼的形式去处置。

意在唤醒人类的良知。远离纷争战事,争取大爱和平。

第三十二章

1、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常常是无名而质朴的,虽然小而不见,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的。无名之道乃万物之根,虽不可名状,但藏造化之妙。

候王能守道治理天下,清静无为,以德化民,天下百姓万物自然归顺于他。

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泽养万物。候王效仿之,民从不用法令就自行和顺均衡,祥和太平。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万物开始时,给它们制定了各种名份。既然有了各份,就知道各归其位,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这如比道存在于天下,犹如川谷归于江海一样。万物自然宾归。

第三十三章。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知道别人,认识别人,是有智慧,而能知道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人贵有自知之明,通常人只知认识外物,认识别人,而对自己知之甚少,对自己认识不清。人生只会量人短,何时回头把自量。

能战胜别人的叫有力,能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生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胜己之力包括十种:一信力,二舍力,三戒力,四进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八智力,九道力,十德力。

知道满足的才叫富有,一个人即使有万贯家财,但仍绞尽脑汁敛财敛财,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他有了还想有,多了还想多。永不知足。这样的人不能叫富有。他除了金钱财富外,其它的一切都很贫乏。只有善于把握人生,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才是真富有。

有很强的行动力,能坚持不懈的才叫有志。有远大志向者,不会为困难和措折所吓倒,他能矢志不移,想尽办法克服前行中的各种困难。自强不息。能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去完成人生的志向和目标。

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本份,有所依托的人,才能长久,人生不仅要有形之所,更要精神之所。不失精神之所,不离道德的人才能长久。现代人多数只知追求高楼大厦、豪华居所,但如果没有精神居所,离道失德,终不能长久。

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是真正的长寿。有的人肉身虽存,但真性已死,犹如行尸走肉,不死已亡。相反有道之人,能明心见性,了悟生死之道。肉身虽死,精神常在,死而不亡。死即新生,死即永生。他的精神长久的留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