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公安局领导名单:介绍几种玉雕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6:31:28
介绍几种玉雕技法2008-10-29 13:56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物体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中看到物体的各个方面。从研究古代的寿山石雕获知,与殷、商、周、秦、汉。唐的百雕一样,圆雕也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不论是出土的南朝的寿山石猪和南北宋的人兽俑,都足以证明。即使到了清初寿山石雕鼎盛时期,雕制人物。动帆主要仍然使用圆雕技法。这一时期享有盛名的石雕艺人杨玉璇、周尚均。魏汝奋。魏开通。董沧门等,虽然雕刻风格各异,但却都是圆雕大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玉璇的《僧人卧像》,周尚均的《弥勒》、魏开通的《伏虎罗汉》等十几件寿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和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杨。周、魏。董的传世之作,都显示了清初寿山石圆雕技艺的高超水准。如魏汝奋的《数珠罗汉》,人体比例准确,坐势自然舒展,神态悠然自得,面额饱满,两眼微闭,鼻宽且丰,两唇微翁,欲言又止,表情异常生动;衣纹用刀流畅,富有动感。不论从作品前观,或是从背部看,显得一样的和谐自然,是一尊圆雕的杰作。可见这一时期的石雕艺人已善于利用巧色,懂得用石材的有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用无色部分雕刻罗汉肌体。有的还在罗汉跌坐的蒲团上描花巧填金粉。杨玉璇更在罗汉服饰上镶嵌宝石,用以衬托雕像,使之瑰丽多彩、庄严辉煌。
清光绪年间出现的福州寿山石雕“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也是一个圆雕高手。他的圆雕人物多以仙佛人物为题材,风格受杨玉斑的影响,并有明代德化建瓷高手何朝宗遗风。造像重于传神,造型颅著身短,形象比较肥大,衣纹如行云流水般地流畅飘动。“东门派”传人林元珠。郑仁蛟、林友竹等也是圆雕高手。林元珠还在圆雕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物和山水相结合的“立体雕”,用来表现民间传说。故事、戏曲情。郑仁蛟则吸收木雕、牙雕:青石雕的长处,融于寿山石圆雕之中,使之风貌一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现代,由于寿山石雕的题材不断扩大,石雕技法也在不断发展。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出现了搂空。链条雕。人物和雕刻动物的大型群雕,使圆雕更加精美完善。如冯久和雕刻的《猪崽满园》,以一群母子猪造型,反映了农家的兴旺。陈敬祥的镂空雕《求偶鸡》,以群鸡的亢奋恣肆的形态和刀法的创新独到,令人振奋。郭功森的山水雕《武夷风光》集闽山碧水于飓尺之间。以小见大,意境无穷。林亨云的群鱼雕《海底世界》,无水而游鱼,胜似鱼游水中,令人快然乐哉。林廷良的链条雕《九宝连环章》,环环石链动,九章喜相连。这些艺术作品都是艺人们在纯熟的圆雕技法的基础上,利用大体积的五彩斑斓的高山石创作的,是寿山石雕从造型、题材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

浮雕
浮雕,即是在石面上雕刻凸起物像的一种技艺。又据物像凸起的程度,可分为浅浮雕与高浮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景部分进行局部或全部镂空,称为透雕。透雕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透雕又分为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寿山石浮雕讲究石料的色界分明和石面的宽大平整。有两层色界者,可以利用上层石色进行雕刻,下层作为衬底,或在衬底上刻薄意,犹如浮雕与壁画上下交映。色界有多层次者,可以用来雕刻高浮雕的作品。这样的艺术效果就更加理想。浮雕与透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在全国各地无处不见,无时不在。较早的如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集古代雕刻艺术之精华。洞内佛龛林立,龛楣上成连环画形式,浮雕出完整的佛教故事,其中菩萨、伎乐天。供养女形象生动;扬幡起舞的飞天,炯娜多姿,意趣横生。西安的唐大宗昭陵六骏浮雕,系古代艺术的代表作。福建各地古代的浮雕与透雕作品,也不胜枚举。泉州开元寺院内镇国、仁寿二塔上的浮雕十分典型。塔内的八十尊浮雕佛像,或庄严秀丽,或慈眉善目,或刚健威武,或雄壮伟烈,极具宋代风格,上述的浮雕艺术都对寿山石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单就寿山石的薄意、透雕来说,它便是借鉴中国古代寺院、宫殿、亭台楼阁、小桥、寮舍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寿山石雕是一种几案上的艺术,属小型
之作,因而有着自身的特色。清乾隆时期的名雕师周尚均,就擅于寿山石巨奎四周进行浮雕,所刻之博古与夔龙图案,便是早期较完美的寿山石浮雕艺术。北京故宫明清艺术馆收藏有他的作品。清末民初,“东门派”第二代传人林元珠是一位浮雕艺术的高手。他擅长于利用多色界的寿山石进行浮雕,以景衬人。远、中、近景处理得当,意境幽深,刀法灵动,艺术效果极佳。近当代的林寿煁、王雷庭也是浮雕行家。林的佳作《鹅燕薄意笔筒》、《天堑变通途》等:都是运用浮雕与高浮雕技法制作的。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有他的作品《稻香千里》,是用一块白、黄相间,色界分明的寿山奇降石雕制的。作者采用了焦点透视法进行构恩,上部白色层刻了六只飞翔的白鸳,从近处飞向远方;下部黄色层雕成一片金色的稻,在微风中摇摆起伏。整个画面的远景、近景处理得当,疏密有致,一派生机,充分体现了作者超凡的技艺功底和艺术天赋。林寿煁的另一件雕品《南昌起义纪念馆》,则是作者运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手法,首次运用焦点透视法雕制而成的现代建筑物的作品。由于三维空间布局合理,使在飓尺的画面中游刃有余地表现了宽畅的广场和雄伟的大楼,作者还别出心裁地用透雕技法来处置作品上端部的朵朵祥云,既增强了云彩空间的流动性,又因为合理的通透而进一步突出了主体。在山水题材中,运用浮雕与透雕结合的技法,而且表现新题材,这在寿山石雕史上是罕见的。“西门派”薄意大师王雷庭,在浮雕艺术上有非凡的造诣。他的许多山水作品,都是用浮雕技法来表现的,如《长汀长岭寨》、《山村新貌》等。他的刀法圆润。浑厚,构图别开生面,多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使作品中的山峦层层重叠而上,而远近高低又不相同;观其作品有如“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的感受。70年代末,寿山石雕东门派正宗传人林寿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尤其擅长浮雕的特长。首创寿山石刻新品种“寿山石镶嵌”。石刻镶嵌是将颜色不同的石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画进行分解,刻减浮雕,然后按照图稿把它嵌饰在漆器的屏凤、挂联、桌屏、器皿等上面,浙江一带颇为流行。在这方顾,福州更具优势:其一,福州寿山石色彩丰富。“人间诸色它具有,人间所无它也有”。这在其他石中是不可比的。其二,福州脱胎漆器的技艺也位居全国前茅,而林寿煁技艺精湛,刀法灵利、流畅,所以他的镶嵌作品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