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至尊异界游:学科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主渠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3:43:32
周军怀
摘自:《天津教研网》
一、校本教研与学科教学研究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中的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是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学科教学研究是以某一个学科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个学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研究。从本质上看,学科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校教育的应然“本位”。因此,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必然要通过学科教学研究的实施才能实现。
二、学科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渠道
1.学科教学研究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而校本教研是由课程改革引发的
2001年,我国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2003年,又在530个省级实验区推进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实验区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急需要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这迫切要求学校成为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在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得到最有效的专业发展。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事、专家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校本教研应运而生,并在新课改实验区普遍开展起来。
2.学科教学研究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科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学科教学,传承文明,培育新人。因此,一所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决定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只有深入开展各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切实落实好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学科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学研究者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学科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一线教师搞教研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校本教研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科教学研究上。
首先,从理论上讲,校本研究的程序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行动——进一步反思和总结。教师通过校本研究,利用总结的经验指导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校本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实践,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实践,而实践主要就是学科教学。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不能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其次,从实际来看,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任务是完成常规的学科教学任务,由于教师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烦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性工作,一个教师要脱离自己具体的学科教学去开展其它方面的教育科研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把教育科研与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贴近工作实际来开展教育科研,应该是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也应该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出发点。校本教研只有抓住学科教学研究这条主渠道,才能真正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科教学研究
1.加强学科教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切实树立以研兴校的观念。
首先,要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全校教研计划。学校要指导、督促教研组制定、落实教研组计划,并形成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的评估办法。
其次,要选好教研组长。学校要选拔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虚心学习、勇于教改、热心公务、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同时,明确教研组长的责、权、利,并定期考核。再次,要重视教研组建设。学校要处理好教研组活动与年级组教学的关系,使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教师教育理论的加油站和学术交流的园地,切实发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职能。
2.明确学科教学研究的重点首先,要加强对学科教学常规内容的研究。学科教学研究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教材、教法研究,对怎样备课、上课,怎样评价、辅导学生等学科教学常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其次,要深入研究教材的使用和开发。学科教学研究要针对新课程教材内容富有弹性的特点,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再次,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课程改革使教材的权威地位下降,扩大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但也使教师承担了更多的教学选择的责任。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情景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研究的运行机制
首先,教师要树立三种意识,即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要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动将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开展专题研究,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学校要强化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活动应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教研活动,使教师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得到分享,教学的资源得到共享,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再次,教研人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教研人员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将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作为教研工作的宗旨;要高度关注教学改革与实践,重视收集自下而上的来自基层教师的教学问题;要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研究,为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总之,要建立富有成效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四种人的作用:一是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等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作用;二是各科任教师的作用:三是教科院(所、室)的教研工作者的作用;四是学科教学论专家的作用。只有当上述人员通过恰当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协调一致,融为一体,形成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共同体,齐心协力,全面开展学科教学工作时,校本教研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