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赛鸽俱乐部:Google工程师对学生朋友的一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2:39:36

自去年春天加入谷歌,我曾多次随公司校园招聘团队一起走访各地院校,帮助公司发掘
人才。利用这样的出差机会到处走走看看,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是我一点小小的私心。
但更具挑战性、更激动人心的,还是和我未来的同事们过招,不打不相识嘛。一想到马
上就要和这样优秀的人才一起工作,我就兴奋不已,真恨不得现在就买一张单程机票把
他/她拽回北京。

然而,在面试过程中,我也相当惋惜地看到,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很多青春韶
华的学子未能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潜力。这里我不讲成绩,只把我遇到过的一些普遍
的问题归纳一下,希望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朋友们能有些许帮助。

实战!实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一个未来的软件工程师来说,实际编程经验是
相当重要的。我们会要求应聘者在紧凑的时间内编写大量的代码,从中考察应聘者的分
析能力,编码速度,代码可读性,对所用编程语言的掌握程度,对边界条件与异常状况
的处理,数据结构与函数接口的定义,程序运行的效率和应聘者查错纠错的能力等等。
一口气列出这么多要求,听上去似乎过于苛刻,其实只要积累了足够的实战经验,每一
个应聘者都完全可以满足这些最低限度的要求。

我记得开复对于青年学子们有一个建议,大学四年,至少要编写 10 万行代码。不是每
一个人都期望进入谷歌这样的顶级技术公司,但即使对开复的建议打个三折,也还有 3
 万行呢,不努力,能行嘛。前来应聘的学生们在编写代码时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大
都可以归结到同一个原因:锻炼太少。比如"for (int i = 0; i < strlen(s); ++i)",
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怎么可能意识到暗藏其间的效率陷阱。再比如内存泄漏,就和初恋
一样,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不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而一旦经历,终身难忘,根本用
不着你有多聪明。遗憾的是,我看到许多相当聪颖的学生写出来的代码只能用惨不忍睹
来形容,真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就是他们的第一次。大家不要怪谷歌要求高,恕我直言,
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下点儿苦功夫,不光谷歌一家,其它公司恐怕也是进不去的。

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往往有更多实习、兼职机会,接受锻炼之余,还能攒下一笔小
钱作零用之资。其它一些地区的学生也许就没有这么幸运,这就尤其需要积极主动,寻
找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世界正在变平,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着地球的面貌,让不
发达地区的学生也能相对容易地接触到发达地区的资源。前不久我在西安遇到一个学生
,他半年来一直坚持在北京大学的 ACM 网站上参赛、做题,我看他写出来的程序就确实
比他大多数同学都要好一些。我相信,只要他能够持之以恒,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
听说浙江大学的 ACM 网站、TopCoder 网站也都是不错的教育资源,感兴趣的同学不妨
一看;虽说做竞赛题距离真正的软件开发还有着显著差别,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出发
点。

在积累一定编码量的基础上,我建议大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我。如果几万行代
码写下来,学 C++ 的不知道 const 怎么用,学 python 的没听说过 GIL,我看也没什
么意思。到了这个阶段,我推荐大家读一些经典的进阶书籍,例如《Effective C++》、
《Effective Java》等,即使地处偏远地区,也可通过网上书店买到。(我建议编码量
太少的同学就先不要读了,会走火入魔的。我见过有学生连引用和指针都没搞清楚,就
在那里重载操作符的。)交流也很重要,如果能够与网上网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当收事半功倍之效。在这一方面,各校的 Google Camp 也许能够起到一定
作用。

"我会写代码呀,为什么谷歌不要我?"

在谷歌,研究与开发融为一体,软件工程师与计算机科学家当然也合二为一。计算机这
几年算是比较热的,能够得偿所愿挤进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都是全中国顶尖的人
才,如果大学四年荒芜学业,未能取到真经,浪费了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是不是
太可惜了呢。

遍历一个数组或链表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对于这样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竟然各地都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回答说是 O(logN)!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提示应聘的学生说:"你
是如何理解'遍历'一词的涵义呢?"他立刻做恍然大悟状,回答说:"哦,对,应该是 O
(NlogN)"。我当时失望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坊间一直传说谷歌
的面试题有多难,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卡在最基础的问题上。少数人费尽气力要收集谷歌
曾经用过的面试题,其实我们大多数题目都来自或改编自经典计算机科学教材的习题。


顺便提一句,上面提到的那个答错的学生乃是一流大学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生,门门
功课(包括所有计算机专业课)均在 90 分以上。反差何其大也!

诚信为本

我曾服务于多家公司,注意到不同的公司之间,乃至同一公司内不同的面试官之间,对
应聘者的要求都会有所差别,或看重潜质,或偏好经验,或强调态度。但有一点大家是
共同的:如果应聘者在诚信上有疑问,谁也不敢要。

总体而言,现在的学生其诚信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期望。然而,不和谐
音也还是有的。我们曾在某著名高校进行笔试,就发现有学生严重作弊,他们毁掉自己
的机会不说,整个学校的名声也受到拖累。面试中偶尔也能遇到诚信堪忧的学生。有一
次我出了一道题,前来应聘的学生明明以前见过这道题,却告诉我说没见过,自以为得
计,可他那一纵即逝的狡黠一笑哪里逃得过我的眼睛。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说真话最简
单。
做最好的自己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加入某一家具体的公司,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这里所谈,既不系统亦欠简练,但确实是我在几次校园招聘之旅中发现的一些具有共
性的问题,故不避好为人师之讥,罗列于此。我当然知道,本文的首要目标读者——大
一新生是不听劝的,他们更愿意把所有的错误亲自重犯一遍。话虽如此,只要能够对一
个学生有所启迪,我的时间就不算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