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广告:校本教研重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04:02
黑龙江省肇源县头台中心学校 /刘文允
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学习新课标和落实新课标要求的任务还很繁重,为了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达到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及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要目的,把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头台镇中心学校把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对活动开展情况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使校本教研工作摆上日程,抓在手上,落到实处。本着夯基础、练内功、强素质、促成长的原则,实施人文化管理。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激发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提高、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让教师张扬个性。
二、以组建学习型团队为主要形式,在校本教研中为教师建构合作、竞争的平台
要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的学习必须养成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要使研究结出丰硕的果实,必须做到教师的研究学习与实际教学的紧密结合,方能奏效。我们结合实际,寻找学习研究的最佳单位和载体 ----学习型团队。我所在的学校按校别组建了30个学习小组,将全镇教师都编入学习小组,参与面百分之百。针对本学年的各科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三、以集体备课的研究课题为主要内容,在校本教研中让教师人人当主角,张扬个性
1.同组教师间的互动。在每周三下午的小组备课日上,由教研组的中心发言人对自己上周的教学反思进行小结,把成功的经验与失误的教训传递给小组成员,再把自己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思路介绍给每个教师,小组成员围绕提纲进行互动交流。大家围绕共性的问题展开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力地指导了今后的教学。
2.同一年级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互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式的应用实践不可能完全到位,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怎样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等,教师们在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知识储备状况和所关心的社会现象等问题,教师们感受到这种注重实际问题的校本教研,达到了切磋教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学科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的互动。为使教师实现与教研员双向互动、平等交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一是每学期初组织教师集中观看教学光盘中的典型课例,观摩省、市级教学能手的课堂教学,让大家开阔视野,倾听专家们的点评。然后定目标、找差距,把握努力的方向。二是聘请县进修学校教研员来校讲座辅导,现场听课评课,解惑答疑,排除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阻力、困扰。三是参与网上论坛,和省市级专家学者们沟通、咨询、网络备课,求得指导。
四、以提升骨干教师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在校本教研中让骨干教师彰显优秀
在校本教研中首先建立骨干教师培训网络,即中心校和各村小学都要培养镇级、校级骨干教师,做到骨干教师无空白校。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并确立培养目标 ----“人格修为高尚、文化底蕴深厚、专业发展领先”。
其次,采取措施,促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新老教师结对子,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学高为师。二是广开渠道,邀请市、县教研员以及兄弟学校教师来校听课评课,传递教改信息,传授教学经验,使之尽快成长起来。三是订阅多种教育报刊,博采众长,丰富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四是派出外地学习,不断深造。
第三,抓住关键,强化基本功训练。按教学常规严格训练,重点抓好备课、上课、反思、作业设计与批改等环节;按实际教学需求训练,定期进行写字、简笔画、朗读、说课、撰写论文、制作课件等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第四,创设平台,让骨干教师大显身手。中心校及村小学每学期要安排 1~2次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竞赛活动,给教师创设大显身手的平台,营造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让骨干教师彰显优秀。
第五,建立激励制约机制,确保本校教研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将校本教研的工作同教师的全面工作捆绑在一起,考核上加大其权重,激励其在该方面投注精力,快出成绩,出好成绩;在评模、晋级上对教师、村小校长实施一票否决,校本教研工作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评模、晋级资格,后进者视为落聘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