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做法:《沧浪区志》——第五卷(街巷河桥)第一章(街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02:48
沧浪区位于苏州城区南部,境内街巷河道纵横交错,水陆平行,河街相邻,桥梁棋布,构成水乡城市特有景色。街巷桥梁的命名颇具特色,含义丰富,用词雅俗兼收。千百年来虽有变更,但基本格局依旧。
民国时期和50年代末到60年代,两次填塞河道,废拆桥梁。古城“三横四直”主干河道中,沧浪区内现存第二横河(交界河)、第三横河和第一、第四直河的南段,还有南园水系。
1999年末,沧浪区内共有大街小巷409条(其中城内227条,城外182条);有桥梁178座(其中城内73座,内外城河18座,城外87座),河道总长度约55公里。另有民国以来已废街巷99条,已废桥梁74座。为便于检索,将街巷、桥梁编成索引附于志末。
第一章 街巷
沧浪区内的纵向主干道是人民路—人民南路;横向主干道是十梓街—道前街—三香路;饮马桥北堍为纵横主干道垂直交叉点。纵向次干道自东而西有东环路、侉庄路—葑门西街、南园北路—南园南路、凤凰街—带城桥路、公园路、五卅路—平桥直街—乌鹊桥路、养育巷—司前街—东大街、剪金桥巷—吉庆街—西大街、学士街、阊胥路—盘门路、桐泾南路。横向次干道自北而南有干将东路(南半)—干将西路(南半)、民治路、葑门路—十全街—书院巷—三多巷—侍其巷、竹辉路—新市路—胥江路、杨枝塘路—南门路—盘门路、南环东路—南环西路。另有苏嘉公路和苏福公路。
沧浪区的街巷名称,从各个方面反映其历史风貌、地域特色和社会背景。有因古遗址而命名的:如子城城濠锦帆泾填塞后所筑之路称锦帆路,伍子胥故宅所在名伍子胥弄,地处吴王大荷池旁曰采莲巷,元代鹤山书院所处呼书院巷,葑门外敌楼铁炮用石弹故地名石炮头。有因官署、第宅、寺观命名的:如长洲路、道前街、吴衙场、申衙弄、羊王庙、五龙堂等。有因园林名胜命名的:如沧浪亭街、网师巷、钟楼头、百花洲等。有反映工商行业的:如打线弄、织里弄、石匠弄、铁局弄、草鞋湾、橹行湾、船舫巷、油车场、大窑场、枣市街等。有以独特标志物为名的:如大石头巷、青石弄、狮子弄、双井巷、槐树巷、大树头、盘门放生池等。有的则表达人民美好愿望:如吉庆街、如意里、永安里、十全街、三多巷、兴业路等。至于人民里、幸福村等,不言而喻是新中国建立后定名的。
因水乡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区内街巷名与“水”有关的不下60余处。直接以水命名的如:胥江路、清河浜、金狮河沿、虎啸塘岸、摇船头、水曲头等。以桥为名的如:万年桥大街、带城桥下塘、望星桥北堍、乌鹊桥路、市桥头等。
1980年苏州市地名委员会(始称地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首先是消除“文化大革命”乱改地名之灾,沧浪区有32条街巷的传统名称得到恢复。接着调整重名,有21条里弄名避免了与别处混淆。又合并了一些街巷名,如:十梓街、严衙前、天赐庄合称十梓街,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称道前街,杀猪弄、观音阁并入朱家园等。此外,还为新辟道路定名,如三香路、南环东路、南环西路、葑门路等。
第一节 城内街巷
一、人民路及其两侧(36条)
人民路 苏州城内纵向主干道。南起人民桥,经饮马桥、乐桥、香花桥,北至平门桥。全长4681米,乐桥以南为沧浪区辖境,区内长度为2239米。
人民路(90年代)
自书院巷向北至香花桥段,唐宋时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俗以府学为龙头,北寺塔为龙尾),遂名卧龙街。清康熙、乾隆南巡时百官在此接驾护卫,便改称护龙街。抗战胜利后曾改称中正路。民间则误称马龙街。自书院巷向南至沧浪亭街原称三元坊。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官府曾为连中“三元”的钱棨立牌坊于此,故名三元坊。1951年,三元坊和护龙街统称人民路,但民间仍将此路段称为三元坊。
路原宽3米,系石板路面,石板底下为下水沟渠。民国17年(1928),拓宽香花桥至察院场段,宽7米,碎石路面。30年,拓宽至饮马桥,宽9~12米,弹石路面;32年,修筑饮马桥至三元坊段;1951年,由三元坊延伸至新建的人民桥,宽14米,煤屑路面。此后,经40年的拓宽、翻建、改筑,至1993年为宽30~45米的沥青路面;其中,竹辉路至书院巷段620米,饮马桥至大石头巷段280米,快车道为小长条石路面。
人民路原三元坊段是传统的文教区,府学、紫阳书院、正谊书院、苏州图书馆、苏州中学、实验小学、苏州工专、苏州美专、苏州医学院等,先后在这一带创立。三元坊至饮马桥段曾为政治中心区,1997年前中共苏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驻此数十年。
人民路东侧(自北而南)
孝义坊 东出南双井巷,西出人民路与憩桥巷相望。原名东憩桥巷。宋时敕建孝义坊于西口,巷以坊名。明代建周孝子庙(即灵慧寺),故又称周孝子巷,庙内有“蓬莱古井”。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111米,宽4米。
通关坊 西口在人民路,与大石头巷相望;东出锦帆路,与皇废基相望。唐宋时有通阛坊立于西口,意谓通阛阓(商市)之坊(其西古为闹市区)。后误作通关坊。7号系控制保护古建筑。巷长120米,宽3.1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3年改为干将东路西端回车道,拓宽至10米,沥青路面。
南双井巷 南口在通关坊与盐仓巷相对,北口东接孝义坊与之成直角,南北走向。本是古巷,以二古井得名,后成荒丘。30年代始有零星棚户。原与北双井巷为一巷,名双井巷。50年代市城建局在孝义坊与张果老巷间建房,双井巷中段被划入局界,所剩两端遂加南、北字样。张果老巷出锦帆路转角处有二井,一为青石井栏,一为黄石井栏。因地基壅高,井栏已三次加叠,而水位仍高,久旱不涸,水质甘洌。底层井栏内侧四周汲水绳痕极深。50年代初为泥路,后改弹石路面,1984年改铺水泥道板路面。长123米,宽3米。
双福里 在南双井巷中段西侧,东起南双井巷,西端不通。30年代后始为棚户居民区。长18米,宽2米,50年代后改泥路为砖街。
穿心街 平行于通关坊南侧,东起锦帆路,西出人民路。清代称城守弄,因有城守中军参将衙门在。其址民初为驻军三标司令部,民国10年程德全重建报国寺于该处,后成为灵岩寺下院。19年,印光法师在此闭关修辑《四大名山志》。寺与锦帆路章太炎宅相近,国学、佛学两大师相邻,一时传为佳话,穿心街名之由来或谓与此有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125米,宽4米。
大新街 在饮马桥北堍,东出盐仓巷,西至人民路。曾名北新街,其南原有小新街,亦名南新街。古代就有此两街。50年代,两街为住宅的前后门对外通道。1958年“大炼钢铁”时,堆煤于小新街东口,阻断了交通,住户随之砌墙堵口,小新街遂被分割,不再存在。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菱形、六角道板路面。长110米,宽4米。
石家湾 位于饮马桥南堍,西起人民路,向东折南至仓桥西堍与张思良巷相连。古称石家汇,是两河汇流之处。后以吴语音同,“汇”讹为“湾”。相传石家湾西口北侧为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最后居所。长210米,宽3.5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马济良巷 位于十全街西端北侧,西出人民路,东与张思良巷直角相接。宋代称旌义坊巷,有坊立于西口。清代即名马济良巷,俗呼马脊梁巷。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81米,宽2~4.5米。
沧浪亭街 位于沧浪亭北侧,沿沧浪池向东折南分岔,东出乌鹊桥路,南出竹辉路,西口在人民路。西段原称沧浪亭前。南段原名三家村,1956年改称支农村。1980年统称今名。沿街景色优美,西口“沧浪胜迹”石牌坊耸峙,街南沿沧浪池杨柳依依,风光旖旎,隔水即宋代名园沧浪亭及苏州美专旧址罗马大楼(今苏州美术馆暨颜文樑纪念馆);街北则是可园(在今苏州医学院内),其东解放军一OO医院为结草庵、近山林、正谊书院故址。原为弹石路面,1982年翻建为小方石路面,同时垫高路基。长562米,宽2~8米。
沧浪亭后 位于沧浪亭东南,东接沧浪亭街。原通向西南,为南园菜地间小道,50年代征地建工人文化宫,西端遂不通。弹石路面。长60米,宽3米。
近泮村 位于竹辉路南侧,西出人民路,东通南门新村二弄。原为菜农聚居村落,因邻近府学,古之学例有泮池,又称泮宫,故村名近泮。1980年路牌误为近潘村。多系私人平房,道路曲折迂回。1978年改弹石路为水泥路面。长195米,宽2米。
东二路北未名横巷 东起竹辉路,西出人民路。为人民路东侧南起第三条支路。本是农田菜地,随南门商业大楼及竹辉新村的兴建而形成,尚未定名。有迎宾旅社在其东首,有俗呼迎宾路者。东段为水泥六角、菱形道板路面,西段为水泥路面。全长54米,宽3米。
东二路 位于人民路南端东侧,西起人民路,东不通。本是农田菜地荒冢,70年代随长途汽车站和南门商业大楼的兴建而形成,1982年定现名。长60米,宽7~8米。沥青路面。
人民路西侧(自北而南)
憩桥巷 位于乐桥南堍西侧,东起人民路,西在三山街北口处连幽兰巷。古时东口有桥,传春秋时吴王率军出征曾在此憩息,故名“憩桥”,巷以桥名。金圣叹宅故址在巷内。5号门前原有“乐善好施”额石坊,1972年第二横河西段填筑防空洞时移用作石材。7号宅内有砖刻门楣“邀月”、“听涛”和砖刻门联“酒醉琴为枕,诗狂石作床”。9号系清代“巧木公所”即鲁班庙故址。10号内有“竹苞松茂”砖刻门楼。13号宅园有砖刻门楣“小瀛洲”、“桃源”。巷长150米,宽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3年改为干将西路东端南侧回车道,拓宽至10米。
幽兰巷 东口北接干将西路回车道,南接三山街,东出憩桥巷;西口北接双成巷,南接牛车弄,西通花街巷。宋代称勾栏巷(当时称围栏搭棚的百戏杂剧演出场所为“勾栏”),清代已改用今名。4号为旧律师叶正甲宅。5号为著名西医内科(50年代曾任卫生局局长)余志华寓所。20号为旧律师(汪伪禁烟局长)唐慎坊宅。巷长221米,宽2.5~5米,弹石路面。
三山街 南起大石头巷,北至憩桥巷,1995年延伸至干将西路。宋时称蛾眉桥巷,桥原在巷北第二横河上,即原鹰扬巷北口之市鹤桥。清代已称三山街。福州因城中有三座山,别名三山,未知与街名有关否。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100米,宽3米。
大石头巷 东起人民路,西至东美巷,正对柳巷。宋代巷东口立有牌坊,称平权坊。明代平权巷、大石巷、大石头巷并称。清代称大石头巷。所谓大石头,即陨石,早已不知去向,仅在巷东段北侧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门外留有明代所立之石刻一方,黄褐色,高0.4米,长宽均为0.6米,竖刻隶书“古坠星石”,上款“大石之二里名因之”,下款“大明崇祯壬午地主骠骑将军施英□记”。24号秦宅系控制保护古建筑。35、36、37号清代大宅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后门在仓米巷,相传乾隆时沈三白曾居此。36号有砖刻门楼两座。37号有莲花瓣青石古井栏。39号大宅后两进各有井一口。原有莱圃(清李果宅园)、五百梅花草堂等园林。市公安局在巷东端南侧。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长332米,宽3.5~6.5米。
薛家弄 南出大石头巷,北不通。原为旧律师沈兆九宅园的书房及仆役居处,弄底(今2号)为其宅园后门之一。沈姓后辈家道败落后,以仆役居此抵工资,由原宅划出。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长50米,宽1~1.5米。
毛家弄 南起仓米巷,北至大石头巷。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102米,宽3米。
德安里 在仓米巷之北,东起人民路,西不通。为民国石库门砖木结构两层住宅里弄。巷长25米,宽1.5米,弹石路面。
仓米巷 位于饮马桥北,东起人民路,西至东美巷。按《吴郡志》,巷南宋代为府仓(平江府粮仓),当时今道前街东段(原卫前街)称仓前街,本巷称仓后巷,后转为今名。24号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半园。16号为清末拔贡卢彬士宅。23号为著名西医外科(原博习医院院长)肖伯宣寓所,民国时他曾在此创设博爱医院。23号旁原有小巷退耕里通大卫弄,民国时汪姓置房地产时划作私产,因而被堵塞。1953年秋划入第二人民医院。32号原是始建于明代的隆庆寺,后被用作仓米巷小学。80年代初期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291米,宽2~4米。
大卫弄 北接仓米巷。清末,美国传教士杜步西到苏设基督教堂于养育巷,并筑寓所于此,以“大卫”称弄名。弄南本通卫前街,50年代第二人民医院扩界划并此弄南段,将原杜步西寓所用作外科病房。9号为初建于明代的姜太公庙,墙角记载沿革的石碑完好。弄长45米,宽3米,弹石路面。
金狮巷 位于饮马桥南堍西侧,东起人民路,西至金狮桥南堍金狮河沿。唐代时巷口有坊,称同仁坊。南宋即名金狮巷。明代称金狮子巷。清代别名经史巷。前巷后河。宋代边知白居此巷。其曾祖边询自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官姑苏,乐其风土,遂世为吴人。边知白,北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历任南宋户部、吏部侍郎。五柳园遗址为清状元石韫玉故居。14号、16号、26号为控制保护古建筑。31号原是近代小型园林小仓别墅。巷东端北侧旧有关帝庙。巷长271米,宽3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莲花巷 东起人民路,原西至金狮河沿,清末西段被划入巡抚衙门后园,巷遂不通。相传晋代高僧支遁饮马于桥(今饮马桥)下,至本巷口马溲,溲处忽生莲花,故名莲花巷。巷长31米,宽1.9米,弹石路面。
西二路 东起人民路,西抵东大街。本是农田菜地荒冢棚户区,50年代随南门开辟建设而形成。1980年定名西二路一弄,西段又称新村路,1982年翻建沥青路面,1989年“苏州城市标准地名图”标为西二路。该处有南门农贸市场,习称南门菜场路。路长390米,宽6~8米,沥青路面。路北侧有多条支弄,均为原棚户区自然通道沿习形成,后经逐年改建始成现状。
兴业路 南起西二路,北至新市路。该路为市工商局兴建的兴业集贸市场,路东建有南门工商所,1984年新建。路长150米,宽12~14米,水泥路面。
西二路二弄 平行于西二路北侧,东起西二路邮电支局旁未名竖巷,西出西二路工商所旁未名竖巷,50年代始建。1988年改铺水泥道板路面。长62米,宽2~2.5米。
西二路五弄 平行于西二路四弄北侧,东西两端出西二路未名两竖巷。1955年始建,1985年改建水泥道板路面。长52米,宽1.5~2米。
西二路六弄 平行于西二路五弄北侧,接西二路七弄,西出兴业农副产品市场。1955年始建。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六角水泥道板路面。长150米,宽4.5~5米。
西二路七弄 东经人民新村南侧通人民路,西连西二路六弄底。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长60米,宽3米。
西二路八弄 平行于西二路七弄北侧,东经人民新村一弄通人民路,西至西二路九弄。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长72米,宽3米。
西二路九弄 东连西二路七弄出人民路,西不通。1982年定名。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长90米,宽7~8米。
南门城根 位于人民桥北堍西侧,东起人民路,西至民房,北沿内城河。80年代初,由上海铁路局、市港务处、吴县航运公司等单位在此建造住宅楼。1988年改建水泥道板路面。长125米,宽2~3米。
交界路
干将东路 位于人民路乐桥以东,地处城区横向中轴线,为东西主干道,东接东环路通苏州工业园区,西至乐桥与干将西路相接。为沧浪区与平江区交界路,路(河)北为平江区,路(河)南为沧浪区。全长2863.95米,其中城外段(原相门路)长1013.96米,沥青路面,宽32米,其中车行道24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城内段长1849.99米。以干将河东段为中心线,以两路夹一河形式,保持河街相邻的传统道路格局。总宽50米,其中河宽6~10米,河两岸绿地各宽3~5米,南北车行道各宽12米,人行道各宽5米。在临顿路、凤凰街交叉口和乐桥南堍人民路东侧交叉口,共设3条回车道。河南沧浪区内路段拓建前自西向东原为祝家桥巷、北双井巷、张果老巷、前后梗子巷、言桥下塘、司长巷、桐桥东街、西灰堆园、升龙桥下塘、顾亭桥下塘等(参见第三节)。1992年10月20日开工拓建,1994年9月28日竣工通车。
干将西路 位于人民路乐桥以西,东连干将东路,西至西环路。与干将东路同时开工,同时竣工通车,同为城区东西主干道。全长4166.05米,其中城内段1220.01米为交界路:乐桥至芮桥段与平江区交界,芮桥至学士街段与金阊区交界,学士街以西路段均属金阊区。河南沧浪区内路段拓建前自东而西原为紫兰巷、鹰扬巷、豆粉园、双成巷、大八良士巷、小八良士巷,太平桥弄、升平桥弄等(参见第三节)。城内路段为两路夹一河形式,南北路宽各20米,其中人行道各5~6米。河宽6~10米。
二、城内东片(110条)
十梓街 东起苏州大学校门口,向西过望星桥,穿越凤凰街、五卅路,于饮马桥北堍至人民路,与路西侧的道前街相连。原是相连的三条街道:望星桥以东称天赐庄,望星桥至凤凰街名严衙前,凤凰街至人民路为十梓街。1966年合称红旗东路,1980年改今名。
天赐庄古名姜家巷。明代兵部右侍郎韩雍在此建葑溪草堂,又名天赐庄。其地遂称韩衙前。清乾隆时已名天赐庄。清末,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来此创办东吴大学、博习医院,建圣约翰教堂。
严衙前古名积庆寺巷。明代为大学士严讷故里,遂改称严衙前。
十梓街则因古有梓树而得名。古人以梓为百木之长,呼之为木王。东汉冀州刺史应顺廉直无私,赏罚必信,事后母至孝,传有梓树生于厅堂上之异,遂有“太守署前树十梓”之语。此街位于古代子城官署之前,故有此名。现为沧浪区的政治中心,中共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等均设于西段。东段为文教卫生区域,周围有苏州大学、市第十中学、区实验小学、第一人民医院等。7号为基督教圣约翰堂。96号原有小型园林,70年代成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庭院,尚存大雪松三棵及湖石假山、水池、小桥。256号市总工会原为上海青浦朱姓私人住宅。曾经寓居此街的近现代知名人士有:博习医院院长(苏州医学院院长)陈王善继(4号)、儿科医学专家(儿童医院院长)陈务明(12号)、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58号)、山水画家俞子才(68号)、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政法学院顾问)盛振为(观音弄1号)、文学家黄摩西(门牌不详)等。民国时该街宽仅3米。1950年翻建为弹石路面,1964年拓宽并改铺沥青路面。路长1617米,宽9~11米。1989年五卅路以西段再拓宽至30米,1999年五卅路至凤凰街段拓宽至30米。
十梓街北侧(自东而西)
望星桥北堍 位于望星桥东堍北侧,南起十梓街,北抵钟楼头西口与祖家桥(巷)相连。望星桥旧名望信桥,民国24年改建并易今名。巷内有市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建筑百狮子桥(1965年被拆)和寿星桥。旧有黄孝子祠、王潘公祠等,现仅存黄孝子节妇坊在3号苏宅前。6号北原有清咸丰七年(1857)所立仓圣庙,70年代末拆除。18号旧为殡仪馆仁济堂。23号为侦探小说家程小青宅。巷长322米,宽3~4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百狮子桥 东起苏州大学财经学院大门折南达十梓街,西出望星桥北堍正对原百狮子桥,呈曲尺形。弄以桥名。西口南侧为仓圣庙遗址。1988年改砖街为水泥道板路面,长247米,宽4米。
钟楼头 东起区敬老院,近文星阁,西抵河,为望星桥北堍与祖家桥(巷)交界处。明代长洲县学所建文星阁在东端苏州大学界内,俗称钟楼,故名。东段有寺庵三:9号为贞净居,庵舍现半为托儿所,半为民居。11号为尊胜寺,现为民居。12号为仁寿禅院,已废。15号为清陕西巡抚岑春煊故居和祠堂,现归苏州大学使用。巷长272米,宽3.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祖家桥浜 主巷与钟楼头东段平行,东西两口均北出钟楼头。北侧原有河名祖家桥浜,巷随浜名。弹石路面,1997年改为六角道板路面。巷长287米,宽1.8~3米。
读书湾 东以巷门里南口为界,西接钟楼新村,北向两支巷俱出唐家巷。旧为潭花河头冷僻之地,俗称冷水湾。民国时,东吴大学学生在此创办公益性的惠寒小学,动员贫家小孩入学读书,1952年并入钟楼小学。书法家蒋企范曾在此办初级商业实用职业学校10年,抗战时停办。蒋曾向当局申请将冷水湾改名读书湾而获准。巷长120米,弹石路面。
巷门里 穿插于钟楼新村北缘。东出市桥南,西出读书湾。北向两支巷,一出市桥头,一连东灰堆园;南向两支巷,皆出市桥南。相传本有巷门,故名。附近原系农田菜地,70年代末建住宅楼群,但仍保持乡土气息。弹石路面。巷长253米,宽2~3米。
祖家桥 南界钟楼头西口连望星桥北堍,北界吴王桥东堍连石匠弄。本有桥,巷以桥名。桥原名佐家桥,因河道填塞于1975年拆除。80年代沿河建竹构亭廊供人憩息,利用河岸绿化美化与望星桥北堍连为一体。7号与11号间有小弄本为泥路,长约60米,宽1.2米,乃祖家桥去钟楼小学捷径。1983年翻修为弹石路面,1988年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全长140米,宽3米。
石匠弄 南界吴王桥东堍,与祖家桥(巷)相连,北界官太尉桥东堍,与兴市桥(巷)相连。东侧有支巷,为钟楼新村西出口干道。古称石匠巷,明《姑苏志》:“旧有石作在此,故名。”15号内有古井,红色花岗石井坪及井栏,一处房屋门楣上嵌有横卷形雕瓷雀梅图。弄长140米,宽2.5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8年拆迁,改为双塔集贸市场。
唐家巷 西口正对官太尉桥,东接巷门里向北出干将东路,宋代名官太尉桥巷,明代因千户唐岳居此,改称唐家巷。此为东西段。1994年后,原东西灰堆园地块改造,建唐家巷住宅区,形成今唐家巷的南北段。东西段保持苏州小巷传统风貌,多老宅院。8号内原有石牌楼,1967年崩塌。27号为民国年间建造的五进宅院。30号有房屋20多间,50年代迁入多户居民,曾一度称为“人民里”,木构镂雕斗拱大门尚存。原东西段长215米,新建南北段长140米,全长355米,宽3米,1989年改弹石路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甲辰巷 南出市桥头,北至干将东路。宋代名夹城巷,后变为甲辰巷。旧时手工纺织业集中,故建有机房祖师殿。巷南端有古砖塔一座,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巷长139米,宽2.5米,弹石路面。
市桥头 东起相门城河,西抵巷门里。其东旧有三国东吴赤乌古刹东禅寺,为苏城东西南北四禅寺之一。其西有桥称寺桥(古称寺西桥),巷遂以寺桥头名之,后讹“寺”为“市”。市桥头自古西连唐家巷。70年代苏州棉织厂于巷西圈地建厂,阻断通路,由是西出需绕经巷门里。巷南原有河,东通内城河。70年代河被填没,市桥被拆。巷长325米,宽4米,本为弹石路面,1984年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市桥南 北起市桥堍,垂直于桥北的市桥头,南抵张公桥折西约百米,与读书湾相连。因在市桥南堍,故名。旧称张公桥(弄)。原东侧有“朱公祠堂”与修船场。80年代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约200米,宽2~3米。
叶家弄 南起十梓街望星桥西堍,北以吴王桥西堍为界。古称叶家巷,宋翰林学士叶梦得居此,故名。叶梦得,号石林居士,北宋绍圣四年(1097)进士,南宋初曾任户部尚书。弄东傍河岸,垂柳依依,石桥比比(东沿原有望星、百狮子、寿星、吴王4桥,南北所经原有王母、胭脂2桥),景色清幽。晚清考秀才的外县书生大多在望星桥登岸,经此弄去定慧寺巷贡院。清末民初时,28号系“陈七少爷”寓所,29号是“余举人”之宅。迨至30年代初,南段有官员、实业家、工程师、医师建造的多幢庭院幽静的两层西式小楼(8、9、22、23号),当时的苏州第一任建设局长、后双目失明的魏祖摩即寓9号。弄长457米,宽3~4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马路砖路面。
张家弄 东出叶家弄,向西折北共四曲,连接南北向的八宝街。原与八宝街皆出王长河头荒地,1973年电容电器厂、第一人民医院征用荒地建房筑墙,两通道遂成相连的多折形。清代至民国,为织绸机户聚居,张姓人为多,故名张家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幼年居5号。弄长142米,宽2.1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官太尉桥 南起吴王桥西堍与叶家弄相连,北抵干将东路,为官太尉桥西堍塘岸,以桥为名。11号大宅建于太平天国前。15、17号为清代文学家袁学澜故宅双塔影园,民国时曾为庞执中、程干卿所得。巷长260米,宽2.1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马路砖路面。
严衙弄 南起十梓街,北抵第一人民医院围墙,折东出叶家弄。其南北段古时为打线(制绳)作坊所在,遂呼为打线弄(清乾隆时称打线巷)。1980年调整重名,以其南口之街原称严衙前,改为今名。弄西有石墙脚高出地面1米的深宅(大门在十梓街68号),是盐业巨商俞姓所置,其后裔上海国画院山水画师俞子才及兄俞调梅曾居此。弄长291米,宽2.2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张家巷 南出十梓街,北抵第一人民医院墙,东侧有一支巷。原北出王长河头空地,50年代后期第一人民医院征用北端,遂不通。清代称积庆寺后巷,民国时改称今名。长173米,宽2~3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香积弄 南出十梓街,北抵第一人民医院墙。原北通王长河头,1971年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将北端阻断。弄内5号是香积庵,弄因庵名。3号、8号(大门在十梓街,原门牌严衙前48号)为夏姓家祠,有小型仿古园林五松园,1971年划入第一人民医院。1号为陈启明(无锡市政协委员)宅,内有庭院。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华东政法学院顾问)盛振为曾居此。弄内房产原大部为蒋介石原配夫人毛氏的家庭医生庞新声所有,50年代初陆续售出。弄长133米,宽1.6~2米。弹石路面。
观音弄 南口在十梓街,西侧有清末自治局“挹注泉”双井。向北成平行的双通道,接王长河头,并可西通凤凰街。南口东侧原有葑门外天宁寺所属观音阁(十梓街114号),故名。“文化大革命”时曾改称勤劳弄。弹石路面。弄长428米,宽3米。
槐树巷 平行于公园路南段之东侧,南起十梓街,北抵民治路,正对万寿宫。万寿宫址南宋初期是追封为和王的名将杨沂中(赐名存中)府第,人称杨园。此巷当时为杨园正门出入通道,南口立有牌坊,称和令坊,为唐代旧名。南宋初,有南徙之皇甫氏居巷内,始种槐树两棵,后渐增植成林,大者至合抱,遂称槐树巷。20年代末,张姓等营建西式花园住宅,槐树陆续被伐,现尚存数棵。3号有白皮松两棵,属市三级保护古树名木。巷长约190米,宽2.3~3.2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方形和菱形道板路面。
信孚里 在十梓街与五卅路相交处的东北转角。主弄南通十梓街,六条横弄西通五卅路。现横弄出口封闭。原系清代抚标中军参将衙门旧址,辛亥革命后改作江苏省水警第三区区部。不久水警机构裁并,信孚银行购得该处房地产,于民国22年翻建为海式石库门清水青砖墙两层里弄房屋,定名信孚里,1991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主弄长130米,宽2.8米,水泥路面。
盐仓巷 位于十梓街西端北侧,东邻锦帆路,南出十梓街,北接通关坊。宋代设盐仓于此,故名。俗讹称咸菜巷。1958年市城建局在中段空地上建小高炉炼铁将巷阻断。1976年市建工局在该处建局本部大楼,巷被分为两截。南段北至穿心街,北段仅北口通通关坊。北段有一西向小横巷,巷底有一古井。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302米,宽3~4.7米。
十梓街南侧(自东而西)
望星桥南堍 为十梓街南侧东起第一条巷,西北出望星桥东堍,隔十梓街与望星桥北堍(巷)相对,东南于螺丝浜口接忠信桥(巷)。其西南隔河与盛家带平行。巷在望星桥南堍,故名。长250米,宽3.9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菱形道板路面。
螺丝浜 西出望星桥南堍(巷)与忠信桥(巷)相连处,东越苏州大学界墙至校院内,东西两部分不通。原有小河作弓形,两头通盛家带河,名螺丝浜。巷以浜名。二浜口处原各有桥。1958年填浜拆桥。浜址南半段划入大学界内。北半段仍用旧名,未几其东段亦划入大学界内。今巷长46米,宽4米,弹石路面。民主革命家(国学家)章太炎、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吕凤子曾居此。
忠信桥 位于望星桥东南,于螺丝浜口连接望星桥南堍(巷),隔河与盛家带平行,东南至望门桥通盛家带、百步街,西北有古石梁桥忠信桥跨河通盛家带。巷以桥名。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200米,宽4.3米。
盛家带 位于十梓街东段南侧,西北起十梓街,东南至百步街,与河平行,非横非直,斜且略弯,有如衣带飘拂。明代已名之为盛家带。巷内祠堂大宅栉比,13号为袁家祠堂,27号为徐家祠堂,25号内有清末汪文婉贞节坊一座;9号本系盐公堂,通吴衙场。砖刻门楼亦多:29号有甲寅年题款的3座;31号为市控制保护古建筑,有清道光戊申(1848)题款的2座;33号也是市控制保护古建筑,有清乾隆年题款的3座。31号残存竹丝墙门六扇。沿河于1984年添置花岗石护栏和绿地多处,巷容更为美观。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450米,宽3米。
百步街 南出吴衙场正对砖桥,北接盛家带正对望门桥。长59米,约合百步,故名。宽2米许,原为弹石路面。1984年3月由沧浪市政工程队、葑门派出所、苏州大学、百步街居委会协作,翻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工竣于南口树石碑作纪念,铭文为:“文明礼貌月,共建百步街”。南口东侧原有猛将堂,后成民居。
迎枫桥弄 南端于新造桥北堍东接吴衙场,西接带城桥下塘;北端在望星桥西堍南侧,与东旁的盛家带、西侧的迎枫桥下塘会合出十梓街。此处原有古桥,宋代名迎葑桥,因近葑门而得名。清代起误为迎风桥、迎枫桥,弄随桥名。1958年填河拆桥,仅存残迹。本以孔付司巷口为界,北段称迎枫桥弄,南段称新造桥弄,1980年统称今名。10号宅院内有列为三级保护的古树瓜子黄杨和罗汉松各1棵;4号原为王家祠堂;8号为清末状元陆润庠之孙(次子麟仲所出)陆同声居所。1984年改建中段为沥青路面,南北两段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全长349米,宽1.5~4.5米。
迎枫桥下塘 平行于十梓街东段南侧,东起盛家带与迎枫桥弄相会合,西至东小桥弄与东小桥下塘相对。本为迎枫桥南堍西侧塘岸,故名。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220米,宽4.3米。
东小桥弄 南起孔付司巷第十中学大门,北至十梓街。北端原有石板桥称东小桥(宋名清道桥。弄曾名清道桥巷、李王庙巷、东街、小桥巷),1958年填河拆桥。弄两侧原为清织造署总织局(南局)机房,咸丰十年(1860)被毁。民国时形成新贵别墅区。3号系国民党元老吴忠信所建西式宅邸仿古花园,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其对面是民国政要罗良鉴构建的大花园,人称罗家花园(罗园)。卸任昆山知县伍伯谷偕子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伍克家于吴宅南旁以六亩之地建园宅。60年代,罗园南部改建为第一光学仪器厂,北部建成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教职员住宅区。3号原吴宅先后被用作专区公安处、市宗教事务局、归侨联合会、国家安全局等。内有百年桂花树1棵,列为三级保护。弄长190米,宽6米。1983年铺设沥青路面。
东小桥下塘 平行于十梓街东段南侧,东出东小桥弄与迎枫桥下塘相接,向西折南接善家巷。本是东小桥南堍西侧塘岸,故名。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长174米,宽3.5米。
西瓦爿弄 全弄成十字形,南口在醋库巷,北口在十梓街,东无通路,西通马军弄。宋《平江城坊考》载,时称医院前(《平江图》中有“医院”在此)。清代称瓦爿弄,民国改今名。原北口有桥,称西小桥(宋代名永安桥,一名小博桥)。弄内有市文物保护单位柴园(正门在醋库巷)。巷长282米,宽2.4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凤凰街 南抵带城桥十全街,与带城桥路相连,中部在原南仓桥(1958年拆除)与十梓街垂直交叉,北至干将东路。以十梓街为界,南段原称凤凰街,北段原称甫桥西街。1966年合称反修路,1980年定名凤凰街。凤凰街古名孔圣坊巷,唐宋时有孔圣坊立于北口,后又名南仓桥巷。民间传说,清帝南巡行宫在街南端东侧带城桥下塘织造府,有人以为“圣上”出入即逢“孔圣”,于礼仪不符,遂借街南端西侧原金雀弄名,以“金雀对凤凰”为由改称凤凰街。甫桥西街宋名绣衣坊巷,有坊立于南首。清代称西街,民国时加“甫桥”二字。今101号为书画家吴湖帆宅(原正门在十梓街),104号原为火神庙,140号为关帝庙旧址,228号旧为顾沅辟疆小筑。156号宅院尚存高5.5米的瓜子黄杨。66号陆令儒宅,大厅高敞,建筑完好。南段民国时拓宽,北段于50年代拓宽。90年代中期全面改造,作为城区东侧内环线的主干道改造拓宽至30米,于1999年完成。街长1065米,沥青路面。
凤凰街东侧(自北而南)
定慧寺巷 东口在官太尉桥塘岸,正对吴王桥,西口在凤凰街北段。巷内有定慧寺,故名。宋代称王判司巷,后曾名寿宁寺巷、双塔寺前、双塔巷。巷内旧有双塔、贡院、定慧寺、苏公祠等名胜古迹。巷南原有河浜,东起胭脂桥,西至定慧寺前。清军于同治二年(1863)在双塔寺杀太平军战俘2万余人,人头填入此河,河废。90年代初,巷及其周围作为“37号街坊”改造工程全面整修。巷西口新立花岗石牌坊一座,镌联曰:“名士当年留旧宅,禅门今日尚生辉”,额题“定慧寺巷”。巷内两侧店铺、民居为仿古建筑,路面铺小方石,平整坚实洁净。巷长294米,宽11米。
苏公弄 平行于凤凰街北段东侧,南起定慧寺巷,北出干将东路。弄内原有苏公祠,故名。苏公祠故址在今“定慧寺巷35号后门”内。“文化大革命”时曾改称双塔弄。弄东侧晚清时为贡院。北段西侧为辟疆小筑旧址。弄长287米,宽2.5~3.2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路面,1995年改为长方形道板路面。
定慧寺前 位于定慧寺巷西段南侧。北两口出定慧寺,东出八宝街,西南原出王长河头,1973年被电容器厂筑墙阻断。主巷正对定慧寺大门(原隔照墙),故名。“文化大革命”时曾改称双塔前。水泥道板路面。长189米,宽2~3米。
八宝街 北出定慧寺巷,南与张家弄相连。该街清末民初始具雏形,故旧方志未著录。民间相传“元末张士诚埋八宝九缸十六甏于此(一说在王废基),原无人知,后为太平军挖出。既是埋宝之地,便称八宝街”。长150米,宽2~7米。100米为水泥道板路面,余为弹石路面。
王长河头 曾名王木河头。西出凤凰街与民治路相对,东抵第一人民医院墙界,南侧有支巷连接勋德里、观音弄,亦可出凤凰街。原有河平行于北侧,清末填没。该河自第四直河吴王桥南岔出,经胭脂桥下西延,止于定慧寺前。“王长河头”者,据说意即吴王桥畔长出的断头河浜也,后并泛指其南岸之地。其东原是大片以池塘为中心的菜畦、桑林和义冢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南面的香积弄、张家巷,东面的张家弄,北面的八宝街,皆通至此。1959年始,第一人民医院与电容器厂先后征地建设,至1973年分划完,弄东端被封堵。3号为园艺家(作家)周瘦鹃故宅“紫兰小筑”。弄长80米,宽3米,弹石路面。
勋德里 西出凤凰街,东出王长河头。著名西医李广勋于30年代中期所建海式石库门清水砖墙两层里弄房。弄长21米,宽2.5米,水泥路面。
善家巷 西出凤凰街,东接东小桥下塘。古名颜家巷,后误为单家巷,再讹作善家巷。长120米,宽3~4米,1982年试铺全市第一段水泥六角道板路面45米,余皆弹石路面。
孔付司巷 东出迎枫桥弄,西出凤凰街。古称孔夫子巷,因有孔夫子庙在。明代右副都御史孔镛居此,遂更名孔副史巷。现因付乃副的非规范简化字,司与史吴音不分,致讹今名。1966年曾称前进巷,1980年复名。清末,巷南侧为清同治十一年重建的苏州织造署(现第十中学),巷北侧除西端陆姓大宅外皆兵燹荒墟。北侧东段于民国17年由罗良鉴(字喾子)建宅园,俗称罗家花园(门牌4号)。其东邻之地由其妻妹构湖石假山小宅院(门牌2号)。抗战时,汪伪第十军军长程万军占据罗园,伪省财政厅长俞伯鲁也择地而占。巷内2号现为苏大教员住所,4号已改建成第一光学仪器厂。西段北侧原伍宅(7号)也由原苏州地区机关于1976年改建住宅楼5幢。原房主伍克家夫人黄梅贞让宅后,于1980年将珍藏的各国金币(重4157克)献给国家。巷长445米,宽3~4.5米。1983年改建,东段200米为沥青路面,西段245米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带城桥下塘 带城桥北堍东侧塘岸,东起新造桥北堍迎枫桥弄口连接吴衙场,西于带城桥北堍出凤凰街,与滚绣坊隔街相对。18号为织造署旧址,故此巷旧时又称织造府场、织造府前。清康熙、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织造府。4号陈宅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巷内有三级保护古树名木榉树1棵、桂花3棵。14号梅宅有古树龙柏3棵。80年代初,沿河建花坛29座,中段建过街花棚20米,并延伸至西口,绿地连绵,时为全市首创。巷长448米,宽3.8~5.5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枕石路面。
吴衙场 东起砖桥北堍百步街,西至新造桥北堍与带城桥下塘相接。明代刑科给事中吴之佳居此,故名。1966年曾改称丰收场。巷内旧有潘家祠堂及双节坊(24号)、江家祠堂(35号)、宋家祠堂(36号),现均不存。27号为盐公堂,1952年设银行学校(校门在盛家带),60年代起先后改建为苏州地区招待所、市政府葑门招待所、东吴饭店。大门口建新桥通十全街,取名吴衙桥。37号为吴之佳故居旧址,有红豆树一棵,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巷长384米,宽3~4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凤凰街西侧(自北而南)
沈衙弄 平行于十梓街中段北侧,东起凤凰街,西至槐树巷。原名酱园弄。近旁原有南北向沈衙弄,1967年有线电厂西扩将原沈衙弄腹地划入厂区,弄遂废。1980年调整重名,该酱园弄便移用沈衙弄名。宋《平江图》有横巷列杨园桥南,酱园弄疑为杨园弄之误。20年代末,在此建花园住宅的几户人家,为便于车马出入,缩进院墙,放宽通道,故该弄特阔,超过当年的大街。1号、4号为书画家吴湖帆旧宅后门(即吴大澂故居,原正门在十梓街),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弄长162米,宽4.8~6.9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马路砖路面。
景德里 在沈衙弄东段南侧。民国5年上海工商业者景炳元(针灸医生景月清之父)所建海式石库门两层里弄房屋。50年代起为市一中教工宿舍。弄长20米,宽1.5米,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醋库巷 平行于十梓街中段南侧,东起凤凰街,西至平桥直街。宋时在此设监酒厅,筑醋库为储醋之所,因以名巷。后醋库另设别处,巷名保留。淳熙八年(1181),居巷内的黄由考中状元,知府韩彦质为表其闾里,于巷西口立“状元坊”,故当时也称此巷为黄状元坊(牌坊已于民国时拆除)。历史上为官宦绅衿聚居区,深宅大院栉比。38号王氏太原家祠为控制保护古建筑。44号茧园(柴园)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巷长500米,宽4米,1963年改弹石路面为彩色菱形水泥道板路面。巷东端北侧原有支弄称东瓦爿弄,南侧原有支弄称加官弄,50年代撤销弄名并入该巷。
苍龙巷 北经醋库巷与马军弄相交,南出朱进士巷,中段有一向东断头支巷。其地古有庙名苍龙堂,故名。传说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居此巷。巷长128米,宽2.3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水仙弄 南口在滚绣坊南林饭店东,向北折东出凤凰街。原有供奉柳毅的水仙庙(一名洞庭君祠),故名。17号副门原有古庭院。巷长195米,宽2.4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滚绣坊 东起凤凰街与带城桥下塘相对,西至乌鹊桥北堍平桥直街与长洲路相对。宋代天圣五年(1027)进士元绛(字厚之),官至参知政事,以文章政誉名重一时,归老后居巷内。知州章祐为立衮绣坊于巷西口,因而得名。衮绣指古代三公(最高级官员)的礼服。后世未究原义,遂讹为滚绣。巷内向为显宦大族所居。6号曾为太平天国梁王府。26号顾宅、41号吴氏继志义庄被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80年代在巷临河隙地砌置各式花坛,栽花种草,植树叠石,东段搭建彩色竹制过街花棚两座,巷容优美,被评为卫生绿化市级先进。巷长430米,宽6.7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中段北侧青石弄之东,原有支弄名火弄(亦作虎弄),1982年因重名而撤并。
青石弄 在滚绣坊中段北侧。仅南端可通(北端于建南林饭店时堵塞)。5号系叶圣陶在抗日战争前之寓所,现为苏州杂志社。弄长70米,宽2.5米,小方石路面。
南林里 在沧浪区少年宫东侧,南出滚绣坊,北不通。弹石路面。长80米,宽1.8米。
朱进士巷 位于滚绣坊西段北侧,南起滚绣坊,北至醋库巷。该巷原为环形,南起滚绣坊,向北折西又折南回至滚绣坊。1998年街坊改造,拆除西、北两段,东段向北延伸至醋库巷。因明代进士、抗倭名臣朱纨居此而得名。原长262米,现长约230米,宽2.5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公园路 平行于凤凰街北段西侧,南起十梓街,北出干将东路。南段(十梓街至民治路)宋代称晋宁坊,有坊立于南口。清代已误为井仪坊巷、井义坊巷。北段(民治路至草桥)东半原为迁善坊(坊立于草桥堍),一名濠股巷。西半原为万寿宫玉带河西段(古为子城东城濠)。民国20年填河,连同南段拓为大街,因在公园旁,遂称公园路。3-1号为六朝古刹祇园寺。9号为始建于元代的正觉寺(竹堂寺)。2号市图书馆内有罗汉松1棵、龙柏3棵列为市三级保护古树名木。苏州市第一中学、苏州公园、苏州人民广播电台也在此路。沿路绿荫浓郁,环境整洁幽静。南段东侧有一支巷通槐树巷,无巷名,门牌编入该路。路长598米,宽8米,1965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公园路东侧(自北而南)
元和路 平行于民治路北,东起甫桥下塘,西抵公园路。西段原有支巷,古名十郎巷。相传元末张士诚据苏州,被朱元璋大军所围,住在巷内的十位仓夫应募出战,英勇阵亡,十郎巷之名因此而著。清雍正年间建元和县衙于此,巷随之先后改称元和县前、元和路。元和县衙旧址现为苏州市第一中学东部,被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路长335米,宽5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部分为菱形道板)。
鹅颈湾 北起干将东路,南接元和路,折东出凤凰街。原巷曲如鹅颈,故名。宋代名道堂巷,清以后曾称陶唐巷、马津桥弄。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4年后拓宽并改沥青路面。长230米,宽10米。
公园路西侧(自北而南)
草桥弄 位于苏州公园北,东起公园路,西至五卅路。原名石桥弄(东口原有桥),因重名于1980年易今名。5号(在支弄内)为始建于南宋的紫竹庵。30年代美国教会在弄内创办乐群中学(今草桥小学址)。弄长176米,支弄长70米,宽6.5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磨光拼花彩色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梧村 位于十梓街公园路口西北转角,内通道呈十形,西出公园路。民国25年由清末显宦汪鸣銮出资兴建,占地5亩。海式石库门清水青砖墙,两层砖木结构,南北两排,每排四个单元,每单元三楼三底,建筑面积1433平方米。北端另有花园洋房及附属建筑。26年竣工,即由汪氏后人卖给洞庭西山人、上海东莱银行出身的实业家凤柱楣。凤柱楣以“良禽择木而栖”、“凤栖于梧”的寓意,名之为“梧村”。1956年,除业主自留1号、2号外,其余公私合营。1960年起花园洋房范围由丝绸研究所使用,门牌属公园路1号。通道长15米,宽1.5米,水泥路面。
民治路 平行于十梓街中段北侧,东起凤凰街,西至五卅路,中段与公园路十字交叉。宋时东段南半为河,上有胡书记桥,故河北岸名胡书记巷,俗呼胡书记桥弄。民国20年填河筑路,并向西延伸至五卅路,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定今名。东段现有市老年大学,本系清代所建万寿宫,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段公园会堂系1982年建成的“平战结合”的地下建筑。苏州公园、苏州报社、苏州体育馆都在西段。路长512米,宽9米,1965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1987年拓建成现状。
民治路北侧(自东而西)
甫桥下塘 平行于凤凰街北段西侧,南起民治路,北至鹅颈湾。宋代名逍遥巷。因东隔桐桥浜河道近甫桥西街(现凤凰街北段),曾称甫桥西街下塘。1980年定今名。原为傍河塘岸,50年代填河拓路。今两侧均为新建住宅楼。清同治年间所建佛在庵在甫桥里西北,1980年拆除。巷长320米,宽6米,1982年排下水管道,铺设沥青路面。
甫桥里 位于甫桥下塘南端西侧,前后门通道均出甫桥下塘。最早两幢相连的海式两层里弄房系营造厂主徐高生于30年代中期所建,建筑面积494平方米。徐氏郡望为东海,故取名东海里。1982年调整重名,改今名。里长21米,宽2.9米,水泥路面。
皇宫后 南起民治路,向北两口在元和路,东口在甫桥下塘。南口西侧为清代万寿宫(民国时俗称旧皇宫)。弄位于宫侧后方,故称皇宫后。主弄原住户多从事木梳篦箕制作,故称木梳弄。向东支弄民国初年为桑园菜地,20年代末有军人俞姓、金融业钱姓、医师吴姓等陆续在此营建独立小洋楼四处。50年代合并称今名。70年代后改建住宅楼多幢。物资局住宅楼内有13米高的朴树一棵,列为三级保护。弄长424米,宽3.5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五卅路 南起十梓街,北出干将东路。元末张士诚兵败,子城建筑尽毁,废为土丘乱岗,俗称“王废基”。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后以所得一万元在体育场与公园之间称为“王废基”、“平桥巷”的小路上拓宽修筑五卅路,以志纪念。民国15年1月11日动工,5月底竣工(参见第二十二卷之“五卅路的修筑经过”)。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张一麐(字仲仁)曾改名“仲仁路”。50年代初恢复原名,并翻修为弹石路面。1965年再拓建改铺沥青路面。路东有体育馆、公园和市文物保护单位金城新村,路西有体育场、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办公大楼。路旁大树交柯,浓荫覆地,安谧清幽。路长970米,宽8米。
五卅路西侧(自北而南)
同德里 位于言桥西南同益里之北,东口隔五卅路与草桥弄相望,西端南通同益里。民国初年为王废基鱼塘。20年代北局兴建开明大戏院等建筑时,将挖起的泥土填于此处(当时北局有高墩多座)。30年代上海杜月笙在此建房出租,称同德里。50年代后期起为苏州专署机关干部居住区。里长150米,宽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同益里 位于五卅路北端西侧,东出五卅路,西端北通同德里。地基情况与同德里同。30年代国民政府财政次长贾士毅(果伯)在此建房出租,称同益里。50年代起为苏州专署机关干部居住区。里长250米,宽1.5米,1985年改砖砌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环体路 位于五卅路中段西侧,东起五卅路体育场北侧,沿体育场向西折南,再折东出五卅路,原名洁里,因环绕体育场,故于1987年定今名。异型石路面,长320米,宽4~6米。
洁里 位于环体路中段西侧,原东出体育场,北至王废基。1987年自五卅路至王废基的两头路面改称环体路,洁里成为庭院里弄,东起环体路,西不通。民国25年红十字会医院院长葛成之购王废基荒地四亩半,筑西式假三层三楼三底一幢、红砖清水墙两层七楼七底一排,建筑面积1361平方米,定名洁里,由宋衙弄(今体育场路)出入。里长50米,宽3米,砖砌路面。
体育场路 东起五卅路,西至锦帆路。因近在体育场南,故名。原称宋衙弄。1966年改今名。4号为乐益女子中学旧址,民国14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州的第一个党支部“苏州独立支部”在此建立,50年代学校撤并后改作苏州专区机关办公场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圆通庵在12号。路长210米,宽5.8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九如巷 东出五卅路,向西折南通十梓街,向北穿越住宅楼可抵体育场路。清代称钩玉巷,又作钓玉弄,俗讹狗肉巷。民国时改今名。原巷名来历有三说:一说为元末吴王张士诚宫女葬地;二说为张士诚宫女埋玉处;另一说为巷形弯若玉钩。巷长161米,宽4米,弹石路面。
平桥直街 位于十梓街西段南侧,北起十梓街,南至乌鹊桥。原系子城正门前大街,宋名府前直街,为提刑司、司法厅等官署所在。明清时演变为民宅区,街宽仅容两乘小轿交会。北端有桥跨第三横河,原处子城正门前,最为显要,为便于车马通行,下为拱券,上无坡度。唐称“州前平桥”,南宋称“府前平桥”,俗称“平桥”。建于清末的洛伽禅院、昭忠祠、总孝子祠、四公祠,俱在平桥南堍西侧。清末改设小学,即今平直小学。1958年填河,桥亦湮没,拱券存留地下。街于1959年拓宽,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1966年撤街名并入五卅路,为五卅路南段。1992年分开,恢复今名。街长372米,宽8米。
平桥直街东侧
南平巷 西起平桥直街,东至朱进士巷。1998年街坊改造时新辟,为新建居民住宅区。西口建有石牌坊一座,题额“南林苑”。长140米,宽6米,花岗岩枕石路面。
平桥直街西侧(自北而南)
泗井巷 平行于十梓街西段南侧,东起平桥直街,向西折南在仓桥东堍与长洲路相连。宋代称四酒务。酒务为官职、官署之名,专管酿酒与酒税事务。平江府原有酒务四,后合而为一,故名四酒务。四酒务官署在此,巷名随之,明代名四酒务巷,清乾隆时名四酒巷,光绪时已误为今名。8号有清嘉庆乙丑年(1805)砖刻门楼。巷长341米,宽2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吏舍弄 南出长洲路,向北折东出平桥直街。明清时为长洲县衙吏役居处。巷西侧即长洲县衙旧址。原名吏厍弄,厍字冷僻,与舍音义相同,故1980年改今名。弄长195米,宽2.5~4.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和水泥道板混合路面。
长洲路 在乌鹊桥西,东起平桥直街,西沿第三横河折北,于仓桥东堍与泗井巷相连。南宋绍兴元年(1131)在此设浙西路提点刑狱司(正门朝东,在今平桥直街)。明洪武元年(1368),长洲县署置此,故称长洲县前,民国初改今名。民国16年,为纪念被军阀孙传芳杀害的革命烈士汪伯乐,在旧长洲县署创立伯乐中学。同年,中山体育专科学校也由泗井巷迁来。几经变迁后,60年代为苏州师范学校,1981年成为苏州职业大学校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的关夫子庙在旧长洲县署斜对面。路长365米,宽3.3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锦帆路 平行于五卅路和人民路之间,南起十梓街,北至干将东路。原为子城西城濠,古名锦泛泾,又称锦帆泾。其名来历有三说:一说是自古泾旁遍植桃柳,春日倒影水中如泛锦;二说是春秋时吴王与宫女乘舟挂锦帆游乐于此;三说是元末吴王张士诚携美女乘锦帆彩漆金花舟游此。南宋时锦帆泾宽三四丈,上有金姆桥,东对子城西门,西经通阛坊(今通关坊)往乐桥闹市,附近至为富丽繁华。元末两岸尽成废墟,锦帆泾逐渐堙塞。民国20年填泾筑路,即名锦帆路。因在王废基西沿,除南端外,几无居民,极为冷落。80年代兴建游泳池等,90年代街貌改观。章太炎故居在8号(正门在体育场路17号),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路长470米,宽8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锦帆路东侧(自北而南)
杏花里 在锦帆路中段东侧,西口在锦帆路,东段连金桂弄,北端无通道。原为桑园菜地,地势高出锦帆路数米。民国32年始有苏北人来此搭棚居住,渐成棚户区。50年代定名杏花里。70年代末各住户房屋翻建成水泥构件或砖木结构的平房。里长152米,宽3.2米,砖石混砌路面。
皇府基 东口在体育场,西口在锦帆路,与通关坊相望。中段南侧有断头支弄,北侧接金桂弄。元末吴王张士诚兵败纵火,子城王府尽成废墟,即被称为王府基,清末地图标为“王废基”。民国时期先后在其地开辟体育场、公园、五卅路,后将原用于五卅路前身的“王废基”地名移用于此。1982年版《苏州地名录》定名为“皇废基”,1984年新门牌则为今名。3号原系天王寺。弄长112米,宽3~4.8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金桂弄 东临体育场,西傍锦帆路,南北分别与皇府基、杏花里连接。原名桂花弄,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地形复杂,巷道交岔回环,原本土墩散布,1974年在此建造住宅楼两幢。弄长158米,宽2.8米,水泥道板路面。
十全街(90年代)
十全街 东起葑门桥,西至人民路,与书院巷隔路相望。北傍第三横河东段南侧平行分支。葑门至新造桥段原名葑门大街。新造桥至乌鹊桥段原称十泉街,因从前沿街有十口古井。清代因乾隆自号“十全老人”,改名十全街。乌鹊桥至三元坊段,宋至明称孝友坊巷、南园东巷,清以后称大太平巷。50年代全部拓宽后,合称十全街。1966年改名友谊路。1980年恢复今名。自乌鹊桥往东旧为住宅区,古朴宁静,豪门巨宅、名士寓庐鳞次栉比,如:明代正德年间大学士王鏊后裔府第(275号),清代乾隆年间兵部尚书彭启丰府第(67号),近代军事教育家、民主革命人士李根源的曲石精庐(111号),棉织实业家严欣祺公馆(115号今苏州饭店址)、国民党将军朱培德公馆(99号)、马崇六公馆和唐亚宾公馆(民间戏呼之为“芝麻糖公馆”),书画家张大千、张善孖、赵子云、萧退{ND860}等曾在左近寓居,还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网师园。50~80年代先后建起苏州饭店、姑苏饭店、南林饭店、南园宾馆等,已成为高级宾馆集中区。街上原本商店不多,80年代起,随着道路改造,以旅游工艺品和饮食为主的店家已遍布两侧。
15号处原有百龙坊巷,巷口石牌坊曰“百龙坊”,高4米,方柱宽0.7米。民国25年拓路时拆坊废巷。正对南林桥原有蔡贞坊巷,50年代拆迁民居划入南园宾馆。清末十全街宽2米许,民国25年拓宽至3米,乌鹊桥以东为煤渣路面,50年代改为弹石路面,1964年改成沥青路面。90年代拓建成现状,绿树成行,浓荫满街。街长2004米,宽8~9米。
十全街南侧(自东而西)
二郎巷 北起十全街,东近内城河,向南折西至相王路。巷内原有二郎神庙,故名。民间俗呼如尼兰巷。原为南园农田菜圃东北隅僻巷,巷内有碧云精舍(在今15、16号楼之间)、宋氏家庵、茅山堂(26号)、潜修庵(阿太堂)。1980年起建二郎巷住宅小区。另有老住户私房及70年代下乡回城人员所居之简易房约110户,地势低洼,大雨后易进水。东侧内城河不宽,往昔遍种菱角,鱼虾极多,为左近农民的副业。现污染日重,水,产,绝迹。巷长441米,宽1.7~3米,1984年全部翻建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尚书里 北出十全街,南接彭义里。原为清乾隆时兵部尚书彭启丰“尚书第”所在,遂名尚书里。苏州最早的私立学校彭氏两等小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此创办。1966年改称向农一弄,1980年恢复原名。里长210米,宽2.6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彭义里 东接尚书里南端,西出相王路。清乾隆时彭启丰在其宅西(今尚书里西侧)建彭氏宗祠(十全街73-1号)和彭氏义庄。此为南端义庄故址,因名彭义里。1966年时改称向农二弄,1980年恢复原名。里长60米,宽2.6米,水泥道板路面。
相王路 北起十全街,南至竹辉路。中段东侧有唐代始建的赤阑相王庙。宋《平江图》上标于城东南隅南园河以南。清代重建今址,亦称相王行祠。此路曾名相王巷、相王弄、相王庙弄。1966年时改称向农三弄,1980年恢复原名,1987年拓宽后方称相王路。路长580米,宽7~8米,1987年铺沥青路面。相王桥(东烧香桥)北堍西侧有二支弄,均长170米,宽3~4米,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南石皮弄 一长一短两条平行,皆北出十全街。明代称石皮巷,清代名东、西石皮弄。东弄南至烧香桥(西烧香桥),西弄南端不通。50年代毛巾厂扩建,将横向一段划入厂区,遂成现状。1980年调整重名,此处统称南石皮弄。东弄长639米,宽3~5米,西弄长34米,宽约1米,东弄于1980年拓宽改弹石路面为枕石和沥青路面,西弄仍为弹石路面。
杨家村 东起南石皮弄,西至华家场。该地原属南园乡,多数农民姓杨,故称杨家村。弄长81米,宽5米,1987年改泥路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华家场 东起杨家村,西至阔家头巷。原属南园乡,以华姓农民为多,故称华家场。弄长134米,宽3~4米,1987年改泥路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网师巷 北出十全街,巷曲折,向南折东处西连阔家头巷。网师园后门在巷内,故名。原名王思巷。50年代改称网师巷。清末民初因东侧即云贵会馆又称会馆场。1966年曾改称友谊园弄。巷西有南宋古刹圆通寺(山门在阔家头巷)。巷长285米,1980年拓宽北端为5.3米,其余仍为1.5米。北端为枕石路面,其余为弹石路面。
阔家头巷 位于带城桥路北段东侧,东接网师巷南端,西出带城桥路。因有南宋淳熙年间始建的圆通寺,古称圆通巷。清代改今名,因是官绅阔绰之家聚居之处,又作阔街头巷。网师园正门为11号。26号为沈德潜宅。27号为岑春煊子媳宅。16号为一砖雕门楼大宅。4号系两层走马楼旧式洋房,民国时曾为植园蚕种场。巷长191米,宽3~10米,1991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砖路面。
带城桥路 北起十全街,正对带城桥,南至竹辉路。10号童宅百年大厅梁柱有“纱帽翅”(棹木),原有湖石假山、小桥的庭园已毁。13号至13-1号为长寿庵,现为民居。原名带城桥弄,长255米,宽2.5米。1989年拓建延伸,改今名,沥青路面,路长595米,宽23米。
大树头 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南侧,西起带城桥路,东通华家场。其地原有一大树,抗战前夕尚存,故名。原为荒地,60年代由市园林处、绿化队、网师园合办苗圃(正门在阔家头巷18号)。南侧在80年代初由园林管理局、军分区等建成两层住宅楼群。弄长120米,宽3.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羊王庙 位于带城桥路银杏桥北堍,东起带城桥路,循南园河经五龙堂南口,西端折南与南阳街东口相接。因有奉祀晋代太傅羊祜的羊太傅庙(俗称羊王庙),故名。原称羊王庙前、羊王庙弄,1966年改称向阳新村,1988年复名羊王庙。奉祀南朝刘宋吴郡太守羊玄保的羊太守庙在12-1号。羊太傅庙(羊王庙)在其西侧。二庙均于50年代改为工厂。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的善庆庵在木杏桥东,1958年划入南园宾馆。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静心庵为6号,尚有庵舍十余间,现为民居。弄长405米,宽4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木杏桥 北出羊王庙(弄),南至木杏新村。北口有桥名木杏,巷同桥名。东面原农田桑地间旧有彭姓私家园林扫叶山庄,50年代尚有亭台遗迹,大池塘犹存,塘底有清初开凿的七眼井(排列呈三、四式),井口高出池底60公分,若天旱池干,井水可汲。巷长100米,宽3.7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五龙堂 在十全街南园宾馆西侧,南通羊王庙,北出十全街。宋代即有五龙堂巷,巷内原有五龙堂庙,故名。1966年改称南林弄。1980年复名五龙堂。五龙堂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南宋淳熙十年(1183)“祈雨灵验”,诏赐额“灵济庙”,香火鼎盛。庙宇于1951年起改作民宅及避雷器元件厂。1951年该巷东侧均划归南园宾馆。巷长163米,宽3.2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怀厚里 向北转东出五龙堂,南为民居,不通。原为明代大学士王鏊后裔的清代七进深大宅内的备弄。50年代起大宅散为民居,住户众多,出入频繁,遂揭去备弄屋面成为露天里弄。该宅大厅额“怀厚堂”,遂以名里。里长63米,宽3.2米,弹石路面。
乌鹊桥路 位于十全街西部南侧,北起十全街,直对乌鹊桥,南至竹辉路。古代桥旁有乌鹊馆,桥因馆而得名,路随桥名,古名乌鹊桥巷,后称弄。1990年拓宽后称路。古时多大宅,街面整齐,向南近内城河。后几经兵燹,南段变为农田菜地,仅有田间小路。50年代苏州医学院征地建宿舍区,遂又成街道。路长490米,宽9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南阳街 西起乌鹊桥路,东至俞家桥,北接羊王庙。1962年开辟,为苏医新村一区出入主要通道。取朝南向阳之意,名为南阳街。长63米,宽2.3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燕家巷 北出十全街,南接燕家浜。原有奉祀三国东吴孙权乳母陈夫人的燕国夫人庙,故名。长150米,宽4.7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燕家浜 东起乌鹊桥路,向西折北,再折西至燕家巷南端。古时为燕家浜河道,湮塞成巷后仍名燕家浜。长120米,宽3.2米,弹石路面。
五申弄 北出十全街,向南折东通乌鹊桥路。明代即称五圣巷,以有五圣庙得名。60年代改名五申弄。长138米,宽1.5米,弹石路面。
杨家园 东起燕家巷,原西通南宫坊,后西段划入二六七厂,遂不通。明代称杨家园子巷,因明尚书杨成宅在此,故名。巷长75.6米,宽3.5米,弹石路面。
慧珠弄 北起十全街,原西端与南宫坊中段相交,1974年划入二六七厂,弄遂不通。宋代称魏朱巷、魏支巷,当是以所居大户之姓为名。民国讹为今名,又俗称东太平巷。14号原有古典园林,70年代全废。巷长144米,宽2.5米,弹石路面。
南宫坊 北出十全街,原中段向东与慧珠弄相交,南口折东为杨家园,1974年二六七厂扩建时划入厂区,遂不通。今书院巷古名南宫坊,清代已移名于此,称南宫坊巷、南宫坊。其北十全街西段原称大太平巷,故此巷又曾称小太平巷。巷长47米,宽3.5米,弹石路面。
十全街北侧
张思良巷 南出十全街,北于仓桥西堍与石家湾相连。清乾隆地图作张师娘巷。南口东侧旧有财神庙,相传清初金圣叹带领众秀才将此庙财神像移入孔庙大成殿,向孔夫子痛哭,以抗议官府的贪赃枉法,引起轰动一时的“哭庙案”奇冤。9号梁宅为控制保护古建筑。巷长184米,宽3.3米,80年代初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竹辉路 西起人民路与新市路相对,东至竹辉桥与葑门西街相接。其地宋代称玉渊坊,牌坊立于东口南星桥(今竹韵桥)堍。清代名先农坛前。50年代建造工人文化宫时辟为大街,与新市路同名。70年代末路南建竹辉新村,遂名竹辉巷。1983年改建人民路至竹韵桥(曾名竹辉桥)段为沥青路面。1988年拓宽竹韵桥至晓石桥段并铺设沥青路面,定名竹辉路。1994年向东延伸,于外城河上架设竹辉桥,与葑门西街相接。苏州电视台在100号。路长1670米,宽8~16米,沥青路面。
竹辉路南侧(自西而东)
南星村 位于南星桥(今竹韵桥)西南,东沿河,西邻竹辉新村,南界东二路城南旅社,北出竹辉路。以桥为名。门牌误作南新村。原为菜地,70年代末征地建设。长500米,宽3米。
养蚕里 位于竹韵桥东南,主巷道东接养蚕里新村十三幢,西至乌鹊桥路南段。抗日战争前此处有浒关蚕种场所属“大有七场”,自建大桑园供种蚕所需。附近有十余户农民,便称其居地为养蚕里。苏州沦陷时蚕种场被日军破坏,至为荒凉。70年代末,在此建造住宅新村,原名航运新村,后改名养蚕里新村。剩余地段仍名养蚕里,1984年东侧原林家场并入。里长155米,宽1.5~2.5米,1983年改泥路为水泥路。
天薇巷 南起竹辉路,北至南羊王庙。1995年定名。1号为苏州有线电视台。巷长140米,宽5.4米,沥青路面。
大河北 位于南门轮船码头东,背靠废城墙基,南沿外城河。民国36年三户江阴移民在此垦荒,继有一户苏北人在此定居养鸭,住户渐多,始成小村,50年代定名大河北。
西烧香桥南堍 南起竹辉路,北至烧香桥。路东为竹辉饭店围墙,路西是杨家村。长280米,宽6米,1987年铺设沥青路面。
南园北路 位于竹辉路中段南侧。《吴郡志》载:“南园,吴越广陵王元璙之旧圃也。”据明《苏州府志》,南园在子城西南。占地达150~200亩,遗址大致在今人民路、新市路、东大街、书院巷之间。明清以来,城内南部乡村概称南园。1992年从竹辉路向南筑路,经城墙遗址建南园桥跨外城河和南门路,直达南环东路,成为人民路以东向南的重要通道。南园桥至竹辉路段称南园北路。1993年竣工通车,沥青路面,长600米,宽30米。
三、城内西片(81条)
道前街 东起人民路饮马桥北堍,与十梓街相对,向西越内城河(即第一直河,俗称学士河)上的歌薰桥,抵外城河上的姑胥桥,与三香路相连。明清时为衙署集中地段。今为城区横向交通干道。
街名原分三段。饮马桥至金狮桥段称卫前街。明代实行卫所兵制,设苏州卫指挥使司于此,故名。卫署即宋代府仓故地(卫前街宋代名府仓前街)。金狮桥至吉利桥段称府前街。明清两代苏州府署在此,故名。该街宋代名西馆桥西街。吉利桥往西称道前街。明代设苏松常兵备道于此,故名。该街宋代名明泽桥(今歌薰桥)东街。1966年三街合称红旗西路,1980年改今名。
卫署遗址东部今为1951年创建的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西部民国时为晦园,50年代,先后设机关干部学校、卫前初中、十七中学。府署旧址民国时为吴县政府,50年代设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改地区农副工业展览馆、吴县第一招待所,90年代改建为市会议中心。道署于清代改作江苏提刑按察使署(臬台衙门)。民国时为江苏高等法院。1949年至1968年为苏州市人民政府(市人民委员会)所在地。70年代起为市部份局级机关办公处。
50年代后经多次拓建,街宽9米,沥青路面。1984年进行“两板块”路型拓宽改建工程,总投资980万元,拆迁安置居民420余户、企事业单位及商店75家,工程量达7万余土石方。同时进行供排水、煤气管线铺设,疏浚河道,整修驳岸。路南配置绿化、建筑小品。原红旗桥加宽改建,配置雕花石栏,更名姑胥桥。今道前街全长1430米,宽30米,其中快车道宽9米,沥青路面。
道前街北侧(自东而西)
东美巷 南起道前街(巷口原有西馆桥),北至大石头巷(巷口原有马禅寺桥)。古称馆娃坊,坊立南口。宋代为果子行所在,亦称果子巷。明代称东米巷,是与西米巷(今西美巷)对称。清代转音称东美巷。13号南部原是木业同人组织大隆公所,内设义塾授童启蒙,每冬设场施粥。13号北部系菜馆业同人组织友乐公所,内供关帝,春秋致祭。50年代后由金属丝布厂、漳绒丝织厂使用。17号为晦园,建于清光绪年间,今为第十七中学校舍。南口原有寿星庵。巷长305米,宽1.6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牛车弄 南起大石头巷,北至干将西路。宋时为出售牛拉水车之处,故名。6号系中医针灸学家承澹{NE036}偕痔科专家姜怀琳夫妇寓所。弄长130米,宽1.5~2.5米,弹石路面。
西美巷 南起道前街,北至干将西路。东侧本与东美巷—牛车弄—双成巷隔河(第二直河)平行。南口原有西馆桥,巷内有马禅寺桥、白墡桥。河于民国31年填没。宋代名和丰坊,坊立南口。因是米行所在,又名米巷。明代称西米巷,清代转音为西美巷。9号系名中医叶橘泉寓所。11号原系家庙“自造寺”。19号原系苏纶纱厂招待所“裕社”,后为市政府西美巷招待所。33号大院内有60公分见方大砖一块,侧面有铭文“江南苏州府知府任兆坰知事张虎文监造”、“嘉庆四年承造细制二尺二寸金砖”,另有直径80厘米的圆形盘砣石一块。57号系雷允上国药店原业主雷盘如旧宅,有砖刻门楼一座。94号为建于清代后期的观音阁,后作沧浪五金工具厂。31号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况公祠。巷长475米,宽8~10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90年代拓宽后改为六角、菱形道板路面。新建绿地花坛9块70平方米。
东吏舍 巷多岔道。西南起自道前街人民大会堂,东北出西美巷,其它各口不通。大会堂东部原址是苏州府衙署,巷环府衙东侧,为属吏差役居所。原称东吏厍,以厍字冷僻,1980年易厍为舍。抗日战争胜利前亦称府东卫弄。19号深宅,林则徐后裔居此,宅内存百年瓜子黄杨3棵。巷长200米,宽2~3米,弹石路面。
西吏舍 位于道前街北侧,西北傍养育巷菜场,西出养育巷。原巷南段废于90年代建市会议中心时。因位于旧苏州府衙西侧,原为吏役所居,故名。巷长40米,宽3米。80年代初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90年代改为水泥菱形道板路面。
府东巷 南出道前街清按察使署旧址东侧,北口在东支家巷,东有横巷名织里弄。古称施巷,吴音施、舒不分,清代即已讹为舒巷。1980年因重名改名府东巷。民国31~33年,巷内7号为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隐蔽所。巷内本有瓦砾高墩3个,1956年扒平造房。1984年由建设开发公司出资在南口搭建过街竹花棚一座。巷长171米,宽1.5~4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西支家巷 南起道前街清按察使署旧址西侧,向北转西出剪金桥巷。南北向段本称赵家弄,1980年撤销地名并入西支家巷。10、11、13号系洪钧故宅,俗称洪状元府。14号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有百年玉兰2棵。巷长310米,宽3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剪金桥巷 西隔第一直河与学士街平行,南出道前街西端,北出干将西路。原有剪金桥在西支家巷西口,跨第一直河东侧支河(已废),巷以桥名。相传吴王夫差曾在此剪金为西施制作首饰。巷长504米,宽2~5米,原为弹石路面,70年代南端改铺沥青路面,80年代北端改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养育巷 南起道前街与吉利桥、司前街相直,北至景德路与中街路相对。太平桥以南为沧浪区,桥北为金阊区。唐宋时太平桥南名丽泽坊,曾立坊于南首。南宋又称永安巷。太平桥以北名太平坊,曾立坊于桥北。明代名中街巷,俗呼羊肉巷。清代已作养育巷。1966年连同中街路、清嘉坊合称遵义路,1980年恢复景德路以南的养育巷原名。130号是基督教使徒堂(1950年以前名思杜堂)。50年代路宽从2米拓至8米,60年代改石板路为沥青路面,1993年将与干将西路交叉口拓宽至30米,1999年全路拓宽至30米。全长1072米,沧浪区段长510米。
养育巷东侧(自北而南)
花街巷 东出西美巷对幽兰巷,西出养育巷对富郎中巷。巷名明初已见著录。24号为书画家谢孝思(原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主委)寓所(已于1994年干将路拓建工程中拆迁)。巷内有绿地花坛四块。巷长203米,宽2.3~7.3米,80年代中期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菱形道板路面。
花新里 位于花街巷西段南侧,北接花街巷。原是历时百年的瓦砾土墩,形如孤丘,四周垃圾堆积,春季儿童在墩上放风筝。1970年,墩南半部由柳巷燎原电器厂扒平建厂房,墩北半部由房管部门扒平建三层住宅楼两排,定名花新里。其地基较花街巷路面犹高1米多。里长30米,宽2米,弹石路面。
柳巷 东出西美巷对大石头巷,西出养育巷对庙堂巷。巷名明初已见著录。5号为针灸专科殷铁珊医寓。巷长200米,宽2~3米,80年代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养育巷西侧(自北而南)
照明弄 富郎中巷西段北向小弄。东侧系王姓宅墙,西侧系妇产科名医顾乃大宅墙。70年代曾在此弄挖防空洞,堆积泥土高逾1米。1983年清除积土,重铺南段路面。弄长80米,宽4米,1983年南段改砖街为弹石路面。北段已于1994年干将路拓建时拆除。
富郎中巷 东出养育巷对花街巷,西出剪金桥巷。北宋刑部郎中富严居此巷,故名。巷东口北宋曾立德寿坊,南宋重立时改名好礼坊,皆表彰富严之耆德。民国时开业医生寓此者甚多,有顾允若、顾乃绩、顾乃大、宋爱人、陆子安、陆先觉、褚蕙等。盖吴方言“郎中”即医生,民间多将巷名曲解为“多医生”之巷。22号陈宅为宁式清代建筑,现为沧浪机械修配厂与民居,已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13、15号原是衹树庵、兴庵,现已散为民居。1984年于巷东口建水泥座铁管跨巷花廊15米。巷长390米,宽2~4米,80年代初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郎中里 南出富郎中巷东段,北无通路。原称南阳里,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民国19年钱庄业主朱惠生投资建造清水青砖海式石库门两层里弄房两排,计6幢,自住6号三上三下,其余出租。50年代售出3幢,公私合营2幢。弄长60米,宽3米,水泥路面。
德寿坊 北出富郎中巷东段,南无通路。民国14年建,以古德寿坊为名,坊门上饰有当年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记叶天底设计的红色五角星,至今残存。3号为学者(辛亥革命元老)沈瓞民故居。坊长30米,宽3米,水泥路面。
庙堂巷 东出养育巷对柳巷,西出剪金桥巷,西端南侧有一断头支巷。古有东岳二圣庙,故名。巷名明初已见著录。民国时,名律师居此者有:曾任大理院推事的杨荫杭(16号)、潘承锷(22号)、题写虎丘“古吴揽胜”的吴曾善(36号)、蒋建之(46号);名医居此者有:姚寅生(2号)、邵蟾桂(15号)、桂省吾(26号)。8号原是奉祀清代画家陆治的“包山祠”。6号原为雷允上业主雷显之别业,1958年起用作上海外贸休养院,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6号是建于明代光禄寺卿徐如珂故宅“一文厅”原址的忠仁祠,有雕镂精致的砖刻门楼1座,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22-1号是市文物保护单位畅园。巷东口1984年建铁管水泥座过街花廊1座。巷长406米,宽2~4.7米,1984年东端铺设水泥六角道板路面,其他仍为弹石路面。
游马坡巷 南北连通富郎中巷与庙堂巷,略带弯曲,中段西接盛家浜。古称游墨圃巷,清末已讹作游马坡巷。巷长133米,宽2.4米,弹石路面。
盛家浜 东出游马坡巷,西出剪金桥巷,中段南侧支巷称小粉弄。古称成家浜巷,原有西通第一直河的断头河浜,西端跨有成家桥。明洪武、清乾隆、同治《苏州府志》均作盛家浜巷,光绪地图作盛家浜。民国初年曾由“道养市民公社”主持整修河浜驳岸,增加石护栏。20年代末填浜废桥拓巷。
巷内旧有的西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旁有皮场大王庙。《吴门表隐》云:“各衙门立土地一祠,明太祖命建,名皮场大王神。曾定例,官吏坐赃八两以上,罪至剥皮楦草。故立此以警之。今各大宪仪仗中有搁楞,乃剥皮楦草器。”把贪官的皮剥下来做成皮囊,内塞干草,悬挂于衙门,以儆效尤。剥皮刑具都存放在庙内保管,平时庙内供奉皮场大王土地神,算是专管剥皮的神灵。俗称皮场大王庙为瘪虱大王庙。巷中段北侧有石牌坊残柱2段,分别矗立在小粉弄口对面和16号墙内,据称乃西禅寺遗迹。
4号系民国上海邮务工会理事长王震百宅院,内有树龄200年的广玉兰1棵。5号是原东吴丝绸厂业主陶伯渊的宅院。8号是民国初年吴县律师公会会长吴曾善的宅院,20年代卖给江苏省财政厅长(省银行行长)舒某(电影演员舒适之父)。9号为民国29年创设的天和布厂。巷长158米,宽3~5.3米,弹石路面。
小粉弄 南出庙堂巷西段,北出盛家浜。本是盛家浜未填时的南侧支岔,20年代初先于盛家浜填没,遂成弄。此处原有小粉(芡粉)作坊,故名。弄长60米,宽1~2.5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瓣莲巷 东出养育巷,西出剪金桥巷。宋代称版寮巷,清初已演变为今名。4号系名医曹沧洲祠。33号现为市级机关党工委党校。巷长405米,宽2~4.5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余天灯巷 沟通瓣莲巷与庙堂巷的小巷,南北走向。明代称天灯巷。民国34~35年,巷内11号为中国共产党苏州工委机关秘密联络处,以新光针织厂(小袜厂)作掩护。巷长123米,宽2~4米,弹石路面。
学士街(80年代)
东支家巷 东出养育巷,西抵清按察使署界墙,向北有支巷出瓣莲巷。支姓祖先来自古代西域月氏国,据考“月氏”读音如“肉支”,故其迁入中原汉族地区的后裔即以“支”为姓。15号原是清微道院,创始于南宋端平年间。清末用其设立小学。1983年拆除大殿等主建筑,造五层住宅楼。巷长213米,宽1.5~4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织里弄 在织里(吉利)桥北。东出养育巷,西出府东巷。原称打线弄,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弄长86米,宽2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学士街 位于道前街西端,南起胥门内大街与百花洲相直,北至景德路与吴趋坊相直。在第一直河西沿。宋代为药市所在,故名药市街。明代大学士王鏊居此,后遂改今名。街长729米。干将西路以南属沧浪区,长497米,宽5~9米,1966年其南段232米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1982年其北段改弹石路面为枕形小方石人字纹路面。干将西路以北属金阊区。
学士街西侧(自北而南)
后莲花巷 东出学士街,西至原莲花新村,南通前莲花巷。巷长33米,宽2~3米,砖石混砌路面。
前莲花巷 东出学士街,西折南通申衙弄。巷长56米,宽2~4米,弹石路面。前、后莲花巷之间有新建居民小区,周围通道为砖石混砌路面,原称莲花新村,1994年撤名。
申衙弄 东出学士街,西至印铁制罐厂。明代显宦申时行有宅在此,故名。1966年曾改称铁局二弄。弄长40米,宽2~4米,弹石路面。
铁局弄 东出学士街,西至印铁制罐厂。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设铁匠局于此,故名。1966年曾改称铁局一弄。1号为龙兴寺故址,规模宏大,占地约7000平方米,今为印铁制罐厂的一部份。弄长51米,宽4~5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小方石路面。
财帛司弄 东出学士街,西至苏州锁厂。财帛司庙故址在此,故名。财帛司庙古为东汉高士梁鸿祠,宋为贡院,明为西察院,清代建庙,80年拆建为印铁制罐厂。1966年曾改名勤工二弄。弄长54米,宽1.5~2.5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招财弄 在小太平弄北侧,东出学士街,西至苏州锁厂。其旁原有财帛司庙,庙之主神旁有小财神“招财”、“利市”,故名。1966年曾名勤工一弄。弄长38米,宽1.5~2.3米,弹石路面。
小太平弄 在利市桥北侧,东出学士街,西至苏州锁厂。弄长32米,宽1.8~2米,1985年改建水泥道板路面。
利市弄 在姑胥桥东堍北侧,南北两端有支弄东出学士街,西邻城墙。其北有财帛司庙,庙之主神旁有小财神“招财”、“利市”,故名。弄长164米,宽1.2~2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梁家弄 在姑胥桥东堍南侧,东接学士街,西至红旗小学围墙。昔有梁姓宅,故名。弄长26米,宽1.8米,弹石路面。
书院巷 东出人民路与十全街相对,西于金狮河沿南口与三多巷相连。唐代称南宫坊,有牌坊立于巷东口。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南园在此,宋以后即称南园巷。南宋魏了翁曾在今四川白鹤山讲学,宋理宗赐宅苏州南园巷,并书赐“鹤山书院”四字。元代,曾孙魏起在此恢复鹤山书院,巷遂称今名。明永乐年间以书院旧址为巡抚大臣行馆,宣德五年(1430)至清宣统三年(1911)为巡抚衙门,巷曾称抚署前或抚辕前。巡抚衙门旧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尚存大门、仪门、后堂、后楼及盘槐、朴树等树木。巷长299米,宽9米,1979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书院巷北侧(自东而西)
太师巷 南出书院巷,向北折西至金狮河沿。清代称道堂巷。1980年因重名恢复古名太师巷。巷长120米,宽2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金狮河沿 南起书院巷与三多巷相连处,对小木桥弄;北在金狮桥南堍东接金狮巷,西接东善长巷,过桥出道前街。《宋平江城坊考》称原名西包司巷。包司即包使,平江知府兼发运使包恢居此,故名。清代以近金狮巷改称金狮河沿。亦作金丝荷堰,相传其西古有荷池,意亦通。原是河两侧塘岸,河上有查家桥、吕公桥、杉板桥,分别称为东河沿、西河沿,1958年填河拆桥,合而为一。1980年恢复金狮河沿旧名。东侧20号处清末设有电话局。42号是耳鼻喉科名医葛馥庭寓所。17号旁有清道光十年(1830)古井一口。西侧北段有一支弄通牌楼弄高墩。巷长400米,宽3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东采莲巷 位于金狮河沿北段西侧,东起金狮河沿,西至地方弄。明初即见于著录。相传建城之初,今地方弄一带为莲花池,每年六七月间,吴王宫女来此采莲,采莲巷以此得名。清光绪十二年(1886)所建官厨公所旧址在7、8、9号。巷长250米,宽2~3.5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吕公桥弄 东起金狮河沿,西至地方弄。东口原对吕公桥,故名。1958年填河拆桥。相传“吕公”告老寓居于此,有善行,后世为之立祠。弄长168米,宽1.5~2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三多巷 位于金狮河沿南口之西,东起书院巷,西至东大街与司前街相连处,与侍其巷相直。1958年填南侧河道形成支巷。《宋平江城坊考》载,原名莲花池巷(一说唐宋时称义和坊,有坊立于西口)。相传此处古有莲花池,为春秋吴王赏莲处。后莲花池湮没,形成街巷,遂以名巷。西口南侧原有杉渎桥,清代遂以之为巷名。后桥名、巷名皆演变成音似的今名,取“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巷内原有都土地庙(今26号址)、猛将堂(三多桥北堍东侧,已拓为路)。西口48号半墙内有没角花岗石方柱两根,似为贞节坊遗迹。44号前原有跨街花岗石柱一对,其一在60年代初移去,似为都土地庙牌楼遗迹。80年代初巷西口建水泥柱过街竹花廊一座。主巷长265米,宽3~9米,1982年主巷改铺沥青路面,1984年支巷铺沥青路面。
三多巷北侧(自东而西)
小南察院 南出三多巷,北无通路。明代苏州设有北、西、南三处都察分院(监察机关),此弄为南察院故址,因以得名。弄长30米,宽1.5~3.5米,弹石路面。
地方弄 南出三多巷,北出东善长巷。弄名来历与南口原都土地庙有关,清代南段名土地弄,北段称地方弄。1966年合称地方弄。中段有清同治三年创办的善堂“康济局”。旧时该处多废墟高墩,散布不少棚户。1966年于西侧废地并拆迁棚户建成三层住宅楼5幢,称向阳新村。巷长340米,宽1~3.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南采莲巷 东起地方弄,西出司前街,北侧有一支弄通地方里。巷名来历同东采莲巷。10号、12号为寿器业安仁公所和寿衣公所旧址,墙上留有各体书法石刻约40块,有的已充墙基;另有关于康济局的官府告示大石碑,居民已充作洗衣台用。巷长125米,宽2~3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地方里 东界向阳新村,西出天线弄,北界司前街82号住宅楼,南出南采莲巷。其中巷道错杂。20年代前四周满布瓦砾高墩,中央有较平坦的空场,道前街染坊在此晒布,并刮除蓝印花布上的白灰浆,民间遂以“刮布场”称之。后苏北灾民来此搭棚栖身,从事拉车等苦力,聚居成棚户区。因东靠地方弄,便取名地方里。巷长214米,宽1~2.5米,弹石路面。
三多里 南出三多巷,北无通路。南口原有酱园,故名酱园弄。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原向北折东通地方里,1978年化工系统建房截断。里长40米,宽1.5~4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侍其巷(90年代)
侍其巷 位于司前街南端西侧,东起东大街和司前街相连处,与三多巷相直,西出吉庆街。宋代称灵芝坊,于东口立坊,初名难老坊。北宋皇祐五年(1053),巷内曾两任苏州知州的蒋堂谢事后家居的隐圃有芝草生于溪馆,时人以为祥瑞,知州李仲偃集宾僚赋诗为集,并将难老坊更名灵芝坊。后以善士侍其沔居此改今名。30号为民国16年前京汉铁路南段局局长冯藕云卸任后购置的大宅。36号系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的两广会馆,其东侧备弄50年代定名广仁里。38号系清两广总督邓廷桢之孙邓邦述寓所与藏书处“群碧楼”。41号属清代和丰仓范围,民国时设女子师范及附小。巷长380米,宽2.3~4.9米,1980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侍其巷北侧(自东而西)
小教场 南出侍其巷,北连石皮弄,西北连朱家园。旧有教场在巷西侧(今小教里及其周围),故名。该处既是驻扎在今中军弄的抚标中军左营的演武校场,也是邻近司前街监牢的刑场,民国时仍沿用。巷长172米,宽2~3米,弹石路面。
小教里 南起侍其巷,北至朱家园。本是旧时演武与行刑之教场,民国时形成棚户区,共四排平房,门牌编入小教场。1978年仪表元件厂征用第二排平房地基建六层住宅楼,长28米,宽1米,从小教场划出定今名。小石块与水泥路面。
广仁里 侍其巷北侧支巷,仅一南口。原为两广会馆(侍其巷36号)备弄,50年代定今名,房屋依旧。里长45米,宽0.8米,弹石路面。
司前街 南以三多桥为界与东大街相连,北以吉利桥(织里桥)为界,过桥出道前街与养育巷相直。宋以前名织里桥南街。明清两代在此设司狱司衙门,遂称司前街。此地曾长期为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的所在地,苏州俚语“司前街”已成监狱的代名词。1997年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迁出司前街。95号本系始建于明代的玄坛庙(财神庙)。16号徐朝宗宅相传是弹词《描金凤》主角徐惠兰故居原址,轿厅地面曾冒出水银。又说太平军曾驻扎于此。街长375米,宽10米。原弹石路面,街宽3米。1974年拓宽并改铺沥青,1980年再次拓宽。
司前街东侧(自北而南)
东善长巷 东起金狮河沿,西至司前街,与西善长巷相直。古时是船场所在地,明至清初称船场巷,清末已演变成今名。以司前街为界,分为东西二巷。11号大院有两层走马楼洋房1座,是民国初期颜料行业主奚鹤鸣所造。巷长254.9米,宽2~5.4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牌楼弄 北出东善长巷正对志成桥,过桥即道前街,南端折西接东采莲巷,中段东侧有断头支弄。北口原有贞节牌坊一座,故名。该牌坊已于民国初拆毁。弄转角处本是历时百年占地150平方米的大土墩,1982年府前居委会发动群众彻底清除垃圾,铺平道路,并在土墩周围装置栏杆。1983年又将土墩改造成两层梯级平台,南北两边砌蹬道,墩顶铺50平方米水泥地坪,每层种植绿篱、半冬球、丝兰、夹竹桃等,北缘三棵百年银杏树周围筑护墙,一变成为景色宜人的花坛假山。弄长177米,宽3米,原为泥路,改造后北口铺水泥六角道板,其余为沥青路面。
福民桥弄 位于地方弄北,原南起地方弄,60年代中被车辆修配厂阻断。北出东善长巷,正对福民桥(今改名府署桥),故名。过桥即道前街。原名北采莲巷,来历同东采莲巷。弄长43米,宽2米,弹石路面。
天线弄 东接地方弄,西出司前街。原名西采莲巷,明初即见于著录,来历同东采莲巷。清末有人在此设家庵“天仙庵”,遂称天仙弄,60年代改今名。原东通地方弄及福民桥弄,60年代地方弄建向阳新村,被阻断。弄长97米,宽1.5~3米,1991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造福弄 西出司前街,东无出路。原肮脏不堪,杂草丛生,相传20年代有人带头清理,以弹石铺路,造福子孙,遂名造福弄。弄长75米,宽1~2.5米,1990年改砖石混砌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司前街西侧(自北而南)
西善长巷 东隔司前街与东善长巷相直,西出吉庆街。路名由来与东善长巷同。东段南侧是原司前街拘留所界墙,中段南侧是乐村住宅区,西段南侧是伍子胥庙旧址,西段北侧本是棚户区。23号是民国32~37年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隐蔽所一大针织厂旧址。巷长288米,宽2~5米,1983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朱家园 北有两口在乐村两侧出西善长巷,中部西连伍子胥弄,东连石皮弄,南部东连小教场,西连寿宁弄。为宋徽宗经办“花石纲”的朱勔的宅园“同乐园”遗址在此,故名。原南部方形空地四周称朱家园,东侧小巷并折北段称杀猪弄,西北口旧名观音阁(家庵,在今43号),1966年两处合并称立新里,1980年三处合并称朱家园。清末民初此处颇荒凉,多桑园。民国9年律师刘祖望在此建西式宅院“适庐”(33号)。前后在此建宅的还有律师朱承钺、刘重荫(47号)、画家顾麟士(30号)等。清嘉庆九年(1804)始建的纠察司庙在14号。30、31号各有名木玉桂1棵,50号有200年紫薇1棵。50号有井圈以8块石料并嵌成的“八角井”,传为朱勔遗物。巷长393米,宽2~5米,本为弹石路面,80年代原杀猪弄段改铺水泥方形板,中南部改铺沥青。
跃进里 南及东北出朱家园、石皮弄,西傍朱家园小学。原是朱家园10号张家祠堂,屋破墙圮无人管理,1966年由房管局拆建二层一排,平房三排,作为民居,定名跃进里。巷长66米,宽2米,弹石路面。
人民里 北出朱家园,西北对朱家园小学。原是朱家园11号的潘姓(住庙堂巷)房产,50年代初从朱家园划出称今名。巷长20米,宽2米,弹石路面。
寿宁弄 东接朱家园,西至吉庆街。长168米,宽2.5~4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乐村 在西善长巷南侧,朱家园北口两通道之间。民初其地房产属清末官员陶荣所有,已破旧。民国24年由上海“闻人”袁菊生购建西式两层楼房8幢,自备水塔,定名乐村,以供出租。沦陷时悉被汪伪头目所占。50年代后用作机关干部宿舍。1983年在其西侧空地增建五层住宅楼1幢。
石皮弄 东出司前街,西接朱家园跃进里,南连小教场。明初即见于著录。弄名当是指路面为石料边皮铺砌而言。弄长208米,宽2米,1991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吉庆街 北起道前街,南接西大街。道前街至寿宁弄口段原称念珠街,1998年合并。1966年南段原吉庆街曾改称大庆街。北端有孙老桥(石岩桥),故北段原念珠街古称孙老桥巷,何时改称念珠街不详。45、46、52、78、104、108号均保存有晚清砖刻门楼。104号为清光绪丙申年建筑,尚未列为控制保护古建筑。街长652米,宽5~8米,原是弹石路面,1980年部分路段改为沥青路面。1987年其余路段改为水泥菱形道板路面。
吉庆街东侧(自北而南)
伍子胥弄 南起寿宁弄,向北新辟路段延伸至西善长巷。相传春秋时伍子胥宅在此,后建伍子胥庙,故名。弄长约250米,宽2.5~14米,1982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念珠街 位于吉庆街北段东侧,北起西善长巷,南至寿宁弄。原念珠街在吉庆街之北,1998年并入吉庆街,并将念珠街名称移用于此。街长约180米,宽5米,水泥方块道板路面。
新市路 位于人民路南段西侧,东起人民路与竹辉路相直,西至盘门路与胥江路相直,1991年以东段原新市路与西段原梅家桥弄合并而成,东西走向。东段宋代称昼锦坊巷,有牌坊立于西口。明以后称杨家巷。府学(文庙)前的一段路面铺成篦箕纹,民间称为篦箕街,因碑多民国时取谐音写作碑记街。
原此处颇为冷落,护龙街三元坊到此为止。50年代初,延伸人民路,举办苏南城乡物资交流会,形成“新市”,故称新市路。路北本为府学(文庙)前部及其西邻植园。50年代在此创建建筑工程部苏州建筑工程学校,沿人民路、新市路、东大街构筑新型漏窗围墙。60年代学校停办,改设苏州电讯仪器厂、苏州半导体总厂。路南本为农田野地,1952年起西段兴建南园新村,东段构筑市实验小学新址。80年代初,中段兴建市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路西端有梅家桥(以宋代诗人梅尧臣居此得名),弄以桥名。6号为古福寿庙,内有300年树龄罗汉松一棵,百余年树龄黄杨两棵。路长859米,宽22米。古时为篦箕纹石板路面,后依次改为弹石、水泥路,1978年改铺沥青路面。
东大街 南起残存的盘门城墙东翼尽头,北至三多巷口与司前街相连。原称“盘门东大街”。南端本止于庙湾街东口,70年代末向南延伸,过内城河止于城脚。泮环巷口以北段原称驸马府堂前,以供奉元末吴王张士诚之女隆安公主偕夫婿潘元绍的驸马府堂(即显圣明王庙,今43号)而得名。1966年废原名,并入东大街。街南段之西为“盘门景区”范围。始建于三国时期的瑞光寺、开元寺故址在街西,历劫犹存的瑞光寺塔、开元寺无梁殿均为省文物保护单位。民国时南段荒凉,北段破烂,民居密集。50年代后,南段陆续建成南园新村、瑞光新村等居民住宅。北段于1970年、1977年两次拓宽改造街面,成为吴县党政机关驻地(1989年迁出)和干部住宅区。原有一善弄,长仅22米,建吴县机关后废。路长500米,宽17米,1974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东大街东侧(自北而南)
复兴弄 东大街北起东侧第一条横巷,西出东大街,正对原复兴桥(已废),现东端不通。原称打线弄,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弄长170米,宽1.4~3.1米,1991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中军弄 位于东大街北段东侧,西出东大街,东端不通。清代设有江苏巡抚标下统领军官的抚标中军左营守备署,故名。原东连吉庆弄,南接新街,东南为荷塘,1958年染织一厂扩建,将该三处划入厂区。弄长168米,宽3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菱形道板路面。
泮环巷 西起东大街,向东折北为尽头,在植园里北。古名蒲帆巷。宋《平江城坊考》录梅尧臣诗:“绿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飞轻鸟翮。”又李端诗:“海雨细如丝,蒲帆轻如叶。”可知蒲叶可编船帆。其地原系蒲帆市,故名。后以地邻泮宫(府学),改称泮环巷。巷颇长,向西过东大街直抵西大街,以东大街分为两段,冠以东、西字样,后又从俗误作东、西半爿巷,1992年东半爿巷复名泮环巷。巷长197米,宽1.5~4米,东西段为弹石路面,折北段为水泥路面。
植园 西出东大街,东不通。府学西侧清末辟有植园,占地250亩。抗日战争时遭日军破坏殆尽。50年代设建筑工程学校,70年代起为半导体总厂。此弄为原植园之一部份,故名植园,曾称植园里。弄长64米,宽1.5米,1987年改铺水泥道板路面。
东大街西侧(自北而南)
师古桥 东出东大街,西至侍其巷民宅。东口原有师古桥,巷以桥名。1958年填河拆桥。13号有清光绪戊申年(1908)农务局所凿“晚香泉”官井。巷长70米,宽1.5~3米,1990年改砖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新桥巷(90年代)
新桥巷 东出东大街,西出西大街与吉庆街相连处。原两端都有桥,西端的新桥在西大街,南北向;东端的陈千户桥在巷口,东西向。巷以新桥为名,习称盘门新桥巷。4号周宅现为控制保护古建筑。2、22、26号原有庭园。4、6、40号有砖刻门楼。6号、30号有清代节孝坊。始创于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新苏师范学校在巷中段,其地宋代为规模宏大的“张府”,明清为吴县官仓“和丰仓”(常平仓)。巷长423米,宽2.5~7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腊梅里 东出东大街,西面无出路,北可通新桥巷。旧时植有腊梅,故名。该里东口犹如树干,向西分支颇多。大部为70年代起吴县各机关单位所建干部住宅楼。巷长100米,宽2~3米,1984年铺设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庙湾街 东起东大街,西至窥塔桥北堍与盘门城根(弄名)相接。窥塔桥古名庙桥,宋代桥南有土地庙,桥北有伍相公庙,故称庙湾巷,清代即称庙湾街。原为盘门与瑞光寺塔之间的小路。1999年规划为盘门景区仿古建筑区。街长330米,宽2.5~3米,弹石路面。
西大街 南起盘门内城门口,弧形走向,北抵新桥与吉庆街相直。西大街乃盘门内西大街的简称。古代曾为热闹市廛。宋代胥门封闭时,曾将此街辟为“驿马大道”,军队、车马、行人经此出入盘门。后迭遭战火摧残,西大街至东大街,北过东西泮环巷,被夷为白地,冷落异常。民国时外来农民在此开荒,仍少人烟。街西第一直河边尽是粪行所有的粪缸,貯粪待粪船转运出盘门水关。现今东侧建有工厂、苏纶职工子弟小学、技工学校等。街长806米,宽2~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西大街东侧(自北而南)
新桥河沿 位于新桥巷河南,西出西大街,原东至东大街。后因吴县人民政府建房,东至新桥巷22号。长250米,宽3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西泮环巷 西出西大街,东端不通,在新桥河沿之南。明以前称开元寺后巷。后改西蒲帆巷、西泮环巷,讹称西半爿巷,1992年复名西泮环巷。东段于1995年被征用改建吴县新村主干道,所剩西段仅西大街一口。巷长120米,宽3~8米,弹石路面。
胥门内大街 南起老胥门城门口,折北向东与学士街南端直角相接。民国时一度称草鞋湾。在新胥门未开辟、老胥门未封堵时,街两侧俱是店铺,民国27年开辟新胥门后渐趋冷落,演变为民居。街长102米,宽3~4米,原是石板路面,60年代翻建弹石路面。
百花洲 介于胥门至盘门城墙内侧与第一直河之间,为一狭长地带。南于新市路西端接幸福村,北与学士街相直。百花洲本为南宋接待外国使臣和高官显宦的姑苏馆的园林,享有盛名。元代仍保持原貌,明代湮没,诗人高启有“歌吹无闻洲寂寞”之句。此后被用作地名。南宋淳祐年间创建的百花庵在百花洲南端,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为一年一度的庙会,旧时香火鼎盛。清末至民国时此处成为粪便、垃圾转运处,苏北农民在此以“旱船”、“滚地龙”为家定居,“西风吹来闻臭气,东风吹来吃垃圾”,夏秋满树苍蝇遍地蛆,冬春雨雪泥泞无干处,疫病连年不断。50年代后,居民逐步成为产业工人,积极改善环境卫生,将1400米泥地全部砌为砖街。至70年代,民居已经历了五次更新:滚地龙——草棚——乱砖墙——砖瓦平房——水泥楼房。街西侧原有外来移民建房自然形成的11条横弄,均长40~60米。90年代末,随着低洼地改造拆迁,现已成为新建的百花洲公园。街长875米,宽2~7米。
第二节 城外街巷
沧浪区的城外地域较为广阔,从东、南、西三面环绕苏州南半城。现按所处方位,东以葑门外街巷,南以盘门外街巷,西以胥门外街巷,分别汇志如下:
一、葑门外(59条)
安里桥 路以桥名,以桥为中心,向西止于葑门桥,与十全街相连;向东至安里桥接葑门路,折南至徐公桥与葑门西街相连。60年代曾误为安利桥。路东西段路北系70年代末建造的六层商住楼,即1967年8月“武斗”烧毁的孵坊原址。路南为80年代所建商住楼。路长243米,宽12米,1952年翻建弹石路面,1982年拓宽改铺沥青路面。
城门弄 位于葑门桥东堍南北两侧,北侧沿河向北折东。50年代拆城,60年代开新城河、建葑门桥(初名友谊桥),南侧城基设港务局第六装卸区。现城门弄已非原址。原为葑门月城外沿城脚的棚户区狭弄,故名城门弄。弄长37米,宽0.5~1.5米,泥路。
大河浜 位于葑门原城门外南城脚,背依城墙,面临外城河。北起安里桥西堍,南至港务六区后门。清末,北口有售甘蔗、山芋、菱之类的青果行,故称青果巷。民国31年(1942)改名南城脚。又以聚居者职业为名,南段称打米浜,北段呼皮匠浜,统呼大河浜。50年代从俗以大河浜为名。30年代即为苏北逃荒农民聚居区。1952年居民自砌砖街,不久政府又翻改弹石路面,结合修路两次垫高路基。80年代,住房经多次翻建,两层水泥预制结构小楼已比比皆是,房主颇多于大门上(或门旁)用各色玻璃镶嵌成地名和门牌号。主通道长692米,宽2.5米,1987年改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民生村 位于大河浜北段西沿。原属大河浜,50年代划出,居民自定今名。长240米,宽1米,弹石路面。
劳动村 位于大河浜南段西沿。原属大河浜,50年代划出,居民自定今名。长200米,宽1~1.5米,弹石路面。
葑门路 东与东环路垂直相接,西抵葑门安里桥。1982年在葑门外新辟,是葑门通达外围公路的主通道。路长1050米,宽10米,沥青路面。
蚕桑地 位于葑门路中段北侧,平行于葑门路,东西口皆折南出葑门路。本为桑园,即称桑园地。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原为近郊农村,1982年在其腹地开辟葑门路,遂成现状。巷长102米,宽1.9~8米,1983年改泥路为弹石路面。
桑园里 南起葑门路,北至苏州大学东区宿舍。本为农田,苏大征用后修建。长300米,宽5米,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无名弄 南起葑门路,北接北栅头,弄内为苏大教师住宅楼10幢。1980年建,名待定。长200米,宽8米,水泥道板路面。
葑门横街 南傍葑门塘,东在叠楼口与石炮头相直,西在徐公桥北堍与安里桥(弄)垂直相接。东西走向,故称横街,1980年冠以“葑门”以免重名。东端折南过马路桥为东街,西端折南过徐公桥为葑门西街。为葑门附郭集镇式城乡贸易中心,各类商店相连。36号为基督教福音堂旧址。今娄葑供销社楼址为民国时葑门商团和救火会所在。街长690米,宽5米,80年代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葑门横街北侧(自西而东)
草鞋湾 主街西起安里桥堍,向东弯南接葑门横街,北侧两支弄通葑门路,南侧一支弄通葑门横街。历史上住户多编织草鞋出售,形成草鞋集市,故名。因是葑门城门口与横街之间的捷径,热闹一如横街。东首向北通葑门路的支弄南口有伞店,即称伞店弄。西首向北通葑门路的支弄南口原有陈公庙(陈公乡堂)的头山门,弄即名陈公乡堂。1966年改称安里西弄。向南通横街的支弄原称徐公桥弄,直对拆迁前的古徐公桥。1980年陈公乡堂复名,另二支弄统称草鞋湾。主街长40米,宽3.5米,1991年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支弄为弹石路面。90年代初,葑门横街西段至葑门路之间建造住宅楼,草鞋湾主街东西段不复存在。
局头弄 南出葑门横街,北端本通陈公庙前的“局场”以东小路(今葑门路址),40年代孵坊扩建时占堵。民国时陈公庙设有警察局分驻所,其巡长居弄内,故民间称之为局头弄。弄长28米,宽1.2米,弹石路面。
朱家弄 南出葑门横街,北两口出葑门路,岔弄甚多。清代处士朱存理居此,故名。清末,弄北多瓦砾高墩、荒场、桑园,房舍较少。民国初期,横街金永盛酱园在此建作坊、仓库,并造一批民房出租。弄长40米,宽1.5米,1985年拆迁,改建住宅小区,砖街改铺水泥路面。
蒋家浜 路同浜名,在浜东沿。南起葑门横街中段蒋家桥东堍,北出葑门路。长116米,宽2米,1984年改铺方形水泥道板路面。
七公堂弄 南起葑门横街与石炮头相接处,与东街相望,北出葑门路。以张七公庙(七公堂)得名(庙址在今葑门路北侧)。1966年改称前桑园地,1980年恢复原名。弄长120米,宽2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石炮头 南傍葑门塘,东起东环路与夏家桥(路)相直,西以叠楼口为界与葑门横街相连。古代为兵防要地,筑有敌楼,一名叠楼。其上置有铁炮,以石、铁作炮弹。敌楼前的直街即以石炮头名之。民国14年敌楼被拆除。30年代该处地名牌作“叠楼口”,民间则呼为“叠楼头”。民居墙角还树有石碑,刻“古叠楼故址”五字。80年代初该十字路口西南转角的房屋尚留有一凹缺,即当初与敌楼相嵌接之处。石炮头民居为水乡农舍风格。旧有古刹天宁寺,有大雄宝殿等房屋约150间(内寄柩殡舍72间),占地4000平方米,是葑门外最大的寺院。曾为娄葑乡人民政府(公社)驻地。70年代末拆除,遗迹仅存界石一块尚在43号西侧。巷长330米,宽4.8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仓场弄 弄为环形,南两口出石炮头,北端通葑门路。传说此处旧有敌楼火炮用弹药库,也有说是盐仓。弄长60米,宽0.7~3.5米,碎石路面。
夏家桥 南傍葑门塘,与葑门横街、石炮头相连。西起东环路(原苏嘉铁路)旱桥,东至金家桥西堍。有华家桥在西段,东西向跨夏家浜,路同桥名,吴语夏、华同音。原属郊区娄葑乡,1962年3月划归沧浪区。长267米,宽1~3.3米,弹石路面。
北栅头 位于原葑门水关对岸、外城河东。南起安里桥东堍,北连庄先湾。旧时外城河中设有木栅,昼启夜闭,既是过往船只税卡,亦防水上盗贼。木栅位于葑门以北,故称北栅。东栅在葑门塘上。民国元年废。现今的北栅头原为北栅头后街。巷长342米,宽4.2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北栅头东侧(自南而北)
陈公乡堂 北栅头东侧支弄,南与葑门路平行且中段相通(葑门路开辟前,此弄折南达草鞋湾),东抵蒋家浜河。陈公乡堂(陈公庙)在7号,弄以庙名。1966年改称安里西弄,1980年恢复原名,误标路名牌为“陈公相堂”。
战国时楚人陈仲子精医术,救人无数,吴人德之,誉曰“陈公全乡”,奉为“内外十乡土地神”,建庙奉祀。庙前有广场,置“万年宝鼎”,香火极盛。民国时警察局分驻所设在庙内,该广场俗称“局场”。70年代建造三层楼住宅于场北。场西南原有通道出草鞋湾,建有陈公庙头山门及照墙。1982年开辟葑门路,冲去其中段,南段并入草鞋湾。所余北段东西向,长108米,宽1.5~4.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1993年葑门路北侧拆迁,改建商住楼,致使此弄仅存东首一小段。
永德里 北栅头东侧支弄,东通陈公乡堂。原系荒地,仅有一户人家在此耕种。50年代初苏北移民来此聚居,成立居委会时定今名。里长59米,宽2米,新楼前为水泥路面,其余为弹石路面。
北栅头西侧(自南而北)
沿河浜 西濒原葑门水关前外城河,为古代纤道及关卡前泊船处。南由北栅头岔出,北接庄先湾,呈弧形。原是北栅头主街,1951年从北栅头分出,改称今名。旧时有商店,50年代演变成居民区。石灰窑原址设有娄葑供销社农副产品采购站。清代外城河中的关卡“北栅”正对8号。弄长112米,宽3.2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庄先湾 在葑门外城河东岸,南连北栅头,北连后庄,濒临外城河东岸弧形大湾,所居农民多姓张,始称张家湾。后以其北有后庄,遂称庄先湾。河湾沿岸原坟冢相叠,浮棺累累。湾之南北,各有一坟:北称师姑坟,青石雕作幢形,旁有荷花池,以大石板铺底;南为普同塔,俗称千人坑,4米见方,石条砌壁,高出地面1米,不知其深,上铺石板,留空隙一方,石板中央立幢形黄石压顶,铭刻有“西方同登”、“雍正九年”字样。然民间传说千人坑为“长毛”(太平军)尸骨葬处。清同治二年(1863)清军在双塔寺杀俘逾万,血透三尺,疑移尸于此掩埋。民国29年(1940),姚锡麟购庄先湾土地创办锡记家禽农场。1956年填平荷花池,兴建食品公司所属饲养场。千人坑亦于50年代拆填,建安利化工厂,后改树脂厂,80年代为市化工局职工大学及中专(大门在北栅头)。河湾于1968年开挖葑门新城河时填平。路东农田被征用兴建轻工业部化学电源研究所。路长420米,宽2.5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后庄 在葑门与相门之间的外城河东岸,南连庄先湾,北至后庄桥(原称黄瓜桥),出干将东路。原是农田及荒地,60年代成为仓库区。路长108米,宽1.5~6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小桥巷 东起友谊村,西至水闸。原属郊区,1982年划入沧浪区。巷长350米,宽2.5米,泥路。
葑门西街 西濒外城河,南依次与葑门大园里、侉庄、小街直线相连抵觅渡桥,北以徐公桥为界连安里桥(路)。南段东侧原有基督教卫理公会坟场,称为安乐园(建于民国6年,毁于1966年后)。中段西侧临河处清代有接官亭,其南有灵官庙。原为泥路,宽近3米。1982年拓宽为5米沥青路面。1994年再次拓宽,将原外城河填去一部分,建成宽24米的大街。街长1171米,支弄长169米,沥青路面。
葑门西街东侧(自北而南)
徐公桥 弄同桥名,在桥南堍东侧,北濒葑门塘。西起葑门西街,东至西肖堡场北口,与红板桥(弄)相连。弄长94米,宽5~6米,1989年改砖街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红板桥 弄同桥名,在桥南堍,北濒葑门塘。东接里河桥(弄)折南口呈直角,西以西肖堡场北口为界与徐公桥(弄)相连,中段有向南支弄通东肖堡场。弄东首有名医许伯安故居。弄长94米,宽5~6米,198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西肖堡场 东端与东肖堡场相连,西出葑门西街,北出红板桥(弄)与徐公桥(弄)相连处。古名萧浜巷,又曾名花神弄,50年代后,肖堡场分东西两段,西段长196米,宽3米,198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东肖堡场 东端对里河桥,过桥为油车场,西端接西肖堡场,折北亦为西肖堡场。古名萧浜巷,其地多萧姓,故名。据明《姑苏志》记载,萧浜巷有张炳故居,东西各立有跨街牌坊。民国时额枋已毁,存石柱4根,高4米,边宽约0.7米,两柱间相距约5米。1985年已有两根移往横塘唐寅墓建牌坊。清末名妓赛金花(傅彩云)自称“葑门外萧浜巷”是她的出生地。民国16年曾称花神弄,以南有花神庵故。肖堡场亦在巷南,相传为三国时周瑜练兵点将处。清代仍为演兵场,里人称为“操场上”。遂以肖堡场为巷名。80年代初巷南兴建里河新村。巷北有“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前的中东铁路总办朱姓大宅,疑即张炳故居旧址。巷长120米,宽6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葑门如意里 位于葑门西街北段东侧,即葑门新胜里之北,东西走向。原称西街如意里,1980年改今名。里长46米,宽1.5~2.7米,泥石路。
葑门新胜里 葑门西街北段东侧支弄,东口不通。50年代始称西街新胜里,1980年改今名。里长40米,宽2米,弹石路面。
西街弄 西南接纵向的葑门西街,东北接横向的西肖堡场。为葑门西街支弄,故名。30年代初,由里人徐瑞生、张桂山两家合作在私有土地上开辟本弄。与此同时,张桂山在弄西侧南段兴建小型海式里弄“仲康里”(张桂山字仲康)出租。西侧北段于民国29年由张桂山等人创建私立立达小学。巷长61米,宽3~4米,80年代改泥路为水泥彩色六角道板路面。
肇源弄 葑门西街东侧南起第一条支弄。民国时其西南有肇源米行,故名。原为泥路,1966年居委会发动居民砌砖街铺下水道。80年代初,其东兴建里河新村,原1.5米宽的西弄口成为新村主通道,拓宽为6米,铺浇水泥。1984年弄口构筑过街大型彩色竹棚架。弄长238米,宽1.5~6米。
南通里路 南起杨枝塘路,北至里河新村交叉路。1990年随里河新村建成。长200米,宽5米,水泥路面。
北通里路 东起里河新村交叉路,西至侉庄口。1987年建。长102米,宽5米,水泥路面。
葑门大园里 南连侉庄,北连葑门西街。原为安乐园外棚户区,居民自称大园里,1980年冠以葑门二字。长25米,宽5米,1982年改泥路为沥青路面。
侉庄 南连小街,北连葑门大园里,原称“奤”庄。“奤”字冷僻,1981年代之以音义相通的侉。清末民初,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贫民五六家来此搭棚定居,江南人俗称山东一带北方人为“侉子”,其聚居处便俗呼侉庄。长173米,支弄长130米,宽5米,1982年改泥路为沥青路面。
小街 南起北沿河,过小觅渡桥,向北连侉庄。其街狭且短,故名。地处小觅渡桥堍,原有店铺,1975年兴建新觅渡桥,1983年开辟杨枝塘路,街被冲去主段。现长175米,宽6米,1982年拓宽翻改为沥青路面。
如意里 东起如意巷,西至小街,南邻北沿河,北傍杨枝塘路。长181米,宽2米,弹石路面。
北沿河 小觅渡桥北堍塘岸,东接如意巷,西至小觅渡桥。当地居民称为河北。东段临水一侧建有房屋,形成巷道。西段有清末恒利丝厂所建供职工租用的一排18间小楼房,门前空间开阔,后门即如意里。巷长168米,宽2.5~4米,弹石路面。
如意巷 南起北沿河,北出杨枝塘路。民国时住有10户洋行职员。巷长181米,宽1.3米,弹石路面。
大觅渡桥 弄同桥名。东起小觅渡桥南堍,沿造漆厂围墙向西转南,止于大觅渡桥东堍。民居集中于大觅渡桥东堍北侧的南宋淳熙年间始建的普利庵(俗称土地庙)一带。弄长99米,宽3.8米,煤渣砂石路面。
南沿河 小觅渡桥南堍东侧塘岸,东止于河闸前、城湾村,西至觅渡桥。当地居民称之为河南。长120米,宽3米,煤渣砂石路面。
里河桥 弄同桥名。在桥西堍,南连西村,北与红板桥(弄)直角相接,为里河西侧塘岸。长168米,宽2米,弹石路面,1990年部分路段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西村 北连里河桥(弄),南至杨枝塘路,东傍杨枝塘(里河),西邻里河新村。原为农村名。长112米,宽1.9米,.北段弹石路面,南段泥砂路。
东街 与葑门西街遥相平行,分别垂直于葑门横街东西两端。南至朝天桥,北至马路桥,过桥即横街与石炮头相连处。原有小商店20家左右,以做农民生意为主。50年代中期起成为居民区,大都是平房,开间狭小,矮闼和吊闼门面,全属乡间格局。街长206米,宽2.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后橹巷湾 东出东街,东端南岔为前橹巷湾,西端又与前橹巷湾相连临外河。巷长128米,宽2.1米,弹石路面。
前橹巷湾 与后橹巷湾同为葑门塘与外河汇合处舌形半岛地带的环巷。前橹巷湾南濒外河,呈弧形,为半边街,东接后橹巷湾、东街,西端也与后橹巷湾相接。前后橹巷湾原各有两家出售船橹的老行号,颇有声誉,其地遂称橹巷湾。亦有写作橹行湾、橹港湾的。历史上苏州鲜鱼行集中于葑门外,葑门外鲜鱼行则集中于前橹巷湾,有“八鲜鱼行”(八种河鲜)之称。1951年10月,渔民供销合作社在此建立,入社者达1200人。所临河面颇宽阔,旧时颇多城中“善士”来此买螺蛳、小鱼放生,故此河段曾有“放生池”之称。巷长168米,宽2.5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前姚家弄 位于马路桥南堍东侧,北隔葑门塘与石炮头平行。西出东街,东至圩上村口连后姚家弄。原名窑浜,亦名窑浜弄,因灰窑得名。后误为姚浜弄、姚家弄。50年代西段称前姚家弄,东段称后姚家弄。前弄长218米,宽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后姚家弄 西连前姚家弄,东出东环路。姚家弄是一条线,西、东两段分别为前、后姚家弄。后弄长110米,宽2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圩上村 东起东环路,西至后姚家弄口。原系圩堤,故名。长120米,宽2米,1985年改铺水泥道板路面。
光荣墩 位于朝天桥北堍东侧,南傍外河,西出东街,东达东环路。原有居民多从事渔业,常在此杀龟,便称为乌龟墩,民国时改称富贵墩,50年代初定今名。弄长27米,宽2~5米,1988年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朝天桥 弄同桥名。起自桥南堍,南至菜子场折东止于东环路。长64米,宽2米,东西段为弹石路面,南北段于1986年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油车场 东出朝天桥(弄),西在里河桥东堍折南至尽头。其西、北皆临河。旧时葑门外最大的榨油作坊在此,故名。因水上运输方便,素为商行集中地,民国时有砖瓦行、竹行、柴行、船场及两家粮油行,其中以清末开办的三丰粮油行规模最大,与西街的肇源粮油行并列苏州同业之首。巷长301米,宽2~3米,水泥道板路面。
菜子场 位于朝天桥(弄)转角南侧,南至杨枝塘。原是小村落,其西原为粮油行晒菜子的场地,故名。弄长20米,宽3米,1986年改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杨枝塘 北连朝天桥、菜子场,南抵杨枝塘路东口出东环路。路西有河名杨枝塘(里河),河东农村同名,后被用作沿河路名。70年代末征河西之地建造里河新村。90年代末河东(原杨枝塘村)亦被征用建杨枝新村。路长250米,宽2.4米,1987年改为小方石路面。
东环路 城区东侧外围重要通道。南接南环东路,北至坝基桥连接苏昆公路。干将东路(原相门路)以南属沧浪区。原为苏嘉铁路废基,1966年就废基筑路,1981年定现名,1983年改碎石沙浆路为沥青路面,1988年改为水泥路面。1994年由杨枝塘路东端向南延伸至南环桥、南环东路。路全长5190米,沧浪区段长3493米,宽30~40米。
杨枝塘路 东接东环路,西与小街交叉,止于觅渡桥。路东北有河称杨枝塘(里河),故名。1983年辟建。长778米,宽10米,沥青路面。
二、盘门外(50条)
人民南路 是人民路在人民桥以南的延伸,故名。北起人民桥,南至团结桥。为城南新市区的纵向干道。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作为日租界的西界,在今人民桥南堍曾筑有极短的一段“二马路”,立有“大日本租界”石碑。50年代随着新建人民桥,沟通城内外,此处开始拓路建厂。1986年向南延伸至南环路。1989年再拓建至团结桥,过桥接吴县市新城区东吴北路,与新辟的南环路垂直相交。南端河边是水曲头居民区残存部份。北端东侧有小巷多条,自成一区,无巷名。路长914米,宽30~33.7米,沥青路面。
劳工里 位于人民桥南堍西侧,东出人民南路,其他三面为苏纶纺织厂。主弄四条,其间连通。最北一排为丝厂所造的工人住房,50年代翻改危楼为带老虎天窗的平屋,其它是由棚户发展成的各式私房。50年代命名,北起第一排称劳工里,此外称劳动村。1980年统称劳工里。原劳工里与劳动村之间隔有池塘,1956年填没。弄长205米,宽1.8米,50年代建弹石路面。
大竹园 位于人民桥南堍西侧,两条主弄南北向平行,北口均有东向支弄,东出人民南路。清代,此处为毛竹园,占地十余亩。清末民初园已不存,俗称该处为大竹园。弄长110米,宽1.5米,1988年改泥路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水曲头 原系由蠡墅、五龙桥等乡间前往盘门的要道“西塘岸”中段的一部份,向北达兴隆桥下塘。西临大龙江与仙人大港相交的曲水处,故名。1950年政府号召生产自救,有崔姓等四户来此搭棚居住,在路边开荒种菜,河滩围栏养鸭。不几年聚居达五六十户。后因建造工厂,拆迁民房,仅剩南北不相通的两段。南由轻工金属材料厂西侧出入,北由南门一村西侧狭长通道出入。长30米,宽2米,泥路。
苏嘉公路 北起觅渡桥西堍,东沿古运河南下,经吴江、平望、盛泽,直抵嘉兴,全长70余公里。沧浪区段南止于北仙泾西口,长1053米。隋唐时期即为运河畔的纤道,也是南下浙闽的驿道(官道),关系漕运、邮传和南北交通,历代都有整修。苏州民间称之为“东塘岸”,乃尹山、郭巷等乡村去葑门的必经之路。民国22年,由江苏省建设厅拓为公路,开辟长途汽车客、货运输,始有苏嘉公路之名。50年代后,道路、桥梁几经拓宽改造,现宽15米,沥青路面。
南门路 北侧沿外城河。东起觅渡桥西堍,与南去的苏嘉公路直角相接,中段与人民桥立体相交,西至裕棠桥与盘门路直线相连。清末自火车站修筑新式大道经城外阊门、胥门、盘门至觅渡桥,称大马路。1966年曾以金门外为界分别称为延安北路、延安南路。1980年重新分段命名。东段近“南门”,即名南门路。人民桥东南古名青旸地,清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后划为日租界及各国通商场。觅渡桥西堍原有税卡,后改设由洋人管理的苏州关,俗称“洋关”。清末,这里是苏州近代工业的创始地,最早的机械化工厂、苏纶纱厂和苏经丝厂即设于此。该路原为由苏州南去吴江的必经之地。80年代中期后,人民南路延伸,吴县新市区开发,该路逐渐荒凉。路北的外城河沿,东段以工厂码头及附属建筑为主,西段以民居为主。东汉末孙坚、孙策墓地在路南染丝厂内,1982年该厂造食堂时由苏州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市文物保护单位日本领事馆旧址在第一丝厂(94号)内。路长3070米,宽15米,1977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二十间 北出南门路,南向西两折后,沿原砖瓦厂取土而成的大塘东岸转至南岸,西接九十间。该处最早有屋20间,故名。本属青旸地,清末曾为各国通商场。北口为水泥路,西侧有支弄名大窑场。大塘东岸为煤渣路。住房集中在大塘南岸。弄长680米,宽1.6米,水泥与方石混合路面。
大窑场 位于原苏州砖瓦厂取土而成的大塘东北沿。东出二十间北口。以其邻近原美国人开办的砖瓦窑场,故称。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面。
九十间 北出南门路,南至采莲泾。本系砖瓦厂工人聚居地,故亦称窑工房。最早共十九间,颠倒成“九十”,自诩盛于相邻的“二十间”。长440米,宽1.8~2.8米,60年代改泥路为弹石路面,尚存泥路270米。
九条弄 位于南门路东段南侧,北出南门路,南至采莲泾。东濒水绿泾,与九十间平行,西邻粮库,并在库南与内马路相接。本属青旸地,曾为日租界西界。原是桑园、荒地。民国18年始有苏北逃荒者来此居住,沿浜依次搭建有九排草棚,每排两三家,遂称九条弄。大小弄道总长1048米,干弄宽5米,支弄宽3.6米,弹石与砖混合路面。
内马路 位于南门路东段南侧,北出南门路,向南折东接九条弄,西过采莲泾无名小桥。本属青旸地,清末在日租界内,故名。全长1102米。东、北段长802米,宽4米,1982年砌小方石路面;西段长300米,宽1~2米,煤渣泥路。
青旸路 北起内马路,南至青旸河(采莲泾)青旸桥,路同桥名。长250米,宽5米,小方石路面。1985年建。
永安里 位于人民桥堍东侧的“立交圈”范围内。本属青旸地,曾为日租界。30年代末形成苏北移民棚户区。长421米,宽1~2米,弹石路面。
兴隆桥下塘 东起裕棠桥东堍,西至兴隆桥北堍,呈半岛形突出于外城河南岸,隔河与光裕里相对。人民桥建成前,此处有渡口。原仅兴隆桥堍一条塘岸半侧街面,北边为荒地,日军侵占时成为棚户聚居点,现仍为居民区。弄长131米,宽2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
西塘岸 东傍苏纶纺织厂围墙,西沿大龙江(西塘河)。向北出南门路与兴隆桥下塘相对,向南过水曲头去乡间。在人民南路未开辟时,西塘岸为五龙桥、蠡墅等乡间去盘门的必经要道,,路宽3~4米。民国22年清明节,该处棚户数十家遭火尽毁,灾民至河对岸重建村落,计五十六间棚舍,遂有“五十六间”地名产生。1972年苏纶纺织厂与纺织机械厂等将西塘岸分别划入厂内,仅剩北端一小截。居民从人民南路出入。
南环西路 位于人民南路西侧,东起人民南路,西至盘南路。1994年向西延伸至苏福公路,与桐泾南路相接。此路建于70年代末,因在城区外环线的南部,故名南环路。1987年改造西段后,以人民南路为界分东西两段,1988年西段定名南环西路。长1409米,宽35~40米,沥青路面。
友新路 北起苏福公路,向南从南环西路西端通达大运河新道。原为郊区友联村,80年代划归沧浪区,故名友新。长2414米,宽4~6米。苏福公路至南环西路段为道板路面;南环西路至运河段以碎石为主,北端有部分水泥路,南北段为碎石泥路。
长吴路 北起苏福公路,向南跨南环西路至友联新村。路东为友联一村,路西为友联二村。长1062米,南环西路以北段宽4~6米,南段宽8~10米;北段为道板路面,南段为水泥路面,新村区南尚存一段碎石泥路。
南环东路 原东起苏嘉公路,西至人民南路,1988年定名,路名由来同南环西路。1994年修建跨古运河的南环桥,路向东延伸至东环路。现长2000米,宽35~40米,沥青路面。
南园南路 北起南园桥,南至南环东路。路名由来同南园北路。长700米,宽30米,沥青路面。
湄长路 北通南环东路,南接苏苑街,与吴县市接界。路跨湄长河,同河名。长700米,宽6~10米,沥青路面。1993年划入沧浪区。
肖泾村 原属郊区娄葑乡青旸村,1984年划归沧浪区,原住户有半数迁往西边的二十间地区,所余待迁户在溶剂厂三面包围中,仅南口出南环东路。
马路桥 东起南环新村,西至人民南路。民国时有桥名庵桥,以附近有庵堂得名,路随桥名。后又随桥易名,改称马路桥。弄长200米,宽4米,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盘南路 南接南环西路,北至苏福桥南堍,长约680米,宽24.7米,沥青路面。
盘门大街 南以吴门桥为界与盘门横街相连,向北折西止于盘门城门口。水关桥在街南端西侧。街属盘门景区规划范围,长116米,宽4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花岗石路面。
光裕里 东起东城脚,西傍盘门大街。南濒外城河,北靠城墙。东西走向。属盘门景区规划范围。20年代苏纶纱厂业主严裕棠建房150间,租给该厂职工居住,取名光裕里,俗称缫丝工房。弄长540米,宽2.5米,弹石路面。
盘门横街 在盘门外。南出盘门路,北以吴门桥为界与盘门大街相连。宋代出盘门有两岔道,一为朝东过虹桥的直街,一是向南过吴门桥的横街。直街与虹桥早已不存,横街与吴门桥则成为出入盘门的唯一通道,现为盘门景区的南大门。南口1984年曾搭建过街竹构亭廊以美化街容。相传弹词《描金凤》中的钱笃笤家住此街。长80米,宽4米,弹石路面。
盘门路 东以裕棠桥为界与南门路相连,西经苏福桥(解放桥)折北至泰让桥与阊胥路相连。因位于盘门外,故名。原为清末所辟环绕城西、南的大马路(1966年曾改称延安北路、南路)的一段,1980年定今名。本为碎石砂浆路,1950年改为弹石路面,1978年翻修成沥青路面。路长1800米,宽9~13米。
盘门路南侧(自东而西)
裕棠桥弄 位于裕棠桥西堍南侧。北出盘门路,东、南连通五十六间。弄以桥名。1966年曾随桥名改称工农弄,1980年复名。长234米,宽3米,弹石路面。
五十六间 位于裕棠桥西南。西北接裕棠桥弄,东沿大龙港(西塘河)河岸,向南至大龙港与盘溪(朱公桥河)汇流处转西弯北,连接皮匠浜、万丰里。原是沿河低洼荒滩,民国22年清明节傍晚,大龙港东岸苏纶纱厂墙外棚户区突遭火灾,灾民至东岸重建草棚七排五十六间,由此成为地名。50年代后住房几经翻建,大都已是水泥预制件结构。1984年沿河筑水泥防洪墙,建水泵房,同时垫高路面。通道共25条,总长1183米,宽1.5~5米,1984年主通道铺水泥道板路面。
万丰里 位于裕棠桥西南。东接五十六间,其他三面皆邻皮匠浜,对外向北经裕棠桥弄出盘门路。原属荒滩,三面临水。民国29年绍兴人在此开设万丰酒厂,35年歇业。50年代原万丰酒厂厂房公私合营,地域从五十六间范围划出,定名万丰里。里长296米,宽1.5米,弹石路面。
皮匠浜 在裕棠桥西南,三面环水,地形如舌。东北邻五十六间、万丰里,西北通保兴里、清河浜,出盘门路。南面伸出于盘溪(朱公桥河)之中。河中原有狭长洲岛,两端各筑堤连接河岸,所截河道遂成横向大塘。另外西侧有断头浜拦成的竖向大塘。原称塘岸上。民国31年前后,苏北籍移民聚居日多,十之八九业皮匠(绱鞋匠),人呼之为皮匠帮,称其住地为皮匠浜。1979年为安置下放苏北回城居民,于东北部邻万丰里处荡田上造简易平房224户。1984年改建住宅楼群。主通道665米,宽2.9米,弹石路面。路旁临河于1984年筑水泥挡水墙。
保兴里 在新运北里的东南两侧外围。北出盘门路,南通皮匠浜,西接清河浜口。原与新运北里弄底相通,该处原有几家典当,据传里名是保典当兴隆之意。早期保兴里为类似光裕里的小楼四排,60年代翻改两排危楼为平房。后连同附近房屋统称保兴里。有“张吴王母曹太妃(张士诚母曹氏)墓碑记”篆文碑帽砌嵌在20号门前地面。通道长374米,宽2~4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新运北里 在保兴里西北,北两口皆出盘门路,南界保兴里墙。地处新运里北(原有东、西新运里,1995年废),故名。旧称典当弄,因有典当在弄底。通道长82米,宽1~2米,弹石路面。
清河浜口 在朱公桥东南,西、北两口出盘门路,向南岔为清河浜。北段原称娘娘弄。中段东侧为“新衙门”旧址。原有已于1965年发掘清理的张士诚母曹氏墓,俗称娘娘坟。弄长150米,宽2~8米,弹石路面。
清河浜 在朱公桥东南。北由清河浜口西侧岔出,南抵河。弄随浜名。有吴中保墓会民国壬戌年(1922)“张吴王母曹太妃之墓”楷书碑弃置在水埠当石级用。弄长150米,宽3米,1983年改泥路为弹石路面。
朱公桥东弄 两条主弄平行,东沿盘溪,北出盘门路,南连盘溪新村、摇船头,两主弄间有支弄多条,西通朱公桥北弄、南弄。原称红庙东,1966年改为朝阳东弄。1980年以桥定名,弄实不在朱公桥东,而在桥西。弄南70年代尚残存“御道”(整砖竖砌人字纹,供皇帝行经之路)。通道总长445米,宽1.5~3米,50年代居民自建弹石路,1982年西侧主弄改铺沥青路面。
朱公桥南弄 在盘溪小学南侧和西侧,东接朱公桥东弄,西傍玻璃厂围墙,南连盘溪新村,北依盘溪小学南墙。原分别称红庙前、红庙西。1966年曾改为朝阳南一弄、南二弄。1980年合并定今名。主弄长150米,宽2米,弹石路面。
摇船头 位于朱公桥南,北连朱公桥东弄,出盘门路。为盘溪(朱公桥河)与杨家浜合流处半岛形地区,东、南、北三面临水。1977年西部兴建盘溪新村,所剩边角地仍沿用原名。此处多汊浜河湾,船只经此无法背纤,只能摇橹,故此处及南岸都被称为摇船头。为了区别,南岸称东摇船头。主通道长737米,宽35米,1977<,/FONT>年改泥路为弹石路面。
上沙村 原属郊区盘南村,向北过河即盘溪新村、摇船头。70年代末,因征地划归沧浪区。
盘门路北侧(自东而西)
朱公桥北弄 北起外城河,向南穿越吉水桥东街、西街相连处,再穿过盘门路,分出两条弄折东平行,与朱公桥东弄相接。原称红庙后(北),1966年曾改为朝阳北弄,1980年定今名。实不在朱公桥北,而是红庙(今盘溪小学)之北。弄长190米,宽3米,弹石路面。
吉水桥东街 西起吉水桥,东接盘门路,街以桥名。南侧有一支弄通盘门路朱公桥东堍。此处水流湍急,桥古名急水桥,一名汲水桥。主街长163米,宽3.7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吉水里 南出吉水桥东街,北出吉水桥沿河,西侧有一支弄。原称福兴里,1980年改今名。长150米,宽2米,弹石路面。
吉水桥沿河 东起吴门桥南堍盘门横街西侧,北濒外城河向西转南,于吉水桥堍与吉水桥东街相接。长161米,宽2.5米,弹石路面。
吉水桥西街 东起吉水桥,西至苏福桥南堍与盘门路相接。南侧除有一条平行支弄外,尚有三条支弄南通盘门路。主街长137米,宽1.8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苏福桥南堍 位于苏福桥(曾名解放桥)南堍西侧。东口在盘门路,与吉水桥西街相对,北靠河,西、南皆连炒米浜。三条主弄平行,中弄最长。弄长352米,宽1~2.5米,1990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苏福公路 东起盘南路,西经木渎,止于光福,全长30公里。民国22年由地方知名人士刘正康、朱效周等发起集资创建。24年通至木渎,翌年全线通车。现自苏福桥至桐泾南路段在沧浪区境内,又称苏福路,长1500米,宽24米,1984年拓建成水泥路面。
炒米浜 位于苏福桥南堍西侧,东出苏福公路,西连韩家沿,北通苏福桥南堍,南去解放新村。密布参差杂乱的狭弄、曲巷十余条。最早的棚户为清末从苏北盐城地区来的朱、赵两家,到民国初已有50多家。聚居者相率以制卖炒米为业,其地由此得名。抗战前,地痞肖阿四借侦缉队势力蓄意霸占炒米浜土地,胁迫各户缴“地租”3~5斗米不等。老人们合谋请三多巷土地堂和尚出面把炒米浜土地作为庙产,取得合法地契,终于使肖阿四阴谋无法得逞。50年代后各家青壮年先后安排进工厂,草棚翻建为瓦房。28号翻建时发现古井一口,砖砌井壁,青石井栏。西边有潘家祠堂及墓地,原有石牌坊、享堂、翁仲、松林等。炒米浜西侧原有韩家沿村,70年代陆续征用土地,住户于1982年并入炒米浜。通道总长600米,宽0.5~2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何家搭 在苏福公路东端北侧第十四中学以西,南达公路。清末仅有何姓农民一家,故名何家搭。吴语“搭”在此作“场所”、“地方”解。后发展为60多户的村庄,原属郊区横塘乡。70年代后征地,1984年划入沧浪区。泥路,长600余米,宽1~2米。1958~1961年市人武部和郊区的机关农场曾设于此。
金塘路 在苏福公路东端北侧第十四中学以东,南达公路,北至巴桥头。经由解放、金塘、巴里三处新村,长600多米。
三、胥门外(73条)
三香路 东以姑胥桥与道前街相接,西至狮山大桥通新区狮山路,是城西横向干道之一。“三香”之名源于三乡庙。《吴门表隐》载:“孝子顾凤山墓在胥门外三乡庙侧。”三乡庙系土地庙,旧时香火极盛。庙旁有三乡村,后衍“乡”为“香”。1980年起开辟此路,1982年至三香桥,1983年至寺泾桥,1984年至彩香桥,1987年至狮山桥。沥青路面,全长3192米,宽30~40米。自姑胥桥至三香桥段属沧浪区;三香桥至寺泾桥段,路北属金阊区,路南属沧浪区;寺泾桥以西全属金阊区。沧浪区路段长1320米。
三香弄 位于三香公园西侧,南起三香路,北接老禾家塘岸。1998年命名。弄长133米,宽6米,水泥路面。
桐泾南路 北起干将西路连通桐泾北路,南至苏福公路折东接南环西路。因北段傍桐泾河,故名。1991年辟建,路长2748米,宽43.5米,沥青路面。里双桥河以南属沧浪区,北为金阊区,区内长度1950米。
双虹路 北起三香路,南至劳动路。1997年新辟,里双桥河以南在沧浪区,长850米,宽4米,水泥路面。
胥门路 东、西分别与学士街、阊胥路相接,万年桥居中。为新胥门内外通道,故名。民国时曾先后称新马路、新胥门口,1980年定今名。民国27年开辟新胥门,始有此路。原是弹石路面,1967年改为沥青路面。长342米,宽9米。
胥门外大街 南、北分别与接官厅、长船湾相连,为西城墙与外城河之间长街的一段。因起于古胥门城门外,故名。清代曾称为半截街。1970年红旗桥(1984年改称姑胥桥)建成,街被分成南北两段。1973年苏州煤球厂第二车间在古胥门北将南段再截成两段。自古胥门口起,到姑胥桥东南,原为石板路,40年代改为弹石路,长192米,宽5米。姑胥桥东北至干将桥东南为弹石路,长274米,宽3.5米。
长船湾 位于金门外南新桥东堍南侧,沿城墙外侧南下接胥门外大街。原名南湾子,后因其地有修船场,遂改今名。1980年改弹石路面为沥青路面,长664米,宽4米。1995年7月,长船湾新开河以南路段由金阊区划归沧浪区,长220米。
新安里 在姑胥桥东堍北侧,万安里之北,东接胥门外大街。三条小弄共长87米,宽2.5~3米,1987年改砖石混砌路面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万安里 东两口接胥门外大街,南傍姑胥桥东堍北侧。三条小弄共长90米,宽2~3米,1987年改砖石混砌路面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造船浜 西依外城河,东通百花洲。原为城墙基址,50~60年代拆城后,1964年为航运公司船厂用地,后成为苏北籍居民定居地,70年代定今名。弄长159米,宽1.8米,部分砖街,部分水泥路。
万年桥大街 在万年桥西堍,以桥为名。南起胥江北岸永平里东口,北至夏驾桥(现称南濠桥)接南濠街。因在阊胥二门之间的外城河西沿,曾为城乡贸易繁盛地带,40年代后半期有店铺商行165家。50年代大部分转为民居,仍有部分面河枕街的屋宇为行号、货栈。今苏州橡胶厂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创建的三山会馆故址。民国28年该会馆失火成为废墟。今蔬菜公司干果仓库为清乾隆年间创建的江义庄(江公祠)所在。今姑胥桥西堍为清同治年间创建的安徽会馆地界,大银杏树3棵系安徽会馆所栽。街长677米,宽2.7~5米,1985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万年桥大街西侧(自北而南)
大施家弄 在小施家弄北侧,东接万年桥大街,西接阊胥路。古名大施家巷。始有施姓居此,故名。弄长156米,宽2~3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小施家弄 西口在胥江菜场北侧接阊胥路,东口在万年桥大街。古名小施家巷。旧时弄西端及中段为下等妓院所在。弄长153米,宽3~4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新生四弄 东接南北向的新生二弄,西至胥江菜场后,旧称混堂弄。长82米,宽2.2米,弹石路面。
新生三弄 西与新生二弄垂直相接,东向折北与小施家弄垂直相接。旧称混堂弄。长43米,宽2米,弹石路面。
新生二弄 在胥江菜场东侧,南与新生一弄垂直相接,北与小施家弄垂直相接,旧称混堂弄。长60米,宽2.5米,弹石路面。
新生一弄 西口在胥江菜场南侧接阊胥路,东口在万年桥大街。因有百年混堂(浴室),原称混堂弄。旧时多下等妓院。50年代改今名。弄长164米,宽1.5~3.5米,1989年改砖石混砌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盛家弄 平行于胥门路西段南侧,东口在万年桥大街,西口在阊胥路。原系清末大臣盛宣怀(杏荪)房产,故名。因地处万年桥堍,素来商业兴旺,40年代末弄两旁依次挤满店铺34家。50年代转为居住区。弄长118米,宽4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泰让桥弄 东接万年桥大街,西至阊胥路泰让桥北堍东侧。清代名由斯弄,1980年改今名。民国时为商业区,有店铺33家。50年代转为居住区。有小型园林真如小筑在22号。弄长115米,宽2~3米,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和沥青路面。
永平里 东口在万年桥大街南端,西口在泰让桥北堍东侧旱桥洞对面。民国时称永安弄,后称永安里。1982年定今名。长77米,宽2~3米,弹石路面。
阊胥路 在城外,连接阊胥二门,东傍外城河,南以泰让桥为界与盘门路相连,向北折东止于阊门城门口。北首原属上塘街和石路,石路以南原为清末所辟环绕城西、南的“大马路”的一部分。1980年定今名。原为弹石路面,1967年改为沥青路面。1993年6月开始,从金门路向南至三香路1300米路段动工拓建,至12月3日建成通车。路全长2594.3米,宽32米。从泰让桥北堍至小日晖桥南堍为沧浪区路段,长892米。小日晖桥以北为金阊区。
阊胥路东侧
劳动里二弄 西接阊胥路,东至民房,南邻沧浪区医院,前为荒园。弄长137米,宽1.1米,弹石路面。
劳动里 在阊胥路、三香路交叉处东北转角,西接阊胥路,南傍三香路,北邻沧浪区医院(民国时为桑园)。50年代以劳动者所居得名。长101米,宽1.5~3米,弹石路面。
阊胥路西侧(自北而南)
小日晖桥弄 东接万年桥大街,西至虎啸桥,与阊胥路垂直相交。因在小日晖桥南堍,故名。被誉为“小日晖桥一支针”的尤氏针灸世医医庐在26号。清光绪年间由唐芝田创立的福元公所(皮蛋公所)在23号。13号李宅有砖刻门楼。此弄地势低洼,汛期屡遭洪涝,1982年加高堤岸,增设防洪墙。弄长326米,宽1.3~3米,弹石路面。
小日晖桥三十弄 北接小日晖桥弄,南接宋家弄。弄长98米,宽1.9~3.5米,砖石混砌路面。
小日晖桥三十三弄 北接小日晖桥弄,西南向二折接宋家弄。弄长91米,宽1.5~1.8米,砖石混砌路面。
信记里 在阊胥路小日晖桥之西,东北接小日晖桥弄,南接小日晖桥三十六弄。里长50米,宽3米,弹石路面。
小日晖桥三十六弄 北接小日晖桥弄信记桥,向南折西至虎啸塘岸。弄长131米,宽4.5米,砖砌路面。
宋家弄 东三口出阊胥路,西邻红旗新村7幢,北至小日晖桥三十弄,南通三香路。原为明末在济南抗击清兵殉难的明巡按御史宋学朱衣冠冢所在,故称宋家坟。1966年改名红旗桥弄,1980年定今名。元末创建的穹窿庵在28号。弄长322米,宽1.2~2.7米,砖石路面。
戏馆后 东接阊胥路,西至冶金新村围墙,北通劳动路,南至胥江影剧院后。原是荒地、洼塘,民国21年同兴剧场(胥江影剧院前身)在此兴建,来此定居者自称住在戏馆后,遂成弄名。长172米,宽1~2米,弹石路面。
京兆里 在胥江影剧院南侧,东口在阊胥路,西连小园上,民国时曾称戏馆弄。长149米,宽4米,弹石路面。
宋祠弄 南口在京兆里,北至胥江影剧院南侧。明末在济南抗击清兵殉难的明巡按御史宋学朱祠堂故址在此。原名宋家祠堂,1966年改称向群弄,1980年定今名。长173米,宽1.2~4米,弹石路面。
小园上 东口连京兆里,西口在虎啸塘岸。原有小菜园,故名。始建于明代的隆庆寺(黄庙)在1号至1-1号。20年代浙江及本省贫民来此定居者甚多,聚成棚户区。弄长129米,宽2.5~3.7米,弹石路面。
小园上一弄 北接小园上,南接小园上三弄,西至虎啸塘岸。原统称小园上,1956年分出定今名。弄长51米,宽1.5~3.8米,弹石路面。
小园上二弄 北口在小园上,西两口在虎啸塘岸,南两口在小园上一弄。原亦称小园上,1956年分出定今名。弄长90米,宽1.2~3米,大部为弹石路面,部分为泥路。
小园上三弄 北接小园上,西连小园上一弄,折南通长春弄。原统称小园上,1956年分出定今名。弄长69米,宽1.2~3.5米,大部为弹石路面,部份为泥路。
梅家弄 在泰让桥北堍阊胥路西侧。北接京兆里东口,南接长春弄东口,中段有向西岔弄。弄长94米(南北段51米,东西段43米),宽1.7~4米,弹石路面。
枣市街(90年代大雨后)
枣市街 在胥江北岸,东起泰让桥北堍西侧,西至双桥。明清时为枣子集市,故名。旧称枣市上、枣栈上。昔为胥门至横塘必经之路,系农副产品集散地,50年代后成为居民区。清嘉庆十四年(1809)创建的嘉应会馆在街东端。明成化年间始建的韩蕲王庙(枣商会馆附设于内)在街中段。民国8年创建的苏州电气厂原址(即清光绪时创办的铜元局遗址)在街西端。北宋紫藤在电气厂原址内。48号有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砖刻门楼各一座。街长1531米,宽3米,1987年改造东段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西段仍为弹石路面。
长春弄 东口在泰让桥北堍西侧,西口在虎啸塘岸,南口在枣市街,北口在京兆里。原名长春巷。31、42、48号各有清光绪年间砖刻门楼一座。弄长413米,宽2~3米,1989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杨家弄 南通枣市街,北达长春弄。长54米,宽1~2米,砖石混砌路面。
胥台乡弄 南起枣市街,北抵网船浜河边,东邻枣市小学。原有胥台乡庙,故名。枣市新村在弄内。弄长80米,宽2.8~5米,1987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劳动路(90年代)
劳动路 东于三香路南侧出阊胥路,向西偏南至冶金机械厂。本称天沍路,因民国时有天沍冰厂在此,1970年改今名。长2465米,宽6~10米。民国26年修筑,原为砂浆砂石路面,1960年辅设沥青路面。
劳动路北侧(由东而西)
生产里 南出劳动路,北邻马铁厂,西抵虎啸塘岸。长194米,宽1.8米,弹石路面。
禾家塘岸 在康履桥河西岸,南出劳动路,向北穿越三香路至虎啸桥西堍,折西为老禾家塘岸(现被妇幼保健医院隔断)。6~7号为猛将堂旧址。45号为民国25年所建的“放生池”原址(今部分归入妇幼保健医院,部分为佛教安养院)。西侧原有一弄、二弄,因建三香新村而废。弄长160米,宽1.5~2.5米,弹石路面。
老禾家塘岸 东与禾家塘岸直角相接至虎啸桥,西至民房,南傍铸造机械厂,北濒夏驾河。长240米,宽1.5米,弹石路和泥路。
劳动西路 东起劳动路,西至潼泾新村。1984年新辟,位于劳动路西北侧,故名。长1000米,宽3~5米。西段600米为弹石路面,东段400米为水泥路面。
界石浜东 东起劳动路,西至界石浜西。南傍三香新村53幢,北靠三香新村39幢。因在断头小河界石浜之东,故名。原属郊区横塘乡,1989年划归沧浪区。长413米,宽1.5~4米,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界石浜西 东邻三香桥河,西接郊区,北傍胥城大厦,南临里双桥河。因在断头河界石浜之西,故名。原属郊区横塘乡,1990年划归沧浪区。长540米,宽2~3米,1990年改建,纵向主通道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横向四通道为水泥方道板路面。
虎啸塘岸 南起通渭桥东堍北侧,向北穿越劳动路、三香路,至虎啸桥接小日晖桥弄。相传古时有虎啸于此,因得名。巷长590米,宽2~4米,南段为条石路面,北段分别为弹石、道板、泥路。
劳动路南侧(自东而西)
小河浜 南与通归桥弄直角相接,北与劳动路垂直相交,东隔虎啸塘与虎啸塘岸相望。东沿小河浜,故名。长245米,宽2.2~3米,原南北分别为条石、弹石路面,1987年改建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通归桥弄 东至通渭桥与小河浜(弄)相接,南濒网船浜河岸向西延伸。东端不远处有通渭桥和归泾桥,故名。原住户多以网船捕鱼为生,俗称网船浜,1980年改今名。长130米,宽2~4米,1990年改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盘门路 泰让桥至苏福桥段,长1000米,宽9~10米。
盘门路东侧(自北而南)
皇亭街 在胥江与外城河交汇处南岸。西出盘门路,东不通。清康熙帝于二十三年(1684)南巡时,曾面谕江南官员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江苏巡抚汤斌乃于二尚书祠原址刻碑立石,建万寿亭,俗称“皇亭”,街以亭名。清末至民国期间曾称水门塘。1966年改称永胜街。今亭无存,康熙口谕碑及乾隆诗碑共3方在今13号南侧味精厂内。二尚书祠祀明户部尚书夏原吉、工部尚书周忱,建于弘治十一年(1498)。29号金宅有清嘉庆砖刻门楼。街北口原有清同治时建的福缘庵,1978年拓宽胥江、改造泰让桥时拆除。被誉为“大日晖桥一把刀”的中医外科陈明善医庐在35号。街向北原以大日晖桥(怀胥桥)与万年桥大街相接,向南沿外城河西岸直抵苏福桥。因水运上下方便,近代曾是苏州大厂商集中地段。50年代后,南段街面被苏州火柴厂、苏州味精厂分别划进厂内,北端大日晖桥又于1975年拆除,遂成现状,成为居住区。现略成十字形。自泰让桥南堍东侧至外城河边的东西段长67米,宽7米。胥江口沿外城河到胥江派出所的南北段长161米,宽2~4米,1953年重修弹石路面,80年代改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北诚德里 位于泰让桥南堍东侧坡下,东接民房。民国始有此名。里长74米,宽1.4~3.5米,砖石混砌路面。
南诚德里 位于泰让桥南堍东侧坡下,西出盘门路。民国始有此名。里长74米,宽1.4~3.5米,砖石混砌路面。
皇亭里 在盘门路北段东侧仁丰里北,西出盘门路,东沿河不通。曾是皇亭街南段的一部份,故名。1966年曾改称永胜里。里长273米,宽1~3.5米,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仁丰里 西口在盘门路北段东侧,东至皇亭里,南止于民房。民国时有里无名,为竹行集中地,其中以仁丰竹行最大,故名。里长60米,宽1.5~3米,大部路面为砖街,余为水泥方道板路面。
盘门路西侧(自北而南)
向阳桥沿河 在胥江东端南岸,东起泰让桥南堍西侧,西至枣市桥南堍东侧。旧时曾称枣市下塘、洋桥沿河。民国4年所建的茅山堂(又称三茅观)原址在19号。弄长851米,宽3~7米,1978年拓宽胥江时,重砌石驳岸,翻修为沥青路面。
小桥浜东 北接向阳桥沿河,南至泰南路。因在小桥浜之东,故名。原统称小桥浜,1982年分出定今名。长308米,宽1.3~5.5米。
小桥浜西 北接向阳桥沿河,南至泰南路。因在小桥浜之西,故名。原统称小桥浜,1982年定今名。长402米,宽1.3~2米,1986年改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药厂弄 弄呈弯钩形,两口俱西出小桥浜西。因离苏州市第二制药厂较近,故名。曾称新民里,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长34米,宽1.2~3.8米,1986年改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工农里 北四口出向阳桥沿河,南一口至蔬菜公司冷库。50年代后命名。长316米,宽1.5~3米,1986年改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工农里一弄 北出向阳桥沿河,南至蔬菜公司冷库,东邻工农里,岔道特多。1982年命名。原是郊区蔬菜地,征用后划入沧浪区。弄长256米,宽2~3米,1986年改建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泰南路 东接盘门路,西至蔬菜公司冷库大门,穿行于铁链浜与小桥浜之间。在泰让桥南堍西侧,故名。1982年开辟,长468米,宽9米(东段宽6米),东段为小方石人字形路面,西段为水泥路面。
烽火里 在盘门路北段西侧,西、南邻铁链浜(弄),北邻泰南路。民国时称鸿生里,以火柴厂厂名名之。里长328米,宽1~1.8米,弹石路面。
铁链浜 在盘门路北段西侧,西至铁链浜河,向东折南,北通泰南路。在铁链浜河旁,故名。长745米,宽2米。路牌、门牌误为“铁连浜”。水泥道板、弹石混合路面。
巴桥头 东起盘门路,西过小板桥与东巴里相接。旧时小板桥以东称青龙街,相传某皇帝曾到此。两侧为农舍。小板桥以西亦为村落,因南有巴桥跨巴里河,村民自谓住在巴桥头,遂成村名。50年代后统称巴桥头。长160米,宽3.5米,1981年铺筑水泥路面。
解放桥北堍 位于苏福桥(曾名解放桥)北堍西侧,东出盘门路,西、北邻巴里新村,南靠河。有三条弄平行,沿河一条最长。弄随桥名。长150米,宽2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
胥江路 位于盘门路南段西侧,东起盘门路,正对新市桥,西至桐泾南路。因北邻胥江,故名。1960年新辟,1972年铺沥青路面,1980年拓宽翻建,1991年7月向西延伸至桐泾南路。长1148米,宽9米,沥青路面。
胥江路北侧(自东而西)
安全村 南接胥江路,北至幸福桥。原属郊区横塘乡。1958年泰让桥南堍高墩棚户区火灾,由祥生油厂征地,受灾户来此重建家园,遂定此名。长120米,宽5米,1984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路面。
东横楼 南起胥江路,北临东横楼河。原属郊区横塘乡盘南村,1980年征用划入沧浪区,定今名。长735米,宽1.5~3米,原为泥路,现纵向第二、三弄全部,横向第二、三弄各半,已改造成水泥方形道板路面。
西横楼 东起干休所,西至安全村,南出胥江路,曲折蛇行。长324米,宽1.5~2米,泥路。1984年征用划入沧浪区后定名。
胥江路南侧
东巴里 在胥江路南侧,巴里河北侧,东连巴桥头,西以三节板桥与西巴里相连。以河为名,以桥分东、西。长331米,宽3.5米,半为泥路,半为小方石人字纹路面。
西巴里 在胥江路南侧,东以三节板桥与东巴里相接,西至水车浜。以河为名,以桥分东、西。长264米,宽2.2米,1983年改泥路为小方石人字纹路面。
第三节 已废街巷
一、民国时期废弃街巷(4条)
退耕里 在仓米巷。民国时汪姓置地建房后废。
百龙坊 位于十全街东端南侧。巷口石牌坊曰百龙坊。民国25年(1936)拓宽十全街,拆坊废巷。故址在今15号处。
蛇门路 南抵内城河,向北折西,过南星桥(今竹韵桥),出三元坊(今人民路南段)与碑记街(今新市路)相接。民国时所辟,40年代尚存。其东西段曾名先农坛前,即今竹辉路西段。南北段后废为阡陌。
太监弄 平行于剪金桥巷东侧,南出道前街,北出西支家巷。清代即有,40年代尚存,其地今为苏州市政养护管理处。
二、50年代废弃街巷(8条)
轴头弄 位于十全街西段南侧蔡贞坊与五龙堂之间。北出十全街,南可通蔡贞坊和五龙堂。1956年划入南园宾馆建设范围。
蔡贞坊 位于十全街西段南侧如意弄与轴头弄之间。北出十全街,南出木杏桥,中接如意弄。古又名采真坊。1956年划入南园宾馆建设范围,改建为宾馆大门通道。
如意弄 位于十全街西段南侧船舫巷与蔡贞坊之间。北出十全街,南可通船舫巷和蔡贞坊。1956年划入南园宾馆建设范围。
吉庆弄 位于植园遗址北,东出蜜蜂洞南,西以小石板桥连中军弄。1958年划入染织一厂扩建厂区。
新街 位于东大街之东、中军弄之南,北出中军弄,东通荷花塘。民国时在荒地上开辟,故称新街,宽不过2米。1958年染织一厂扩建征地,被划入厂区。
荷花塘 位于东大街之东,中军弄与泮环巷东端之间。原有池塘种植荷花,故名。1956年至1959年间,染织一厂扩厂征地,荷花塘、新街、吉庆弄及中军弄东首都在征用范围之内。
小新街 在人民路饮马桥东北,大新街南侧。1959年大炼钢铁时堆煤砌墙,街遂废。
彭耆巷 位于人民路饮马桥东南,马济良巷之北。西出人民路,东出张思良巷。古称庞耆巷,后讹庞为彭。50年代末划入中共市委机关范围。
三、60~80年代废弃街巷(6条)
沈衙弄 南出十梓街,北口在景德里东侧,非今出凤凰街之沈衙弄。1967年有线电厂西扩,弄废。
新造桥弄 以新造桥为中点,南越十全街延伸至南园河沿,北与迎枫桥弄相接于孔付司巷东口。南段1962年划入苏州饭店,改建为大门通道。北段于1980年撤销原名,归并入迎枫桥弄。
葛家巷 位于人民路饮马桥西南,莲花巷与金狮巷之间。东出人民路,西端不通。古称郭家巷,为郭云大夫所住,园有池号小沧浪。后讹为葛家巷。原西抵金狮河沿,清末被划入巡抚署,仅剩东端。1982年取消巷名,归入人民路。
东一路 北傍人民桥苏州汽车站,南濒内城河。原为土路,随汽车站兴建而形成,1980年改成水泥路面,1982年定名。长20米,宽2~4米。1984年被汽车站占用,已不存。
船舫巷 位于十全街带城桥西南。北出十全街,向南折东三曲出带城桥弄。80年代末街坊改造,三曲段建房,仅剩北出十全街一截(现南园宾馆东侧)和东出带城桥路一截(现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所在)。古有金氏船坊在此,宋代称船坊巷。后讹坊为舫。
大河浜 位于苏福桥南堍东侧外城河边,向南通吉水桥西街。1985年撤名合并。
四、1987年建养蚕里新村时拆除街巷(9条)
航运新村东路 南自航运新村13~20号楼,北至迎宾路。长450米,泥砂石路面。
养蚕里路 东起林家场,西至航运新村沿河1~37号。长300米,宽2米,水泥路面。
航运新村西路 南起城墙脚,北至乌鹊桥弄。长350米,宽3.5米,沥青路面。
航运新村中路 南起南园村第二十队,北至养蚕里居委会。长450米,宽3米,泥石路面。
航运新村一轻支路 南起航运新村8幢,北至养蚕里居委会。长150米,宽1.5米,碎石路面。
航运新村东一弄 东起航运新村中路,西至沿河。长150米,宽1.5米,碎石路面。
航运新村东二弄 东起航运新村中路,西至沿河。长150米,宽1.5米,碎石路面。
航运新村一轻二弄 东起航运新村中路,西至沿河。长150米,宽1.5米,碎石路面。
航运新村养蚕里 东起居委会支路,西至沿河。长200米,宽1.5米,石子路面。
五、1990年拓建乌鹊桥路时拆除街巷(3条)
高墩弄 位于乌鹊桥东南,北口在十全街,曲折向南与羊王庙(弄)、长虹弄交会。原有瓦砾高墩,故名。
长虹弄 西出乌鹊桥弄,东偏南口在羊王庙(弄)。旧称马弄,有小庙供马夫牵马塑像。
一人弄 西出乌鹊桥路,东接羊王庙(弄)。弄极狭窄。
六、1991年拆除街巷(5条)
梅家桥弄 东出东大街与新市路相直,西至西大街。因西端有梅家桥(宋代诗人梅尧臣居此),弄以桥名。旧有古福寿庙。1991年拓宽后与新市路合并,撤名。
兴市桥 南连石匠弄,北于兴市桥南堍折东接西灰堆园。正对兴市桥,故名。
西灰堆园 东接东灰堆园,西连兴市桥。本为新学前隔河泮池旁荒地,后成垃圾集中地和棚户区,故名。
东灰堆园 为一矩形区域,南通巷门里,北抵河折西通西灰堆园。本为新学前隔河泮池旁荒地,后成垃圾集中地和棚户区,故名。
升龙桥下塘 位于甲辰巷与东灰堆园之间。在升龙桥南堍东侧,故名。旧有孟子堂、兴福庵,后改建住宅楼。
七、1993年拓宽人民路南段建泰华商城时拆除街巷(5条)
西一路 东起人民路,与东一路相对,西不通。50年代开辟成路,1988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道板路面,长45米,宽1.5~2.5米。
西二路东段未名支弄 南起邮电支局东侧,垂直于西二路,北行经西二路二弄至五弄东端,穿越西二路六弄、七弄、八弄和人民新村,直抵实验小学围墙。南段为六角道板路面,北段为弹石路面,长141米,宽2.3米。
西二路西段未名支弄 南起工商行政管理所西侧,垂直于西二路,北行经西二路二弄至五弄西端,穿越西二路六弄、七弄、八弄、九弄,直抵实验小学围墙。南段为水泥变形道板路面,北段为弹石路面,长141米,宽2.5米。
西二路三弄 东西两端出西二路未名支弄。50年代辟建,1983年改为水泥道板路面。长62米,宽3米。
西二路四弄 平行于西二路三弄北侧,东西两端出西二路未名支弄。1955年建,1985年改为水泥道板路面。长62米,宽1.5米。
八、1993~1994年干将路拓建工程中拆除街巷(25条)
顾亭桥下塘 甲辰巷北端东侧支巷。在顾亭桥南堍,故名。中段有吉云庵,庵西有二百龄濒死古银杏一棵。
桐桥东街 西连司长巷,东沿第二横河南岸至苏公弄北口折南。西端原有桐桥(古称洞桥),故名。
多贵桥巷 东口出凤凰街北段(原甫桥西街),西口在鹅颈湾。西段原有桥,宋代名驱鬼桥,清代称多贵桥,巷随桥名。俗称躲鬼桥巷。
司长巷 位于第二横河南侧,东与桐桥东街相连,西接言桥下塘。宋代称司马巷,后误为司长巷。
言桥下塘 位于第二横河南侧,东接司长巷,西与后梗子巷相对。古与后梗子巷同称阎桥巷,因有阎桥(今称言桥)在侧。清代曾名红衣子巷、胡麻子巷,民国时改今名。
桐桥浜 南连甫桥下塘,北出干将路,西侧有两支巷。以东侧河浜名为名。
后梗子巷 东口在言桥南堍,西口与祝家桥巷相对。古与言桥下塘合称阎桥巷。
梗子里 西出锦帆路,向东折北出后梗子巷。
前梗子巷 在体育场北,东出五卅路,西出锦帆路。地处王废基,地形长而曲,隆起似梗,故名。
广福里 在前后梗子巷之间。系抗战前建造的海式石库门青砖里弄房,建筑面积2420平方米。
高岗子巷 在言桥西南,北出前梗子巷中段。本为王废基土丘,俗称高岗子,故名。
祝家桥巷 位于乐桥南堍,东口在锦帆路,西出人民路。古时其东口锦帆泾上有竹隔桥,故称竹隔桥巷。后讹为祝家桥,巷名随误。
北双井巷 在乐桥东南,仅北出祝家桥巷一口。古以双井得名。50年代在此造城建局,中段划进建设用地,遂分南北巷。
张果老巷 平行于祝家桥巷南侧,东出锦帆路,西至人民路。古称张古老巷。
紫兰巷 在乐桥南堍,西接豆粉园。宋时廷魁林{NB223}居此,称武状元坊,于东口立坊。明代称纸廊巷,清代误作紫廊巷、紫兰巷。银器业安怀公所在巷内23号。
豆粉园 东连紫兰巷,西出双成巷。明代名豆粉巷。清代称窦妃园、窦废园,相传为吴王窦妃墓所在。民国时改今名。
豆粉弄 位于豆粉园东段南侧。
鹰扬巷 北口对市鹤桥,南连三山街。民国《吴县志》总纂、清末探花吴荫培家祠在本巷16号。
双成巷 北出干将路,南连牛车弄。相传古有名妓董双成居此,故名。
打线弄 西出双成巷,东端不通。
大八良士巷 东出西美巷北端,西在太平桥南堍出养育巷。古称八娘子巷。北禅寺门左宋绍兴三十年(1160)宝积教院井栏题记有“富郎中巷口街东面西居住尚氏八娘”字样。巷名疑由“尚氏八娘”而来。清代始称今名。3号门前有清光绪戊申年(1908)自治局官井“仁里泉”。
小八良士巷 南出花街巷,北出大八良士巷,系大八良士巷支巷。
顺平里 西出养育巷,东无通路,邻大八良士巷,狭窄弯曲,杂居20多户。
太平桥弄 东于太平桥南堍出养育巷,西于渡子桥南堍出剪金桥巷。古名支使巷,清以后称洙泗巷,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民国17~26年,辛亥革命上海起义领导人之一、南京讲武堂堂长凌敏刚居本巷艺园(正门在富郎中巷46号)。13号为如意庵。11号有雕刻三国人物的落地长窗6扇。
升平桥弄 东起学士街,西至长船湾。原在升平桥西,故名。50年代辟新开河,弄移至河南岸。14号为古典园林笑园。弹石路面,长298米,宽2~3米。
九、1995年建盘门新村时拆除街巷(2条)
东新运里 北出盘门路对盘门横街,向南弯东接清河浜。
西新运里 北出盘门路,南抵盘溪河。
十、1996年拓宽东大街时拆除街巷(2条)
狮子弄 西出东大街,东不通。弄口原有清代吴姓石牌坊,横梁(额枋)浮雕双狮戏绣球,故名。后石牌坊被利用砌墙构成小屋,致进弄需绕坊北后侧。弄长10米,宽1~1.5米,弹石路面。
世德里 西出东大街,东不通。“世德”疑是人家的堂名。里内房屋参差,间小低矮,应是正宅附屋。里长16米,宽1~1.5米,弹石路面。
十一、1998年街坊改造中拆除街巷(5条)
马军弄 位于平桥直街东侧,西出平桥直街,东连西瓦爿弄,折南出醋库巷。
小木桥弄 北出三多巷,南抵染织一厂墙界。因弄北原有小木桥,故名。
小仓口 呈弧形,两口均出吉庆街。明清时吴县和丰仓在此。民国2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和丰仓旧址创立。7-2号为避嚣庐(庵堂)。
蜜蜂洞 北出书院巷,南两口接吉祥街。南端原是植园及菜地,多养蜂者,故名。
吉祥街 东端北出蜜蜂洞,西无通道。5号系清代无难庵。
十二、1999年低洼地改造中拆除街巷(19条)
百花洲一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民房。
百花洲二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曾名百花里。
百花洲三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民房。
百花洲四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民房。
百花洲五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六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七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八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九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十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十一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十二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百花洲十三弄 东接百花洲,西至城墙。
接官厅 胥门城墙与外城河之间的长街,北接胥门外大街,南至造船浜。明清时迎送官员处,码头三面石堤凡四十六丈,称之为接官厅,后遂成地名。清代苏州士民为江苏巡抚汤斌所立“民不能忘”石坊及胥江水则碑,原在142号门前外城河边,遥对胥江口。1952年,在此兴建苏州第一座自来水厂——胥江水厂。
太平里 位于接官厅东南。
迎江里 西通接官厅,东至城墙。地处胥江与外城河交汇处对岸,故名。
接官厅二弄 接官厅东侧支巷。
接官厅一弄 接官厅南端东侧支巷。
东城脚 西接盘门外光裕里,东至人民桥北堍,北依城墙,南濒外城河,为一带状地。在盘门东城脚边,故名。旧为纤道,后有外来移民在此定居。弄长117米,宽2米;西段水泥路面,东段泥路。
十三、1999年建盘门景区时拆除街巷(4条)
盘门放生池 南连盘门城根,北至瑞光寺塔。民国31年(1942),有金夏因者舍田140亩,在此开挖放生池,树孝义碑,筑八角亭等。地名由此而来。古代属瑞光寺及伍相公庙地界,几经兵祸成为农田菜地。弄长63米,宽4.5~5米,土路。
盘门城根 南起盘门内东侧,贴近城墙向东折北过窥塔桥,向北与盘门放生池相连。窥塔桥北路西本为菜农村落。弄长60米,宽2米,弹石路和土路。
幸福村 南起盘门水城门内,在内城河(第一直河)与城墙之间,为一狭长地带,北至船舶修造厂与百花洲相连。20年代是植桑地,仅有一户草棚。50年代初,辟“南门”建人民桥,依城墙临外城河而居的部分棚户移居于此,定此名。后棚户陆续改建为水泥预制板小楼房。长430米,宽3米。1982年改土路为水泥道板路面。
水关桥 东起吴门桥北堍西侧,接盘门大街,过盘门水关桥沿城墙向西转北,止于市农资公司竹库围墙。路以桥名。古为运河纤道。内河轮船通航后曾设停靠站,后废。长120米,宽2米,弹石路面。
十四、1999年拓宽延伸新市路时拆除街巷(2条)
梅家里 南起新市路西段(原梅家桥弄),北不通。本是桑园地,1959年吴县人民政府征用西半爿巷(今西泮环巷)东段土地,在此造简易房安置拆迁户,始有地名桑园里,1980年因重名改今名。长25米,宽2米,弹石路面。
西大街支弄 西出西大街,东不通。旧称申家弄。长53米,宽1米。1986年改弹石路面为水泥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