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白茆镇官网:[原创]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3:16:23
核心提示:对大学教育而言,教授的素质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着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近日,猫眼看人出现一个来自《新周刊》的转贴《可怕的大学:到底有多少人在校园里浪费青春》,言辞尖锐,一针见血,说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目前存在的许多弊端和困境,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黄俊杰竟还一口气吐出了三十多个“化” ——

 

“校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建筑浮夸化、人际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财政腐败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术边缘化、科研虚伪化、精神犬儒化、姿态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纲统一化、设科短视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教师妖魔化、学生堕落化、学社商业化、作弊正常化、情爱游戏化、暴力频繁化、心理危机化……”

 

可以说,这三十多个“化”确实高度概括了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也毋庸质疑,这确实也是现行政治体制下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造成今日之教育现状如此不堪入目,其实是有其深刻的体制根源的。我认为,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要改变社会,首先要改变人,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人就是一个社会的最小单元,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判断一个社会的教育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培养出大量的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就是独立的人,绝非奴隶或奴才。

 

但是所谓的“独立的人”,并不是指陶渊明式的隐居者,而是指那些挣扎在政治专制和资本专制“双重压迫”的愤世者——当然,这里所说的愤世者不是广泛意义上的空发牢骚的愤青,他们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技能,具有相当的法律常识和维权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务实精神,能够辨别是非善恶,能够支持正义公道,特别是,能够为了正义虽九死其犹未悔,说到这里,我不禁怀念鲁迅先生尽其一生去追求的“尊个性而张精神”。——尊个性固然重要,但如果不张精神,那么“个性”极可能很快就被政治专制和资本专制这两座大山压迫窒息。唯有“精神”才是永恒的,才是不可屈服的,才是不可战胜的。因此,“尊个性而张精神”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灵魂。

 

可以说,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立人”——立“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之人。毫无疑问,这一“立人”工程的主体就是教师,教师作为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其个人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因此,在现行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又不得不尊重历史存在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改革策略就是全面提高教师的公民教育意识。这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影响时期。对大学教育而言,教授的素质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着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客观地讲,不排除有一些大学生也具备“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这些“异类”学生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曾经遇到过有“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的导师,或者纯属个人的勤奋阅读所致,但是,大学生的整体庸俗和社会的整体堕落,实在不能不归咎于现行大学教育的整体失败。

 

什么时候大学教师唯才是任,唯公民教育是举?魂归来兮,尊个性而张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