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0:05:14

第一章             解读“课内海量阅读”

   课外书如何在课内读?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会不会让阅读变成快餐?普通老师能不能做好?

 

课内海量阅读

2006年,我从一年级进行大量阅读实验的学生上六年级时,崔峦老师听课后感慨山东人太核实:“孩子都出生6年了,而且养得白白胖胖聪明可爱,却连个名字都没有起。”实验没有名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我所进行的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人认可的大量阅读教学,不需要另起名字。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可以为我所用。

 

删繁就简

“课外”读物“课内”读的时间从何而来?首先要删除没有多大价值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比如说拼音教学,鼻音、翘舌音等知识不用教,孩子也能学会拼读音节。在识字教学中,我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期末考试前,我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试题。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

 

不求甚解

删除繁琐的讲解是大家的共识,课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不同是是课外书学完之后就收起来,课本还要装在书包里,经常写一写要求默写的生字。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我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己感悟,“悟”出来的东西,孩子虽然解释不准确,却能恰当运用。海量阅读使唤我的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论语》、《老子》等经典对小学老师显然太高深了,我边学边教。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最初是无奈之举,后来就成了我惯用的手法、自学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的“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的本能行为。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读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就地取材

2000年,我最初的改变是学习人教社和辽宁社的韵语识字两套教材,从“一”到“二”的改变很艰难,也称不上是“海量”阅读,但到了中高年级的效果已经很好了。2006年、2007年我再次教一年级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了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的起步。之所以自然保护区“读物”而浊“书”,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东西南北。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拿到一本我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景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被告我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不用指导就能理解的《好妈妈儿歌400首》也成为了我们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低年级孩子理解的难度大,我们就不求甚解,照样子可以成为教材。

“借”也是我获取共读教材的好办法,我曾借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让我的学生在中年级全部读完小学教师阶段的课本。学习〈论语〉〈道德经〉时,学生买了不同的版本相互交换着看,反而更能加深对经典的理解。

 

有教无类

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尝试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我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背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减弱。“一星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

对部分学生应降低要求,很多知识面从要求“日日清”“单元清”到“日后通”,一册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顺序念熟就行了。于是我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学生拼读音节时经常对照着卡片查找字母,时间长了,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识字也是这样,在低年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很熟,但单独挑出生字就不认识了。这不要紧,只要能大量阅读,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

第一轮实验,我用两年的时间消灭了学困生。从三年级开始,考试基本上能达到100%的优秀率。第二轮实验,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学困生。供一、二年级使用的〈国学启蒙〉,我的二年级小弟子们仅用一个星期就能全部背诵。不是我的学生比人家聪明,而是我充分利用他们背诵的天才时光。那些“慢”孩子、“懒”孩子在“举一反三”“举十反一”中总有头脑开窍的那一天。

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需要挽袖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这样口才平平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收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小朋友喜欢海量阅读

看到韩老师的《晨读十分钟》读书笔记,不禁想起了童年时我的父母给我看的几本书和杂志,最先看的是《小朋友》,后来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那时,十分期望父母在晚上办公回家后,有点神秘地从背后慢慢地拿出什么书,给我一个惊喜。看到解珂旎欢呼雀跃地接过我给她买的书,美好的童年浮现在眼前。海量阅读让我感悟到亲情、体验到幸福,谢谢老师!

2007级7班学生解珂旎的家长

 

9月28日下午放学后,吴静琨拿回了《三字经》原文,为了试验一下孩子的背诵和记忆能力,从当天晚上开始我俩比赛背诵,结果用了大约半小时的时间,背熟了原文的三分之一,第二天下午轻松地背完了全部。在这以前,吴静琨从没有接触过《三字经》。试验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通过不断的背诵的确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

2007级7班学生吴静琨的家长

 

今天和郭葳蕤散步,她说到一首诗,班里有个孩子把“孤木不成林”读成了“孤独不成林”。我说意思差不多。郭葳蕤很认真地说:“那不一样。‘孤’,是‘单独’的意思。‘孤木’是‘孤零零的一棵树’。‘孤独’是一个人唉声叹气的,很寂寞的意思。”我很惊讶,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居然能区分出这么细微的不同之处,而这又是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一直奉行“不求甚解”理念下的“自我感悟”,可见海量阅读的成效有多大。

2007级7班学生郭葳蕤的家长

 

说实话,当时让王馨婕跟韩老师上学,我是有顾虑的。武寅冬(王馨婕的妈妈,北海学校的老师)回家经常说韩老师是名师,在语文老家上有独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以前武寅冬并没有和韩老师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缺乏对怒全面细致的了解。再加上孩子年龄小,阅读量又这么大,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孩子能吃得消吗?既然是试验课题,那就在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性,或者在其他的孩子身上成功了,而王馨婕却不适合,那又怎么办?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担心是多余的,王馨婕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也没有在家写作业,而且经常“出口成章”,甚至“语惊四座”。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看书了。一般的少儿读物即使是没有拼音也能阅读了。我认为这太重要子,甚至比她多认识1000个字,多算100道题还要重要,这可能是韩老师“课内海量阅读”的最终目的吧。

2007级7班学生王馨婕的家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