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鱼峰:浙江市场建设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44:06

浙江市场建设现状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郭占恒

  浙江是资源小省,经济结构以“轻、小、民、加”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造了“小商品、大市场”的竞争优势,形成原材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由资源小省一跃成为市场大省和经济大省。
  一、浙江市场建设现状和主要特点
  浙江创办商品市场在全国最早,大体是五年跨一个新台阶,主要经历1979年到1984年的市场恢复期、1985年到1990年的市场初创期、1991年到1995年的市场扩张期、1996年到2000年的市场提高期,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市场转型期等五大阶段。到2006年,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64个,市场成交总额8247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538个,其中超十亿元市场125个,超百亿元市场13个 ,市场成交总额、单个市场成交额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浙江市场建设现状和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各类商品市场稳定较快发展。首先,消费品批发市场购销两旺。2006年,全省共有消费品市场3482个,年成交额4860亿元,特别是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海宁中国皮革城、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为代表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成交额增长势头强劲。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双双突破300亿元大关,分别达315和301亿元,海宁中国皮革城和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成交额分别达57亿元和72.25亿元。纺织品交易总体稳固,全年纺织品市场成交总额为651亿元。全省消费品市场外贸出口额达313亿元。其次,生产资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全年544个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3347亿元,钢材、汽车等商品交易较为活跃。全年钢材市场成交量1899万吨,成交额823亿元。汽车市场交易成交30.7万辆,成交额达235亿元,尤其是中档车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区间。第三,农产品市场成交额稳中有升。2006年全省共有2221个农副产品市场,成交额1793亿元,其中粮食、肉禽蛋、蔬菜、水产类成交额分别为209、403、369、574亿元。
  2、重点市场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2006年,浙江重点市场在整合、创新、改造、提升中发展,全年20家省重点市场个数不到总数的0.5%,成交额却高达2577亿元,占市场成交总额的31%以上,龙头市场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和实力。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投资10亿元升级换代改造进入实质阶段,去年成交额达197亿元。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重点改造建成了新的水暖五金交易区,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二期五金商贸交易区也已基本建成,市场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全年实现成交额260亿元。桐乡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在大规模拆迁的基础上投入4亿元进行改造,新建了12层的濮院羊毛衫市场交易中心、针织服装科研中心和毛衫文化展示中心,年成交额达86亿元。
  3、商品市场与现代流通业态融合迅速。2006年,浙江市场积极推进流通现代化,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会展业、实施品牌战略三大助推器的推动下,市场交易方式得到快速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一,网上交易发展迅速。全年建立网站的市场有130个,开展网络交易的经营户达31175户,网上交易额大幅增长,达777亿元。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以“中国科技五金城”、“中国五金博览会”、“今日五金”三大网络为平台,实现了网上网下交易并举。电子商务已成为重点市场新的发展亮点,2004年到2006年三年间,全省重点市场网上交易额达742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今日五金”网站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网站100强”,网上交易额达2300万元。衢州粮食批发市场的“中国网上粮食市场”远程交易平台,通过举办粮交会,成功交易粮食3.7万吨,交易额5800万元;加上现货签约交易,总交易额达到1.39亿元,使粮食交易现代化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余姚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年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次,会展交易成绩喜人。2006年,浙江各大市场通过举办博览会和交易会,扩大了市场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全年共举办展销会76期,达成交易299亿元,其中2006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交易额达94.5亿元,已接近整个市场交易额的30%。特别是此次博览会上发布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成为我国商品市场的首个指数,充分体现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国际定位,引起全球商界瞩目。中国(绍兴)国际纺博会共实现产品成交额27.51亿元,其中出口额达7.02亿元。第11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也创新高,三天会期交易额达60.5亿元。
  4、商品市场品牌建设取得成效。为努力打造浙江市场品牌, 提升竞争实力,许多专业市场积极引进品牌商品,提升品牌经营模式,市场品牌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市场经营户注册商标18851个,市场注册服务商标239个。杭州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已发展成为一个高、中、低档品牌云集的服装集散中心,四季青、杭派精品等15家专业服装市场年总成交额已超100亿元,去年该市场群获得了“中国服装第一街”的荣誉称号。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凭借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影响力,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大型品牌市场”殊荣。
  二、浙江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浙江市场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1、对商品市场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淡化,影响了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市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忽视了对市场的培育与提升,使一些原本有良好产业依托的特色市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配套、交易方式等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现代流通业态发展的需要,有的甚至影响到当地产业的发展。从全省范围看,嘉兴、绍兴、金华、台州、杭州等地的市场建设发展好于湖州、温州等地。
  2、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滞后,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全省范围内消费品、生产资料、零售及农贸市场等几大类市场的改造提升纷纷破题,树立了一批样板市场。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尚未取得实质进展,大部分农批市场仍沿袭传统的经营模式,交易方式落后,流通效率低下,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力不强。市场设施和城市化建设不配套,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部分市场经营理念落后,影响了市场信誉和竞争力的提升。部分市场建设者和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传统的经营理念根深蒂固,经营方式粗放,经营档次较低,导致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也有些市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对经营户疏于教育和管理,经营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市商品质量、经营户诚信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市场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假冒伪劣商品,市场商品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4、新型商业业态和网上市场的崛起,影响了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国际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百安居等超大型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大规模布点,国内新型商业业态和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网上市场和社区商业网点的迅速崛起,以及大型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产品专卖店和连锁店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挤压传统商品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市场将面临新的洗牌和日趋激烈的竞争。
  当然,尽管商品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但只要因势利导,遵循规律,改善管理,整合资源,在今后一个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商品市场仍然具有很强的生机、活力和发展空间。
  三、浙江市场建设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市场建设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魔力般的作用。这个作用的重要性在于,市场是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因,概括地说就是:“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
  1、市场建设与块状经济互动,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专业市场与“块状经济”即与专业化集群式的特色制造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浙江工业化的鲜明特点。浙江专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在全国最大,其发展过程,有的是产业催发市场,有的是市场诱导产业。专业市场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特色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初始发展所必需的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如今,专业市场已从省内扩展到省外,从有形延伸到无形,并与企业销售终端和省外400多万浙籍经商大军相结合,形成遍布国内外的产品销售网络,大大拓展了“块状经济”的发展空间,并促进了产业融合和升级。据我们调查,浙江90%以上的县市区都培育和发展了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像义乌小商品、绍兴轻纺面料、永康小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区块,都与专业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2004年浙江超亿元的工业和农产品区块达到604个,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4%。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的互动发展,推动浙江由传统农业省份向现代工业大省的变化,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6.9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7538亿元,许多工业品尤其是轻纺产品的产销规模居全国前列,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8:43:19调整到2006年的5.9:53.9:40.2,进入了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
  2、市场建设与小城镇发展互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浙江许多专业市场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县城和乡镇。随着市场兴起和货物流通,吸引了更多的人口集聚。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又催生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而随着人口和产业在城镇的集中发展,必然推动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据有关资料,浙江建制镇由1983年的185个,迅猛发展到2006年的758个(最多时达1006个),其中60%以上的新兴城镇是随市兴起的。如,义乌市依托小商品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坚持不懈地走“兴商建市”的发展道路, 目前市场建设面积26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建设超过50平方公里,由过去市区人口只有10多万人、市域人口60多万的小县,发展成为一个市区人口50多万人、市域人口160多万的国际性商贸城市。再如,过去绍兴县没有县城, 随着柯桥镇中国轻纺城的崛起,大量人口、产业不断向柯桥集聚和集中,为2000年绍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创造了条件, 使柯桥由过去一个只有2万人口的江南小镇,一举嬗变为拥有2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专业市场和小城镇的互动发展,推动了浙江的城市化进程,全省城市化率由1980年的13.49%发展到2006年的56.5%,城市化水平由过去低于全国5.9个百分点到高出全国13.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3、市场建设与民营经济互动,推动了市场化进程。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浙江率先发展“前店后厂”或就地办市场的产销方式,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使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浙江有个体工商户179.8万户,私营企业40.6万个,实现总产值11530.16亿元。1978年到2006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量的71%来自于民营经济,其中55%是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改革开放的主体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吸纳就业、上缴税收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同时,浙江通过探索建立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进行改造,目前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8%,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9%,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据有关研究机构选用所有制结构、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发育情况、体制活力与外向程度等4个方面16项指标测评,2005年浙江的市场化水平为全国最高。
  4、市场建设与“走出去”互动,推动了国际化进程。市场的生机与活力在于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发挥“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说上千言万语,经历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和“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两板”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外经商、投资、办市场。浙江人不仅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浙江商场”、“温州街”和其它分市场等上千个市场,还把市场办到俄罗斯、南非、中东、南美等地。从2001年起,浙江的出口开始涌向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目前,浙江产品大约60%以上销往省外市场,其中30%以上出口到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地经商的浙江人有100多万人,在全国有440万人,在全国各地总投资7000多亿元,创办企业10万余家,年销售产值1.3万亿元,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7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1392亿美元,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形成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尤其是义乌,通过开放发展小商品市场,大大提升了全市的国际化水平,目前,长住义乌的外来建设者100万,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长住义乌采购商品,小商品出口到全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的制定的采购中心,全世界各个采购商在义乌开设帐目1800多个,批准的外资办事机构和贸易机构560多家,一年举办国际各类会展60多个,成为世界闻名的商贸城。
  5、市场建设与创业富民互动,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多种市场经营主体集中交易的商品交易市场网络,以其多种类型、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服务功能和全方位开放的特点,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城乡分割、地区封锁、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流通体制,实现了城乡大沟通,物资大流通。不仅彻底解决了人民生活、生产中卖难买难等诸多问题,而且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许多城乡居民围绕市场、依托市场创业创新,摆摊位、搞供销、搞运输、搞服务、搞加工,形成较长的就业链。目前,浙江拥有以专业市场为纽带的家庭工业户64.28万家,从业人员373.3万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874万人。市场建设与创业富民互动,促进了浙江城乡居民由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变化,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332元和165元发展到18625元和7335元,由1980年的全国第9位和第8位上升到全国省区中的第1位。2005年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测评方法测算,浙江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4%,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另据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关于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的说明》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五个方面24个指标构成)测算,2006年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87.2%,已接近90%的基本实现度。

  主要参考资料
  1、浙江省工商局:《2006年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郭占恒:《浙江经济腾飞的探索与实践》,《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5期。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