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bg辣文:老调需重弹    钻研是真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37:17
当前,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清新之风扑面而来,青年教师的公开课、研讨课有多媒体辅助,网络高手更是运用网络课件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不已。然细细品味,静静琢磨,一堂好课如果褪去多媒体的彩色舞衣,呈现的是怎样的本来面目?如何才能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怎样引导青年教师取到真经?语文课,不管什么时候,它首先必须是一堂语文课,要充盈浓郁的语文味。叶澜教授说:“文化必须有传承。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就把旧的一古脑儿地都丢掉,我们的教学既要适应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又要把我们传统中珍贵的东西保存下来,要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来。”语文教育要回归传统,守住传统,珍爱传统。其实,任尔东西南北风,钻研教材是关键。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老掉牙的旧调,然在深入新课改的情况下,仍需重弹。
一、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导航灯
听过几位浙江特级教师的课,觉得他们对于教材的处理大胆而新颖,如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蒋军晶老师上的五年级的《地震中的父亲》,课文讲了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挖了38小时,靠“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信念支撑,终于将瓦砾堆底下的儿子与儿子的14位同学救了出来,父子团聚。
蒋老师让学生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接着让学生改变结局,“父亲抱着血肉模糊已去世的孩子……”让学生不只看事情的结局,而更关注事情的过程,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最后让学生又改结尾,“人们刚走不久,只听的‘嘭’的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当残酷的结局出现时,学生的认识开始分化了。解析蒋老师如此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尝试“解构”之道,吃透教材很重要,但并非目的,用好教材才是最终目的。蒋老师让教材为学而用,为教会学生怎么学而用,他善于用足教材。
其实,一种教学理念支撑着一种教学行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蒋老师用教材的背后是理念的更新,它是教学行为的导航灯。语文老师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它是无形中指导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
二、文本的解读——至关重要的聚焦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不禁把目光又重新投入到文本,认识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韩军认为:我们回归传统语文教育,要 “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紧紧扭住“言语”这个“抓手”,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所在,语文教育不能架空文本,脱离文本,上语文课,必须“贴紧文本的地面行走、在言语的丛林和字里行间穿行。”邱学华老师认为:“课本,课本,教学之根本。因此,掌握和驾驭教材是备好课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我上了苏教版第十一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我让学生围绕“林冲是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讨论课文。江苏省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听了我的课评点说:“其实对文本的解读最为重要,这篇课文的题眼是‘棒打’,你提到了,但没有紧扣展开来谈。文章围绕为什么棒打,怎样棒打,棒打结果这条主线来写,你可以抓住它讲。林冲这个人物特点是什么?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认为是‘忍’字。你看,林冲站起来对洪教头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林冲一‘忍’;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林冲二‘忍’;洪教头出言不逊,要和林冲较量,林冲三‘忍’;洪教头独自耍了一阵,喝道:‘来!来!’,林冲四‘忍’;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林冲带着木枷被迫和洪教头交手,战了四五个回合便认输,林冲‘五’忍;洪教头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实在忍无可忍,终于和他交手,也只是轻轻一扫,没有像洪教头那样穷凶极恶举起棒劈头打去,点到为止,适可而止。”林冲的人物特点被薛法根老师这么一点,我眼前顿觉豁然开朗,再细看《水浒传》一书,林冲这个人物无处不透出“忍”字,越发觉得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是何其重要。坚守语文学科本位,以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为轴心,让学生透过一个小小的“忍”字感受汉语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神韵。看得远需要站得稳,钻研教材实则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效的重要前提。
三、学情的了解——切准现状的把脉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扉页上的一段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听上海一师附小的特级教师姜茗芳上《太阳》一课时,一开始以巴金的散文《日出》片断导入,在学生看了一段太阳的录像,让学生欣赏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至第八自然段,读到使学生产生联想的地方,就在这句话旁打五角星。再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开头,读读打星的句子,再说说自己联想到的内容。姜老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上的,实践着新课程倡导的“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的心灵去体验,用儿童的方式去研究。”姜老师在引导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中,遵循教学规律,做到“以小见大”,寻找由小至大的转换契机,使学生产生超出教材之外的远思逸致,师生共译“文化密码”、打造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使师生心灵在与教材的对话中得到滋养。又如薛法根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文中有一句比喻句:“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薛老师说:“平时,人们把天鹅比作少女、仙女,这段话却把天鹅比作石头。比喻通常是把丑的比作美的,把静的比作动的,把抽象的比作形象的,将天鹅比作石头,这样的比喻美吗?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将天鹅比作石头呢?”学生说老天鹅在破冰时态度是坚决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在这里将老天鹅比作石头,不是一种丑化,而是一种美化。这是回归传统语文教育真正的吟诵与讨究结合。由此,我们明白了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朴素,无非就是吟诵吟诵,再讨究讨究;讨究讨究,再吟诵吟诵,长此以往必有大效,在吟诵和讨究的背后,是对教材深刻的领悟,是看透教材。
四、范读的引领——朗读精妙的揽胜处
传统语文教学十分注重讲究教师垂范,如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率先范读全文,那字正腔圆、动情动容的朗读对于学生是最好的教导。前辈老先生讲得少读得多,教学生跟着读,这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尚友敬先生说:“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读书应该放在第一位。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读书讲究声和气,清代桐城派大师刘大魁:“凡行文多寡长短,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的至于字句,则思过半矣。”江苏省特级教师高本大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范读这首词,并且让学生跟读,教师边领读边指点,“‘青青’第二个‘青’读轻声,‘相媚好’连起来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时,读时可以带些笑音,脸上笑眯眯的。学生一遍遍跟读,学生对于如何朗读词有了底气。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的第一段时,薛老师范读第一节,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接着老师介绍读书经验,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才能读好。教师范读第一节,“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老师一边读一边体会,我读到“你的脚掌又大又厚”时心里想我小红马又轻快又灵活;读到“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时心里想你长着两层眼皮,岂不难看?读到“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时心里想如果你背上有肉疙瘩已难看,有两个肉疙瘩更为难看了,这样边读边想,一想再读就能读好。美国心理学家艾帕特赫拉别恩实验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通过薛老师的示范朗读和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获益匪浅,正像于永正等一些老前辈说的:“语文老师要上好语文课,自己先得过好朗读关。”教师示范朗读是深入钻研教材的好方法之一,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课堂的生成——咀嚼回味的耐看点
在课改之风的吹拂下,我们往往认为钻研教材尽量要追求出新与出彩,勇于让学生挑战教材,超越教材。如:我上苏教版第十一册《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学生说:“课文中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苏格拉底让学生寻找最大的麦穗,我认为不够科学,因为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块麦地里没有最大的麦穗,只有更好的麦穗。”我初听认为很有创意,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板书在黑板上。江苏省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课后对我说:“在这特定的时空里,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最大的麦穗,这是客观存在的。而相对于其他的麦地,一定还有更大的麦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是对于无限的时空来讲的。苏格拉底让学生在那块麦地里找最大的麦穗,意在告诉学生抓住眼前的机会。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对于这篇课文来讲,不一定合适。但这篇课文也有倡导实用主义倾向,像这样蕴含较为深刻人生哲理的课文或许放到初中学习更为合适一些。”听了杨院长一席话,我深深体会到面对课堂生成,我们更要学会解读生成背后的东西,它蕴含着教师对于文本深层的本质的解读与认识,咀嚼有回味的耐看点,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于教材的本质把握。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国际的,我们提倡回归传统,守住传统,珍爱传统,将传统中的精华不断发扬光大。不断深入钻研教材是语文老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主要抓手,因为我们明白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