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邦三世剧场版2016:古代针灸处方与君臣佐使-针灸中国Acucn.co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1:02:47
古代针灸处方与君臣佐使

    针灸处方是在临床针灸治疗过程中,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病情及脏腑经络腧穴的功能、特性,进行穴位配伍的用穴方案,包括单穴处方和配穴处方。在针灸处方的组成上,既有严格的原则性,也有较大的灵活性,“方从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就是遣穴处方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而针灸处方是由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及阿是穴等配伍组成的,腧穴是构成针灸处方功效的主要因素,即“方以穴成”。处方组成的基本法则有三,为近部配穴、远部配穴及随证配穴,同时注重要有君、臣、佐、使等用穴的主次之分,从而达到《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所言“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目的。

    1、针灸处方的形成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医书,其中记载了砭灸法的使用,但无腧穴处方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及淳于意的针灸医案共六首,虽有取穴部位,但无具体腧穴名称,如淳于意治齐中大夫龋齿病“灸其左右大阳明经”。说明东汉以前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但腧穴理论尚停留在“以痛为输”的雏形阶段,而针灸处方尚未形成。而后《黄帝内经》的成书问世,标志着针灸处方的形成,书中记载了400余首针灸处方,其主要特点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循经取穴为主要方法,以单穴为主要内容,但尚无一定的处方配穴规律可言。例如:《灵枢·杂病》载:“膝中痛,取犊鼻,以负利针,发而间之。”即为一病单穴。当然也有取两个穴位以上的处方,如《灵枢·厥病》中云:“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而后出现的《难经》、《伤寒论》等亦记载有与针灸处方有关的内容,并且《难经》中首创了“子母补泻”及“泻南补北”等配穴方法。

    2、针灸处方的发展

    自针灸处方形成以后,经晋代至唐、宋、金代的不断积累,在元、明、清代得到了全面发展。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的问世,是对两汉以来针灸学文献的历史性总结,同时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此后针灸处方开始大量出现,以《脉经》、《千金方》、《外台秘要》、《针灸资生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灸大成》等为代表著作,其中元代王国瑞编撰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称得上是针灸处方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共收载处方54条,例如,其中所载“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再如“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功,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均突出处方穴法并列的特点,处方形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与现代针灸处方基本相同,奠定了近代针灸临床处方学的基础。明代杨继洲编撰的《针灸大成》是针灸处方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其中载有针灸处方152条,每条处方多由2~6个腧穴组成,是针灸处方的完整形式,例如,杨氏治疗小便淋漓之症时取“小便淋漓:阴谷、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共取五穴而治之。说明明代针灸处方已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针灸处方由元代以前单穴处方为主,发展到元明时期以配穴处方为主,配穴理论也极其丰富,并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配穴方法,在配穴处方的取穴施治中,出现了取穴的主次先后,即有了君臣佐使之分。处方中既有腧穴组成,又指明了各个腧穴的具体施治方法等,大大丰富了针灸处方学的内容,提示明清时期已经为现代针灸处方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与临床基础。

    3、针灸处方的君臣佐使

    3.1君臣佐使的含义

    针灸处方是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腧穴配伍而组成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代的何柏斋进一步说明:“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主要是讲在临床用药上有君臣佐使之分,那么在针灸处方用穴上,其理亦然。古人言“用药如用兵”,同理亦可言“用针如用兵”。因此在临证中要注重针灸处方配穴的先后主次。

    君穴: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腧穴,是针灸处方中不可缺少的。

    臣穴:辅助君穴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腧穴,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腧穴。

    佐穴:配合君、臣穴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腧穴。

使穴:即引经穴,依据子午流注理论,选择何时何经开何穴,并以此引导方中诸穴气至病所的腧穴。

    3.2处方的君臣佐使

    在针灸处方的选穴配穴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腧穴配伍的君臣佐使,一般地说,君穴与臣穴构成了处方的主穴,而佐穴与使穴也就是处方中的随证加减或者称之为配穴。当然在中国古代针灸处方中,含有腧穴君臣佐使的完整处方,还不是太多,多数都是以君穴、臣穴即主穴为主,而佐穴、使穴或无或合二为一。

    例如杨继洲在《针灸大成》记载治疗面瘫的处方中,其一取穴有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二间、地仓、丝竹空,治疗周围性面瘫。其中足阳明经穴颊车、水沟、地仓、手少阳经穴丝竹空为君穴即近部取穴,以手阳明经穴合谷、二间为臣穴即循经远端取穴,以上同为主穴;配穴则以手太阴经穴太渊为佐使激发脉气,共达疏风散寒、通经活络、理气行血之效。又如李学川在《针灸逢源》记载治疗头晕的处方中,取穴为百会、肝俞、大敦,治疗肝火上炎的头晕。方中百会为督脉穴,位居巅顶,而足厥阴肝经正好“……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取百会为君穴以平肝潜阳止晕,才取肝之背俞穴为臣以加强百会平肝潜阳之效,复取足厥阴肝经之井穴大敦为佐使,以清泄肝经之火,共奏平肝潜阳止晕之功。

    综上所述,在针灸临证处方配穴中,要注重处方用穴的君、臣、佐、使问题,要遵守处方配穴的原则及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针灸的临床治疗作用。

古代针灸处方与君臣佐使-针灸中国Acucn.com 艾灸疗法亦分补泻-针灸中国Acucn.com 牙痛的足部按摩法-针灸中国Acucn.com 久坐伤腰 按摩有方-针灸中国Acucn.com 按摩赶跑“偏头疼”-针灸中国Acucn.com 足部反射区图片-针灸中国Acucn.com 《人体使用手册》精彩后记-针灸中国66Acucn.com 适宜针灸(推拿)治疗的疾病简介-针灸中国Acucn.com 新《针灸治疗学》中篇 各论 第六章 皮肤科病症 第二节 皮肤瘙痒症-针灸中国Acucn.com 四关穴(全身组合穴) Si Guan-针灸中国Acucn.com 第五章 不生气-第二篇 日常保养-《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第十章 糖尿病-第四篇 慢性病的调养-《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十三鬼穴(全身组合穴)-针灸中国Acucn.com -1 第一章 肥胖的原因-第三篇 减肥-《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2 第六章 坐骨神经痛-第四篇 慢性病的调养-《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人体穴位图谱(十四经穴;按部位分解)-针灸中国Acucn.com 人体的系统-第一章-第一篇 人体的系统-《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1 什么是经络?-第二章-第一篇 人体的系统-《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第九章 尿毒症-第四篇 慢性病的调养-《人体使用手册》-针灸中国Acucn.com 1 针灸处方 ★ 古代针灸器具与针灸歌诀(带图) 祖传针灸常用处方 针灸处方1 董氏奇穴针灸-----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