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代表作朝花夕拾:脱离教育的误区——反思“听话”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41:38

脱离教育的误区——反思“听话”的孩子

王江泾镇中心幼儿园   石文琴  陈义

引文:

一位法国心理学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们出了一道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 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孩子做出了答案:船长的年纪是86—34=52岁。10%的孩子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当然这10%的孩子答对了。同一道题在法国作实验时,超过90%的孩子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了老师的“糊涂”。

对此法国专家对这90%的中国孩子作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做不出答案来,是因为觉得“老师出的题目总归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一定要做完,否则就没有分“。法国专家不得不感叹:“中国学生真的是很听老师的话啊”!

孩子一出生,“乖”与“不乖”、“听话”与“不听话”的教诲声就不绝于耳。从这个时期,就已经在扼杀孩子的“独立性”了。由此可见,听话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种误区。

关键词:听话  独立性

 

教学案例:大班社会活动——多么了不起

师:(出示玩具小人,以小人的口吻):“孩子们,我的名字叫‘了不起’,瞧,我身上贴满了写着我许多优点的小纸片。”教师:“是嘛!我来看看。”

(教师念出玩具小人身上的几个优点:听话、乖、聪明、诚实、勇敢……)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像它一样了不起呢?

幼:齐声答到: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每个小朋友身上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吧!

幼:(自由地说着)

师:(做了一个举手的姿势)

幼1:璇璇很了不起的,她上课每次都很听老师话的,坐的好。

幼2:是的她画画也很好。

幼3:她跳舞也很好的,还有睡觉也很听话的:每次都睡着的。

幼4:胡丹跳舞也很好的。

师:(教师记录幼儿的赞美之辞,幼儿每说一条,教师就写在即时贴上,贴在接受赞美的幼儿身上。)……(有几个幼儿一直没被赞美,教师有意识地将那几个孩子一一带到身边)

师:孩子们请说说他们了不起的地方吧!

幼1:天天珠心算很好的。

幼2:是的。

幼3:(手指着对方)她睡觉很乖的。

幼4:画画也蛮好的。

幼5:飞飞进步了,吃饭很乖的。

幼6:睡觉也听话了。

幼7:还不打人了。

幼1:不对刚才他还打哭我们了。

幼(飞飞):哪里打你们?

幼1:是的,你打了。

幼(飞飞): 谁叫你们不给我玩啦!

 

幼:七嘴八舌:是的打人了,我们也看见了。

(……孩子们开始争论不休,局面开始有点乱了,显然孩子们兴趣转移到“如何处理打人事件”的问题去了)

师:(教师拍手以示安静)孩子们,不管飞飞有没有打人,我们现在是说优点,看谁最听话能找出他们更多的优点,好吗?

幼:(孩子们开始静下来了,继续讨论大家的优点,但那两位小朋友还是有点小声音)

师:听到别人对你的赞美,你有什么感觉?

幼:很开心、很舒服……

师:是呀!当别人赞美我们时,我们要感谢对方,还要说我们会做得更好。

于是教师继续上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己身上的“优点”,哇,原来我们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我们都是了不起的孩子!了不起的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么多的“优点”(写有优点的小纸片)小心地收藏起来吧!让那么多的优点永远伴随着自己。我们还可以把自己不断增加的“优点”一起藏起来,我们可以经常看看自己的优点是不是越来越多。

 

分析: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1.“听话”的孩子:在老师的制止之下,这次活动又按照老师预设的目标开展下去了,幼儿处于对老师的顺从心理又跟随老师的思路完成了此次活动。可见,孩子的听话的确给老师开展活动带来一定便利。

2.“听话”的孩子:从另一角度讲,这个活动时时显露着“听话”“乖”,不管是在孩子的回答中,还是在教师的语言中,我们都不难看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以“听话”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忽视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这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与新《纲要》的思想是脱离的 。在此,幼儿的“听话”已经成为无条件的服从与顺从,因为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所以他们束缚了自己的思维,想说又不敢说,最后就不了了之了。逐渐的消退了他们主动探知的心理,消退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一:“听话”的孩子好吗?

在以前我肯定会回答:当然好!因为这将为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与顺利;但现在我会理性而客观地回答这个问题:不一定!因为每件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它都有相对的一面。首先我们重新来认识什么是“听话”,听话应该是指顺从、接受意见。对孩子来说,有良好的言行举止、衣着整齐、有组织性和专心致志的习惯,有组织纪律性自然是听话的表现。但听话不等于孩子丧失自主、无条件的顺从及服从,试想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发挥孩子的独立性、如何才能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的确听话的孩子能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便利,给家庭生活带来方便,但假如孩子不服从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而这样的“听话”,即无条件的顺从与服从,没有自己的想法,我肯定不认同。这位老师为了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目标,的确运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勉强答应了,成了老师心目中“听话”的乖孩子。但是她却没意识到这样的“听话”会造成什么后果?

 

1、抑制了孩子们对知识探索的兴趣,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2、扼杀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影响了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3、形成了不好的依赖性,样样事情都会有人帮助决定,安排好,自己就不动脑了。

由此可见,相信生活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肯定都不希望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老师的面前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而离开老师后他们就都:懒得动、懒得想、懒得探索、懒得自己解决、懒得……成为一群只会依赖于别人而行动的未来建设者吧!所以我们是否应该重新看待“听话”的孩子呢?

反思二:我们应该怎样脱离这样的教育误区?

首先让我们从以上案例中思考一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很有充分的准备,如:事先已经了解过已让孩子们了解有关优点与缺点。

2、教师应该考虑到幼儿感兴趣的或不感兴趣,并事先有相应的对策,在课堂上才不会搞得措手不及。

3、教师的随机能力还可以加强培养,如平时教学中多让幼儿提一些反对性的意见。

其次让我们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进行思考,并制定有关策略:

1、设立独立性目标,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

陶先生师承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是儿童的本能与需要相一致的,所以要以孩子为中心,即尊重孩子的真正面貌来熟悉孩子,尊重自我指导学习,尊重作为学习的刺激和兴趣来进行。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还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如何,孩子在2岁以后就得给父母的庭院剪草、给别人送报,以换取些零花钱。一些家庭还要求孩子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收割机,秋天帮人扫落叶,冬天帮人家铲积雪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看到了他们,想想自己,原来我身边也有类似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强制幼儿听话或勉强他们听话,使得孩子欠缺了自主性、独立性等优良特点。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大多数人会说:“假如你们今天听话,我就会让你们玩,给你们看电视……”等“听话”的许诺呢?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只要你听话点、乖一点”改改呢?可以试试,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取呢?如孩子们穿衣慢时,我们可否不要说:“听话,快点,要来不及了”说着一边帮助穿衣,一边说着其他,而是提出要求:如你们谁穿得快又整齐,认真完成了这个任务,等一下就可以尽情地玩。又如小孩子不愿自己吃饭,每次都要“宝宝最乖了,最听话了,吃了饭会很快长大”这样一边说一边喂的现象,而我们可不可用“假如你今天自己吃饭,我就会把你抱的高高得,或亲你一下”方法。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后面一种方法吧!因为它更具有选择性和独立性。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善待好奇心

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都有其特长、天分与优势,发展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要为每位幼儿提供广泛的、具有个体适宜性的多种机会,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教师能积极、适时的反馈,帮助幼儿充分的认识自己,激发幼儿自动学习的兴趣,并促使幼儿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陈鹤琴先生在提出上述原则时曾举了一个实例:有一天,一个九岁的孩子问他:“竹管里有空气吗?”陈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两头有节儿的竹管,放在水盆中,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孩子们见一个个小泡从洞中冒出,便纷纷说道:“空气!空气!”这样,他们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高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好好的一块贵重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儿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呀,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目前教育中,我们这样无意地扼杀了孩子可贵的好奇心。

的确3­­—6岁时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虽然很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常给孩子讲故事,一页页的讲,一本本的讲,孩子只要很乖、很“听话”静静地听,教师就会将故事讲完,如发出讲话的声音,教师就会因为孩子不“听话”即没有顺从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听,而中断故事,从而分散了注意力,消退了兴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讲故事时,允许孩子们适当地提出问题,或教师提出问题,真正做到让幼儿共同参与,吸引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教育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不注意倾听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大人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然,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有一些具有现代教育观,教子有方的家长和老师,不仅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注意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作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一天,在公园,一位父亲带着他大约四岁的孩子,在走到三叉路口时,他弯下腰向儿子问道:“你说,咱们走哪条路,到哪儿去玩?”孩子认真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咱们走这条路吧,到桥(长虹桥)上去看看。”父亲随着儿子,向他所选择的方向走去……

又如:本来今天是室外活动滑滑梯,但却下雨。老师是这样解决的:“孩子们,由于下雨,我们今天的室外活动取消了,现在你们说我们可以玩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老师以区域活动的方式,一一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

由此可见,他们都很尊重孩子,体现了彼此间一种平等的关系。同时,他们都是教育的有心人,能抓住机会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抉择的能力。

4、步调一致,让我们重新审视“听话”的孩子,保证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这里的步调一致,指的是家庭中家长的教育一致,学校中阿姨与老师的教育一致,学校与家庭的教育一致。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如果教育可以归纳为若干原则的话,那么,“一致性”正是不可缺少的原则之一。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我发现我们班的一位非常听话的小朋友有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我很伤心,我不相信一个“听话”的孩子会犯这样的错误。于是我和阿姨出于对孩子自尊心保护,没有当场训诉他,而是共同商量了一个计划:如果他只有这一次,我们就不告诉他的家长了,继续观察他的行动;并进行暗示教育,故事教育,让他知道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如果他继续,就及时与家长共同教育,达成一致。结果那孩子真的再也没有犯这样的错误了。

列宁的妹妹奥莉亚上学后,父母就规定晚上八点钟上床睡觉。从小习惯晚睡的她开始总做不到。她不敢向父亲提出晚睡的要求,只能向慈爱的母亲撒起娇来。面对爱女的眼泪,母亲并不心软,她坚持要奥莉亚按时入睡。奥莉亚没有达到结果,只能躺在床上,自我作乐。不久,奥莉亚就养成了准时入睡的习惯。列宁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意见总是一致的。后来,奥莉亚回忆说,父母在家庭问题上的意见一致。后来,奥莉亚回忆说,父母在家庭问题上的意见一致,使他们感到在自己的家里是非十分明晰,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从小就养成了他们行为的明确性和稳定性。

相反假如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大家都固执己见,在教育孩子的认知和方法上“各唱各的调,各敲各的锣”肯定会很难成功。相信我们大家都会像有一首部队歌曲中唱的一句歌词: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同样需要步调一致,并能理智而客观地看待“听话”的孩子。

中国人最常用的教育用语非“听话”和“乖”莫属。孩子刚出生就可以听到“听话”和“乖”的声音。无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亲戚朋友、老师长辈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是“听话”和“乖”。每天下班回家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听不听话?”长期在这样的“听话”教育的熏陶下,孩子从小就在非独立性格的环境中生活。

所以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此责任重大,我们与孩子是零距离的接触,虽然有时可能会盲目地犯一些不明显的错误,但通过这些事例后我们肯定会更加注意,尽量避免“听话”带来的弊端。注意多称赞、鼓励孩子的独立行为,不做长辈,做朋友:依靠期的孩子,对父母的话,总是“言听计从”,往往会影响其终身。所以,从小就称赞、鼓励孩子的独立行为是独立训练的重要环节。要少说“听话”、“乖”,多说“靠自己“。多以朋友平等相待,多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有利于独立性格的培养。

“听话” 会给我们带来便利,“听话”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听话” 使我们很方便的管制,“听话” 也会使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被抹杀;我们希望孩子是听话的,希望孩子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可是我们更要给孩子一个自由、自主的空间,去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以及积极探索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才是在真正成长。我们想大声的疾呼:让我们脱离这个误区吧!给孩子自由吧!

 

 

参考文献:陈文德:《幼儿生活习惯的教养》——岭南美术出版社

          罗新安:《教育其实很容易­——快乐性格施教》——光明日报出板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