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龙之魂 疾风:张学良晚年谈杨虎城:他看事情看得不是那么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2:43:29
张学良晚年谈杨虎城:他看事情看得不是那么深
2011-8-12 17:32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

  张学良:虎城,杨虎城这个人呐,可以说他是个,我批评他是个老粗。他这个人很时髦,要做时髦。后来他就结交很多人,他手底下很多人差不多都是共产党。那么他受他们影响很大,但是他实在不明白这个深刻的情形,他不是那么清楚明白。我跟他俩很好,他看事情看得不是那么深。人是一个好人啊,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很愿意这样的。

         凤凰卫视2010年12月11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主持人):1935年张学良被蒋介石调往西安以后,这个城市并存着三种力量。一是以邵力子为主席的陕西省政府,二是张学良为副司令的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蒋介石亲挂司令头衔,三是杨虎城为主任的绥靖公署。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来到西安,准备发动第六次对红军的“围剿”,并要求张、杨积极“剿共。苦谏无果的张学良在杨虎城的争取下,最终同意武力反蒋,实现一致抗日。此时,各种矛盾在西安这个古城酝酿着。

  杨虎城部队人数不足 拒绝单独捉蒋解说:1936年12月9日,西安市一万多学生为纪念“12·9”运动一周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游行队伍在集合的过程中,却遭到警察的阻挠,警察竟开枪打伤了东北竞存小学一名12岁的小学生。激起了学生更大愤怒,要求惩办公安局局长马志超。

  杨瀚(杨虎城之孙):学生集合起来到西安的绥靖公署去请愿,去到这个“剿总”去请愿,又到省政府去请愿。杨虎城没见,张学良也没在,邵力子省府主席,他在,他见了。出来讲一通话学生很不满意,这个时候有人就说蒋介石在临潼呢,知道蒋介石在临潼呢。说咱们到临潼请愿去,这个消息蒋介石实际上很快就得到了,蒋介石就下令,就宪兵团,说你在行辕门口架机枪,在这个临潼前面架机枪。只要学生敢来格杀勿论。

  解说:当时天已薄暮,学生们忍着饥饿,顶着寒风行进到了城东十里铺,当张学良得知宪兵二团即将执行蒋的命令大开杀戒时,就急忙乘车去追去往临潼的学生。

  李建文(西安学生运动负责人李连璧之子):我父亲当时就是整个学生游行的总指挥,他出面和张学良有一个面对面的一次对话,我记得我父亲跟我讲,就是张学良说了这么几句话,说的,我抗日,学生你们回去,我会把你们的意见转达给蒋委员长。就一句话,一直就没有讲。这我父亲跟我才讲,说我不是某某人的走狗,我用七天之内,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你们。如果我做不到,你们在任何地方,可以置之我于死地。而这时候,大家都喊口号拥护张副司令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喊完口号以后,大家就开始回去了。

  解说:这是西安事变后,杨虎城部下在邵力子办公室中,查抄到的一份密电,密电时间正是12月9日。信中蒋介石让邵力子密嘱驻陕《大公报》记者在12日发消息,闻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陕谒蒋,闻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中央军各部队云。这表明,蒋介石要解除张学良兵权,发动更大规模“剿共”。

  这天晚上,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易俗社陪同随蒋介石来西安的中央大员们,看秦腔《柜中缘》,看戏中间,杨虎城突然接到他机要秘书王菊人的电话,说有要事汇报,要他立即回到新城绥靖公署。

  姬乃军(西安事变纪念馆研究员):据杨虎城的西安绥靖公署特务营的营长,宋文梅回忆,当时的话大概孙铭九给他打招呼,说是他准备带几车士兵前往临潼,宋文梅就把这个情报给杨虎城汇报了,说是不是张学良要提前行动了。

  解说:此时,张学良并未出现在,易俗社的观众席里,杨虎城立即警觉起来,相信张学良会在当晚采取行动。他当即决定配合东北军,按之前同张学良的商定,完成了作战部署,之后,杨城又回到易俗社,等待着捉蒋行动。

  姬乃军:但是当天晚上一直,好像不见动静,孙铭九这个的特务营的营部在西安东城门的城楼上,宋文梅到东城门之后,问一下说你们孙营长干啥去了,孙营长已经睡了。最后把孙铭九叫醒来以后一问,他说他去临潼是要防止学生出现啥意外。宋文梅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场误会。

  杨瀚:12月10号早上,一早张学良就听说这事了,就昨天晚上突然全城大戒严啊,发生什么事情了。就打电话问这个十七路军总部,让他们必须交代清楚怎么回事情,一听这个情况,杨虎城说,好,我亲自去给他讲,自己坐车就去张学良的公馆了,给张学良直接就谈。告诉张学良说这个情况现在部队情绪非常不稳定了,随时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一个大的事件,我们必须下决心了。实际上这个话就告诉张学良,你不动我动了。

 

  解说:此前张学良、杨虎城已经谋划了两次反蒋行动,都因为张学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而告失败。这一天两人终于商定,10日准备,11日晚行动。这一天蒋介石也紧张地准备着,他召集了随他来西安的全体参谋人员会议。决定12日颁布向红军发动攻击命令,明确指出如果张学良、杨虎城两部不服从命令,立即解除其武装。

  当天晚上,张学良未带一人,亲自驾车来杨虎城的新城官邸,与杨虎城密商捉蒋的安排,分析捉蒋后的政治形势。11日下午两点,杨虎城再次来到张学良公馆,两人商定12日上午6时在西安、临潼两处同时行动。由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负责捉蒋。

  杨瀚:开始杨虎城答应了,因为张学良理由也很充分,他在西安城里只有一个警卫团,而警卫团这些人没上过战场的,就是长得都很标致,但是没有作战经验。所以这个任务怕完成不了,杨虎城就答应了,但是回来杨虎城又一想,说这个事不行,第一从东门开始,到临潼这个华清池的行辕的大门,把门的,外墙的全部都是这个东北军。所以如果这种情况下如果沟通不好,十七路军去执行抓的任务的话,弄不好两家,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自己干起来了,这是一。第二呢,所有的任务都是十七路军完成,这任务这事到底谁办呢。基于这两点的考虑,杨虎城把捉蒋的任务又交回给张学良了。

  李建文:这个事杨虎城不愿意他自己做,因为他的势力还是人数不够,在西安城他只有3000多人,他大部队并没有,在城里边的,其实国民党其他的部队,比如说他的特务、宪兵,就等于中央控制的部队还是很强的。大概各种各样的组织有一百多个,武装力量可能有3000多条枪吧,就在西安城里边,这是杨虎城控制不了的。

  解说:张学良和杨虎城商定,西安事变指挥部,就设在杨虎城的新城公馆,张学良的东北军负责捉蒋,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负责解决在西安的蒋系部队,控制机场等地。张学良在11月晚12点前来指挥部,两人共同指挥战斗。

  杨瀚:他在等张学良的时候,他做一番自我表白。他确实做了牺牲的准备,因为这个他是个惊天之举,有成功的可能有失败的可能。也有被张学良出卖的可能,当时因此他等张学良很着急,老不来啊。都有这种可能性的,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他值,他做的就是孤注一掷了。他别的不考虑了。

  解说:杨虎城的秘书王菊人后来回忆说,当时杨虎城讲,不抗日,蒋介石没路走,我们除抗日外,也没路走。那时候谁不抗日,百姓更会反对谁。举国一致抗日的局面自然会形成。谈到这里时,杨虎城心情极为乐观。同时在金家巷五号的张公馆,张学良也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到了晚上12点,张学良带着于学忠、王以哲等东北军,11名重要将领来到新城杨虎城的寓所。

  姬乃军:据赵寿山回忆,张学良进门之后说,虎城兄你干不干,你要不干的话,我把我的十一员大将全带来了,你那绳子把我们捆起来,可以请功。结果杨虎城说,我们是不会出卖朋友的,咱们还是一起干吧。随后就以杨虎城公馆,作为事变指挥部,两个人共同开始坐镇指挥。

  解说:新城公馆指挥部,为了纪念那历史的一刻,时钟永远停留在凌晨6点。

  解说:张学良安排东北军的一〇五师师长刘多荃,骑兵第六师师长白凤翔,卫队团的王玉瓒、孙铭九营长,负责执行捉蒋的任务。负责西安城东门到临潼的警卫,一营营长王玉瓒先行赶赴华清池。

  杨瀚:王玉瓒就带着部队直接就闯了华清池了,到了华清池以后直接进了大门没问题,他自己的人看大门的,到了蒋介石住的那个前面的一个小庭院那呢,蒋介石那有两个贴身卫士在那流动,晚上流动。蒋介石到西安来那次只带20个人,而且都是短枪,长枪都没带,结果到那以后人家也没开枪,蒋介石的警卫没开枪,就问一句,什么人,干什么。王玉瓒掏出枪来,朝天打了三枪,这样的话才爆发了战斗。

  解说:西安方面在听到临潼方向的枪声后,十七路军第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请示了张、杨后下令施放了信号枪,十七路军同时开始了西安的围歼行动,此时是凌晨6点。新城杨虎城公馆,张、杨二人焦虑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

  姬乃军:大概到8点前后的话,结果那边的话,刘多荃给汇报,说是蒋介石没有抓住,这两个人当时就急了,蒋介石究竟是预先知道消息了,还是被人给打死了,或者是逃到啥地方去了。

  杨瀚:张学良一听,一下子就没招了,我爷爷把电话拿过来以后就讲,说,就问情况。假牙在桌子上,拖鞋在地上,正式的衣服都在,被窝还有余温,就是当时的情况。就是说一听就没跑远,没超过十分钟的事,所以当时下令,扩大搜索范围,搜山,这是第一条决定,第二就是他派他的卫士大队长带着两辆卡车,顺着西安到临潼的公路搜索。

  解说:十七路军卫士大队长白志钧按杨虎城指令,沿西安到临潼的公路搜寻,接近华清池时,突然一架飞机落在公路上,白志钧当即扣留了驾驶员和飞机,后来证明,捉蒋的消息被内奸泄漏。洛阳方面提前接到扣蒋消息,派机来接蒋介石。而飞行员误把白志钧一行当做蒋委员长了。

  早8时,西安的军事行动全部结束。第十七路军在西安城内,捕捉了在陕的南京方面大员,陈城、朱绍良、卫立煌、蒋鼎文等,扣留了机场的全部飞机,控制了全城,但蒋介石依然没有下落。半个小时以后,负责搜山的卫队团团长孙铭九等人,在骊山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受伤的蒋介石。2002年,一部美国人制作的纪录片里,出现了孙铭九对这段历史的讲述。

  孙铭九:我就摸蒋介石的被窝,还很热,所以我认为他走的时间很短,山上以后,他就站在两个石头,大家说的琥珀石之间,他当时的情景,他也很害怕的,满脸是灰尘,因为当时出来的时候,穿的衣服也没有,就穿一个白色的布单裤,我就请他,我说请委员长赶快下山吧。我当时顾虑到,怕有人给他一枪,所以当时的情况,我感觉到当时的任务非常重。

  解说:9点左右,蒋介石被送到新城,安置在黄楼里。他当时穿着睡衣睡裤,腰弯着,脚跛着。而且他知道扣他的人是张学良的人。现在却身在杨虎城的地方。服侍他的也是杨虎城的副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瀚:开始非常恐惧,连冻带吓,他也不吃东西,也有人说他是绝食,为了抗议,就得绝食。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就把假牙没戴,他没法吃东西,最后那个,他那个假牙是镶金的嘛,当时东北军的卫士,有的顺手就给藏起来了。最后孙铭九悬赏了200块大洋,把这个假牙又给找出来了。这蒋介石戴上牙就开始吃东西了。

  《西安事变》片中角色:委员长,你还是穿上吧。

  角色扮演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叛党乱军,水火不容,你给我送回去。

  片中角色:委员长,这不是张副司令和杨主任让我们送来的,是我们送给委员长穿的。

  角色扮演蒋介石:好,是你们的我穿,我就穿。你们二位叫什么,把名字给我留下来。以后我们是患难之交。

  解说:在临潼和西安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由杨虎城和张学良身边亲信秘书王菊人、高崇民等,紧张地起草了,张学良、杨虎城等对时局的通电。捉住蒋后即发出了通电,提出八项救国主张。

  当日,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希望其派人前来西安,协助主持大计。张、杨又分别致电冯玉祥、孔祥熙、宋美龄等国民党要员。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12日当天,当各报纸的号外出来后,扣蒋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全城。人民纷纷涌向大街,自发的形成了游行的队伍,只要有人带头喊口号,大家都跟着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张、杨“兵谏”“打倒蒋介石”。各种口号都有,群情激荡的场面一直持续到天黑。这一天下午,张学良执意去新城黄楼看望了蒋介石。

  杨瀚:本来是劝杨虎城一块跟他去,杨虎城不同意。但是他只能管住自己,他也不能管住张学良的腿,张学良表现出来一种,他就是一种良好的这种诚心吧,好像是我来劝你是做工作。

  姬乃军:尽管张学良是几次苦口婆心给蒋介石解释,解释他之所以发生兵谏行动原因,但是蒋介石一直不理。12月13号,张学良又先后两次来到黄楼见蒋介石,但是蒋介石态度一直不太好。

  李建文:反正杨虎城底下特别不高兴。他们两个,咱们讲的,这种政治的成熟度之间有落差。对于怎么处理蒋介石,蒋介石一开始不知道,把他抓住他不知道怎么办,一旦张学良一来,说了一些话之后,蒋介石马上他知道,他知道他自己能够有生存的希望。而且知道你们要的什么,底牌出来了。所以在这地方他们两个之间,就这个地方,从前到后,咱们能看得出来,这两个人是一条心想干一件事情,但是从谋略上,从这种组织配合上,从策略上,他们之间的配合度不够。

  解说:12月12日,南京国民党中央获西安事变消息后,立即举行临时会议。下令拿办张学良。何应钦随即下令陕、甘、宁、绥、豫的中央军作战略性移动,对西安采取包围态势。此时,南京分为了两派,一派以何应钦、戴季陶为代表,主张对西安实行讨伐。另一派以孔祥熙、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主张和平谈判。几天来,避而不见蒋介石的杨虎城,也在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走。

  姬乃军:他身边也有很多人也回忆说,大概杨虎城对他的部下,就是一块说,说我们把蒋介石扣起来了,好像是擒虎容易放虎难。我们要准备把我们这个烂摊子给砸掉了。

  解说:14日,在新城黄楼,蒋介石提出要见杨虎城。杨虎城穿着军装出现在蒋介石面前。

  姬乃军:据蒋介石日记上介绍的话,就是,杨虎城进到东厢房之后,一直是,先是敬礼,然后一直是站立得非常笔挺。没有任何趾高气昂的态势,所以这也说明杨虎城对蒋介石的了解,也是非常深的。而且杨虎城确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见到蒋介石之后,蒋介石说你们这究竟是咋回事。因为杨虎城一直对他是避而不见,他老以为张学良是不是把杨虎城也扣起来了,想不到杨虎城现在自由地来到他身边,所以他才知道,这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个人合起来干的一件大事情。

  杨瀚:他就首先是问这个事情你知道吗。结果没想到杨虎城斩钉截铁地就说,这个事情不单知道,而且都是事先他和张副司令共同商量的。蒋介石一转话锋就斥责他,你们这样做对得起你们的父母,对得起长官什么。这样造成这么大的。杨虎城说这个事当然做的有些鲁莽,但是我们希望你抗日,希望你改变这个政策。而且蒋介石让他坐,他不坐。

  解说:在宋美龄、孔祥熙等人的要求下,曾担任过张学良顾问的英国人端纳,被派往西安,担任孔、宋的信使。12月14日下午,端纳乘坐的飞机飞到西安。由此开启了西安与南京方面谈判的大门。

  解说:原本张、杨商定,为了安全把蒋介石从黄楼搬到张学良公馆旁的高桂滋公馆,蒋介石害怕谋害他,坚决不从。直到端纳带来了宋美龄的信,当天晚上,蒋介石移住高桂滋公馆。第二天,端纳把西安的信息,电话告诉了宋美龄。

  12月20日上午,宋子文飞抵西安,与蒋介石单独见面。了解到张、杨与蒋介石的态度。两天以后,宋美龄来到西安,此时,对于放蒋的问题,张学良已与杨虎城有了分歧。

  李建文:宋美龄来的时候,情况就更不一样了。比方说她和张学良之间和端纳之间在一起开会,杨虎城在,他们都讲英语,这时候杨虎城不懂,把杨虎城变成局外人了。

  解说:若干年后,杨瀚在台湾查阅了宋子文的回忆录,解读出这其中的秘密。

  杨瀚:很多人问我,我没法解释这个事情,解释不通。随着宋子文的日记,这个东西不解释就通了。实际上他们就在商量怎么放蒋介石,宋美龄在提议放蒋介石的事。张学良跟她在商量怎么放的问题。实际上这就很明白了。

  解说:12月17日,在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下,中共中央组成了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住在金家巷张学良公馆的东楼。第二天周恩来前往“止园”别墅会见杨虎城。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虽然与共产党合作多年,杨虎城对对方过去的做法依然有很多不解。向周恩来提出,周恩来坦荡的政治家作风,让杨虎城非常钦佩,对人称周恩来为“周圣人”。此后,两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宋美龄到西安的第二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正式开始。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同宋子文谈判,蒋介石之前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一是他不直接出面,由宋子文、宋美龄代表他谈判。二是谈定的所有条件他都不签字,以领袖人格担保回南京后执行。

  杨瀚:当时三方会谈,会谈达成协议了,各自回去汇报,因为共产党要请示,要给延安汇报,二宋要给蒋介石汇报。汇报完以后原来准备再谈,然后怎么行使,怎么完成的时候,结果这时候,张学良跟他就提出要放蒋的问题。两个人就发生争执了,争执以后两个人就吵得很凶。

  他告诉张学良,说如果这样放蒋,我们就白干了,反而人头要落地。张学良反过来就说是你怕死我不怕死。这就很激怒他了,两个人吵翻了以后就不欢而散了。不欢而散第二天上午本来没碰面,他就给张学良留出空间来,本来想能够冷静一下然后再谈,结果没想到那天上午就开始,这个宋子文穿梭着到处跑,活动放蒋。

  解说:12月25日下午三点。张学良打电话给杨虎城,让他赶到自己的住处,杨虎城还以为张学良改变了态度,兴冲冲地赶了过去。

  姬乃军:他来了之后,张学良已经拉着蒋介石上了车了。随后就是杨虎城也跟着张学良上了车。就前往飞机场,因为西安城的守卫是十七路军,你要经过西门,前往西郊机场的话,必须要有杨虎城的手令才能通行。所以拉着杨虎城到了机场之后,而到了机场之后,张学良当时就是向杨虎城出示了一个手谕。就是弟离陕之后,一切部队听从虎城和孝侯的指挥。

  解说:这份手谕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让张学良自己走上被软禁半生的路。12月25日下午4点,随着飞机马达的轰鸣,杨虎城目送着飞机离去。上面有他的战斗伙伴张学良,有他的长官蒋介石。他们的惊天之举改变了中国抗战格局,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蒋介石回到了南京,他开始软禁张学良,并把他送上军事法庭。

  顾祝同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西安行营主任,与杨虎城在临潼谈判,在恢复张学良自由问题上,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杨瀚:他始终抱着一个要救张学良的信念,而且跟张学良共进退,这是他始终一个想法。因为这个事情是他纵容的,他把这个事搞起来的。搞起来以后就张学良首先受过、受难。首先受过受难。作为自己,他从良知上是不允许的,所以他只要是救张的一切行动,他都是坚决支持的。所以他不惜采用最激的手段和南京开战。

  杨拯民(杨虎城之子):他有个原则就是保证张的安全,不要引起刺激。蒋介石把他再杀掉,因为关了好多年,几十年。所以他有条原因,总是不要影响到他的安全。经常通过各方面的消息,因为对讲这个人,总是看着很可能在他死以前把他杀掉,或者是怎么样。

  解说:围绕如何营救张学良,东北军内部形成以特务团团长孙铭九等中下级军官为首的主战派,和以29军军长王以哲,骑兵军军长何柱国等高级将领为首的主和派。1937年2月2日,主战派枪杀王以哲等人,酿成“二·二”事件。

  姬乃军:而在此之前,十七路军的那些中下级军官,包括东北军的少壮派,曾经发生过不光到张学良公馆东楼,来向周恩来请愿的事情,也发生了到杨虎城新城公馆,向杨虎城请愿的事情。所以杨虎城当时的话,应该说还是头脑比较清醒的。而且他当时在“二·二”事件发生的时候,何柱国躲到了新城自己的公馆。杨虎城把他给藏起来了,躲过了一难。所以我觉得就是杨虎城在西安事变这个善后期间,做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撑持危局”呀。

  解说:“二·二”事件发生,形势急转直下,西安方面失去了,从南京方面所争取到的有利条件。但是为了推动西安事变的最后解决,1937年2月4日,杨虎城领衔发表了《和平宣言》,5日东北军撤离西安,调往苏北、安徽。第十七路军的大部也离开了西安。2月8日,西安行营主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率部进驻西安。

  2月15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举行,十年内战就此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93年,晚年张学良这样讲述他记忆中的杨虎城。

  张学良:虎城,杨虎城这个人呐,可以说他是个,我批评他是个老粗,他这个人很时髦,要做时髦,后来他结交很多人,他手底下很多人差不多都是共产党。那么他受他们影响很大,但是他实在不明白,这个深刻的情形,他不是那么清楚明白。我跟他俩很好,他看事情看得不是那么深。人是一个好人啊,也很愿意做一个大家认为爱国的人,很愿意这样的。

  解说:西安事变以和平的方式落下大幕。杨虎城被逼出洋考察,数万群众到西安机场热烈欢送。

  杨瀚:6月29号离开上海去出国的,走了才一个星期嘛,七八天时间,一个星期多一点,在太平洋上得到了那个卢沟桥爆发战争的消息,很快的,消息陆续传到船上,所以他就非常着急地要求,希望能回国参加抗战。

  米鹤都(历史学者):他就从那个时候,就先后大概四次是五次,给蒋介石拍电报,就要求回国参加抗战。但是都没有得到蒋介石正面答复,蒋介石通过宋子文等人答复他,就是说让他继续考察,不让他回国。

  解说:到达美国后,杨虎城把同行的妻子谢葆真和儿子,留在美国,自己则带着秘书去了欧洲。

  杨瀚:在去欧洲之前就发了电报,要求去苏联考察。到欧洲以后呢,他专门让杨明轩,当时是共产党的一些,专门去莫斯科找中共驻第三国际的代表团,让他们走走苏联人的后门,介绍他的情况,让斯大林能给他发签证。结果恰恰因为这些行动,反倒是惹来了他不能去,这个斯大林为了讨好蒋介石,就把他这些举动本来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就告诉了蒋介石。

  解说:10月2日,杨虎城在英国接到宋子文来电,直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覆。此时,有人劝杨虎城为安全考虑,不宜立即回国,但杨虎城已经急于回国参加抗战了。这是杨虎城回国途径香港,与王炳南的合影。也是他被囚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解说:1937年11月30日,在人群一片“欢送杨将军北上抗日”的口号中,杨虎城从香港乘飞机飞往长沙,也一步步走上了被蒋介石诱捕的道路。在长沙,杨虎城按事先的安排住进六国饭店,原本要见的戴笠并不在,他留下便条,让杨虎城去武昌,当晚杨虎城乘火车赶赴武昌。这是杨瀚在调查中找到的,12月1日戴笠发给蒋介石的电报,告知蒋介石杨虎城的行踪。

  杨瀚:戴笠出面,组织上了一个上百人的欢迎场面,在武汉车站,文武百官都出来了接待他,来欢迎他。所以在那时候搞了一个这么个活动以后呢,也在看各方面没反应,没有人去看他,就是政治力量的代表没人去看他。蒋介石就放心了,这样由戴笠把他又骗到南昌,在南昌又一个星期以后,好吃好喝陪了一个星期,各方面又没反映,蒋介石就下决心,就正式逮捕。

  解说:这是12月2日戴笠给蒋介石的电报,告知杨虎城已到武昌,请求蒋介石给予下一步行动的指示。

  杨瀚:这个过程中,戴笠每天跟蒋介石都有电报,每天都有电报,现在只看到是戴笠来的电报,都请示蒋介石怎么办,蒋介石回电现在还没见到。

  解说:12月2日,杨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飞机从武昌去南昌,一到南昌他便失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行动自由。被蒋介石秘密关押在这里。妻子谢葆真得知杨虎城失去自由后,希望带着孩子看望杨虎城。

  李建文:当时去的时候咱们不同意她去。说你不去还好,你出去你在这,你还能去为他说话,还可以做工作,毕竟你是杨虎城的夫人,你可以去找蒋介石,去找国民党的其他的一些人。蒋介石我不能劝他,给他施加一些压力,你去了之后你就没有力量,当然也是处于她的安全考虑。那么不行她自己要去。当时杨拯民也劝她不去,那他杨拯民是儿子你劝不了,这事那就后来还是希望共产党给她送去,共产党去替她谈的这事。

  解说:1938年1月17日,戴笠安排谢葆真、儿子杨拯中,副官阎继明、张醒民乘船去南昌,结果一到南昌,他们也失去自由,直到半年后,他们才被安排与杨虎城相聚。

 

  1938年冬,经过长途跋涉,他们又被转移到贵州省息烽县玄天洞,开始了正式的囚禁生活。

  杨瀚:住在一个山洞,贵州一个山顶上的山洞,叫玄天洞。那个地势非常险要,这个当年没有公路的,只有一条羊肠小路,所以上去的话,要么你自己步行,要么就被抬上去的。三面环山,自己本身是个山,所以出来以后,这个山洞前面,只有一个十几平方的一个平地,平地对面就是大山了。而且跟特务住再一个山洞里头。

  李建文:谢葆真她没有想到,去是可以去。出来就出不来了,她自己还带着孩子。女同志嘛,慢慢慢慢就受不了,一开始,你想她在这之前很风光,那么到那之后,她完全就变成笼中之鸟,完全受不了,受不了之后就神经病。

-

  解说:为了让精神失常的妻子离开潮湿的山洞,杨虎城向特务申请在洞外盖两间平房,特务队长听说杨虎城愿意自己出钱盖房子,便极力向戴笠请求,得到批准,杨虎城拿出400美金,被特务层层揩油后,换来了偷工减料的简陋房间。而此时,张学良被软禁在湖南郴州苏仙岭。

  米鹤都:在生活上可能他跟张学良享受的完全是两种情况。张学良在生病期间吧,有一次做手术,宋子文就是给戴笠拍电报,说你一定要保证他找最好的大夫,如何如何,有宋家姊妹吧,包括宋美龄、宋子文的关照,所以张学良过的日子是一种软禁,杨虎城过的是一种就是完全是一种监禁。所以他们俩的生活上待遇是不一样的。

  解说:1945年,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了息烽,这让杨虎城看到了自由的希望,但是蒋介石丝毫没有释放他的意思,在辗转中,绝望的谢葆真精神分裂更加严重,不久便与世长辞。

  1949年9月6日,国民党军统以传押杨虎城去台湾为由,把他们押送到重庆,安排住进“戴公祠”,此时,在戴公祠内四名刽子手正握刀等待着他们出现,杨虎城被两名特务挽住走在前面,儿子杨拯中抱着母亲的骨灰跟在后面。

  李建文:进厅的时候,两边的两人上来,先把他儿子杀了,他还在喊,儿子抱着母亲谢葆真的骨灰,他说爸呀,一回头,这边上来就给他杀掉了,杀掉以后,就用镪水把脸就烧了,烧掉以后就埋到杀他那个院子旁边的一个花坛里边,等于砌了一个花坛把他埋进去了。

  解说:蒋介石残酷杀害了杨虎城及儿子杨拯中,狱中所生女儿杨拯国,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副官阎继明、张醒民也在两个月后被杀害。解放后,群众和自首的特务说出了杨虎城尸体被藏匿的地点。在北京的长子杨拯民被通知接灵。此时他才知道父亲遇害。

  杨拯民:因为他埋在那个花坛里,拿出来已经被腐烂了。这些尸体要处理,以后又换棺材,不是一个人,我们家就四口啊。还有其他的,还有副官、秘书,他的夫人、九口棺材。还有黄显声的,我都给他送到郑州。

  解说:新生的国家政权,为杨虎城举行了盛大的公祭,中共西南局在挽联中写道,西安义举,振奋全国;重庆成仁,永垂不朽。当年主持追悼会的人保存了这些珍贵的历史瞬间。2009年他的儿子把照片捐献给三峡博物馆。

  李建文:当时是要运回陕西来,那么从重庆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公祭,有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当时西南局和西南军区领导同志,在那做了一个很大的公祭。而后就上了船,是民生轮。沿着三峡一直走,走到了武汉,从武汉转的铁路,在武汉也有一个很大的一个公祭,当时可能是林彪、罗荣桓吧,可能是,他们在那做了一个公祭。

  而后到郑州,而后就乘车到陇海线回了西安,进了陕西的时候,我听老人讲,每一个县城,比方说华阴、华县、渭南,每一个县都在那搭了有大牌坊,就是做的祭灵,祭奠迎送他。那么到了西安,西安的时候是彭德怀、习仲勋有一个很大的公祭,在西安的新城广场,供大家瞻仰,而后就入葬到现在的韦曲的这个陵园了。

  解说:1950年2月7日,西安为杨虎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送殡队伍长达三华里,沿途商店挂半旗致哀,设路祭。

  张学良:对杨虎城我心里难过得很,那杨虎城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对待他。我不晓得,不能说,也不能这么讲,他是蒋先生的意思,还是经国的意思,我也不知道,毛人凤干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这我不明白,我劝他去,他走的时候,我劝他你不要再回来。

  记者:你劝他不要他回来?

  张学良:不要再回来,回来没好处。

  曾子墨: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去世,享年101岁。而此时杨虎城已经走远,他定有种种困惑期待着张学良给他答案,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去美国见张学良,却未能成行。2009年1月23日,杨虎城的孙子杨瀚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老人,却无法深谈过去的岁月。2009年9月14日,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西安事变的种种内幕,依然等待着更多解密。感谢您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