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族指令书怎么用:《龙图中医讲堂》第六讲 脏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2:44:01

《龙图中医讲堂》第六讲 脏象

发布: 2010-2-22 12:17 | 作者: 吴见非 | 来源: 《龙图论医》

  脏,繁体字臟,与腑都是肉字旁,一个是藏,一个是府。藏是秘室、禁地,府是生活、办公场所。犹如中南海与国务院各行政部委的不同。一个属阴,一个属阳。

  脏腑命名的不同在于藏泻、满实的不同,根源于地气、天气之异。天气是虚的,充满的;地气是实的,有空虚之处的。虚天自然充满空间,实地必有空隙纳虚之处,故满而不实、实而不满。受天气者,则满而不能实;受地气者,则实而不能满。五脏地气所生,法地之德,藏而不泻,受藏天精;六腑天气所生,法天之德,泻而不藏,传化地气。泻者,过客传化输变之象也。天地气交,在地则木火土金水之藏,在天则寒暑燥湿风变化无定、周旋推移。天之昏浊,转瞬即作虚变,故在天者泻其地气而不藏也。天精在地则不同,是天施地受,坤载乾元者也,故藏而不泻。天气为乾,君主也,辟浊秽者;地气为坤,藏也,含纳精元孕生也。

  人之形骸肉体,都是天地二气的交流所成。或具受于天,而施于地;或具受于地,而承于天。五脏地气所生,载奉于天;六腑天气所生,主持于地。国务院、大臣是按治形地的,中南海、帝王是侍奉天意的。奉天承运,帝王之事。脏腑对于身体,犹如一国的根本政教,皮肉筋骨之类形骸是百姓众庶,是脏腑化运所之。五脏应地气之木火土金水,六腑应天气之风寒暑湿燥火。

  人先有五脏,后有六腑,犹如先有君主,后有政府。父播精与母,坤地载此乾元而生五脏。精元在其中生生不息,而使五脏化气生成六腑。天地气交,考其本始,在气交之位所谓地气者,是五方之精生聚而成;在气交之位所谓天气者,是地嘘吹而成,风寒暑湿燥火皆木火土金水所化之气。故脏腑合论仍为五行,别论则分地气、天气,分属阴阳。

十二脏腑统治形体,故以十二官职统治众庶来比拟之。五脏六腑皆有经脉为其政使。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本于艮八、震三,而厥阴经巽风为其消息,艮为戒止、约束,震为出动,待巽宣使,故为将军之官。动止之间进退权衡,故曰谋虑出焉。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本于兑七、坤二,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兑为悦言,坤为众,言令于众,向明而治,故为君主之官。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幽而能彰,显性见言,故曰神明出焉。
脾者,谏议之官,智周出焉。脾气本于五、十,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十为虚空,五朝八风而转枢于空中,戒以终始,故为谏议之官。兼顾八方,冷静处之,故曰智周出焉。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肺气本于离九、巽四,而太阴经艮止为其消息。离为明,巽为洁齐,明而齐之,合于规矩,故为相传之官。相是辅相,传是传授。进退有明,以行法度,故曰治节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气本于乾六、坎一,而少阴经离明为其消息。乾为健、斗争,坎为劳归,虽劳而奋,有所附丽,故曰作强之官。明于取舍张弛,故曰技巧出焉。
膻中即心包,是相火所居,火为震为动为行出。厥阴经本气为风为巽为入为进退。出入往来,故为臣使之官;本于心气所生而宣达之,心为喜悦,故言喜乐出焉。
胆是风气所化,风为巽为进退,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为守位之纪,进退而动不失德,故为中正之官;本于肝木所生而行震之决躁,肝为谋虑,故言决断出焉。
小肠是热气所化,热为离为附丽。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为劳归为隐蛰。附而来归,故为受盛之官;本于心火所生而隐含其精华,心为神明,故言化物出焉。
胃是湿气所化,湿为艮为积为门禁。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为口舌。积聚有禁而干燥之,故为仓廪之官;本于脾土所生而见于口舌,故言五味出焉。
大肠是燥气所化,燥为兑为悦言。阳明经本气为燥为兑。悦人以言说,故为传道之官;本于肺金所生而说情,肺为治节,故言变化出焉。
膀胱是寒气所化,寒为坎为水为蛰为地气凝。太阳经本气为寒为坎。因水泉聚土而蛰居,故为州都之官;本于肾水所生而暗伏,故言津液藏焉。若气化解冻则能出。
三焦是火气所化,火为震为雷为龙为动为行出。少阳经本气为相火为震。龙雷动则行雨,又与心包之悦泽相应,泽动而下,故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理解了五脏六腑的职能,就可以根据病态的失常而加问责。例如饮食失常,首先问责脾胃;小便失常首先问责肾膀胱;大便失常首先问责肺大肠。

  五脏出现了问题,从脏象可以推知。脏腑的失职只是脏象出现了危机的呈现。其来有渐,这种危机早就影响到方方面面。刚开始影响到精神气色,继而影响到形骸脉象,最后影响到脏腑职能。就像一个国家,首先是精神层面产生了骄奢淫逸,然后在民众中小人当道、君子受祸,最后是官场腐败,危机出现。


  五脏各有什么神志?五脏在精华化生魂神意魄志,在形骸化生筋脉肉皮骨。在天为气,在地为质,五神未有形也,故与在天之气风暑湿燥寒类应。魂类风气之进退者也,神类暑气之虚明朗照者也,意类湿气有水之私虑停驻者也,魄类燥气无水之无忧于险者也,志类寒气之坚凝不动者也。肝之志为怒,止而动决也;心之志为喜,得众而悦言也;脾之志为思,居中而心意合于八风也;肺之志为忧,摇摆不定而悬望也;肾之志为恐,争胜而遇险也。从神志的变化可以推知五脏的病邪与虚实。例如肝实则怒,肝虚善恐;心实则喜,心虚则悸;脾实则畏,脾虚善忧;肺实则悲、肺虚丧气;肾实则恐,肾虚则劳。

  色以候五行之精。青赤黄白黑五色,各应五方地色,故应五脏。形精之动,如根本之于枝叶,故在地五脏之根本有盛衰,精当上见于天,在地幽晦,在天光明,故五色见于面目。地上五运更迭盛衰,则五星见于天际而耀,即是类比。五色决于明堂,明堂为鼻部。首先看是何色浮现在明堂,即知五脏目前是谁当机。正常情况下五色当顺应春夏秋冬微微映现。这时观察五色的明润、晦暗而知五脏的吉凶。真脏之色不可见,见则死,真脏之色对应败露之象,例如青若枯草。色有旺色与败色。旺色,得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光辉;败色,失生机者,故见脏真之幽暗。犹如当机之主,善者王则久安,恶者王则速败。因此从五色可知脏真之状。

  从形骸的变化上能知五脏虚实与病。筋脉肉皮骨五者,分别对应五行。筋多实,实而收;脉多虚,虚而容;肉为静谧中和之载;皮为气之盛溢于外;骨为气之凝结于内。此五者五脏之气所生也,如果有不足之象,则知五脏不足。爪色唇毛发五者,亦应五行。爪是实增之显象;色是虚明之透;唇是肉气之盛;毛是皮实之外溢;发是骨髓内凝之有余。此五者五脏之气所成而有余也,可以察知五脏精气之有余,故曰荣。五官对应五脏,如果五官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五脏各有所主,如肝藏血、心主血、脾主四肢、肺主气、肾主液等,所主之物象有病,则当推究相应之脏气是否受病。

  从人所喜所厌之五味,可候知五脏之欲。酸苦甘辛咸五味,属于地气而性各合于五行。酸是收涩实质的,苦是降泄实质的,甘是柔缓和合的,辛是气盛溢向外的,咸是软坚而凝向内的,故各归五脏。假如人常欲食酸,是其肝气不足。

  从脉象可侦知五脏之变。首先,气口脉象何以独为五脏之主?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则鼻为之不利。心肺受纳天气,心肺有病,则天气之出入有变,鼻见不利。类同的道理,五脏禀受于胃之五味,五脏有病,则胃气与之共出入者有变,变见于气口。气口即寸口,能兆五脏之精与胃气之间的相互得失。得胃气为和,失胃气为真脏脉。得胃气为有中土5,不得胃气为无5,5之得失即盛衰之本。然而气口何以能见五脏胃气得失?五脏之气皆因胃气而能至于手太阴肺经寸口。五脏皆地气所生,在地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归于五脏。胃出五味,由足阳明胃经和合于五脏之地气,而阳明是地气之热上合于天。肺为太阴金,主地气之隆盛于天,故五脏地气当合胃气朝会于肺。五脏得胃气之盛阳,而能有余以至于肺经气口。真脏脉者,失胃气之和而真精败露。手臂分为三节,根、中、梢,应地、人、天。阳明胃气朝于肺,是在中位而归并于天气,故应寸口之位;阳盛故搏动,虚明故能显见于外,故寸口能候胃气与五脏之精并合多少之状。并合得多而呈现的,就是当值的脏气。于是从五脏之脉而知是谁当值。若当值者与春夏长夏秋冬时令相克则害,相生则利,相应则不病。

  五脏之脉,肝弦、心钩、脾溜(或代)、肺毛、肾石。肝之艮、震,止而动,故为弦脉触指弹动之象。心之坤、兑,含裹而悦,故为钩脉触指钩引之象。脾之五,虚实安和而似无物,故为溜脉之触指滑溜之象。肺之巽、离,舒而浮披,故为毛脉触指浮舒之象。肾之乾、坎,健而陷,故为石脉触指坚凝之象。因此从气口的五种特征脉象能知五脏之变。

  最后从《内经》对五脏之病与虚的论述,参照病的轻重时间,而加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