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小站四阶教程4:常用中草药图谱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13:20

前胡----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

 

前胡

前胡 【英文/拉丁名称】RADIX PEUCEDANI
【别名】土当归、野当归、独活,姨妈菜,罗鬼菜,水前胡,野芹菜,岩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土当归,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 Maxim. 的干燥根。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草地。
【产地】主产江西、安徽。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前胡 - 功能与主治

华北前胡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能】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美容。
前胡辛散苦降,善降肺气、宣泄痰热。含挥发油及白花前胡甲素、乙素、丙素等。
前胡入肺经,肺主皮毛,肺气通于鼻;外邪遏肺,或肺经有热,皆可使颜面、鼻部皮肤红、赤或酒槽、粉刺,故宜以前胡疏散风热,使肺气下降,面部症候得解。
《本草纲目·卷十三·前胡》:“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剂量/用法用量】
3~9g。
【各种制法功用】
生前胡 将原药材净杂持,洗净,润透,切0.2—0.25cm顶头中片,晒干。
炒前胡 取前胡片,用文火炒至黄色略有焦斑时,取出摊凉。本品炒后可缓和辛散之性,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炙前胡 取前胡片,用炼蜜(前胡100公斤,用炼蜜20公斤,适量开水稀释)拌匀,稍闷,以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前胡 - 分类

白花前胡 ①白花前胡,又名:姨妈菜、罗鬼菜(李宗防《黔志》),水前胡(《植物名实图考》),野芹菜、岩风、南石防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
【白花前胡形状】
1.形状   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长3~15cm,直径1~2cm。
2.根茎   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3.表质    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射线放射状。
4.气味    气芳香,味微苦、辛。
【生长环境】
常生山地向阳荒坡或草丛中。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
在栽培中,选用白花前胡,白花前胡品质好。
②紫花前胡,又名:土当归(《植物名实图考》),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
【紫花前胡性状】
紫花前胡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200厘米。
1.根茎    主根粗大,近圆锥状,长5—9厘米,棕褐色或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茎圆柱状,具纵条纹,下部紫色,光滑,不分枝,上部被毛,多少分枝。
2.枝叶    叶根生和在茎上互生,叶片厚纸质,卵圆形,一或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3或5片,裂片复3—5裂,叶轴有翅,顶生裂片和侧生裂片基部联合,下延成翅状,最后裂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1厘米,边缘有规则的锯齿,叶脉明显;叶柄长10—20厘米,基部扩大,略抱茎;生于茎上部的叶常简化成紫色叶鞘。
3.花       花秋季开放,深紫色,细小,排成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伞梗长3—8厘米,被毛;伞辐10—20条,紫色,密被毛;花瓣5,卵圆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
4.果        双悬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背棱和中棱呈丝线状,棱间油管1—3。
【性味】苦辛,凉。
    ①《雷公炮炙论》:味甘微苦。
    ②《别录》:味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辛。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⑤《纲目》:味甘辛,气微平。
   
【归经】入肺、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膀胱四经。
    ③《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少阳。
   
【功用主治-前胡的功效】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
    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
   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
   恶皂荚。
   畏藜芦。
    ②《本草经疏》: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
   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
   
【选方】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上药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
   上八味,细切,如麻豆。
   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
   (《圣济总录》前胡饮)
【名家论述】①《纲目》:前胡,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阳、厥阴者不同也。
   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诺疾。
   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
   陶弘景言其与柴胡同功非矣,治证虽同,而所入所主则异。
    ②《本草汇言》:前胡,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嗽之药也。
   如伤风之证,咳嗽痰喘,声重气盛,此邪在肺经也;伤寒之证,头痛恶寒,发热骨疼,此邪在膀胱经也;胸胁痞满,气结不舒,此邪在中膈之分也。
   又妊娠发热,饮食不甘;小儿发热,疮疹未形;大人痰热,逆气隔拒,此邪气壅闭在腠理之间也,用前胡俱能治之。
   罗一经云,前胡去寒痰,半夏去湿痰,南星去风痰,枳实去实痰,蒌仁治燥痰,贝母、麦门冬治虚痰,黄连、天花粉治热痰,各有别也。
    ③《本草通玄》:前胡,肺肝药也。
   散风驱热,消痰下气,开胃化食,止呕定喘,除嗽安胎,止小儿夜啼。
   柴胡、前胡,均为风药,但柴胡主升,前胡主降为不同耳。
   种种功力,皆是搜风下气之效,肝胆经风痰为患者,舍此莫能疗。
   忌火。
  

小前胡汤-配方

前胡8两,半夏半升(洗),生姜5两,黄芩3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干枣12枚(擘)。

功效

清热除烦,化痰除气。主治伤寒6-7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

方解

①本方证以心烦、呕吐痰涎为辨证要点。②方中药物是小柴胡汤以前胡易柴胡,疏肝气药力不如小柴胡汤,而化痰降气药力则比小柴胡汤强。临床应用取效较好。

用法上切。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  
  • 铁苋菜----月经不调:崩漏:吐血,衄血:血淋: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全草类—铁苋菜

    铁苋菜

    Herba Acalyphae

    (英)Copperleaf Herb

    别名 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 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

    采制 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性味 性凉,味苦、涩。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痈疖疮疡、皮肤湿疹。
  •  
  • 【铁苋菜的功效介绍】:

    【中文名】: 铁苋菜
    【类 别】: 全草类
    【英文名】: Copperleaf Herb
    【别 名】: 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
       
    【来 源】: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 的地上部分。
       
    【采 制】: 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
       茎直立,多分枝。
       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
       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
       种子黑色。
       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长地】: 生于山坡、沟边、路旁、田野。
       分布几乎遍于全国,长江流露尤多。
       
    【化学成份】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
       
    【炮制】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涩、凉。
       归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血。
       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用法与用量】10~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铁苋菜-附方

    铁苋菜 ①治月经不调:㈠鲜铁苋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铁苋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铁苋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铁苋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铁苋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铁苋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铁苋菜-食疗作用

     

    铁苋菜 1、清热解毒,明目利咽铁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营养丰富,增强体质铁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3、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苋莱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3倍,为鲜蔬菜中的校校者。更重要的是,苋莱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铁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查看(451) 评论(0) 收藏 分享 圈子 管理

  • 五味子---痰嗽并喘:肺虚寒:热伤元气,梦遗虚脱:两腰及背脊穿痛:烂弦风眼: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

     

     

    五味子 五味子,又叫山花椒、菋、荎蕏(《尔雄》),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因其果实有甘、酸、辛、苦、咸五种滋味而得名,有南北之分。
    李时珍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性耐寒,喜凉爽阴湿、土壤为腐殖质的环境。
    var secCount=10;
     

    五味子 - 形态特征

    北五味子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9月。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五味子 - 品种分类

    五味子分南北五味子,南五味子是指华南、华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北五味子是指河北、辽宁、吉 南五味子 林、黑龙江等地。

    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

    最近的《中国药典》,虽然从植物来源上将五味子分为两条,但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项完全没有差别,这可能会导致南五味子最终淘汰出局。

    性味:酸,温。
    《本经》:味酸,温。
    《别录》:无毒。
    《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 药理作用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干五味子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李杲:生津止渴。
    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五味子 - 常用配方

    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普济方》)

    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本草衍义》)

    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水煎服。(《千金方》生脉散)

    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五味子 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本事方》五味子散)

    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泻,用蕲艾汤吞下。(《经验良方》五味子丸)

    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谈野翁试验方》)

    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本草新编》)

     

  • 五味子 - 临床应用

    治疗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据102例观察,有效率为85.3%,其中基本治愈(治愈、显效)率占76.4%。 五味子
    尤其对症状隐匿、肝气郁结及肝脾不和三型效果较好。
    五味子粉对传染性肝炎有较明显的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且奏效较快,无明显副作用,适用类型较多。
    低酶型(300单位以下)病例的基本治愈率可达84.2%,平均服药10.1天即能见效;高酶型(500单位以上)及中酶型(300~500单位)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71.4%和72%,平均服药时间为23.6天及25.2天。
    但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如停药过早常引起反跳现象,因此疗程长短须因病而异,原则上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后仍宜服药2~4周,以巩固疗效。
    少数病例服药后,谷丙转氨酶降至一定水平即稳定不动,或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加大剂量,仍可能促使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
    用法:将五味子烘干、研末,过80~100目筛。
    成人每次1钱,日服3次,30天为一疗程。
    亦可制成蜜丸服。

    治疗急性肠道感染取北五味子10斤,水煎2~4小时,去渣加红糖3斤,浓缩成5000毫升。
    一般每日服两次,重者3次,每次50毫升,小儿酌减。
    治疗急性菌痢33例(其中8例静滴1~3次氯霉素,3例用1~2次四环素,1例加用激素,20例配合补液),结果29例痊愈,3例明显有效,1例死亡;中毒性消化不良21例(14例补液,5例加用氯霉素),结果除1例死亡外,均治愈:急性肠炎10例(4例补液),均治愈。
    服药后91.1%的病例在1~4天退热;82.7%的患者在1~4天内大便阴转。
    五味子对急性肠道感染具有退烧敛汗、生津止泻作用,故能奏效。

    治疗神经衰弱能使患者失眠、头痛、头晕、眼花,及心跳、遗精等症状消失或改善,从而恢复健康。
    据73例观察结果:痊愈43例(68.9%),好转13例(17.81%),治疗中断16例(21.20%),无效1例(1.34%)。
    制剂、剂量:取五味子40克,浸入50%的酒精20毫升中,每日振荡一次,10天后过滤;残渣再加同量酒精浸泡10天过滤。
    两次滤液合并,再加等量蒸馏水即可服用。 五味子
    成人每日3次,每次2.5毫升,一个疗程总量不超过100毫升。
    亦可将五味子浸泡于烧酒中1个月,制成40%酊剂服用,每次2.5毫升加水7.5毫升,每日2次,连服2周或1个月。

    治疗潜在型克山病 40%五味子酊,日服三次,每次30滴或2毫升。
    10天为一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服药后多次开水。
    8例(其中确诊者4例,怀疑为克山病潜在型者4例)患者经一疗程观察,心跳、气短、头晕等自觉症状均改善或消失;心律不齐均有改善,心尖区杂音半数好转,血压偏低者亦有恢复,而心界与脉搏在治疗后无明显改善;部分病例的心电图变化亦恢复正常。
    治疗间隔一个月后,病人均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未见病情恶化。

    此外,曾有报道用五味子酊治疗1例绿脓杆菌性膀胱炎获得效果,细菌学及临床症状经12天后达到痊愈标准。

    五味子 - 文化底蕴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用药法象》: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油画-五味子
    《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雷公炮炙论》:(五味子)凡小颗皮皱泡者,有白色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
    《纲目》: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亦可取根种之,当年就旺,若二月种子,次年乃旺,须以架引之。
    《本草衍义》:五味子,《本经》言温,今食之多致虚热,小儿益甚。《药性论》以谓除热气,《日华子》又谓暖水脏,又曰除烦热。后学至此多惑。今既用主治肺虚寒,则更不取除烦热之说。补下药亦用之。入药生曝不去子。
    《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
    《用药心法》:(五味子)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以此药与干姜同用治之。
    《本草衍义补遗》:五味子,今谓五味,实所未晓,以其大能收肺气,宜其有补肾之功,收肺气非除热乎?补肾非暖水脏乎?食之多致虚热,盖收肾之骤也,何惑之有?火热嗽必用之。
    《丹溪心法》:黄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
    《本草会编》: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液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
    《纲目》: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
    《本草经疏》:五味子主益气者,肺主诸气,酸能收,正入肺补肺,故益气也。其主咳逆上气者,气虚则上壅而不归元,酸以收之,摄气归元,则咳逆上气自除矣。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者,五味子专补肾,兼补五脏,肾藏精,精盛则阴强,收摄则真气归元,而丹田暖,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则精自生,精生则阴长,故主如上诸疾也。
    《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赢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咸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
    《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劳久嗽。盖肺性欲收,若久嗽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嗽未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至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本经疏证》:五味子所治之证,《伤寒》仅言咳逆,《金匮要略》则兼言上气,如射干麻黄汤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小青龙加石膏汤之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也。夫伤寒有伤寒之关键,无论其为太阳、少阳、少阴,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干姜;杂证自有杂证之体裁,即咳而脉浮,厚朴麻黄汤主之一语,已通概全书大旨,试观《金匮要略》中有脉沉而用五味子者否?盖五味子原只能收阳中之阴气,余则皆非所宜。
    《本草求原》:五味子,为咳嗽要药,凡风寒咳嗽,伤暑咳嗽,伤燥咳嗽,劳伤咳嗽,肾水虚嗽,肾火虚嗽,久嗽喘促,脉浮虚,按之弱如葱叶者,天水不交也,皆用之。先贤多疑外感用早,恐其收气太骤,不知仲景伤寒咳喘,小青龙汤亦用之,然必合细辛、干姜以升发风寒,用此以敛之,则升降灵而咳嗽自止,从无舍干姜而单取五味以治咳嗽者。丹溪又谓其收肺气之耗散,即能除热;潜江亦谓其滋肺以除热,补肾以暖水,而联属心肾;凡嗽在黄昏,是虚火浮入肺中,忌用寒凉,止宜重用五味以敛降,此则不合干姜,而合炒麦冬者也。总之,肺气随阴以下降,则气化精而精盈,肾水从阳以上布,则精化气而气盛,阴阳二气,实一气之变动,以肝为关捩子,五味专精于肝,而交合肺肾,故其效如此,有不同于他味之酸敛者。肺气阳中有阴,故能降,治肺气以阴降为主。然元气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升降咸备,所以阳邪伤阴,固宜清阳,以之收阳;阴邪伤阳,亦宜此辛温畅阳,而寓收阴。东垣谓寒喘热喘,不能舍五味者此也,惟外邪杂病不关肺气者忌。
    《本草正义》:阴火上冲激肺之嗽,阳虚火浮,故当黄昏阴盛之时,虚焰发动,乃始作嗽,宜以收摄肺肾为治。然惟脉虚、舌红、无痰者乃合,若舌腻有痰,亦当知所顾忌。


     

  •  

  • 蔓荊子----头风:风寒侵目,肿痛出泪:内障眼病:三叉神经痛:急性鼻窦炎:初中期急性乳腺炎

     

    蔓荆子

    蔓荆子 英文名:FRUCTUS VITITCIS。别名:蔓荆实(《本经》)、荆子(《本草经集注》)、万荆子(《浙江中药手册》)、蔓青子(《中药材手册》)。蔓荆(《本经》),又名:白背木耳(《岭南采药录》)、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的果实。生于海边、河湖沙滩上。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

    蔓荆子 - 性味归经

    苦辛,凉。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入肝、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太阳经药。”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③《本草经

    疏》:“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蔓荆子 - 功能主治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 不明、头晕目眩。

    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头风。本品辛能散风,微寒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祛风止痛之效,用治外感风热,头痛头晕,常与菊花、薄荷等同用,头痛头风常与白蒺藜、川芎、钩藤等同用。

    2.用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本品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常配菊花、蝉蜕、龙胆草等同用;本品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还可用治清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症,如益气聪明汤。

    蔓荆子 - 药理作用

    蔓荆子 1.镇静止痛作用:
    用于神经性头痛,对于高血压有效。炮制品提取物的镇痛作用生蔓荆子醇总提取物注射液(I):制法为生蔓荆子50g,加800ml45%乙醇分二次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残液加蒸馏水200ml,滤去不溶物,浓缩至25ml。炒黄制品醇总提取物注射液(Ⅱ):称取炒黄制品50g,制法同(Ⅰ)。生品水总提取物注射液(Ⅲ),制法为生蔓荆子50g,加800ml蒸馏水,分二次回流提取,合并滤液,蒸发浓缩,残渣加95%乙醇200ml搅拌,取滤液浓缩至25ml。炒黄制品水总提取物注射液(Ⅳ),制法同(Ⅲ)。以上制品每1ml相当生药2g。采用热板法,将小鼠(18-22g)在55±0.5℃的热板上(室温20±1℃)。以小鼠接触热板到舐足时间为痛反应指标,5分钟重复测一次痛阈,两次痛反应时间的均数作为正常痛阈值,正常值在30秒内者用于实验。动物分六组,在给药后10、20、30、40、50、60分钟时测定痛阈均值。比较给药前后痛阈变化及各组间区别。结果表明:样品:Ⅰ-Ⅱ在剂量为30g/kg时,ip给药后20分钟镇阈显著提高,30分钟左右作用最强,作用持续30-60分钟。30分钟时,经方差分析四种样品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吗啡(阳性对照)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40分钟时两组间方差分析得:Ⅰ号(生品)、Ⅱ号(炒黄品)比较,p<0.01,且Ⅰ号作用大于Ⅱ号,。Ⅱ号与Ⅳ号样品比较,P<0.01。Ⅱ号作用强于Ⅳ号样品。
    2.退热作用:
    镇静体温中枢。蔓荆子水煎液1:10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蔓荆子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品水煎液1:10 浓度对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蔓荆子 - 专著描述

    蔓荆子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蔓荆子生于海滨、沙滩、湖边近水土上,对感冒头痛有很好疗效。

    方用: 蔓荊子三錢、 甘菊花二錢、 紫蘇葉二錢、 防風和白芷各三錢、 薑三片, 三碗水煎八分, 對感冒而引起的頭痛有一定療效, 多一點休息, 食一點清淡的東西, 例如鹹肉碎粥、 菜粥之類, 很快便復元。方用:蔓荆子三钱、甘菊花二钱、紫苏叶二钱、防风和白芷各三钱、姜三片,三碗水煎八分,对感冒而引起的头痛有一定疗效,多一点休息,食一点清淡的东西,例如咸肉碎粥、菜粥之类,很快便复元。

     【性味】苦辛,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珍珠囊》:苦,辛。
       
    【归经】入肝、胃、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太阳经药。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蔓荆子的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①《本经》: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
        ②《本草经集注》:主发秃落。
        ③《别录》:去长虫,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
        ④《药性论》:治贼风,能长髭发。
        ⑤《日华子本草》:利关节,治赤眼,痫疾。
        ⑥《珍珠囊》:凉诸经血,止头痛,主目睛内痛。
        ⑦王好古:搜肝风。
        ⑧《医林纂要》:散热,祛风,兼能燥湿。
        ⑨《广西中药志》:治胃痛。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散热,平肝止痛。
       治感冒发热,眼痛眩晕,风湿筋骨痛,消化不良,肠炎腹泻,跌打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
       
    【宜忌】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乌头、石膏。
        ②《医学启源》:胃虚人不可服,恐生痰。
        ③《本草经疏》:头目痛不因风邪,而由于血虚有火者忌之。
        ④《本草汇言》:痿痹拘挛不由风湿之邪,而由于阳虚血涸筋衰者勿用也;寒疝脚气不由阴湿外感,而由于肝脾羸败者亦勿用也。
       
    【选方】①治头风:蔓荆子二升(末),酒一斗。
       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
       (《千金方》) ②治风寒侵目,肿痛出泪,涩胀羞明:蔓荆子三钱,荆芥、白蒺藜各二钱,柴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
       水煎服。
       (《本草汇言》) ③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黄芪、人参各一两,炙甘草八钱,蔓荆子二钱半,黄柏三钱(酒拌炒四遍),白芍药三钱。
       上嚼咀,每服三、五钱,水煎。
       (《兰室秘藏》蔓荆子汤)
    【名家论述】①《纲目》: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
        ②《本草经巯》:蔓荆实,'神农'味苦,微寒,无毒;《别录》加辛平温。
       察其功用,应是苦温辛散之性,而寒则甚少也。
       气清味薄,浮而升,阳也。
       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风头痛、脑鸣、目泪出者,盖以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又足太阳之脉,夹脊循项而络于脑,目为厥阴开窍之位,邪伤二经,则头痛、脑鸣、目泪出。
       此药味辛气温,入二脏而散风寒之邪,则诸证悉除矣。
       邪去则九窍自通,痹散则光泽脂致。
       其主坚齿者,齿虽属肾,而床属阳明,阳明客风热,则上攻牙齿,为动摇肿痛,散阳明之风热,则齿自坚矣。
       去白虫、长虫者,假其苦辛之味耳。
        ③《本草汇言》: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
       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
       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
       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面上部也。
        ④《药品化义》:蔓荆子,能疏风、凉血、利窍,凡太阳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皆血热风淫所致,以此凉之,取其气薄主升,佐神效黄芪汤,疏消障翳,使目复光,为肝经胜药。
        ⑤《本草新编》: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藉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
        ⑥张寿颐:凡草木之子,多坚实沉重,性皆下行,蔓荆之实,虽不甚重,然其性必降,《本经》谓主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固皆清泄降火之功用。
       《别录》虽加以辛字,而主治风头痛,脑鸣、目泪出,仍是内风升腾之病,用以清降,断非疏散外风之品。
       《日华子》谓治赤目;张洁古谓治头沉昏闷,止目睛内痛;王海藏谓搜肝风;皆是息风降火,其义甚明。
       独甄权谓治贼风;洁古又谓治太阳头痛,散风邪;则误作疏散之药,绝非《本经》、《别录》真旨。
       盖内风、外风,治法含浑,久为汉、魏以来通病,甄权等此说,实属误认,奈何濒湖《纲目》,亦谓其气清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竟以甄权等之误说,反加附会而为之证实。
       近三百年,更无人能知蔓荆子之真实功用矣。
       然濒湖亦谓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证,则试问风而属虚,岂有再用浮散主治之理?《千金方》以一味蔓荆子为末,浸酒服,治头风作痛,亦是内风,非祛散外风之法,其用酒者乃借酒力引之上行,使药力达于头脑之意。
       轻用一钱五分,重用可至三、四钱。

    蔓荆子 - 药物配伍

    配连翘:解表疏风;配菊花:入肝经,明目。配川芎:活血祛风;配人参:清肝明目。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茨烯、蒎烯,并含蔓荆子黄素、脂肪油、生物碱和维生素A等。
           2.药理作用:蔓荆子有一定的镇静、止痛、退热作用。蔓荆子黄素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蔓荆叶蒸馏提取物具有增进外周和内脏微循环的作用。
           3.临床研究:①蔓荆子60g,白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粗末,入酒浸泡3~7天,兑凉开水适量,取汁7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效(中医杂志,2000,41(12):712)。②治疗急性鼻窦炎,蔓荆子12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桑叶15g,桔梗10g,随证加减,趁热熏鼻,温后口服(中医杂志,2000,41(12):713)。③用蔓荆子和清胃散煎服,另用蔓荆子10g,生石膏30g,细辛5g,煎汤漱口,热含冷吐,不拘时数,治疗牙周炎有效(中医杂志,2000,41(12):713)。④单用蔓荆子为末,酒调外敷,治疗初中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满意(湖南中医杂志,1999,15(3):48)。

     

  • 笔子草---急性腎炎浮腫:

     

    金絲草

    [別名]
    筆仔草(台灣)、黃毛草、筆子草、貓尾草、筆尾草、金絲茅、竹篙草。
    [來源]
    為禾本科金絲草屬植物全絲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的全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稈叢生,直立或基部稍傾斜,纖細,節明顯,節上生白毛,少分枝。葉互生,排成2列,葉片扁平,條狀披針形,長2~4cm,寬1~3mm,先端尖,兩面和葉緣均有微毛,葉鞘禿淨,鞘口有毛。5~9月開花,穗狀花序從稈頂生出,柔弱而微彎曲,長1.5~3cm,小穗成對,花乳白色,第二穎約長於第一穎,而第二外釋稍短於第一穎,穎片及外釋頂端延伸成細弱彎曲的芒,構成穗軸上密生金黃色的柔軟長芒,形似貓尾。穎果長橢圓形。

    [化學成分]
    全草揮發油中主要含2,3-二甲基-5-甲氧基苯酚、黃樟醚、細辛醚、龍腦、甲基丁香酚、橙花叔醇,2,3,4,5-四甲氧基苯丙烯、茴香酸丙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藥理作用]
    1. 揮發油中所含黃樟醚對中樞有抑制作用,並可使動物的呼吸中樞麻痺。



    [性味功能]
    甘、淡,涼。清熱,解暑,利尿。
    [主治]
    感冒高熱,中暑,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黃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兒久熱不退。
    [用法用量]
    用量15~30克。
    [附方]
    1. 急性腎炎浮腫:
    金絲草、車前草、地錦草、爵床(鮮品)各30克。水煎服。


     

  • 大戟---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

      【药 名】:大戟【拼 音】:DAJI【英文名】:红大戟 Knoxia Root京大戟Peking Euphorbia Root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

      【功 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主 治】: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甘,大寒,有小毒。”③《药性论》:“味苦辛,有大毒。”

      入肺、脾、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肾、肝。”②《本草通玄》:“入肝、膀胱。”③ 《得配本草》:“入三阴,足太阳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用药忌宜】: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

      【药物配伍】:①《本草经集注》:“反甘草。”②《药性论》:“反芫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③ 《唐本草》:“畏菖蒲、芦草、鼠屎。”④《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⑤《纲目》: “得枣则不损脾。”③《本经逢原》:“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大戟与甘草配伍是禁忌;配木香,泻水逐饮;配甘遂、白芥子,行经络水;配大枣,逐水消肿;配干姜,温中回阳;配雄黄,祛寒解毒。

      【别 名】:下马仙(《纲目》)。原植物①大戟 又名:荞(《尔雅》)、邛巨(《本经》)、龙虎草、九头狮子草、京大戟、将军草、膨胀草、天平一枝香、迫水龙、大猫儿眼、黄花大戟、黄芽大戟、千层塔、搜山虎、穿山虎、一盘棋 ②红芽大戟(《小儿药证直诀》) 又名红毛大戟、红芽戟、南大戟

      【处方名】:大戟、大吉、京大戟、红大戟、醋大戟、煨大戟、红牙大戟、红芽大戟

      处方中写大戟、大吉、京大戟、红大戟等均指生大戟。为原药去杂质,洗净,润切晒干入药者。有毒,用量宜小。

      醋大戟为大戟片用醋拌匀,至醋吸尽,再用文火炒干入药者,毒性减小。

      煨大戟为大戟片用麸炒至深黄色时取出晾凉入药者,减缓毒性。

      以根条粗壮、断面色白者为佳。

    【临床应用】
      1. 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等症。大戟攻水逐饮的功效,与甘遂相似,故可用于胸水、腹水、水肿喘满等症,多与甘遂、芫花等同用。
      2. 用于疮痈肿痛及痧胀等症。本品外用能消肿散结,内服能攻泻而通结滞。如常用成方玉枢丹,即是红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黄、麝香等品而成,外涂用于消疮肿,内服治痧胀、腹痛、胸脘烦闷、呕吐泄泻等症。
      【现代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
      大戟根洗净,刮去粗皮,切片,每斤以食盐3钱,加水适量拌匀,吸入后晒干或烘干呈淡黄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次1.5~2分,隔日1次,空腹温开水送下,6~9次为一疗程。共观察60余例,均有显著的消肿作用,一般经治6~7天后水肿即完全消失。患者服药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其泻下作用常在服药后2~4小时最为剧烈;如症状严重,可进食水果或冷糖开水,反应即可减轻。服药期间用低盐饮食,禁食生冷、辛辣、鱼及猪头肉等发物.禁用于孕妇、心力衰竭、食道静脉曲张及体弱者。
      ②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或其他肝硬变腹水
      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成人每次0.6~O.9克,隔日或隔2日服药1次,7~8次后停药1星期,以后视病情再服.若腹水巳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等调理。曾试治20例,经服药5~36次不等,显效(腹水消失,健康改善,体力基本恢复)9例,好转(腹水显著减少,全身情况改善)9例,无效2例。治程中主要反应为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等,经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但亦有人观察到,一般服粉剂0.6克时药物反应都能耐受,如超过1.8克时,则反应增重,有恶寒、震颤、头昏、烦躁、口干,有时呈极度恐惧感。反应可持续2~6小时,如及时处理即可缓解。禁忌证同前。
      【用量与用法】1.5 ~3g。

     

  • 芫花---、突发咳嗽。干呕胁痛。水肿。久疟,腹胁坚痛。水盅胀满。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痈肿初起。痔疮。

     

    芫花

     

    芫花 芫花

    英文/拉丁名称:FLOS GENKWA

    性状: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淡紫色或黄棕色。质软。气微,味甘、微辛。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

    剂量/用法用量:1.5~3g;醋芫花研末吞服,一次0.6~0.9g,一日1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与效期: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芫花 - 形态特征

    芫花 落叶灌木,高达1米;茎多分枝,幼枝有淡黄色绢状柔毛,老枝褐色或带紫红色,无毛或有疏柔毛。叶对生,很少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3—4.5厘米,宽0.9—1.5厘米,背面有长绢状柔毛,叶脉上尤密;先叶开花,紫色或粉红色,3—5朵,簇生于叶腋;花萼外面有白色绒毛,花瓣状;花瓣缺;雄蕊8,排成2轮;子房有白色柔毛;柱头红色。核果长圆形,肉质,白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干燥花蕾呈弯曲或稍压扁的棒锤状,长约1厘米,直径约0.3厘米,常单朵或3~7朵成簇。上端稍膨大,裂为4片,淡黄棕色,下端较细,灰棕色,密布白色绒毛。花心较硬,呈紫红色。全花质软。气微香,久嗅能致头痛,味微甘。嚼之有辣感。以花蕾多而整齐。淡紫色者为佳。产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福建、湖北等地。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黄芫花,为同科植物河朔芫花的干燥花蕾。与芜花相似而略小,长约0.3~1厘米。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白色细绒毛。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亦同等使用。

    芫花 - 主治

    芫花 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4、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5、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芫花 6、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7、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8、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9、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10、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芫花 - 各家论述

    逐水,涤痰。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癥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鬼疟,疝瘕,痈肿。"

    ②《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③《药性论》:"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④《日华子本草》:"疗嗽,瘅疟。"

    ⑤《纲目》:"治水饮痰辩,胁下痛。"

    ⑥《本草原始》:"煎汁渍丝线,系痔易落,(并能)系瘤。"【芫花的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芫花的宜忌】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本草经集注》:"决明为主使。反甘草。"

    芫花 - 选方

    芫花 ①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飘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②治卒得咳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以枣十四枚,煎令汁尽,一日一食之,三日讫。(《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病通身微肿,腹大,食饮不消:芫花(微炒),甘遂(微炒),大黄(锉碎、醋炒拌干)、葶苈(炒令紫色)各一两,巴豆(去心,皮,麸炒,研出油尽)四十枚。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饮下三丸,不知,稍增至五丸,以知为度。(《圣济总录》小消化丸)

    ④治蛊胀:枫壳、芫花各等分。上用酽醋浸芫花透,将醋再煮枳壳烂,擂芫花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数丸,温白汤送下。(《普济方》枳壳丸)

    ⑤治时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胸上。不过三薄,热即除,当温暖四肢护厥逆也。(《千金方》凝雪汤)

    ⑥治疟母弥年,经吐、汗、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癥癖,腹胁坚痛:芫花(炒),朱砂(研)各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小豆。每服十丸,浓煎枣汤下,下后即与养胃汤。(《仁斋直指方》消癖丸)

    ⑦治痈:尧花为末,胶和如粥敷之。(《千金方》)

    ⑧治急性乳腺炎,兼治深部脓肿:芫花二钱至一两,鸡蛋三至五个。二味同煮,蛋熟后剥去壳,刺数小洞放入再煮,至蛋发黑为度,吃蛋喝汤,每天一至二次,每次一至二个。服后有头昏、恶心者,可吃蛋不喝汤。如反应甚者,以菖蒲煎服解之。孕妇忌服。勿与甘草同服。(《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⑨治白秃头疮:芫花末,猪脂和涂之。(《集效方》)

    ⑩治牙痛,诸药不效者:芫花碾为末,擦痛处令热。(《魏氏家藏方》芫花散)

    ⑾治小瘤: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傍四围,干后复妆,凡三次,然后以药:大戟、芫花、甘草(等分),上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壮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草如前法,自然焦缩。(《世医得效方》)

    ⑿治心痛有虫:芫花一两(蜡炒),雄黄一钱。为末,每服一字,温醋汤下。(《乾坤生意》)

    芫花 ⒀治诸般气痛:芫花(醋煮)半两,延胡索(炒)一两半。为末,每服一钱。疟疾,乌梅汤下;妇人血气痛,当归酒下;诸气痛,香附汤下;小肠气痛,茴香汤下。(《仁存堂经验方》)

    ⒁治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服半钱,日一两遍。(《补块肘后方》)

    ⒂治一切菌毒:芫花生研,新汲水服一钱,以利为度。(《世医得效方》)

    ⒃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结痛: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当归一两(锉,微炒),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热酒下十丸。(《圣惠方》)

    ⒄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⒅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⒆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⒇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21)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朱砂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22)水盅胀满。用芫花、枳壳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23)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24)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25)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26)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芫花 - 临床应用

    芫花 1.芫花散(《大同方剂学》)治蛲虫:芫花、狼牙、雷丸、桃仁(去皮尖)各0.9g。上4味,捣散,宿勿食,平旦以饮服1g,当下虫也。方中芫花杀虫,为君药。

    2.芫花丸(《太平圣惠方》)治妇人血分,四肢浮肿,脘腹气滞,不思饮食:芫花、大戟、大黄各30g,青皮(汤浸)45g。上药醋炒,再为细末,面糊和丸,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温酒送下。方中芫花泻水逐饮,为君药。

    3.芫花丸(《普济方》)治积聚停饮,痰水生虫,久则成反胃,及变为胃痈:芫花(醋制)30g,干漆(炒令烟尽)、狼牙根,炒桔梗、炒藜芦、槟榔各15g,炒巴豆10个。上为细末。醋糊为丸,赤豆大,每服2-7丸,食前姜汤送下。方中芫花泻水逐饮,杀虫疗疮,为君药。

    4.治疗传染性肝炎初步观察,黄芫花对急、慢性肝炎有促使谷丙转氨酶值趋于正常和自觉症状改善的作用,特别对转氨晦持续不降的病例,用药一定时间后可获得改善。但对其它肝功能指标的改变并不突出。制剂与用法:㈠水浸膏片(每片含干浸膏0.35克),成人每服5片,每日3次。㈡脱脂醇浸膏片(含量同上),成人每次2片,日服3次。㈢黄芫花酮片(每片含黄酮50毫克),每次2片,日服3次。

    5.治疗精神病取黄芫花花蕾及叶晒干研粉,过筛备用。成人每天2~4克,连服3~7天。治疗精神分裂症、躁抑症、神经官能症、癫痫等计153例,结果痊愈71例(46.5%),好转46例(30.1%)。一般连服3~7天即可见效。如不见效,休息几天,再服一疗程。其主要作用能使兴奋型病人安静,抑郁型病人情绪活跃,忧虑型病人有所缓解。又报道每日用黄芫花粉4~10克,饭前顿服,治疗精神病152倒,有效率达73%。副作用有不同程度的胃部灼痛和腹泻。体弱者偶有虚脱现象。凡发热、体弱、消化道疾患、孕妇均忌服。

    芫花的性味辛苦,温,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苦,微温,有小毒。"③《药性论》:"有大毒。"

    芫花的归经入肺、脾经。①《长沙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③《本草求真》:"入脾,肺、肾。"

     

     

  • 菖蒲------癫阐风疾。喉痹肿痛。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肺损吐血用。赤白带下。产后流血不止。病后耳聋。眼长挑针。痈疸。热毒湿疮

     

    菖蒲

    菖蒲 菖蒲(石菖蒲、石蜈蚣)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有香气。叶从根茎发生,线型,两行排列,长30~50厘米。叶基有槽,互相叠合。花很小,密集成玉米棒样的肉穗花序,浆果。喜生于沼泽、沟边、湖边。多产于长江以南各省。药用全草,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

    var secCount=14;

    菖蒲 - 概述

    物种名称:菖蒲
    拼音:Chāng pǔ
    又名: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
    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inn
    科属分类:天南星科、菖蒲属

    菖蒲 - 植物形态

    黄菖蒲 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根状茎横走,粗状,稍扁,直径0.5~2cm,有多数不定根(须根)。叶基生,叶片剑状线形,长50~120cm,或更长,中部宽1~3cm,叶基部成鞘状,对这抱茎,中部以下渐尖,中助脉明显,两侧均隆起,每侧有3~5条平行脉;叶基部有膜质叶鞘,后脱落。花茎基生出,扁三棱形,长20~50cm,叶状佛焰苞长20~40cm。肉穗花序直立或斜向上生长,圆柱形,黄绿色,长4~9mm,直径6~12cm;花两性,密集生长,花被片6枚,条形,长2.5mm,宽1mm;雄蕊6枚,稍长于花被,花丝扁平,花药淡黄色;子房长圆柱形,长3mm,直径1.2mm,顶端圆锥状,花柱短,胚珠多数。浆果红色,长圆形,有种子1~4粒。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菖蒲分节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三种,它们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其功能主治也不同。由于市场上三种药材价格相差较大,一些药商将三种菖蒲相互混淆出售,我们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菖蒲

    菖蒲 - 药用部分

    菖蒲 根茎供药用,8~9月采挖根茎,除去茎叶及细根,晒干。
    性味
    性温,味辛、苦。

    用途
    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


    用量
    1~2钱。

     

    菖蒲 - 菖蒲酒方

    配方:菖蒲(米泔浸一宿剉焙)三分,木通、磁石(捣碎绵裹),桂(去粗皮)各半两,防风(去叉)、羌活(去芦头)各一两。
    制法:上六味,口父咀如麻豆,以酒一斗渍,寒七日,暑三日。
    主治:治耳聋。
    用法:每日空腹饮三两盏,以差为度。
    说明:①《圣济总录》一方用木通(剉)一分,治耳聋及耳鸣,每日空腹温饮一二盏。余同上。

    ②《普济方》一名菖蒲浸酒,注出《朱氏家藏方》,谓一方无羌活。治耳聋及鸣,余同上。

    菖蒲 - 温馨提示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大鼠腹腔注射菖蒲油LD50为221mg/kg,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快而浅,阵发性痉挛而后强直性痉挛,最后死亡[5]。小鼠腹腔注射根茎的水提取物4g/kg,有镇静作用;醇提取物MLD为4g/kg,Ldloo为8g/kg。变种日本菖蒲(A.CalamusL.var.AngustatusBuss.)中毒后引起胃肠炎、下痢。

    菖蒲 - 常见品种

    菖蒲 节菖蒲
    又称九节菖蒲、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功效开窍化痰,醒脾安神。药材性状:略呈纺锤形,稍弯曲,长1~6cm,直径3~7mm。表面棕黄色至暗棕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环节,斜向交互排列,节上有鳞叶痕及点状突起的根痕。质坚脆,折断面颗粒状,类白色,粉性,有淡黄色维管束小点断续成环。气微,味微酸而麻舌。

    石菖蒲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辛、苦,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药材性状: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具细纵皱纹;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叶痕,左右交互排列;下面有圆点状根痕或残留须根;节部有时可见毛鳞状叶基残留。质硬脆,折端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纹明显,可见多数散列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根茎呈扁圆柱形,稍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棕红色或灰黄色,粗糙,多环节。

    水菖蒲
    又称藏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性温,味苦,功效化痰开窍,健脾利湿。药材性状:形似石菖蒲,但较粗大,少分枝,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节较稀疏,节间长2~15mm。质坚硬,断面纤维性差,呈海绵样,有多数小空洞,略有泥腥气。根茎扁圆柱形,少有分枝,长10~24cm,直径1~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红色,有细纵纹;节间长0.2~1.5cm,上侧有凹陷的圆点状根痕,节上残留棕红色毛须。质硬,折断面呈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横切面内皮层环明显,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烈而特异,味苦、辛。

    唐菖蒲
    别名剑兰、菖兰、什样景、扁竹莲,学名Gladiolus hybridus,为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茎。
    生物学特性 唐菖蒲原产非洲热带与地中海地区。喜凉爽的气候条件,畏酷暑和严寒。要求肥沃、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形态特征:唐菖蒲株高40一150cm,每株有刚直的叶片6—9枚,规则的嵌迭排列,长35—60cm,宽4—6cm,硬质,叶梢锐尖,叶脉6—8条,凸起而显著,呈平行状。
    唐菖蒲地下部分具球茎、须状根和收缩根。球茎为休眠器官。春天栽种一粒母球,秋天可收得一个或若干个2cm以上的新球茎。球茎扁圆形或卵圆形,球茎的外部包有4—6层褐色膜被,对球茎起保护作用,球茎上有芽眼3—6个,成直线排列,中间的为主芽,旁边的为侧芽。主芽、侧芽均可形成新的植株,侧芽形成的植株亦可抽穗开花。球茎的底盘周围布满根原基,萌动后形成须根。当植株生长具3片叶时,在母球茎上开始形成新的球茎,在新球茎上又长出多条新根——收缩根。随着新球茎和收缩根的形成,母球与须状根逐渐萎缩、干枯,新的球茎长成后,在新球茎和收缩根之间着生仔球。由于种球大小和品种不同,仔球着生量也不一样,大红袍品种着生仔球可达50一70粒,而紫气祥云品种只有4—8粒。仔球多数为卵圆形或桃形。
    庸菖蒲的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穗状花序,长30—75cm,每个花穗着花8—24朵,通常侧向一边,排成两列,花冠直径8一16cm花冠由下向上渐小,花朵由下向上渐次开放。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钟形等,稍向上弯曲。

    菖蒲 - 菖蒲文化

    菖蒲 驱虫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饮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菖蒲剑叶盈绿、端庄秀丽,是室内盆栽观赏的佳品。用菖蒲制作的盆景,既富诗意、又有抗污染作用。古人夜读,常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原因就是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可免灯烟熏眼之苦。菖蒲还是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中,池、湖沿岸不可或缺的植物。

    菖蒲生性粗放,适应能力强,无需特别管理,便可繁茂生长,而且很少有病虫害发生。日常栽培繁殖,多用分株法进行,可在早春或生长期内将其根状茎挖出,去除老根,保留一定数量的根系、嫩叶与芽,分成5厘米~10厘米的茎?若临水配置可按20厘米~30厘米的株距,种植于泥土肥沃松软处,保持主芽接近土面便可。室内观赏多以水培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数十年不枯。栽培时可依据个人喜好、放置地点、株体的大小,选择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将菖蒲茎段洗净,去除老根、过长根,在浓度为2克/升~3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于光线充足处即可。日常除及时补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许市售营养花肥或复合化肥,便可使其生长繁茂。菖蒲耐寒,冬季无需特殊养护,只要将枯枝残叶清理即可。古人莳养菖蒲的方法更为绝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端午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之俗,可以辟邪驱痛.利用它直线的叶片,表现出初夏的清凉感觉。拿它当礼物时,不妨选择三~四枝颜色清晰鲜艳的,扎成花束。菖蒲不仅碧叶葱茏、根似白玉,挺水临石、清静高雅,其花、茎香味浓郁。具有开窍、祛痰、散风的功效,可祛疫益智、强身健体,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祛湿解毒之药。菖蒲还是极好的“绿色农药”。将菖蒲根茎500克捣烂后,加水1公斤~1.5公斤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3公斤~6公斤,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 【菖蒲的功效介绍】:
    菖蒲、石菖蒲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中药功用】: (1)豁痰开窍:用于痰浊蒙窍,清阳不升所致的神志不清及惊痫、癫狂、痴呆等症。
        (2)养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
       配远志、龟板治健忘。
        (3)化湿和中:用于湿困脾胃之食欲不振、胸腹胀闷。
       
    【中药剂量】:3~9克。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   1、癫阐风疾。
       用菖蒲捣成末。
       生前了三钱。
          2、喉痹肿痛。
       用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一杯饮服。
          3、鼓胀(食积、气积、或血积)。
       用石菖蒲八两,锉细,斑蝥四两,去翅足,同炒黄后,去掉斑蝥,研为细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温水送下。
          4、肺损吐血用。
       用九节菖蒲末、白面等分,每服三钱,新汲水送下。
       一天服一次。
          5、赤白带下。
       用石菖蒲、破故纸等分、共炒为末。
       繁服二钱,以菖蒲泡酒调服。
       一天服一次。
          6、产后流血不止。
       用菖蒲一两半,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去渣,分三次服。
       饭前温服。
          7、病后耳聋。
       用菖蒲汁滴耳中。
          8、眼长挑针。
       用菖蒲根同盐一起,研为末,敷患处。
          9、痈疸。
       用生菖蒲捣烂贴疮上。
       如疮干燥,则以菖蒲研末,加水调匀涂搽。
          10、热毒湿疮(遍身生疮,痛而不痒,四肢更我,粘着衣被,不能安睡)。
       用菖蒲三斗,晒干,研为末,撒床上,令病人裸卧,遍体着药,再盖衣被,既不粘衣,又可得睡,其疮如失。
       

     

  •  

  • 防风----风邪伤卫;偏正头痛;偏正头痛;两膝热肿:痈疽最难收口者:一切风疮疥癣;破伤风;自汗:盗汗:老人大肠秘涩:崩中:霉菌性阴道炎:

     

    防风

    防风 药名:防风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屏风、风肉

    汉语拼音:fang feng

    英文名: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Root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oshnikouia diuaricata (Turcz.) Schis-chk.[Stenocoelium diuaricatum Turcz.; Siler diuaricatum (Tur-cz.) Benth. Et Hoo. F. ; Ledebouriella seseloides Auct. Non Wolff; L.diuaricata (Turcz) Hiroe]

    归经:归膀胱;肺;脾;肝经


    防风 - 简介

    性味:味辛;甘;性微温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
    防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出处:《中华本草》
    功效分类解表药;祛风药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地苛种第2年的冬季收获,如选地不当或管理不善,则需3-4年收获。采挖后,去掉残茎、须根及泥土,晒至九成干时,按粗细长短分别扎成小捆,再晒或炕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等地。
    科属分类:伞形科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生态环境:生于草原、丘陵和多古砾山坡上。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防风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别录》:防风、生沙苑川泽及邯郸、琅琊、上蔡。二月、十月采根,暴干。
    2.陶弘景:郡县无名沙苑。今(防风)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互市亦得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惟实而脂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
    3.《唐本草》:防风今出齐州,龙山最善,淄州、兖州、青州者亦佳。叶似牡蒿、附子苗等。《别录》云,叉头者令人发狂,叉尾者发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调食用之香,而疗风更优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风,轻虚不如东道者,陶云无沙苑,误矣。襄阳、义阳、上蔡元无防风,陶乃妄注尔。
    4.《蜀本草》:《图经》云:防风叶似牡蒿,白花。八月、九月采根。
    5.《本草图经》:防风,今京东、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黄色,与蜀葵根相类;茎叶俱青绿色,茎深而叶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时嫩紫,作菜茹极爽口。五月开细白花,中心攒聚作大房,似莳萝花,实似胡荽而大,二月、十月采根暴干。关中生者,三月、六月采,然轻虚不及齐州者良。又有石防风,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黄,叶青花白,五月开花,六月采根暴干,亦疗头风眩痛。又宋、毫间及江东出一种防风,其苗初春便生,嫩时红紫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云动风气。《本经》云:叶主中风热汗出,与此相反,恐别是一种耳。

    防风 -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2.《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3.《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防风 4.《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5.《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
    6.《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邪。
    7.王好古:搜肝气。
    8.《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孪,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盗汗,断漏下、崩中。
    9.《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10.《药对》:(防风)得葱白能行周身,得泽泻、藁本疗风,得当归、芍药、阳起石、禹余粮疗妇人子藏风。
    11.李杲:防风,治一身尽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也。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凡脊痛项强,不可回顾。腰似折,项似拔者,乃手足太阳证,正当用防风。凡疮在胸膈以上,虽无手足太阳证亦当用之,为能散结去上部风。病人身体拘倦者风也,诸疮见此证,亦须用之。钱仲阳泻黄散中倍用防风者,乃于土中泻木也。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12.《本草经疏》: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痹,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因伤于风内痉。其云主目无所见者,因中风邪,故不见也。烦满者,因风邪客于胸中,故烦满也。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祛风燥湿,故主痹也。发散之药,焉可久服,其曰轻身,亦湿去耳。《别录》云,叉头者令人发狂,叉尾者发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调食用之香而疗风更优也。
    13.《本草汇言》: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故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躄癎痉等证。又伤寒初病太阳经,头痛发热,身痛无汗,或伤风咳嗽,鼻塞咽干,或痘?将出,根点未透,用防风辛温轻散,润泽不燥,能发邪从毛窍出,故外科痈疮肿毒、疮痍风癞诸证,亦必需也。为卒伍之职,随引而效,如无引经之药,亦不能独奏其功。故与芎、芷上行,治头目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归治血风;与白术治脾风;与苏、麻治寒风;与芥、连治热风;与荆、柏治肠风;与乳、桂治痛风,及大人中风、小儿惊风,防风尽能去之。若入大风厉风药中,须加杀虫活血药乃可。
    防风 14.《本草正》:防风,用此者用其气平散风,虽膀胱脾胃经药,然随诸经之药,各经皆至。气味俱轻,故散风邪治一身之痛,《本草正义》: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故《本经》以主大风三字为提纲。头痛恶风,及风邪而目盲无所见,其外感风邪之盛可知,风行周身,而骨节为之痛痹,亦风邪之深且重者,而防风皆治之,诚风药中之首屈一指者矣。《别录》主烦满胁痛,亦风淫于外而遏抑其清阳之气,不得宣布也。胁风二字,太不经见,而下文接以头面去来一句,则所谓风者,盖即指头面去来之风邪,胁字盖误,濒湖《纲目》引此无胁字,亦疑而删之也。四肢挛急,即《本经》风行周身、骨节疼痹之证。字乳者,产育乳子之时。金疮则破伤也。内痉二字,直接字乳金疮作一句读,即新产之中风及破伤风二证,皆有发痉一候,是血虚而内风煽动,非外来之风邪,故曰内痉,而防风亦能通治,颇似合外风内风而一以贯之。然古人以中风一证,无不从外来风邪治疗,是以产后发痉,角弓反张,《千金》、《外台》均用豆淋酒等方,纯以发表祛风为主。究竟产后痉厥、金创破伤二者,虽有猝为寒风所乘,宜于解表之一证,要知二者皆在血脱之后,阴不涵阳,肝风内煽,发为痉瘈,尤其多数,此则宜于潜阳息风,镇定为亟,万不可再用风药,助其暴戾。《别录》内痉二字,必非防风之辛温发散者所可妄试。防风为风病之主药,《本经》所主,皆风门重证,故首以大风一句表扬其功用,则驱除外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本经》列于上品,正以其足当大任而推重之,非无故也。后人但以为感冒风寒,轻疏发散之用,未免视之太浅。防风为泄风之上剂,然以走窜宣散成功,必其人气血充足,体质坚实,猝为外邪所乘,乃能任此辛温宣泄,而无流弊。几古人治风诸方,皆不能轻用于今时东南之人者,以质脆阴薄,不能胜此燥烈之性也。防风虽不至如乌、附、姜、辛之刚烈,然温燥之气,扑人眉字,确是温辛一类,所以温热之风邪外受,凡柴、葛、羌、防皆当审慎,而肝阳之动风,血虚之风痉,又必柔润息风,方为正治,散风诸剂,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性味】辛甘,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辛,无毒。
        ③《药品化义》:气和,味甘微辛,性微温。
        ④《本草再新》:味辛,性平,无毒。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①《珍珠囊》:太阳经本药。
        ②《汤液本草》:足阳明胃、足太阴牌二经之行经药。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防风的功效】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①《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
        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
        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
        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
        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
        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
       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
        ⑦王好占:搜肝气。
        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
        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②《唐本草》:畏萆薢。
        ③《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④《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防风 - 选方

    1.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疏风解表,泻热通便,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2.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3.玉屏风散(《丹溪心法》),益气固表,主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4.消风散(《外科正宗》),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主治风疹,湿疹。5.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6.玉真散(《外科正宗》),功效祛风化痰。

    【选方】①治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风、荆芥、葛根。
       (《症因脉治》防风汤) ②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五钱,柴胡七钱,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一两,炙甘草一两五钱,黄芩三两(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
       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二分。
       (《兰室秘藏》清空膏) ③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
       如偏正头风,空心服。
       如身上麻风,食后服。
       未愈连进三服。
       (《普济方》) ④治风热拂郁,筋脉拘倦,肢体焦痿,头目昏眩,腰脊强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肠胃燥,热结,便溺淋闭等症: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半两,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三两,甘草二两,荆芥、白术、栀子各-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温服。
       (《宜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⑤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
       (《圣惠方》防风散) ⑥治痈疽最难收口者:防风、白芷、甘草、赤芍、川芎、归尾各二钱,雄猪蹄一节。
       加连须葱白五根,用水三大碗煎,以绢片蘸水洗之,拭干,然后上药,其深曲处,以羊毛笔洗之。
       (《外科十法》防风汤) ⑦治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
       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
       (《圣济总录》防风丸) ⑧治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分。
       细末。
       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
       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
       (《本事方》玉真散) ⑨治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
       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
       (《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⑩治盗汗:防风五钱,川芎二钱半,人参一钱二分半。
       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饮调下。
       (《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⑾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
       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
       (《简便单方》) ⑿治崩中:防风去芦头,炙亦为末,每服二钱,以面糊、酒调下,更以面糊、酒投之。
       (《经验后方》) ⒀治霉菌性阴道炎:防风、大戟、艾叶各五钱。
       水煎,熏洗,每日一次。
       (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

    防风 - 用药禁忌

    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2.《唐本草》:畏萆薢。
    3.《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4.《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防风 -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cm,宽6-8(-18)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cm,宽1-2.5cm;顶生叶间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顶生花序梗长2-5cm,伞辐5-7,长3-5cm,无毛,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死4-10,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mm,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mm,宽2-3mm,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防风

     

  • 萆薢---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肠虚冷,小便频数:阴痿失溺:腰痛,脚气肿痛:小肠气;丈夫腰脚痹、风寒湿痹,腰骨强痛:肠风,痔漏:

     

    粉萆薢-概述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功效】:利水,祛风,利湿。

    粉萆薢 【主治】: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性味归经】:苦,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甘,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入肝、胃、膀胱经。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膀胱经。”②《纲目》:“入足阳明、厥阴经。”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肾、膀胱三经。”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本草备要》:“忌茗、醋。”配益智仁,固涩散寒;配黄柏,清热燥湿;配杜仲,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配茯苓,去湿泄热。

    【处方名】:萆薢、必也、贝也、必下、川萆薢、粉萆薢、川萆等

    【商品名】:

    ①粉萆薢:又名黄萆薢。为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以根茎块大、断面色黄白者为佳。绵萆薢:又名白萆薢、川萆薢、棉萆薢。为植物绵萆薢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等地。以块大、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②棉萆薢

    为植物纤细薯蓣或叉蕊薯蓣等的干燥根茎。商品多为纵向或斜切圆片,大小不等,厚约2~3毫米。外皮灰黄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片表面浅黄白色,粗糙有筋脉。质柔软,易折断。无臭,味微苦。以身干、色白、片子厚薄均匀者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肾虚阴亏者忌服。《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粉萆薢-异名

    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蔴甲头〔《广东中医》5(11):500,1960)。粉背薯蓣,又名:黄萆薢、黄山姜、土黄连、黄薯。纤细薯蓣,又名:白萆薢、铁菱刚、白姜、白薯、白连。叉蕊薯蓣,又名:蛇头草。

    粉萆薢-植物资源分布

    ①粉背薯蓣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②叉蕊薯蓣分布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③山萆薢分布长江以南各地。④纤细薯蓣。分布浙江、江西、安徽

    【性味】苦;平

    【归经】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注意】

    肾虚阴亏者忌服。

    1.《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2.《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附方】

    ①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月、便白浊,频数无度,被面如油,光彩不定,漩脚澄下,旋如膏糊;或小便频数,虽不白浊,亦能治疗: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盐一捻,同煎至七分,温服,食前。(《杨氏家藏方》萆薢分清散)

    ②治小便频数: 川萆薢(洗)为细末,酒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盐汤、盐酒任下。(《济生方》萆薢丸)

    ③治小肠虚冷,小便频数: 牛膝(酒浸,切,焙)、续断、芎藭各半两,萆薢二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盐汤下四十丸;或作汤,入盐煎服亦得。(《圣济总录》牛膝丸)

    ④治小便混浊: 鲜萆薢根头刮去皮须,每次二两,水煎服。(《泉州本草》)⑤治阴痿失溺: 萆薢二钱,附子一钱五分。合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⑥治腰痛,脚气:破故纸(生)、续断、木瓜干、牛膝(酒浸)、杜仲(去皮锉,姜制炒断丝)各一两,萆薢二两。上为末, 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盐酒任下。(《三因方》立安丸)⑦治小肠气及腰痛: 萆薢、杜仲(酥炒去丝)、葫芦巴(生脂麻炒)、破故纸(炒)、小茴香(盐水浸一宿)各一两,胡桃仁(汤去皮)二两。各为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酒送下,或盐汤亦可。(《瑞竹堂经验方》喝起丸)

    ⑧治脚气肿痛,不能动履,不论寒热虚实,久病暴发皆可:萆薢五钱,黄柏、苍术、牛膝、木瓜、猪苓、泽泻、槟榔各二钱。水二大碗,煎一碗。每日食前服一剂。(《本草切要》)

    ⑨治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稳者: 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巴,增至五钱匕。禁食牛肉。 (《广利方》)

    ⑩治风寒湿痹,腰骨强痛: 干萆薢根,每次五钱,猪脊骨半斤合炖服。(《泉州本草》)11.治肠风,痔漏: 萆薢、贯仲等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孙用和)

    【各家论述】

    1.《纲目》:萆薢,足阳明、厥阴经药也。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萆薢、菝葜、土茯苓,三物形虽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远,岂亦一类数种乎雷敩《炮炙论》序云: 囊皱漩多,夜煎竹木。竹木,萆薢也。液多白浊,皆是湿气下流,草葱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清。《杨倓家藏方》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频数,白浊如膏,有萆薢分清钦,正此意也。又杨子建《万全护命方》云:凡人小便额数不计度数,便茎内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先大腑秘热不通,水液只就小肠,大腑愈加乾竭,甚则浑身热,心躁思凉水,如此即重症也:此疾本因贪酒色)积有热毒,腐物瘀血之类,随虚水入于小肠,故便时作痛也。不饮酒者)必平生过食辛热荤腻之物,又因色伤而然,此乃小便频数而痛,与淋证涩而痛者不同也。宜用萆薢一两,水浸少时,以盐半两同炒,去盐为未,每服二钱,用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之,使水道转入大肠,仍以葱汤频洗谷道,令气得通,则小便数及痛自减也。

    2.《本草通玄》:草薛,胃与肝药也,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人肝搜风,故能理凤与筋之病。人胃法湿,故能理浊与疮之病。古人或称其摄溺之功,或称其逐水之效,何两说根悬那不知闭蛰封藏之本在肾,气强旺则收摄,而妄水亦无容藏之地,且善清胃家湿:热,故能去浊分清也〕杨氏萆薢分清饮,正合此意。

    3.《药品化义》:萆薢,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丁,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病由胃中浊气下流所致,以此人胃驱湿,其症自愈。又治疮痒恶厉,湿郁肌胰,营卫不得宣行,致筋脉拘挛,手足不便,以此渗脾湿,能令血脉调和也。

    4.《本草思辨录》:风寒湿之在腰背骨节而痛强者,阴不化也,以萆薢达之而阴化。风寒湿之为阴凄。为失溺、为老、人五缓者,阳不仲也,以萆薢导之而阳伸。后世以草蔽为分清浊之剂,亦由阴化阳伸而后清升浊降。即止小便数。除茎中痛,均不出是义耳。化阴非能益阴,伸阳非能助阳。盖草豫者,所以驱风寒湿也。

    5.《本草正义》:萆薢,性能流通脉络而利筋骨,人药用根,则沉坠下降,故主治下焦。。虽微苦能泄,而质轻气清,色味皆淡,则清热理湿,多人气分,少人血分。《本经》主腰背痛,乃肾有湿热,浊气不去,而腰霄为之疼痛,非肾虚无湿之腰痛,所可浑同施治。强骨节者,宣通百脉;湿浊去而正气自强,非能补益以助其强固,此药理之至易辨者。杨氏有萆薢分清饮,专治湿热淋浊,正是此意,惟方中有益智仁,温而且涩,性正相反,不能并列,殊有误会。濒湖《纲目》谓萆薢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清,立说甚允。然又谓杨氏此方,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频数云云,则与萆薢性情,两相背谬。《本经》又主风寒湿周痹,颐谓惟湿热痹着,最为合宜,若曰风寒,必非此苦泄淡渗者,所能幸效。又治恶疮不瘳热气者,岂非为湿与热蒸之主药乎《别录》谓主伤中,亦惟脾为湿困者宜之,决非补中之药。又洽恚怒,颇不可解。又谓阴萎失溺,则湿热闭结者)亦有萎臂不仁、溲溺不利之症,必非可以起虚痿。又谓治老人五缓,关节老血,则语太浮泛,且与萆薢真性,不相符合,何可轻信。不谓缪仲淳因此二语,竟谓此物为补益下元之要药,又谓甘入脾而益血,以渗泄利湿之效用,而说到补阴上去,不如石顽《逢原》,渭古人或称摄精;或称利水,何其两说相悬,不知湿浊去而肾无邪热之扰,肾气自能收摄,颇能窥见玄奥也。甄权谓主冷气顽痹、腰脚瘫缓不遂、男子肾腰痛、久冷。按此即周痹阴萎之症,然惟湿热为患。乃宜此药,甄氏冷气久冷之说大误。甄又谓治肾间有湿,膀肌宿水,是也。而今本濒湖《纲目》引此二句,脱一湿字,乃作肾间有膀胱宿水,遂令人无从索解。王好古谓补肝虚,亦不可训。尤奇者莫如《日华本草、竟谓补水脏,坚筋骨,益精明目,头旋目疾,中风失音云云。

    6.《本经》: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7.《别录》: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老血,老人五缓。

    8.《药性论》: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逐,手足惊掣,主男子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9.《日华子本草》:治瘫缓软风,头旋目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10. 王好古:补肝虚。

    11.《滇南本草》: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脱水道,赤白便浊。

    12.《纲目》:治白浊,茎中痛,痔瘘环疮。

     

  •  

    紫苏

     紫苏,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等,学名 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中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见于村边或路旁。
    var secCount=11;

    紫苏属植物包括紫苏一种及其两个变种,变种皱叶紫苏 (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 Deane )又名鸡冠紫苏、回回苏;另一变种尖叶紫苏(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 (Thunb) Kudo.),又名野生紫苏。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芳香,茎直立断面四棱,株高50~200厘米,多分枝,密生细柔毛,绿色或紫色。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边缘具锯齿,顶端锐尖,叶两面全绿或全紫,或叶面绿色,叶背紫色。叶柄长3~5厘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白色、粉色至紫色,组成顶生及腋生偏向一侧的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形,全缘。花萼钟状,上唇3裂,宽大,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上唇2裂微缺,下唇3裂。雄蕊4枚,子房4裂,花柱着生于子房基部,小坚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千粒重0.8~1.8克。
    紫苏 - 产地

    原产中国,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

    紫苏 - 紫苏子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种子出油率高达45 %左右,油中亚麻酸占62.73 %,亚油酸占15.43 %,油酸占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5 %,还含有谷维素、维生素E 、B1 、甾醇、磷脂等。

    紫苏子性味辛温,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气虚、阴虚久咳、脾虚便搪者忌食。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苏 - 药用价值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

    紫苏 - 苏子降气汤

    【出典】 和剂局方

    【组成】 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桂枝

    【功能】 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临床应用】
    1 .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之咳喘而痰涎壅盛者、喘息性支气管炎、耳鸣、吐血、齿槽脓漏、口中腐烂、走马疳、水肿、脚气等。
    2 .本方是降气化痰、温中平喘的方剂,举凡咳嗽、喘促、气逆痰多之症均适用之。

    【现代药理】
    1 .化痰平喘止咳:本方能减少支气管黏膜腺体与唾液的分泌;透过对中枢神经的抑制,能使支气管平滑肌舒缓。方中挥发油成分具有袪痰、镇静及轻度呼吸抑制作用。
    2 .扩张血管:本方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药力吸收与运送到病变部位,加强疗效。
    3 .调整肠胃机能:本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肠道积气,通畅胃肠。
    4 .抗菌作用:本方能抑制呼吸道感染性细菌的繁殖。

    【加减】
    1 .咳喘不能卧:加〈沉香〉。
    2 .风寒表盛:去〈当归、肉桂〉,加〈麻黄、杏仁、苏叶〉。
    3 .气虚者:加〈人参、五味子〉。
    4 ,阳虚者:加〈黄耆、附子〉。
    5 .痰热上壅:去〈肉桂〉,加〈桑白皮〉。
    6 .痰浊过多:加〈杏仁、贝母〉。
    7 .呕逆:加〈代赭石〉。
    8 .风寒喘嗽:合《定喘汤》。
    9 .痰饮喘嗽:合《二陈汤》。

    【禁忌】 若中虚痰多,或肺肾两虚者,不宜使用。
    【用法】 饭后温服。

    临床研究:

    ①用苏叶与少量生姜治疗支气管炎,按10:1的比例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100ml/次,10天为1个疗程,每两个疗程间隔3天,效果良好(湖南中医药导报,2000,6(2):16)。

    ②以苏前芦鱼汤(苏叶、前胡、白僵蚕各5~9g,芦根、鱼腥草各9~10g,桔梗3~6g),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实用中医药杂志,1991,(3):18)。

    ③以黄连4g,苏叶4g,吴茱萸3g,肉豆蔻5g,百合15g,乌药10g,柴胡10g,川楝子10g,太子参10g,甘草3g,组成连苏畅中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具有整体调节精神神经功能,改善胃肠功能障碍,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37)。

    ④以黄连苏叶汤(苏叶30g,黄连5~6g,半夏12g,丹参15g,玉米须30g)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肾衰25例,获得较好疗效(中医杂志,1994,(12):733)。此外,紫苏还可用治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婴幼儿秋季腹泻、寻常疣等病。
           附药 紫苏梗
           为紫苏的茎。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通用名称】紫苏子

    【其他名称】紫苏子 (《药性论》) 

    【异名】

    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

    干燥的果实呈卵圆形或圆球形,长径0.6~3毫米,短径0.5~2.5毫米。野生者粒小,栽培者粒大。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或黄棕色,有隆起的网状花纹,较尖的一端有果柄痕迹。果皮薄,硬而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气清香,味微辛。以颗粒饱满、均匀、灰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产湖北、江苏、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

    【炮制】

    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 

    【归经】

    入肺、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

    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③《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④《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⑤《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⑥《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宜忌】

    《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选方】

    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③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及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名家论述】

    ①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②《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③《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④《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⑤《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⑥《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⑦《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膈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 肉桂----肾气虚乏,元阳不足,久寒积冷,九种心痛;真寒腰痛;产后馀寒,腹中瘕痛:小儿睡中遗尿,下痢赤白;鹤膝风,贴骨疽;牛皮癣:虚寒阴火之喉痛、喉痹

     

    肉桂

     

    (英)Chinese Cinnamcn, Cassia Bark
    【别名】 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来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幼枝有四棱,被灰黄色茸毛。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先端短尖,基产楔形,上面绿色,有光泽,离基三出脉;具叶柄。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白色;能育雄蕊9,3轮,内轮花丝基部有腺体2,子房卵形。浆果紫黑色,椭圆形,具浅杯状果托。花期6~8月,果期10月至次年2~3月。多为栽培。

    产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
    【采制】 多于秋季剥取栽培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
    【性状】 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气香浓烈,味甜、辣。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桂皮醛(cinnamaldehyde)、醋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丁香酚、桂皮酸、笨丽酸乙酸、桂二萜醇(cinnzeylanol)、乙酰桂二萜醇(cinnzeylanine)。
    【性味】 性大热,味辛、甘。
    【功能主治】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

    肉桂 -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1. 镇静作用:
    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对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以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应用小鼠压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观察扭体运动的方法证明它有镇痛作用。
    1.2. 降温作用:
    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对温刺引起发热的家兔,桂皮醛及肉桂酸钠都有解热作用。可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时间,可减少菸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戌四唑引起者则无效。
    2.降压作用:
    附子、肉桂复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灼伤一侧肾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8字形结扎肾脏所形成之模型),则无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附子、肉桂促进机能降低了的肾上腺活动,使之趋向正常所致。
    3.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
    小鼠每天口服浸剂(未注明品种)0.2ml/10g体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药之第3天感染血吸虫,并无预防作用,如与雄黄、槟榔及阿魏同用则有一定效果。
    4.对血液的作用:
    肉桂体外及体内试验,均有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试验显示肉桂水煎剂及溶甲醇部分有较强的抗凝作用。从肉桂中提取的单体--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显。体内试验肉桂水煎剂也无抗凝作用,不影响兔纤维蛋白溶解活性。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5.1. 健胃作用:
    桂皮油刺激嗅觉,能反射地促进胃机能,也能直接对胃粘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动增强,呈芳香性健胃作用。
    5.2. 肠管兴奋作用:
    桂皮油给家兔口服,能促进肠运动,使肠管兴奋。对离体家兔肠管亦具有同样作用,为古人暖脾胃,除冷积之说作了很好的解释。
    6.其他作用:
    6.1. 通经作用:
    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宫充血,显示通经作用,此为古本草说的坠胎作用提供了一个实验依据。
    6.2. 杀菌作用:
    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的效果比阴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但外敷可治疗胃痛、胃肠胀气绞痛等。
    6.3. 健胃和驱风剂:
    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也有明显的杀真菌作用,曾应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疗头癣。桂皮醛及肉桂酸钠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扩张及家兔白细胞增加。
    6.4. 祛痰镇咳作用:
    桂皮油吸收后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释,呈现祛痰镇咳作用。
    6.5. 利尿作用:
    从肾排出而致局部刺激,显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6.6. 抗放射作用:
    桂皮酸钠对给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钴60,丙种射线的致死量的实验,证明有抗放射作用。
    6.7. 抗补体作用:
    肉桂中的二萜类成份有抗补体作用。

     


    功效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考证
    出自《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中华药海》)
    1.陶弘景:按《本经》惟有箘、牡二桂,而桂(一作而无此桂)用体大同小异。今俗用便有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
    2.《唐本草》: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用。今惟出韶州。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也。此桂花、子与箘桂同,惟叶倍长,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出融州。柳州、交州。箘桂叶似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里无毛而光泽。牡桂叶长尺许。陶云小桂,或言其叶小者。陶引《经》云,叶似柏叶,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今按桂有二种,惟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人参等良。本是箘桂,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也。
    3.《本草拾遗》: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并同是一物。按桂林、桂岭,因桂为名,今之所生,不离此郡。从岭以南际海,尽有桂树,惟柳、象州最多。味即辛烈,皮又厚坚,厚者必嫩,薄者必老。以老薄者为一色,以厚嫩者为一色,嫩即辛香,兼又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至于书传,亦复因循。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
    4.《本草图经》:今岭南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旧说箘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筒、箘字近,或传写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今观宾、宜、韶、钦诸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
    5.《纲目》: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别录》不当重出,今并为一。桂有数种,以今参访:牡桂叶长如枇杷叶,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箘桂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文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今商人所货,皆此二桂。但以卷者为箘桂,半卷及板者为牡桂,即自明白。苏恭所说,正合医家见今用者,陈藏器、陈承断菌。牡为一物者,非矣。陶弘景复似单字桂为叶似柏者,亦非也。柏叶之桂,乃服食家所云,非此治病之桂也。苏恭所说稍明。亦不当以钦州者为单字之桂也。桂,即肉桂也。厚而辛烈,去粗皮用。其去内外皮者,即为桂心。牡桂,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
    6.《本经》有牡桂、箘桂,《名医别录》又另立桂条。《本草纲目》认为桂即牡桂,并将两者合为一条。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见牡桂、肉桂为同一物。至于箘桂,陶弘景称其正圆如竹,《图经》称:树皮青黄,薄卷若筒,亦名筒桂。据此,箘桂当即今之官桂。
    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诸证;命门火衰;火不归源;戴阳;格阳;及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破;脾肾虚寒;脘腹冷痛;食减便溏;肾虚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或虚寒痈疡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

    肉桂 -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2.《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3.《药性论》:主治九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拥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4.《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症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5.《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6.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
    7.《用药心法》:散寒邪,治奔豚。
    8.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9.《纲目》: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癎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10.《汤液本草》:诸桂数等,皆大小老壮之不同。……《本草》所言有小毒,亦从类化,与黄芩、黄连为使,小毒何施;与乌、附为使,止是全得热性;若与有毒者同用,则小毒既去,大毒转甚;与人参、麦门冬、甘草同用,能调中益气,则可久服。可知此药能护荣气而实卫气,则在足太阳经也,桂心入心,则在手少阴也。若指荣字立说,止是血药,故《经》言通血脉也。若与巴豆、硇砂、干漆、川山甲、水蛭、虻虫如此有毒之类同用,则小毒化为大毒。其类化可知矣。
    11.朱震亨:桂心,入二、三分于补阴药中,则能行血药凝滞而补肾,由味辛属肺而能生水行血,外肾偏肿痛者亦验。
    12.《药性类明》:桂,导引阳气,调和荣卫之气,只是辛热助气上行阳道。血为营,气为卫,营卫不相合谐,桂能导引阳气宣通血脉,使气血同行。《局方》十全大补汤用四君子与黄耆补气,四物汤补血,内加桂者,是要其调和营卫之气,使四君子、四物皆得以成补之之功也。13.《药性辨疑》:桂心,性最烈,不可多服,配二陈则行气之效大,配四物则行血之功速。14.《纲目》:肉桂下行,益火之原,此东垣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者也。《圣惠方》言,桂心入心,引血化汗、化脓。盖手少阴君火,厥阴相火,与命门同气者也。《别录》云,桂通血脉是矣。曾世荣言,小儿惊风及泄泻,并宜用五苓散以泻丙火,渗土湿,内有桂能抑肝风而扶脾土。又《医余录》云,有人患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治脾则肝愈盛,但于温平药中倍加肉桂,杀肝而益脾,故一治两得之。《传》云,木得桂而枯,是也。此皆与《别录》桂利肝肺气,牡桂治胁痛胁风之义相符,人所不知者,今为拈出。又桂性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故《别录》言其堕胎,庞安时乃云炒过则不损胎也。又丁香、官桂治痘疮灰塌,能温托化脓。
    15.《本草经疏》:桂枝、桂心、肉桂,夫五味辛甘发散为阳,四气热亦阳;味纯阳,故能散风寒;自内充外,故能实表;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肾燥。其主利肝肺气、头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齆、理疏不足、表虚自汗、风痹骨节挛痛者,桂枝之所治也。以其病皆得之表虚不任风寒,寒邪客之所致,故悉中之,以其能实表祛邪也。其主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腰痛、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宣导百药无所畏、又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渗泄、止渴、止荣卫中风寒、秋冬下部腹痛因于寒、补命门、益火消阴者,肉桂之所治也。气薄轻扬,上浮达表,故桂枝治邪客表分之为病。味厚甘辛大热,而下行走里,故肉桂、桂心治命门真火不足,阳虚寒动于中,及一切里虚阴寒,寒邪客里之为病。盖以肉桂、桂心甘辛而大热,所以益阳;甘入血分,辛能横走,热则通行,合斯三者,故善行血。
    16.《本草汇言》: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凡元虚不足而亡阳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呕泄泻,或心肾久虚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冲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满胀,或气血冷凝而经脉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无所畏避,使阳长则阴自消,而前诸证白退矣。
    17.《本草正》:桂,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地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焦元阳亏乏;与当归、川芎同用,最治妇人产后血瘀儿枕痛,及小儿痘疹虚寒,作痒不起。
    18.《本草汇》: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剂也。若客寒犯肾经,亦能冲达而和血气,脉迟在所必用。其逐瘀、治疝、消痈有功者,盖血虽阴类,用之者必借此阳和耳。
    19.《玉楸药解》:肉桂,温暖条畅,大补血中温气。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是以最解肝脾之郁。凡经络堙瘀,藏腑症结,关节闭塞,心腹疼痛等症,无非温气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脱泄,九窍不守,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此症也。女子月期、产后,种种诸病,总不出此。悉用肉桂,余药不能。肉桂本系树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内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达脏腑,与桂枝专走经络者不同。
    20.《本草求真》:肉桂,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温中,及因气血不和,欲其鼓舞,则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补血气之内,加以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之类用此,即是此意。

    【附方】

    ①治肾气虚乏,下元惫冷,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脚气上冲,少腹不仁;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等证: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局方》八味丸,即《金匮》肾气丸)

    ②治元阳不足,命门火衰,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或小溲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及真阳不足之神疲气怯,心跳不宁,四体不收,阳衰无子等证:大怀熟地八两,山药(炒)四两,山茱萸(微炒)三两,枸杞(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制附子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上药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景岳全书》右归丸)

    ③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甘草(锉,长寸)三十斤,干姜(炮炒)四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四斤四两,肉桂(去粗皮,炙)四斤。上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同炒,候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隔净,后入桂一处捣罗为散。每服二钱,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躁,井华水调下,不计时候,以沸汤点服亦得。(《局方》大脚散。按干姜、杏仁制法、药量原缺,据《普济方》引三宜汤补)

    ④治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桂心一两,高良姜一两(锉),当归一两(锉,微炒),草豆蔻一两半(去皮),厚朴二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炒)令香熟),人参一两(去芦头)。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圣惠方》桂心散)

    ⑤治久寒积冷,心腹污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茇、肉桂各四斤,干姜(炮)、高良姜各六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已寒丸)

    ⑥治九种心痛,妨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圣惠方》)

    ⑦治濡泻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赤石脂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报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桂附丸)

    ⑧治寒疝气,来往冲心腹痛:桂心四两,生姜三两,吴茱萸二两。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葱。(《姚僧坦集验方》柱心汤)

    ⑨治奔豚疝瘕冲筑:肉桂、干姜、小茴香各五钱,牡丹皮、木香、槟榔各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⑩治真寒腰痛,六脉弦紧,口舌青,阴囊缩,身战栗:内桂三钱,附子三、四钱(急则用生附子),杜仲二钱,热服。(《会约医镜》桂附杜仲汤)

    ⑾治产后腹中瘕痛: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⑿治产后馀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桂心、甘草各二两,白蜜一升,干姜二两,当归三两,赤石脂十两(绵裹),附子一两(炮,去皮,破)。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纳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汤)

    ⒀治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汤送下。(《普济方》桂连丸)

    ⒁治小儿睡中遗尿,不自觉者:官桂(为末)、雄鸡肝一具,等分。捣烂,丸如绿豆大,温汤送下,日三服。(《万病回春》桂肝丸)

    ⒂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粗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⒃治打扑伤破,腹中有瘀血:桂心、当归各二两,蒲黄一升。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⒄治牛皮癣:官桂、良姜、细辛各五分,斑蝥十个(研碎)。白酒三两,浸渍七天,每天震摇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滤取清汁,为缓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将患处用温水洗软,再用药水涂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饮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药通报》1:10,1957)

    ⒅治虚寒阴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极细未,滚水冲淖,将碗顿于滚水内,再淖,慢以咽下。但先以鹅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药更效。(《外科全生集》杜姜汤)

    【临床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取肉桂粉1克,加入无水酒精10毫升,静置10小时后取上清液0.15~0.3毫升加2%普鲁卡因至2毫升混匀,注入两侧肺俞穴,每穴1毫升。治疗21例,除1例无效、1例症状减轻外,其余均收到控制哮喘发作的效果。其中有1例只注射2次,哮喘即未发作。1月后随访5例,均未再发。对合并气管炎而咳嗽咯痰者曾给予一些祛痰剂,如桔梗、川贝、紫菀、百部、白前根等。治程中未见严重反应,一般注射后只感到肺俞处及胸廓有熏热感或喉部发干,偶诉呼吸有肉桂味,或有轻微酸痛向背部放射,个别注射局部有雀蛋大小微隆起的结块,有轻微压痛,一般经1周左右即消失。为慎重起见,凡哮喘合并进展期肺结核,或心脏机能代偿不全及高度衰弱者,均忌用。

    【备注】《本经》有牡桂、菌桂,《名医别录》又另立"桂"条。《本草纲目》认为桂即牡桂,并将两者合为一条。又云:"桂即肉桂也",可见牡桂、肉桂为同一物。至于菌桂,陶弘景称其"正圆如竹",《图经》称:"树皮青黄,薄卷若简,亦名筒桂"。据此,菌桂当即今之官桂。

     

  •  

  • 香附子----心腹胀满噎塞吞酸;心气、腹、少腹、血气痛;解诸郁:偏正头痛:肛脱:安胎:一切痈肿:聤耳出汁:跌打损伤:月侯不调;四时瘟疫、伤寒:鸡眼,疣:

     

    香附子

    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 《江表传》 ),莎草根( 《别录》 ),香附子( 《唐本草》 ),雷公头( 《纲目》 ),香附米( 《本草求真》 ),猪通草茹( 《陆川本草》 ),三棱草根( 《中药志》 ),苦羌头( 《中药材手册》 )。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


     植物形态

    本种为多年生草本;纺锤形块茎连接于细长的根状茎上。秆单生,有三锐棱。叶基生,窄线形,先端尖,短于杆,基部的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鞘闭合包于秆上。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有叶状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鳞片2列,卵形,膜质,两侧紫红色,每鳞片有1花。花期6-8月,果期7-11月。 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长约为鳞片的1/2,表面具细点。

    喜生于潮湿地和田间。生于荒地、路边、沟边或田间向阳处。为世界性的恶性杂草之一,不易清除。广布于全世界,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秦岭山脉以南地区,河北、山东、山西省南部亦有。 其中山东产者称东香附,浙江产者称南香附,品质较佳。

    块茎可入药,即“香附子”或“香附”,名见《名医别录》 。性平、味辛微苦,有疏肝、止痛、调经解郁之效及松弛平滑肌的作用。

    此外,还可提取芳香油,也可酿酒或作饲料。

    香附子 - 各种制法

    生香附:拣去杂质,碾成碎粒,簸去细毛及细末。

    制香附:将碾碎之香附放入缸内,用黄酒及米醋拌匀。再用砂糖,加水适量炒烊,然后将香附倒入锅内,与砂糖水充分混合,炒干。 (每香附粒100斤,用黄酒、米醋各20斤,砂糖6斤)

    四制香附:取净香附用米醋、童便、黄酒、炼蜜(加开水烊化),充分拌炒至干透取出。(每生香附100斤,用米醋、黄酒、童便各12.5斤,炼蜜6斤)

    醋香附:取净香附粒,加醋拌匀,闷一宿,置锅内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香附粒100斤,用醋20斤)

    香附炭:取净香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雷公炮炙论》:采得香附,阴干,于石臼中捣,勿令犯铁,用之切忌。 

    香附子 - 性味

    性平,味辛、微苦、甘。 
    ①《别录》:味甘,微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味苦。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辛。
    ④《纲目》:气平,味辛微苦微甘。

    香附子 - 归经

    入肝、三焦经。
    ①《纲目》:手足默阴、手少阳,兼行十二经、八脉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经。

    香附子 - 功能主治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 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
    (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
      ① 《别录》 :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② 《唐本草》 :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③ 《医学启源》 :快气。
      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⑤ 《汤液本草》 :治崩漏。
      ⑥ 《滇南本草》 :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香附子 -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香附子5%流浸膏,能抑制豚鼠、家兔、猫、犬等离体子宫(已孕及未孕)的收缩,对子宫肌张力的弛缓作用,与当归流浸膏相似,但效力较弱。香附所含的油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

    ②镇痛作用用小鼠电盘刺激法,香附子(采自贵阳)20%醇提取物0.5毫升/20克体重皮下注射,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

    ③抗菌作用块根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香附子 - 宜忌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①《纲目》:得童子小便、醋、芎藭、苍术良。
    ② 《本草经疏》 :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
    ③ 《本草汇言》 :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

     

    香附子 - 用法用量

    每次6-9g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香附子 - 选方

    香附子 ①治-切气疾心腹胀满,胸膈噎塞,噫气吞酸,胃中痰逆呕吐及宿酒不解,不思饮食:香附子(炒,去毛)三十二两,缩砂仁八两,甘草(爁)四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盐汤点下。(《局方》快气汤)
    ②治心腹刺痛,调中快气:乌药(去心)十两,甘草(炒)一两,香附子(去皮毛,焙干)二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人盐少许,或不着盐,沸汤点服。 ( 《局方》 小乌沉汤)
    ③治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香附子二两,蕲艾叶半两。以醋汤同煮熟,去艾,炒为末,米醋糊为丸梧子大。每白汤服五十丸。( 《濒湖集简方》 )
    ④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 《丹溪心法》 越鞠丸)
    ⑤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 《仁存堂经验方》 )
    ⑥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 《澹寮方》 )
    ⑦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
    ⑧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 《全生指迷方》 )
    ⑨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⑩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⑾治老小痃癖往来疼痛:香附、南星等分。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二、三十丸。(《圣惠方》)
    ⑿治颓疝胀痛及小肠气:香附末二钱,海藻一钱。煎酒空心调下,并食海藻。(《濒湖集简方》)
    ⒀安胎:香附子,炒,去毛,为细末,浓煎紫苏汤调下一钱。(《中藏经》铁罩散)
    ⒁治元脏虚冷,月侯不调,头眩,少食,浑身寒热,腹中急痛,赤白带下,心怔气闷,血中虚寒,胎气不固:香附半斤。醋煮,焙为末,醋和丸桐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妇人良方》醋附丸)
    ⒂治瘰疬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做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外科发挥》)
    ⒃治乳痈,一切痈肿: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医学心悟》香附饼) ⒄治耳卒聋闭:香附子(瓦炒)研末,萝卜子煎汤,早夜各服二钱,忌铁器。(《卫生易简方》)
    ⒅治聤耳出汁:香附末,以绵杖送入。(《经验良方》)
    ⒆治四时瘟疫、伤寒:陈皮(不去白)二两,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日三服。若作细末,每服二钱,入盐点服。(《局方》香苏散)
    ⒇治跌打损伤:炒香附四钱,姜黄六钱。共研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一钱。孕妇忌服。(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21)治鸡眼,疣:香附、木贼各五钱。
    制法: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备用。
    用法:一先将患处洗净,去硬茧,以不出血为度。
    再以少量药液加热,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二次。
    二将备用之药液倒入小容器内2~5毫升,加热,再扣在疣上3~5分钟,连续五次即可。

    香附子 -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白术(炒)150g、干姜100g、甘草10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注意事项: ⑴忌食生冷食物。 ⑵孕妇忌服。
    其他剂型:
    附子理中片 口服:每次6~8片,每日1~3次。
    附子理中蜜丸 口服: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丸9克),每日2~3次。
    附子理中合剂 每瓶10毫升。口服:每次5毫升,每日2次。

    香附子 - 香附麦片粥

    香附麦片粥 菜谱口味:原本味     制作工艺:煮 
    食用方法:早餐|中餐|晚餐
    菜谱分类:神经衰弱食谱  糖尿病食谱  高脂血症食谱  贫血食谱  便秘食谱 
    主料:燕麦片 100克 芸豆 75克
    辅料:香附 10克 西芹 60克

    1. 花豆洗净,泡在清水中约4小时后捞出。
    2. 香附洗净备用。
    4. 锅中倒入四杯水,放入香附煮开,再转用中火,熬煮至汤汁剩下原来的3/4,滤出汤汁备用。
    5. 麦片、花豆放入锅中,再倒入熬好的汤汁煮开,转小火煮至熟烂。
    6. 再加入西洋芹继续煮1-2分钟,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香附子

     

  •  

     

  • 艾叶---卒心痛:脾胃冷痛:妊娠卒眙动不安,功能性子宫出血,妇人连日崩中,产后出血:头风面疮,鼻血不止: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皮肤湿疮疥癣。

     

    艾叶

    艾叶 药名:艾叶

    归经:归肝;脾;肾经

    采收和储藏:培育当年9月,第2年6月花未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摘取叶片嫩梢,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选方:胶艾汤《金匮要略》:治血虚寒滞,月经过多。香艾丸《圣济总录》:止痢定痛。艾姜汤《世医得效方》:下痢脓血。艾附暖宫丸《沈氏遵生书》:阳虚寒盛、冲任失养。《四生丸》妇人良方:凉血止血。

    用药禁忌:
    1.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2.《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

    科属分类:菊科

    主治: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林缘。

    var secCount=10;

    艾叶 - 药(毒)理学

    毒性:艾叶油小鼠灌胃LD50为2.47ml/kg,腹腔注射为1.12ml/kg。艾叶所含挥发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引起发热潮红,口服能刺激胃肠道分泌,口服干艾叶3-5g可增进食欲,但大剂量可引起胃肠道急性炎症,产生大量恶心呕吐,若大量吸收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出现谵妄、惊厥及肝损害等。由于神经反射性的变化,以及血管壁本身受损,可招致子宫充血、出血,妊娠时甚至流产。

    艾叶 - 考证

    出自1.《本草经集注》。
    2.《名医别录》:艾叶,生田野。三月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
    3.《本草图经》: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
    4.《纲目》: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丫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


      艾叶 1.《本草图经》: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2.朱震亨:艾,生寒熟温,生捣汁服可止血。《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其性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
    艾叶 3.《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滞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著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4.《本草汇言》:艾叶,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之药也。开关窍,醒一切沉涸伏匿内闭诸疾。若气血、痰饮、积聚为病,哮喘逆气,骨蒸痞结,瘫痪痈疽,瘰疬结核等疾,灸之立起沉疴。若入服食丸散汤饮中,温中除湿,调经脉,壮子宫,故妇人方中多加用之。
    5.《本草正》: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6.《本草正义》: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故《别录》以冠主治之前,其作煎以下,则汤液之治疗也。止吐血者宜生用,取其辛开以疏经络之壅,然温升之性,必与上溢之症不合,古人有四生丸之制,以柏叶、荷叶、生地之清肃下降者为主,而反佐以艾叶之辛温,欲其同气相求,易于桴应,非艾之一味可以止上升之吐衄也。其止下利,则以里寒泄泻而言,辛温升举,固其所宜。下部gu疮,则湿热生虫之恙,苦温燥湿,又能杀虫,是其专职。妇人下血,则中气虚寒,下焦无摄纳之权,以致血行失道,无故妄下,《金匮》胶艾汤温经升举,固阴和阳,是其正治,非血热妄行之下血也。生肌肉者,虚羸之人,血少形癯,得此以温养之,则气血旺而肌自丰;亦有溃疡气血两虚,阳和不运,则新肌不长,艾能温煦以和脉络,而肌肉易长,若热多烁液者,非其治也。
    7.《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8.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9.《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10.《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11.《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12.《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13.《珍珠囊》:温胃。
    14.《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15.《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16.《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艾叶 - 动植物形态

    艾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全株密被白色茸毛,中部以上或仅上部有开展及斜升的花序枝。叶互生,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长6-9cm,宽4-8cm,基部急狭或渐狭成短或稍长的柄,或稍扩大而成托叶状;叶片羽状或浅裂,侧裂片约2对,常楔形,中裂片又常三,裂片边缘有齿,上面被蛛丝状毛,有白色密或疏腺点,下面被白色或灰色密茸毛;上部叶渐小,三裂或不分裂,无柄。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复总状,长约3mm,直径2-3mm,花后下倾;总苞片形;总苞片4-5层,边缘膜质,背面被绵毛;花带红色,多数,外层雌性,内层两性。瘦果常几达1mm,无毛。花期7-10月。

    艾叶 - 不良反应及治疗

    有报告艾叶中毒致死一例,死者女性,32岁,为医疗目的服用艾叶水1瓶,约500ml,浓度未明。并谓干艾叶约须100g左右才能至死,药用量一般不能超过10g,超过此量2-3倍,即有中毒之可能。功效分类:止血药;祛湿药

    艾叶 - 炮制方法

    1.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
    2.艾绒:取晒干净艾叶碾碎成绒,拣去硬茎及叶柄,筛去灰屑。
    3.艾炭:取净艾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七成变黑色,用醋喷洒,拌匀后过铁丝筛,未透者重炒,取出,晾凉,防止复燃,三日后贮存。(每艾叶100斤,用醋15斤)
    4.《本草衍义》:干捣筛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为硫黄艾,灸家用。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
    5.《纲目》: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治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斋随笔》云,艾难著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别名:蕲艾。药性类别:收敛止血药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能与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贮藏:置阴凉干燥处。临床应用:1.四生丸(《阳氏家藏方》)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生荷叶9g,生艾叶9g,生柏叶12g,生地黄15g,研末成丸,水煎服。方中艾叶凉血止血,散瘀滞,为臣药。2.艾叶单味煎汤外洗,治皮肤湿疮疥癣。3.艾叶鲜品搓绒,塞鼻内,治鼻衄。

    艾叶温胃茶-主治功效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陈艾叶9克,制香附10克,大红枣5枚。
    【功用】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①受寒饮冷致脘腹疼痛,喜温恶寒,恶吐清水,大便溏泻辨证属寒凝气滞者。②产后感寒,心腹疼痛,得暖则缓,舌苔薄白者。
    【制法】前二味按原方比例加大剂量研成粗粉备用。每次取药末2O克以纱布包,置保温瓶中,每剂加大枣5枚(剖开),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后分次饮用,1日内饮完。

    注意事项

    【宜忌】胃阴不足或脾胃积热者忌用。

    【选方】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
       (《补缺肘后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二钱。
       (《卫生易简方》) ③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二钱,辣蓼二钱,车前一两六钱。
       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④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圣济总录》香艾丸) ⑤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四两(炒焦存性),川白姜一两(炮)。
       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
       (《圣惠方》) ⑧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
       煎浓汁,服三合。
       (《千金方》) ⑨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
       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
       (《养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一两,蒲黄、蒲公英各五钱。
       每日一剂,煎服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六两,白肃、苍术各三两(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二两,砂仁一两。
       共为末,每早服三钱,白汤调下。
       (《本草汇言》) ⑿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
       (《肘后方》) ⒀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
       (《杨诚经验方》) ⒁治盗汗不止: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
       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
       (《纲目》) ⒂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
       (《仁斋直指方》) ⒃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二两,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
       (许国桢《御药院方》) ⒃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

     

  • 夏枯草---赤白带下。产后血晕,肝虚目痛;口眼歪斜:小儿菌痢: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汗斑白点;瘰疬(即淋巴结核),渗出性胸膜炎

     

    夏枯草 中文名 夏枯草(《本经》)

    别名异名  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东中药》),棒槌草(《中药志》),干叶叶(《陕西中药志》),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湖南药物志》),六月干、棒头柱(《闽东本草》)。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var secCount=12;

    夏枯草 - 植物形态

    Prunella vulgaris Linn.多年生草本,高13—40厘米。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或疏生锯齿。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顶端突成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长椭圆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 小坚果褐色,长椭圆形,具3棱。花期5~6月。 果期6~7月。 各地常见,生长在荒地或路旁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各地。茎、叶、花序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花穗含夏枯草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夏枯草 - 成分

    夏枯草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1 克,蛋白质2.5 克,脂肪0.7 克,碳水化合物11 克,胡萝卜素3.76 毫克,维生素B20.21 毫克,尼克酸1.2 毫克,维生素C28 毫克。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3%是氯化钾)等。 花穗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香酮、熊果酸、夏枯草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夏枯草 - 主治

    夏枯草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夏枯草 - 药理作用

    夏枯草 ①降压作用夏枯草的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作用。煎剂(100毫克/公斤)注射于麻醉犬,可产生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但易产生急速耐受;如给带有皮桥的犬服夏枯草。每日2次,每次2克/公斤,也可使血压有所下降;对肾性高血压犬,连续服药2周后,血压有中等程度之降低,停药后又恢复至原初水平。 夏枯草茎、叶、穗及全草均有降压作用,穗之作用较弱。 切断迷走神经后,夏枯草的降压作用显著减弱。 对在位及离体兔心、离体蟾蜍心脏,均见有兴奋现象,均认为降压非由于对心脏的抑制所引起。在蟾蜍下肢灌流中,煎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在用夏枯草的总无枫盐的用量与煎剂相当时,未出现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用量相当于煎剂一倍以上时,降压程度仅及煎剂的1/4~1/6;灌胃给药,虽降压作用出现较迟,但持续却较久,故认为夏枯草的降压与其中所含的无机盐无关。 近年来有人对上述试验作了重复验证,测得夏枯草茎、叶的酊剂(30%醇)中含钾量即相当高,约83毫当量/毫升,穗中含量较少;口服对正常麻醉犬未出现明显降压作用;煎剂在除去其中无机盐后,降压作用即甚微,即夏枯草静脉注射,对麻醉动物的降压作用,不能排除其中所含的无机盐(主要是钾)的因素,故其降压成分及降压原理均有待研究。

    ②抗菌作用据体外初步试验,夏枯草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亦较广。 其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对小鼠的实验性结核病,夏枯草可使肺部病变有所减轻。

    ③其他作用夏枯草煎剂(1:50~1:200)可使家兔离体子宫出现强直收缩。对离体兔肠,高浓度能增强蠕动。曾报告夏枯草煎剂能抑制小鼠S-160肿瘤及艾氏腹水癌的生长,但死亡率反较不给药组更高,故实为其毒性作用。

    夏枯草 - 鉴别

    夏枯草 (1)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醋酐1 滴使溶解,再加硫酸微量,即显紫色,后变暗绿色。

    (2) 取[鉴别](1) 项下的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0.9% 三氯化铁溶液与0.6% 铁氰化钾溶液的等容混合液,即显蓝色斑点。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用石油醚(30~60℃)浸泡2 次,每次15ml(约2 分钟),倾去石油醚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0℃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夏枯草 - 备注

    夏枯草 (1)粗毛夏枯草Prunella hispida Benth,云南、西藏也作夏枯草入药。

    (2)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夏枯草能清泄肝火,为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头痛、头晕的要药,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如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可与当归、白芍等配合应用。

    (3)用于瘰历痰核。瘰历痰核,多由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火结郁而成。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历结核属于痰火者一味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一定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它所主治的大多是肝经的病症。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肿瘤

     

    夏枯草 - 选方

    夏枯草 ①治瘰疬马刀,不问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夏枯草六两,水二钟,煎至七分,去滓,食远服。虚甚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多服益善。(《摄生众妙方》夏枯草汤)

    ②治乳痈初起:夏枯草、蒲公英各等分。 酒煎服,或作丸亦可。 (《本草汇言》)

    ③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 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简要济众方》补肝散)

     ④治血崩不止:夏枯草为末。 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圣惠方》)

    ⑤治赤白带下:夏枯草花,开时采,阴干为末。 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纲目》)

    ⑥治产后血晕,心气欲绝者:夏枯草捣绞汁,服一盏。(《纲目》)

    ⑦治口眼歪斜:夏枯草一钱,胆南星五分,防风一钱,钓钩藤一钱。水煎,点水酒临卧时服。(《滇南本草》)

    ⑧治头目眩晕:夏枯草(鲜)二两,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闽东本草》)

    ⑨治羊痫风、高血压:夏枯草(鲜)三两,冬蜜一两。 开水冲炖服。(《闽东本草》)

    夏枯草 ⑩预防麻疹:夏枯草五钱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三天。(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⑾治小儿菌痢:二岁以下,夏枯草一两,半枝莲五钱;二至六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六至十二岁,夏枯草、半枝莲各一两半。 水煎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⑿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鲜夏枯草全草二至三两。 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⒀治扑伤金疮:夏枯草捣烂,罯上。(《卫生易简方》)

    ⒁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⒂汗斑白点。 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夏枯草 - 临床应用

    ①治疗肺结核对浸润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均有一定疗效。 取夏枯草2两,水煎分2~3次口服;或用夏枯草20斤加水煎至5000毫升时,加红糖2市斤收膏,早晚各服1次,每次8~15毫升,1个月为一疗程。 服药后咳嗽、胸痛、咯痰、发烧、咯血等症状均见消失或减轻,病灶亦见不同程度的吸收好转。对肺结核咯血者,可用夏枯草1两,以黄酒2两加水适量浸泡,然后蒸至无酒味时过滤,成人每次20~40毫升,日服3~4次,有止血效果。

    ②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用夏枯草1斤,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1200毫升,每次口服30~50毫升,日服3次,必要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但不加抗痨药物。治疗9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除2例好转自动出院外,余均痊愈。 平均住院35.6天,退热7.7天,积液吸收24.7天。

    ③治疗细菌性痢疾取夏枯草2两,水浸10小时,文火煎2小时左右,每日4次分服,7日为一疗程。 或取夏枯草干枯花穗制成100%流浸膏,小儿每岁每次1~2毫升,成人每次20~30毫升,日服2~3次。 服药后平均3天退热;里急后重及大便次数平均4~6天消失或转为正常;腹痛及粘膜病变消失较慢,平均10天.服药期未发现副作用。

    ④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夏枯草为主治疗本病75例,其中62例达临床治愈标准。剂量及用法:每日用夏枯草2两,大枣l两,加水1500毫升,文火煨煎,捣枣成泥,煎取300毫升,去渣,3次分服。重症病例可酌增剂量或每日用夏枯草2两,瘦肉2两(剔除脂肪),各加水1200毫升,分别煎煮一小时余,再将两者合并,用文火煨至300毫升,去渣,3次分服。一般均以30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停药2~3日后给第二疗程。治疗期间,可给维生素B、C及少量葡萄糖作为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自觉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为2~14天;肝脾退缩时间为10~65天;黄消退时间为3~21天;各种絮状浊度试验的阴转时间为7~71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作用。

    夏枯草 - 名家论述

    夏枯草 ①朱震亨:《本草》言夏枯草大治瘰疬散结气。有补养厥阴血脉之功,而不言及。观其退寒热,虚者可使,若实者以行散之药佐之。外以艾灸,亦渐取效。

    ②《纲目》:黎居士《易简方》,夏枯草治目疼,用沙糖水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③《本草通玄》:夏枯草,补养厥阴血脉,又能疏通结气。目痛、瘰疬皆系肝症,故建神功。然久用亦防伤胃,与参、术同行,方可久服无弊。

    ④《本草求真》:夏枯草,辛苦微寒。按书所论治功,多言散结解热,能愈一切瘰疬湿痹,目珠夜痛等症,似得以寒清热之义矣。何书又言气禀纯阳,及补肝血,得毋自相矛盾平?讵知气虽寒而味则辛,凡结得辛则散,其气虽寒犹温,故云能以补血也。是以一切热郁肝经等证,得此治无不效,以其得藉解散之功耳。若属内火,治不宜用。

    ⑤《重庆堂随笔》:夏枯草,微辛而甘,故散结之中,兼有和阳养阴之功,失血后不寐者服之即寐,其性可见矣。陈久者其味尤甘,入药为胜。

    ⑥《本草正义》:夏枯草之性,《本经》本言苦辛,并无寒字,孙氏问经堂本可证。而自《千金》以后,皆加一寒字于辛字之下,然此草夏至自枯,故得此名。丹溪谓其禀纯阳之气,得阴气而即死,观其主瘰疬,破症散结,脚肿湿痹,皆以宣通泄化见长,必具有温和之气,方能消释坚凝,疏通窒滞,不当有寒凉之作用。石顽《逢原》改为苦辛温,自有至理,苦能泄降,辛能疏化,温能流通,善于宣泄肝胆木火之郁窒,而顺利气血之运行。凡凝痰结气,风寒痹着,皆其专职。

     

    神农是民间传说中的药仙,他解除众生疾苦之伟绩,千古传颂。

    从前有位书生名茂松,为人厚道,自幼攻读五经四书,然屡试不第。茂松因此终日郁闷,天长日久,积郁成疾,颈部长出许多瘰疬(即淋巴结核),蚕豆班大小,形似链珠,有的溃破流脓,众医皆施书肝解郁之法,无效,病情越来越重。

    这年夏天,茂盛父亲不远千里寻神农。一日,他来到一座山下,只见遍地绿草茵茵,白花艳丽,似入仙境。他刚想歇息,不料昏倒在地。

    茂松爹怎么也没有料到,这百草如茵的仙境,竟是神农的药圃。此时,神农正在给药草浇水施肥,见有人晕倒急忙赶来救治。茂松爹醒来,谢恩并诉说了自己的苦衷。神农听罢,从草苑摘来药草,说:“用此草上端球状部分,煎汤服用。”又说:“此草名‘夏枯草’,夏天枯黄时采集入药,有清热散结之功效。”茂生按方服之,不久病愈。后来,父子二人广种夏枯草,为民治病,深得人心。

     

    夏枯草

     

  • 贯众---杀蛔、绦、蛲虫;年深咳嗽,出脓血:久咳渐成劳瘵:久咳渐成劳瘵:;久咳渐成劳瘵:肠风便血;崩漏:骨鲠:

     

    贯众 (《本经》)
    【异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来源】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
       
    【植物形态】①粗茎鳞毛蕨,又名:绵马鳞毛蕨、鸡膀鳞毛蕨,野鸡膀子、绵马羊齿、东绵马、日本绵马、牛毛黄。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地下根茎斜生,粗大块状,坚硬,有许多叶柄残基及须根,并密生锈色或深褐色的大形鳞片,鳞片长披针形至线形,长1~2.5厘米。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厘米,自基部直达叶轴均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广倒披针形,长60~100厘米,中部稍上方最宽处约2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中部羽片长10~15厘米,宽2~3厘米;小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几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两面多少被锈色鳞片,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
       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2~4对;囊群盖肾圆形,直径约1毫米,棕色。
        生于林下沼地。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②蛾眉蕨,又名:亚美蹄盖蕨。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先端有阔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叶柄长15~20厘米,禾秆色;叶片草质,长约60厘米,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沿叶轴、羽轴和主脉有棕色短毛,2回羽状全裂和深裂,中部羽片长12~15厘米,宽1~2厘米,羽裂几达羽轴;裂片椭圆形,先端钝或浑圆,宽3~4毫米,边缘有浅圆齿,有单一的侧脉5~7对。
       孢子囊群狭长圆形,囊群盖新月形,全缘,质厚。
        生于山谷林下或灌丛中。
       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
        ③荚果蕨,又名:小叶贯众。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
       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
       叶簇生,2型,有柄;不育叶片圆倒披针形,长45~90厘米,宽14~25厘米,2回深羽裂,中部羽片宽1~2厘米;裂片边缘浅波状或顶端具圆齿;侧脉单一;下部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耳状。
       能育叶较短小,挺立,具粗硬的长柄,一回羽状,纸质,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包被囊群。
       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分支的中部,成熟时汇合成条形;囊群盖白色膜质,熟后破裂消失。
        生于高山林下。
       分布东北、华北以及四川、西藏、陕西等地。
        ④紫萁,又名:高脚贯众、老虎牙、水骨菜。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
       根状茎粗壮,横生或斜升。
       叶2型,幼时密被绒毛;不育叶片三角状阔卵形,长30~50厘米,宽25~40厘米,顶部以下2回羽状,小羽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匀密的微钝锯齿。
       能育叶强度收缩,小羽片条形,长1.5~2厘米,沿主脉两侧密生孢子囊,成熟后枯萎。
        生于林下或溪边的酸性土壤上。
       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乌毛蕨,又名:龙船蕨、赤蕨头。
       形态参见东方乌毛蕨叶条。
        ⑥苏铁蕨常绿粗大多年生草本,高约1.2米。
       根状茎木质,粗短,直立;有圆柱状主轴,连同根茎密生红棕色长钻形鳞片。
       叶多数,簇生主轴顶部;叶柄长6~20厘米,黄棕色;叶片革质,光滑,长圆披针形,长60~100厘米,宽10~30厘米,1回羽状,羽片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边缘有细密钝锯齿,常向下反卷;叶脉下凹,主脉两侧各有一行斜上的三角形网眼,网眼外的小脉分离。
       孢子囊最初沿网脉生长,以后向外布满叶脉全部,无囊群盖。
        生于山地干旱荒坡上。
       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贵州等地。
        ⑦狗脊蕨,又名:大叶贯众。
        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
       根状茎租短,倾斜,密生棕色披针形大鳞片。
       叶簇生;叶柄长30~50厘米,黄棕色,被多数鳞片;叶片厚纸质,长圆形,长30~80厘米,宽20~40厘米,2回羽裂,仅羽轴下部有小鳞片;下部羽片长15厘米左右,宽2~3厘米,羽裂1/2或略深;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尖,具微锯齿;叶脉网状,有网眼1~2行,网眼外的小脉分离,无内藏小脉。
       孢子囊群长形,生于主脉两侧相对的网脉上;囊群盖长肾形,褐色,革质,以外侧边着生网脉上,开向主脉。
        生于山坡疏林下阴湿处。
       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采集】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①东北贯众为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
       呈长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略弯曲;长10~20厘米,直径5~8厘米。
       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叶,并有弯曲线状的细根。
       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质硬,折断面略平坦;棕色,维管束5~7个,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圆环,河面一对稍大,每一叶柄基部外侧常生出3条须根。
       剥去叶柄残基,可见根茎,直径1~2厘米,质坚硬而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深绿色至棕色。
       气特殊;味初淡而微带涩,渐苦而辛。
        主产东北地区。
        ②蛾眉蕨贯众为植物蛾眉蕨的干燥根茎。
       呈长卵圆形,上端钝圆,下端较尖;长10~16厘米,直径6~10厘米;黑褐色。
       叶柄残基上部较宽而扁,向下渐细,两侧边缘具有明显的刺状突起,基部较窄常呈菱方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维管束2条,呈八字形排列;维管束中间,常有-个暗色点或已成空洞。
       叶柄基部外侧生有1或3条须根,常扁压,有分支。
       气微而特异,味涩或苦辛。
        产北京、河南、甘肃等地。
        ③荚果蕨贯众为植物荚果蕨的根茎。
       呈倒卵形或长卵圃形,上部钝圆,下部稍尖,稍弯曲,常有呈尖嘴状突出的根茎;全体长10~16厘米,直径4~7厘米;棕褐色;周围密被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鳞片。
       叶柄残基上部扁平,向下渐窄,背部隆起,中央有-条明显的纵棱脊,近上端可见呈V或M形的突起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维管束2条,呈八字形排列。
       叶柄基部生出1~3条弯曲的须根,多分支,有时具棕色绒毛。
       气微而特异,味涩产吉林、河北、河南、北京、陕西等地。
        ④紫萁贯众,又名:薇贯众。
       为植物紫萁的干燥根茎。
       呈圆锥状或三角圆锥状,稍弯曲,顶端有时分支;长10~20厘米,直径4~8厘米;表面棕褐色,密被斜生的叶柄残基及须根,无鳞片。
       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边缘钝圆,具耳状托叶翅,但翅易剥落,多已不存或呈撕裂状;质硬,折断面呈新月形或扁圆形,多中空,可见U形维管束,托叶翅的厚壁组织连成-片,断面呈一条黑线。
       叶柄基部生出弯曲的须根,常扁压,多分支。
       气微弱而特异,味淡微涩。
        产华中、华东等地。
        ⑤乌毛蕨贯众为植物乌毛蕨的干燥根茎。
       呈圆柱状或棱柱形,上端稍大;长10~20厘米,直径5~6厘米;呈棕褐色或黑褐色。
       根茎直立,粗壮,密被有空洞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鳞片。
       叶柄残基扁圆柱形,表面被黑褐色伏生的鳞片,脱落处呈小突起,粗糙;质坚硬,横断面中央多呈空洞状,皮部薄,有十数个点状维管束,排成环状,内面的两个稍大。
       叶柄基部较粗,外侧有一瘤状突起,簇生十余条须根。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涩。
        产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⑥苏铁蕨贯众为植物苏铁蕨的干燥根茎。
       呈圆柱形,有时稍弯曲,多已纵切成两半或横切、斜切成厚片。
       根茎粗壮,直径3~5厘米,密被极短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鳞片,或叶柄残基全被削除;质坚硬,横切面圆形,灰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呈不规则圆齿形,外皮黑褐色,皮层散布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中柱维管束十数个,多呈U、V字形或短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
       叶柄基部切面近圆形,直径5~8毫米,密布小黑点,维管束6~10个,排列成环,鳞片呈棕黄色毛茸状,松软。
       气微弱,味涩。
        产广东、广西。
        ⑦狗脊蕨贯众为植物狗脊蕨的干燥根茎。
       呈长圆柱形或削成四方柱形,挺直或稍弯曲,下端较尖;长6~26厘米,直径2~7厘米;红棕色至黑褐色。
       粗壮的根茎密被粗短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鳞片。
       叶柄残基半圆柱形,镰刀状弯曲,质坚硬,折断面可见维管束2~4个,内面的一对大,成八字形或ε3形排列。
       叶柄基部常生出1条弯曲的须根。
       鳞片靠近顶端较多,棕红色,片状,全缘。
       气微弱,味微苦涩。
        产浙江、湖南、四川等地。
        贯众的品种,历来就很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多种蕨类植物的根茎在不同地区作贯众使用。
       如辽东鳞毛蕨的根茎使用于河南、山东、湖南;单芽狗脊蕨的根茎使用于甘肃、湖南、云南、贵州;多鳞耳蕨的根茎使用于西藏地区;欧洲鳞毛蕨的根茎使用于新疆。
       另外,鳞毛蕨科植物山地贯众习称贯众,与《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贯众相符,但这种植物的根茎,目前很少作贯众入药,仅在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等省的部分县及江苏南京等地民间使用。
       参见昏鸡头条。
       
    【化学成分】粗茎鳞毛蕨根茎主要成分为绵马素,系一种复杂的间苯三酚衍生物,性不稳定,能缓缓分解而产生三叉蕨素及白三叉蕨素;又含三叉蕨酚、黄三叉蕨酸、绵马次酸。
       另含有挥发袖、绵马鞣质、脂肪、树脂等;尚含三萜化合物羊齿烯、茉烯-b、铁线蕨酮、茉醇、茉醇-29雁齿烯等。
        荚果蕨根茎含坡那甾酮A、蜕皮甾酮、蝶甾酮。
        紫萁根茎含坡那甾酮-A、蜕皮松、蜕皮甾酮。
        乌毛蕨根茎含绿原酸。
        狗脊蕨根茎含淀粉(29.5%或48.5%)、鞣质。
        欧洲鳞毛蕨根茎含绿原酸、绵马酸、黄三叉蕨酸、副三叉蕨素、低三叉蕨素、三叉蕨酚、白三叉蕨素、三叉蕨素、三叉蕨宁、黄三叉蕨宁、低三叉蕨酚及绵马次酸等。
       
    【药理作用】贯众品种较多,药理试验时大多未作鉴定。
        ①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49.17%,可作欧绵马的代用品,驱除绦虫。
       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
       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
       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
       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②抗病毒作用上海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
       但作用较弱。
       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
       陕西亦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6)、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
       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6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欧绵马的水煎剂也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③抗菌作用江西、湖南、广东报道,当地贯众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强,农村中作饮水消毒或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据称,对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④对子宫的作用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家兔的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
       粗茎鳞毛蕨注射液对豚鼠(0.1~0.7毫升。
       每毫升相当生药50毫克)、家兔(O.8~1.3毫升)的离体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运动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大剂量呈现强直性收缩;但换洗后,仍可恢复正常。
       蛾眉蕨贯众对子宫作用不甚明显。
       据报道,贯众与拳参等组成的止血净,外用有止血、镇痛、消炎作用。
       
    【炮制】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
       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苦,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歧伯:苦,有毒。
       一《经》甘,有毒。
       黄帝:咸酸,一《经》苦,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涩。
        ④《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寒,有小毒。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归经】入肝、胃经。
        ①《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④《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贯众的功效】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治风热感冒。
       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②《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③《本草图经》:止鼻衄。
        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
       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
       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治便血。
       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
       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涂。
       
    【宜忌】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本草经集注》:藋菌为之使。
        ②《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④《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
       (《圣惠方》贯众散) ②治钩虫病:㈠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㈡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㈢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
       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
       每丸潮重二钱五分左右。
       均在晚饭后一至二小时服,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岁,服六丸;十六岁以上服八丸。
       (《浙江医学》2(9):384,1961) ③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
       煎汤,成人-次服用。
       (《中医杂志》(3):3,1959) ④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冷水调下。
       (《普济方》贯众散) ⑤治疮疹出快肥红: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川升麻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
       上为末。
       每服-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 ⑥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
       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
       (《陆川本草》) ⑦预防流行性感冒:㈠贯众每天三钱。
       水煎,分二次服,儿童酌减。
       (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㈡贯众三钱,南瓜蔓一尺。
       水煎服,可连服三日。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二两,雄黄三钱,生明矾八钱。
       放入饮水缸内,作饮水消毒用,七天换一次。
       (《全展选编。
       爱国卫生》) ⑨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分。
       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日二服。
       (《圣惠方》) ⑩治久咳渐成劳瘵:凤尾草为末,用鱼鲊蘸食之。
       (《圣惠方》) ⑾治暴吐血嗽血:贯众一两,黄连(去须)年老者半两、年少者三分。
       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糯米饮调下。
       (《圣济总录》贯众散) ⑿治吐血成斗,命在须臾:管仲二钱(净末),血余五钱(烧灰),侧柏叶(捣汁)一碗.上将药末两味、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时,取出待温,入童便一小盅,黄酒少许,频频温服。
       (《万病回春》管仲汤) ⒀治鼻大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
       (《本草图经》) ⒁治肠风酒痢下血及鼠于痔出血、血痔:贯仲二两。
       去芦头,烧灰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一字研匀。
       米饮调服二钱。
       (《普济方》经效散) ⒂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五钱。
       煎酒服。
       (《濒湖集简方》) ⒃治肠风便血,久痢下血水,妇人崩淋沥血,并积年白带:贯众一分(酒漫一日,连须并内肉,俱切碎,曝干,微炒),黑蒲黄、丹参各减半(俱酒洗,炒)。
       共为末。
       每早晚食前白酒下。
       (《本草汇言》) ⒄治妇人崩漏:管仲同米炒。
       每服二钱,酒、醋下。
       (《海上方》) ⒅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消化道出血、尿血、小量咯血亦有疗效:贯众炭一两,乌贼骨四钱。
       共为细末,打片,加阿胶一钱,每片0.5克。
       每日三次,每次八片。
       (《教育革命简报》1:33,1972) ⒆治崩漏血色紫而有块,少腹胀痛,脉沉,有瘀血者:贯众、五灵脂各三钱。
       均炒黑研末。
       用水冲服。
       (《中医杂志》(6):224,1961) ⒇治产妇恶露淋沥,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悸汗出:贯众(醋蘸炙干)为末。
       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妇人良方》) (21)治漆疮:贯众,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
       (《千金方》) (22)治便毒肿痛:贯众,酒服二钱。
       (《多能鄙事》) (23)治火烧疮: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
       (《岭南采药录》) (24)解轻粉毒,齿缝出血臭肿:贯众、黄连各半两。
       煎水,入冰片少许,时时漱之。
       (《积德堂经验方》) (25)治骨鲠:缩砂仁、甘草、贯众等分。
       上捣为粗末。
       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
       (《普济方》缩砂散)
    【临床应用】贯众品种较多,各地临床报道,大多未经鉴定。
        ①预防感冒将贯众制成冲剂内服,每人每次12克(相当于生药9钱),每周2次。
       预防服药观察306人,观察期间发病者占12.02%,而对照组340人中发病者占33.2%。
       亦可用贯众3钱、桑叶1.5钱煎服,每天1次,每周连服2天,共服3周。
       服药者671人,发病者占3.56%;对照组649人,发病率为8.32%。
        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内服粉剂或片剂,成人每次2克,10岁以下1克,1岁以下0.5克,每周服药1次,连服2周。
       在4764人中检出健康带菌者(咽拭培养阳性)59例,按上法服药后,复查均转为阴性。
       以后每月再按上法服药2周,经3个月后再次复查,仍为阴性。
        ③治疗胆道蛔虫病用贯众、苦楝根皮各75克(15岁以下儿童每次每岁各5克),水煎两次,煎液混合浓缩成100毫升左右,空腹时1次顿服,连服2日。
       病情急剧者可日服2次,连服2次后须间隔1、2天再服,以防中毒。
       除便秘者外,不必服泻药。
       观察34例,服药2~6次,症状、体征消失者30例,显著减轻者4例,所有病例均在服药后1~4天内连续排出蛔虫。
        ④用于收缩子宫用粗茎鳞毛蕨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原药1克,行肌肉注射或子宫颈局部注射,重症剂量加倍。
       治疗产后出血、流产后出血、人工流产、剖腹产及葡萄胎手术共48例,有效率91.6%。
       一般在用药后10分钟左右出现明显子宫收缩,随即流血减少直至停止。
       另有报道用乌毛蕨制成注射液,轻症2毫升(相当生药5克),重症4毫升,肌肉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及产后流血52例,均在注射后3~5分钟出现明显的子宫收缩,无一例失败,且注射后无任何副作用。
        此外,不少地区曾用贯众配合苦楝皮、紫苏、土荆芥组成复方,治疗钩虫病,但疗效差异极大。
       
    【名家论述】①《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
       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
       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②《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
       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癥瘕。
       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
       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③《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癥之药也。
       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癥,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
       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④《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止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
       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
       《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
       故时疫盛行,宜浸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著,不得以轻贱而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