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星尘 西瓜:唐朝陶瓷影响阿拉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1:36:52

[转载]唐朝陶瓷影响阿拉伯

(2010-07-13 11:35:07)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古玩鉴赏 原文地址:唐朝陶瓷影响阿拉伯作者:程庸

伊斯兰白地彩绘釉陶与唐三彩、唐青花

          

           左:波斯青花;右:为唐青花(波斯青花受唐青花影响,质量也不如唐青花)

有些西方专家这样说,9-11世纪的伊斯兰陶瓷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辉煌程度足以能够和中国陶瓷媲美。这个时期的伊斯兰陶瓷是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陶瓷现象,而伊斯兰陶瓷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在于与唐朝陶瓷文化交流的结果。

    唐朝三彩、白瓷、长沙窑、越窑等瓷器传入阿拉伯之前,阿拉伯地区还没有白地彩饰釉陶,可以说阿拉伯白地彩绘釉陶是在我国唐朝陶瓷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随后才有了波斯三彩、青花釉陶等。

有关伊斯兰陶瓷与唐朝陶瓷的关系,西方也有不少专家已经研究得出结论:

在唐朝白瓷的刺激下,阿拉伯陶工开始试制白地釉陶,其办法就是在铅釉中加入微量锡,于是出现了不透明的白地釉陶,接着在白地上施彩,形成各类彩色釉陶,包括三彩、青花釉陶等。

伊斯兰的白地彩绘釉陶,其白釉成型部分,灵感来自于唐朝的白瓷;彩釉装饰技术来自唐三彩、长沙窑等窑口的启发;而不少器形特别是碗盆类产品则借鉴了唐朝很多窑口的陶瓷,如邢窑、越窑、长沙窑、巩县窑等。

左:波斯三彩;中:唐白釉碗;右:波斯三彩(明显看出波斯三彩受唐白釉、唐三彩的影响)

 一些陶瓷学者也这样认为,美索不达米亚的锡白地彩饰釉陶,不管是绘上蓝色还是绿色的纹饰,都是对中国器物的仿效(1)。

   “阿拔斯王朝早期,9-10世纪,生产一种不透明的白地陶器。从中国唐朝进口的白瓷和炻器令伊斯兰世界欣羡不已,这激励了近东阿拉伯陶工用某种方式来模仿。因为之前他们还不能生产瓷器,他们模仿中国瓷器的形状,用不透明的白釉或灰釉覆盖在陶胎上,然后在器物上装饰钴蓝色,以简单的花卉、树木图案或单纯的文字装饰呈现。(2)(3)”

   “阿拉伯的塞尔柱王朝时期虽然已进入了11世纪,生产类似的白地彩饰釉陶仍然可看出是受唐朝器物的影响。科威特博物馆藏有62件这个时期的藏品。这些器物以白地彩色为主,有时带一点绿彩,有时有花纹,有雕刻,有镂空装饰,有模印,非常偶尔出现釉下青花(注4),”表明青花釉陶当时生产的少,主要是技术不过关。如图为塞尔柱王朝时期生产的白釉壶上点划的青花,发色不够纯正,工艺也较粗糙。而这件白釉青花釉陶五管瓶,却是塞尔柱王朝时期生产的高质量的产品,其色泽模仿唐白釉蓝彩、造型可能受到越窑五管瓶的启发。

    “自14世纪始,中国瓷器再次传入阿拉伯地区并对那儿产生影响,波斯、叙利亚、埃及与土耳其等地,都试图制作一种蓝色装饰的陶器,以模仿中国风格。(注5)(注6)”这些文字资料表明,白地蓝彩在早先技术还不成熟,到了14世纪仍在继续试验,不过这时模仿的对象已经不是唐朝器物了,而是景德镇出口至阿拉伯的青花瓷。

   中国陶瓷专家汪庆正在研究阿拉伯陶瓷时也说,在唐朝白瓷没有传入阿拉伯之前,他们并没有白色陶瓷,在唐朝白瓷的诱惑下,阿拉伯陶工开始试制白地陶器,其办法就是在铅釉中加入微量锡的氧化物,开始制造锡釉陶器,于是出现了不透明的白地陶器,接着在白地上施彩,其中之一就是施钴蓝进行装饰,伊斯兰地区的青花釉陶由此诞生(7)。

    唐朝陶瓷的外销,是一个文化交流现象,阿拉伯地区作为接纳方经历了一个从完全吸纳到渐渐变形最终创造自己风格的过程,如阿拉伯人接纳唐三彩后,加入了自己的文化元素,如习惯在器物中刻划带有宗教色彩的菱形图案等。而唐朝出口陶瓷,为了适应外销需求、接纳方的文化诉求,常常出现了一些西亚、波斯风格的图案。

当然有关伊斯兰陶瓷与唐朝陶瓷关系的学习研究,困难较多,我近十年每年去欧洲,在博物馆参观了不少伊斯兰陶瓷,还有我参加欧洲的拍卖会,以及在各类古玩市场看到的一些伊斯兰陶瓷,搜集了不少外文文献与图片,发表出来,供朋友们欣赏。这儿通过图片探究唐朝与伊斯兰陶瓷造型与色彩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对比。

(全文发表在刚出版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五辑上,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辑,紫禁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