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铁皮魔暴龙:秋季养生宝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9:37:13

秋季养生宝典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卢文洁、任珊珊、涂端玉、翁淑贤、伍君仪、饶贞

  文字:卢文洁、任珊珊、涂端玉、翁淑贤、伍君仪、饶贞

  统筹:江小川、秦晖、黎蘅

  策划:李婉芬、黄卓坚

  T2 T4 T6: 秋燥来袭 专家教你醒脾、润肺、养肝

  T8 T10:   小儿秋季腹泻 勿滥用抗生素

  T12 T14:   秋燥扰人 最易咽痛干咳流鼻血

  T16:      秋季出游防虫攻略

  T18:      菊香蟹肥:你有“口福”啖吗? 

  T20:      入秋须“带眼识果”

  T22:      金秋备孕正当时 造人须待春暖天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饶贞

(gettyimages供图)

  秋季最适合脾气恢复,进补时应注意选滋阴而不腻的药材

  文/记者饶贞 通讯员李朝 

  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思华

  经过一个长夏的湿困,平素脾虚湿重之人在秋天来临时,往往会感觉相对舒服一些。由于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相对干燥的秋季可以说是最适合脾气恢复的季节。如果能利用这个季节调理脾胃功能,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症状

  初秋易口干、大便干燥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思华分析说,初秋气温尚不稳定,早晚温差大,晨起秋凉,白天较热。同时,干燥也是这个季节的一大特点。在这种气候之下,一些市民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唇干、口渴等不适。 

  此外,大便干燥也是秋季较易发生的情况。

  杨思华分析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大便干燥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虚、脾虚引起的运化功能不好,中医形象地称之为‘无力行舟’;另一种则是阴虚引起的津液不足,以老年者居多,中医称之为‘无水行舟’。” 

  分析

  秋季最适合脾气恢复

  “《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年四季的养生调理都应顺应季节和气候的特点。”杨思华分析说,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经过一个长夏之后,当秋天较干燥的气候来临时,平素脾虚湿重之人,往往会感觉相对舒服一些。 

  她表示,秋季可以说是最适合脾气恢复的季节,“在秋季,人更不易出现长夏时那种湿、困的感觉。如果能利用这个季节来调理人的脾胃功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支招:

  补而不燥、滋阴而不腻 

  杨思华提醒市民,秋季虽然是一个“健脾”、“醒脾”的好时节,但在进补时应注意选补而不燥、滋阴而不腻的药材,“辛辣、壮阳效果好的食物并不适合秋季吃,比如羊肉、狗肉等,在气候本身就干燥的情况下补得太燥,很容易上火。” 

  此外,太滋腻的药材也会影响脾胃,她提醒说:“熟地、黄精等药材相对比较滋腻,在阴虚情况下可以选用,但不要用太长时间。” 

  她同时建议市民,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一定别忘了多运动,“在这个季节运动,人的心情往往会更舒畅,也更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汤水推荐

  1.“四君子汤”  

  在秋季的汤水方面,杨思华特别推荐“四君子汤”和雪梨炖冰糖。其中,“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种药材组成,可以用来炖肉,如排骨、鸡等。如果觉得党参比较燥,还可用太子参替换。 

  2.雪梨炖冰糖  

  秋季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节,杨思华特别推荐雪梨炖冰糖,“它既润燥,又不像生吃雪梨那样那么凉,可谓一款秋季最好的糖水。”

  3.胡萝卜玉米马蹄骨头汤

  对普通市民而言,胡萝卜、玉米、马蹄煲骨头汤是一款非常适合秋季饮用的汤水。还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马铃薯或西红柿。

  杨思华表示,这款汤水营养丰富,既养阴又不腻,大人小孩都能喝,“肝火旺的人喝了不会燥,脾胃虚的人吃了也不会凉。” 

秋燥来袭,润肺正当时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饶贞

(gettyimages供图)

  秋季可适当多吃百合、白莲子、银耳、燕窝、莲藕等白色食物

  文/记者饶贞 通讯员李朝 

  医学指导/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宁

  “秋分”之后,雨水渐少,空气中的湿度减少,秋燥成为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气候特点。中医认为,秋季是肺金当令之时,若疏忽保健,易于被秋燥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

  分析

  “喜润恶燥”

  肺为“娇脏”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季属‘金’,而肺也属‘金’,可以说,秋季是养肺的‘黄金季节’。”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宁指出,中医认为,肺主宣发与肃降,它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与此同时,肺又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陈宁指出,秋燥是秋季本身的一大气候特点,而肺却是一种“喜润恶燥”的“娇脏”,因此秋季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润肺。

  学做呼吸操

  陈宁建议市民,秋季早晚锻炼时可试试做呼吸操,“因为养肺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会呼吸,并且是大呼吸,以起到平衡阴阳,呼吸精气的作用。”

  1.胸式呼吸: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廓,然后大口吸气,大口吐气。如飞鸟扩胸练肺,有利于深呼吸。平时多学做飞鸟的扩胸及含胸运动,可配合深呼吸进行,对心肺大有好处。   

  2.腹式呼吸:把气深吸到腹部,鼓起小腹,最后引气沉于下丹田(在脐下3寸)。停顿几秒钟后,再把气从鼻孔呼出。正如乌龟用腹部呼吸一样,不但能让呼吸畅通,更重要的是能让人像乌龟一样长寿。   

  3.闭气呼吸:把气深吸入肺后,尽量闭气,然后大喘气。闭气呼吸古代养生家称之为胎息功。就是闭气后在意念的指引下,把气从千千万万个皮肤腠窍(小毛孔)透出,就像胎儿呼吸一样。目的在于打开皮肤气孔,开放微循环。

  支招

  多吃白色食物

  虽然现在已经是秋季,但广州气温依然较高,陈宁提醒市民,此时饮食上不可再像夏天那样吃得过于寒凉,苦瓜、绿豆等寒凉食物若在秋季吃得过多,不仅伤肺,而且还会伤及脾胃。 

  “总体而言,秋季饮食应以清补、润肺为主。”陈宁表示,中医认为,白色的食物可入肺,市民在秋季可适当多吃百合、白莲子、银耳、燕窝、莲藕等食物。以下是她向市民推荐的几款秋季润肺汤水: 

  1.西洋参炖乳鸽: 

  乳鸽2只,西洋参40g,淮山50g,红枣8个,生姜2片,隔水文火炖3个小时。功效:清补益气、补肺健脾。

  2.二冬炖鲍鱼: 

  鲍鱼100g,猪瘦肉250g,天冬50g,麦冬50g,圆肉25g。功效:滋肾润肺、养阴清热。

  3.雪耳猪骨汤: 

  猪脊骨750g,雪耳50g,青木瓜1个(约750g),红枣5个。猪脊骨和木瓜煮滚后,改文火煮2个小时,最后放入雪耳煮半小时。功效:清燥润肺、健脾生津。

秋季养肝:补充蛋白应少而优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伍君仪

(gettyimages供图)

  过多食用腊味等肥腻食品会增加脂肪在肝的积累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

  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文茹

  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体,负责分泌胆汁,又承担着各种物质的合成、代谢、解毒等重要功能。秋季气候干燥,水分丢失增多,毒素排泄减少,而此时进食量有增无减,令肝脏不堪重负。广州有医学专家指出,慢性肝病的患者补充营养很有讲究,关键是补充蛋白质要量少质优。

  病因

  油多水少 

  折煞肝脏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文茹介绍,秋季到医院看肝病的人明显增多,原因有如下几种: 

  秋季人们进食增多,高蛋白、高脂肪增加了肝脏的负荷,过多食用腊味之类的肥腻食品只会增加脂肪在肝的积累,一些食品在制作和煎炸烹饪的过程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全被转化成饱和脂肪,也对人体不利。 

  如果饮食不洁,还有被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危险。 

  秋季气候干燥,若不注意补充就会导致体内水分不足,影响肝脏解毒排毒,造成毒物的蓄积。 

  此外,年底应酬增多,喝酒摄入的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

  发病

  慢性肝病

  最怕感染  

  患有慢性肝脏疾病的人,秋季很容易复发。张文茹称,这些患者的肝脏制造免疫抗体的能力下降,使得身体的免疫力低下,遇到秋季温差增大,如果夜生活过多影响了休息,就很容易发生呼吸道、肠道等感染,严重时产生败血症——这对负责解毒、排毒的肝脏而言犹如雪上加霜。 

  不胜负荷的肝脏可爆发急性肝炎,出现恶心、呕吐、黄疸、食欲下降等症状。但张文茹提醒,更多的时候肝病缓慢发作,症状隐蔽。建议在秋季复查一次肝功能,做一做肝脏B超。 

  提醒

  慢性肝病患者

  特别要注意蛋白质摄入

  在秋季给肝脏保驾护航,张文茹建议慢性肝病患者特别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

  过去提倡肝病患者多摄入蛋白质以促进机体修复,但后来发现摄入蛋白质过多导致体内产氨等含氮毒素增多,可诱发肝性脑病而令患者精神错乱或陷入昏迷。

  正常人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宜在80克~100克,但慢性肝病患者要减少到50克~60克,而他们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就得尽量摄入优质蛋白,例如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代谢产氨较少的鱼肉、鸡肉、牛奶、黄豆等,而含芳香氨基酸较多、代谢产氨较多的猪牛羊肉则不宜多吃。

  多吃蔬果,避免辛辣食品

  燕窝、鱼翅等“补品”含优质蛋白有限,吃了白占据蛋白质的“配额”,不宜纳入食谱。

  正常人没有必要摄入蛋白粉,慢性肝病患者才需要补充,但应该听医生的具体指导,因为很多人的营养不良是由于热量不足而非蛋白不足。患者还可多吃蔬果。肝脏门脉高压造成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避免辛辣食品。

小儿秋季腹泻勿滥用抗生素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卢文洁

(gettyimages 供图)

  秋季腹泻是病毒感染所致,滥用抗生素治疗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文/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葛峰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崔其亮教授、主任医师谭小华医师

  中秋已过,小儿秋季腹泻发病增多,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介绍,广医三院儿科门诊目前1/4~1/3的患儿都是因为秋季腹泻前来就诊,大部分为半岁到一岁的小宝宝。

  不少80后家长对秋季腹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看到小孩持续拉肚子非常焦虑,在治疗时盲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很常见。为此,儿科专家特别介绍了秋季腹泻的病因、预防、治疗要点。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轮状病毒

  秋季腹泻,是指集中发生在每年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但通常9月起发病数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最多见。造成秋季腹泻的原因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其中70%左右的病例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中,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其中,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说,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会发生,秋冬季是感染高峰期,所以叫“秋季腹泻”,简称“秋泻”。这种疾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治疗

  病毒感染乱用抗生素反加重

  崔其亮说,国内调查结果显示,秋季腹泻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50%~80%,可见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较为普遍。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的秋季腹泻来说,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且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秋季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跟其他病毒一样,是不怕抗生素的。抗生素消灭了肠道正常细菌,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等。另外,应用抗生素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

  预防

  观察孩子大便尽早发现迹象

  既然秋季腹泻的祸首是病毒,那怎么在孩子和病毒之间建造一层防护网呢?广医三院儿科主任医师谭小华说,孩子出现生病前兆或迹象时,妈妈应该能细心观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比如孩子某一天的大便次数由一次变为两次,内有未化之物,或孩子的舌苔突然变得白厚,这都是孩子消化系统运转不正常的信号。这时要给孩子的食物减量,尽量喂食易消化吸收的东西,比如水果、蔬菜、蛋羹和米汤等。不要怕孩子营养不全面继续喂许多的肉鱼虾等。少吃反而会减轻他的肠胃负担,提高免疫力,对健康有益无害。另外,喂食酸奶(1岁以上)也是改善消化不良的一个好方法。

  多让孩子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加强户外活动也可以防秋季腹泻。户外活动是提高呼吸道黏膜抗病能力的有效手段。即使冬天,在不太恶劣的天气里,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让孩子接触室外冷空气,也是非常必要的。

秋季腹泻护理七大法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卢文洁

(gettyimages 供图)

  注意家居清洁,适当减少食量,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文/记者卢文洁 通讯员葛峰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崔其亮教授、主任医师谭小华医师

  孩子得了秋季腹泻,怎么办呢?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一院崔其亮教授说:应用食物疗法和注意忌口是防治秋季腹泻的有效方法。服用口服补液盐,做好液体疗法,合理应用药物,一般病程在5~8天就可完全治愈。另外,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饮食特点,以不同的饮食调节法治疗秋季腹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卫生清洁,家庭隔离

  孩子得了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喂孩子前认真洗手;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奶瓶每次使用清洗后,最好高温烧煮消毒20分钟;病孩应家庭隔离,粪便妥善处理,便器、尿布彻底消毒;孩子的用具与大人分开,患病孩子应有专用消毒盛器和消毒锅。

  2.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谭小华说,可以给患儿饮用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防治脱水。如没有ORS,可用汤加盐溶液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500毫升+白糖10克+细盐1.75克+水500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如孩子腹泻加重,并伴有高热、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3.家庭护理,细致观察

  谭小华提出,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观察大便次数、量及形状,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病儿每次大便后应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开水冲洗肛门及周围,预防发生臀红及泌尿系感染。如果已经形成臀红,可涂鞣酸软膏或金霉素鱼肝油等。同时注意有无排尿。

  4.适当饮食,迅速康复

  秋季腹泻的孩子一般无需禁食,即便要禁食,也不宜超过6~8小时。因为禁食可能会导致孩子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在孩子腹泻时,可适当延长喂哺时间,减少喂哺量,孩子不吃不要硬逼,非常喜欢吃的也不要没有限制。崔其亮指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要点是继续喂食,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条。

  5.急病投医,资料齐全

  当孩子腹泻情况严重,或者伴随其他症状,父母必须及时带孩子就诊。到腹泻门诊就诊,别忘带大便,只要是3天之内的就行。只有查大便,才能将小儿的病情与其他肠道疾病区分,准确诊断,以便对症下药。

  6.日常喂养:可少吃勿多吃

  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荤菜类少吃。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孩子的消化系统抵抗力得到了保障,免疫系统也慢慢建立起来。

  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妨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7.适当活动,加减衣物

  腹泻期间,孩子排出多,进食、吸收少,身体的能量产生少,提倡孩子多休息,但不是绝对卧床,可以给予适当的活动时间。

  早上醒时孩子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孩子不要着凉。

秋燥扰人最易咽痛干咳流鼻血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翁淑贤

(gettyimages 供图)

  咽喉干燥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多喝水是预防之道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教授孙志佳

  临近十月,秋燥越来越明显,不少人出现口唇干裂、鼻咽不适、大便干结等症状。专家指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都是燥邪伤肺的表现。这个时节既是养肺之际,又是伤肺之时。根据中医 “燥则润之”的原则,在出现“干燥症”时,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通过食疗来防秋燥。

  秋燥威胁

  肺部健康

  孙教授称,燥是秋季的主气,这个时节的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我国自古有燥令伤肺之说。

  据孙教授介绍,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见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其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咽喉干燥 

  容易引发气管炎

  “肺主一身之气,要防治干燥症,关键在于养肺。”孙教授称,入秋后,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或是病人遭病毒、细菌感染时,其鼻咽部刚开始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还可出现便秘症状。

  所以,只有肺好了,全身跟肺相关的其他功能才能跟着好起来。他建议一旦出现“燥咳”或其他可疑的“干燥症”,不要不当回事,而应及时调治以润燥,解除对肺乃至全身的“威胁”。

  食疗防秋燥

  百合银耳 润肺佳品

  孙教授称,根据中医 “燥则润之”的原则,在出现鼻燥、唇干、咽痛、干咳时,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方法很简单,可视个人症状选滋补肺阴、清除燥热的银耳、百合、银杏、莲藕、莲子、菱角等药材或食物入粥,下面介绍的几款粥品也可一试:

  百合粥:

  取百合50克,大米或糯米100克,先将百合与米分别淘洗干净,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与米熟烂,加糖适量即可食用。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烦躁和失眠有好处。

  银耳粥:

  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山药粥:

  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应对皮肤干痒不能光靠润肤露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翁淑贤

(gettyimages 供图)

  ●秋季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容易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而发痒

  ●可通过涂搽护肤品,并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外防内调双管齐下来防治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庄文斌、吴亮军

  医学指导/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傅南琳主任中医师

  每年秋风起,医院皮肤科总会迎来一批皮肤瘙痒的病号。专家介绍,眼下这种带有明显季节性的皮肤瘙痒症其实是由风、燥所致,因为风盛容易干燥,燥盛容易生风,风燥相济,使得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而发痒。可通过涂搽护肤品,并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外防内调双管齐下来防治。

  风燥相济

  皮肤易瘙痒

  “一转入秋,门诊就多了不少皮肤瘙痒者,他们有的仅表现在四肢,有的全身都痒。特别是北风一起,更痒得整晚难以入睡,白天也浑身不自在。”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傅南琳主任中医师从中医的角度解释称,秋季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和病变机理跟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秋主燥,这个季节常有北风呼啸南下,风盛容易干燥,暴露在外的皮肤受到空气中风燥之气的侵袭,因而失去了津液的滋润营养,所以容易出现瘙痒的症状,不少患者还会因搔抓皮肤继而出现抓痕、血痂等症状。

  “这类病尤其多见于老人或一向阴虚或血虚内热的人群。”傅南琳分析称,这类人多出现阴津亏虚、血虚、血燥、血热,容易生风,在这种季节,人体的“内风”与自然界的“外风”相互影响,风燥相济因此更易发病。

  外防内调

  远离皮肤瘙痒

  傅南琳建议,可从外防和内调两方面来预防秋季皮肤瘙痒症。

  外防:涂润肤品,穿棉质、丝质的内衣。秋风起时应尽量让皮肤少暴露在外,可选择穿厚薄适度的长衣长裤,避免因皮肤缺水更严重而变得更干甚至皲裂。

  洗澡水温最好保持在39℃左右,冲洗时间不要过长。浴后可适当涂搽蛤蜊油、甘油、白凡士林等少刺激的油脂或护肤膏。皮肤特别干痒者,也可用适量橄榄油按摩干燥部位以润肤。

  内调:吃一些生津养液的食物或药物,注意少饮酒或不饮酒,少食辛辣及海鲜等“易发物”,定量多次补水。另外,多吃蔬果也可达到润泽皮肤的目的,例如,可多食梨子、石榴、提子、葡萄、桑葚等。

  皮肤瘙痒

  可引起皮肤感染  

  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在外观看似正常的皮肤上出现瘙痒,可以是全身皮肤发生广泛性的瘙痒,也有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见。也有由于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辛辣食物后引起加重。

  瘙痒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晚上较轻者痒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以过去;重者剧痒难忍,一旦发生难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搔抓,而难以入睡。 

  瘙痒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长达数小时,短的持续几分钟即可过去。因为搔痒,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秋季出游防虫攻略:皮肤长包莫用指甲画十字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伍君仪

蛇虫毒蚊,正在野外等着你的到来。CFP图片   被蚊虫咬出包包,不能听信民间传言用指甲在上面画十字或井字,以免皮肤破损造成感染。CFP图片

  出游可带上小小的吸奶器,可减少毒蜂毒蛇注入体内的毒素。

  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

  医学指导/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其林

  秋色如画,市民纷纷出游野外。然而远离尘嚣并不意味摆脱一切烦恼,因为野外的蚊子、毒虫、毒蛇,乃至植物发出的不明气体,都会侵害你的皮肤,轻则长出个包包瘙痒不止,重则皮肤坏死甚至休克。皮肤科专家建议,秋日出游之前应带好多种预防药品,特别提醒不要相信民间传言,用指甲给皮肤包包画十字,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画十字反而增加感染

  在野外的草地、深山、密林里,人们经常被蚊虫咬出一个个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其林介绍,蚊子、螨虫等叮咬后引起虫咬性皮炎,局部可出现红斑、红肿、丘疹、风团,甚至冒起水泡。被虫咬的最大特点就是痒,令人烦躁甚至恶心,游兴大减。

  在虫咬之外,野外漆树分泌的漆酚也可让皮肤过敏,有过敏体质者接触后便会产生瘙痒的风团。秋天皮肤变得干燥,老年人尤其如此,出外更容易过敏。

  民间流传,只要在瘙痒的包包上用手指甲画上一个十字或者井字,就能消散止痒。李其林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指甲锐利容易弄破皮肤,造成伤口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把虫子注入的毒液挤出来,以最大限度减少炎症与过敏反应。不幸中招后,可用清水冲洗叮咬过敏处,用肥皂水冲效果更好,因为其碱性可以中和虫子毒液的酸性。

  吸奶器大战毒蜂毒蛇

  被蜂蜇到,应马上用5%~10%的氨水冲洗。若蜂针还残留在皮肤上,可用指甲或者小镊子取出。为了尽量减少皮肤内的毒液,可以用哺乳用的吸奶器吸出。万不得已不要用口去吸,以免毒液被口腔黏膜吸收或者不小心咽到肚子里。若被蜂蜇了多处,伤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被蛇咬伤,首先要看伤口牙印,留下两个牙洞的多数是毒蛇,留下两排牙印的多数是无毒蛇,当然也有例外。毒蛇咬伤后2~5小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瘫痪、组织坏死等。此时首先应把肢体的近心端扎住,然后用吸奶器尽量吸出毒液,并且冲洗伤口。初步处理后,应及时将伤者送到医院,用抗蛇毒血清治疗。目前这类血清都是多价的,即不一定是针对某种蛇毒的特异解药。当然,如果明确是什么蛇咬的,又找到对应的特异血清,自然效果最好。

  预防:多带药物有备无患

  李其林建议,秋日出游不要到潮湿、阴森、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因为那里多有蛇虫出没;旅游期间多喝水以减少皮肤干燥;尽量穿长袖衣服,戴上帽子还可把飞虫吸引到帽子上去;准备好肥皂以及如下药物:激素皮膏、痱子水(炉甘石洗剂)、氨水,以及一些口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片、咪唑斯汀片等。 

菊香蟹肥:你有“口福”啖吗?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涂端玉

(gettyimages供图)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梅枚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刘超教授

  金秋菊香蟹肥,又到了一年一季品尝螃蟹的好时节。

  螃蟹虽味美,“口福”却并非人人有,乐极生悲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胆囊炎发作、腹泻以及过敏。专家提醒:对于已有胆囊结石或脾胃寒凉、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还是少碰螃蟹为宜。此外,如果正处于感冒发烧或伤风阶段,也应暂时忌口。

  贪吃大闸蟹

  胆囊炎发作

  最近,曾姨的女儿买了几只品质不错的大闸蟹回家孝敬妈妈。将近一年没吃螃蟹了,曾姨一时兴起,吃下了三只。当晚睡到半夜时分,曾姨的上腹部开始剧烈疼痛,痛得冷汗直冒。女儿赶紧将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其为急性胆囊炎发作。

  “大闸蟹是高胆固醇食品,对于已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而言,极其容易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刘超教授介绍。

  专家解释,一次吃下大量的高胆固醇食品,胆囊强烈收缩以排出胆汁来帮助消化,这一来一去的收缩,已有的胆结石就容易被挤到胆总管或胆囊管中,造成胆管梗阻,随后胆汁无法流动,淤积在胆囊内,过量的胆盐便会损害胆囊黏膜,引起炎症。

  高血脂症女性

  慎食大闸蟹

  专家介绍,女性尤其是肥胖女性,非常容易患胆囊结石。“有高血脂的女性应特别小心,不能肆意进食大闸蟹,以免刺激胆囊炎急症发生。”

  此外,痛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孕妇、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和小孩,吃蟹最好尝尝鲜就好,不能多吃。对于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或肝炎活动期的病人,应慎吃螃蟹,以免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发热、感冒时,应暂时忌口,等痊愈后再吃蟹。有皮肤病在身或体质过敏的人群不要冒险吃蟹。白癜风患者更不能吃螃蟹,以免病情扩散。

  专家提醒,普通人吃螃蟹一次也不要超过两三只。这是因为螃蟹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吃多了可能难以消化。

  吃蟹小贴士

  选蟹有讲究 剔除四器官

  选蟹是门学问,如果挑到死蟹,吃下去可能会中毒。“螃蟹在濒临死亡时,身体会分解产生组胺类物质,这是一种有毒物质,螃蟹死亡时间越长,它分泌的越多,就算煮熟也破坏不了,所以千万不能吃死蟹。”专家介绍,挑选螃蟹时最好要看到其青背白肚、动作矫捷、蟹毛丛生,这往往意味其“体健貌端”。

  此外,螃蟹并非全身都可吃,螃蟹一般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而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蟹腮、蟹心、蟹胃、蟹肠四个部位最好全部剔除干净,因为这些部位容易藏匿细菌、污泥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吃蟹蒸透 辅以姜醋

  “螃蟹属于河鲜、湖鲜,如果醉吃或生吃,容易感染肺吸虫,所以一定要蒸煮熟透了再吃。”专家介绍,生吃螃蟹还可能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中毒,出现肠道发炎、水肿等现象。

  专家介绍,蒸蟹最好开锅后再加热半小时,以防蟹内微生物未被彻底杀死。“会吃蟹的人,都会佐以黄酒、姜末、醋等,这是因为蟹性寒,如果光吃蟹容易伤胃。”专家建议,脾胃虚寒者吃蟹最好“点到为止”,以免因食蟹而引起腹痛腹泻。

  存放太久的熟螃蟹极易被细菌侵入而污染,因此,螃蟹最好现蒸现吃,如果实在没吃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入秋须“带眼识水果”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涂端玉

烂熟的瓜果又便宜又鲜甜,以为捡了大便宜的人请注意:吃了可能拉肚子。CFP图片

  “精明”的市民专挑其貌不扬的水果,以为又便宜又甜,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吃了可能得急性肠胃炎。

  文/记者涂端玉 通讯员梅枚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超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授张诗军、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营养师潘虹谷

  柿子、梨、山楂、大枣、杨桃、石榴、柑橘、柚子、芭蕉、甘蔗、猕猴桃……中秋过后,广州市场上陆续迎来了很多新鲜水果。金秋时节本就容易口干舌燥,不少热爱蔬果的羊城市民趁此大快朵颐。秋天应多吃哪些当季水果?何类特殊人群应“悠着点”?还请营养师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柿子一天别吃俩

  便秘者少吃葡萄

  “吃水果应适量,千万别贪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授张诗军介绍说,水果家族的成员们看似味道甜美,但其实全都个性鲜明,稍不留心就可能没吃出健康,反吃出问题来。

  以葡萄为例,如果本身就排便不畅者,秋天最好少碰它。临床上发现,葡萄吃太多的确可能导致便秘加剧,所以排便有困难者最好多吃香蕉、少吃葡萄。

  每年秋季柿子大量上市,应运而生多了一批“胃柿石症”的结石患者。“柿子含大量单宁、柿胶酚,具有较强的收敛力,它所形成的结石比普通的泌尿系统结石危害更大,可以短时间内就对人体产生干扰,这种病在临床很常见,所以建议一天吃柿子不要超过两个,最好别空腹进食。”

  桔子也在秋天上市了,张诗军提醒说,桔子富含维生素C,一旦过量摄入,会令人体内代谢的草酸会增多,易引起尿结石、肾结石;此外,吃太多桔子还可能引起牙周炎、咽喉炎等。 

  歪瓜裂枣虽更甜 

  吃了当心肠胃炎

  不少练出“精明眼”的市民在买水果的时候专挑歪瓜裂枣,价钱上矮一截不说,而事实也常常证明,它们“外表酷内里甜”,的确会比一般水果的口感更佳。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超刚介绍说,在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压迫、水分以及糖分过多等原因影响,都可能导致有些果实外表爆裂,也就形成了常说的歪瓜裂枣。这些在适当的“逆境”胁迫下生长出来的畸形果实,往往更容易趋于成熟,因为逆境会刺激果实中的乙烯更快释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实成熟的一种物质,它可以促进果实中积累的淀粉转化成双糖或单糖,同时还能降低果实酸度。所以吃起来当然甜味多酸味少了。所以从这种角度来说,歪瓜裂枣更好吃是有一定依据支持的。 

  买水果不能只追求味道甜美,安全才是第一大考虑要素。其貌不扬的水果安全系数也更高吗?专家认为未必。“外皮对果实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如果外皮破裂,果实就可能被许多细菌及虫卵等污染,吃了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

  由此看来,歪瓜裂枣口感虽甜,但并不见得非常安全。”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营养专业营养师潘虹谷这样认为。

  特殊人群吃水果

  得“悠着点”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水果,每日摄入水果的热量要少于相当25克主食的热量,而且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

  心力衰竭、水肿严重者:不要吃含水分多的西瓜、梨、菠萝等水果,因大量水分会使心力衰竭、水肿病情加重。

  体质燥热人群:宜吃梨、香蕉、西瓜,不宜吃葡萄、桔子、枣子、樱桃等水果。

  发烧病人:应适当多吃具有生津止渴、解热散毒功效的梨、柑桔等水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伴有咽痛、咳嗽、痰多的病人,应吃梨、枇杷、橙子、柚子、杏、罗汉果等能化痰、润肺、止咳的水果。

  冠心病、高血脂病人:柑桔、柚子、山楂、桃、草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尼克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可以多吃一些。

金秋备孕正当时造人须待春暖天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9-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任珊珊、莫冠婷

深秋肃杀似乎有些悲凉,但却是分娩的大好时机。Getty Images图片

  研究显示,金秋或初冬出生的孩子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上都比其他季节出生者更胜一筹。

  文/记者任珊珊、莫冠婷 通讯员宋莉萍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黎小斌

  什么季节“造人”最好?许多人力荐秋天,理由是“天气宜人适宜行房,瓜果飘香便于补充营养。”但专家指出,秋季并非怀孕“造人”的最佳时机,但分娩选在秋季却好处多多。

  专家建议,秋季备孕和临产的妈妈们要根据体质注意调理,避免进补过度和不良情绪。

  秋季宜“备孕”

  而非“造人”

  “我和老公就是想要一个七月出生的巨蟹座宝宝。推算了一下,最好在十月份受孕。”已婚三年的凌女士说,平时工作忙碌,行房质量低,一直没能如愿。今年国庆假期,她已打算和老公去海边度假,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借机 “造人”。记者获悉,像这样趁假期出游以提高受孕机会的人不在少数。

  国外研究显示,秋天或初冬出生的孩子在智力和体力方面都比其他季节出生者更胜一筹,其中以10月~12月内出生者更为显著。

  “不孕不育的病人在春天受孕成功的机会更高,”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黎小斌说,“而秋天生仔更好养。”她指出,秋季临产不像夏天那样容易出汗,有利于避免感冒,产妇的肠胃功能比夏天好很多。因上市瓜果多,孕妇的营养补充比较充分,因此乳汁分泌较好。

  但是,冬天产子易得“产后风”,春天的病毒多,都不宜分娩。

  补叶酸

  是备孕第一要务

  备孕首先要补充营养。夫妻双方都应给自己“开小灶”加餐,计划怀孕时起至孕后3个月,多选择一些绿叶蔬菜、水果吃以补充叶酸。女性进补可避免宝宝出现先天性的神经管畸形,而男性如果叶酸水平过低,也可能导致精子活力减弱,精液中精子浓度下降。

  饮食调理方面,秋季进补别过度。黎小斌建议,多吃雪梨、苹果、葡萄等水果,对于缓解“秋燥”有一定作用。容易着凉、疲劳、体虚的女性,白天不妨吃少量姜,促进肠胃蠕动。此时要少吃火锅、过辣的食物。

  许多备孕女性常爱吃红枣、枸杞进行调理。黎小斌指出,吃太多红枣、枸杞会误事。因为红枣偏温,通常煲汤或者煮甜品一次放两三颗即可,不能一次吃十几个,也不要和枸杞、黑豆一起吃,以免影响大便,甚至流鼻血。

  备孕和产后要

  严防“悲秋”

  专家建议,别给自己制定造人“任务”,而要放松身心,适当运动,可以去氧气充足的地方散步、爬山,为怀孕提前储备体能。但最好不要在旅行途中“造人”,以免旅途奔波,孕后更加辛苦。

  还要注意的是,备孕的情绪调节也很重要,积极良好的情绪更容易怀孕,也更利于胎教,因为孕妇怀孕时的不良情绪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生后娇弱、爱生病。

  秋天是产子的最佳季节,但产妇闷在家里容易触景“悲秋”,加剧产后的情绪问题。黎小斌建议,家人要多关心产妇,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刚出生的宝宝身上,而忽略了妈妈。

  妈妈在产后要注意调节好情绪,可以上微博,宜关注好玩的博主和消息,对于针砭时弊、抱怨不平的沉重信息则尽量不接触。另外通过积极的色彩暗示把房间布置得充满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