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怎么显示低级任务: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循环路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8:30:23

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膀胱经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上共有67个穴位,连接大脑、眼睛、五脏六腑、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可治疗发热头痛、鼻塞、眼痛、腰背痛等症。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句话指出了膀胱储存和排泄尿液的作用。津液主要指的是尿液和人体中正常的水液两种,即膀胱既为津液之府,同时也是储尿排尿的器官。人体中水液的代谢是通过脾、肺、肾、大小肠、三焦等脏腑共同作用而完成的。肾接收脾胃下输的水液再经肾的气化,而生成尿液,下注并储藏于膀胱,等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将尿液排出体外。
    膀胱位于小腹中,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膀胱经气受阻时,津液无法泄出,会引起小便不利。还会出现以下症状,气上冲,头痛,眼球疼痛,颈项好像被牵拔似的僵硬疼痛,脊柱和腰部就像折断了一样的疼痛,髋关节无法屈曲,膝部如同被捆扎一般的麻木,小腿肚疼痛欲裂,痔疮,目黄流泪等。
    治疗以上病症,就要疏通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向上经过头顶,绕到项后,向下至背腰骶,然后沿下肢后外侧,最终到达小趾外侧。膀胱经上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肾俞穴:护肾第一要穴
    补肾有很多种方法,吃药也行,食疗也行,气功等锻炼都可以,如果要用穴位来保养肾脏,那首推的就是肾俞穴。
    针对病症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尿频,月经不调,性欲低下,阳痿阴冷,遗精,下肢肿胀,缓解全身疲劳。
    取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处。
    穴位解说:中医里肾为“先天之本”,人的健康、疾病的发生,都与肾气强弱有关。而许多疾病或者体虚气弱,也最终都会累及干肾。所以,要想防病祛病、养生保健,护肾是重中之重。
    治病小贴士:先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肾俞穴,然后再按压,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如果取穴的位置正确,按压时脑中会有声响般的反应。

委中穴:腰背健康保护神
    中医中说“腰背委中求”,指的就是委中穴了。这句话是说,凡是腰背疼痛都可以找委中穴来治。
    针对病症腰背痛,下肢疼痛,肌肉痉挛,缓解全身疲劳,膝关节周围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取穴: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膝后部横纹中点。
    穴位解说:委中穴是足太阳经上的合穴,而合穴的经气较为强劲,所以委中穴具有很强的祛风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治病小贴士:久坐引起腿部疼痛时,可按压此穴来缓解疼痛。委中穴除了擅长治腰背痛以外,还能降血压,治脑后疼痛和脚跟痛。

足太阳膀胱经其他穴位
    1.睛明穴:眼睛小卫士
    上学时,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其中有一节就是揉按睛明穴。睛者,眼晾明者,明亮;从此名就可得知该穴有明目的功效。
    针对病症视力下降,眼周皱纹,黑眼圈,眼充血,眼红肿,青光眼,白内障,遗尿,多尿,急性腰扭伤。
    取穴:眼内角的外上方凹陷处,鼻根与眼角的中间点。
    治病小贴士:此穴是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阳跷脉、阴跷脉五条经脉相会之处,所以此穴不仅能通络明目,还可治疗腰肾、膀胱的疾病。
    2.风门穴:自然护肤品
    听其穴名就可知道,它也是人体抵御风邪侵袭的一个重要屏障。
    针对病症感冒咳嗽,皮肤干燥瘙痒,过敏性病症,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破伤风等。
    取穴: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中医认为,过敏性疾病都是风邪所致,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等。风门穴能够疏风解表,因此对于各种过敏性疾病有很好的抗过敏和止痒功效。常常按揉此穴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3.膀胱俞穴:男性保健常用穴
    膀胱俞穴对于男性来说,是一个很有用的保健常用穴,若经常按压此穴,可以预防和减轻前列腺炎。
    针对病症:腰骶酸软或疼痛,盆腔炎,遗精,阳痿,肠炎,坐骨神经痛,膀胱炎,遗尿,糖尿病,子宫内膜炎等。
    取穴:平第二骶后孔,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膀胱周围有直肠,尿道,女性的子宫或男性的前列腺等器官,因此,膀胱俞穴的治疗范围被扩大了,不仅仅局限于膀胱或泌尿系统,还可以治疗遗精、阳痿、盆腔炎等生殖系统疾病。

 

4.肺俞穴:护肺要穴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会百脉,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所有与肺有关的疾病,包括皮肤瘙痒、色斑、粉刺等病症,都可取肺俞穴来治疗。
    针对病症:粉刺,黄褐斑,咳嗽,发热,呼吸困难,青春痘,全身困倦,皮肤干燥瘙痒,自汗盗汗等。
    取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此穴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感冒的所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5.心俞穴:护心要穴
  心主血,主神志,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不仅生理上如血管功能紊乱、面色苍白等病与心有关,人的精神情绪方面的障碍也与心密切相关。
    针对病症心慌,心悸气短,心痛,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癫痫等。
    取穴: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心跳过快、呼吸不畅时,可按压此穴几分钟,就能重新调整呼吸。心俞穴能养心安神,长期失眠或者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更适合常常在此穴按压或者叩击。
  6.肝俞穴:护肝要穴
  肝主疏泄藏血,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常常按压肝俞穴,可以疏肝理气、养血、安神、明目。
    针对病症宿醉,肋部疼痛,视力下降,月经不调,腰背酸痛,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神经衰弱,肝炎,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取穴: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肝气郁积会导致肋部疼痛,血也无法顺畅流行,造成不能养目而出现视力下降,或者血液无法营养面部皮肤而出现面斑、面黑,还能使月经不调,筋脉不通。因此,按压肝俞穴理气活血,上面的疾病自然就不见了。
  7.脾俞穴:护脾要穴
  脾主运化,统血,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脾和胃合称为“后天之本”,因此养生保健要健脾,健脾就找脾俞穴。
    针对病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痛,腹胀腹泻,呕吐,便血等脾胃肠道疾病.
    取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常常按压脾俞穴,可以健脾化湿、生血运化、养胃补气。
    8。胃俞穴:护胃要穴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可取胃俞穴来保护胃的健康,可行中和胃,令其受纳正常、升降有序,从而保证食物消化吸收功能的完成。
    针对病症胃炎,胃下垂,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取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胃俞穴可健脾和胃、止呕,从而保证食物被人体正常地消化和吸收。
  9.三焦俞穴:调三焦
  三焦划分为膈之上为上焦,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因此,一旦三焦出现问题,上至心肺,下到肾与膀胱,中还有脾胃,各种病症都有可能出现。
    针对病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呕吐泄泻,水肿,尿路感染,腰痛等。
    取穴: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三焦俞穴可调理三焦,具有利水强腰的功效。
    10.昆仑穴:祛寒止痛
    昆仑穴是一个对老年人很有益处的穴位,它可以治疗许多老年病,如高血压、眼花、腰腿痛等病症。
    针对病症:扭伤,脚部浮肿,腰背疼痛,高血压,失眠健忘,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等。
    取穴:外脚踝正后方凹陷处。
    治病小贴士:昆仑穴为足太阳经上的经穴,但此穴位于足踝外侧,极易遭受寒气侵袭,经气难通畅,就会导致各种疼痛。所以常常按揉昆仑穴,就是要打通足太阳膀胱经内的经气,祛寒止痛。
    11大肠俞穴:告别便秘
    常常刺激大肠俞穴,可以治疗便秘引起的诸多疾病。
    针对病症:腰痛,肠炎,痢疾,便秘,消化不良,阑尾炎,肠出血,坐骨神经痛。
    取穴: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病小贴士:大肠俞穴的位置正好是坐骨神经的发源地,而坐骨神经的下行路线与足太阳膀胱经挨得十分近。因此取大肠俞穴,可以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