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宠物小精灵超世代: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生活 城市居民资产会缩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16:50
人民币升值如何影响生活      城市居民资产会缩水

 

  经济增长引来升值压力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家赚了外汇,相对地为了平衡国际贸易,汇率要上升,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一,所以全世界都盯着人民币的汇率。

  中国的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是因为世界各地合法进入中国的外汇都汇集到了国家的口袋中,民间基本没有外汇储备。如果国外也把国民的外汇储备加到一起的话,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不是世界第一,比如日本全国外汇储备(传闻)就有八万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由于一大部分用在美国国债上,为了减少损失,可以减持,政府已经在做了。正如以前说的人民币升值,如果中国被美国列入《汇率操控国》,那么美国政府就可以合法地向来自中国的进口货物加收关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可以对单种商品一一加收。到那时,外资企业会出现撤离。

  当全世界都在比谁更衰退时,我国8.5%的GDP增长,不可能不引来人民币升值压力。

  升值助经济更均衡发展

  长远看,汇率上升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均衡发展。今年政策的重头戏是要“调结构”,一年多前,美国经济衰退之所以对中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模式。2007年我国GDP增速中出口带动部分达2%—3%(从GDP恒等式来看,尚未考虑出口的乘数效应),到2009年就变成-3.9%,落差如此之大使得我国经济非常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对出口的依赖过高。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手段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人民币升值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式。此外,正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20%多的升值,促使许多企业从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内陆地区,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内陆地区出现追赶沿海的现象,解决了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同时,内陆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因此内陆地区或者说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增快,有利于提振我国整体的消费增长。同时这几年当中,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较低端的消费杂项产品,包括鞋子衣服占比明显下降,而较高端的像电子设备、运输设备这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占比也明显提高。这也显示包括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内的政策促使我们出口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

  经济泡沫可能破裂

  谈到这个话题,首先要看看中国的几个支柱性产业,轻工制造业的出口、汽车业、房地产业。可以说这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如果人民币升值,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制造业。当制造业疲软和低迷时,其相关的其他产业也势必受到连带影响,此时的失业率必然上升,城市无法找到工作,大量的农民工就会返乡待业或从事其他的工作,出口收益的减少会大大地降低国家和地方的税收,从而影响政府的投资和相应的社会福利。

  当然有很多人都在喊加大内需,但内需的拉升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首先,高昂的房价和教育支出占据了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人们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势必减少。其次,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公平化,那些消费能力巨大的中等收入的人群和企业承担了社会绝大部分税收,这无形中缩小了社会中低层次的消费能力。

  内需没有一个强劲的拉升,人民币一旦升值,出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不具有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低端制造业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一旦减少,而内需又无法消化出口的剩余,大量的企业就会遭遇财务危机,从而停止经营。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的增加,随着失业率的攀升,“啃老一族”的后继收入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房屋的贷款将会成为部分人群的巨大负担,当这种失业再次蔓延的时候,违约还款的事件就会逐渐增加,这就是美国的房贷危机。

  再看房价,对于中国经济现状来说,房地产泡沫非常严重,通货膨胀形势正日趋严峻。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对遏制通货膨胀是有好处的。但是人民币升值无疑会加剧开发商和投机者炒房进一步推高房价,酿造更大的房地产泡沫。同时,房地产泡沫和投机活动将进一步加剧社会财富分化,普通人财富被房地产商和银行、投机者掠夺。

  只有在解决了房地产泡沫的前提下,人民币升值才是安全的。否则,人民币升值可能加剧房地产泡沫扩大,一旦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困境,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灾难。

  城市居民资产会缩水

  中国很多城市居民只知道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将会受到影响,却不知道,热钱流进中国会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热钱流入,一是推高资产泡沫,和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一样,人民币升值对整体中国股市的影响将取决于升值的速度。如果升值是在数月或数年里逐步进行的,,那可能会吸引大量投机性“热钱”流入中国,推高国内资产价格,包括股价和房价。相比之下,突然和一次性升值,可能会被视为中国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证据,从而冷却国内的股价和房价。

  二是输入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在国内的大幅贬值。出口受到影响,社会就业出现问题,社会购买力的困窘直接影响中国的内需。城市居民应妥善安排个人财富,配置良好资产。重要的是,要打通中国中小投资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

                                         来源:中国证券报

 

 

           馨月:美国为什么一直强迫人民币升值

 

  从表面来看,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是要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维持贸易上的平衡,而实际问题要远远复杂的多,美国强迫人民币升值是非常卑劣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明确打击,更是美强行消减国际债务尤其是消减中国债务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要彻底看清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经济问题政治化。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美国为什么一直强迫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将打击中国的出口,这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是人口大国,就业竞争激烈,这样就造成了廉价劳动力市场,很多出口企业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维持,一旦人民币升值,这些企业就面临巨大的问题。也许有的人会说人民币升值正好将这些企业淘汰,促进经济转型。谈经济问题必须要讲实事求是,不是天天在那里脱离实际地空谈。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调整都需要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如果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很容易就完成的话,那么这些显然都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中国产业调整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我们不能天天站着说话不腰痛,评论天天喊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但是怎么调整?往哪个方向调整?产业如何创新?调整能否成功?等等,这些都是极其复杂的问题,而在中长期的产业调整过程中,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将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呢?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社会就要出现复杂的深层次矛盾。

  人民币升值等于自动促进美元贬值,从而造成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将自动缩减中国的财富,利用货币汇率缩减他国财富是美国人经常干的勾当,美元就充当了经常消减其他国家财富的角色,在长期的美元贬值中,美国不仅用美元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更通过美元汇率的波动不断赚取利益,浮动汇率已经不再公平和公正,而完全成为美元掠夺世界市场的手段。由于美元的长期霸主地位,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不得以持有大量的美元储备,美元过度贬值就使这些国家积累起来的财富大幅度缩水,这些国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就被无情地剥夺,这是一个活生生地打劫过程,关于这一点我在去年的文章中谈的很多,对此解释的也比较清楚,这里不再过多重复。

  其实美国如此急迫地哄抬人民币汇率的背后还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首先,哄抬人民币已经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政治手段。为了在中美之间寻求更大的利益,为了阻遏中国的发展,无疑强迫人民币早日出海,早日造成人民汇率的大幅度浮动是美国很明确的战略目标,这是他们锁定的猎物。在中美之间无法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时候,美国想阻遏中国的发展,经济上的角逐就变得更重要,而打击中国经济的最关键环节就在货币体系上,就在浮动汇率上,没有浮动汇率,美国就无法轻易攻击中国的金融核心体系,就无法打乱中国的经济发展节奏,浮动汇率已经成为了美国攻击中国经济的核心目标,所以美国一直妄图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进行精确打击,不遗余力地攻击人民币汇率政策。

  其次,中国现在的热钱很多,很多热钱都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到中国内地,不少热钱来中国的目的就是炒人民币的。索罗斯和罗杰斯等都在不同场合鼓吹过投资人民币,罗杰斯也承认自己投资了人民币,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外资对人民币的投资热。中国最近几年的热钱统计越来越多,如此多的热钱不是无目的的流入,我在一文中较为详细地讲解了美元热钱的有组织渗透,所以中国被热钱的渗透不是单一的现象,世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这背后存在着严密的有组织活动,而且这个组织的势力非常庞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一股美国在背后操控的势力,他们将大量的热钱输入到新兴经济体,投资它们的货币,一旦该国货币升值,他们的投资目的就达到,然后抽血而去,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乃至政治动荡,然后美国又回头再装好人,假惺惺地伸出救援之手,借所谓援助强迫索要种种利益,所以美国急迫打击人民币汇率的举措就是想要掩护这些热钱从中国市场上获利并撤退。目前由于人民币不升值,这些热钱就无法获利退出,因此美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从指手画脚变得声嘶力竭。

  与此同时他们也想借助中国房地产目前的泡沫化趋势撤出热钱来打击中国,正可谓一举多得。中国目前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明显呈现泡沫化趋势,一旦在这样的时候大幅度撤资,对中国经济的破坏性就比较大,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中国经济将会面临很大的下滑风险,中国如果想挽救经济下滑就又要加大货币供应量,这样就容易产生通胀,那么我们就将看到中国经济将面临国内国外两种通胀的压力,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复杂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可是中国在热钱退潮前如果控制住了房地产价格,那么美国人打击中国的如意算盘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就会失去战机,也就无法做到打击中国的目的,因此人民币现在升不升值就等于给不给美国打击中国的机会,这个问题就是这么严重。

  反之从美国市场来看,美国经济渐渐恢复,美元逐渐回流到美国市场,这就将促动美元升值,显然美国是不愿意看到美元升值的,由于美元长期以来利用欧元和日元的升值等造成美元贬值,使欧元和日元对美元霸权感到无法忍受,美国为适当缓解这些矛盾就只有强迫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升值,譬如巴西的雷纳尔,印度的卢比,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货币等,而中国没有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所以美国就无法通过浮动汇率市场打击人民币,那就只好用政治手段不断施压,这是名副其实的敲诈。

  最后,2007年美国的负债增长估计是每分钟增加一百万美元;2010年的估计是每分钟增加285万美元,美国赤字的加速度是惊人的。2010年02月01日。美国政府的负债超过12兆3000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要分担十万四千两百一十一美元。美国的超前消费造成了它目前经济上的困境,难道这些负债是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吗?显然这是一种莫大的笑谈;美国在经济危机后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但是华尔街的一些银行家们却大赚特赚,严重的经济不平衡难道是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吗?这显然是莫大的讽刺。美国内部出现各种复杂问题,他们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将这些错误的形成归咎于外部市场,试图将问题完全转嫁到人民币问题上,转嫁到中国问题上,这就是美国政治家的卑劣,这种行为非常可耻。

  最后我们来做个总结权衡下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我们来看下人民币升值后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

  1、中国出口产业受到冲击,就业人口减少,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2、造成美元继续贬值,中国外汇储备损失大。

  4、在人民币升值之后,热钱在人民币投资上获利,美国就可利用国内资产泡沫过高的时机撤出热钱,造成中国经济的大动 荡,对中国经济进行攻击。

  5、一旦中国经济出现不可挽救的复杂问题,美国等就可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提出所谓的援助,这些援助又将辅加各种强迫性条件,这是美国人最喜欢做的勾当。

  6、强迫人民币早日采用浮动汇率,尽快找到人民币的弱点对中国经济进行打击。

  7、利用打击中国来缓解美国的内部矛盾,掩饰美国大资产阶级以及他们造成的错误。

  8、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美国把人民币问题上升为政治议题打压中国,为贸易保护主义寻找借口,大开绿灯。

 

 

          世界舆论认为美国应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闭嘴

 

  近来,美国政府再次提高调门,从美国总统,到国会议员,再到财政部长,多方多次施压人民币汇率。但是,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另一种“讨伐”美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多方认为,美国这种行为损人不利己,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严重危害。

  世界认为美不应对人民币汇率说三道四

  2010年3月15日,美国130名议员联名致信财政 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财政部在下个月发布关于汇率操纵问题的定期报告时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敦促商务部适用美国反补贴税法以保护因汇率操纵承受损失的美国公司的利益。

  16日,盖特纳对福克斯商业网(Fox Business Network)称,中国最终将认识到,转向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符合其自身利益。同日,由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等美国两党议员组成的参议员小组提出一项议案,要求美国政府向被认定存在汇率操纵的国家采取报复举措,该议案主要针对中国。

  不过,就在美国频频指责中国的同时,另外一种“叫美国闭嘴”的声音也渐强。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16日在北京表示,英国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应向中方施压。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16日发布一项政策简报,对主张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论调予以驳斥,认为此种做法无助于解决全球贸易和经济失衡问题。简报说,让人民币汇率完全受不可预测的市场支配,会导致类似上世纪70年代日元升值引发的危机。显然,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中国国内市场的稳定,也使地区和全球市场的稳定受到威胁。

  美轮番“逼”人民币升值理由不能成立

  实际上,如此“枪林弹雨”般的将人民币汇率作为攻击目标,奥巴马以及美国政府背后的原因却不能令人信服。

  首先,奥巴马行为背后的政治意图不能不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妤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巴马所代表的政党民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蓝领阶层,分布于制造业的蓝领阶层对“出口”和“汇率”问题一向敏感,尤其在美国出口状况依然糟糕的当下。奥巴马自执政以来民意支持率有所下降,他需要在11月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寻找一个话题来鼓动选民支持他,于是他找到了“中国”和“人民币”。

  但是,这种寄希望于通过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方式来解决美国出口低迷的思路实际上就是错误的。“仔细观察中美的贸易结构就能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实际上都是美国不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中美贸易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使中国压缩了出口的规模,美国的进口规模也不会减少,只不过不是从中国进口,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了。”孙华妤表示。

  况且,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是由中国单方面造成,美国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汇报17日发表社评称:“造成中美顺差的原因多样,其中之一是美国多年来限制对中国高技术出口。”孙华妤也列举数据说明,欧盟和美国都是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但是欧盟对中国的开放程度更大,欧盟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规模是美国的二倍。另外,美国过去过度宽松的发行美元,也客观上助长了美国人的过度消费和购买他国产品的行为。“因此,美国不能一味指责别人,要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孙华妤强调。

  人民币“维稳”为主调

  中国反对各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这样做反而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一国的汇率是由一国的经济决定的,汇率的变动也是由经济的综合情况来决定的。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若美国坚持迫使人民币升值,其结果是损人不利己,甚至危及全球经济。据我们的测算,人民币若升值2%,美中逆差不一定减少,但可能致使钢铁、纺织、玩具和机电等我国国内主要出口行业近300万人的失业。况且,中国对外贸易很多是出口加工业,出口下降意味着进口也要下降,中国需求的下降也会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孙华妤说。

  香港文 汇报17日的社论表示,汇率作为一国的核心政策,必须服务本国的经济发展,以国家利益为最大考虑,决不容外国政府随意施压。这次美国要迫使人民币升值,就是要重演当年遏制日本崛起的手法。中国必须捍卫汇率自主权。当然,中国亦要加快经济结构转型,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减少对出口的倚赖,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国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美国现在应该停止喊话,加强和中国的沟通。”孙华妤强调。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是为美贸易服务

 

       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战略上呈现出十分突出的“两面性”特征,即:一方面积极提倡推行世界范围的市场化和自由贸易;而另一方面从眼前自身利益出发却又不断强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要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借助要人民币升值来逃避其应承担的金融危机责任,最终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

  新年伊始,中美经贸关系就急转直下,贸易摩擦迅速升级,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笔者认为,当前,美国通过种种措施制造贸易摩擦,并施压人民币升值,都是美国背信弃义之举。但就中国而言,需辩证对待,坦然处置。

  美对华贸易战略呈现“两面性”

  美国是世界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对外贸易对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扩大国内就业、巩固美国超级大国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美国政府从战略、政策层面极力促进对外贸易,制定和实施了清晰、系统和针对性很强的对外贸易战略,尤其是在对华贸易战略上更是如此。从美对华贸易战略演变轨迹看,自中美两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恢复经济贸易关系至今,美对华贸易战略发生过多次变化,贸易摩擦似乎成了中美关系中永无休止的话题和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2009年1月奥巴马上台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始终复杂多变,一方面是频繁举行的、级别又不断升格的经贸战略对话;另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摩擦有增无减。更奇特的是,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战略上呈现出十分突出的“两面性”特征,即:一方面积极提倡推行世界范围的市场化和自由贸易;而另一方面从眼前自身利益出发却又不断强化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成为当前美国对华贸易战略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久前,在美国政府发布的“全国主动出口”的新战略中,美国政府除了将设立“促进出口内阁”,从加强贸易拓展、方便贸易融资以及强化贸易规则“三管齐下”扶助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外,为美国出口企业“消除海外壁垒”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而要消除的海外最大的贸易壁垒就是中国。所以,今年中国要做好应付来自美国更复杂多样的贸易制裁措施的准备。

  施压人民币升值是为美贸易服务

  美国近期又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纠缠不休,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又成为美国新政策的内容。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自认为有能够为其辩解的充足理由。但稍加分析,便可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美国要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责任。其实,全球经济失衡根本不是人民币之过。眼下,即便是中国将人民币升值30%,也不大会改变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格局。其次,美国借助要人民币升值来逃避其应承担的金融危机责任。美国不能指望逃避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更不能打着解决全球失衡的幌子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再次,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其战略目的就是为遏制中国崛起。尽管2009年11月奥巴马访华,在对中国青年发表演讲时曾表示:一国的成功不应该以另一国的牺牲为代价,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崛起。然而,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奥巴马对中国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在美国看来,就人民币升值向中国施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允许中国发展,但是绝不允许发展成为它强劲的对手,更不允许中国崛起到美国之上。中国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体制,要受美国掌控,这才是美国的真实政治意图。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能够积极应对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美搞贸易摩擦的“双刃剑”效用。一方面,美国对中国搞贸易摩擦,给中国的贸易造成了一些严重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能够反映出在建国60周年后的中国的确是强大了。从未来发展情况看,当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强大到连欧美联合“组团”忽悠也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就到了他们主动要和中国加强合作的时候了。

  其次,保持人民币汇率动态稳定。尽管美国近期或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怎样对中国妄加指责,都改变不了中国没有操纵汇率的事实。在未来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中,我们还需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让市场供求逐步起决定作用。

  再次,改善贸易环境中国应变被动为主动。一是积极开展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若美国执意要一意孤行,扩大事端,那中国也要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来积极应对,以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二是在今年贸易摩擦多发的形势下,我国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更显得尤为必要。反制措施也许不能挽回此前已经采取的贸易争端和限制措施,但是可以威慑贸易伙伴国保护主义的势力,迫使他们谨慎从事,从而减少日后遇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重要的是,中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出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着眼于维护中国战略利益以及社会的安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内外平衡的开放式经济体,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如果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地区发展结构以及出口结构上进行内部调整,改变失衡状态,外围的矛盾就可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压力也会减小。(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

                                                                                                                                                   来源:中国证券报

 

 

                               人民币升值压力再起    美欧过河拆桥原因有三

 

  黑风吹海立,飞雨过江来。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危机中的率先复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自2010年初便迫不及待地“重操旧业”,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为人民币升值大肆“营造”舆论压力。美国更于日前表示今年会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严厉态度,并以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进行威胁。

  为化解压力、减弱预期,中国官方已对所谓“人民币低估将妨碍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的荒谬言辞多次予以严正反驳,一再强调人民币将保持基本稳定与合理均衡的根本原则。但可以预计的是,在下月将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期间甚至贯穿2010年,人民币话题之热度将难以轻易消褪。

  面对外部不利环境,中国决策者当以战略眼光权衡人民币升值利弊,确立因应之道,继而虑善以动,破解难局。

  众所周知,综合国力与生产效率是决定一国汇率强弱的根本因素,人民币汇率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而逐步上升乃大势所趋,若顺势而为,则将不仅有助缓解中国进出口不平衡,有益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将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对此抱有清醒认识的中国政府,于2005年7月启动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由此实现双向浮动,弹性得以增强,与世界主要货币联动明显。至2009年末,人民币已对美元和欧元分别累计升值超过20%和2%。

  美国的货币,世界的问题。必须强调的是,作为汇率真正操纵者的美国,正是其不负责任滥发货币与放纵金融监管,方才引发了此次百年罕遇的全球危机。外部需求的骤降和美元指数的大幅波动打乱了中国汇改与外贸结构调整的既定节奏,出于保持经济与出口稳定的迫切需求,中国从2008年7月起被迫重新盯住美元。

  事实胜于雄辩。人民币在应对危机过程中保持稳定,带动了对外贸易的逐渐向好,中国经济的“V”型复苏,更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亚洲国家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资源输出国脱离泥沼发挥出惊人成效。统计显示,在2009年这个自“二战”以来,世界经济首次负增长的特殊年度,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0%。

  虽然目前各界普遍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形势将优于去年,但从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意愿来看,全球复苏基础仍然脆弱。与此同时,还存在美元与大宗商品波动加剧、国际金融领域风险尚未完全消除等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阴霾未去,过河拆桥。美欧此时以“全球经济再平衡”为由向人民币问责意欲何为?简而言之,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出于寻找“替罪羊”的国内政治需要;其二是以人民币为筹码打压中国,并提出诸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等索求;其三是中国一旦屈服于压力,即可通过预先设置的热钱布局,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转移。

  事实上,美欧自己很清楚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现实,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汇率手段无法解决国际收支平衡,所谓的“再工业化”仅是一个传说,人民币即便大幅升值也无法降低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商品的依赖程度。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不仅要继续修复其金融体系的危机后遗症,还要力图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完成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否则将无法真正摆脱衰退。

  就中国形势而言,主要凭借投资刺激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在外需疲弱并难以于短期重振与外贸结构尚未调整到位的条件下,必须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保持出口政策的延续性。人民币若贸然大幅升值,对于关乎上亿人就业的进出口行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并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消费需求,进而危及经济全局甚至社会稳定。

  为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除须顶住外界压力不断释放汇率维稳信息,还要着力抑制国内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增加商品进口,同时加强对热钱出入监管。在加息决策上亟需谨慎,力争主要通过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管理,即便升息,也不应先于美欧施行。

  对于因人民币博弈特别是中美较量可能引发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甚至爆发贸易战的局面,中国当早做谋划、主动出招,通过外交、贸促、文宣、援助等手段对施压阵营予以分化,特别要避免美欧挑拨发展中国家进行集体发难的情况发生。

  无论从中国汇改方向和人民币业已迈向国际储备货币道路的长期战略角度来看,未来人民币势必根据国内改革进度与承受能力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寻求合适时机放弃危机时期盯住美元的权宜之计。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尽管重启改革的人民币很可能呈现缓慢渐进的升值态势,但不能排除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特殊节点做出非常决定。

                                                                                                                                               来源:中国新闻报

 

 

                                新华社:人民币汇率稳定有益于全球经济复苏

 

       就在奥巴马对待人民币的强硬态度使得汇率话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时,如今更有外媒指出,中国的汇率政策有损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对于这样的言论,经济学家认为,这种想当然的言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不但有利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体,而且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企稳回升,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意义重大。

  2009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带动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转好,并在助力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拉动世界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泥潭,全球经济开始企稳回升。

  “从近期外贸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汇率保持稳定,增加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这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增长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仅就东盟国家而言,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进口正在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1月1日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延续2009年12月出现的超预期表现,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0.0%,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52.8%,进口则大幅增长117.3%。

  另有数据显示,近期中国对“金砖四国”其他几国和主要资源国的进口增速普遍高于出口。这凸显出了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意义,汇率的稳定帮助中国经济企稳,进而通过进口的大幅增长,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会。

  “中国对‘金砖四国’其他几国和主要资源国的进口增速也普遍高于出口,这表明中国内需强劲,且正逐步向世界输出需求。”湘财证券日前的一份报告说。

  就全局而言,中国对外进口增长步伐明显提速。据海关统计,1月份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0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出口增长21%;进口则大幅增长85.5%。

  以提出“金砖四国”概念而闻名的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中国进口增长速度比出口速度更快,这一现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昭示中国内需的强劲,而这正是全球经济结构重新取得平衡的第一步。“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会用这一证据来证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被严重夸大。”

  “人民币汇率并不是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也从未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外 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日前就曾指出,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妥善处理。指责和施压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自汇改以来至2009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1%,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2.21%,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0.98%。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汇改以来至2009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2.7%,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6.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曾表示,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与贸易平衡状况是无关的,把世界经济的所谓失衡,归纳为东亚和中国的出口、美国消费,没有道理。相反,“危机期间,中国保持汇率稳定,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

  在当前的背景下,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多赢之举。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2009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建议,下一步,继续按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王宇、安蓓


 

                             人民币汇率压力陡增     升值或助推经济结构优化

 

  汇率到底对贸易的影响有多大?

  人民币盯住美元原本是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之策”。自2008年7月开始,中国汇改步伐暂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停留在6.82元-6.84元的窄幅区间波动。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认为,此举主要为保持货币币值。当时中国股市、房市都出现了下滑,在此情况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对本币来讲最具有决定价值的,或者加权平均数最高的货币挂钩。

  不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显然比当初预计的要小得多。如今,基于国际间复苏进程的不同步伐,部分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渐显眉目。从中国自身的情况看,人民币升值开始得到更多的支持。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增长势头稳固,工业生产增长20.7%,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4.8%,其中出口增长31.4%。去除基数因素,市场对2010年中国出口仍持乐观态度。各大投行和研究机构的预测多在增长15%以上,最乐观的预测甚至超过30%。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今年美国经济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美国经济如增长1个百分点,将提升中国出口增长率10%。按照对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的预测,他预计今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达到30%左右。

  “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才刚刚开始。”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本刊记者,随着中国出口日益强劲,升值压力会越来越大。

  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有如此重要吗?商 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位资深人士对此表示怀疑。他向本刊记者提出,汇率对贸易没有决定性影响,政策的有效期是有限的,半年或者九个月就又还原了。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不止一次表示,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并不和贸易直接挂钩,要根据市场的供求,实行渐进的、可控的改革。

  不过,这更多是针对美国在贸易逆差方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批评作出的辩解。事实上,颇为矛盾的是,商 务部是反对人民币升值、担心打击出口的主要声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网站此前刊出的一篇文章强调:强推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也对世界经济复苏无益。

  “国家的退税、汇率政策对促进出口有用,但是作用很有限,关键是要靠企业运作。”北京科技企业—亿阳集团负责中亚出口的曹先生对本刊记者说。

  “在2005年汇改时,纺织业说出口只有5%的利润,结果人民币升值了21%,纺织业出口不是还是活得好好的?”一位参与2005年汇改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

  “升值后的倒逼机制,使企业提高效率,效果在上次升值过程中确实看到了,但是很有限。升值如果过度了,企业承受不了,就会走向反面。”国家发 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本刊记者,人民币升值大方向是对的,但汇率调整必须从整个宏观面考虑,如经济复苏的势头是否已经正式确立,配套的经济改革是否能到位。

  升值的内在逻辑

  这是将扭曲的价格正常化的一个过程,也是印证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决心的重要信号

  谈到人民币升值,国内一些人习惯于将此归入“阴谋论”、西式“怪论”。但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此,可能会忽略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忽略中国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内在逻辑。

  中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发挥应有作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教授称,危机时期经济下滑,暂停升值,逻辑上还有道理,但是现在中国应该根据基本面的需要,对人民币做一个灵活的安排。

  卢锋指出,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后,尽管当时进出口还在下滑,但是内需已经增强,总需求V型复苏。“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不动会以国内宏观经济失衡为代价。”

  卢锋表示,在中国经济追赶的大背景下,更需要灵活的汇率安排。中国早已在大宗商品增量上领跑全球,近年投资增量领跑全球,以这次危机为临界点,今后将长期在总需求增长上领跑全球。他解释说,总需求上升过快,国内经济就会过热,由于汇率维持不动,不能调节外需,只能调节内需。而在内需中,消费不能调,就只能调投资。

  “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本质上是由市场决定的,应该用利率调整,但是,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利率运用受到很大限制,能调但是不便利,结果就需要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主要利用产业政策调节宏观失衡,客观上不利于解决宏观调控微观化、国进民退等深层问题。”卢锋认为,虽然汇率灵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如果汇率不动,很难理顺主要宏观变量关系。

  汇改也可能给中国抑制房地产泡沫、通胀等现实问题以另一选择方式。今年以来,政府一再强调要抑制房地产泡沫。 在这个背景下,考虑汇率与非贸易品价格的关系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不少学者认为,从防泡沫的角度出发,汇率需要作出一些调整。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量出现了历史性的高速增长,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分别为1.9%、1.5%和2.7%,加之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扬,通胀变化引起货币当局的关注。

  “如果商品价格上涨所驱动的通货膨胀出现,本币升值其实也是另一种解决之道。”野村证券董事总经理、亚洲(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对本刊记者分析称,虽然汇率上涨可能令出口行业竞争力受损,但进口价格会变得更加低廉,降低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

  汇改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告诉本刊记者,汇改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目前,低估的汇率对制造业是一种保护措施,对服务业的发展是一种歧视性的措施,如果适当调整汇率,服务业的发展会呈供求两旺的局面。

  此外由于税收、资源供给措施有利于贸易品部门而不利于非贸易部门,中国非贸易品和贸易品的比价存在上扬压力,如果汇率不动,那么非贸易品的价格尤其是不动产价格将大幅上扬。

  目前的汇率机制造成的结果是,产业结构扭曲,贸易品集中的工业比例过大,而非贸易品集中的服务业比例过小,资源配置偏向贸易品部门。

  在黄益平看来,这正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重工业投资过度,不仅中国的资金投向这些领域,境外的资金也都想办法涌入。

  目前,国内抑制产能过剩主要是靠货币当局及金融管理部门收紧信贷、发改委收紧投资项目审批。“实际上,光靠行政干预不行,根源还在于资本激励机制。”黄益平说。

  金融危机使中国过于依赖外需的弊端暴露无遗。目前各界已经渐成共识:中国经济必须更多依赖内需,需要通过一些手段降低出口依赖,对内需有更大的支持力度。

  “人民币升值也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式。”学者称,中国部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不可持续,与其等待其自生自灭,不如用一些政策,比如资源价格的理顺、汇率水平的合理化,使其向要素价格更低的内陆地区转移。

  2005年汇改以来,已经有一些企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内陆地区边际消费率更高,内陆追赶沿海的发展模式会使得中国整体消费率得到提高,这对于降低对外需的依赖起到很大作用。

  升值不仅是短期抵御通胀、应对国际压力之举,更重要的是会对中国长期可持续增长起到积极作用。也体现中国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的责任。

  不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提醒,不能否认汇率形成机制需要改革,但是也要反对夸大汇率的作用。不是什么都能靠汇率改革解决。如果认为只要汇改,就业、贸易战等问题都解决了,这是没有意义的。“主要还是消除汇率扭曲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来源:新世纪周刊

 

 

                           人民币升值模式三选一     渐进式调整成各方共识

 

       一次性大幅升值、渐进式小步升值还是更折中的方案?

  经济率先复苏、出口回暖、通胀预期升温—基于这些理由,国内外投资机构普遍预期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值,升值幅度预测则从3%-6%不等。

  “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方向和升值的趋势是毫无疑问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走?” 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这样设问。

  一种比较极端的路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到位,以此打消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所谓一次性升值到位,一般是指升值幅度在20%左右,管三年到五年。

  经合组织(OECD)中国及印度经济研究部主任里查德·赫德(Richard Herd)向本刊记者表示:“如果中国政府真的担心逐步提升汇率会刺激升值期望,那么何不一步到位?”

  不过,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反对这种激进的做法。

  “关键是没有人知道一步到位的‘位’在哪里。”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本刊记者称, “正确估算合理的升值水平,做不到。”

  一位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说,所谓的一次性大幅升值,仅是学术讨论,在政策层面是不切实际的。“人民币从来没有过进行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先例,企业很可能承受不了;另外,一次汇率调整管三五年,可行吗?”

  这样的政策操作还很容易授人以“汇率操纵”的口实。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因为这并不是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而是政府行为。

  因此,另一种更有可能和保守的路径是,恢复执行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之间的浮动机制,让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升值。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形成持续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国际资本将持续流入,并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流动性泛滥、国内资产价格飙升,2005年7月后发生的那一切将再次重演,并困扰决策当局。

  而且,强烈的升值预期和持续升值相互作用,导致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35%,2007年为6.8%,2008年前七个月升值幅度达6.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坚决反对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升值模式。他说,关键问题是企业没有办法对温和升值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因为中国外汇交易市场极不发达,没有给私营部门提供任何规避汇率升值风险的工具。“渐进温和升值的模式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当一个国家缺乏有效的外汇市场时,就不应该采取这种模式。”

  打消持续的单边升值预期,减少投机资本冲击,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破之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建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寻找小幅渐进升值和一次性大幅升值之间的折中方案,即一次性升值10%,然后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年波动率3%上下的自由浮动。他认为,现在就是实施这一方案的最佳时机。

  反对者认为,这种升值幅度短期内对国内经济冲击太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测算,人民币升值10%,会导致中国年度GDP损失0.7%至1%。如果一次性升值10%,所有影响都在短期内发生,冲击过大。

  如此大幅度的升值,企业也难以承受。天津一位机械行业的企业管理者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到今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6.5,升值幅度接近5%就受不了,因为直接挤压了企业利润。

  哈继铭说,这种模式不可避免遇到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为什么升值10%?如果幅度过大,人民币可能再贬值,引起剧烈波动;如果幅度不够,一次性大幅升值后,外汇储备仍在增加,市场就会预期更大幅度的升值,也会导致“热钱”流入。

  和2005年汇改之初相比,彼时全球经济一片繁荣,人民币汇率多年未动,因此当时汇改中不乏意见认为应该一步升值10%到位,打击短期的投机性“热钱”。但这最终未被决策层采纳,而采取了第一步升值2.1%,以后陆续小步升值的做法。

  “但现在的情况和2005年无法相提并论。”一位参与当年汇改政策意见征求的官员表示,“现在的宏观经济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汇改也已经确定了路径,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情况更为现实。”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汇率政策的最新表态是,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上述几种升值路径之外,也有建议称,通过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和“适度”通胀代替汇率改革,达到实际汇率升值的目的。

  张斌认为,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通胀和负的真实利率预期会刺激居民和企业减少货币需求,增加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需求。

  如果升值尚有藏富于民之意,此法无异于与民争富,因为此法负面影响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哈继铭说,如果房价上涨,至少还可以租,但如果是食品价格上涨,这对低收入者的打击最大,将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做实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改可渐进式调整,做实盯住一篮子货币,根据贸易量来确定一篮子货币的币种

  综观上述几种路径的利弊,在2010年的国内及国际经济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改革较为现实和可行的路径是什么呢?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确面临很大余地,比较可行的仍是渐进式调整。

  范剑平认为,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逐步恢复正常,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很小幅度的变化,应该是至少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机制,“这样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第一步可以先把汇率日浮动区间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范剑平建议,未来如果确实有升值压力,可能会是持续渐进升值的过程。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为央行公布的中间价的上下0.5%。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还提出,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欧洲国家曾将欧元汇率波动调整到上下3%的区间内,“并不是说中国可以完全效仿欧元,进行如此大幅度的调整,但这种方式可以作为参照。”

  哈佛大学教授、原IMF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建议,中国可以学习加拿大,允许汇率在长期内的大幅度变化,但对每日的超常浮动进行干预。这样,如果汇率确实有压力,可以允许长期内升值。他特别提到,中国长期持有美国国债的前景不会好,面对下一次金融危机,若汇率机制不够灵活,将是一场灾难。

  哈继铭、沈明高等也赞成渐进、小步升值的路径,而且升值初期可以有一定幅度的一次性调整,例如2005年7月汇改时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那么,再次渐进小步升值,是回到2005年7月汇改之后的老路上去吗?

  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过,当时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份额较大。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该有“新思维”,更好的选择是将参考一篮子货币“由虚做实”。

  哈继铭认为,与相对于美元升值相比,可以考虑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也积极呼吁人民币汇率“去美元化”,理由是参照目前中国的贸易篮子,欧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此,一篮子货币中欧元的比重会超过美元。此外,危机之后,中国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增速也很快,在中国贸易总量中占比明显上升,达到50%多。所以,“更有必要以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作为一篮子货币的参考”。

  如果按照各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精确划定各货币比重。丁志杰建议,货币篮子应该包括欧盟(欧元与英镑)、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巴西、俄罗斯、泰国、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南非和新西兰等经济体的18种货币。

  根据他测算,欧元将占17.91%,美元占14.68%,其他货币占56.15%,以中国周边经济体的货币为主,“这对于稳定贸易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认为,确定篮子中各种货币所占的比重,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贸易结算中货币所占比例,目前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中,美元比重大约为70%,剩下30%的贸易活动用欧元、英镑等货币进行结算。第二,在中国价值4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中,美元也占主要地位,“借钱还钱”也要求适当保存一定数量的美元。当然,根据市场的变化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货币篮子的调整是较大的变化。不过,范剑平认为,要形成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篮子随时根据贸易结构、各国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调整,这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和比例是否应该公开透明,有不同看法。有意见赞成盯住透明的货币篮子,这样每天汇率的变动都能看清楚,否则别的国家不相信,就会猜测汇率走势,带来单向预期和投机。

  不过,也有人担心,透明的货币篮子容易被市场中的国际流动资本利用。为此,陆挺和黄益平都更赞成中国借鉴新加坡的汇率形成机制,即货币篮子和各种币种比例保密,而且随着情况变化调整比例。然后确定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波动的中心汇率(central rate),每日可围绕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波动。“好处是波动中有灵活性,有余地。”黄益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