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传说装备能穿几件:中华寺庙 泰山专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4:56:21
        中华寺庙 泰山专辑        山东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蕴蓄的地方。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任何民族、任何地域的历史都是文化史,山东当然也不例外。同全国各地相致,其古代文化也主要是由儒、道、释三脉组成,三者既各自独立,又互融互补,相比较而存在、相促进而发展。同时,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又有着不同于别处的渊源,加上汲取其他文化的滋养,于是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个性,这就是所谓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统一。这样的文化存在,必然会制约着古代寺庙塔窟的建设,反转来,此类建设又必然会折射出这样的文化存在。因此,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寺庙塔窟会为我们透视我国古代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山东地域文化,提供一个别开生面的窗口。

    山东古称齐鲁,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周时期就已是华夏古国的重要文化基地之一。周武王时,周公姬旦封于鲁,制礼作乐,以辅周室。春秋晚期,孑L子又在这里出生,毕一生之心血才力为复周礼而奔波著述、施教授徒。这两位早期的思想家都是极端重视礼教的人物,其思想行为不能不直接影响乃至左右着齐鲁文化的形成,堪称发其轫而起其源者;而在他们身后留下的周公庙、孔子庙,则更足当国内出现最早且又得以沿延至今的儒家庙宇。踵武承之,山东又相继先后为孔门高足如颜子、曾子、仲子、冉子、孟子等先儒建庙,至于其他贤哲的祀祠更是历代多有,遂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儒家祭祀建筑体系。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也许是山东独具无匹的。

      就地理特征而言,山东濒临大海,是中国两大古代神话体系之一的蓬莱神话体系的发祥地(另一体系为昆仑神话体系),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即被认为隐现于这一片浩淼的烟波之中;山又拥有被称为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自古亦被看作最高权力的象征。蓬莱和泰山,首先引来了欲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不久又招致了笃信方士之术的汉武帝,两位天子在这方土地上大举寻仙、大兴封禅,以求万寿无疆、社稷永固,想法尽管十分虚妄,但虚妄的想法却需要实在的礼仪建筑物做依托,于是,他们的活动在客观上便具备了一种发端肇始的意义,结果终于使泰、崂诸山发燕尾服成为山东的道教胜地,矗起了众多的道宫道观。审视这些道教建筑,里面固然也供奉着同其他地区一样的“三清”、“三官”,但这些神仙在山东的地位却远不如碧霞元君、吕洞宾来得重要和显赫。碧霞元君乃泰山女神,庇佑着方圆数千里的百姓;吕洞宾被视为八仙之首,曾率领众仙在蓬莱渡海。二神之灵,传闻甚广,以致于元君行宫和吕祖殿阁随处可见。其格外受到尊敬,显然表征着相应的地域文化特色。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虽然数次遭到了儒、道两家的排斥,但毕竟在两晋、南北朝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至隋唐而走向极盛,从而由单纯的外来文化逐步蜕变成熔中外文化于一炉的华夏民族文化。这样的历史进程,在山东的佛教建筑中也有体现。山东的佛教活动中心区域在济南——淄博——青州一带,区域内的摩崖造像主要是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作品,无论是从其窟形开凿、雕刻技法,还是从其形象塑造、艺术风格来看,都显示了一条漫长的民族化的演进轨迹。不仅如此,类似的轨迹还可以在佛塔的建筑形制的变化中看得非常清楚,楼阁式塔与密檐式塔愈到后来出现得愈多,说明佛塔建筑也愈来愈中国化了。依照惯例,佛窟和佛塔往往与佛寺关联密切,而山东现存具有代表性的佛寺也大都兴建于同一历史背景之下,且大都走过了一条盛盛衰衰、消消长长的路,同样标志着释文化同汉文化交融汇聚所经历的风雨甘苦。

      以上所述,大致是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上展开的,但在实际上显然也已从横向上涉及到了儒、道、佛诸种建筑在山东的地理分布情况。这当然是就其大要而谓之,并没有、也不可能为之划出泾渭分明的界限。事实是,以盛行佛教为主的地区——如济南地区——亦不乏道教的宫观,而以崇尚道教为主的地区——如泰山、崂山地区——也有佛教的寺院,所呈现出的往往是一种并存共处的格局。倘使就某一具体的建筑群落来看,儒、道、佛三家相容共居的情况就更不鲜见。这显然表明了各种文化的交流聚汇确乎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为然,山东亦然。        泰岳岱庙

 

        岱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 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 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 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 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岱庙坊遥参亭与之间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 高低错落,通体浮雕,造型雄伟,精工细琢,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

  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正脊之中竖立着宝瓶,两侧有四大金刚拽引加固。中柱小额枋上透雕着二龙戏珠,龙门枋上浮雕着丹凤朝阳。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竖立双柱,柱下侧是滚墩石,石上前后有立雕蹲狮两对:雄者戏耍绣球,雌者嬉闹幼狮,姿态各异,生动可爱。坊的梁、柱、额板及滚墩石上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及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宝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兽瑞禽图。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变化多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坊的内柱阴阳面均有刻联。南面是当年的创建者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书:“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思是高峻的泰山与天齐,它辅助天地化生万物;主宰宇宙的泰山神,显赫的威灵镇慑东方。北面是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题联并书:“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大意是:泰山为五岳之宗,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瞻仰它的雄伟气概,它那化生万物的德泽恩惠谁能超过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纵着群神仙界,天下都听从其命,它那保佑苍生的功劳广大远博,谁能与之相比?双联精辟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遥参亭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轴线与岱庙中轴线一致。院中正殿5间,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施五架梁,殿内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门前为遥参坊,为四柱门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题刻“龙跃天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正阳门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5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额枋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庙有八门。南向五门,即中为正阳,两侧为掖门;掖门两侧,东为仰高,西为见大。东门名东华,又称青阳;西门名西华,又称素景;北门名厚载,又称鲁瞻。各门之上均有楼,前门称五凤楼,后门称望岳楼。庙墙四角有角楼,按八卦各随其方而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门楼、角楼均于民国年间毁坏。1985年重建正阳门和五凤楼,黄瓦盖顶,点金彩绘,富丽堂皇,高耸巍峨。1988年至1989年重建巽、坤二楼,五彩斗拱,飞檐凌云。

  正阳门内迎面是配天门,穿堂式,筑于石砌高台上。门上悬当代书法家舒同书额。门内原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像,1928年毁,今为大汶口文化展室。两侧原有配殿:东为三灵侯殿,祀周朝谏官唐宸、葛雍、周武;西为太尉殿,祀唐武宗时中书郎杜。两配殿神像毁于1928年。

  门两侧有碑碣21块。东侧有《宣和重修泰岳庙碑》、《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大元重修东岳蒿里山神祠记》、《创塑州学七十子记》、《康熙重修青帝宫记》等;西侧有《大宋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元创建藏峰寺记》、《供祀泰山蒿里祠记》、《可摘星辰方碑》、《泰山赞碑》等。

  唐槐院位于岱庙西,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西树立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院内遍植槐树,春夏之际,满院飘香。百碑墙、古槐荫山、槐香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盆景,别有一番情境。

  天贶(音况,赏赐意)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为东岳大帝的神宫。 殿面阔九间,进深四间,通高22米,面积近970平方米。为重檐庑殿 式,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殿内供奉泰山神即东岳大帝。民间传说此神即黄飞虎。《封神演义》中,姜子 牙奉太上元始天尊敕命,封屡树战功的武将黄飞虎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命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天贶殿内北、东和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壁画高3米多, 长有62米。“启”是出发,“跸”是清道静街,亦作 停留意,“回銮”是返回之意。描绘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荡壮观的场面。 画中人马,千姿百态,造型生动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观之一绝。

  天贶殿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建于长方形石台之上,三面雕栏围护,长48.7米,宽19.73米,高22.3米。重檐歇山,

  彩绘斗拱,画瓦盖顶,檐下8根大红明柱,规模宏大,辉煌壮丽,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殿内祀泰山神,面容肃穆,气氛庄严。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明、清铜五供各一套及铜鼎、铜釜、卤簿等。

  大殿东次间有明代铜铸“照妖镜”一架,原在遥参亭,1936年移此。殿内东、西、北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名《泰山神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泰山之神出巡的盛况。东半部是出巡,西半部是回銮。整个画面计675人,加以祥兽坐骑、山石林木、宫殿桥涵,疏密相间,繁而不杂,是中国道教壁画杰作之一。大殿重台宽广,雕栏环抱。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

  殿两侧原有环廊百间,与仁安门两侧的东西神门连接,内绘十殿阎罗、七十二司。东廊中间有鼓楼,西廊中间有钟楼,均毁于清末。1982年后,陆续重建环廊与钟楼。今东廊内陈列历代碑刻,自北而南有《仿秦刻石二十九字碑》、《汉衡方碑》、《汉张迁碑》、《晋孙夫人碑》、《魏齐隋唐造像记刻石》、《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唐鸳鸯碑》、《唐经幢》、《宋升元观敕牒碑》、《金泺庄创佛堂之记》、《金重修天封寺碑》、《五岳真形图碑》、《登岱八首》、《太极图》、《谷山寺敕牒碑》、《颂岱诗》、《乾隆御制诗》、《望岳诗》、《筑桥碑记》等名碑19块。西廊内陈列汉画像石48块。

  殿前院,古柏蔽荫,碑碣林立:东有《宋封祀坛颂碑》、《金重修东岳庙碑》、清乾隆皇帝御制《重修岱庙碑记》;西有《大宋天贶殿碑铭》、明太祖御制《封东岳泰山之神碑》;中立《大观圣作之碑》、清康熙年间《重修岱庙记》等。

  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门内巨匾高悬,李铎书“炳灵门”。周围有古柏5株,传为汉武帝东封时所植。

  如今扭结上耸,苍劲葱郁若虬龙蟠曲。虽已肤剥心枯,却新枝继生。古人誉为“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树下有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张鹏翮题《汉柏诗碣》。

  院内存历代碑碣90块,仅乾隆皇帝登岱传作就有26块,诗30首。亭台及东墙内嵌70余块。著名的有张衡《四思篇》、曹植《飞龙篇》、陆机《泰山吟》、米芾《第一山》、乾隆帝《登岱诗》。

  铜亭铁塔岱庙后院的东西两侧,有两处惹人注目的古迹,东为铜亭,西为铁塔。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亭为铜质,施以鎏金,亭长4.4米,宽3.4米,内祀元君铜像。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显示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

        铜亭,又名“金阙”,位于庙内东 北隅的台基上。亭系铜铸件,仿木结构, 重檐歇山式。明万历年间始建于岱顶碧 霞祠内,称金殿。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庙,为我国几座著名铜亭(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昆明金 殿)之一。 泰山人文景观之二绝——秦刻石, 也称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于公 元前209年下诏书,由丞相李斯以小篆字体书刻制成的。小篆字体笔画简易而形体整齐秀美,较繁赘的大篆更为人们所喜爱。《泰山秦刻石》原在岱顶,后渐磨损。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庙,曾被盗而又追回。尚存完整者7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半残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 石》已成为稀世瑰宝。

  西侧的铁塔为明嘉靖年间铸,造型质朴雄伟,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仅存3级,1973年移此。

  东御座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其垂花门与东华门相直,大门与汉柏亭相对。院内殿宇毗连,步 廊环围,1985年辟为泰山珍贵文物陈列室。正殿内按清宫设

  置作复原陈列,有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及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配殿内陈列泰山祭器。殿前松柏下,东有宋真宗御制《青帝广生帝君之赞碑》,西有驰名中外的《泰山秦刻石》残字碑。     
    岱顶碧霞祠 
      碧霞祠是泰山顶上最有特色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是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红门宫为中庙,灵应宫为下庙),为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元年(1 008年)? 十月登泰山祭天后的第二年所修建。《岱史》说:“宋建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洪武中重修号碧霞元君,成(化)、弘(治)、嘉靖间拓建,额曰碧霞灵佑宫”。万历年间改为碧霞宫,清始称碧霞祠。

  碧霞祠分前后两院,后院正殿五间,重檐歇山顶,翼角,高十四点二五米,长二十四点七五米,宽十三点八米,殿顶由三百六十垅铜瓦组成,以“象周天之数”(《新刻泰山小史》)。鸱吻、檐脊动物、檐角铃等均为铜铸,檐头铜瓦上又各覆一条铜铸小龙,姿态相同,看起来大有群刊队腾空欲飞之势。殿内祀碧霞元君,原为玉制,明万历年间改为鎏金铜像,凤冠霞帔,面目端庄,神态安详。

  碧霞元君,是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传说是东岳大帝之女,宋真宗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关于真宗在建“昭真祠”前祀玉女碧霞元君的事,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有如此的记载:“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沏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宋真宗东封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当时真宗见玉女池畔石像颇摧折,命刘承珪易玉石,遣使砻石为龛祀之,是一种临时措施。第二年正式修建了“昭真祠”,将玉石神像移祀新祠,完全合乎情理,与“祠祀碧霞元君,原为玉制”说法完全吻合。道教谓“元君乃应九炁以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家人间善恶”(《续道藏》第1061册《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殿内高悬“福绥海宇”匾额,为雍正御书;门外额曰“赞化东皇”,为乾隆御书。左右配殿祀眼光、送生娘娘,像为铜铸,殿瓦为铁冶。中是重檐香亭,内祀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的俗称),亭额曰:“金光普照”,神像及摆设均为铜质。

  据《泰山道里记》说:“香亭”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建金阙处”。亭前左右现有明代方从哲撰《金阙记》铜碑及天启赐“灵佑宫铜碑”。“金阙”(称“金殿”)长约五米,宽约四米,高约五米,重檐八角,工艺精巧,是国内罕见的名贵文物,明末移于山下灵应宫,一九七二年移置岱庙。明肖协中咏《金殿》诗曰:“玉女自清虚,安用重耗费”句,并称:“建制金殿时中官董事,制仿武当,突兀凌霄,辉煌映日”。祠的东配殿,原有秦“泰山刻石”,据史料称:秦“泰山刻石”为秦始皇和秦二世纪功德的刻石,小篆体,秦丞相李斯书。原文二百二十二字,立泰山顶玉女池畔,至明还余二十九字,后移碧霞祠东庑。清乾隆五年,祠遭灾碑失,嘉庆二十年,浚玉女池,复得残石,仅余十字,、后移山下,现存岱庙东御座,只有九个半字了,为国家珍贵文物。宋代的欧阳修、董迪均为之写过“跋”,予以高度评价。

  香亭前设有金属制“灵官神龛”,神像为铜铸。左右有“御碑亭”各一。碧霞祠于乾隆五年(1740年)六月二十四日遭火灾,乾隆命内务府员外郎江都重建。三十五年命内务府大臣刘浩重建,皆有御制碑文纪其事。三十六年五月五日夜,泰山水,盘路圮,知府夏玢重修,凡二十四桥皆恢拓之。有戊辰御制《登泰山》诗二首,刻东亭碑阴(《泰山道里记》),惜亭门加锁,未便进去一读。

  院前自西向东陈列:明嘉靖九年(1530年)铸的“千斤鼎”一座和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铜铸的“万岁楼”一座。“万岁楼”上面铸有“皇帝万岁,万万岁”字样,故名。都是用以焚香帛的。

  再南为山门,瓦铁冶。两旁各有铁铸门神二尊,前为“青龙”、“白虎”,后为赵公明、刘挺,一个个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山门外,平台前,东西各立一碑均刻有道光年间重修碧霞祠记,西碑刻道光五年重修岱顶碧霞祠记曰:“皇朝尤为神所福祐,往者都中旱,天子使定王(定亲王)来祷,仪卫未旋,甘澍降于京师。”由此可见清帝道光对碧霞元君的崇信之情。又据《岱史》李益登岱诗说:“一自祥符裡祀后,太平顶上最崔嵬”。明代王锡爵的《东岳碧霞宫碑》(已毁)铭文中说:“自碧霞兴,而世世香火东岳者,咸亦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则数千里,每岁辦香岳顶数十万众。”《泰山道里记》说:“四方男女不远千里进香报赛,皆先有事于元君,而后及他庙。”凡此种种都说明了白宋兴建碧霞元君祠以后,岱顶香火之盛了。《盐铁论》说:“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盖南神门上于清初顺治十八年,由泰安知州曲斌增建的歌舞楼是有所本的。由于进香者众,明代始在祠东设香税公署征收香税,清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奉旨永禁(见《泰山道里记》)。可见明代赋税繁重官吏苛索之一斑。平台东有鼓楼,西有钟楼。稍南,东、西各有拱券石筑神门一,上面各筑石阁。东西神门为登攀玉皇顶、日观峰,瞻鲁台必经之路。前面说的南神门,门左右各一室,是祠的南大门,旧额“金阙”。门南有45度坡石筑的四十二级台阶,走下台阶,回首望祠宇,瓦级若浮空,异常巍峨壮观。向南为焚帛亭,亭南照屏刻有康熙书“万代瞻仰”四个大字。1956年整修时,又在崖下新建了平台和安全坝,以供游人登临远眺,欣赏雾峰云岭。

  史载:“东石阁外为驻跸亭,即康熙中更衣亭。乾隆十二年拓建。清姚鼐《登泰山记》说:“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即现在祠的东院宿舍区。 碧霞祠殿宇雄伟壮丽,尤以铜、铁铸件精巧而著称。每当岱顶飞云雾,殿宇檐角隐又露时,碧霞祠就宛若“天上宫阙”。正如诗人所颂:“天门遥指碧霞祠,云雾衣裳日月旗”。         

      泰山元始天尊庙        元始天尊庙位于岱阳之西傲徕峰下,又名扇子崖石庙。东西长26米,南北宽16. 35米。明代创建,历代重修,建国后倾圮。1988年重修,由元始天尊殿、卷棚、东西配殿与山门组成。元始天尊殿3间,面阔10.75米,进深7.3米,通高7.3米。条石筑,冰盘式出檐, 板瓦硬山拱形顶。南向开一门两窗,石条雕成。殿内条石铺地,后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殿前卷棚3间,面阔9.85米,进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顶。正间前后开门,次间开窗。东西配殿各3间,面阔7.5米,进深4.3米,六檩前廊式。山门位于正殿东侧,东向,砖柱券石砌拱形门,门高2.45米、宽1.5米。元始天尊殿西有地母宫3间、吕祖祠3间两层、太阳庙3间、太阴庙3间及圣贤洞等。 
      泰山斗母宫            斗母元君,简称斗母,也叫斗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道教说他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由于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 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斗母宫”,专门供奉斗母。           斗母宫是泰山景区中最为幽静的所在。斗母宫古名“龙泉观”,它临溪而建,分为北、中、南3院,山门面西。钟鼓二楼直接建于宫门两旁并与山门连在一起,来到斗母宫,北看天门依然高挂,遥遥不可及;南望来路,一些低峰矮山却尽在脚下了。

  斗母宫分前、中、后三院。中院有西向山门,精雕石狮蹲列门下。门侧分列钟、鼓楼。院内正殿原祀斗母神,俗称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萨铜像。东配殿原祀精雕紫檀观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均毁于1966年,今为文物展室。 前院,北有僧房,东南有寄云楼,均辟为茶室。院中有清光绪年间赵尔萃所建的天然池,蓄龙泉水灌溉田地。池北为南山门。 后院有正殿、配殿及禅房,东有听泉山房及龙泉亭,供游人小憩赏景。亭下涧内有“三潭叠瀑”如龙飞舞,名飞龙涧。游人立于潭间,流水声似丝竹奏鸣。 西山门外有古槐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俗称卧龙槐。    宫南西崖有“蔚然深秀”、“洞天福地”、“肤寸升云”及“虫二”诸刻,与山色辉映。“虫二”字谜即“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意为风月无边,景色秀丽。 宫北有高老桥,传古代黄老道徒高氏创建。桥北道西是人祖庙,原祀秦始皇,清代改为三官庙,祀天官、地官、水官。建国后改为小学。    
   泰山极顶玉皇庙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殿内祀玉皇大帝像。  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由山门、玉皇殿、观日亭、望河亭、东西道房组成。“玉皇顶”,又称“天柱峰”, 正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正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1921年增修石栏时王钧题“极顶”。极顶石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东面的观日亭可望“旭日东升”,西面的望河亭可观“黄河金带”。    庙前有无字碑,据传为秦始皇封禅立石或为汉武帝立石,又传碑内封藏金简玉函,故又称石函。 玉皇顶前盘道两侧有“五岳独尊”等著名题刻。 东南宽敞的石坪名为平顶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乾坤亭,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毁于民国年间,碣毁于1967年。 西南为青帝宫,由山门、大殿、东西配殿组成。再向西为后寝宫,又称神憩宫,有正殿、配殿,祀木雕元君卧像,民国年间毁。两宫建于明,重修于清。宫西有三星神憩宾馆。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泰山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尽头,南天门又名三天门,位于十八盘的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海拔1460米,古称“天门关”。元中统五年,由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现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

      南天门坐落于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

      门内有小院,正殿为三灵侯殿,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建,祀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为关帝庙。今置东岳大帝铜像。正殿前为东、西配殿,1984年重建,内供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正殿后是新辟观景台,石栏半围,开阔宽敞,可瞻岱阴诸景。天街南天门东北有石坊,明人题额“升中”,清末废。1986年重建,今人武中奇题额“天街”。坊前北侧有回銮阁,1989年建,为泰安市第三招待所。东侧为泰山管委会南天门管理区、公安派出所驻地及招待所等。

      南天门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拱形门洞,条石垒砌,券石起拱,顶铺条石,四周冰盘式出檐,东西总长9.65米,南北进深6.26米,高4.7米。拱形门洞宽3.7米,高3.25米,上镶石匾额“南天门”贴金。两侧镶石刻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上层建摩空阁,面阔3间8.43米,进深5.2米,通高5.3米,二柱五檩五架梁,重梁起架,黄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顶。下层檐即在墙壁上部,南向正间开拱形门,两次间各开一窗。门上石匾额“摩空阁”,白地贴金红墙衬托,与黄琉璃瓦顶相辉映,更显巍峨壮观。

      南天门下西侧有石棚,内壁镶南天门创建碑,元代杜仁杰撰文、严忠范书写。从碑文内容看,元代以前南天门并无室宇,系元代道士张志纯为之筹备,历经数年营建而成。南天门北面建有关帝庙3间,面阔11.7米,进深9.6米,通高7.4米,四柱五架梁七檩前后廊式,重梁起架,五脊硬山顶。圆形石柱,覆盆式柱础,檐檩、阑额等饰墨线小点金彩绘。前廊内有关帝像赞碑,像阴线刻。南天门和关帝庙中间两侧,原有东西配殿各3间,建国前毁,1984年利用原墙基重建。

   
   泰山壶天阁       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       壶天阁位于四槐树北,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壶天阁系明代建筑,原名升天阁,取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这里西有九峰山,东有十峰岭,北临山峦,四周拥翠接天,脚下仅一席之地,恰似壶中窥天。清崔映辰也曾 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廷路又联“登此山一半以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故阁 名壶天,恰应了道家之说。   壶天阁位于斗母宫北,始建于明代,原名升仙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拓建后改为今名,因道家称仙境为“壶天”而得名。清嘉庆年间崔映辰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 云入翠微”。又清嘉庆间泰安知府廷璐于阁上题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门洞上双柏横生,盘结向上,奇伟壮观。   壶天阁西北是回马岭坊。泰山登至此处,山势陡峭,峰回路转,马不能继续前行,故名。回马岭坊后有马蹄盘,因盘路陡绝岌岌,东南上而西北折,状如马蹄而名。

  阁北有元君殿,内置元君铜像;西北是回马岭坊;西为依山亭;东有乾隆皇帝御制摩崖诗刻3首。    回马岭古名石关,又名瑞仙岩。此地山势陡峭,峰回路转,马至此不能登,故名。石坊后盘路岌岌陡绝,东南上而西北折,形似马蹄,故称马蹄盘。崖壁题“勒马回 看岱岭云”。    岭东为十峰岭,峰峦重沓,夏多奇云,古称云岩;西南有云头埠,奇岩突起,烟云中若人立,似兽蹲;西为九峰山,重山横亘。    岭巅有金星亭,又名药王殿,其西为三大士殿。    岭西北是鹰石涧,涧东有巨石高耸如鹰而名。跨涧有步天桥,桥北为十二连盘,盘西有集《兰亭贴》题刻。    中天门位于壶天阁北,又名二天门。此处高岭拦壑,土色黄赤,名黄岘岭,为中溪发源地。岭巅有中天门石坊。旧传泰山多虎,古人遂在坊东建二虎庙,祀黑虎神,以镇山兽,后殿毁。1972年拆除小庙扩建回廊式售货亭;1989年恢复二虎庙名,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手持铁鞭、身跨黑虎,并绘壁画。    坊北有虎阜石,如虎卧伏。吴大在其北侧篆书“虎”字。坊西南原有清末德国人所建别墅,后为韩复榘别墅,建国后废。1979年在此建中天门宾馆,1989年改造重建,易名中溪宾馆。    1983年,在黄岘岭北侧建泰山索道中天门站;在西南侧建索道公司宾馆。1989年,台湾省陈英杰捐资在岭东中溪山巅建慈恩亭。亭内置台湾省澎湖县同胞捐赠的澎湖石,上 书碑文,希冀海峡两岸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中溪山北侧为东溪,俗称大直沟,为古帝王登岱东路,后废。黄岘岭为泰山主峰的屏障,既是中、西两溪的分水岭,又是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上下游人多聚于此。    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下层为石筑,由12层条石砌成,东西宽14.5米,高4.75米。跨道拱形门洞,高3.1米,宽3.5米,总进深7.95米,其中北面2.4米系后拓展 而成。拱脚角上施仰覆莲墀头石,东西有石阶通上层。台上建殿阁3楹,面阔10米,进深5.4米,通高5.9米,三柱五架梁,七檩前廊式,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柱下施覆盆式柱础,柱子、檩梁及檐子、扒砖等均为水泥预制件。正间开门,装六抹隔扇门四扉,次间开窗装四隔扉窗,其上装支窗(上亮窗)。正间后面开一拱形门,两次间后面各开一拱形窗。    门洞的上面是1993年重修的三清殿,殿内供奉着三尊天神:元始天尊是道教的第一大神,左手虚拈,右手握棒,象征着混沌世界的无极状态;灵宝天尊手捧半黑半白的圆形阴阳镜,象征着从无极状态延伸到太极;道德天尊手持一把阴阳鱼扇子,象征着从太极生化出来的两仪。这便是一幅道教的宇宙演化图。   阁北有元君殿3间,内置元君铜像建在高0.8米的台基上,坐北朝南,面阔11.5米,进深7.2米,高7.46米,四柱五架梁,七檩前后廊式。正间柱下有石鼓柱础,前面檐柱和老檐柱下覆莲式柱础,筒瓦五脊硬山顶,檐檩、阑额上饰墨线小点金彩绘。正间开门,装四扇六抹隔窗;次间装四扇四抹隔扇窗。正间内须弥座神台上供元君铜坐像。   西北是回马岭坊;西为依山亭;东有乾隆皇帝御制摩崖诗刻3首《壶天阁诗》。    中天门位于壶天阁北,又名二天门。此处高岭拦壑,土色黄赤,名黄岘岭,为中溪发源地。     壶天阁位于于泰山中路四槐树北,回马岭下,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明代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1747年) 拓建改名壶天阁,1979年重建,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阁楼建于高台之上,是跨道式门楼建筑,九脊歇山黄琉璃瓦顶,前廊式。    清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泰安太守崔映辰题联:“壶天日月开灵境,盘路风云入翠微。”嘉庆二十一年即公元1816年泰安府事廷璐又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这里海拔为800米,大致是泰山高度的一半,门洞有双柏自墙中横生,东西对峙,盘旋而上,宛如守护山门的雷祖、真武二将军,堪称奇景。  
   
   岱庙遥参亭         “遥参亭”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自此向北轴线直抵泰顶的“南天门”,古代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均先在此“草参”,再入庙祭祀。“遥参亭”前临御街,清乾隆三十五睥在门前建造石坊,额上刻字“遥参亭”。清光绪六年在坊前增建方石垒砌的双龙池。池前石碑----《双龙池碑》和《万古流芳碑》均系同期建造的记事碑。此地是岱庙的第一个景观。石碑、龙池、石坊,以及背后“三座门”式歇山顶的南山门,加上铁狮与旗杆的陪杂和古槐的烘托,气势巍然。由此 极目达眺,岱顶历历在目。   “ 遥参亭”是一组独立的建筑,但与岱庙在内涵上又是统一的,由于它的存在,把岱庙神秘而庄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这种既独立又统一的建筑风格,不仅在五岳中独树一帜,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也是不多见的。遥参亭在唐代曾叫“遥参门”,民间曾有“参拜泰山神,先拜遥参门”之说。当您游览岱庙时,也应首先从遥参亭开始。    遥参亭为岱庙前庭,旧称草参门、草参亭。古人凡有事于泰山,必先至此进行简单参拜,而后入庙祭神。亭为二进院落。前院正殿,明清时祀碧霞元君;两侧为东西配殿;院中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同知泰安州事张奇逢立《禁止舍身碑》。后院中立四角亭,1983年重建;后山门内东侧有1990年立日本书法家柳田泰云书《李白登岱六首》诗碑。    风景名胜亭前有石坊,额书“遥参亭”。两侧铁狮对峙,旗杆高竖。坊前为双龙池,清光绪六年(1880年)为引王母池水而建。池南为通天街,池西有唐槐一株,池北有1929年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亭后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重修岱庙时创建,并撰书楹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 岱庙坊北是岱庙,南北轴线上贯穿着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东侧辅以汉柏院、东御座,西侧佐以唐槐院、雨花道院。     泰山普照寺
       泰山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六朝松,状如华盖。松旁为筛月亭,每当皓月当空,松下银灰万点,如同筛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击发钟磬之声,且四角及中间音 色有别,名五音石。亭北为摩松楼。筛月亭联:“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   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时,以泰山习俗和民生疾苦为题材,写了很多白话诗,自称“丘八诗”,由赵望云配以漫画,刻制成碣,立于院中。后尽毁,现已重刻。   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袅袅婷婷,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至此,题“一品大夫”。   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 额题“菊林旧隐” 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 现辟为纪念馆。楹联为:“松曰好青,竹曰好绿;天吾一砖,地吾一瓦。”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的凌汉峰下,传为六朝古刹,又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为唐宋时古刹。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后屡遭兵燹,基址独存。明宣德三年(1428)高丽僧满空禅师登泰山、访古刹,在泰山20余年,重建竹林寺,复兴普照寺,四方受法者千余人。现存明正德十六年《重开山记碑》记此事。清康熙初年名僧元玉建石堂,并于佛诞之日依古制建坛传戒。道光年间(1821-1850)建佛阁(今摩松楼)。光绪六年(1880)重修正殿和东西配殿。建国后多次修缮。1984年将后院辟为“冯玉祥在泰山”陈列室。

  普照寺属禅宗临济派,是华北著名丛林。寺为四进院落,以双重山门、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线,左右配以殿庑、寮房、花园等,面积6150平方米,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一进山门面阔3间,门楼式建筑,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进门为一院,钟鼓二楼分列东西,钟楼内置石柱钟架及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    二进山门为二院,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西拱门外有元代经幢一尊,记僧法海于元贞年间(1295-1297)重修普照寺的情况。    沿阶而上为三院,中为大雄宝殿,五脊硬山顶三开间,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东西配殿各3间,院内银杏双挺,油松对生,并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双檐盖罩铁香炉1尊。大殿东西侧有垂花门通后院。    后院有著名的“六朝松”,古松粗达数抱,枝密盘曲四伸,树冠如盖。上有摩松楼,可摩顶观松;松下有“筛月亭”,取“古松筛月”之意。亭居高台,方形,四檐飞翘,四柱均有楹联。亭下有方形石桌,敲击四角和中央,则发出清脆如磬的五种声音,因名“五音石”。    中轴线之东,有禅院和石堂院;之西为菊林院,山房门额悬“菊林旧隐”横匾,院内有“一品大夫”松。清代主持僧元玉是位颇有成就的诗僧,别号“石堂老人”,著有《石堂文集》,其时遍植菊花,号称“菊圃”。今寺东南尚有其墓塔遗址。         泰山万仙楼

      万仙楼位于山东泰山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
      万仙楼门洞东侧有隐真洞,为旧时道人修炼处。殿内塑128位神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万仙楼下层是石砌拱形门洞,高3.4米,宽2.9米,石额南刻“万仙楼”,北刻 “谢恩处”。整个下层东西宽17.4米,进深13.65米,高4.4米。门东砌为隐真洞,深1.76米,高1.95米,宽0.9米。        万仙楼上层建在下层顶台偏北处,面阔3间13米,进深6.3米,通高11米,三柱 七檩五架梁,重梁起架,黄琉璃瓦九脊歇山顶,前为重檐双步廊式。檐下施影作斗 拱,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枋檩额上遍饰墨线大点金彩绘。殿墙下部四周镶满明代朝山进香施财合山会题名碑63块。下层东北角有石阶与上层相通。   此楼门洞高4.4米,上层有楼阁三间,黄琉璃瓦覆顶。门洞之上刻“谢恩处”三字,传说旧时帝王登山,地方官员护驾于此,帝令回府,群臣谢恩。另一种说法是香客朝山顺利而归,在此处叩谢碧霞元君保佑,故有引名,楼东侧挺立古柏三株,人称“三义柏”。万仙楼明清多次重修,1954年翻修,1973年维修门窗,1980年彩绘。万仙楼盘山道西侧的石壁上有石刻,特殊之处是劝“风”、“月”二字之字心组成,意谓此处风月无边,风景美不胜收。

  楼前有古柏3株,挺拔并列,苍翠凌云,碣书“三义柏”。再前西崖题“勇登仙境”,下有洞,洞内有石龟,俗称龟洞。    楼北是革命烈士纪念碑,1946年建。碑载新四军一纵三旅转战南北的壮烈事迹。 环刻解放泰城时牺牲的708名烈士英名。    纪念碑西侧有峭石挺立,清人题“拜石”。附会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 拒不朝拜贪官麦知州,而是每早穿礼服拜古石玩器,并且口中念念有词:“宁拜无知 石,不拜面老鼠。”结果被贬官。后人题此以颂耿直清廉。又据《宋史文苑米芾传》载:无为“州治有巨石,壮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    万仙楼与纪念碑之间的东溪内为樱桃园,又名桃花涧,清人曾颂:“ 樱桃生涧底,石上多古苔。山下花已落,山头花未开。”涧中石坪广阔,断崖跌宕, 溪水潺潺而来,滢洄湍急而去,或为瀑,或为潭,或潜流,汇为深广碧池,名碧泉湾 。今涧内桃、樱均无,唯杨、槐满谷,柏林夹岸,石峡飞流,瀑水如帘。   纪念碑东侧有断崖,古刻遍布。唐大历八年(773年)泰山著名女道张炼师题记及元代镇压红巾军的元将题名等依稀可辨。 

  万仙楼是万历皇帝为纪念其母李太后眼疾痊愈,感念泰山圣母有功而敕建的,青山绿水之间,矗立着这座门楼式建筑,雕梁画栋,庄严雄伟,白云蓝天映衬着黄色的琉璃瓦,一派皇家风范。因泰山是华北地区的两大神山之一,神仙众多,民间的最高神玉皇大帝高居泰山极顶,其麾下众神遍布泰山的角角落落,有名有姓的神仙在泰山有112位,因此泰安府古称神州,民谚:济南府的官多,泰安州的神全,即是指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此泰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具有灵气,富含神韵。因此楼上有“景会群真”的匾额,泰山是道教名山,称仙为真。   
   泰安北宋天书观          历史上,在泰城上百座祠庙寺观中,能够屡屡受到最高统治者格外垂青的,除了岱庙,大概就要数天书观了。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为掩盖丧权辱国之耻,宋真宗赵恒急欲封禅泰山,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王钦若等一班高级幕僚们对此心领神会、暗中筹划。于是在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后,君臣间非常默契地导演了一出“降天书、封泰山”的历史丑剧。天书观作为因天书降临而创修的祠观,成为这幕历史剧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

先是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赵恒像平时一样上殿视朝,皇城司官员忽然来报:守门卒发现宫城左承天门南角挂着一条两丈多长的黄帛,上面隐约有字迹。赵恒闻报,立即对群臣说,他去年曾做一梦,梦见神人对他说今年正月天降“大中祥符”三篇,想必这黄帛正是天书下降!群臣立即跪拜称贺,说是天书降临,应前往奉迎。赵恒当即率群臣至承天门,焚香跪拜,取回天书,由枢秘院院长陈尧叟启读,其上有“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等谶语。赵恒跪受“天书”,随后将其藏于金匣。当晚,赵恒在宫内大宴群臣,随后派人祭告祖宗天地,并下诏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大赦天下,朝廷官员与京官均升职加俸,特赐京城百姓聚饮五日,并登上乾元门,观看百姓欢聚饮酒,赐1500名父老衣服、茶叶等礼物,又分遣近臣赶赴四方,宴请驻守边关的将领,掀起普天同庆的热潮。四月,天书再降皇宫。“天书”之两降皇宫,实乃旷古未有之祥瑞,于是陈尧叟、丁谓等一帮大臣们引经据典,向皇帝及同僚阐述天降祥瑞的伟大意义。降天书的消息传出后,各地的各种祥瑞纷纷上报,一时间举国遍出灵芝瑞兽,百姓欢欣鼓舞,全国海晏河清。为了表达全国臣民的迫切心情,宰相王旦等率领文武百官、少数民族首领、和尚道士、社会名流等共计两万多人,前后五次上书,恳请真宗响应上天之吉兆,尽快举行封禅大典。

经过臣民的“百般努力”,真宗终于下诏“十月有事于泰山”,先遣官王钦若等先行赴乾封县安排有关事宜。没想到随着这位王大人的到来,天书竟再降于泰山脚下。五月,泰城西有“醴泉”涌出,真宗下诏于泉上建亭,额题“灵液亭”。六月六日,木工董祚于灵液亭北“见黄书林之上”,王钦若立即将天书降泰山之事奏报。宋真宗亦自称夜梦神人向他宣告,“来月上旬,当赐天书于泰山”。真宗于是下诏“泰山灵液亭北,降天书之地建殿”,殿名天贶殿,包括大殿在内的整座祠观便是天书观。

十月初四,在载着天书的豪华玉辂引导下,真宗一行浩浩荡荡离开京城,17天后到达泰山。经过三天斋戒,真宗登泰山顶完成了祭天仪式,第二天又在社首山举行了祭地典礼。《宋史·本纪第七》记载这一盛大场面:“帝衮冕奠献,庆云绕坛,月有黄光。命群臣享五方帝诸神于山下封祀坛,上下传呼万岁,振动山谷。”十一月二十日,真宗返抵京城,封禅大典圆满结束。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八日,真宗下诏:令兖州长吏于六月六日天书降泰山日,诣天贶殿建道场设醮,永为定式。此后有宋一代,六月六日这一天被称为天贶节,举国欢庆。

北宋亡后,金、元先后入主中原,在异族的统治下,天书观没有了来自皇家的恩遇,稍显沉寂。但恰恰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及朱明王朝初期,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在东岳泰山大帝的领地如暗流涌动,逐渐兴盛起来,天书观成为碧霞元君在泰山及其周围地区的一个重要信仰中心。

于是,在宋真宗封禅泰山整整五百年后的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天书观又一次受到全天下人的瞩目。这一年,鉴于碧霞元君已成为全国各社会阶层普遍信奉的神灵,其祠庙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正德皇帝下令在天书观旧址建碧霞元君殿,并御制告文,遣官诣殿致祭。自此,天书观虽然还叫“天书观”,但已经与北宋真宗皇帝的“天书”彻底没有了关系,改头换面成为专祭碧霞元君的庙宇。正德帝甚至为这位女神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税种———香税,美其名曰泰山元君祠香金备修费。

皇帝之外,皇室宗亲及普通百姓也频繁到天书观致祭。嘉靖十二年(1533年),封藩于河南的周藩永宁王为碧霞元君造像,祀于天书观,并自撰碑记。同年,河南怀庆府、开封府等地信众募铸铁塔,献于天书观。看到今天泰山碧霞祠人声鼎沸、香火旺盛的景况,就完全可以想见当时天书观的热闹场景。

时光荏苒,倏然间到了万历皇帝当政时期。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李太后去世,她是皇帝的生母,与万历感情深笃。两年之后,皇帝将母后封为“九莲菩萨”,并特地在泰山天书观碧霞殿后建九莲殿,安置九莲菩萨铜像,改天书观额为“天庆宫”。

我们姑且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作“泰山九莲菩萨事件”,李太后为什么被封为“九莲菩萨”?万历又为何将其供奉于泰山?整个事件的缘由还得从这位李太后说起。李氏本为隆庆皇帝朱载垕的宫女,因生了朱翊钧,“母以子贵”,被封为贵妃。隆庆六年(1572年)朱载垕死,朱翊钧即位,即万历皇帝,李氏成为皇太后。在宫廷斗争中,她给了尚未成年的儿子极大帮助,同时她还假借神佛行事,在宫廷内外树立了慈悲、行善的形象。万历十四年(1586年)李氏迁居的新宫中出了“瑞莲”花,“重台颖出,瑰形殊态,自昔所未有”。从此宫廷内外逐渐有了李氏是九莲菩萨化身的传说。另外,万历年间受到李太后庇护的民间宗教西大乘教也为她做了大量宣传,尤其是当时该教宣扬的《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为李太后“成为菩萨”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在“泰山九莲菩萨事件”过程中,万历还发诚心印造了两部九莲菩萨经。一部仿佛经,名《佛说大慈至圣九莲菩萨化身度世尊经》;另一部仿道经,名《太上老君说自在天仙九莲至圣应化度世真经》。经文说九莲菩萨是在“南阎浮世,下界众生,违天背道”时,“分身显灵,应化度世”,而今“复证梵天,神游东岱,逍遥胜境,位并碧霞”,“是为四生慈母,永为度世菩萨”,九莲“乐观东岱景,尊居天庆宫,一道金光罩,万年仰大明”。这部菩萨经最终成就了九莲菩萨“神游东岱,位并碧霞,乐观东岱景,尊居天庆宫”的崇高地位。但经文在制造神话的同时却又透出一些不祥的征兆,经文最后称“愚顽众生,不生信心,诽谤轻慢,殃累九祖,灾种子孙,身堕轮回,丰都受考,永无出期”,这些诅咒、谩骂和威吓的话语充分说明,万历皇帝内心对他造出的九莲菩萨没有丝毫底气,往长远说,此时的他已经对处于内外交困中的明王朝失去了信心,也无怪乎后人有“明代之亡,非在崇祯,实在万历”的评价。(本段参考了车锡伦《泰山“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考》一文)

时间又到了崇祯年间。崇祯是万历的孙子,他继承了哥哥天启的皇位,但当时的明王朝更是内忧外困、风雨飘摇。为挽救国内外的颓势,崇祯十三年,他假借神道,并效法祖父万历将其生母刘氏封为“智上菩萨”。他还派出太监,在泰山天书观碧霞殿、九莲殿之后建智上殿,供奉智上菩萨铜像,改观额为“圣慈天庆宫”。

清康熙五年(1666年),著名学者顾炎武游泰山谒天庆宫时曾作《圣慈天庆宫记》一文,其中有云:“泰山之西南麓有宋天书观,大中祥符年间建。后废为碧霞元君之宫,前一殿奉元君。万历中,尊孝定皇太后为九莲菩萨,构一殿于元君之后奉之。崇祯中,尊孝纯皇太后为智上菩萨,复构一殿于后奉之。乃更名曰圣慈天庆宫,而按察使左佩玹为之碑。宫成于十七年之三月,神京沦丧,即此月也。”正像“天书”没有保佑大宋王朝传世七百年一样,天书观里的碧霞元君和两位太后菩萨也没能带来明朝的皇图永固、帝道遐昌,智上殿更是以一种“国将亡而听于神”的特有方式,给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一个巨大的讽刺。

有清一代,或许是感到天书观的诸种不祥,或许是由于其他原因,这里的碧霞元君信仰逐渐势微。咸丰五年(1855年),泰安知县汪相芬将九莲菩萨、智上菩萨铜像移奉蒿里山东的灵应宫中。

道光年间,历经沧桑的天书观在“降天书”八百多年之后,真正成为一座“书观”,不过这一次的书不是天书,而是学生诵读之书、学习之书。道光六年(1826年),知县徐宗幹在此设立醴泉义塾,城内贫苦之家的子弟多在此念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泰安知县毛澂在这里创办县立第一学校,这是泰山周围近代第一个高等小学校。史载毛澂延访教员,分门授课,诸生肄业其中者凡百余人。他还在学堂中开设外语教学,并多方搜求中外书籍,科学仪器,为此还专门建了一座西式藏书楼。当时的山东巡抚周馥曾专程到该校视察,对毛澂所制订的学堂章程、功课、管理法、教授法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民国初年,这里还曾设立师范讲习所。

公元2008年是天书观创建1000周年,但天书观并没有能够沐浴千年的风雨,它最终消亡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在这里“尊居”的九莲菩萨和智上菩萨,解放后又由灵应宫分别被移至泰山红门宫和斗母宫,已经没有了神灵附体的两尊铜像历经三四百年依然熠熠生辉。今天,天书观遗址已经建立起一座公园,园内有一石,上书“天书观遗址”,告诉人们这里过去有一座天书观,是宋真宗纪念泰山降天书的地方。除此之外,已找不到有关过去的天书观的任何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