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视角怎么拉远:会计报表重点科目分析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8:23:45

会计报表重点科目分析方法

[日期:11月07日]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为了给投资者提供真实信息,给经营者提供有关经济指标等综合信息以供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有必要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财经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很多,角度各异,如审计意见分析,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分析,钩稽关系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等。本文以切近会计实务的视角,对财务报表中重要的常见科目进行了详尽分析,旨在帮助财务工作者、投资者、企业经营管理层等更好更深入地理解会计报表。

 

【关键词】:会计报表  重点科目  经营  分析

 

绪论:企业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变动的书面文件,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经济活动信息的对称化,以此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计科目是会计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对会计科目进行细致分析,便于跟踪发现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蛛丝马迹,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进行更深刻的了解。

 

一.        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财务会计是目前唯一的能系统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的相关、可靠信息的系统,而会计报表是在会计核算中,根据财务帐簿记录的有关资料编制的具有一定指标用以反映经济实体的财务情况、成本水平和财务成果的报告文件。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和意义是: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2、检查企业的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管理当局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3、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债权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尤为重要。

 

二.        会计报表科目分析先期注意事项

 

(一)            财务报表可信度分析

 

 企业的财务报表,按是否经过审计来划分,可分为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和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两类。一般来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要高于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之前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可信度分析,在可信度分析中,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并对已经和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略程度不同的可信度分析。一般而言,对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需结合审计报告意见,重点分析财务报表的粉饰状况;对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除了分析财务报表粉饰状况之外,还需要判断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技术错误。

 

(二)            财务报表技术性错误判断

 

财务报表中是否存在技术性错误主要是利用报表与报表之间、同一报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钩稽关系,以及主表与明细表间的关系和主表与财务报表附注说明的关系等来判断。

 同一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钩稽关系有诸如“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静态平衡关系、“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的动态平衡关系,以及各项目明细数与合计数的关系,等等。一般而言,检查这类技术性错误比较容易,只要有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即可。

报表与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额

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检查这类错误,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错误,要求熟悉各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和方法。

财务报表主表与明细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比较简单的明细与合计的关系,也有比较复杂涉及数张报表发生额和余额的关系,如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明细表就既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净值和累计折旧发生钩稽关系,又与现金流量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发生钩稽关系,其他诸如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等明细表也都存在上述的钩稽关系。通过主表与明细表的逐项对照可以判明财务报表编制中是否存在技术性错误。

将财务报表与其附注相对照,可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披露政策是否合理、会计估计是否科学、会计差错处理是否恰当等等方面的信息,为判断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技术性错误提供有用的信息。

 

(三)            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判断

 

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受编制财务报表的技术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判断财务报表信息质量高低的主要方法是将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指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科学的信息加工系统,各指标存在着各种相关关系,要粉饰一些指标就必然要修改另一些指标,要将一些指标修改得好看,就得使一些指标变差,这样,将这些指标联系起来就可以判断各指标的质量。特别是一些有意粉饰过的财务信息,往往从某一指标来看可能很好,但如果与其他指标联系在一起来看,则可以发现其被粉饰过的痕迹,从而判断其信息质量的高低。如某企业的利润很大,但经营现金净流入量则很小,甚至为负数,那么,就可以判断该利润的质量很差。

三.重点会计科目分析

(一)资产类科目

1、短期投资

短期投资被视为现金的第一后备来源,其中那些期限在3个月内的可以转化为金额确知的现金的短期投资更被称为“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从而给企业利润造成冲击。当然短期投资市价上升带来的增值由于并不在报表中直接反映,会形成隐性资产,也即是“秘密准备”。短期投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占比分析、收益率分析、风险分析等。

(1)占比分析

较高的短期投资比例,同较高的现金留存一样,可以表明企业拥有的现金已经超过经营活动的需要,转而从事投资活动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短期投资挤占了正常经营用现金,就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更具有风险警示意义的情况是企业拥有资金,但主业经营不佳,不得不将资金用于短期投资,期望以投资活动来掩盖经营活动的困境,这样的公司风险很大。因为依靠投资收益装点利润表的企业的利润水平通常无法持续保持。

(2)收益率分析

通过对历史收益率的分析和对企业现有投资资产存量的测度,可以大致估计企业预期的短期投资收益。

(3)风险分析

短期投资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品种价格波动的风险;二是委托投资等方式将资金交由其他机构甚至个人管理从而产生的信用风险。分析者可以用短期投资风险系数,即短期投资减值准备比短期投资帐面原值,来评价企业所持有短期投资头寸的风险程度。

2、应收股利

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方企业便拥有了一项收取属于自己的现金股利的权利。一般情况下,经过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等权力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具备真实的法律效力,因此,应收股利的风险较小,其预期现金流较为确定。

3、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是企业资产方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有关企业“讨债实践”表明,帐款逾期在半年以内,收回的成功率是57.8%;一年之后,成功率会锐减为26.6%;两年之后,成功率则只有13.6%了1。按照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两年后,所有的企业都将拥有进出口权,除了某些国家专控产品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就是大规模的海外拖欠款。

在对应收帐款坏帐准备的分析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比较计提比率数字的高低,而是应将关注焦点放在评价企业选择的坏帐计提比率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应收帐款所实际承担的风险。

4、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主要用于反映除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应付款项。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期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巨大,往往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科目的余额。其所以出现这些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利用这两个科目调节利润。其他应收款往往用于隐藏潜亏,其他应付款往往用于隐瞒利润。

     其他应收款主要由非经营性事项形成的。非经营性事项形成的的债权债务关系风险较高,主要是在于超经济性关系的存在会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判断。更严重的是,其他应收款形成的资金占用会挤压经营资金的空间,甚至对企业经营造成致命的伤害。资金可能会通过该帐户被源源不断地从企业内部抽出,转移到其他利益主体。

其他应收款也有产生收益的可能,其所产生的收益在报表体系里反映为资金占用费,分析者要非常关注其他应收款和资金占用费收入构成的钩稽关系。

年代久远的其他应收款风险高企,这往往表明企业在与债务人的谈判中处于劣势,或者,企业根本就不具备债权管理的能力。对象分析为分析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企业其他应收款风险的方法,如果关联方大量占用企业的资金,则其他应收款的回收风险较高。此外,从资产与负债钩稽的角度看,大量其他应收款的存在或新增加,意味着企业要为这部分资产进行融资,如果这种融资是有息负债,则企业还需要付出较多的财务费用。

5、预付帐款

一般地说,在卖方市场中,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处于持续的上升之中,企业就倾向于预先支付给供应商货款,以锁定所采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而在买方市场中,多数商品供过于求,存货积压严重,价格指数不断走低,这时,预先支付是不划算的。所以,分析预付帐款的结构和趋势时如能和所采购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供求动态相结合,对深入认识预付帐款的价值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实务中的预付帐款一般在3个月以内,超过1年的预付帐款就几乎可以肯定是异常的。因为预付帐款的性质决定了其不会是长期的。那么发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存在超过1年的预付帐款就应当警惕。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表示公司的资金以预付的名义而被占用转移,企业资产面临减损的风险。

6、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被归集为资产而不是负债,是因为这项支出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够在以后期间体现,但这种体现在以后期间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待摊费用的风险也在于此。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九条规定: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企业受益,应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间摊销,这样就避免了待摊费用不实。

7、存货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通常都占总资产的相当比重。存货及其核算方式的选择对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也是分析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存货与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存在着钩稽关系。这为存货分析提供了两个方法:一是通过“期初存货+本期购入存货-产品销售成本=期末存货余额”的钩稽公式判断企业存货的变动是否异常,二是根据存货周转率公式计算存货运转的效率。

根据存货流转的钩稽关系,在生产和销售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的情况下,存货的期初、期末余额应当差别不大,反映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基本平衡,存货项目没有出现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如果是在主营业务成本没有发生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存货余额出现较大的波动,则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肯定出现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变化,揭示企业产销矛盾,这种变化往往透露出企业在经营战略、策略方面的转移,当然,更不能排除的是,企业报表有可能出现虚假数字。

   (1)存货取得与发出计价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领用和发出存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个别计价法、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在实务中,企业的存货进出量很大,存货的品种繁多,单位成本多变,难以保证各种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因此,必须对存货的成本流转作出一个与其实物流转较为匹配的假设,选择一个较为适当的方法,以对存货在会计期间内的“价值流量”进行计价。

企业对存货成本的计算若采用不适当的方法或任意分摊存货成本,就可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如按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将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按比例在期末在产品、库存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摊,但有的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只在期末在产品和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产品定额成本差异,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 也有一些企业任意改变存货发出核算方法以期达到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

   (2)存货价值的风险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特性决定了其流动性、安全性风险较高。会计方法需要对存货的风险进行核算反映,因此,产生了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量方法。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时,以历史成本反映的帐面价值会形成虚资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成本之下时,应将这部分跌价损失从存货中扣除,记入当期损益。

     存货价值的风险对企业当期甚至以后几个会计期间经营业绩的影响可能会很大。例如康佳公司,2001年度康佳清理彩电及其他库存产品150万台,由此形成的跌价损失就占亏损总额的55.79%。另外,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这些都应引起报表分析者的注意。2

    8、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的长期投资布局与企业的资源优化整合、发展方向等密切相关,这要求对长期投资的分析做到长期与短期、战略与策略紧密结合,从长期投资的静态分布和动态演化中去充分发掘和把握企业的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有权益法与成本法之分。权益法可以让投资方在每个会计期末就能分享被投资企业的资本增值,而不受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所以权益法核算为投资方企业提供了持续的利益分享机制,通常情况下权益法核算所能确认的收益要比成本法更加稳定,并且金额上要多。当然,更重要的是,权益法反映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此外,利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被投资企业经营的成果--净资产的波动在投资方的报表上可以得到反映,而成本法却掩盖了这一切。

    9、股权投资差额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可以从一个侧面表明企业的购并绩效。如果企业对购并目标企业支付过高的溢价,将使投资回收期拖长,拉低投资收益率,并且加大了投资风险。分析的时候,可以采用公式(股权投资差额/长期股权投资)来描述溢价比例,并结合投资收益情况分析长期股权投资的效益性。

    10、合并价差

     当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大于或小于其占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时候,会产生一个差额,即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就转化为一个平衡项目,即“合并价差”,当股权投资差额摊销后,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价差将逐渐减小,其减少额等于“股权投资差额”每年的摊销额。

     合并价差的摊销作为对投资收益的抵减,在未来期间相应减少公司的投资收益。当投资收益大于等于当期摊销的合并价差的时候,该购并项目的总体投资收益会大于等于0,当投资收益小于当期摊销的合并价差的时候,该购并项目的投资收益就会小于0,体现为投资损失。

    11、折旧费用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折旧分摊方法有工作量法、直线法、递减费用法(即加速折旧法)等。常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直线法下各期折旧相等,而加速折旧法下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折旧较多而在后期计提折旧较少,各年折旧额呈递减趋势。

直线法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折旧费与资产磨损或产生成果的配比问题;其缺点是未能体现无形损耗。

加速折旧法的好处在于税法认可下的折旧费用递减将使所得税的缴纳期间得以递延,使纳税人获得税收利益。同时加速折旧可以缩短固定资产的补偿周期,有利于技术升级和固定资产更新。

 

(二)负债类科目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核算的最主要特点是在预提或实际支付利息时均不通过“短期借款”科目,而是通过“预提费用”或“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短期借款筹资的优点在于可以随企业的需要安排,便于灵活运用,取得程序较为简便。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对发放中长期贷款一般比较谨慎,利率也较高,这种情况下,短期借款就成为很多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务资源通道。但其最突出缺点是归还期短,于是需要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以符合一定的流动比率要求。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是一对矛盾,企业的资产结构配置上出现的失误将会导致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短贷长投,这将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资产的赢利能力不强,经营活动现金流匮乏,就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造成流动比率下降,偿债能力恶化。

    2、预收帐款

     对于卖方企业而言,预收帐款相当于向买方借用资金后用商品抵偿。预收这种交易支付模式通常用于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商品销售。

     预收项目的释放是企业收入的增加,本期的预收帐款直接对应着以后期间的收入,这就是负债科目预收帐款与损益表科目收入之间的的基本钩稽关系。利用这个钩稽关系,可以对企业未来期间的损益实现情况作出大致合理的推断。

    3、预提费用

     预提费用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某些费用不一定当时就要支付,但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属于当期的费用就应该记入当期。如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在未进行修理时,没有相关费用发生,但实际上大修理受益期较长,所以该项费用应在固定资产两次大修受益期间内进行预提。预提费用与当期的费用和以后期间的资产相钩稽,即形成费用在当期,付出资产在以后期间,这样,预提费用就具有了储备的性质,常常被一些人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4、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的利息率通常较高,除了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外,借款企业还将被银行收取其他费用,如实行周转信贷协定所收取的承诺费、要求借款企业在本银行保持补偿余额所形成的间接费用等,这些费用都将增加长期借款的成本。

长期借款的分析中除了要考虑其借款期限较长、借款利息率较高造成负债成本较高的因素外,利息费用的处理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短期借款的借款费用应当与期间收入配比,而长期借款用于专项长期资产购建期间,其借款费用的发生与长期资产的形成直接相关,因此需要资本化,而在长期资产达到预定可以使用状态后,资本化程序终止,之后的借款费用直接计入费用。1997年重庆渝港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度报告被审计师出具了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份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在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称该公司1997年度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款及应付债券利息8064万元,公司将其资本化计入了钛白粉工程成本。3

 

(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1、实收资本

     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我国是实行注册资本制的国家,因此,会计上实收资本更多地体现了法律上注册资本的含义。

对实收资本的分析主要注意虚假出资,以及无形资产的虚增估值。被成为“2001年十大经济犯罪案件”之一的麦科特欺诈上市案就是一个典型的虚假出资案例。2000年11月,中国证监会对麦科特利润虚假问题立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司通过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47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46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转为实收资本,并且倒制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4

 

(四) 损益类科目

 

1. 收入

经常性、持续性地导致企业财富增加是收入的经济特征,评估企业的价值,最基本的就是评价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和模式,这项工作必须以收入分析为基础。因此,收入模式的分析是企业分析的重要内容。收入的会计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析收入形成的模式,探究盈利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二是分析收入确认的条件,尤其是收入确认的时间区间,根据会计分期假设,收入在哪一个会计期间,就直接增加该期间的股东价值,因此,某项特定的收入能在哪个会计期间实现是分析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如,素有“健康天使”之称的美国第四大制药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 Co.—“BMS”)是一家蜚声世界的制药企业。然而, 2002年10月,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宣布对BMS的收入确认和存货问题展开正式调查。2002年12月,20多位BMS的前任和现任高管人员向《华尔街日报》披露了该公司在收入确认、重组准备以及合并政策中的多项“会计阴谋”;2003年3月10日,BMS对外公布了一份未经审计的重述报告,报告承认:1999年至2001年,销售收入虚增24.9亿美元,净利润虚增9.13亿美元;2002年前6个月的销售收入净额虚增6.53亿美元,净利润虚增2.01亿美元。该公司收入造假的手法不外乎寅吃卯粮,利用不恰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报销售额。6

实务中,有一些特殊的收入确认原则,如退货,售后回购,非货币性交易等,这些经济行为常常伴随着企业的财务造假。如退货期未满而确认收入,甚至在销售合同一经鉴定后就确认收入,是企业提前确认收入的最见手段,很多利润操纵的案例都使用了这种手法。另外,售后回购一般情况下不应确认收入,因为“回购”意味着融资,不是真实出售。非货币性交易的可能导致的收入虚增问题在2000年《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之后修订的新准则中,已经得到杜绝。

    2、期间费用

   (1)、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等。

     营业费用是实现销售收入的必要付出,但由于一些主要的营业费用,如广告费、销售机构职工的工资福利等都是固定性质的费用,所以营业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较高的企业盈亏平衡点比较高,经营风险比较大。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支出,归集的费用项目比较庞杂。有些费用内容,如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等,在企业的规模和经营环境都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保持稳定,但也不排除公司处于利润操纵的目的而造成某些费用项目的异动,会计分析应当识别这些变化。

又有一些费用项目是受到资产质量的影响。如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则应收帐款、存货等资产的质量对管理费用有着直接影响。

   (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在会计分析中,财务费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项目。财务费用产生于有成本的负债--借款或债券,但借款或债券的利息成本并不只表现为财务费用,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利息成本将资本化为长期资产的成本。一旦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消除,则在负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原来进入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全部进入损益表的财务费用项目,将会对当期损益造成较大冲击。

    3、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损益,具有一次性或偶发性的特点,并不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律性,而且其金额往往比较大。如果不对这些项目进行特别提示,损益表的"净利润"数据很可能误导报表使用人。因此,各国会计准则一般都要求企业对比陈报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消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会计收益可能造成的歪曲效应,同时,也避免公司管理层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粉饰公司财务报表。在我国证监会文件中,将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合并价差摊入等均列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4、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内容,能够反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在核算上,主营业务利润由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配比得到,其他业务利润由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配比得到。将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营性企业的盈利质量,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盈利的趋势。

    5、投资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投资收益主要来自短期证券投资、长期债券投资、以成本法核算的股权投资等。

     很多企业的利润含量中投资收益占比较大,但这不全然意味着盈利质量不高,需要具体分析。盐田港就是依靠投资收益成为业绩高速增长的绩优公司,其中主要原因是该公司的投资收益均来自经营与主业同类或者相关联业务的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收益实际上也是主营业务利润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投资收益在一定环境下是企业成长性的核心驱动因素。当然,在分析中也应注意投资收益并非母公司所能完全控制,这部分收益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如果现金都留在子公司,那么此类绩优公司的现金分配能力就受到较大限制。

    6、资本公积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然而,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账、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 对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不仅要看利润表的数据,而且要看利润的计算过程;不仅要看利润的数量,而且要看利润的质量。深入到每一个科目的分析,如此才能尽可能真实地把握企业真实经营业绩。同时,要提高识别财务报表的能力,分析者除了应了解诸如与企业供应和销售相关的市场信息,与企业所处行业相关的信息等多种宏观和微观的信息之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分析经验和掌握识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可能揭示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真实经营业绩,为进一步的财务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李佳明、安同良: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及防范,《现代管理科学》 2004.2

 

[ 2 ] 刘进霞:企业财务报表可信度分析,《会计之友》,2004.4

 

[ 3 ] 刘殿庆:资产负债表的审核与分析,《农村财务会计》,2004.5

 

[ 4 ] 丁梅:如何解读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浙江统计》,2004.6

 

[ 5 ] 王强:谈财务会计报告对评价企业经营的局限性,《交通财会》,2003.2

 

[ 6 ] 李桂荣: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填列浅见,《财会月刊》,2002.7

 

[ 7 ] 门榕:上市公司编造会计信息的识别,《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2.11

 

[ 8 ]王乔、张卫东:上市公司会计消息操纵行为探析,《会计研究》, 2002. 12 

 

[ 9 ] 企业会计制度研究组: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0] 透视财务报表: 解读数字背后的奥秘 / 张美中编著. -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4

 

[11] 阅读财务报表的400个问答 / 杜文主编.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12]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第二版 / 李心合,赵华著. - 2版. - 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