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3物品栏改键:荨麻疹治疗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5:33:42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0:55     标题: 荨麻疹的治疗法

昨晚儿子从学校打电话说自己生了荨麻针,一抠红肿一大片,很痒难受,儿子已受我影响,一般不用西药,但这次太难受,只得在校医处拿了西药,但不知药名,说是有冲剂有白片。可怜的儿子。说起这荨麻疹我深有感触,从小我就患有这可恶的荨麻疹,根本没有过敏原,应该是体质差的缘故,以前满身都是我抓的疤痕,很影响美观,这还不算什么,最痛苦的是因瘙痒不能入睡,精神状态差,一年最少会大规模发2次,真是痛苦不堪!后来身体逐渐好了以后,荨麻疹就没再范过了。儿子昨年秋天长过一次,当时在家,我用刮痧、拔罐给解决的。这次算第二次,我决定从根本上给他解决,就像解决他鼻炎问题一样,不针对皮肤,先考虑脏腑问题。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05

对儿子荨麻疹的分析:从小就易感冒,后来发展为慢性鼻炎,这些其实都是肺的问题,应该为肺气不足,肺主皮毛,肺气不足使人体营卫之气不足,一受风邪,表皮不固,便从皮肤发出,儿子有遇热更痒之像,表明血热(小孩本来阳气较重)。治疗:从补肺气达到固表,还需辅助凉血。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17

发一些在网上搜的治疗法子
1.药物: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具有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取蝉蜕3克,洗净、晒干,炒焦后研末、过筛,用蜂蜜6克调和为丸,每丸重约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一般2~3天皮损逐渐消退;15~20天可防止复发。

  蝉蜕性味甘、寒,入肝、肺两经,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咽痛音哑、目赤翳障、惊痫夜啼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蝉蜕治风热型荨麻疹 疗效确切

  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具有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退后不留痕迹的特点。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疾病常从肺论治,加之荨麻疹发病常与外感风邪有关,所以,蝉蜕对于风热型荨麻疹(表现为皮疹色赤,遇热加剧,得冷则减,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不适用于遇冷加重或冬季易发的风寒型荨麻疹。

  一般来说,蝉蜕的常用量为3~6克,可入煎剂,也可研末冲服。

  下面介绍一个可作为轻型荨麻疹辅助治疗的验方,具体方法是:黄芪9克,防风6克,甘草3克,水煎服,或泡茶喝。具有益气固表、祛风止痒、抗过敏的功效。
    寒冷性荨麻疹方剂:中药治疗可选用麻黄汤加减(麻黄3克,杏仁4.5克,干姜3克,浮萍3克,白鲜皮15克,陈皮9克,牡丹皮9克,白僵蚕9克,丹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荨麻疹祛风通络法:适用于兼有风湿症状者,用独活寄生汤。
中医辩证论治: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辨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方以“荆防方”加减。

    荆防方

    【药物组成】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方剂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以“麻黄方”加减。

    麻黄方

    【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3)阴血不足,血虚受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方以当归饮子加减;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方以玉屏风散合多皮饮加减。

    中药药方:

    慢性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方名】麻黄方。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炳南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脾虚兼风。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止痒。

    【方名】荨麻疹汤。

    【组成】苍术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荆芥15克,丹皮15克,防风9克,白蒺藜12克,僵虫10克,川芎9克,丹参15克,黄芩10克,龙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屈舒信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阴血不足,风淫湿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气诱发。

    【治法】养阴益血,以清理血分为主,佐以疏风利湿。

    【方名】加减当归饮。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乌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龙9克,路路通15克,地肤子12克,乌药6克,荆芥6克,防风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俞长荣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沐浴当风,邪客经络,气血阻痹,而致风疹缠绵。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经。

    【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何任方<荨麻疹>

    另外中医疗法:

    1、活血祛风法:适用病人舌质暗紫,有瘀斑及血瘀症状,并不易分辨风寒及风热症状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荆芥、防风各10克。根据辨证不同又可分为:

    (1) 活血辛凉透表法:适于有风热症状者。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辛凉解表药,常用: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

    (2) 活血辛湿透表法:适于有风寒症状者。可用永安止痒汤。

    (3) 活血湿阳法:并用于湿寒型及大多数皮肤划痕症。可用血府逐瘀汤加:附子10克,桂皮或肉桂10克;血府逐瘀汤加金匮肾气丸,每日两丸。

    (4) 活血健脾法:适于有脾虚腹泻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参苓白术散。

    (5) 活血固表法:适用于易汗出,汗后发生风团,相当于部分胆碱型荨麻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玉屏风散。

    2、清热疏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3、凉血祛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4、祛风通络法:适用于兼有风湿症状者,用独活寄生汤。

    5、健脾理湿法:适用于舌苔白腻,胸脘满闷,或有溏泻者。可用加减胃苓汤。

    6、散寒化饮法:兼有慢性气管炎者。可用加减小青龙汤。

    7、其他治法:个别是病人根据不同辩证,采用不同方药,且体有五味消毒饮、麻桂各半汤、湿热方、消风散及寒湿方等。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23

接上,呵呵,可能有重复的方子。
1.葱白汤

    葱白(切碎)35条。风寒型加荆芥10g,甘草3g;风热型加大青叶、连翘各15g。每日1剂,以葱白15条煎药内服。同时外用葱白20条水煎局部湿敷。

    本方有通阳解表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100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用药1天而愈者23例,2天32例,3天28例,4天12例,5~8天5例。随访初次发病复发的有2例,反复发病复发的有5例。

    2.消疹汤

    苍术、黄芩、连翘、地肤子、茯苓、蝉蜕各10g,厚朴6~9g,陈皮6g,甘草5g,丹皮10~12g。痒甚者加蛇蜕、苦参、徐长卿各10g;脘腹痛甚者加炒枳壳、焦楂曲各10g;疹红赤或咽红赤者加金银花、地骨皮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祛湿,运脾和中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胃肠型荨麻疹15例,结果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12例中,曾随访6例,其中5例无复发;1例因饮食不慎有轻度复发,再服原方痊愈。

    3.葛根汤

    葛根12g,麻黄、生姜各6~9g,桂枝、甘草、白芍各6g,大枣4~6枚。若无汗或口渴者加知母;有汗口渴者加石膏、西洋参(或沙参)、天花粉;汗出而口不渴者,此属阳明中风,加重桂枝用量;疹团片大且色淡,舌质不红者,此为气虚,无力鼓邪外出,加高丽参(或重用党参)、陈皮;周身瘙痒剧烈难忍,脉浮紧者,加大葛根、麻黄用量,再加蝉蜕、白鲜皮、玄参、生黄芪;若瘙痒昼轻夜重,脉沉细而数,舌红无苔者,加生地、丹皮或再加少许阿胶(烊化冲服)、鸡子黄均可;若病程迁延月余不瘥者,加炙黄芪、党参、丹参等。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解肌发表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51例,其中急性者46例,经服药1~7天后全部治愈;5例慢性者用药5~10天后全部治愈。均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

    4.荆防汤

    荆芥、防风、黄芩、黄柏、连翘各10g,升麻3g,生石膏30g,蝉蜕8g,白鲜皮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清热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69例,结果痊愈56例,好转12例。

    5.紫银汤

    紫草根、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g,连翘、生地各12g,防风、苏叶、白蒺藜、蝉衣、白鲜皮、荆芥、赤芍、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荨麻疹126例,结果痊愈123例。

    6.消痒汤

    生黄芪15g,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防风、荆芥各9g,菟丝子、潼蒺藜、白蒺藜、僵蚕各12g,蝉蜕7g,苦参13g。气虚风寒型,去苦参,加党参、蛇床子、蜈蚣;血虚风热型,去黄芪、菟丝子,加生地、黄芩、连翘、地肤子、浮萍、全蝎;胃肠实热型,去黄芪、熟地、潼蒺藜、白蒺藜
菟丝子,加生大黄、薄荷、芒硝、黄连、地肤子、浮萍;气血两虚型,去苦参,加何首乌、生地、乌梢蛇、白术、蛇床子;冲任不调型,去苦参,加肉苁蓉、仙茅、夜交藤、珍珠母、蛇床子、乌梢蛇;心脾两虚型,去黄芪、潼蒺藜、白蒺藜、菟丝子,加麦冬、枣仁、夜交藤、桂圆肉、焦山栀、浮萍。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补气养血,祛风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多例,均获良效。

    7.保安汤

    苍术、防风、当归、黄芪各9~15g,麻黄、川乌(先煎)、草乌(先煎)各3~9g,羌活、荆芥各9~12g,细辛3~5g,艾叶、川芎各6~9g,全蝎3~12g,甘草4g。腹部冷痛酌加高良姜、制附子、丁香;头痛鼻塞酌加辛夷、白芷、藿香;关节冷痛,四肢不温者加桂枝、制附子、桑枝。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益气活血,祛风除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冷性荨麻疹多例,结果疗效满意。

    8.当归拈痛汤

    当归12g,羌活、升麻、甘草各6g,防风、白术、苍术、黄芩、猪苓、泽泻各10g,葛根、党参、茵陈各15g,苦参30g。热重加金银花12g,蒲公英15g;湿重加薏苡仁20g,车前子12g,竹叶10g;有积滞者加大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消肿散结,宣通经脉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15例,结果痊愈1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

    9.地肤白鲜汤

    地肤子30g,白鲜皮、荆芥、秦艽各15g,土茯苓20g,防风、蝉蜕、浮萍各10g。偏风热者加牛蒡子10g,连翘15g;偏风寒者加艾叶3g,桂枝10g,麻黄6g;营卫不和者加桂枝10g,芍药12g;内热甚者加栀子10g,生石膏30g;痒甚者加白蒺藜10g;丘疹红肿者加大腹皮、桑白皮各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利湿,祛风解表,透疹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154例,结果痊愈115例,显效28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4%。服药最少6剂,最多30剂,平均10剂。

    10.扶正祛湿汤

    党参15g,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全蝎、蝉蜕、薄荷、柴胡各10g,当归、胡麻(捣碎)各12g,甘草6g。风热甚者去羌活、独活,以丹皮易川芎,加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气血两虚者重用黄芪,加生地、白芍。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儿童酌减。

    本方有扶正解表,散风祛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11例,好转9例,无效5例。平均用药17.2剂。

    11.二蛇驱风汤

    乌梢蛇、当归、防风、僵蚕、赤芍、丹皮、黄芩、苍术各10g,丹参、金银花、生地各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煎汁外洗,每日1~2次。

    同时另取白花蛇1条,焙黄研末,每次1.5g,每日2次吞服。荨麻疹消退后,去白花蛇,再服药3剂以善后。

    本方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0例,结果全部治愈。疹块消退时间平均为3.5天,止痒时间平均为2.5天。其中20例跟踪随访2年,仅1例复发。

    12.桂枝麻黄汤

    桂枝、白芍、麻黄、甘草、杏仁、生姜、大枣。上方药量以桂枝汤  2份,麻黄汤l份为度。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3剂为1疗程。

    本方有疏风通络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6例,一般均在服药2剂后皮疹消退。

    13.祛风二乌汤
sp;  乌梅20g,乌梢蛇12g,夜交藤30g,苏木5g,防风、生甘草各10g。风寒者加制草乌、川桂枝;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血热者加生地、丹皮、凌霄花;血瘀者加丹参、红花、川芎;血虚风燥者加当归、黄芪、党参、制首乌;冲任不调者加柴胡、当归、仙灵脾、仙茅。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心安神,活血通络,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皮肤划痕症(人工性荨麻疹)95例,结果痊愈43例,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8%。痊愈的43例中,用药5剂者21例,10剂者22例。

    14.变通阳和汤

    麻黄、炮姜各5g,白芥子、红花各lOg,熟地黄、桂枝各2g,鹿角霜、荆芥、防风各15g,黄芪18g,炙甘草6g。腰酸冷痛,形寒肢冷者加制附片10g,狗脊15g;四肢末节青紫者加桑枝lOg,丹参12g;瘙痒较重者加乌梢蛇15g,全蝎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温卫散寒,养血益气,祛风消疹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寒冷性荨麻疹50例,结果痊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

    15.九味羌活汤

    羌活、生地黄各10g,防风、炒苍术、川芎、白芷、炒黄芩、甘草各6g,北细辛1.5g,生姜2片,葱白头3枚。无寒热者,去生姜、葱白头;风热者,去北细辛;因药物反应者,重用甘草8g,绿豆30g;寄生虫(蛔虫)引起者,加槟榔、乌梅肉各10g;反复发作者,加净蝉衣、浮萍草、地肤子。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急性荨麻疹152例,结果:119例服药3剂痊愈,15例服药5剂痊愈,10例服药7剂痊愈;6例反复发作者服药10剂症状好转,间有发作,然再服此方仍有效;无效2例。

    16.益气固表汤

    北黄芪、牡蛎各25g,防风、白术、鱼腥草、茯苓、蒺藜、酸枣仁、乌梅各15g,白芍、山楂各18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益气固表,收敛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17.十全大补汤

    黄芪、地肤子各30g,肉桂、附子各6g,党参、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各12g,熟地15g,川芎、乌梢蛇、炙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益气补血,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22例,结果均获痊愈。

    18.乌蛇祛风汤

    乌梢蛇15g,黄芪20g,生地、当归、川芎、白芍、刘寄奴各10g,白术、防风、荆芥穗、苦参、蜂房各6g,雄黄2g。偏寒邪重用荆芥穗,加桂枝10g;偏热邪加牛蒡子:夏枯草各10g;偏湿邪加苍术、羌活各12g;胀痛恶心加白芍30g,半夏10g,甘草6g;喉头水肿用生地30g,加射干、葶苈子各10g;情绪易激动加龙胆草10g,合欢皮30g;瘙痒难忍加地肤子、蛇床子各12g,白鲜皮15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次温服,第三次药液熏洗皮肤。

    本方有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多例,结果效果较好。

    19.玉龙紫苦汤

    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土白术各30g,防风、紫草、苦参各10g,地肤子12g,蝉蜕6g,甘草9g。兼热者加生石膏、白鲜皮;兼寒者加细辛、浮萍草;兼血热夹瘀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物过敏者重用甘草、绿豆各30g;寄生虫引起者加槟榔、乌梅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敛阴,驱风燥湿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顽固性荨麻疹有良效。

    20.麻黄参芍汤
bsp;   炙麻黄10g,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6g,白芍、代赭石、制首乌各20g,麦冬、党参、黄芪、当归各12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散寒,益气养血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寒冷性荨麻疹63例,结果痊愈49例,总有效率为92%。

    21.浮萍蝉防汤

    浮萍、蝉蜕、防风各20g,白鲜皮、胡麻仁各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结果痊愈48例。

    22.凌霄花合剂

    凌霄30g,土茯苓20g,栀子、金银花各12g,蝉蜕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解毒,除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有良效。

    23.加味胡麻散

    胡麻、何首乌、苦参、威灵仙、荆芥、甘草各适量。寒甚加桂枝、鹿角霜;痒甚加刺蒺藜、乌梢蛇、僵蚕;卫阳不固加生黄芪、防风、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当归、生黄芪;失眠多梦加夜交藤、珍珠母、牡蛎;冲任不调加仙茅、仙灵脾。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血祛风,散寒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寒冷型荨麻疹120例,结果痊愈10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6%。治愈时间最短3天,最长15天,平均8天。

    24.中西抗荨丸

    生地、当归、赤芍、首乌、白芍、黄芪、荆芥穗、刺蒺藜、防风、白鲜皮、浮萍、蝉蜕及安泰乐、赛庚啶、维丁钙片。上药各等份混合研末,过100目筛后用蜂蜜调制成丸,每丸重3g。每次服1丸,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方治疗荨麻疹320例,结果痊愈29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27%。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25

古今秘验方

    (1)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桔梗、甘草、薄荷、连翘、芦根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温病条辨》,有疏风清热之功。适用于风热型瘾疹。

    (2)当归饮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外科正宗》,有养血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瘾疹属于血虚风燥者。

    (3)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各等份。上药共为细末,每服9g,每日2~3次,或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适用于瘾疹。

    (4)四物消风汤:生地黄、当归、荆芥、防风、赤芍、川芎、白鲜皮、蝉蜕、薄荷、独活、柴胡、红枣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医宗金鉴》,有养血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瘾疹属于血虚风燥者。

    (5)荆防败毒散:防风、柴胡、前胡、荆芥、羌活、独活、枳壳、炒桔梗、茯苓、川芎、甘草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医学正传》,有疏风散寒之功。适用于风寒型瘾疹。

    (6)防风通圣丸: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山栀、酒蒸大黄、芒硝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甘草60g,滑石90g。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12g,每天2~3次。亦可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出自《宣明论方》,有解表通里,疏风清热,化湿解毒之功。适用于瘾疹。

    (7)丹栀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丹皮、栀子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薛氏医案》,有清肝解郁之功。适用于瘾疹属肝郁化火者。
    8)人参消风汤: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僵蚕、茯苓、蝉蜕、藿香叶、人参各60g,厚朴、陈皮各15g。上药为末,每服6g,茶水送服。本方出自《卫生宝鉴》,有益气养血,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慢性荨麻疹。

    (9)麻黄蝉衣汤:麻黄、蝉蜕、槐花米、黄柏、乌梅、板蓝根、甘草、生大黄各适量。有发热恶寒者加金银花、紫苏;大便干结者大黄加量;气短、呼吸困难者加枣仁、瓜萎;大便溏者首剂后去大黄,加丹皮;恶心、呕吐腹痛者加厚朴、枳实、建曲;小便短赤者加滑石粉、石斛。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有消炎,脱敏,止痒之功。适用于荨麻疹。

    (10)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桑白皮、连翘、赤小豆、甘草、生姜、大枣各适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本方出自《伤寒论》,有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荨麻疹。

    (11)驱疹汤:白鲜皮30g,生地、槐花各24g,苦参15g,蝉衣、丹皮各12g,赤芍、防风、地龙各9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9剂为1疗程。有凉血,疏风,祛湿之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12)过敏煎:防风6g,生黄芪、生乌梅、制首乌各15g,地肤子、地龙、丹皮、甘草各10g。疹色鲜红,遇热则甚加生地、蝉衣;遇冷即收加桂枝、制附子等;伴腹痛、腹泻加广木香、生薏苡仁;气虚卫弱者,生黄芪增至30g,加白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乌梅增至30g,防风增至15g,甘草增至12g;伴胸闷气急加桔梗、生杏仁;经前必发者加仙灵脾、当归;久延不愈者地龙增至20g,首乌增至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祛风除湿,益气养阴之功。适用于荨麻疹。

    (13)荆桂汤:荆芥、防风、川羌活、干姜皮、土茯苓各15g,桂枝、地肤子各20g,威灵仙、蝉蜕、赤芍、川芎、柴胡各9g。表虚加黄芪;头痛加白芷;易出汗,遇风即起加龙骨、牡蛎;顽固不愈加熟附块。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祛风解表,活血通络之功。适用于寒冷性荨麻疹。

    (14)五虫汤:全蝎3g,蜈蚣2条,僵蚕、地龙、桂枝、防风、生姜各10g,蝉蜕、麻绒各5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通络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

    (15)消顽汤:熟地、当归、白芍各20g,黄芪、何首乌各30g,川芎、白蒺藜、荆芥、防风各12g,蝉蜕、甘草各10g。剧痒,低热,遇热加重,苔白腻、脉浮数者加黄芩10g,苦参15g;如身体素质虚,遇冷风即加重,脉浮、舌淡苔薄白者加桂枝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补气生血,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荨麻疹。

    (16)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丹皮、川槿皮各9g,桑白皮、白鲜皮、赤苓皮、鲜冬瓜皮、扁豆皮各15g,干姜皮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有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之功。适用于慢性荨麻疹。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29

外用方:
1.夜藤合洗剂

    夜交藤200g,苍耳子、白蒺藜各100g,白鲜皮、蛇床子各50g,蝉衣20g。上药加水500ml,煮沸20分钟,先熏后洗。每剂药可用3~5次。

    本方有祛风除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30余例,一般熏洗2小时全身疹块消失,近期效果显著。

    2.茵地柏草液

    茵陈、地肤子各30g,黄柏15g,甘草12g。上药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待温,浴洗全身,每日1剂,7剂为1疗程。

    本方有燥湿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86例,结果均获痊愈。用药时问1~7天。

    3.碧桃酒

    鲜嫩桃叶、胆矾、薄荷冰、冰片、鱼腥草、75%乙醇各适量。将鲜桃叶洗净,切碎,加入胆矾粉末,按渗漉法操作贮取渗出液1000ml,溶入薄荷冰、冰片,过滤,瓶贮即得。每用少许,以棉球蘸药,涂敷患处,每日5~7次,以愈为度。

    本方出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有祛风止痒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荨麻疹有良效。

    4.浴汤方

    盐、鸡毛各适量。以水适量,煮盐作汤,鸡毛灰煮汤中,待冷暖适宜外洗浴。

    本方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有祛风消肿之功。适用于产后中风流肿(较严重的荨麻疹或其他皮肤过敏性疾病)。

    5.拔罐法

    患者平卧,常规消毒神阙穴,用快速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扣在神阙穴上,5~10分钟拔1次,连续拔3次。每日治疗1次。拔罐局部瘀血越显著,或起水泡者,效果越佳。若起水泡者,用消毒针头挑破,涂以甲紫药水,用消毒纱布固定,防止感染。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荨麻疹30例,结果痊愈21例,其中急性19例,慢性2例;显效8例,其中急性4例,慢性4例;无效1例为慢性患者。
  系列单验方

    (1)鸡冠花(或根、叶)、苍耳草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浴患处。

    (2)苦参、甘草各30g,皮硝15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患处。

    (3)蝉蜕、白矾、地肤子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患处。

    (4)苍耳子15g,海桐皮18g,樟木3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以愈为度。

    (5)老棕树叶、枫树球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浴患处。

    (6)蛇床子、白矾各30g,小叶杨树叶6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外洗患处。

    (7)桉树叶、苦楝树叶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8)冬瓜皮、紫背浮萍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9)槐角、苍耳子各9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0)紫背浮萍30g,木防己、桑叶各15g。将上药共用水煎,取浓汁,外涂患处。

    (11)荆芥、防风、食盐各15g,艾叶、蒜薹尖、地肤子各3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2)鲜水菖蒲(全草)1000g,苦参3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浴患处,每晚1次。

    (13)苦参30g,艾叶、路路通各15g,生姜12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洗患处。

    (14)防风、荆芥、老鹤草、金银花、蛇床子各2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5)艾叶50g,地肤子、白鲜皮、脂麻梗各25g,花椒15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6)凤眼草100g,地肤子50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7)百部、苦参各15g,雄黄6g,硼砂9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18)小麦麸1000g,鲜桃叶350g,醋250ml。将麦麸、桃叶加醋拌匀,放人锅内炒至热黏为度(不能炒干),乘热揉搓患处。

    (19)紫荆树皮、苦参各60g,艾叶10g,食盐3g。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20)野胡萝卜(全草)、苍耳子、白蒺藜、食盐各适量。将上药共用水煎汤,熏洗患处。

作者: 竹韵筱筱    时间: 2011-4-14 11:33

穴位经络治疗:
1..拔罐法

    患者平卧,常规消毒神阙穴,用快速闪火法,迅速将火罐扣在神阙穴上,5~10分钟拔1次,连续拔3次。每日治疗1次。拔罐局部瘀血越显著,或起水泡者,效果越佳。若起水泡者,用消毒针头挑破,涂以甲紫药水,用消毒纱布固定,防止感染。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荨麻疹30例,结果痊愈21例,其中急性19例,慢性2例;显效8例,其中急性4例,慢性4例;无效1例为慢性患者。

    2.放血法

    取穴大椎、血海。疹发上肢加曲池;疹发下肢加风市、委中;疹发背部加膈俞、风门。操作:先在穴位的局部按揉,使其达到红润充血,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点刺,当血溢出,速用闪火法将玻璃火罐吸附在穴位上,并左右旋转,使出血量增加,留罐15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1疗程。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荨麻疹15例,结果:2次治愈4例,7次治愈7例,10次治愈3例,15次治愈1例。3年后随访均未见复发。

    3.穴注法

    取耳穴双侧内分泌,双侧荨麻疹区(位于耳郭指、腕两穴之间并偏耳轮一侧)。操作:患者取坐位,先用毫针柄在双侧耳荨麻疹及内分泌区探寻压痛敏感点,然后用碘酊和酒精分别依次消毒皮肤,随即用5ml注射器接小号注射针头将药液(选用市售1ml含10mg之扑尔敏注射液,以2ml注射用水稀释即成),注入探得压痛敏感点。每穴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皮肤成一小皮丘即可,注意不可刺穿耳壳。每日注射1次。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急慢性荨麻疹24例,结果:痊愈19例,其中经注射1~2次治愈者9例,3~5次治愈者10例;明显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6%。治疗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4.针刺法

    选取体穴神道透至阳,血海,三阴交,大椎透身柱,曲池。耳穴内分泌区。操作:神道透至阳和大椎透身柱,用直径0.9mm、长125mm针,留针2小时,耳针留针1小时,其余各穴用强刺激法不留针。每天治疗1次,7次为1疗程,需作第二疗程时,间隔停针3天。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荨麻疹125例,结果痊愈119例,无效6例。

    5.背部走罐法

    让病人俯卧,将其背部用纱布蘸温水擦湿,选2号玻璃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大椎穴处,然后手握罐身,沿督脉及膀胱经在背部的走向上下往返移动,至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为止。待皮肤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第二次治疗,治疗不超过5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药物。

    有报道运用本法治疗急性荨麻疹24例,年龄21~30岁。结果痊愈1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