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铭文好处:明心药理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7:18:45
明心药理D

(全书不乏用之有效的简便效方验方理疗方针灸方,潜心玩索 必将受益非浅)

八、气血津液病证

(一)痰饮
1、经方验方单方
(1)泽泻30g、白术18g。治痰饮上扰、心悸、头晕目眩、泛吐清水。
(2)苍术10g、白术10g、干姜5g、制附子10g、肉桂5g、炙甘草5g、白芥子5g、苏子10g、菜菔子10g,研细末,水为丸,日服2次,每次6g。治脾肾阳虚、痰饮咳喘。以及冬季受寒,痰多咳喘。
(3)芫花、甘遂、大戟、等分,为末,每次服3g,大枣10-15枚,水煎汤,冲药末,晨空腹服。隔日一次,4-6次为度。可治水饮停胸胁,如胸腔积液、心脾、肺、胸膜炎症引起积液,此方适用于身体比较健壮之人。
(4)栝蒌实、栝蒌壳各30g,熔、炒神曲15g,为末,葱白汤冲服,日二次,每次6g。治饮酒过量致两胁胀满,时复呕吐,腹中如有水声。
(5)香附、皂荚、半夏各30g,白矾15g,姜汁面糊为丸,每服6g,日二次。治停痰宿饮,胸膈不利。
(6)治橡皮肿,即肢端或劲,胸,某一部位肿大,不痛,柔软,西医谓良性囊肿一类。茯苓15g、 术15g、三棱15g、沉香5g(冲服)白芥子15g、大戟10g、海藻15g、猪苓15g、天花粉10g,日一剂,有寒象,重证,加附子30g,先煎,半夏15g。
(7)桂枝、生姜各10g,枳实15g、甘草24g。治痰气痞闷。
(8)甘遂3g、半夏10g、白芍15g、甘草6g,煎取汁,加蜂蜜100ml顿服。治心下痞坚胀满,下利稀水,又坚满。
(9)半夏12g、生姜9g、茯苓9g。治水饮致呕,突然呕吐,心下痞满,头目昏眩,心中悸动。
(10)遇一罕见病例:患者鼻翼肿大,颊后,耳后也有肿粒,如黄至大,但不痛。压之软,内无积液,以“怪病多属痰”立论治疗,药用:海藻20g、牡蛎30g、白芥子15g、半夏15g、三棱15g、桂枝15g、百部15g、蛇床子15g、昆布15g、日一剂,临症调方。肿块,局部周围皮下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5-10ml,从资料查得,此病西医谓蛙类真茵感染。极少见。用20%碘化钾溶液20ml,每日晨空腹服,结合二法治月余见愈,碘化钾,县防疫站,中学实验室有货,市地级试剂商店也有货。
2、其它疗法
(1)苏子粥,以苏子30g、薏苡仁250g,煮粥食。治咳吐痰诞,胸闷脘痞。
(2)针炙:肺俞、肝俞、膻中、期门、丰隆、渊阴陵泉。
3、护理与预防
(1)饮食要清淡,忌肥厚油腻以及生冷刺激食品,不宜饮茶或饮水过多。
(2)住室寒暖适宜,病重时卧床休息。
(3)积极根治原发疾病,防止病久失治误治。
(4)情绪乐观,锻炼身体。调养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二)水肿
1、经方验方单方
(1)麻黄15g、石膏30g、生姜12g、甘草9g、枣6枚,水煎服。治一身患肿,续自汗出,口喝。
(2)上方加白术15g,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身热汗出,肌肉消瘦。
(3)防已12g、黄芪15g、桂枝12g、茯苓24g、甘草9g。治身肿,小便困难,大便时稀。腹大,四肢苦重。
(4)万年青根15g,(鲜品30g)煎汤服,日一剂。治阴水。
(5)冬瓜皮30g、西瓜皮30g,水煎服,日二次。治肾性水肿。
(6)益母草60g,水煎服。治阴水水肿,尿蛋白。
(7)白茅根600g,水煎,分7-8次,温服。阴、阳水皆治。
(8)蝼蛄焙干,研面,每服2-3条,每日1-2次,阴、阳水肿均治。
(9)西瓜皮若干,切碎,煮膏,每服二匙。治慢肾炎水肿。
(10)黄芪60g、冬瓜皮30g、山芋30g、生姜皮30g,水煎服。治肾病水肿,肺心病水肿亦有效。
(11)东前草150g、鲜品,煎汤服,日一剂。治水肿,结肠炎、湿泻。
(12)大蓟、小蓟(刺儿菜,苦荬菜)各150g,水煎服汤,吃菜。治肾炎水肿,阴、阳水肿皆治。
(13)茯苓30g、甘草6g、桂枝12g、大枣15g,水煎服,治心下 肿,自觉脐上动悸,腹大内有水肿。
(14)鱼腥草30g、金银花30g、栝蒌15g、白 12g、黄芩12g、桃仁12g、葶苈子15g、茯苓15g、半夏10g、杏仁6g、桂枝10g。治胸膜炎渗出,心肺部肿痛。
2、其它疗法
(1)鲤鱼一条,大蒜两头,茶30g、砂仁6g、炖熟,食鱼喝汤,对邪浊上逆者慎用。
(2)黄芪40g、玉米须30—50g,水煎服,日一剂。治肾炎,消水肿。
(3)葱50g、猪脚尖4只,炖烂,食饮。治血虚浮肿。
(4)老蚕豆150g、红糖100g,水煎熟,吃豆喝汤。
(5)大量荠菜,煎汤饮,吃荠菜。治水肿,肾结核,血尿。
(6)西瓜皮100g、冬瓜皮100g、草决明30g、玉米须30g、天花粉30g,水煎服。治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肝病水肿。
(7)丹参、当归各6g,乳香、没药各5g、茯苓、牵牛子、葶苈子各15g,一日一剂,水煎服。治心内膜纤维增生,(心脉瘀阻)引致胸腔积液,胸肿。
(8)茯芩15g、白芍10g、白术15g、生姜10g、附子15g(先煎)。治前阴水肿,身重,少气懒言,心烦而躁,不得卧。
(9)干地黄24g、山药12g、山菜萸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桂枝3g、附子3g,水煎服。治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尿,阴下湿汗出,足冷,面瘦,病轻,可用成药金匮肾气丸。
(10) 瓜皮50g、蚕豆60g,水煎饮汤,食豆。功效:健脾,除湿,治肾脏水肿,心脏水肿。
3、针炙
肾俞、足三里、水分、命门、偏历、合谷、外关、三焦俞、关元、气海,以炙为主。辨证取穴。
(三)瘀症
1、经方验方单方
(1)丹参20g、降香15g、川芎15g、薤白90g,水煎服,治瘀阻血脉、脉管炎。
(2)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5g、穿山甲10g、鸡血藤20g、治瘀血阻经络,致半身不遂,水煎服,日1剂。
(3)当归15g、桂枝12g、白芍12g、细辛5g、炙甘草6g、红枣6枚,水煎服,日1剂。治血虚受寒,脉络阻滞。治头痛,痛经,虚寒腹痛,肢体麻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末稍血管痉挛。
(4)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牛骨髓30g、大枣60g、鸡蛋3只、三味加水同煎15-20分钟,日1剂,致愈停服。
(5)羊胫骨(即羊的四肢长骨)2根、红枣20只、糯米100g。将羊胫骨敲碎,加入洗净的红枣,糯米煮成粥,一日分2次服食,半个月为1疗程。无糯米可用大黄米加小米各半,或粳米、小米各半,均可。
(6)黄芪30g、当归6g、熟地20g、肉桂10g、金银花20g、川芎10g,水煎服。治外科疮疡血虚瘀血,不愈合,哺乳妇女血虚缺乳,附骨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小儿麻疹血虚疹不透,肺脓疡恢复期,结核性脓胸等。
(7)人参15g、黄精15g、桃仁10g、红花10g、苏木20g、川芎10g、赤芍20g、白芥子5g、百部5g、陈皮5g。治气虚血瘀兼咳喘。
(8)治理血小板减少久症方:黑木耳15g、柿饼4只,水煎,当茶饮,治瘀斑。
(9)猪皮100g切碎,红糖50g、红枣20枚,煮烂,加调味品,食用。功效:补血祛瘀。
(10)治急性白血病:六神丸,日服80-100粒。用指针压按内关、中脘穴。
(11)大黄15g、土虫15g、水蛭15g,研细末,水为丸。日服2次,每次3g。治因气血虚至血瘀症、五劳虚损,外伤致血瘀疼痛。
(12)草乌10g、葶苈子10g、红花10g、乳香10g、松香10g、麦冬20g,水煎服。治伤累吐血。
(13)松树塔7个,红茶9g,水煎服,白糖为引。治伤累胸痛。
(14)熟地30g、鹿胶15g、烊化冲服。白芥子5g、麻黄5g、桂枝10g、炮姜5g、当归10g、黄芪40g,水煎服。治寒冷致瘀血,脉管炎、十指色暗极痛、腰腿痛、瘀血致腹冷痛、经痛,伤疡久不愈合。皆可加减调方用。
2、其它方法
(1)针灸:合谷、血海、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心俞、膈俞、神门、膻中、曲池、环跳、委中、 阴陵泉、大椎、辨证取穴。
(2)金银花30g,煎汁去渣,加粳米100g,煮粥食用。治瘀热互结,痈肿萌生。
(3)桃仁100g、粳米150g,煮粥食。治瘀血阻络,胸部痛如刀刺,舌唇青紫,或出血色暗。
(4)马齿苋(蚂蚱菜)50g、黑木耳40g、柿饼10个、红枣15个、羊肉适量。炖熟喝汤,食肉和菜枣。治血小板减少症,即血虚血瘀症。
(5)阿胶20g、红糖10g、黄酒30ml,先将粳米150g煮粥,粥熟,将阿胶研细,与糖酒兑入粥中食用。补血祛瘀。治血小板少症,面生瘀斑,伤损愈和熳诸证。
3、护理与预防
(1)重病患者,卧床体息。
(2)对于瘀热互结,瘀阻经络,瘀痹血脉患者,给于低脂肪,高营养半流食。
(3)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防止瘀血产生。
(4)对于因伤瘀血证,新伤勿用热敷。应用冷水浸毛巾冷敷。包括四肢,面部受伤,肌肉肿痛,青紫色。伤后至少一周以后,用热敷。
(5)加强体育锻炼,促进气血流通,增强抗病能力。
(6)及早根治原发病证,消除瘀血证的根本
(四)郁证
1、经方验方单方
(1)酸枣仁30g,炒研,每服6g,竹叶汤送服。治心悸睡卧不安。
(2)枣仁、榆白皮各25g,水煎服。治心脾两虚,失眠心悸。
(3)橘红9g、枳实5g、半夏5g、炙甘草5g、茯苓5g、竹茹5g、生姜5g、大枣5枚,水煎、空腹服。治心脾两虚郁症。
(4)炙甘草20g、小麦50g、大枣10枚,煮粥食。治女人精神抑郁,无缘哭笑,肝血虚致郁证。
(5)百合30g、生地黄汁30g、若无鲜生地,可用生地40g,水煎服。治经常神情默默,如有神灵,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食欲不佳,口苦,小便赤。
2、其它疗法:
(1)耳针
内分泌、卵巢、神门、交盛、皮质下、心、肝、脾。每次3—4穴,隔一日次,治妇女更年期肝肾亏虚型郁症。
(2)体针
外关、风池、肝俞、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合、膻中、辨证取穴。
(3)莲子25g、桂园15g、红枣12枚、糯米100g,煮粥吃。治心血亏型郁症。
(4)当归15g、黄芪60g、布包,与羊肉100g、枣15枚、粳米100g同煮,弃药渣,食粥。治气血虚郁症。
3、护理与预防
(1)忌食过分辛辣肥腻食品,以素食为主。
(2)适当参加娱乐活动,思维冷静,不紧张。
(3)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学习时间,劳逸结合,起居规律化。
(五)积聚
1、经方验方单方
(1)生水蛇,晒干,焙研粉,黄酒冲服。日2次,每次1—2g。治腹部积块。
(2)马鞭草根60g,捣汁,加酒2分,水1分煎煮,早晚空腹服。治肺腹内肿块。
(3)皂角500g,焙干研细,红糖水冲服。日3次,每次3g。治积气成块,脾脏肿大。
(4)牵牛子500g,炒研细,黄酒冲服,日3次,每次3g。治水气积块。
(5)桂枝、茯岑、丹皮、赤芍、桃仁各9g,水煎服,日1剂。治腹有积块。
(6)枳实10g、白术10、川栋子6、陈皮6、麦芽12g、莱菔子9g。治胁下聚而痛,按摩疼痛暂缓,不久又复发。
(7)三棱10g、莪术10g、木香10g、川朴10g、荜菝10g、苍术10g、川栋子10g、栀子10g、诃子10g、研细末。日3次,每次3g。治腹中气血积聚。
(7)香附10g、苍术20g、沉香10g、栀子10g、白蔻仁10g、炮姜10g、研细,冲服,腹中气块,时聚时散。日服3次,每次3g,饭前服。
2、其它疗法
(1)生姜30g、大葱1把、大蒜6头、牙皂皮20g,先研细,共捣烂如泥,贴腹部痞块上,上铺塑料膜,上盖2层毛巾。用电熨斗热敷,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针灸:璇玑、脾俞、中脘、定三里、丰隆、胃俞、商血,以上各穴以针为主。天枢、气海、关元、神阙,各穴以灸为主。
(六)内伤发热
1、经方验方单方
(1)乌龟、甲鱼各1个,炝服,每周一次。治阴虚发热。
(2)银耳10g、冰糖少许,每周2次,治阴虚发热。
(3)芒硝15g、苦参15g、研末、蜜为丸,米汤送下,日6g、治手心发热。
(4)地骨皮、防风各3g、甘草2g、干姜9g、竹叶3g,水煎服治骨蒸虚热,诸劳烦躁。
(5)枣仁15g、榆树白皮10g,水煎服,治烦热失眠。
(6)生石膏24g、知母9g、炙甘草6g、粳米6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渣温服。治大热,口干舌燥,关节炎,产后高热。
(7)白芍18g、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枚、饴糖(或蜂蜜)30g、药煎取汁,兑入糖或蜂蜜,温服。日1剂。治虚劳里急、血虚发热。
(8)知母10g、黄柏6g、山芋12g、山药10g、熟地24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水煎服,日1剂。治肾阴虚发热。
(9)太子参15g、沙参15g、山药10g、石膏30g、竹叶10g,水煎服,日1剂。治脾胃气虚,发热,口渴饮水不多。
(10)麦冬15g、五味子15g、山药10g、山芋12g、熟地24g、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枸杞子15g,水煎服日1剂。治肝肾阴虚发热、口渴,烦躁。
2、其它疗法
(1)生地黄250g、饴糖150g、乌骨鸡1只,煮熟吃。治五心烦热。
(2)熟地30g、粳米100g,煮粥食。治阴血虚发热。
(3)糯米100g、煮粥,熟时加入碎阿胶5—6g、搅化,早晚各1次。治血虚热。
(4)桑椹,不拘多少,食之。在盛熟时採下,加水适量熬为膏,待冷,加蜂蜜或冰糖放入瓷瓶中封存。日3次,每次1—2匙,水沏服下。治血虚阴虚,烦渴,发热。
3、护理与预防
(1)饮食清淡,高营养。易消化。新鲜水果,蔬菜为主。
(2)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刺激。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七)汗症
1、经方验方单方
(1)黄芪120g、大枣5枚、浮小麦15g,水煎服。治气虚自汗。
(2)龙骨25g、牡蛎20g、白芍9g、生姜6g、五味12g、桂枝6g,水煎服。治虚劳盗汗,虚劳遗精。
(3)黄芪60g、白术15g、白芍9g、防风9g、五味子15g,水煎服。治气虚发热盗汗。
(4)乌梅15枚,浮小麦15g、大枣5枚,水煎服。治阴虚盗汗。
(5)孵小鸡破蛋壳7—10个,荔枝7枚,红枣10枚。水煎服,治盗汗。
(6)黑豆9g、浮小麦15g、乌梅5枚,水煎服。治气虚自汗。
(7)椒目适量,微炒研末,以猪上唇煎汤服。治盗汗。
(8)黄芪30g、麻黄根12g、煅牡蛎30g、浮小麦18g、共研碎,水煎服,每次10g,日3次。治体虚自汗。
2、其它疗法
(1)五信子15g,研末,醋调敷脐中,胶布固定。治盗汗。
(2)黑豆120g、瘦肉150g,炖熟,饮汤食肉。治气虚自汗盗汗。
(3)白矾20g、葛根20g,煎水洗手足,日数次。治手足汗多。
(4)麻黄根20g、煅牡蛎20g、赤石脂、龙骨各15g,共为细粉。如擦扑粉用之。适用于自汗不止。
(5)针炙:通里、复溜、三阴交、神门、合谷、心俞、足三里、脾俞、肺俞、辨证取穴。
九、其他
(一)痿证
1、验方经方单方
(1)石斛、淮牛膝、桑白皮各30g、甘草6g,日1剂,治肺热伤津痿证。
(2)人参、鹿茸各10g,水煎服,日1剂。治肝肾亏虚痿证。
(3)大麦60g、去麸皮,薏苡仁60g、土茯苓90g(另包)同煮为粥,煮熟后去土茯苓,食用。治湿热浸淫痿证。
(4)牛脊髓300g,加入黑芝麻300g,微炒,研末,加适量白糖,日2次,每次10g,温水冲服。治肝肾亏虚痿证。
(5)白蔻仁15g、杏仁15g、薏苡仁30g、川朴10g、木通10g、滑石20g、半夏10g,日一剂。治湿邪侵下肢,足痿。
(6)治脑萎缩症,核桃10g。黑芝麻25g,炒,冲服,日一剂。
(7)山芋12g、枸杞子12g、杜仲10g、牛膝20g、伸筋草10g。治肝肾虚痿证。
(8)龟板125g、知母30g、黄柏250g、熟地250g、当归125g、白芍60g、锁阳60g、牛骨髓60g、牛膝125g、共为细末,酒糊丸,每次10g,日2次。治房劳过甚,伤及肝肾或久病正气精血亏损,腿胫大肉渐脱,膝胫痿弱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头晕目眩。
(9)党参10g、白术10g、黄芪15g、柴胡3g、升麻3g、桔梗6g、当归6g、陈皮10g、麦冬15g、五味子6g、灸甘草6g,水煎服。治脾胃虚弱,渐见下肢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食久腹胀,腹泄便溏薄。
(10)黄芪15g、党参10g、当归10g、赤芍10g、熟地12g、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水煎服。治跌打损伤,积血不消,四肢痿软,手足麻木,四肢腰膝刺痛。
(11)苍术15g、黄柏10g、川牛膝15g、草藓12g、防己15g、秦芜15g,水煎服。治久处湿地或昌雨涉水,湿邪入侵,肢体痿弱无力,身重面黄。
2、其它疗法
(1)针炙
下肢痿:梁丘、足三里、血海、解溪、髀关。
上肢痿:曲地、合谷、肩髃
辨证加肺俞、肝俞、肾俞、炙关元、气海。
(2)乌鸡1只,去毛开膛,清除内脏,加入党参30g、熟地30g、山楂10g、陈皮10g、扎紧煮熟烂后去药渣,喝汤吃肉,治气血虚,肝肾亏痿证。
(3)山楂15g、枸杞子15g,日服3次。治脑萎缩足痿。
(4)全牛骨一架,头骨、长骨打断,加足水,慢火炖,至骨上附肉脱尽,水面漂油,捞出骨。刮起水汤上漂的骨髓油,放盒冷凝贮存备用。汤汁可做菜喝尽。骨髓油可每日用大枣煎水沏喝,约30g、治肝肾脑亏损致下肢萎弱无力。中老年人常服。可强筋骨,抚寒冷,起到补肾健脑作用。
(二)痹证
1、经方验方单方
(1)参考前《腰痛》一节,外敷药酒方。
(2)老鹳草30g,水煎服,日1剂。治风寒湿关节痛。
(3)稀莶草30g、伸筋草30g、老鹳草20g,水煎服。治风寒湿痹。
(4)鹿衔草30g,水煎服,日1剂。治风寒湿痹证。
(5)骨碎补60g、狗肉适量,炖服。治肾亏致关节痛。
(6)青风藤15g、汉防己10g,水煎服。治风湿关节痛。
(7)麻黄10g、附子30g(先煎1小时,加蜂蜜2匙煎),干姜10g、桂枝15g、白芍15g、知母15g、白术10g,水煎服。治风寒湿关节痛。
(8)诃子30g、草乌15g、荜拨10g、研细日服3次,每次4g。治风寒引起的腰胯痛。
(9)川乌10g、草乌10地龙10g、乳香15g、 没药15g、白芍20g、马前子15g、甘草15g、研细,蜂蜜为丸。日服2次,每次4g。治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痛,关节变型。
(10)川乌、草乌、松节、生南星、生半夏各30g,研粗末酒浸,擦敷患处。治风寒关节炎。
(11)治股骨头坏死方
①外用药酒热敷,参考“腰痛”一节,药酒敷方。②内服,鹿茸30g、麻黄40g、白芥子40g、熟地90g、鹿胶40g、炮姜30,当归60g、桂枝60g、牡蛎60g、丹参90g、骨碎补100g,研细,黄酒或葡萄酒冲服,每次6g,日服3次。
2、其它疗法
(1)食盐500g、小茴香120g,炒热,布包,熨患处。
(2)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各30g,水煎,趁热熏洗关节痛处,日2次,用布袋盛药渣,趁热敷患处。
(3)艾叶200g,煎汤热浴,忌风。
(4)每日早、午、晚,喝2匙醋,2匙蜂蜜。治节炎。
(5)每天吃鲜姜5g,吃一个夏季,可改善关节活动,减轻疼痛。
(6)爬山虎藤25-30g,水煎服。日两次。治关节炎。
(7)文冠果嫩枝2000g,切碎,加适量清水,煎煮2小时。捞出渣,再加水适量(盖住枝)煎1.5小时。二次汁合一,慢火炖2小时,用铁铲不断翻搅,防焦糊锅底。呈粘稠拉丝状,停火。 贮瓶中,兑入蜂密500g、冰片10g,搅匀,冷藏,防腐,日服3次,每次服2匙-3匙。治各类型关节炎。
(8)白醋热敷患处,方法如前述,药酒敷法,日一次,1小时。连续1个月见效。治关节炎、骨刺痛。
(9)五加皮100g、川牛膝50g、当归50g、白酒1000ml。诸药切碎浸酒中。7天后可服用,每次15 ml,每日2次。治风寒湿引起的腰腿痛,效果颇佳。
(10)生姜、大葱、辣椒各适量,同面条煮食,趁热食下,发汗为度,每天2次,连吃10天,治风寒关节痛。
(11)月季花焙干,研末,每服3g,黄酒调服。治筋骨痛。
(12)红花30g、苏木120g、两面针120g、好白酒1公斤。浸两周,饮用,日3次,每次2盅。治手足不温,麻木冷痛,外伤肿痛。
(13)炙黄芪30g、乌蛇30g、当归15g、桂枝10g、白芍8g、白酒1公斤。浸4周,可饮用,日3次,每次1盅。治手足不温,关节屈伸不利,神经麻痹等。
(14)蹄筋(牛,羊,鹿,猪均可)80g、鸡血藤50g、枣6枚,盐姜,胡椒适量,文火炖烂,饮汤吃筋。治关节屈伸不利。
(15)鲜芝麻叶60g,水煎服,日2次。治风湿性关节炎。
3、针炙疗法
上肢痛:曲池、肩髎、肩颙、肩尖、臂颥、肩中俞、合谷。
下肢痛:足三里、阳陵泉、曲泉、委中、悬钟、解蹊、照海。
腰痛:委中、肾俞、命门、腰阳关、人中、腰痛点。新病以针为主,久病针、炙结合,每次选4-5穴。
(三)头痛
1、经方验方单方
(1)白芷、蔓荆子各10g,菊花30g,水煎服。治风热头痛。
(2)桂枝15g、白芍10g、炙甘芋10g、麻黄15g、干姜10g,水煎服。治风寒头痛。
(3)羌活10g、藁本10g、防风10g、葱白3根,水煎服。治风寒头痛。
(4)九香虫10g、土虫6g、川芎 10g、白芷10g。水煎服。治瘀血性头痛。
(5)羊角30g、菊花30g、地龙15g。治肝阳上元头痛,高血压头痛。
(6)肉苁蓉 60g、红枣120g,水煎服。治血虚头痛,亦可用于气虚、肾虚头痛。
(7)小茴香10g、木香10g、草果仁10g、肉豆蔻10g,水煎服。治风寒湿头痛,亦治胃痛,呃逆。
(8)连翘25g、秦艽 15g、麦冬15g,水煎服。清湿热,止头痛。
(9)白芷10g、川芎 10g、当归15g、共细末,每服6g,日2次。治一般头痛。
(10)当归12g、桂枝9g、生白芍9g、细辛 3g、炙甘草6g、通草6g、红枣4枚。水煎服,治血虚受寒,陈发性掣痛不休头痛。
(11)吴茱萸6g、人参9g、生姜18g、红枣4枚,水煎服。治体虚受寒头痛。
(12)桃仁12g、大黄12g、桂枝6枚,甘草6g、芒硝6g,水煎服。治面红赤喜冷恶热便秘,心烦,头痛。
2、其它疗法
(1)贴法:蓖麻子1粒,乳香1g,捣为饼,贴太阳穴。治偏头痛。
(2)姜一块,捣烂,贴头痛侧。治偏头痛。
(3)拿疗法:掐太阳,点印堂,推百合,拿风池。治各部头痛。
(4)药末,皂荚5g、细辛5g、白芷5g、辛夷3g、冰片1g、白胡椒3g,共研细末,瓶封存。每次将药末猛抽吸入鼻中少许。使喷嚏治偏头痛。前头痛,额窦炎鼻窦炎所致头痛。此方法同时治额窦炎,鼻旁窦炎。
(5)根1块,红糖60g、生姜5g,水煎服。治风寒头痛。
(6)皮10g、茶叶5g,煎水当茶饮。治痰浊头痛。
(7)萝卜,捣烂取汁,滴入痛侧鼻孔。治偏头痛。
(8)参15g、核桃肉30g、大枣30g、白米60g,共煮粥食。治气血虚,肾阳虚头痛。
(9)麻20g,炖乌骨鸡。治长期头痛,失眠,乏力。
(10)枣20枚,葱白3棵,川芎10g,水煎服。治失眠头痛、血虚,神经衰弱。
(11)芹菜汁,治心烦失眠头痛,高血压头痛。
(12)伤湿止痛膏剪成2厘米大小正方形,贴在两太阳穴上,即可迅速止痛。
(13)颈椎病头痛:取坐位、或站立。心静气匀,头先朝前,再向左转动头部,张开嘴巴,两眼看左肩,使劲咬一口,若够不着,可用右手稍按压头向左动。右肩适当向前送到嘴巴前,然后向右转动,重复如上动作。每天炼2-3次,一般转动81次,由慢至快。
3、针炙疗法
外关、太阳、百会、印堂、风池、行向、足三里、涌泉、合各、上星,辨证取穴。每次3-4穴,即见效。
(四)消渴症
消渴症,基本上类似现代医学说的糖尿病,从广义上说,还应包含甲亢病,尿崩症。治疗中辨证参考。
1、经方验方单方
(1)胰子7具,切碎煮熟。加蜂蜜500g,熬膏,每次服15g,日服3次。以中医药学术观点说,蜂蜜为百花之精华,蜜蜂用津液酿制而成,常服之,可润五脏,补精血。其中虽然有糖,但可服用。不像西医学说那样机械限制食入各种糖。
(2)山芋12g、山药10g、熟地24g、丹皮10g、茯苓10g、肉桂3g、丹参10g、黄芪40g。治消渴症,食多,喝水多,小便多,反而消瘦。
(3)松树的2层皮60g,加猪骨炖服。治消渴症。
(4)蚕茧17个,红枣17个,水煎服,频服当茶饮。治消渴症。
(5)天花粉、黄连等量为末。蜂蜜为丸,每次10g,用麦冬煎汤送下,日3次。治上消、胃热口渴。
(6)黄连5g、香附15g、蚕砂15g,水煎服,日1剂。治消渴。
(7)丹参20g、黄芪50g、天花粉15g、玉竹15g、元参15g、地骨皮10g、泽兰15g、熟地30g、黄精20g,水煎服。治消渴,日1剂,1月1疗程。
(8)紫茉莉花根。煎水服,也叫大丽花,西番莲花。其根部结像红薯杆块根。将块根切小块阴干。每次煎服20g-30g、日一剂,1月1疗程。纯紫色茉莉花根为佳。其他次之。
(9)红根韭菜根20g、加谷贩子30g,谷贩子,就是谷子灌浆后,谷穗一半截,呈碎叶子花样,一半截有谷粒。取碎花样部分,阴干存放,备用。日一剂,煎服。
(10)常服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可预防糖尿病。
(11)生地、黄芪各30g,山药、知母、葛根、石膏、牡蛎各10g,元参、枸杞子、苍术、茯苓、党参各15g,麦冬、五味子各10g,黄连5g,水煎服。日一剂。
(12)治甲亢方:白芍10g、乌梅10g、木瓜10g、柴胡10g、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5g、白术10g、莲肉10g、桑叶10g、山栀子10g,他巴唑。
2、其它疗法
(1)针炙:太溪、肾俞、胰俞、命门、太渊、脾俞、中渚、针刺、阳池、液门、三焦俞、胰俞、艾条炙。日2次。
(2)桃树胶 15-75g、玉米须30-60g、加水煎汁饮,和血益气治糖尿病。
(3)多吃洋葱,荞麦,苦瓜,南瓜,有辅助疗效。
(4)大洋葱200g切片,浸入500-700ml 红葡萄酒中浸3日后用。吃葱30g、喝酒60ml,日2次,连续泡浸,长期服。
(5)糖尿病并发视物模糊:服白菊花,枸杞子各10g、黄连3g,水煎服,日一剂。
(6)枸杞子、淮山药、天花粉各10g,南瓜,苦瓜适量,煎汤做菜吃。治口渴,喝水多,小便多。
(7)山药25g、黄连10g,水煎服。治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8)鸡蛋2个,洗净,浸泡于好白醋300ml(一小杯)中,浸3天,全溶解。搅匀,蒸熟吃。连续备用,长期吃。治糖尿病。
(9)经霜打的大酸梨。每日食3-5个,连续食用,治消渴。
(五)虫证
1、经方验方单方
(1)热醋60g,加川椒少许,可用于蛔厥引起腹痛。
(2)使君子1-3g、大黄0.5g—1.5g,研细,空腹服。治蛔虫,蛲虫。
(3)南瓜子45g、石榴皮15g、槟榔25g、黑豆10g,水煎服。早晨空腹服,服后可吃葡萄,山楂。治绦虫良效。
(4)珍珠5g研极细,明矾500g研细,黄蜡120g、蜜60g、温熔化,兑入药末。为小丸,日3次,每次3g,连服1.5-7个月。治囊虫病。
2、其它疗法
(1)指压灵台,至阳两穴,由轻至重,直至痛止,治蛔劂腹痛。
(2)大蒜90g,捣泥,冷开水浸24小时,过滤取汁,每晚灌肠20-30ml。治蛲虫。
(3)蒙药成药,孟根乌斯—5,治囊虫病,按说明量口服。
(六)治高血压
本节内容,已包含在肝胆系病症的“眩晕”以及肾病中介绍。由于高血压,病患者日趋增多,尤其转归严重,为浅显易懂起见,专写此节“治高血压”方药。
(1)玉米须泡茶,长期服。1日量30g-40g。
(2)枸杞子30g、茶叶5g,或新鲜,大蓟根‘刺儿菜根’15g,泡茶喝。
(3)夏枯草10g、决明子10g、莲子心5g,水煎服。治高血压,眩晕,头痛。
(4)芹菜30-60g,煎汤饮,吃菜。
(5)常食白萝卜,山楂,黄瓜,香蕉,芹菜。
(6)天麻10g、枸杞子20g,日1剂,水煎服。治肝阳虚高血压。
(7)月季花10g、槐花10g,泡茶喝。
(8)高血压病人突然头痛,急服,大黄15g、芒硝15g、川朴10g、枳实10g、夏枯草20g,泻下,可防中风。
(9)葵花子仁30g、蜂蜜30g,日服2次。
(10)黑木耳50g、大米50g,煮粥吃。
(11)胡萝卜50g、土豆50g、大米25g、煮粥,坚持常食用。
(12)久服醋泡生姜,降血压。
(13)吴茱萸50g,研细,醋和为饼,置脐中,胶布固定。两天一换,每次约5g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