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采矿1 700速冲:云冈石窟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3:15:53

云冈石窟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资料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1.遗产的辨认
          a.国 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省、市 山西省大同市
          c.遗产名称 云冈石窟
          d.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东经113°7′20〃,北纬40°6′35〃。
          e.地 图
          1.)云冈石窟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图 
          2.)云冈石窟在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图 
          3.)云冈石窟在大同市区的地理位置图 
          4.)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图
          5.)云冈石窟周围环境关系图
          f.遗产保护范围面积和缓冲区面积
          云冈石窟的保护范围面积为:348.75公顷。
          缓冲区面积:846.81公顷。
      2.列入的理由
          a.阐述意义 
          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中叶,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期间(公元398~494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

         
    展现于世的云冈石窟,不仅保有早期印度艺术、犍陀罗艺术、芨多艺术之遗风,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状态、艺术创作的博大精深。纵观世界佛教石窟艺术的发生发展状况,云冈石窟的开凿时间(公元5世纪中叶)正处在这种艺术形式自诞生、发展以来的第二个繁荣期(注:早期佛教石窟寺从公元前2世纪时兴起,到公元2世纪前后渐渐衰落,之后大约有200年之久,很少建造石窟。直到公元5世纪,新开石窟逐渐增多,迎来了第二个佛教石窟艺术建造的繁荣期)。这一时期,经过犍陀罗、芨多等艺术的洗礼,无论是建造形式,还是艺术表现,比早期石窟都更加成熟。与此同时,这种源于印度的艺术形式,又是以巨大规模雕刻在中国的土地上,因此,大量柔和中华民族艺术思想的新风格、新气象是情势的必然:

    首先,石窟艺术中国化是由佛教思想中国化作为前提的。在云冈一些大型洞窟中,通过造像形式(大像)、洞窟形制(双窟)以及佛教题材选择(二佛并坐、维摩文殊等),最充分地展示了“皇权高于一切”和当时政权形式状况。
         
    其次,不同阶段开凿的石窟所表现的不同风格,体现了北魏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早期造像浓重的外来艺术风格,说明北魏国家“沿西方旧有佛像服饰的外观,摹拟当今天子之容颜风貌”,进而立足中原的政治目的;中期造像汉化趋势发展迅速,雕刻造型追求工丽,并进一步融进新内容的西方因素,工程规模超过了早期石窟。说明这是北魏国家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晚期造像表现了洞窟小型化,窟式急剧变化繁杂的情况。说明尽管国都南迁洛阳,然平城和云冈并未立即荒废的事实,同时,从云冈晚期造像的艺术特点,人们看到了其与洛阳地区北魏石窟关系较密切的实际。

         
    云冈石窟是世界美术史中最重要的记录之一。深入对其历史艺术价值的认识,有助于了解云冈石窟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石窟艺术中的地位,有助于了解佛教美术在世界美术史上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人们了解1500年前中华民族祖先的思想、文化和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以及佛教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传播发展状况。

      b.可能的比较分析 
      
    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至公元5世纪,在印度以及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都先后产生和发育了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佛教艺术。“云冈石窟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其艺术风格在继承以往佛教石雕艺术的基础上,必然受到中原地区固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佛教石雕艺术东西方风格的大融合,并对中国各地所开凿的佛教石窟寺的风格、样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历史早于云冈的敦煌莫高窟亦不例外。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及其影响延续时间之长,是任何其他石窟所不能比拟的。”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相比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1、由于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第一次由国家主持经营的大规模营造工程,投入力量强大,开凿所用时间(60多年)较短,表现了高度的统一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2、由于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而成为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先驱;

3、由于主要洞窟全部由北魏国家政权倡导开凿,不仅洞窟规模显示了宏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实际,还体现了强烈的皇家政治色彩。


       c.真实性及完整性 
      
      云冈的窟龛造像保存完好。全部洞窟与造像,除历史上对少数雕像的残损部分有过补塑外,未遭受大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1952年成立专门保护管理机构以来,在日常保护维修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在“石窟围岩裂隙灌浆加固”、“残断落石归安粘接”等方面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历史的真实性。目前,云冈石窟的山体岩石结构稳定,艺术雕刻保存完好。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1)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有大小窟龛252个,雕像51000余躯,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其洞窟规模之宏大,雕刻艺术之精湛,造像内容之丰富,堪称公元5世纪石雕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宝库。


      
      被称为“昙曜五窟”的第16、17、18、19、20窟,主像均在13米以上,最高的达到16、8米,气势磅礴,宏伟壮观,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是世界上罕见的造像组合形式一致,布局设计严谨统一,象征古代帝王形象的大型石窟组合。


      
      编号第1、2窟,5、6窟,7、8窟,9、10窟四组双窟和第11、12、13一组洞窟,以精雕细琢,巧丽斑斓著称于世。佛像的庄严肃穆和菩萨像的雍容华美;飞天乐伎之轻巧活泼和金刚力士的雄然浩气;佛传故事的生动和装饰纹样的绚丽,使人们看到了公元5世纪东西方文化大碰撞所产生的光彩夺目的火花。


      
      云冈晚期(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窟室式样变化繁杂,个体造像的造型更加清秀,成为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头。音乐树和百戏杂技的雕刻,更是佛教思想的生动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


       (2)云冈石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云冈石窟注重雕刻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法则,运用雕刻艺术语言揭示宗教艺术特征,是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佳例。云冈石窟在短暂的三十年时间里,造像艺术相继完成了从“胡貌梵像”到“改梵为夏”的世俗化、民族化过程,这是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规律的悟性与历史文化底蕴强烈追求而形成的,是印度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与中华民族艺术相融合、碰撞所产生的结果。云冈石窟造像风格显示,其造像粉本,除取自凉州外,还取自中亚、西域的一些国家。平城作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佛教中心,有条件集中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吸取融合各种艺术风格,从而创造出新形式的艺术造像。这是平城地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云冈大像窟印度草庐式形制与龟兹石窟造大像并后凿礼拜道相结合;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鼻子、眉眼细长,主像蓄八字胡须的印度佛教造像特点与双肩齐挺,身体粗壮,气势雄伟的拓跋鲜卑民族性格相结合;雕刻细腻、匀称,轻薄、贴体的印度恒河流域和芨多地区造像特点与着衣厚重、衣纹凸起、身躯魁伟的犍陀罗和中亚牧区造像特点及服饰特点相结合等等。含有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的因素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自然成为魏国领域内兴凿石窟所参考的典型”,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中原腹地龙门石窟等北魏造像均程度不同的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3)石窟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先驱

      
      云冈石窟艺术造像显示,石窟艺术中国化是从这里开始的。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秦汉以来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形象资料记录。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中国式佛像龛(屋形龛),是云冈石窟的创造而被以后所建石窟寺大量运用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榜题的洞窟壁面布局、佛像著中原地区士大夫服装(褒衣博带)等艺术表现方式,都是从云冈开始,而被其他石窟寺广泛采用的形式。云冈晚期石窟所表现的中国民间世俗生活状况的雕刻,开创了石窟寺以世俗生活画面为佛教教义服务的先河。


       (4)云冈石窟是通过佛教艺术体现中国封建皇权思想的典型

      
      与其他佛教石窟寺不同,云冈石窟从早期的“昙曜五窟”到中期的成组“双窟”,都明确宣示了封建帝王高于一切的意识。道武帝拓跋圭建国初,“绾摄僧徒”的道人统法果一改“沙门不礼俗”的习惯,带头礼拜皇帝,《魏书·释老志》载:“初,法果每言,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遂常致拜。谓人曰:‘能鸿道者人主也,我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北朝布教与南方有别,在北魏新都传布的初期,即积极投靠政治势力,主张佛即天子,主动致敬人主,因而取得有力的外护。所以,在佛教及其艺术大肆发展之时,“是年(公元452年)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兴光元年(公元454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不久,这一将皇帝塑造为佛像的情形便运用于云冈,“……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这就是今天的“昙曜五窟”,即编号第16~20窟。这5个大像窟的主像,分别象征了道武帝拓跋圭,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慕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浚。

       文成帝之后开凿的云冈中期造像,在洞窟形制、造像题材上也表现了强烈的国家政治统治色彩。第1、2窟,5、6窟,7、8窟,9、10窟等,都是形制规模相同,内容构图相连一致,开凿时间顺序统一,窟前塑造双塔的“双窟”。云冈中期石窟的实际倡导者是孝文帝和他的祖母冯氏。据文献记载,从承明元年(公元476年),至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虽然孝文为帝,但期间冯氏对国事的决定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所以当时称孝文和冯氏为“二圣”或“二皇”。云冈石窟大量“双窟”的出现,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云冈石窟最突出的典型性,就是皇家石窟内容不同于一般石窟的特殊要求。

       综上所述,云冈石窟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价值,符合《世界遗产名录》规定的第Ⅰ、Ⅱ、Ⅲ、Ⅳ、Ⅵ等项标准。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枣大同市城西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古称武州(周)山石窟寺。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石窟星罗棋布内容丰富多彩,“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又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才、物力所兴造。”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早期石窟

      
      早期石窟位于石窟群西部,由五个主要洞窟组成,即现编号的16、17、18、19、20窟。它气势恢宏,壮观古朴,是云冈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由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和尚主持开凿,故俗称“昙曜五窟”。其开凿年代当在公元五世纪中叶(约公元460--465年间)。


      
      昙曜五窟的开凿揭开了大规模营造云冈石窟的序幕,同时也标志着当时中国的佛教中心已由凉州(现中国甘肃武威一带)转到平城(现中国山西大同市)。在石窟的格局上选择了气势磅礴的大窟高像,平面皆作马蹄形,穹窿顶,大体上摹仿古印度草庐形式,一门一窗,外壁满雕千佛。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主要位置,这是中国石窟雕刻史上十分罕见的现象。题材以三世佛和千佛为主。佛像高肉髻,面相丰颐,高鼻深目且眉眼细长,蓄八字须,双肩齐挺,身躯健壮,著袒右肩式袈裟或通肩衣。菩萨像圆脸,短身,头戴宝冠,宝僧翻飞,身着璎珞,臂上带钏,衣纹雕刻疏密适当。这些挺秀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风格,反映了凉州石窟以及犍陀罗、笈多造像的一些特点,具有浓郁的西方风味。其最具典型性的是,佛像沿袭了西方旧有佛像服饰的外观,容颜却摹拟当时天子的风貌,既而形成新的佛像模式。


      
      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前立壁、顶部及西壁局部在石窟开凿后不久即已崩毁,使主像显露在外,成为著名的露天大佛。它高13.8米,高鼻深目,眉眼细长,嘴角微微上翘,面部流露出慈祥和蔼的神情;挺拔硕健的身躯,显示出北疆游牧民族的膘悍与强大。粗犷豪放的表现手法,使造像充满活力。该像作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以其博大、恢弘的气势和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使无数游人为之倾倒。


      表一 早期石窟目录

      窟号        位置        特点与价值        现状
       
      16        石窟区西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窟高15.15米,进深8.7米,宽12.5米。一门一窗。外壁满雕千佛。北壁雕释迦牟尼立像于莲座上,高13.5米,着褒衣博带,面相英俊。从16枣20窟是著名的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枣465年,五窟均造大像,以表现当时的五位皇帝的风彩,具有强烈的国家政治色彩。外壁满雕千佛,排列有序,惜大部分已脱落。

       基本完好
       
      17        石窟区西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一门一窗。以三世佛为主要题材,北壁雕交脚菩萨一尊,高15.5米,胸前饰有蛇饰,臂带钏,束腰收腹,下著长裙,系古印度贵族装束。具有浓郁异域情调。东西壁各开一大龛,东壁龛内雕坐佛,高5.3米,西壁龛内雕立佛,高6.7米。龛侧的供养天雕刻细腻传神。明窗东壁下部园拱龛下雕有“太和十三年”造像铭记一方。

       基本完好
       
      18        石窟区西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一门一窗。以三世佛为主要题材,主像为释迦立像,高15.5米,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菩萨上部各雕五弟子像,东部弟子像保存较好,表现手法独特,系西域人种形象。门拱西壁上部的“大茹茹可敦造像”题迹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
      
       基本完好
       
      19        石窟区西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一门一窗。东西两侧各开一耳洞。内雕倚坐佛一躯。北壁雕一释迦坐像,高16.8米,气宇轩昂,面容慈祥。其余壁面皆刻千佛,南壁上部西侧雕“释子因缘”故事一幅。

       基本完好
       
      20        石窟区西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南壁及顶部崩毁。北壁雕释迦牟尼坐像一尊,高13.8米,高鼻深目,眉眼细长,嘴角微微上翘,面部流露和蔼,慈祥的神情,著半袒右肩式袈裟,质地厚重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以其博大、恢宏气势和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令“观者听,听者信。”

      
       

       (2)中期石窟

       中期石窟位于石窟群的东、中部,大型洞窟较为集中。主要有1、2窟,5、6窟,
      7、8窟,9、10窟四组双窟和11、12、13窟一组三窟。此外,云冈最大的洞窟3窟,主要工程(除三尊唐代造像外)也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约开凿于公元465至494年,是云冈石窟中的精髓。其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出现许多新的题材及造像组合,早期造像融进的西方因素,这时已渐削弱,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渊源于西方的佛教石窟艺术东方化——即中国化、世俗化、即由这一期开始。


      
      石窟形制上的特点是:平面多方形,多具前后室,有的窟中部雕中心塔柱,还有的在后壁开凿隧道式礼拜道。方形平面窟的壁面雕刻都作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的布局,窟顶多雕有平綦藻井。整体构思、排列有序,规整统一,层次分明。造像内容方面,大像的数量锐减取而代之的是题材内容的多样化,突出了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佛、佛装交脚弥勒,维摩文殊等造像,出现佛传故事龛、供养人行列,伎乐天行列以及佛本生、本行故事,门拱两侧始雕护法天神等,极大地丰富了石窟造像内容。在造像特点上,佛像面相丰圆适中,较清秀。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前后出褒衣博带式服装。同时菩萨的服饰亦有所变化,头戴花蔓冠,身披帔帛,下著羊肠大裙,下摆飞扬。这些变化,不是简单的石窟形制造像内容的变化,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从侧面折射出北魏社会的变革潮流。


       云冈北魏中期石窟,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征。

       ① 双窟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北魏当时的社会现实枣既有皇帝在位,又有太后临朝的政治局面,是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的产物。

      
      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该期石窟中窟室出现平綦顶,方形平面,重层布局的壁面和分栏长卷式浮雕画面以及窟口崖面上的雕饰斗拱的窟檐外貌,和重层楼阁式的高塔和耸立中庭下具龟趺的丰碑,都体现了中国汉代殿堂形式的格式布局和汉式传统建置;日渐清秀的造型,褒衣博带的服装,表现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殿堂龛面,帷帐流苏,画面附榜题,龛尾饰龙、雀、博山炉、兽面装饰等更是汉地所常见。总之,这一时期的石窟一改早期石窟强烈的异域风格,呈现出浓郁的中原文化韵味,石窟艺术中国化的步伐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雕刻技艺超凡脱俗。该期石窟中雕刻了数以万计的佛、菩萨、天王、力士、飞天等,他们姿态各异,无一雷同,佛像端庄、和蔼;菩萨典雅、含蓄,飞天活泼、可人,力士强壮、有力。个别龛沿上,工匠用镂空雕饰的手法表现飞天漫天飘洒,妙不可言。


      表二 中期石窟目录

      窟号        位置        特点与价值        现状
       
            石窟区东部
      
      塔庙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7.15米,进深9.45米,窟高5.75米。中心塔柱下层雕屋檐,斗拱、叉手,上层饰宝盖,塔顶雕须弥山与窟顶相连,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四壁开龛造像,雕有交脚菩萨、坐佛、思维菩萨、倚坐佛、文殊、维摩像以及伎乐、供养、塔柱、佛本生故事等形象。顶部雕有直径1.40米的巨莲三朵。

       基本完好
       
            石窟区东部
      
      塔庙窟,平面为方形,东西长7.55米,进深10.8米,窟高6.20米。一门一窗。中心塔柱分为三层,四面开龛造像。中层和上层雕仿木结构回廊形式,四角各立八棱柱形成周匝回廊的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四壁分层排列,满雕千佛、二佛并坐、交脚菩萨、飞天、供养以及伎乐天人形象,与第一窟为一组双窟。

       基本完好
       
            石窟区东部
      
      前后室窟。前室为二层,上层东西长50米,宽7.5米,中央突出一长方形窟,内雕弥勒像。东西两侧各雕一座三层方形塔柱,高5.3米,四面开龛造像。后室平面呈“凹”字形,东西长43米,两端均向后延伸16米,宽6米,窟高13米,该窟是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

       基本完好
       
            石窟区中部
      
      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一门一窗。窟前有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四层五间木结构楼阁一座。窟内北壁雕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第一大佛像。坐佛之后凿有礼拜隧道。西壁下层雕一立佛,高7.9米,其北侧雕一菩萨高4.10米,其余壁面满雕佛像,菩萨、飞天、供养人、弟子等形象。东壁亦同。引人注目的是东南隅和西南隅分别雕有白象驮塔的造像,造型独特,雕饰精美。是中外艺术柔和的结晶。该窟现存石雕造像2300余尊。与第6窟组成双窟。

       完好
       
            石窟区中部
      
      塔庙窟,平面为方形,长13.8米,宽13.4米,高14.4米。一门一窗。窟前有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修建的四层五间木构楼阁一座。中心塔柱由基座、塔身两部分组成,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四壁各开一龛,四角各雕一千佛方柱。龛均为重龛式,内分别雕坐佛、倚坐佛、二佛并坐、交脚菩萨,装饰华丽。其两侧下方各雕二幅佛传故事。塔柱上层四角各凿一楼阁式塔柱,下为须弥座由大象承驮,塔身九重,每层四面各开三龛,内雕坐佛,塔柱四壁各雕一立佛,高4.5枣4.75米不等,二胁侍菩萨。塔顶为华盖式。窟内四壁分层布龛,上部雕有八组佛龛,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周雕供养天、夜叉群像,龛间用弟子像作为分界。场面宏大,气势非凡。其下雕有“降魔成道”“降伏火龙”,“鹿野苑说法”等佛传故事龛。东壁及南壁,明窗两侧,浮雕佛传故事达30余幅,主题突出,故事情节生动连贯,在石窟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完好
       
            石窟区中部
      
      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前室东西长8.8米,进深8米,现存木结构楼阁与第6窟相连。后室北壁上雕交脚菩萨,高4.8米,两侧各一倚坐佛,再其侧为思维菩萨。交脚菩萨前雕二回首相望的狮子。下龛内雕二佛并坐。东、西壁均分六层雕刻。首先出现佛传故事龛,大型供养人行列,伎乐天行列,以及装饰性纹带,门拱两侧始雕护法神像,。平綦藻井雕刻生动、流畅,南壁的“六美人”雕刻令人过目不忘。

       基本完好
       
            石窟区中部
      
      前后室窟,平面长方形。前室东西长9米,进深7.6米,后室东西长9米,进深5.4米,高12.8米。北壁分上下两层龛,其余壁面均分为六层雕刻。门拱两侧所雕鸠摩罗天,摩醯首罗天为云冈石雕孤品。

       基本完好
       
            石窟区中部
      
      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前室东西11.9米,进深4.2米,窟高10.8米。南壁凿有两根八棱石柱,形成三开间的窟门,柱上满雕千佛,柱体由大象承驮,其下为基础。其余三壁均分层雕刻,琳琅满目,雕有“子本生”。在前室顶部,与窟顶相接的位置上,雕有“      ”字形栏杆园拱龛,内雕一排伎乐天,呈演奏状,是云冈曲型的伎乐窟之一。后室主像高10米,其背后有礼拜道。其全壁面满雕佛像以及“鬼子母失子”、“二兄弟出家”、“尼乾子投火”、“天女供养”等因缘故事。

       完好
       
      10        石窟区中部
      
      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前室东西长11.5米,进深4.35米,窟高10.65米。因与第9窟为一组双窟,故布局相似。北壁门拱上部雕须弥山,山腰二龙缠绕。与窟顶相连之处,雕有“”字形栏杆园拱龛,内雕伎乐天一排,是云冈典型的伎乐窟之一。后室东西长10.8米,进深7.2米,窟高10.4米,西、东、南壁分层雕刻,形象无一雷同,门拱周围,以及龛边的装饰图案,构图巧妙,刻划细腻,为云冈石窟装饰纹样之精品。

       基本完好
       
      11        石窟区中部
      
      塔庙窟,一门一窗。中心塔柱高13.3米,四面开龛,各造一立佛,南壁立佛两侧的二菩萨像为后世补刻。东壁南端上部存“太和七年”造像题记一方,是云冈石窟现存时间最早,文字最长的题记。由于未按原计划完工,因而洞窟布局零乱,后期补刻小龛较多。

       基本完好
       
      12        石窟区中部
      
      前、后室窟,平面为长方形。前室东西长7.5米,进深4.1米,窟高6.65米。前室南壁雕有六棱千佛柱,其上雕有仿木结构屋檐,东、西壁雕有三开间仿木结构殿宇屋形龛,结构合理,比例准确,是典型的中国檐廊式建筑。北壁门楣以及四壁与窟顶相连之处,均雕刻了大量的伎乐人,共计乐器有14种47件之多,是云冈典型伎乐窟的代表。

       完好
       
      13        石窟区中部
      
      平面马蹄形、穹窿顶。东西长11米,进深9米,高13.6米。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像,高达13米,右手臂下有一力士托抗,装饰支撑效果极佳。东壁中下层雕胡跪式供养天,堪称云冈石窟供养天雕刻之精萃。南壁华盖下雕七立佛,均著褒衣博带,舟形背光雕饰华丽,手法娴熟,是同时期七佛雕刻中的杰作。

       完好
       

       (3)晚期石窟

      
      云冈晚期的主要洞窟集中在云冈石窟群西部的第21至45窟,第4窟及4、5窟间龙王庙沟区域的中小窟龛和中部地区第11至13窟崖面小龛以及第14、15窟。开凿时间约为公元494年至525年。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共计开凿中、小型洞窟200余座。


      
      该期石窟多为中小型洞窟。类型繁杂,式样变化迅速。石窟形制更加方正整齐,流行千佛洞、塔洞、四壁三龛式或四壁重龛式洞窟。窟门外崖面上出现了雕饰,这种雕饰越晚越繁缛。造像内容趋于简单化,形式日趋程式化。中期石窟雕刻中少恢宏、华丽的风格,呈现出一派清秀俊逸的新风貌,人称“秀骨清像”。对龙门石窟早期洞窟的开凿,产生了直接、深远的影响。


      
      在主像和造像组合方面,都日益繁缛。主像除坐佛外,释迦多宝对坐佛像普遍增多。窟口外两侧流行雕凿力士各一身。此期较晚阶段主像两侧出现了弟子、菩萨并列像。佛像一律着褒衣博带,面相削瘦,细颈、削肩、衣纹下摆密集;菩萨体态修长,帔帛交叉,下垂的衣襞愈来愈复杂。较晚阶段,披帛流行交叉穿壁的作法。


      
      晚期石窟中一些窟龛,规模很小,但处理得主次有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夸张中有收敛,清瘦中透秀雅。这种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与昙曜五窟中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和中期石窟中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太和格调,各异其趣,共同构成了云冈石窟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


      表三 晚期石窟目录

      窟号       位置        特点与价值        现状
       
      14        石窟区西部
       平面为长方形,南壁及窟顶南部崩毁,西壁保存有坐佛以“维摩变”浮雕。
      
       
      15        石窟区西部
      
      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5.6米,进深4.4米,窟高9.9米。一门一窗。该窟满雕千佛,现存8900余尊,是云冈石窟单窟雕刻佛像数量最多的一窟,唯西壁浮雕水草、狮子、鱼、飞鸥等,形象生动准确。

       基本完好
       
      34        石窟区西部
      
      平面为方形,东西长3.6米,窟高3.8米,北壁雕园拱龛,内为二佛并坐,龛外雕二菩萨,龛下雕供养人行列。西壁龛额雕飞天两躯,发髻高耸,面容清秀,飘带绕臂向后飞扬,腰肢弯曲,体态修长,是晚期飞天雕刻的典型代表。

       残窟
       
      38        石窟区西部
       平面为方形,东西长1.98米,窟高1.8米。窟口上方镌刻“吴天恩造像铭记”一品。窟内正壁雕释迦、多宝说法像,龛东侧雕涅像。东壁上雕弥勒像,下雕释迦是僧人禅观的主要对象。南壁雕“降伏火龙”、“三道宝阶”、“雕鹫怖阿难”。窟壁下部的音乐树和“幢倒伎神”,是研究中国杂技史的宝贵资料。该窟是晚期石窟中雕刻内容最丰富的一窟。

       基本完好
       
      39        石窟区西部
      
      塔庙窟,东西长6.3米,进深6.25米,窟高6.03米。外壁雕刻尖拱形门拱。窟内正中雕方形塔柱,通高6米,上雕瓦垅檐下雕一斗三升人字拱。分为五层,四面开龛造像,每层每面并列五龛,内雕坐佛、二佛并坐、交脚菩萨、倚坐佛。塔顶为须弥山与窟顶相连。顶部雕平綦。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塔柱,是研究中国北魏塔型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余四壁满雕千佛,门拱及明窗有不同的龛形雕刻。

       基本完好
       

       (4)后世石窟修建

      
      据《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1年)守臣重建”。《古清凉传》卷上记载,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但无法辨认唐代重修和重建的具体内容。据考证,现编号第3窟中的佛像,可能为初唐时在北魏未完工的洞窟中续雕的。该像面相丰颐,饱满,颈下饰三横纹,菩萨面如宫娃,宝冠正中饰化佛与宝瓶,雕饰繁缛,面容亲切,更多地表现了人的精神风貌。初唐时,有数位僧人用不同形式对云冈石窟作了描述,其中最著名者有《广弘明集》的作者道宣与宋昱的《题石窟寺·即魏孝文之所置》,宋昱写道: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

       出神入化,贴切入微的描绘,突出了云冈石窟引人入胜的艺术风貌。

      
      公元1049年至公元1060年,进行过连续十多年的工程,工程的主体部分应是兴建十寺:即“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的“辽代十寺”。十寺均为洞窟前建木构窟檐的寺院。现存云冈1至20窟崖面上部大量的梁孔椽眼,就是辽金建筑遗存。另外,第13窟南壁下部佛龛座上曾发现辽代“修大小一千八百七十六尊”佛像的铭记,可知辽代曾对一批佛像进行过整修。第11窟中心塔柱南面二胁侍菩萨、35窟东壁的释迦塑像和网目纹石绿背光,都是修整后的遗物,其风格与大同华严寺辽塑极为相似,辽未保大年间,十寺毁于兵火。


       据《金碑》记载:金皇统初年,由(禀慧)和尚主持“重修灵岩大阁九楹”,用时四年,费钱二千万。现“九楹大阁”已荡然无存。

       明代大同再度荒废,云冈石窟亦不例外。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驻宣大总兵佟养量募集官资,在第5、6窟重建四层五间木构楼阁,之后以此为中心增建了配殿、过殿、山门等,形成了较为规整的寺院格局,名曰“石佛古寺”。清代曾数次对云冈石窟进行个别洞窟窟檐的修建和洞窟佛像的重新泥塑与彩绘,第5、6窟及五华洞中留下的艳丽色彩即为这一时期所为。同时在东部窟群的断崖上凿有数十方题迹,是研究云冈石窟晚期雕刻不可多得的史料。


      窟号       位置        时代        特点与价值        现状
       
            后室塔柱西侧       初唐
       “西方三圣”造像一铺,主像高10米,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渐趋写实,轻薄贴体;菩萨面容亲切,形体丰硕,神情饱满,具有初唐造像的艺术风格。
       完好
       
      11       中心塔柱南面下层      
       两身胁侍菩萨姿态相似,身姿秀美,戴素面宝冠,披帔帛,著长裙,裙带束花结,为云冈辽代艺术精品。
       完好
       
            窟前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四层五间木结构楼阁一座,通面宽14.2米,进深7.7米,总高20.04米,歇山琉璃瓦顶,周设回廊。
       完好
       
            窟前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四层五间木结构楼阁一座,通面宽14.7米,进深8.1米,歇山琉璃瓦顶,周设回廊,第三层与第5窟阁楼相通。
       完好
       
            洞窟前室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三间三层木结构楼阁一座,通面宽8.2米,进深6米,总高17米,硬山灰瓦顶,第三层与第6窟阁楼相通。
       完好
       
            洞窟前室      
       1993年恢复仿清三间三层木结构楼阁一座,通面宽8.2米,进深6米,总高17米,硬山灰瓦顶。
       完好
       

       b、历史和发展

      
      大同,古称平城,隶属雁门郡。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因刘邦北击匈奴被困平城白登山(今大同东北)之史实而闻名。公元398年(北魏天兴元年)称代都平城,隶属司州,至公元494年(北魏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平城一直是北魏帝国统治北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魏迁都后,孝文帝针对因循守旧的上层亲贵留恋旧都,特许冬朝京师洛阳以避寒,夏归旧都大同以驱暑,这样朝中的旧贵亦频繁地往来于洛阳与平城之间,平城仍维持着旧都风貌。公元523年(北魏正光四年)六镇相率起义,平城人民流散殆尽,至此荒废。云冈石窟主要洞窟的石雕造像即在北魏一朝的近60年间建成。现存最早的洞窟为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初年)开凿著名的“昙曜五窟”,即现编号16--20窟;最晚的造像铭记为公元520--524年(北魏正光年间)未完工的第4窟。在这短暂的60余年间,佛教石窟造像大兴,云冈开凿大小252个洞窟,造像数以万尊。这是北魏佛教石窟艺术造像之顶峰。


      
      公元452年(北魏兴安元年),文成帝拓跋浚即位,佛法复兴,倾时“天下承风,朝不及夕”,营窟造像之风方得复显。公元460年(和平初年)北魏宗教界首领沙门统昙曜在云冈石窟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开启了北魏皇室营造云冈石窟的序幕。这五所石窟即现编号的第16--20窟,俗称“昙曜五窟”。其规模之大,技艺之精,内容之丰,费工之巨,堪称是北魏早期佛教艺术杰作,为云冈石窟的第一次造像高潮。此后,云冈石窟便成为当时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的中心。


      
      公元471--494年(北魏延兴元年至太和十八年)的30余年间,北魏皇室、贵族崇佛祈福之风愈演愈烈。除皇室外,尚有官吏、上层僧尼、在俗的邑义信士等相继效法,开窟造像方渐大兴,掀起了云冈石窟的第二次造像高潮。此时开凿的大型洞窟多达12座,占云冈大型洞窟总数的70%左右。其中有宦官钳耳庆时(王遇)于公元484--489年(北魏太和八年至十三年)为孝文帝拓跋宏营建的崇福寺,即现编号的第9、10窟这组双窟。还出现了为数少量的中小型窟龛以及早期洞窟中补刻的龛像。

      
      公元495---524年(北魏太和十九年至正光未年),云冈石窟皇室工程基本结束。然而中下层官吏、邑义信众、僧尼等营窟造像之风不断,开凿了一大批中、小型窟龛,总数达150余座。其窟龛数量较多,虽规模较小,却不乏佳品。


       北魏以后,云冈石窟造像停滞。公元640--674年(唐贞观至咸通年间)仅在云冈雕造一组造像,数目寥寥。

      
      辽代云冈在洞窟前营建木构窟檐寺院建筑,云冈十寺(一通乐、二灵岩、三鲸崇、四镇国、五护国、六天宫、七崇福、八童子、九华严、十兜率)因此得名。公元1122年(辽保大二年)十寺遭兵火焚毁,尚留遗迹可循。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重修第5、6窟四层五间木构楼阁。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石窟文物一直得到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c.最近记录的形式和日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记录云冈石窟造像的档案整理工作。1973年--1999年,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文字记录、摄影、拓片等考古手段,对云冈石窟的252个主要洞窟及附属窟龛的造像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已获得完整的记录档案。其中1986--1990年完成了云冈252个窟龛的文字记录工作;1986--1994运用近景摄影测绘技术完成了大型洞窟的考古实测图;1973?/FONT>1999年逐年分期完成了造像摄影工作。这为今后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现有保护状况

      
      云冈石窟大小252个洞窟、5万余尊造像,在历史上未遭受人为和自然灾害的重大破坏。时至今日,除极个别窟龛前壁围岩早年崩残,部分造像因受风化剥蚀,细部雕刻漫漶,绝大多数艺术品保存尚好,基本上保持原有的规模和风貌,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之一。


       存在问题是:
       云冈石窟开凿在砂岩之上,石雕造像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自然界各种营力的作用下存在风化现象,需采取科学保护措施加以防护。

      
      云冈石窟岩体裂隙较多,部分洞窟每逢进入降雨季节,出现渗水现象,漶蚀窟内雕像。本世纪以来大多数洞窟的顶部和后壁采用了封堵措施得以治理,但彻底解决渗水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云冈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区环境尚需按规划进一步整治,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石窟文物永久保存的环境和空间。 

       e.与展示和宣传有关的政策和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鼓励和支持将云冈石窟向公众进行展示和宣传。公众传媒免费宣传云冈石窟,经常在报刊、电视、广播上发布有关云冈石窟的信息。国家对云冈石窟展示所获得的免征税费,以鼓励其展示工作。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云冈石窟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其余包括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特殊旅游点,纳入国家旅游规划中。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将云冈石窟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扩大了对云冈石窟展示与宣传工作的领导力度。云冈石窟研究所为满足展示工作的需要,设立宣传接待部,配备专职讲解员,每年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制定了《讲解员工作职责和奖惩办法》,对青少年、现役军人、残废人等实行减免提供参观和讲解服务。在参观区内设置了完善的有关参观标志和中英文洞窟介绍宣传说明并出版了各类云冈石窟文物古迹的专业与科学普及图书,以适应各层次参观者的需要。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大同市人民政府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市、区、各县、镇、乡进行宣传,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参与精神。1997年8月22日大同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地方法规,充分显示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已在全市蔚然成风。


      4.管 理
       a.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 


       b.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保护措施和实施这些措施的手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投资维修,成立法定专门机构实施保护管理。1952年成立“大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大同市古迹保养所”。1953年更名为“山西云冈古迹保养所”。
      1957年5月更名为“山西云冈文物管理所”。1959年3月更名为“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1964年5月山西省人民委员会设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保护标志,该标志以大理石碑镶嵌于山门东侧墙上。1989年9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发文,决定成立“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保护管理: 

       1.依法保护 
      
      现行有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山西省文物保护实施细则》、《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


       2.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2月,首次划定保护范围,包括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与地下安全线三部分,制定了安全规则;1989年,大同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国土使用证,计510723.883m2;1995年8月,制定《云冈石窟规划》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整和修订了云冈石窟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即在原有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绝对保护区,扩大了原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更名为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增设了环境控制区。这样使得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安全线形成“上、中、下立体交叉保护与近、中、远多层保护体系”。


      
      《云冈石窟规划》中的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地下安全线(地下安全线是因周围煤矿众多,为防止地下掘进而设它),属于世界遗产保护概念中的“保护范围”,因云冈石窟环境条件特殊,在具体管理方式上依条件不同又作了细微划分。建设控制地带与环境控制区,属“缓冲区”,也因具体条件不同而作了进一部划分。


       3.石窟维修保护 
      
      建国以来,云冈石窟的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一贯坚持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影响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云冈石窟维修保护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73),这一阶段主要是建立健全保护机构,进行了大量的保护试验工程,维修加固了部分洞窟,也培养了保护人才。

      
      195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云冈石窟进行勘测调查,1955年正式成立专门保护机构,1960年国家文物局召开“云冈石窟保护会议”,拉开了云冈石窟科学保护的序幕。


      
      60年代,技术人员应用“丙烯酸脂类”先后对第1窟塔柱、第10窟、第11窟前立壁的佛龛座、佛头部进行化学灌浆粘接,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科学保护人员应用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粘接试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第1窟门拱、第23窟、第28窟的裂隙灌浆加固中,还对一些残断落石进行了归安粘接。在此基础上,又结合传统的拉锚支护技术对1、2窟前立壁进行了锚杆加固和混凝土浇铸支护。这些试验工程为70年代大规模洞窟加固工程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同时使保护方面的人才得到了锻炼。


       第二阶段(1974-1989),主要解决石窟的稳定性的问题。

      
      1974-1976年,对五华洞(9-13窟)和昙耀五窟(16-20窟)实施围檐裂隙灌浆加固、锚杆牵拉、钢筋砼框架结构料石支护;窟顶窟前做了排水工程;整修了保护性围墙以内的环境(包括1-4窟的围墙、5、6两窟木结构窟檐的防腐工程);发掘清理1-4窟;并进行了石雕风化的监测和地下震动的测量工作。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的“石窟围岩裂隙灌浆粘接加固”的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并且推广到国内一些石窟的加固中,如甘肃的麦积山石窟、重庆的大足石刻等。


       三年工程以后,又陆续对其他洞窟进行了加固,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窟区小气候监测和环境状况监测,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已基本解决。

       第三阶段(1990-1995),主要是石雕防风化综合治理及相关研究。

      
      1990年,在云冈石窟召开了“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治理规划”专家论证会,1991年成立“八五”工程领导组。随后在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分别拨款,从1991年到1995年,展开了大规模的石雕防风化综合治理。主要工程有:加固14窟、13窟西无名窟、29-31窟、32-5、33-1、33-6等洞窟;山顶防渗排水;降低并硬化窟前地面;修建保护性围墙;修建7、8保护性窟檐及其它改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方面主要是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合作:
       1991年在窟顶建立了全自动气象站。 
      
      进行了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粉尘的监测工作。结果表明云冈石窟及洞窟内外降尘与漂尘超标,这些数据为研究制定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了治理环境的必要性。
      
       在5、12、16窟安放了半自动温湿度记录仪。 
       对石雕表面盐分及颜料进行分析研究,为清洗盐分及颜料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对19窟窟檐建造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9窟窟檐设计草案。 
       1992年10月10日-1992年10月29日举办“石窟遗址管理培训班”。

       第四阶段(1995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环境治理。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一贯重视环境治理工作,1987年成立了绿化队,在窟区做了大量的绿化工作,使窟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50%强。

      
      大同市是中国的主要产煤基地。位于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云冈段是煤炭外运的主要道路之一,运煤车辆川流不息,造成窟区大气环境指标严重超标。研究表明,煤尘沉积在石雕表面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作用加速石雕的风化。为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保护云冈石窟文物安全,国家于1998年投资2亿元人民币新建运煤专线,同时改造原有109国道云冈段,使之成为一条旅游专线,从而大大地改善了云冈石窟的旅游环境。


       1.采用现代检测手段进行监测、建档 
      
      从六十年代起,先后采用钻探、物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法对石窟的地质构造、裂隙发育情况进行了勘测调查;采用?散射探测石雕风化层和岩石含水量;应用差热分析、X衍射、X荧光、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手段测试分析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研究石雕表面盐分和颜料;利用近景摄影技术建立洞窟档案;同时建立气象站,对石窟区的小气候进行多年监测;针对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从1988年起,开始监测石窟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做了酸性气体和煤尘对石雕风化的影响研究。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初步摸清了石窟气候变化的规律,找到了影响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为更加科学的保护云冈石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维修保护现行技术手段 
      
      云冈石窟的维修保护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可能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的原则,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窟龛岩体加固中,主要采取支护、锚杆加固等工程方法,对裂隙进行化学灌浆粘接处理。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堵截、引导、铺设防水层、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等方法。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环境绿化、修建窟檐、消除主要污染源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同时积极开展化学保护材料的研究,以期解决云冈石窟石雕表面防风化的问题。


       3.窟区安全保卫工作 
      
      1986年我所正式成立保卫科,全面负责窟区的文物及游客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游览秩序。1995年成立云冈石窟文物安全警卫队。现有专职保卫干部4人,警卫队员20人,负责对窟区昼夜巡逻。


       1996年始安装云冈石窟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该工程正在进行之中,此工程的完成必将进一步加强窟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d.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
       中国北京市五四大街29号(邮政编码:100009)

       山西省文物局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文庙巷22号(邮政编码:030001)

       大同市文物局
       大同市迎宾路(邮政编码:037004) 

       e.实施管理的机构及负责人

       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
       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邮政编码:037007)
       所长:李治国
       电话:0086—352—3026938
       传真:0086—352—3025005
       E-mail:Lzhg@263.net

       f.已议定计划

       已通过的计划主要有《中国文物博物馆“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大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云冈石窟规划》

       g.资金来源和数额

      
      保护和管理云冈石窟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直接用于维修保护的经费,由国家按照审定批准的保护维修方案拨给;二是山西省及大同市人民政府拨给的维修及基建经费;三是所里自筹;四是社会各方面捐助。


      解放以来云冈石窟维修保护及经费来源

      拨款年代        项目内容        经费来源数量(千元)
       
      中央        省        地市自筹        总计
       
      50年代        维修整治        249            249
       
      60年代       实验工程        155            155
       
      73-76年        三年工程       1005            1005
       
      80年代        维修工程       650        100          750
       
      1990年        维修工程        250            250
       
      91-96年        “八五”工程        3655        3000        2000        8655
       
      97年        购置仪器        500            500
       
      98年        维修工程及科研        510            510
       
      99年        维修工程及科研        200        50          250
       

       h.专门知识来源及保护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

       科学保护云冈石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有鉴于此,我们在保护工作中注意加强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和组织的合作。

      
      1989年,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实施了为期五年保护云冈石窟的合作项目。1998年9月在云冈石窟召开了“98’中德专家合作保护云冈石窟研讨会”,与会专家详细讨论了当前影响云冈石窟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及治理方法,对用硅酸乙脂等新材料保护云冈石雕进行了试验并提出诸多建议。


      
      此外在岩体加固、渗水治理、防风化材料的研究等重大专项保护研究项目中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山西地矿局217地质队、大同市环境监测站等科研院所专家进行合作研究工作。


      
      科学地管理和保护云冈石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是我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分配到本所的工作人员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石窟寺考古、佛教史、中外艺术史、建筑史以及文物保护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从85年开始,所里逐年派人去省内外有关高校学习或参加有关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培训班。选送了一些业务骨干到复旦大学、山西大学、河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先后派员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石窟寺保护考古培训班”、中国首届“石窟寺考古专修班”、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中国石窟遗址管理培训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中国石窟保护培训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ICCROM联合举办的“第十二届石质文物保护培训班”。


       i.旅游设施及统计资料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三大石窟寺之一,是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多年来一直注重旅游设施建设、保护区内和周边环境建设与改造。交通便利(距大同市仅16公里,且有旅游专线相连),基础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旅游区内现有设施:

       旅游路线: 3环1线
       讲解接待处: 1处
       接待室: 3处
       旅游服务部: 2处
       电话亭:1个
       餐厅:1处
       客房:18间
       放映厅:1座
       研究所办公院:1处(建筑面积:2005m2)
       花房: 1座(217.5m2)
       气象站:2处
       实验室:1处

      游客人数及结构(千人):

      时间        总人次        国内        国 外
       
      1990        424,850        419,596        5,254
       
      1991        324,180        315,170        6,310
       
      1992        269,996        254,291        15,705
       
      1993        223,598        215,496        8,102
       
      1994        250,172        238,301        11,871
       
      1995        255,360        243,400        11,960
       
      1996        189,416        174,416        15,000
       
      1997        247,797            
      1998        231,467
           
      1999        203,961
           

       j.遗产管理计划和目标说明

      
      为加强对云冈石窟的管理,提高其保护、研究、展示与宣传水平,1995年,我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制定了《云冈石窟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及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专家多次论证、定稿。1996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该规划。《云冈石窟规划》成为我所未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1997年9月28日,依据《云冈石窟规划》制定的《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由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这表明云冈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已经纳入法制轨道。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冈石窟规划》、《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云冈石窟发展十年规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健全保护设施、强化日常保护维修工作;改善文物保存环境,拓展旅游欣赏空间;注重科研展示与宣传工作;加强管理机构自身建设,使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管理、展示与宣传工作列于国际优秀水平。


      
      具体内容有: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工作。遵循文物保护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石窟保护维修;抓好洞窟防渗排水治理的研究与实施,减轻直至解决水对石雕的影响;继续开展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解决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完成云冈石窟文物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装工程;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增强当地民众文物保护意识。


      
      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创办《云冈研究》学术期刊;加强基础资料建设,为研究者提供科学资料;增添宣传设施,为公众提供全面了解和认识云冈石窟历史与未来的场所;以有效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地向公众展示云冈石窟的突出价值;加强讲解队伍建设和对外宣传,积极筹备云冈石窟雕刻艺术展。


      
      依照《云冈石窟规划》、《大同市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以保护好现有文物为前提,综合考虑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围绕保护石窟原状的主题,合理调整分配各类用地;调整建筑布局;完善参观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窟区秩序整顿。

       新建实验基地,拓宽研究范围;继续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成立“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 

       k.人员配备水平

       目前我所有正式员工61名,其中硕士1名,具有本科学历的3名,大专学历的21名,中专学历的8名,另外还有5名同志在继续深造。

       5.影响遗产的因素
       a.开发压力 

      
      云冈石窟所在地属农业、工业结合部,周围多有煤矿。1965年2月25日开始执行中央文化部、山西省文化局及大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云冈石窟保护范围与安全规则”。这个保护范围包括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与地下安全线三个部分。其中地下安全线是根据云冈石窟所处的特殊环境而设定的。由于云冈石窟处在大同煤田之中,为了防止地下采煤过程对石窟的安全造成威胁,特在云冈石窟周围划定地下安全线,沿该线以75°(?)角向下倾斜,并延伸至地下300米处,为绝对禁止开采的区域。地下安全线的划定,保证了石窟地下空洞的安全。1995年,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调整和修订了云冈石窟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在原有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绝对保护区,扩大了原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更名为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增设了环境控制区。这样使得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安全线形成“上、中、下立体交叉保护与近、中、远多层保护体系”。与此同时,规定了各个区域的具体保护措施,如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控制村镇建筑密度、高度、内容、形式和体量,提倡植树绿化,保护自然地形地貌、河流山川,严禁采石、开山爆破、放牧、狩猎、射击、垦荒耕地等活动,不得存放爆炸物。

      
      云冈石窟石雕造像,历经1500年,除因年代久远雕像风化外;明清两代均采用传统的方法、材料,对少数雕像局部进行包泥彩绘;现代维修严格执行“尽可能不干予”和“不改变文物现状”的文物保护原则。所以,云冈石窟区内除增加保护性栏杆,防护围墙,防雨设施以及为方便文物保护、研究和参观游览增加的极少台阶及硬化地面之外,仍保持其原状。


       b.环境压力

       云冈石窟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边缘。据大同市环境监测站、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气象站多年监测,云冈石窟区的环境状况为:

       大气环境质量:1988--1997年监测结果,二氧化硫(S02),日均值窟区为0.093mg/m3 ,16窟0.075
      mg/m3,5窟0.064 mg/m3。氮氧化物(NOX)年日均值,窟区为0.031 mg/m3,16窟0.033 mg/m3,5窟0.025
      mg/m3。降雨PH值为6.75,酸雨检出频率为0%。一氧化碳(CO)年日均浓度范围在1.35--3.84之间。三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总悬浮微粒物1998年前年日均值分别为窟区0.516
      mg/m3,16窟0.697 mg/m3 ,5窟 0.429
      mg/m3。1997--1998年,中央、省、市共同斥资2.3亿元人民币,将引发粉尘的主要污染源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同时省市政府拨款将原运煤路段改为旅游专线,进行彻底治理并进行绿化,使云冈石窟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1999年总悬浮微粒物年平均值为0.232
      mg/m3,该项指标也已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尽管云冈石窟保护范围之外仍有煤矿开采,但近年来,中央政府实行关井压产的政策,再加对周边环境进行的综合治理,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较好。


      
      气候状况:大同地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10°,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25°,温差较大。年平均降雨量423.8mm,大部分集中在7、8月,月平均100mm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745.8mm。冻结期为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3月,冻结深度可达1.5m。日照夏季9小时,冬季6小时。平均湿度介于50~90%?0~90%之间。由此可见,由于季节及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致使岩石胀缩频繁,易致石雕风化;同时,降水量相对集中,致使雨季洞窟内出现渗漏、潮湿现象,加速了石雕风化。


       c.自然灾害和防灾情况

      
      据历代史料及有关文献记载,大同境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和风沙。地震,北魏开窟以来,史料记载发生在大同及其周边地区5级以上地震10次,其中最大的两次是1022年4月和1305年5月的6.5级地震,近代虽有一些4?级地震,均未对石窟造成损失。经过几十年的石窟加固,石窟的稳定性、抗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风沙,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内蒙交界处,源于内蒙古的风沙常波及此地,对文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有效地抑制了风沙,使得风沙对石窟的影响极微。此外,历史上记载由于战争曾烧毁过云冈石窟前开凿之后修建的木结构窟檐。自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建所以来,增添了等消防设备,建立健全了各项消防制度,消除了火灾的隐患,使文物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d.旅游压力

      
      云冈石窟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古代多为佛教徒说法传经、信众朝山进香之所。每年农历初八为当地传统节日,游客如云,数以千计。法定假日“5.1”和“国庆节”前后,游客剧增。自80年代以来,年均游客人数20多万人次,最高年份达40多万人次。


      
      云冈石窟地处北方,冬季寒冷,所以游客多集中在五月初至十月初之间。由于云冈石窟绝大多数洞窟限制游人进入内部,再加地处北方,气温较低,所以游客增加虽使温度略有上升,但尚不致构成对石雕产生压力的因素。


      
      来自旅游方面的压力主要是,农历初八及“5.1”“国庆节”前后,游客相对集中,给管理带来一定困难。90年代以来,石窟区内的参观通道不断进行硬化、拓展;增设了石窟保护性护栏和游客安全设施;设立了文物保护、游客安全通道标志牌等;配备解说人员导游讲解;安排治安人员值勤服务等。使参观秩序井然,不致发生对文物和游客不安全的事故。


       e.缓冲区境内的居民数量

      
      据统计,由于历史原因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内有农户居住和部分事业单位。其中550户,1700余居民,单位22家,工作人员2300余人。根据《云冈石窟规划》,这一区域已执行只许搬出,不许迁入的规定。与此同时,对原有居民和单位的房屋高度、形式和体量等也实行相应的控制。以上单位人员和农民,都从事各自的职业工作,遵守文物保护法规,对遗产不构成威胁。


       f.其它因素

       无。

       6.监 测
       a.监测保护状况的关键指标

       (1)保存完好率
      
      据1963年调查统计,云冈石窟现存造像51000尊,除个别窟龛及造像早年坍塌、局部残损及细部风化外,大多数保存完好,石窟保存完好和基本完好率达96%左右。


       (2)岩体稳定性
      
      经观测分析,云冈石窟岩体整体稳定,无滑移现象,但个别龛窟仍需加固。目前需加固的龛窟有:第5窟东侧无名窟,第4窟、第21窟及第6窟中心塔柱东龛主佛腿部等,预计3年完成。


       (3)风化状况
      
      目前风化是石窟的主要病害,一般洞窟北壁风化较重,其次是顶部。风化程度也各不相同,从0.2cm到2cm深不等。近年来虽然治理石窟风化有一定效果,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中,但由于影响石窟风化因素是多方面的,石雕防风化技术尚不成熟,因此,解决风化问题还需要一定时间。


       (4)渗水状况
      
      云冈石窟所处区域裂隙发育且纵横交错,石窟内有多处渗水现象。历年来,经过裂隙灌浆、岩体加固、石窟顶部防渗排水工程,解决了绝大多数渗漏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彻底解决渗水问题尚有难度,目前云冈石窟的防渗排水仍是我们保护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拟在十年内分阶段完成治理。


       b.监测遗产的行政安排

      
      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早在60年就建立了较为完整严格的监测制度。一、配有专门的气象监测站,常年对洞窟内外的温、湿度及蒸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日照时间、日照强度等进行监测;二、对洞窟内渗水点和第二窟泉水流量的监测;三、对岩体稳定性定时监测;四、聘请专业部门对窟区的大气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监测项目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X)、降水PH值、总悬浮微粒物(TSP)等。


       c.以前报告活动的结果

       从60年代至今,有关遗产保护状况的报告40余篇,主要有:

       (1)《云冈石窟工程地质问题》(1960年)北京地质大学,王大纯、沈孝宇
       内容提要:对云冈石窟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并对石窟风化状况和风化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提出了风化形成的原因。

       (2)《云冈石窟三年维修工程总结报告》(1976年),山西省云冈石窟维修工程领导组
       内容提要:
      本报告是1974-1976年依据“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的原则对石窟主要洞窟的裂隙进行化学加固及部分残断雕刻归安原位,结合其它工程手段对石窟加固工程的详细记述。该工程对石窟的稳定性及渗水治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云冈石窟砂岩石雕风化的问题》(1984年),黄克忠
       内容提要:从地质学角度论述了云冈石窟石雕风化的情况及风化类型和形成原因,提出了治理设想。

       (4)《云冈石窟风化微测深试验》(1989年),黄克忠 钟世航
       内容提要:应用微测深仪对云冈石窟石雕已风化部分的深度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分析,云冈石窟石雕风化深度一般在0.2-2cm之间,最深可达7cm。

       (5)《环境污染对云冈石窟的影响》(1988年),苑静虎 解廷藩
       内容提要:依据环境测试数据,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环境污染对石窟的影响及机理,证明了环境污染对石窟风化起到了催化和促进的作用。

       (6)《大同市云冈石窟环境监测报告》(1989年), 大同市环境保护局
       内容提要:通过对石窟环境状况的监测,分析了石窟环境污染的现状,并对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治理污染的措施。

       (7)《大同市云冈石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990年),山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三综合勘察公司


       内容提要:对云冈石窟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及构造和水文工程地质状况进行了勘察,提出了云冈石窟顶部防渗的建议措施。

       (8)《环境条件变化对云冈石窟的影响》(1990年),苑静虎 黄继忠
       内容提要: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石窟区域温湿度变化的规律和降水集中,蒸发量大于降水的结论,探讨了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石窟的影响的机理。

       (9)《中国云冈石窟寺内尘粒沉积的控制》(1994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Glen R .Cass 
       内容提要:通过对尘粒沉积收集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进入窟内的空气通过过滤器进行交换”和“门窗增设防尘网”沉积尘粒的控制方法。

       (10)《中美合作保护云冈石窟总结报告》(1994年),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
      
      内容提要:对1989-1994年期间,中美合作保护云冈石窟的项目进行了技术总结,详细记述了防渗排水试验、第19窟窟檐设计问题、气象、环境的监测情况、颜料的分析和石窟管理培训班等项目的实施及结论。


       (11) 《煤尘对云冈石窟石雕的影响》(1996年),黄继忠
      
      内容提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就煤尘对石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尘对石窟的影响既有物理方面的,也有化学方面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并存,它们交替作用促进石雕风化。


       (12)《云冈石窟“八五”维修保护工程总结报告》(1997年),云冈石窟“八五” 维修保护工程领导组
      
      内容提要:主要对云冈石窟“八五”维修保护工程项目实施的原因、施工工艺技术和完成情况进行详细记述,其中包括《云冈石窟窟前降低地面工程报告》、《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云冈石窟第七、八窟修建木结构窟檐工程总结报告》、《云冈石窟洞窟加固总结报告》、《云冈石窟顶部防渗排水试验工程报告》、《云冈石窟顶部修建保护性围墙工程报告》等7个报告。


       7.文 献

       特征图、图片、幻灯片、电视 
       特征图

       (1) 云冈石窟总平面图
       云冈石窟总立面图
       (2) 18窟展示图(北、西、东壁)
       (3) 16?0窟北壁白描图
       (4) 20窟的近景摄影
       (5) 9窟前室东、西、北壁实测图
       (6) 9窟前室顶部实测图
       (7) 9窟前室南壁实测图
       (8)10窟前室东、西、北壁实测图
       (9)10窟前室顶部
       (10)10窟前室南壁
       (11)6窟中心塔柱透视图
       (12)8窟门拱展示图
       (13)13窟南壁实测图
       (14)6窟以南壁为中心的展示图
       (15)5窟南壁实测图
       (16)12窟前室北、东、西壁实测图
       (17)12窟前室顶部
       (18)12窟前室南部
       (19)38窟顶部实测图
       (20)38窟南壁实测图
       (21)38窟北壁东、西壁实测图
       (22)3窟后室主像实测图
       (23)7窟顶部藻井

       幻灯片(另附)
       电 视(另附)

       b.遗产管理计划副本和与遗产有关的其它计划

       及与遗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摘录

       ⑴遗产管理计划副本和与遗产有关的其它计划摘录

       Ⅰ.1995年8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云冈石窟规划》形成。

       Ⅱ.1996年7 月11日国家文物局(96)文物文字第580号对《云冈石窟规划》的批复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云冈石窟详细解说词之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cd.html

云冈石窟十大看点: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c9.html

云冈石窟导游词(52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m2vt.html

大同名胜古迹之三:云冈石窟(16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ef8a30100lxad.html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