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迅猛龙坐骑:小儿吐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36:05

(方一)小儿轻、中型消化不良
【组成】

柴胡5克 厚朴10克 黄芩10克 山楂15克 木香5克 车前子15克 氯化钾1.5克
用法】 将前4味中药同煎,木香后下,车前子另煎。取药液各浓缩,然后加入2倍95%酒精沉淀,取滤液混和,回收酒精,使每剂药液成30毫升,再加入氯化钾、调味剂和适量防腐剂即成。为2岁左右患儿一天药量,分3次服。其他年龄患儿可适当加减。
【功用】 清热消积,理气健脾止泻。
【主治】 小儿轻、中型消化不良。
【加减】如改为汤剂,伴感冒咳嗽可加入重楼10克、麻黄3克、杏仁6克等。

(方二)小儿消化不良

【组成】

(1)止泻1号

野党参4.7克 焦白术4.7克 云茯苓6克 广陈皮4.7克 泽泻4.7克 苍术6克 半夏曲3克 炙甘草1.6克 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2)止泻2号

葛根3克 川黄连1.6克 黄芩4.7克 六一散6克 水煎,1日4次分服。

(3)止泻3号

藿香4.7克 大腹皮6克 白术6克 云苓6克 泽泻6克 厚朴3克 苍术3克 白芷3克 水煎,1日4次分服。


【功用主治】

(1)方功用健脾利湿,主治单纯性消化不良(伤乳泻及伤食泻)。

(2)方功用苦寒清热,淡渗利湿,主治肠炎性消化不良(相当于湿热泄泻,热重于湿者)。

(3)方功用芳香化浊,燥湿健脾。主治肠炎性消化不良(湿热泄泻、湿重于热者)。

(方三)小儿呕吐选古方

  古人对小儿呕吐有具体分类,辨吐证和起因,予以不同方剂治疗。所谓“呕吐”有三征,即:“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乃吐征”;“无物有声谓之哕”。此乃区别呕、吐、哕等三种不同情况。从经络学上追溯,属阳明,气血俱病;属太阳,其病在血;而属少阳,其病在气。因此,施治宜区别虚实寒热和起因,辨证施治。

  一、【伤乳吐】

 乳食过饱,胃纳乳片运化不及,致频吐,吐物多为乳片。证为身热,面黄,肚腹膨胀。治则:减少食量,消乳安胃。

处方

1   香附60克,神曲(炒)、甘草(炒)、缩砂仁(炒)各15克,陈皮24克,麦芽30克(炒),共研细粉,滴冷开水为丸如粟粒大。视婴儿大小,每次服10~30粒不等,每两次乳后服一次。最好以煮沸姜汤温后服下。

2   南山楂60克,神曲(炒)、茯苓、半夏(姜制)各30克,连翘(去心)、陈皮、莱菔子各15克(炒),共研细末,和糊为丸,以麦芽汤化服。量同上。

  二、【伤食吐】

 过食,尤以油腻,胃纳充盈,腹胀热,口臭厌食,频吐酸性粘稠物,眼睑虚浮,身感潮热。治则:减食,清胃止吐,汤化其滞。

处方:1三棱(煨)、陈皮、半夏(姜制)、神曲(炒)各30克,枳实(麸炒)、丁香各15克,黄连(姜制)1克,研细粉面和为丸如米粒大,每服20粒,食后饮少许姜汤。2陈皮、半夏(姜制)、缩砂仁(研)、苍术(炒)、厚朴(姜制)、藿香叶、香附(炒)、甘草(炙)、山楂、神曲(炒)各15克,煎服,生姜水为引。

  三、【夹惊吐】 

饮食时受惊骇,频吐清涎,身热心烦神躁,睡卧不宁。治则:先截风,次定吐。

处方:1人参9克,黄芪(蜜炙)、扁豆(炒)、茯苓各15克,以姜枣煎调服,视小儿大小酌量。

         2丁香21粒,蝎梢49条(去毒)、半夏3个(姜制),共研末,以煮枣肉为丸如黍米大,每次以金器煎汤化服7丸。

  四、【痰饮吐】 

小儿过饮,膈阻气逆,头目眩晕,面青吐涎沫。治则:健胃顺气。

处方:藿香、缩砂仁、白术(土炒)、人参、茯苓、半夏(姜制)、甘草(炙)各9克。引用姜水煎服。

  五、【虫吐】 

胃经热或寒,令虫不安,乱胃作吐。唇色热红寒白,胃不时作痛,频呕清涎。治则:辨热寒起因,热者用下述1方,寒者用2方。

处方:1芜荑15克,鹤虱、苦楝根皮、胡椒、使君子肉、槟榔各30克,枯矾7克,共研细粉调糊为丸,视儿大小适量服下。2人参、干姜、白术(土炒)、川椒各9克,引用乌梅一个煎服。

  六、【虚吐】

 胃气虚弱,消纳乳食受障,小儿精倦神怠,囟门煽动,睡卧露睛,频呕频吐。治则:补胃温脾。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9克,丁香3克,沉香2克,引用煨姜水煎服。

  七、【实吐】

 多为壮实儿,偶滞致胸腹胀满,二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寒凉,吐物酸臭。治则:涤滞通塞,利二便,吐自止。

处方:芒硝1.5克,生大黄2克,枳实(麸炒)、甘草(生)、厚朴(姜炒)各9克,引用生姜水煎服。

  八、【寒吐】

 过食生冷或当风喂哺受凉,致冷吐。朝食暮吐,为不化之物,无臭无酸,四肢逆冷,面唇色白。治则:温中散寒。

处方:白姜3克,陈皮25克,炙甘草3克,共细末,分6次以温枣汤调服。

  九、【热吐】

 过食煎烤之物或因乳母过食厚味,致热积儿胃,进食即吐,口渴思饮冷,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治则:清热温胆。

处方:陈皮、半夏(姜制)、麦冬(去心)、枳实(麸炒)、生甘草、竹茹各7克,黄连(姜炒)1克,茯苓12克,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四)小儿痢疾验方

【验方组成】:状元红(赦桐)花适量(单数)
【功能主治】:小儿赤痢。
【用法用量】:甜酒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

小儿痢疾是指小儿以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夹杂粘液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证的疾病。 小儿肠胃嫩弱,感受湿热,内伤生冷,饮食不洁等,容易发生此病。

(方五)小儿泄泻验方?

【组成】

石榴皮8克 生谷芽8克 生扁豆9克 生苡仁9克 云茯苓10克 莲子肉(去心)10粒 南豆花3克 甘草2克
用法 清水2碗煎至大半碗,分1~3次温服,可复渣再煎服,甚者日可2剂。
【功用】 渗湿止泻,健脾和中。
【主治】 小儿泄泻。
【加减】 腹冷鸣痛加大腹皮6克,防风3克,白芍4克;发热加蝉蜕4克、绵陈6克、糯稻根8克;咳嗽加芒果核1个;泻多面白加僵蚕、白术各6克;兼鼻流涕加苏梗、葛花各2克。


【组成】

青皮2克 陈皮3克 公丁香0.5克 诃子3克 广木香2克 黄连(姜汁炒)5克 白术(炒)6克 焦山楂6克 条参6克 茯苓6克 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温水煎服,3天为1疗程。
【功用】 醒脾运湿,益气助阳,清热除湿。
【主治】 小儿腹泻。


【组成】

白术15克 干姜10克 白芍10克 乌梅10克 云苓10克 车前子10克 党参10克 内金10克 陈皮10克 木香5克 甘草5克
【制用法】 上述各药共为细末,调匀,5克1包,3~4岁小儿取胡萝卜末15克,加糖适量,用开水冲后搅拌均匀,待温时送服1包止泻散。大于4岁者,可适当增加,小于4岁者宜减之。
【功用】 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祛湿止泻。
【主治】 小儿腹泻。症见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