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好看的双手剑:西安10大小吃 (组图+攻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6:10:14



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具特色的清真小吃,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颇具美誉。提到西安清真小吃,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牛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在西安穆斯林的饮食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穆斯林最爱吃的莫过于牛羊肉泡馍,穆斯林最拿手的厨艺莫过于烹制牛羊肉泡馍,穆斯林开设最多的餐馆也莫过于牛羊肉泡馍馆了。

关于牛羊肉泡馍的形成,有一则经过民间演义的传说,很有意思。宋太祖赵匡胤少年时即胸怀大志,弱冠之年成婚后,则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免整日闷闷不乐。23岁那年从河北涿洲老家愤然出走,欲成就一翻大业。不料从家乡到洛阳,再到长安时已穷困潦倒,流落在街头。一天,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饼,咬不动也咽不下,正在愁苦时,看到路边有一家穆斯林开设的餐馆正在经营阿拉伯羊肉汤。赵匡胤就上前恳求一碗羊肉汤,店主很怜悯这个小伙子,就让他把饼子掰碎,然后用热腾腾的羊肉汤给他反复“冒”了几次。这也许就是西安穆斯林现在还把“煮”牛羊肉泡馍,叫“冒”馍的来源。赵匡胤接过冒好的泡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觉得美味可口,妙不可言。吃罢后,赵匡胤十分感激地向这位深眼睛、高鼻梁的穆斯林生意人表示谢意,然后踏上了征程。

西安饺子宴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使这种寻常小吃登上宴会的“大雅之堂”,是西安饺子宴饭店(原西安解放路饺子馆)近年的独创,它与著名的仿唐菜点和牛羊肉泡馍,一并被誉为“西安饮食三绝”。


西安饺子宴


西安饺子宴之绝,首先在于用料多样,味型各异,造型美观。馅料既有时令鲜菜和一般鸡、鸭、鱼、肉,还有猴头、海参、鱼翅、发菜等山珍海味。因此有“百饺百味”,茄汁、麻辣、鱼香、五味、鲜咸、糖醋、咖哩、蚝油、椒麻、红油等味型无所不包。其次是烹制技术多样。基本的制法分蒸、炸、煎、煮四种,但由于各种饺子的馅料不同,其制作方法也不尽完全一样,中菜的烹、炒、爆、熘、焖、酿等方法也兼而用之。再次是造型奇妙。既有泡眼朝天、修尾轻摇、栩栩如生的金鱼形;又有状若杏核、精巧玲珑的珍珠形;还有鸳鸯形、蝴蝶形、元宝形;有的又如燕窝、海螺、花卉,真是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西安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等5个档次。每宴由108种不同馅料、形状和风味的饺子组成。宫廷宴主要是以燕丝、熊掌、甲鱼等为主料的饺子;八珍宴主要以八珍为主料的饺子;龙凤宴和牡丹宴,则是以猴头、鱿鱼、海参等为主料的饺子;百花宴稍次一等,为普通型,除部分海味外,多数是肉类和素馅。其上桌程序亦颇有讲究。从烹制方法上讲,先上炸、煎类饺子,后上蒸、煮类饺子;从口味上讲,先咸、次甜,后麻、辣。咸味饺子中,先海鲜,次鸡肉,后清素,约十余道饺子以后,上一道“银耳汤”嗽口清喉,调节一下口味,再继续上其它饺子,层次分明,使人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创制和应市,受到中外宾客的热烈赞赏和高度评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吃罢饺子宴,高兴地说:“这顿午餐出奇得好”。国内一位食品专家食后诗兴大发,即席挥毫:“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寰宇,疑是作神仙”。还有一位美国朋友食后赞誉道:“到中国,不到万里长城,不算真正到过中国;到陕西,不吃解放路饺子馆的风味饺子,不算真正到过西安”。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皮蓬松,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可谓巧夺天工,深受人们的青睐。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是三原县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西安饭庄和五一饭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华名小吃”的金榜。

泡泡油糕是烫面包入黄桂白糖馅经油炸而成,因起糕面有隆起的松泡,故名。泡泡油糕据传原为皇宫点心,“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厨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艺从此传入民间,成为三原县一带世代相传的美味。清朝年间,一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泡泡油糕传至西安,并由此名扬遐迩。

汉中米面皮 
汉中米面皮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汉中米面皮是很有特色的。
汉中米面皮以面皮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家常味。


汉中米皮面


做法:
1、米粉加水和成米浆,然后加入软硬适中的米饭;
2、用勺子把米饭捣碎,泡在米浆里过一夜;
3、把上述混合物倒入容器中,用高速打几分钟,然后用滤网过滤;
4、用汤匙把滤网中剩余的米饭渣压滤至米浆中;
5、如蒸凉皮儿的方法蒸好即可。

腊牛肉 
腊牛肉是陕西特产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肉色红润,肉质酥松,味美爽口,色香味齐全的特点。


腊牛肉


1.牛肉剔骨,而后切成1.5~2.5公斤重的大肉块,对后腿肉较厚的部位需用刀划开裂纹,以利盐味均匀,肉色一致。
2.腌制:冬季每缸下生肉90公斤,净水(井水)70公斤;夏季每缸下生肉60公斤,需水量要多。一些。但以翻肉时水能起浪为准,冬季每25公斤牛肉加盐0.5公斤,夏季每20公斤牛肉加盐0.5公斤。缸内腌浸的牛肉,冬季每天用木棒翻倒4~5次,夏季翻倒次数更要勤,夏季腌肉缸要放在凉爽通凤处,防止牛肉变质。冬季腌肉缸放在温暖室内,使肉易变红,这样冬季至少腌制7天,夏季只腌1至2天即可出缸。腌制好的肉用筛子捞出。沥去血和盐水,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即可下锅煮制。
3.配料:冬季每锅煮生肉90公斤,用盐2.5公斤。夏季每锅煮65公斤,用盐3.5公斤。不论季节,每锅配料:小茴香250克,大茴香31克,苹果16克,桂皮120克,花椒93克。所有配料用粗纱布包好,另外加鲜姜片62克同时下锅。
4.煮制:先将老汤(即煮过多次的原汁汤)连同新配料一并烧开,将肉汤沫撒净。当肉下锅时,再将盐放在肉面上,每隔二小时用木捧翻动一次,锅内的汤以能把肉淹没为度。当肉煮八成熟时,加入食用红色素24克。煮出的肉呈鲜红色。每锅生肉约需8小时才能出锅。肉熟出锅时,要用锅内热汤把肉上的椒油冲刷干净。

镜糕 
镜糕这物件,小如镜,也圆如镜,厚不盈指。主料是江米细细研磨成粉,在小巧如玩具的竹木笼屉里垫上薄铁片,填实江米粉,撒上红糖、绿色和黄色的糖,加上细细切碎的青红丝,一屉一屉的摞起来,如宝塔般,宝塔尖有一机关,待到熟透时蒸汽一冲,发出长长的响声,儿童闻声而至。


镜糕


摊子呢,早年是一头有炉子的挑子,何三七卖馄饨的时候挑着的就是,清人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一头放小火炉,上置一蒸锅,锅上覆着木板,三摞六层的笼屉摆在上面,一头放江米粉,各色辅料,玫瑰酱或桂花酱、黑芝麻,混着花生粉和核桃粉的白砂糖,有些讲究的,还会放一些果脯葡萄干之类的,大抵是些小孩子喜欢的甜食。挑子头里挂块木牌,有写八宝镜糕、有写镜糕.在你徘徊的几分钟里,这一屉已然熟了,淡淡的米香味和蜜糖味慢慢的开始钻进鼻子里勾引你,然后钱包里少一张一毛的票子,老师傅拿出两屉来,从下将镜糕顶出,插上“Y”型的竹签。蘸上自家特制的白糖、芝麻、花生粒。一口咬下一半来,只觉得松香软滑,蜜糖都渗入到米粉中去,甜而不腻,清淡可口。建议各位要是来吃,还是要一块一个的传统风格镜糕,玫瑰蜂蜜酱才能勾蜜糖米粉香,别要加了水果香料的奇怪食物,那东西,不该叫镜糕了吧,又或许,现在吃的,其实是过去的记忆。


锅盔 
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长武县锅盔、岐山县锅盔,凤翔县锅盔。


锅盔


锅盔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 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

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是陕西省岐山县附近特产,在周边地区亦有产出,可味道最地道应还是在岐山县。


岐山擀面皮


关于岐山擀面皮,还有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岐山擀面皮最初源于300年前的康熙年间,当时岐山县北郭乡八亩村里有一个人叫王同江,在皇宫之中当御厨,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在烹饪实践中摸索制作这道美食,结果深受皇后嫔妃们的喜爱,后来传至民间。如今是西北府的名吃。

岐山擀面皮以“白、薄、软、香”而闻名,其形似宽面,几乎透明,津而耐嚼,再同泼油辣椒,盐水,香醋等调料加以调和,口感极佳。当地人在夏日经常将其当为主食,就是在寒风泠冽的冬天也是桌上佳品。

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是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一般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biang字因为过于繁琐,所以大家就直接称其为“biang biang”了。


biangbiang面


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开始做的面是从过去老人称的“biang biang河”(指渭河水)中取来的,从前的渭河水没有被污染,当地的人们挑回水倒入木桶,加几滴白矾沉淀后就可以引用了。他们还用这里的水作豆腐。

biang biang面的面条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富有陕西面食“面条如腰带”的特色。口感上很有嚼劲,再配上“特色的”三合一酱料,真可谓是汤浓肉香,让你不知不觉的就吃了个底朝天。

陕北大烩菜 


陕北大烩菜


陕北的最有特色的一道风味,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陕北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陕北独特的风味,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