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传奇装备掉落:圣经论家庭关系与责任-09-儿女的本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9:59:20
 

圣经论家庭关系与责任-09-儿女的本份

 

一、前言: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4节)上帝为人设立婚姻制度。「离开」指「放弃」、「舍掉」。「离开父母」表示丈夫要把妻子的利益放在首位;也表明要独立,包括在心智和感情上独立,离开原来的家,组织新家庭,表明不再倚赖父母,不再倚赖父母。这并不表示结婚之后就不理会父母。不是。仍然要看顾父母。这是指要自己作决定,不能事事都要倚靠父母作决定。因为已是成人了,也表明夫妇的关系比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更密切。「连合」却有很深的含意。包括「委身」、「忠心」,且强调「永久」(民卅六7, 申十20)。更有「因爱而死缠不放」的含意(创卅四3)。所以,婚姻等同立约,是要委身的,是一个永久的约。

    值得留意:先要「离开」,然后才「连合」;因此,性生活之前先有婚姻,次序不能调转。「一体」指夫妇透过性关系合而为一,并且生儿养女;也表明二人亲密的关系。所以理想的婚姻制度乃是「一夫一妻」,不是一夫多妻等,也不是同性恋的。

    「人要离开」这是对做父母的讲的,把一个不再依赖父母在心智、才能、德行和情感上能够独立的子女交给社会, 走向社会这叫「离开」。如此的离开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如此的子女才有能力回馈社会, 回馈家庭, 回馈养他教他进步成长的父母。

 

二、当孝敬父母: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廿12)

    「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五16)

前四条诫命阐述了我们对上帝的义务。我们现在开始探讨第二块法版。它涉及我们对同胞的义务(太廿二34-40)。在应负道德责任的年龄之前,父母在儿女面前就代表上帝(《先祖与先知》第308页),所以我们对人的义务自然首先就是针对父母的(申六6,7;弗六1-3;西三20)。这条诫命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引发人们对一切合法权威的尊重。这种尊重是从儿女对父母的态度开始的。只有懂得孝敬和尊重父母权威的孩子才会懂得尊敬和尊重上帝。一个连养育他成人的父母都不能尽瞻仰义务的人, 更谈不上如何成为对社会有正向作为的人。

 

三、如何孝敬父母:

 

  (1). 在主里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六1)儿女之所以听从父母,不单单是《圣经》的教训,就是按照人的常理来说也是毋庸置疑的。换句话来讲,不听从父母的基督徒,决不是一个好基督徒,按照普通人的道德观念来看,也不是一个好儿女。在《圣经》中,主耶稣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祂在世上的时候,虽然凡事以天父的事为念,但仍然顺从肉身的父母。

  从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时父权太大,做父亲的不善用权柄,或所发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来说,圣经要我们“在主里”听从父母,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基督徒我们才听从。“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听从。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对,也有叫儿女作坏事的父母,我们不能都听从。若在恶事上听从,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了,不算是孝。

如果是还没有来到神面前的父母命令儿女作一些违背主旨意的事,例如拜偶像、说谎等,这就不是“要在主里”,因此,基督徒不可盲目听从那些不在主里的吩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先祷告,求主赐给我们智慧的言语,用谦虚、恭敬的态度,向自己的父母解释不能听从的原因,尽量取得父母的谅解,并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来保持自己的见证,千万不要用过激而无礼的态度,以免主的名受到亏损。

 

(2). 孝敬父母得蒙神的赐福: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3)

「当孝敬父母」是十诫中的第五条,无论是刻在第一块石版上也罢,或是刻在第二块石版上也罢,都是人际关系中的第一条诫命,也是人际关系中惟一带着应许的诫命。

「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尊敬父母是带进祝福的路,使我们在今世有福且长寿,不尊敬父母的人,结果是带进咒诅与短命。『得福』不单是指物质上的祝福,它也是指着使能活在一个平安的光景里。『得福』带进『长寿』,尊敬父母的人,在神的祝福之下,可以延长寿命,因为这样的人能做到自制、心思清明、有所建设,这些都可以帮助延长他的寿命。

    因为儿女是出于父母,父母是儿女的源头,正如人是出于神,神是人的源头一样,故人若孝敬父母,必定讨神喜悦,蒙神祝福。得福、长寿,主要不是指属灵的福气和今后的长生;此项应许是属于今生的福气和长寿。人在地上的祸福,乃依据儿女对父母的行为如何。孝敬的儿女不论在世活得多久,他们的人生必然活得有意义。

儿女对父母孝敬的关乎我们一生

 

(3). 听从父母是主所喜悦的: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三20)

父母象征神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故听从父母,就是尊重并听从神的间接表示。所以听从父母是主所喜悦的。

         基督徒作事和对待别人的原则,乃是看主是否喜悦;主所喜悦的,我们就作;主所不喜悦的,我们就不作。除非父母的要求不讨主的喜悦(例如要求儿女不要信主,要求儿女去作坏事等),作儿女的人,总是要「凡事」听从父母。凡是不听从父母的基督徒,就是主所不喜悦的基督徒。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贯通我们的一生。在我们一生的年日里,主都一直在教导我们如何作一个讨神喜悦的儿女,就是要得我们成为父神永远的圣洁无瑕疵的儿女。我们终极的生命不是在地上, 终有一天我们必须离开我们在地上的暂时栖身之所, 只有做神永远的圣洁无瑕疵的儿女的才有资格到父那里去, 在那里必有从主来的荣耀的生命冠冕为我们存留, 那才是真正的得福。

 

2. 接受管教:

    希伯来书 12:6 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主所爱的,他必管教。」请注意,圣经没有说:「主所憎恨的,他必管教。」甚至没有说:「主所恼怒的,他必管教。」可见天父是在爱中管教儿女,管教并非出于愤怒。  
  每个爸爸都会对孩子生气,作为基督徒的爸爸在这种时候执行规矩会格外谨慎。如果我怒火中烧或暴跳如雷,想开口骂人动手打人,我就不能以爱去感化孩子。  
  爸爸管教儿女一是基于亲情---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二是基于爱父母对儿女的爱是天生的爱, 是从神而来的爱, 是神圣的爱。主耶稣已经为我们做了爱的榜样。

「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来十二7) 「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本句意指你们所受的管教,乃是从神而来的,故须坚忍地接受。「待你们如同待儿子,」『儿子』原文复数,指所有的儿子;全句意指正因为神把我们列于众儿子之中,我们便须有作儿子的觉悟。「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儿子』原文单数,意指『哪一个儿子』;全句意指作儿子的人没有一个是例外,不被父亲管教的。

        请记得:管教是神的优待,不是神的苦待;神管教你,是为要把你带到蒙祝福的地位上,要带你到能得荣耀的地位上,领你行在得福的正路之上。

        盖恩夫人说:『我要亲那一个打我的鞭,我要亲那一个打我的手。』你如果看见这是父亲的鞭,是父亲的手,你就不致埋怨不平。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篇 23:4

 

3. 照顾,报答亲恩:

  「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习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 神面前是可悦纳的。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4、8)

    『行孝』意指子孙有责任奉养孝敬自己家中的尊长。瞻仰照顾年长的父母是神的命令, 是回报长期辛苦养育我们的最好表现,「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报答亲恩』指奉养报答双亲,表示感激之情;『在神面前』意指在神眼中或被神所认定。

    『先』字说出,关心并照料自己的家人,乃是学习过敬虔生活的第一课,随后还有更深的功课须要学习。信徒看顾自己的家人,是一件讨神喜悦的事。敬重及照顾双亲就是服事神。

 

4. 尊敬(Honor),不可藐视父母: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廿三22)

    人常藐视年老的父母,瞧不起他们,因为父母年老了、无用了,就藐视他。儿女自以为了不起,一切都比父母强。本来一代强过一代是好的,但是为儿女的,应当晓得你之所以会强、你之所以高明,比父母更好、更懂得多、更有造就,这是父母养育之恩。无论父母多笨、无知、不长进,你仍要孝敬不可藐视他。“智慧子使父亲喜乐;愚昧人藐视母亲。”(箴言15:20)藐视父母的人是愚昧人,使父母喜乐的人是智慧的儿女。

藐视父母的恶行,出自自高自大以及自骄自满的心,满以为自己比父母更有学问、更进步、更现代化。于是对父母发生轻蔑的态度,轻看父母的金玉良言,藐视父母的管教。

  常见有人背着父母说:“老头子的话,我是从来不加以理会的,”甚至说:“她是老糊涂,你不要理她。”试想,作父母的,听到这样的话是何等伤心呀!

  其实,吃亏的,还是那些藐视父母的人,如此轻慢父母的人即使在社会上再有能力, 也无法得到同事朋友及家人的信任, 如此无得之人就像所罗门称他们为“愚妄人”一点也不错。

 

5. 不可咒诅父母:

    「咒诅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箴廿20)

    现代人的习惯是评估人格过于身分(如:尊敬主人或忠于同伴,是因为他们能引起这样的响应,而不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地位所当得的);旧约圣经的律法从孩提时代就慢慢灌输以与现代人相反的态度,新约圣经也支持这种作法(如:弗六1~9;彼前二13~18)。

    不管父母的身份怎样, 不论父母的知识多少, 不在乎父母的能力高低, 更不能以父母的财产的贫富来决定作子女的对父母的爱与责任的多寡, 那些歧视, 辱骂甚至虐待父母的都为正常的社会所不容, 更不要说与神的要求所背离了, 是公义的神所痛恶的。

圣经告诉我们,就是最残疾的、弱智的、丑陋的,他们也拥有神的形像,一个有神形像的人是应当被尊重的。生命在神手中,没有人可以讨厌自己,生命是神所创造,有主的爱同在的。若要学会尊重别人,圣经教导我们先要看别人比自己强、更要爱人如己,爱神而又爱人的一定会尊重人,所以尊重别人代表了对神和对人的爱。在这个互相践踏的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神的爱,教会和基督徒的见证,便是从爱发出对人的忠诚与尊重,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见证。

 

6. 使父母欢喜快乐:

父母为了建立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实在付上了莫大的代价。十九世纪,当英国首相William Gladstone在下议院宣布爱丽斯公主死讯时,他的讲词动人心弦。原来爱丽斯公主在女儿患上白喉症,奄奄一息之际,曾违背了医生的嘱咐抱起女儿并与她亲吻。结果,爱丽斯公主不久真的感染了白喉,同样死于白喉症。爱是忘我的,不计算代价的,公主的母爱正是最佳的写照;这也是主耶稣基督给人类的爱,就让我们用这样的爱去建立我们的家庭。「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歌八7)求主赐给我们有从耶稣基督十字架而来的爱去爱家人,建立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

「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廿三24~25) 义人是指按照神真理过活的人,为父者能教养出义人的后代,能不雀跃?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基督徒都喜见儿女敬虔爱神,行义,按照神的真理过生活,这是作为父母应有的价值观。父母先爱儿女,儿女因为爱父母,便愿作父母喜欢的事,成为义人,使父母欢喜快乐。这样的家庭岂非充满着爱,正因为充满爱,所以充满喜乐。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必然以真爱来维系。

我们要让父母喜乐,最基本的就是不要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自己的收入足以应付自己和家人的需要,我们的身体依然健康,工作顺利。与父母在一起居住的,每天陪父母聊聊天,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看看他们的行动和健康是不是还正常。远在他乡的至少每周得给自己的父母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让老人不要为我们担心,还要问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的如何。我们要用心善待我们的父母,让他们身心都愉悦。

 

三、主自己的榜样:

 

1. 顺服(路二41~51;约二1~11)

路二41~51:

路加福音 2:40 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2: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2:42 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2: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2:44 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2:45 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2:46 过了三天,就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2:47 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2:48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2:49 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或作:岂不知我应当在我父的家里吗)?」2:50 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2:51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2:52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或作:年纪),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

  在耶稣基督里的必有神的智慧所充满, 而且有神的恩常在他的身上, 主耶稣他虽然要以天父的事为念, 但他依然顺从父母, 给我们一个顺服父母的榜样。

 

约二1~11:

约翰福音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2:4 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那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2. 照顾(约十九27)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十九27)

这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三句话,主耶稣对母亲指着约翰说:看你的儿子,然后对约翰指着祂的母亲说:看你的母亲;主耶稣是要约翰把祂的母亲马利亚当成是自己的母亲一样来照顾,约翰洞悉主的心意,就把马利亚接到家里。

    根据教会历史传说,马利亚从那个时候开始,就由使徒约翰照顾,直到她离开世界为止。马利亚在耶路撒冷时,约翰照顾她,所以初期的教会,常见马利亚在他们当中。根据传说,后来约翰到以弗所去,也把马利亚带在身边。约翰真的遵照主的嘱咐,把马利亚当成是自己的母亲来照顾,一生尽其做儿子的本分来照顾她。

主耶稣在十字架苦刑之中,却没有忘记祂的肉身母亲,而将她托付给祂最爱的那门徒,就是约翰。这给我们看见,主是何等完全。祂一面向父全然尽忠,一面向肉身的母亲尽孝,祂真是神人两全其美的一位救主!

 

(本文系本人在研读众位主内先进著作之基础上进行整理成稿, 所以不能算是原创, 欢迎主内先进多多善言, 谢谢阅读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