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人类的姓氏:太极杂说32-33-34-3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23:16
太极杂说322009-04-06 10:02

l         意 到 气 到。 身 体 的 功 能 就 是 意 到 处 气 也 到 之, 欲 意 到 而 气 不 到 恐 不 可 得。 所 以 从 某 种 角 度, 在 意 和 在 气 是 一 个 东 西, 在 意 是 偏 重 精 神 感 觉, 在 气 是 偏 重 身 体 感 觉。 故, 意 圆 处 气 亦 遍 之。 具 体 练 法: 在 意 而 放 慢 意 的 感 觉, 不 管 气( 因 为 身 体 自 己 会 管), 这 是 个 半 自 动 的 过 程, 在 意 有 为, 在 气 无 为( 自 动 作 用)。 意 和 气 这 对 辩 证 中, 意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纯 以 神 行。 纯 以 神 行 是 意 到 气 到 的 高 级 形 式, 并 不 神 秘。 首 先 要 分 辨 意 和 神。 意 圆 处 是 神, 神 拘 处 是 意。 当 学 习 新 东 西 时, 大 脑 会 告 诉 肢 体 应 该 放 在 什 么 位 置 及 怎 么 动 等 等, 神 就 变 成 意, 当 用 意 成 自 然, 到 熟 视 无 睹, 心 不 在 焉 的 时 候, 意 又 归 于 神。 神 偏 于 观 照 力, 意 偏 于 关 照 力 加 是 非 判 断, 是 非 判 断 多 就 是 意 重, 观 照 力 多 就 是 意 轻, 是 非 判 断 成 分 极 轻 就 是 真 意, 全 无 是 非 判 断 而 纯 然 观 照 就 是 神。 意 从 未 离 开 过 神。 当 用 意 已 久, 身 体 形 成 自 然 反 应, 头 脑 就 不 再 做 是 非 判 断, 从 而 意 回 归 于 神, 就 是 神 行。 意 熟 处 神 即 行 之, 欲 意 熟 而 神 不 行 之 恐 不 可 得。 在 意 和 神 这 对 辩 证 中, 意 仍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意 是 有 为, 神 是 无 为(自 动 作 用) 具 体 练 法, 合 理 用 意, 通 过 盘 架 站 桩 把 身 体 每 一 部 分 协 调 起 来。 所 谓 合 理 用 意, 就 是 根 据 实 际 身 体 协 调 情 况, 分 配 用 意 中 的 观 照 和 是 非 判 断 的 比 例。
    形 和 气 的 辩 证 中, 气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气 和 意 的 辩 证 中, 意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意 和 神 的 辩 证 中, 意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在 意 自 身 的 体 用 辩 证 中( 观 照 力 和 是 非 判 断),观 照 力 是 矛 盾 的 主 要 方 面。 具 体 练 法, 观 照( 所 谓 精 神 提 得 起)是 练 拳 入 手 点。 当 孰 能 生 巧 时, 就 是 神 和 形 直 接 作 用, 神 即 是 意, 意 即 是 神,以 神 催 气, 以 气 催 形。 从 而 由 “气” 势 如 虹, 到 “意” 气 用 事, 到 “神” 气 活 现, 到 “形 神” 合 一。
    用 意 就 是 唯 一 能 发 挥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是 人 定 胜 天 处, 而 合 理 用 意, 即 分 配 观 照 和 判 断, 是 最 终 成 败 的 分 水 岭。站 桩 的 高 明 之 处 就 在 于, 它 训 练 人 的 观 照 力 和 身 体 之 间 的 关 系, 因 为 站 桩 中 是 非 判 断 比 盘 架 中 少。
    东 西 要 下 去。 以 上 是 讲 认 识, 现 在 讲 行 动。 我 发 现 我 对 手 和 上 身 注 意 过 多, 恐 怕 一 般 人 习 惯 和 我 类 似。 应 该 让 东 西 下 去。 尾 闾 下 垂, 东 西 会 下 到 胯, 膝 盖 外 张 会 下 到 膝 盖 大 腿 内 侧, 再 内 扣 膝 盖 一 点, 东 西 会 下 到 足 踝 外 厕, 但 胯 会 上 浮, 调 整 好 膝 盖 和 尾 闾, 再 微 张 一 下 脚 指, 东 西 会 下 到 脚。 整 个 打 拳 都 要 让 东 西 下 去, 所 谓 “势 势 存 心 揆 用 意” 是 也。 具 体 练 法:主 要 是 下 半 身, 矫 妄 过 正, 应 该 有 一 阶 段 是 “下 半 身 打 拳”。

l         打拳时从下到上都串起来,就是拳论里的起与脚,转于腰,形于手指的意思。

l         松散是为了更好地通,通是为了更好地空.空就能无为有为,无我有我.这里的松散是不能在字面理解,这里的松散是方法与手段.。

l         松散就是要先做骨的松散。

l         通,练通全身很重要,很难。空,无一丝滞点,内外如一。只有通才会空。

l         推手是不应该发劲的,也不应该打,能合是要。不能合者是自己出局而不是对方打他。回想太极图,对我启发很大,图中只有阴阳互变,互合,此消彼长,团团圆圆,一团和气,一点都看不出来有打斗之不和谐。

l         一领二挺三兜。

l         站桩放松入手处,在大腿内侧找到些微的性感,然后意识弥散全身,就可以把上身的"似笑非笑"和下身的"似尿非尿"一着搞定。

l         李雅轩先生的拳论强调从大松大软入门,再找整劲。有了大松大软的基础,要刚有刚,要柔有柔。这是李先生晚年对拳学经验的总结。但该方法的难点是,由松软进入整劲,有难度;由松软入手易流于散乱。该方法的优点是容易走上太极正路,能够较好的把所谓的“僵滞之力”揉化,进入初步的松软。

l         有些练习方法是由整力入门,再找整劲。再李雅轩先生早期与人推手,给人极沉重的感觉。由此判断李雅轩先生早期也应是由整力入手的。四川林墨根先生,是李雅轩先生的学生。林墨根先生的学生,大多数劲很整。

l         由整力入门,再找整劲难点是松得不干净,喜较劲。

l         从“大腿内侧找性感”的练习似乎容易导致早泻。

l         提肛不当似乎会导致便密。

l         听说要了决生死,非武术所能解决。听说修道参禅可以了决生死,做得主人公。

l         松的内容,不光是在劲上,神意气都有松的问题。喜较劲者都是劲没放出去(放在对方身上),留在自己身上了。

l         练 功 内 而 讲 究, 似 睡 非 睡, 似 醉 非 醉, 调 动 性 腺, 胸 腺, 松 果 体 和 脑 垂 体, 即 传 统 之 下 丹 田,中 丹 田,上 丹 田; 外 形 做 龙 形 动, 即 让 脊 椎 轻 柔 园 缓 地 蠕 动,扭 动,晃 动,抖 动 等,以 找 到 龙 形 劲。 大 到 空 空, 小 到 无 无, 松 到 无 边 无 际, 紧 到 咬 牙 切 齿。

l         从技击的角度来讲整劲几乎是重中之重!

l         魏树人写的劲源在夹脊,实质是陈鑫讲的21节榷的意思,把中气上下走的过程省略了.

l         柔化也好,刚发也好,稀泥也好,海绵也好,都需有功力作为后盾,作为基础。没有功力基础,松柔的再好也不行,还有可能懈。



 太极杂说332009-04-06 10:03

l         刚发也好,冷弹劲也好,过去经验是在得中(打点或问到点)、并“重里现轻”的情况下发放,很得手,能发的漂亮。“重里不现轻”时发放容易对顶,在对手松沉下发放,一是易被制,而是易被化、三是易被借力发出,所以不能随便发冷弹劲。如何掌握发劲时机,经验而已。

l         紧常在“用”时的瞬间,体会到越松,松紧转换频率越快,越能作到极紧才好,此即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不会真松,作不到极紧。初步功夫阶段紧是为“整劲”服务的。

l         整劲有时是有意求之而不得,无意插柳而成荫。我的初步整劲是从桩功中无意求得,占桩后无意中体会到的。此前试力发力有意求而不得。

l         最初得整劲初步体会是从“抖凉粉”的感觉中体会其好玩的,并意识到的。记得占桩后,无意间放松轻抖手指,全身象抖凉粉似的震颤,真的一动无不动,此后发力始得均整,进而练功开始明白用意不用力,及松慢柔缓真意,体会到欲止又行,欲行又止,行呼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

    故我认为“抖凉粉"可作为最初步得整劲之验证。至于后面,千言万语,难以尽述。

l         初学者怎么放松呢:站桩放松,上身可体会“似笑非笑”、下身可体会“似尿非尿”盘架或试力,体会“恭、慎、意、切、和”五字诀。初学者。身上5个脖子不能松,要“一顶、二挺、三兜”,即:颈部虚领顶劲,腕部挺,足倮部兜或趟。

到了一定阶段,过河拆桥,上岸弃舟,就自然而然了,没那么多有意体会了。

l         芗老对气的探索角度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味道,芗老是个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求知若渴之人,受时代科学知识所限,或许说法不一定对。但从传统角度,从芗老著作中看出,芗老并非太过用功于”身相“,芗老对三丰的著作评价极高,对身相、执与不执等认识极深。

自己认为,芗老是一位拳学宗匠,但不想争论。至于芗老胜谁败谁更无意义。但芗老求学与探索精神与原则,则不仅在学拳方面,在科研探索,在培养自己人生观、在人生社会中都有意义。我是票友,早已不练功,但芗老拳论也使自己在工作人生中也受益菲浅。

l         长生宝录

    陈泥丸真人 ,修仙有三等,炼丹有三成。上品丹法以身为铅,以心为为汞,以定为水,以慧为火。片饷之间可结成胎 中品丹法以气为铅,以神为汞,以午为水,以子为火。百日之间可混合成象下品丹法以精为铅,以血为汞,以肾为水,以心为火。一年之间可融结成功。

l         司马真人

    长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不求无谄无骄,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

    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

    气漏形归后土,念漏神趋死乡

    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魄强

    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

    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

不饮不食不寐 是谓真人坐忘。

l         整劲之获得向来被老师视为不传之密。惟有得一“整”字,方可略窥明劲门径。有了明劲基础,武术的进阶才有可能。否则,终生无望。

l         整劲的内在机制是身体架构的拱效应,从身法的要求来讲要作到“竖项塌腰,缩膀根胯根”,这是一个形成拱效应的必要条件。如未得明人指点,整劲怕是终生无望。

l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有一定的整力基础,难敌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拳击训练的选手。但是缺点也明显,即步法不灵活。步法不灵活,容易受到攻击。大概有人认为拳击太简单了,那是我们的误解。拳击运动也是非常符合人体运动力学规律的。拳击运动步法灵活、拳法密集,也非常厉害。站桩步很整了,但是在运动中能整吗?在运动中,还能整,水平便提高了。

l         起势时两手要掤;看到过陈发科前辈在北京与摔跤王交手的故事吗?当时跤王两手抓住陈大师的两手腕部,而陈大师用的就是起势时的掤劲将胡跤王的重心提起,使得胡跤王重心不稳赶觉不妙而认输;下沉时应为按劲,心气下降,气沉丹田,来脉穴松沉,下盘稳固。

l         松柔与用力。松柔练习当然是太极拳练习总原则。但在松的基础上用力对于我这样的文人出身的初学者,有抻筋拔骨,先求身形气度开展之效,好比拓展疆土,然后再松柔用功,好比巩固国防。不能松上求松,开(用力)上求松是一个阶段。具体练习,想松就松练,想开就开练。

整体和局部。太极起式,分天分地,两仪--头领顶劲,尾椎下垂,是整体;四梢手足微微留意用力,是四象,然后是眼神(显处)和耳根(隐处)分配手足,分四象为八卦。四象以后,如园胯,步法等等均是局部。具体练法,开始就身体上下拉开即可,偶尔纠正些局部,不求完美。(这里的两仪,四象,八卦是我瞎编的,以牵强附会,还有理吧?)

保持与提高。练习一段时间,打拳没有任何变化和提高就面临着一种认识问题,保持就是提高,不用求新方法或转而精雕细刻局部。具体练法是变成习惯地练下去,不求变,不求新。

练习与使用。我指的就是养生与技击,盘架与推手。好多高手发言讲的是使用的层次,而在练习层次的可以先不管那么多。既然没有使用的目的,练就对,不练是错。具体练法就是别管将来好用不,是不是真正太极之类的浑练一气,呵呵。

站桩与盘架。文人先盘架,武人先站桩。九盘一站,半盘半站,盘即是站,分时而进。盘架不成,还照猫画虎,站桩不成,恐画虎类犬。具体练法,先盘架骗老外。

在气与在意。在气虽然滞,但可收敛入骨,培养生气,有好处。在意可以体会整体拳意。具体练法,先在气练几遍,再在意使产生的气轻灵化。

遵师与自用。找到明白的老师认真学一段,自己再悟。有明师的好处是保证走在正确的路上,但不用抓着明师不放,从而以尊敬代替修行,精神外用,有明师后再放掉明师的好处是自己掌握进步速度,不用亦步亦趋,如武禹襄,六经责我开生面,不信今时无古贤嘛,嘿嘿。

明理和傻练。人为万物之灵,心得和体会都可以。头脑明白道理用法再练可以,先练着让身体自己明白也未必行不通。具体练法,好动脑的人要傻练,好傻练的人要少练。

练拳和不练。所谓练养结合的问题。我的一位学体育的朋友建议我三条练习方法:一,不断练习,使身体形成合理的动力定型和神经通路;二,意念练习法,想象中打拳;三,超量恢复,大量练习到身体极限时停一段让身体在新水平上恢复。具体练法,身练加意练,练练停停,练与不练循环。

太极无法,动即是法,每天练下去,虽不能至,离之不远。

l         冷脆劲一般说找到发落点(拿住对方)才打。至于善冷脆劲,如果找不到对方发落点很难想象能冷脆出什么来。冷脆劲个人感觉不好。用冷脆劲打碰到高手自己反会受伤,并不是高手有意伤他,完全是自然反作用的结果。




太极杂说342009-04-06 10:04

l         推手中以冷脆即是发放,柔化则是蓄收.“气从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是指蓄劲必须曲蓄---螺旋的圆的蓄---果然识得环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柔化与发放都在圆上(必须是立体圆).但发放则是该圆周在切线上的特殊点.形象讲:是旋轮飞轮上洒上水,水被抛出的点.所以能发必须能化,能化就该能发,是辩证的.如果能化不能发,或能发不能化,则不合 “圆”的理.斗胆说推手还须全面训练.

l         圆裆其实是打拳最关健的地方,能圆好裆即气能真正沉到丹田,沉到丹田才能由此气分五路,然后气充全身,由骨到筋到腠理皮毛.陈鑫著述的 "屯兵处"即指丹田.刻刻留意在腰际的意义也是要求丹田之气不能有断续,必须源源不断,如滚滚车轮.

l         圆裆是什么?圆裆就是两腿和裆要形成一个拱形,读过赵州桥吧?拱形最稳定,具有最大的承受能力,想象或者试验一下,把一个有弹性的钢片折成拱型在桌子上,从各种角度压一压,试试它的受力情况和反弹力,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任何时候身子(丹田)一沉,这个反弹力就来了。所谓开裆就是达到圆裆的手段。同样,什么裆走下弧之类,都可以用这个拱形结构来解释。

l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要神秘化。其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把注意力放到脚上去,也就是要注意脚,要关注重心移动的过程,这是为什么太极比其他运动更能提高平衡能力的原因。平衡有两个要素:一是敏感,你要觉察到正在失去平衡,二是力量,你要有足够的力量来纠正、来维护平衡。一般人有足够的力量,却没有足够的敏感,原因就在于从来没有关注过脚,典型情况,走快谁都可以,一放慢个个东倒西歪,这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尤其明显。

l         千万不要忽视这个“形”,外在的形是有内涵的。想想建筑吧,谁敢忽视形?太极拳练习者,尤其初练者,练“形”是第一步的。

l         陈鑫著述中谈到开裆是大概这样的意思: 即裆开一丝也就开了,不开的两脚跨开三尺裆也不开. 很多太极书中裆指会阴部位.圆裆与开裆我想是同一回事,都是指裆部的要领,圆裆比开裆语言上更为精确形象一些.太极是个球---立体的概念; 圆裆就是要裆部要立体的开合.那么 “一丝开就开了,虽两脚岔开三尺仍末开” 该怎样理解呢? 这里的开是指会阴部位的骨缝开合. 即陈鑫书中的 *骨” 的描述.

l        

1、搂膝转拗步时应先将重心慢慢转至右腿直至可以轻松提收左脚;

2、要想圆裆必先会开裆,在开裆时要有内裹之意(两膝尖内扣之意);

3、练拳的总用意是要做到上体轻灵飘逸,下盘松沉稳实;两膝尖最好不过脚尖,除特别动作之外最好臀部不低于膝;上肢运行也应在下体两脚之间划圆的范围圈之内;

4、眼神在运动过程中应追随运行在前的手之中指尖端,而在定势时却要回到正中,即眼要平视前方而左顾右盼;

5、用意,眼神和整体知觉三者在套路习练过程中应始终如一,而在技击运用中要变化无端;

6、起势时两手要掤;下沉时应为按劲,气沉丹田,下盘稳固。

l         :“收敛入骨”是一种练法,属阴属收。有散才有敛。散属阳属开。练太极者必先求解、放、开、至散。通俗曰:人像一个瓶子,必倒掉体内醋液,才能可以装好酒。不破不立。站无极桩求“定”达“静”是过程,不是目的。能静才会动。静中求动才是真动,动是目的。求气得气不是真气。太极求得的是浩然之气,是能在形与势中体现的。直接在打手中应用。太极行功的大小“周天”或“河车”走法,是一种较高功夫。一般基础的人想练几年成功很少的。必须先练大圈、中圈、小圈后,收圈至行大小周天。太极必须按顺序而练,一环扣一环,以半年为一变化。如果下半年较上半年相比没有改变,那一定练错了,必须找“医生”了。无师自通难啊!

l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l         芗老是一位奇才巨子,但是芗老学规矩。可其脱规矩太早!为什么这么说?芗老的功夫并不是无往不是胜的。高处不胜寒!我曾经请益过我老师,我问芗老的功夫。我老师说,王芗斋先生的功夫并不是高到极顶了……芗老并没有达到武学的大乘,还有很多东西他没有,这就是他离师过早,空有聪明,只能自研而成。但真的不得不佩服芗老的智慧和求学态度以及创新之举!可也是芗老才引得后来很多的人肆无忌惮的编功夫,“创功夫”,所谓的练几大劲,挑几大筋…………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可以批判的继承,但不是批判的抛弃。有疑惑可以于体悟中再体悟。不能因自己练的,理解的不是那么回事就说那谁谁留下的法子不对。杨澄浦先生确如你说的,少年不勤,到父兄过世时才醒悟。他也是一个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杨门中人也承认,他要是在其父在世时能下工夫,那他能赶及健侯公,可他还是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这也是有智慧,无师的后果!

l         站桩我同意,那就是妙学傻站,这才是出的自然功夫,凡是“呼吸鼓荡”者那都是曲解了太极拳的内蕴。

l         先天无形,无迹,最不好得,但是一点也不烦琐。后天有形有迹,但终究是在气血上下工夫。

l         五趾抓地,那也是自然的工夫,可以为之那的确不对,但是五趾能抓地,这是不可否认的。是前辈们的总结。这抓地也有一妙,和挑四梢有关,和下盘通“气”有关。

l         太极要有一摸即炸的东西;太极要练混元力,那是如老树之根千缠百绕的东西,象钢丝床床丝的连接一样。

l         班侯拳的发劲是丹田催动一股劲,脚蹬腿送上脊背一股劲,两臂弹抖又是一股劲,三个劲要发顺了,的确是很干脆和舒坦。但是也练着练也累。我思索杨班侯先生当年是文功不够,武用已及,练的是杨式传抄老谱中太极三乘解下乘的东西。因此他没能达到杨禄缠先生和杨健侯先生的另一种境界。本来由武入道是太极的一部分,可能是班侯先生喜武不喜文,练的过了也未可知。




太极杂说352009-04-06 10:05

l         求师与自学:来这里的有许多初学者,自学者,弄清求师学什么,自学怎么学对大家有好处。芗老言:武学有得于师者,有得于己者,得于师者为规矩,得于己者乃循规程,经体认,实得于身之妙用也。学拳不得于身则规程无益于己。我说过“妙”与“窍”的关系,有师者得天独厚,可以求窍,求窍讲方法、层次、规矩,可进步很快,各派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详细的练法,但到高级阶段也要脱离方法,悟出得于己身的,适合自己的“妙”道,即“师古而不泥古”。因此求师最主要的应是求规矩,芗老言:要语人以规矩不示人以巧。

    是否没有老师就难以达到高深境界呢?非也!其实只要入门后,懂得练功规程,踏实去练,也有成功的希望,个别能吃大苦,悟性较好的大智若愚者,甚至成为一代宗师。正所谓:迷者师度,悟者自度。最高级武功好像也都是得于己而非得于师。因此,自学主要是学拳理、学练功规程,这些好像本论坛已经论及很多了,有缘者与有心者自会得之。

    讲几个例子:芗老只是少年时得郭师教导,及长郭师即去世,但芗老循规矩、参学苦修也终成一代宗师。澄甫先生少年、青年时代厌烦练功之苦,不爱练功,功夫一般,但耳熏目染而知练功规程,其父去世后因必须承接家业的压力,才开始闭门自修,也终成一代名师。王安平先生,学功初期,也不得其要,后放弃学武,只求养生,也是自己多年坚持、耐得大寂寞,苦修自修,插柳成荫,大器晚成,终成一代宗师。(以气功的路子修武,有些神秘是自然的,不必苛求)

    更具体例子:以前面有先生说站桩的脚趾抓地为例,如有师当面指导,就可以炼,站桩时脚趾抓地的练法也有内在的具体方法,可求紧松松紧的训练,快速提高下部力的松紧转换能力和技击素质,作为技击桩训练,进步是快的,有的将这些方法作为真传密法,这些具体方法无师当面指导,也确实难以自修,否则容易出偏。但对于无师指导的学者,或不知具体练法学者,也可就按求其妙的方法,按一般站桩基本要领去做,放松去傻站,虽然进展慢,但功到自然成,因非求窍而得,功力可能更扎实。

l         求力之法。求力之法很多,难以尽述,别的不讲 ,只讲讲我门内的争论,供大家研讨。意拳门是讲究学术自由的,讲究问难的。在芗老创派教学中,关于学术,也多次出现芗老与徒弟的师徒之争论,芗老并不以宗师及武功高于徒弟就讲究师道尊严,压制徒弟看法。芗老与道新、与宗勋都发生过争论。最有名的就是关于入门时候就整体求力,还是可以先分步求力,然后再组成整体浑圆力之争。

    芗老认为:求力入手之法,就应整体求力,到后来仍然如此,他反对分解求力,他不认为力有这么发、那么发的区别,说:“力一有了方向就是错误”,芗老称意拳为爆炸力,而非爆发力,就是说发力没有方向,哪边都一样的意思。这是按芗老体认及实践得出的看法,但在教学中很多学员难以理解。

    姚宗勋等认为,芗老是拳学天才,按芗老的方法,一般人难以理解,凡夫俗子就难炼意拳,宗勋在理解芗老发力方法基础上,入手之初先将浑圆力分解,从学习需要出发,整理了若干发力与试力方法,有了站桩、晃桩、旋桩、前后摸劲、上下摸劲、左右摸劲、各种试力摸劲最后组合浑圆摸劲等方法,以宗勋的聪明和总结,使得许多学员很快入门意拳,这也是宗勋被尊为大师兄,很多芗老徒弟说许多方面得益于宗勋师兄的原因。

但芗老始终认为,分解求力,虽能较快入门,但很难达到拳术最高境界,后来芗老晚期传人时仍坚持己说,这也是门内有意拳早期弟子与芗老晚期弟子的大成拳之争的原因之一。芗老讲:学术之争有益,意气之争有害,意拳门内的师徒对拳术进行不同探索与争论研究风气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也是芗老提出废除师徒制原因之一。

l         对气的探索

    据我所知,芗老对武术中“气”的探索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芗斋一生有四篇著作,按时间顺序,1926年著作《意拳正轨》中,详细论述了炼气与养气方法,具体方法采用了形意拳的传统经络运行法;第二篇《拳学新编》中,芗老否定了传统的练气与养气方法,认为养气功夫实际是理气功夫,重视“气”字,常“意气力”三字并称,第三篇1944年著《大成拳论》中,只字不提“气”字,也以“意力”二字并承,完全否定了“气”。第四篇1959年著的《意拳论》中,也没有提及“气”字,但提到隔膜动力(或呼吸弹力),并极为重视,先生云:欲收技击真实之妙用,需使浑圆争力与宇宙力波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呼吸弹力。

现在科学昌明,提出芗老探索,希望有高手研讨,但希望不要沉浸在气的玄学之中。应用现代科学、生理学、解剖学、神经学角度研究过去武术“气”到底属于什么效应。如气的感觉是否是神经纤维传导,达到神经末稍并指挥全身肌肉等运动协调时带来的人体自然生理现象?等等。

l         外家与内家

过去有成就的太极拳师,大都是先练外家,后练太极,没有真打实搏的大运动量训练,一开始就按目前普通的太极修炼方式练功,难以成功。站桩、炼发力、抖大杆、运铁球、对搏断手、快练大练,等等都是需要的。据说太极门内练习是极为艰苦的,因此才有杨少侯曾因难耐其苦想放弃,澄甫青年难耐其苦不想学之说。据说门内炼太极运动量很大,澄甫闭门练功是饭量很大,后来成功后,放弃大运动量的修炼,使其身体迅速发胖。

l         发劲高手两指微动即可将人弹出,但是并不是有了这种功夫就一定也是技击高手,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道新拳论》和李紫剑的拳学值得一读。

l         松的目的是身体内部产生一种拱效应,对方的力量可以无滞地传入到其它地方,反之自己的力量可以无滞地通过身体任一部位发出。所谓无形无象之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l         力量除了源于人体自身外,可能还可得自宇宙的能量。金字塔结构可能就有吸收宇宙能的效应,因为可使绣刀变光,尸体不腐。人体某种特殊姿式是否也利于宇宙能的吸收呢?比如桩的形态,佛道的手印等。

l         感觉是不点不透的.

l         为何要以天下万物为驺狗?比较字面的意思,驺狗有些代表卑贱的意味,但是或许可以解释成天地认为天下万物都是平等的,不要因为一个人就高过其他的生命;万物皆有灵,此灵皆通天地吧。至于下面的“圣人不仁”,也可以仿照天地的解释,即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都有成为圣人的资格。

l         自己把自己放在高处,好东西怎么向上流呢?

l         练能练出拳来,修才能修出太极来。

l         陈鑫讲太极不急于出手打击对手,应在对手失去重心时击打对手要部,便是内伤.因为失重时人身涣散,脚底无法起劲,不能合住,外力便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