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侠传弓手加点: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10:06

中国古代四大名医

中华“医祖”扁鹊
              诊病圣手
  扁鹊,战国时代名医,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中医“四诊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望、闻、问、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扁鹊传记。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写入正史的医生。   

       行医救人,尊称“扁鹊”
  扁鹊留给后人太多的谜团,首先就是他的姓名。《史记》中写道:“扁鹊者渤海郡人也。”说扁鹊是渤海郡(今河北任丘一带)人士。之后继续写道:“姓秦氏,名越人。”意思是扁鹊叫秦越人。在《史记·正义》里,还记载了扁鹊“家于卢国”,是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人士,所以又叫卢医。因此,扁鹊有3个名字,扁鹊、秦越人和卢医。
  得到认可的说法是,扁鹊是上古时期一位传说中的医生,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就把他比做一只带来喜悦的喜鹊,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秦越人确有其人,《史记》中记载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卢医则是指他的出生地在卢国。由此可见,“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 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作“扁鹊”。
  三百寿命 年龄成谜
  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就是扁鹊生活的时代十分模糊和混乱。在现存的文献中,扁鹊的行医时间范围很广,如《史记》、《论衡》、《战国策》、《列子》等,如果将这些文献中扁鹊的活动时间相加,巳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寿命。
  《韩非子》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695年:扁鹊为虢国太子看病大约在公元前655年;而他为秦国的秦武王看病大约在公元前309年。以此类推,在300多年的范围内,都有扁鹊的行为被记载,所以,人们很难界定扁鹊的生活年代。
  有几种方法可以界定扁鹊大约生活的时代:第一,班固《汉书·古今人表》里把从上古到秦朝的1000多人都记载下来,并根据一定顺序为这些人排列了高低。书中,扁鹊与越王勾践、赵简子大体同一时代,所以有人说扁鹊应该是春秋末、战国初人。第二,扁鹊在300多年时间里有很多记载: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认为可信的病例作为界定扁鹊活动的时间。如比较多的人认为扁鹊死于秦国,之后便再也没有关于扁鹊的记载,大约为公元前309年。第三,对扁鹊不要做非常准确的界定,因为他的很多故事都是传说、寓言,很难考证。因此,可以笼统地说扁鹊是春秋战国人或东周人。
  言脉之始 治疾之圣
  关于扁鹊的医术修为,史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才使其学识与医术达到了常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最终成为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医。
  扁鹊在汉代就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名医,西晋有一位炼丹家葛洪,说扁鹊是“治疾之圣”。在扁鹊身上,人们看到了在中医治疗法的几个关键环节中,他都有开创之功,首当其冲的就是切脉。
  有一个故事,晋国总揽朝政的赵简子病重,人们找来了扁鹊。《史记》中写道“扁鹊入视病,出。”意思是扁鹊进去后为赵简子诊病,很快就出来了。扁鹊说,赵简子现在虽然昏迷不醒。但他的脉搏跳动很正常,不出三日一定能醒来。两天半后,赵简子果然醒了,这说明扁鹊号脉很有把握。
  在扁鹊之前,中医就已经掌握了切脉,但过去切脉要顶着人身体的血脉一点点去摸,十分麻烦。扁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人体切脉的交接点--寸口,就是今天中医诊脉时的手腕部。司马迁曾评价“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矣。”认为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对于这样的评价,后世学者也有不同见解,他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诊脉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已经对诊脉有过许多详细的论述。这些都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脉学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望闻问切 妙手回春
  除了诊脉之外,扁鹊的医疗技术也十分神奇。《史记》记载,一次,扁鹊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传太子已死。扁鹊走到宫门前,问国王身边的中庶子太子的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错乱,突发暴病,造成内脏受伤。扁鹊又问,什么时候死的,是否下葬。中庶子回答,死去半天时间,并未下葬。扁鹊听到这儿告诉中庶子,请转告国王,大夫秦越人愿意为太子看病。
  虢国国王听说有大夫要医治已经死去的太子,亲自接见扁鹊,叙述了太子的病情。扁鹊说,你现在回去看看,太子还有呼吸,鼻子还在微微振动,顺着他的两个大腿向上摸,体温还有。见到太子后,扁鹊通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得的是一种尸厥,并不是真死,并马上开始施救。扁鹊让学生子阳在太子头顶的百会穴实施针灸,然后又配了两副热药,让另一个学生子豹拿这两副药在太子腋下不断地熨烫、摩擦,很快,太子就呼吸正常,活了过来。这时候,扁鹊又配了药让太子按时服用,20多天后,太子完全恢复。
  从史书所记载的扁鹊治病案例中可以看出,扁鹊在诊断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望诊技术 出神入化
  在“四诊法”中,望诊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扁鹊不仅诊脉的能力非同寻常,望诊的技术更是出神入化,最能体现扁鹊这一绝技的就是已经编入中学教材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故事的过程大家很熟悉,一次,扁鹊见到蔡桓公后说,您的气色不好,要赶紧医治。桓公不以为然扁鹊无奈离开了。10天后,扁鹊又看到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赶紧医治,不治将会发展。桓公还是不以为然。又过了10天,扁鹊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不治会更加严重。桓公依然不治。第四次扁鹊又看见桓公,一语不发,转身就走。桓公赶紧派人追问,扁鹊说,国王已经病入骨髓,我也没办法。几天后,国王果然浑身疼痛,于是派人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巳经跑到了秦国,桓公很快就死去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扁鹊是个望诊高手,由表及里、由浅及深,非常注重人体的组织结构;第二,故事本身是个寓言,它的寓意是通过这件事告诫国君,国家有问题要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等问题不可收拾了,就会亡国。

              扁鹊之谜
  扁鹊是我国古代名医,他满腔热情,治病救人,后来的人崇拜他、热爱他,于是在他身上不断添加了许多神奇的故事。虽然如此,但扁鹊对医学的贡
献以及他满腔热情、治病救人的行医态度依然值得人们颂扬。
  高人相助 天赋异秉
  《史记·扁鹊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长桑君把扁鹊叫到跟前说,我现在老了,有一个禁方想给你服用,但是你必须按我说的去做。扁鹊赶忙点头答应。长桑君掏出药对扁鹊说,吃这种药应该用上池之水送下。上池之水是什么?有一种解释是上池之水就是人们常说的露水。扁鹊答应了。
  交待完后长桑君突然不见了,扁鹊感觉到长桑君不是凡人,就按照长桑君对他的要求,用上池之水服药一个月。一个月后,扁鹊突然“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他突然看到了墙另一边的人。结果,扁鹊用这个办法来治病,可以看到病人脏腑的情况,判断病人的病症。
  扁鹊究竟有没有特异功能,已经无从知晓。后人认为,也许是由于扁鹊看病非常精准、神奇,人们对他十分崇拜,才有了这个故事,“视见垣一方人”很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
  六人不治 缺乏依据
  在扁鹊身上,还有“六不治”之谜,《史记》记载,“六不治”即有六种
病大夫可以不给病人医治:第一,骄恣不论于理。意思是人非常傲慢、骄横,不治;第二,重财轻身。意恩是自己病得很重,也不肯花钱医治,不治;第三,衣食不能适。意思是穿衣不当,吃得不好,暴饮暴食,不治;第四,阴阳并,脏气不定。意思是阴阳失调,肠胃、内脏、消化系统紊乱,不治;第五,形赢不能服药。意思是身体赢弱,药都吃不下去,不治;第六,信巫不信医。意思是不相信医生,相信巫术,不治。
  关于“六不治”有两大问题分别为是不是扁鹊的思想和有没有道理。从《史记》看,并没有明确指出“六不治”是扁鹊所提出,从行文分析,这一言论不像扁鹊的言论,反倒像司马迁在写完扁鹊的故事后自己发表的一些议论。
  从“六不治”中不难看出,一些说法是不合适的。如第一条,骄恣不论于理。人不讲道理、蛮横有两个原因,一是受教育少、不懂事,二是得病后非常痛苦,情绪变坏。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大夫应该劝说其配合医治。
  阴差阳错 发现牛黄
  有个小故事,扁鹊的邻居阳文是位中风偏瘫患者,这天,扁鹊正研磨青礞石为邻居配药,谁知正在配药的过程中,外面响起了喧哗声。原来,阳文家杀了一只老黄牛后,发现牛胆里有块黄色的石头,阳文的儿子阳宝觉得有意思,就拿给了扁鹊。扁鹊把牛黄和青礞石放在了一起。这时,有人急匆匆跑来告诉他们,阳文又犯病了,扁鹊赶忙跑到了邻居家。看到阳文病得很重,扁鹊让阳宝去取青礞石,结果阳宝匆忙中,竟然错拿了牛黄。扁鹊将牛黄研成末,给病人喂下,阳文渐渐地缓和了。回到家后,扁鹊才发现阳文服下的并不是青礞石,而是牛黄。
  第二天,扁鹊特意用牛黄为阳文配药,没几天,阳文的病就好了。这时候,扁鹊才发现牛黄确实有治疗中风的特效。后来,扁鹊对阳宝说,牛黄是一味药,子鼠丑牛,所以牛黄也可以叫‘丑宝”。这就是关于牛黄的传说,这个故事也许是老百姓在景仰扁鹊的同时,为他编出来的故事,是为了让扁鹊的形象更圆满、高大。
  取长补短 互换人心
  关于扁鹊的神奇还有个小故事,鲁公扈和赵齐婴找扁鹊看病。扁鹊替他们治好后把他们叫来说,你们的疾病治好了,但是你们身上还有先天的病没有解决,鲁公扈理想远大,但优柔寡断,赵齐婴没有志向,可能够决断事情,所以我想给你们换换心。两个人听后表示同意。
  扁鹊为鲁公扈和赵齐婴熬制了汤药,喝了药后,两个人3天不省人事。在这个过程中,扁鹊为他们换了心,一段时间后,两个人健康如初,分头回家。谁料鲁公扈回到了赵齐婴家,而赵齐婴则去了鲁公扈家。两家的老婆、孩子不明所以,竟然打了起来。于是,两个人赶忙把扁鹊找来,扁鹊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做了解释,才算平息。
  这个传说近乎荒诞,其实,“变心”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意义:第一,古代人曾经想像过器官移植,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药物的能力还达不到移植器官的水平;第二,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相互之间要取长补短。
  随俗为变 受人尊敬
  扁鹊名震天下,《史记》中记载的很清楚,扁鹊是一个全方位的医学家,他能够根据当地老百姓的要求来做治疗。如他在赵国发现当地很多妇女有病,就开妇科门诊;在洛阳发现当地的很多老人眼睛、耳朵有病,就开耳鼻医;发现秦国很多小孩得病,就开小儿医。司马迁评价扁鹊“随俗为变”,所以扁鹊被人们所尊敬。
  从扁鹊的行踪看,由东到西,从山东到河北、河南、山西……一路上都留下了他的许多故事。扁鹊到了秦国后,正是秦武王当政时期。秦武王患病,扁鹊诊断后,本来准备为其配药,可有些小人却在秦武王身边诋毁扁鹊,他们说,武王啊,您的病在眼睛下面,耳朵前面,让扁鹊治,不仅治不好,反而会让您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秦武王信以为真,质问扁鹊。扁鹊非常生气地说,你与有知识的人在一起商谋大事,可以得天下,如果你和一些鼠辈之人共谋、共事,将亡天下。正当扁鹊准备离开泰国的时候,一个非常嫉妒扁鹊的大夫派人在扁鹊离开秦国的路上杀害了扁鹊。一代名医,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汉神医华佗
           神医传奇
  华佗(约公元145年一208年),字元化,名府,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河南永城一带)人,东汉末医学家。关于华佗的家世以及师从何人,史书都没有记载,这说明在当时,华佗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   

        料病如神 预知生死
  《三国志·华佗传》中记载,华佗给病人诊断时,往往能够做到料病如神,预知生死。据说,甘宁国相的夫人怀孕6个月,突然腹痛难忍,家人赶忙请华佗来治疗。华佗号脉后,告诉甘宁胎儿巳死。然后,华佗找一女眷,摸一摸甘宁夫人的腹部,看胎儿是在左侧还是右侧,左边即是男胎,右边则是女胎。女眷摸过后,说在左边,华佗立即准备了汤药,让甘宁夫人喝下去,果然产下一个已死的男婴。男胎产下后,甘宁夫人的腹痛立即就止住了。
  一次,广宁太守陈登得了一种怪病,心烦、面红、吃不下饭,于是请华佗诊病。华佗号脉后告诉他,你的腹中有虫。华伦为陈登准备了两剂药,陈登喝下药后,约莫一顿饭的工夫,竟然吐出好多虫,病很快就好了。病好以后,华佗告诉他,此病3年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若遇不到良医,性命不保。3年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怎奈当时华佗不在,无人可治,陈登很快就病死了。
  有一位严先生和几个朋友一起拜访华佗,几个人进来后华佗对严先生说,你是不是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严先生回答说,没有。华佗说,根据面相来看,你得了急病,不要多喝酒,吃完饭赶快回家。结果,这位严先生吃完饭,在回家的途中发病,当天晚上就病死了。还有一位许督邮得了胃病后告诉华佗,自己前一天找了一位医官为自己扎针,但是扎过以后咳嗽得非常厉害,晚上不能睡觉。华佗告诉许督邮,他没有扎中你的胃管,而是误伤了肝,这样一来,你的饭量会一天天减少,5天以后就不行了。果然,到了第5天,许督邮就病故了。
  精于方药 子病治母
  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关于华佗治疗疾病的案例也很多。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李成,吐血吐得厉害,昼夜咳嗽,不得安宁。华佗诊断后说,你虽然吐血,但病不在肺部,而在肠,你得了肠壅,我给你两钱散剂药,一个月后就可康复,但是你要记住,此病18年后还会复发,我再给你配一副药,到时候服用不但可以痊愈,而且永不复发。李成听后很高兴,吃了华佗的药后果然病情好转,于是把另一副药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等待18年后服用。
  五六年后,李成的一个亲戚和他得了同样的病,听说李成还藏有一副救命药,就央求李成拿出药救自己的命。李成思想斗争很激烈,但他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亲戚死去,只好咬咬牙,将药给了这个亲戚。之后,李成到处寻找华佗,无奈这时华佗已经被曹操抓进监狱。到了第18个年头,李成的病果然复发,由于没有药,李成病死。
  还有一个奇特的例子叫子病治母。当时东阳县(今安徽天长县)有一个人家两岁的小孩,吃完奶后总是拉肚子,久治不愈。华佗看明情况后,建议小孩停药,认为病根儿在母亲身上,母亲的乳汁有虚寒,孩子吃了才拉肚子。华佗为孩子的母亲开了10剂药,之后小孩果然不拉肚子了。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通过十二经络,组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内外相通协调的整体,一个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和五行的关系影响到另一个脏腑,所以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理论来调治,而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的内部达到阴阳平衡。
  情志疗病 无方无剂
  《三国志》和《后汉书》还记载了华佗更为神奇的地方,不用药也能治好病人。据《华佗传》记载,一个郡守得病后请华佗诊断,华佗认为郡守的病是气结所致,要想根洽,必须让他再一次动怒。于是,华佗先向郡守索要诊金,一次不够要两次,不断地要,要了很多钱,就是不治病,郡守十分生气。华佗要了足够的钱财,便溜之大吉,还留下一封书信,把郡守臭骂了一通。郡守大
怒,下令派人追杀华佗,自己则吐了好几升黑血,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当人受到七情的刺激后,身体会产生一种反应,称为情志。如果人体受的刺激过重,平衡就会被破坏,华佗用情志疗法治病,就是要恢复这种平衡。
  麻沸药散 外科鼻祖
  华佗除了流传下一些医术高明的小故事外,还有一个伟大之处,传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有一位士大夫得病后请华佗诊断,华佗说,你的病不在外表,而在腹腔里,之后便为这位病人进行了腹腔手术。这是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最早的腹腔手术,仅凭这一点,人们称华佗为“神医”就毫不为
过。据《后汉书》记载,华佗发明了一种药,叫麻沸散,这个病人做腹腔手术时,华佗让病人将药配酒一起喝下,病人像醉酒一样失去知觉后,华佗再进行手术。最后,华佗把病人腹部的伤口缝合,涂上一层神膏,几天后,伤口就愈合了。这一记载早于西方的腹腔手术1000多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一段历
史。可惜在曹操杀死华佗后,麻沸散失传,后来很多人不断地寻找、研究麻沸散的配制方法,流传了很多种说法。
  神医传世 妙手回春
  人们把华佗看作神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华伦与扁鹊属于同一个流派。如果读过《史记·扁鹊列传》,再读《三国志》和《后汉书》,就会发现华佗和扁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神奇;让人不可思议。所以,华佗的神奇是人们把他选为中国神医代表的重要原因。
  名医张仲景与华佗就不属同一流派,张仲景史书没有传记,但传下来的两部医学名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了269个处方,对后世影响极大。一直到今天,学中医的人还要把张仲景的医方熟记在心。扁鹊与华佗没有医方传世,今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治病的,但这两位医生的神奇让所有人叹为观止,所以华佗更符合人们对于神医的标准。
  今天,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听到当称颂一位医生医术高明的时候,最高的赞誉就是“华伦再世,妙手回春”。

          华佗之死
  华佗之死,流传最广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曹操得了头风病,头痛不止,请华佗医治。华佗说,你的病根儿在脑子,需要喝一副药,然后让我用利斧劈开你的脑袋,祛除病根儿。曹操疑心很重,他认为华佗想借机替关羽报仇,杀死自己,一怒之下把华佗关进监狱并最终杀害。但这是历史真相吗?
  巨星陨落 神医枉死
  《三国志》和《后汉书》在记载了大量华佗的神奇故事后写了一句话,“太祖闻而召佗”,太祖即指曹操,意思是曹操听说了华佗的故事后召见华佗。
  曹操召见华佗要有理由,这时曹操恰好患有头风病,头风病是持续性的神经痛,很难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说华伦的医术神奇,从主观上来看曹操也的确患病,这样曹操就动了召见华佗之心。曹操召见华佗分两步,开始的时候,史书记载是“常在左右”,曹操的病一发作,华伦就为他针灸治疗。此时,曹操对华佗的依赖性还不强。
  第二个阶段,史书记载后来“太祖亲理”,曹操亲自处理国家大政,“得病笃重”,病得很重,“使佗专视”,召见华伦专门为自己看病,由一般需求转变成了特殊需求。“太祖亲理”大体在袁绍集团灭亡后,曹操掌握了东汉的实权,随着朝政的繁忙,曹操的病越来越重,头风病天天发作,曹操很难离开华佗的治疗。
  然而华伦在曹操身边只待了一阵,就请假离开,什么理由呢?两部史书的记载略有不同。《后汉书》记载,华佗回家取药方;《三国志》记载,华佗收到家信。《后汉书》在记载华佗请假回家的时候讲了4点理由:一、性格古怪;二、内心不得意;三、耻于为医;四、思念家人。而《三国志》的记载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久远思家归”。
  华佗请假回家后,以妻子有病为由,多次续假不归。曹操又是写信,又是派地方官催促,华佗都不肯回来。关于华伦不肯回去为曹操治病的原因,《三国志》与《后汉书》的记载相似,都认为华佗仗着自己医术高明,不愿意为曹
操一个人服务。曹操大怒,派人去查,一查之下,果然发现华佗的妻子装病,于是把华佗抓起来,送到许县投入狱中。最终,将华佗杀害。
  错失人才 妄言“鼠辈”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爱才、惜才、重才,那么,为什么曹操会毫不犹豫地杀掉华佗呢?主要有两个方面。从曹操这方面来看,华佗可杀,而且杀而无事。可杀是因为华佗犯了欺骗罪,按照当时的法律,欺骗曹操是可杀的。那么,杀了华伦后会惹什么麻烦吗?不会。华伦是个医生,在当时医生被称为方士,是一类社会地位很低下的人,所以曹操称他为“鼠辈”。中国古代历来有句话,叫做“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意思是作为一个读书人,最高明的是治理国家,没本事的人才去给老百姓看病。
  作为华佗,也负有一定责任。主要有三点:一、不愿意给曹操当侍医;二、思乡心切;三、不了解曹操。曹操是东汉丞相,一代枭雄,掌握着生死大权,华佗得罪曹操,并且找了一个很拙劣的理由,让妻子装病,很容易就被查出来。
  有人说曹操爱才,华佗是有才之士,不该杀。但封建专制制度从来都是把人和才分开来的,说曹操爱人才的讲法不对,曹操爱的只是才,并不是有才的人。曹操以华佗不为自己治病为理由杀华佗,而且把华佗称为“鼠辈”,这说明他既不重视华佗这个人,也没有重视华佗的才。在曹操看来,像华佗这样的人满天下都是、其实曹操恰恰错了,人才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稀缺资源。杀了华佗后,后来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患了重病,无人能医治,曹冲临死的时候,曹操终于后悔自己杀了华佗。
  “要挟”谬说 难以立足。
  华佗之死,曹操难辞其咎。但是关于华佗之死,还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要挟说”,这一派观点认为,华佗仰仗着自己高超的医术,要挟曹操给自己官做,曹操一怒之下,杀了华佗。这是一个荒谬新说,提出“要挟说”的人为华佗之所以要挟曹操总结了3点理由:一、心理失衡;二、养病自重;三、夸大病情。这三条貌似有理,其实一条都站不住脚。
  首先是心理失衡,谬说认为华佗是个读书人,本想做官,最后当了医生,感到耻辱。据《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华佗确实认为当医生耻辱,但不足以成为其心理失衡的原因。
  第一、生逢乱世,不愿为宫。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早年有人推举他做孝廉,被华佗拒绝。第二,要挟要官,有悖逻辑。第三,养病之说,纯属强词。曹操认为华佗可以治好自己的病但不治,有意养病要使自己纯属强词夺理,假如华佗想做宫,一步到位把病治好,断根求官更为可信。第四,华佗是乐于从医,不是耻于为医。早年作为一个读书人,华佗确实想为宫,但在行医的几十年间,华佗与医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知道乱世之中的百姓非常需要良医。
其次是养病自重,养病自重是曹操杀了华佗后所说,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成分很重。杀华佗前,谋士曾经劝阻曹操。但曹操坚持己见,杀死华佗,养病说颇有借口之嫌,不能作为定论。另外就是缺乏理解,曹操作为病人,求治心切。曹操的头风病华佗不能手到病除,因此曹操认为华佗养病自重。
  最后是夸大病情,头风病确实难治,到今天,这种神经性疼痛还很难治好。华佗只不过如实告诉了曹操病情,而且头风病一般都有并发症,曹操的头风病一犯就心慌、头晕。在这种情况下,华佗如实相告,曹操却认为他是夸大病情。
  那么华佗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第一,触怒曹操。曹操又是写信,又是派人,华佗欺骗曹操,让妻子装病,触怒了曹操,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曹操既没有尊重华佗的选择,也没有看重华佗的才,才会毫不犹豫地杀死华佗。
  神医的被杀,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麻沸散失传,中医外科受到了重大打击,华佗的重要医方也没有流传下来。华佗之死是中医学史上一个重大的损失,一直到今天,人们对神医华佗之死仍然抱着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明代“医圣”李时珍
  坎坷从医路
  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几百年来,中
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本草纲目》的传说,而李时珍本人的经历更是颇具传奇色彩,被尊为“医中之圣”。

  祥瑞纷至李家宅
  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是位“铃医”,即晃着铃挡走街串巷招徕看病生意的医生,地位低下,默默无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位乡村医生。由于李言闻的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最终成为了皇家御医,官居太医院吏目,从九品。李言闻有不少著作问世,如《人参传》,很可惜没能传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被李时珍引用到自己的著作里。
现在有很多学者强调,李时珍后来之所以成为一名伟大的医生,是受其父亲和祖父的影响,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首先,李时珍是家里的老二,哥哥李果珍从未学医,如果受家族影响,为什么哥哥反而没有学医呢?其次,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为李时珍设计的人生道路以及李时珍对自己的期望和期许原本和中医毫无关系。《李时珍传》记载,李时珍出生时“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呈现祥瑞。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小时候觉得自己是个神仙,与凡人不同。
  关于李时珍的名字,民间传说也说得大有来历。李言闻一天行医之余,闲来无事到湖里打鱼,半天什么也打不到。最后一网撒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来一看,竟然只有一块石头。李言闻没想到,这块石头乃是湖神。湖神对李言闻说,你家娘子快生了,我是来贺喜的。李言闻赶快跑回家,正好李时珍落地,所以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应该是石珍,是李时珍的妈妈张氏误把李石珍当成了李时珍。就在当晚,李言闻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铁拐李前来贺喜,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按照传说,李时珍不仅名字来历不凡,而且也是铁拐李的徒弟。

  十载寒窗空余恨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李时珍出生前有湖神报喜,出生时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再加上铁拐李收徒之梦,似乎李时珍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代伟大的名医,而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明朝中后期,李时珍出生以及度过少年时期的蕲州乃是南北交通要道,当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凭借自己的医术慢慢有了一点地位,可那毕竟不是十年寒窗、科举考试得来的功名,内心总有些遗
憾。所以,李言闻为儿子李时珍设计了一条科举之路。
  现在很多人说李时珍从小就是个医学神童,颇有夸大之嫌,从史料上看,开蒙读书以前的李时珍“幼多赢疾,质成钝椎”,是一个略显迟钝、木讷的孩子。从6岁开始读书后,李时珍才显露出了聪明才智,1532年刚刚14岁的李时珍就中了秀才,这给李言闻带来了莫大的期盼,他仿佛看到足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的举人、进土头衔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李时珍。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举人何等之难,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二次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也就是这一次科举考试落榜,李时珍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次危机。

  心灰意冷转学医
  两次落榜后,李时珍依然在科举路上艰难跋涉,集中一切精力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3岁的李时珍第三次落榜,李时珍的举人梦和李家的举人梦彻底破碎。科举考试三度落榜以后,李时珍父子都对科举制度心灰意冷,李时珍无奈抛下了八股文,转而学医。
  多年来的寒窗苦读终究给李时珍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这对李时珍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历史上,很多中医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很多人一辈子唱方,即唱出药名,再由旁边的人写下来,自己根本不认字。李时珍不同,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尽管23岁学医似乎年龄有些大,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学习。
  同时,李时珍所生活的时代城市工商业开始发展起来,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不再像以前一样被人看低一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儒生特别是在科举考试中不顺利的儒生被吸引到科学、技术和商业领域里,使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令人瞩目。

  逆水行舟成大器
  李时珍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明朝中后期,几个皇帝都非常昏庸,宦官当权。朝廷里的读书人和士大夫要么和宦官争权夺利,要么和宦官狼狈为奸。
  这一时期的明朝有个特点,就是从皇帝到官员,乃至全社会的一般民众,都热衷于修道、炼丹,期望自己能够成仙。在当时很流行写“清词”,即求仙的时候献给天上神仙的一种祈求文,把自己求仙的决心和希望写下来,多用非常华丽的辞藻。臭名昭著的奸臣严嵩能够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获得皇帝的宠信,最后独揽大权,,正是靠写得一手好清词。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刚刚放弃科举学医的李时珍就遇到了一次考验。这一年,嘉靖皇帝决心炼丹成仙,不再上朝。炼丹的道土当了大官,在威严的皇宫里建起大坛,架起炼丹炉,老百姓被宫员驱赶着去捉梅花鹿,砍檀香木,采老灵芝。当时,李家的诊所就开在一家名叫玄妙观的道观里,道士开始大规模炼丹后,把李时珍父子的诊所从道观里赶了出去。
  不久后,在炼丹炉的袅袅青烟之下,一场来势凶猛的全国性瘟疫突然发生,李时珍的老家蕲州恰恰是重灾区,此时的李时珍刚刚从医不久。在这场瘟疫中,李时珍父子遵从医德,施医救人,正是由于这场大瘟疫,使刚刚开始学医的李时珍有机会直接面对原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读到、在父亲口中才能听到的大量各种各样的病症,得以积累宝贵的临床经验。
  李时珍父子医术高超,医德更是感人,按照历史记载,碰到流离失所的穷人,李家父子有时候连药费都不收,大量提供药物,救人性命。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成为一名独立职业医生,李时珍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26岁开始,李时珍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生。

   立志修本草
  李时珍在与瘟疫的较量中成了一位名医,甚至还进了太医院。然而,李时珍对朝廷和权贵并无好感,甚至巧妙地捉弄那些贪图享乐、梦想长生不老的官员们。李时珍虽然医术高超,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修订的《本草纲目》。

  不与庸医共庙堂
  经过不到4年的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名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而且名声越来越大,已经是位名声传遍全国的名医了。公元1556年,湖北楚王的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俗称抽风,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谁料一贴药后,竟神奇般地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里的祭祖,官居七品。然而李时珍一不愿意和外界隔绝,二看不惯王府里的炼丹炉,所以经常外出为人看病。
  3年后,皇帝突然招揽天下名医,楚王应招,将李时珍推荐入太医院,1559年,李时珍像他的父亲一样,进入了太医院。按照常理,进入太医院是任何一个医生的职业巅峰,然而,京城里求仙炼丹的风气比起楚王府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太医院是个衙门,官腔十足,李时珍人微言轻,根本没人把他当回事,所以一年后,李时珍便找了个借口辞官回家了。进入太医院的经历,并没有使李时珍感到快乐,李时珍的儿子为李时珍立碑的时候,对这段往事只字未提,由此看来,李时珍本人和李时珍的后代都没有把这一年的太医院经历视为骄傲。

  赏善罚恶有主张
  李时珍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是尊重的,至于那些庸劣不堪、装腔作势的官员,李时珍是有风骨的。民间传说一年除夕,李时珍从外地采药归来,刚回到家里就有人敲门大呼小叫 ,很不礼貌。李时珍开门一看,是州官手下的马三在门口叫喊,马三名声很坏,平日里狗仗人势。马三说,州太爷叫你去一趟。李时珍问,难道州官得病了?马三说,老爷身体康泰,怎么会得病呢?李时珍很聪明.马上明白了州官是想让自已开一副保养、长寿的方子。李时珍说,马大人,谁家不过年,我开个方子你带回去不就可以交差了吗?马三兴冲冲地拿了李时珍的方子,回去后交给州官,州官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方子上写着:“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
  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县官请李时珍看病,李时珍稍一把脉说,大人,脉象一切正常,只不过您太胖了,将来恐怕随时会出问题。县官很害怕,不惜重金请李时珍解决问题。李时珍说,你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抓药、服药。县官赶快答应下来。李时珍接着讲:第一,不吃鱼、肉;第二,每天步行30里,到民间走走;第三,要收购农夫、车夫、轿夫、渔夫的破毡帽,将其烧成灰,和着蜂蜜做成一种药,叫明芝明膏(谐音为民脂民膏),每天服用。

  穷搜博采成佳话
  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畏权贵,所以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所修订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著作里有大量错误,有的甚至将几种药物混为一谈,不予区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正,随时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于是,一个伟大的理想在李时珍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重修本草,重修中国的药典。公元1552年,李时珍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要集中主要精力,完成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
  《本草纲目》的编纂过程,也是李时珍独立完成一项伟大科学事业的过程,整整历时46年才最终完成。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到各地进行考察,他进深山入老林,甚至请教游医和农民,不仅对每一种草药都进行了认真的核实,而且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民间偏方。李时珍一边考察,一边行医,一路上在民间留下了很多神奇的故事。
  湖口地区流传着两个故事,第一个叫“诊活死人”。李时珍在考察的路上碰见一队出丧的人,他看到棺材里往外滴血,本能地上前观看,一看之下竟然发现,滴出来的是鲜血。李时珍赶紧拦住送葬的人询问,原来里边是位妇女,因难产大出血死亡。李时珍要求开棺救人,人们一听赶快把棺材放下,打开棺盖,抬出里面的妇女。李时珍首先对妇女进行按摩.之后在其心口扎针,这位妇女不仅活了过来,而且腹中的孩子也顺利生了下来。
  另一个故事叫“诊死活人”。一天,李时珍来到一个镇上,人们知道他是神医,都向他请教。旁边药店老板的儿子听说神医来了,翻身爬过高高的柜台,来到李时珍面前说,先生,您能不能看看我有什么病啊?李时珍搭了一下脉告诉他说,真可惜,你恐怕活不了三个时辰了。小伙子很生气地说,我刚刚吃了四碗米饭,喝了半斤白酒,身体好得很。围观的人也将信将疑。谁料李时珍还没离开小镇,就传来了小伙子暴病身亡的消息。别人请教李时珍,李时珍说很简单,他饭吃得太多,之后又翻过高高的柜台,肠子已经受到致命的损伤,到我面前的时候已经没治了。

  呕心沥血著文章
  李时珍用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李时珍从年轻时发愿重修本草,到年过花甲终于编纂完成时,已经耗尽了家中所有的财力,没有钱出版《本草纲目》。而李时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本《本草纲目》早日出版,造福于世。
  《本草纲目》写成定稿第二年,万历皇帝不愿儒生议政,下令关闭全国书院,出版界受到牵连,不敢出书,全国的经济、文化出现混乱。公元1586年,李时珍的家乡发生大灾,引发了规模很大的农民起义,战火就在李时珍周围爆发,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心这部珍贵的稿本和精美的图画毁于兵乱。1579年,李时珍不顾年事巳高,断然到明朝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寻找出版机会。  李时珍利用到南京的机会到江苏泰昌,拜见了曾经担任过湖广按察使、当时正罢官在家的王世贞,想请王世贞以文坛盟主的崇高声望为《本草纲目》写
序。
  1590年,李时珍终于盼来了好消息,南京的藏书家、刻书家胡承龙答应将《本草纲目》刻版复印。而此时的李时珍再也支持不住了,不久就病倒了,从此,这位“医中之圣”再也没能康复。1593年,76岁的李时珍去世,、《本草纲目》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年正式出版,李时珍还是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最终出版。

  本草耀神州
  李时珍发现新药的数量之多,《本草纲目》收集的药方之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李时珍对中医都有哪些重大的贡献?为什么《本草纲目》会被西方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呢?

  百草良方久传世
  今天,李时珍的影响依然存在,本文选取几本与李时珍及《本草纲目》有关的著作,来证明这一观点。要说明的是,要着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李时珍,以下提到的药方,请在听从医生的建议后服用。
  现代人不能接受衰老,《名医李时珍--抗衰老良方》这部书就是从李时珍身上汲取智慧,帮助人们延缓衰老。书中提到一副安神益气方,用新鲜麦门冬的根,去掉芯后捣熟搅成汁,和上白蜜放在银器中,长时间煮并不停搅动,待像糖一样的时候,用温酒每天坚持服用,就能达到安神益气的效果。
  现代人都讲究药膳,《李时珍药膳菜谱》就是根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出来的。如赤小豆粥,李时珍讲过,赤豆“气味甘,酸、平,无毒”,其功能李时珍总结为“下水气,排痈肿脓血,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泻痢。利小便,下腹胀满……健脾胃,令人美食。”根据李时珍的这段话,赤小豆粥得以昂然跻身于药膳之列。
  还有一本书叫做《李时珍美容药膳食疗》,按照中国传统,能够通过吃东西的方法来解决美容问题是最理想的,因此人们选择了从李时珍身上汲取灵感。介绍一味药叫做桃脯润肤养颜方,白桃去核,用蜂蜜浸泡,每天早晚坚持服用,可以达到润肤、养颜、增白的效果。有人疑惑,既然桃子美容,为什么不直接吃桃,而要制作成桃脯后再服用。原来,按照李时珍的理论,桃有小毒,而制成桃脯后,可以去掉里边的毒素,所以李时珍认为桃子“做脯食,益颜色”。意思是做成桃脯后服用,对容颜肤色很有好处。

  旁征博引命医书
  李时珍之所以拥有崇高的地位,根本原因还是《本草纲目》。那么,《本草纲目》到底有哪些重大的贡献呢?
  首先,《本草纲目》对中药学有杰出的贡献。中药学也称本草学,李时珍一生发现374种新药,数量巨大。这些药都是李时珍在民间行医的过程中搜集来的,其中许多药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的常用药,如土茯苓、三七、藏红花、樟脑、白蜡等,在李时珍之前,这些东西都不被当作药物看待。当然,李时珍所发现的新药也受到了他所在时代、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如有一味药叫“上元盗取富家灯盏,置床下,令人有子。”意思是正月十五那一天想办法偷走有钱人家的灯盏,放在床底下,就能使不孕之人怀孕生子,这是不可信的。
  其次,李时珍结合本草研究方剂,《本草纲目》中,每一味药物之后都附有药方。传说李时珍喜欢向各行各业的人收集药方,有些病人没有钱支付医药费,就将自己知道的流传下来的民间秘方告诉李时珍,李时珍竟然比收到诊费还高兴。也正因为如此,《本草纲目》收录11000多个药方,可以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和各种疾病斗争经验的宝贵结晶。在《本草纲目》之前,最著名且完
备的《证类本草》仅收录药方3000多个,而《本草纲目》比其整整多出了8000多个。

  坟典传奇皆融入
  除了在中医药学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李时珍在中医理论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在中国传统中,历来认为心脏是思维器官,李时珍第一个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认为脑才是人的思维器官。李时珍明确指出,脑才是精神活动的总枢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错误观念,这一观点对中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王世贞曾经说过,《本草纲目》乃“格物之通典”,世界闻名的《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把《本草纲目》称为“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中涉及的无机物、植物、动物数量有1000多种,因此很多人称李时珍为博物学家。其中,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占了六成,在这一部分中,李时珍多有创见。
  以外来植物葡萄为例,李时珍讲,“葡萄,《汉书》做蒲桃,可以造酒,《汉书》言,张骞使西域,始得此种。”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参考了大量历史典籍,仅仅如此还不够,李时珍还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对《汉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张骞通西域前,陇西就已经有葡萄存在。目前从很多考古发现来看,李时珍的见解是正确的,我国新疆很多的古代遗址中,都发现了葡萄藤。

  莫不收采成百科
  中医的特色之一就是植物、动物、矿物质、无机物等都可入药,因此,《本草纲目》不但对植物有精深的研究,同时也对动物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
《本草纲目》里记载了400多种动物类药,分17类,李时珍对它们做了非常细致、深入地研究和观察,纠正了许多持续千年的错误看法。如穿山甲吃蚂蚁,中国古代人以为穿山甲晃动鳞甲引诱蚂蚁,李时珍通过解剖发现,穿山甲是靠晃动舌头吃蚂蚁的。对牛和马这类家畜,李时珍也有深入的研究。俗语讲“马病则卧,牛病则立”,这就是李时珍的原话。
  《本草纲目》在农学方面也留下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如茶叶,李时珍详细记载了他所在时期的茶叶产地,他指出,茶收税始于唐德宗,即公元780年到805年。李时珍认为,虽然茶叶只是一种植物,但是可以提供大量税收,对国计民生有很大的好处。明朝时期,“与西番互市易马”,由此可见,用茶叶换取关外少数民族的马匹就来自李时珍的记载。《本草纲目》还有单独成立的一
篇,即晶石类,堪称十六世纪中国矿物知识大全,最早引起西方学者关注的,正是《本草纲目》的晶石类,其中有关于石油的描述,要比西方早300多年。明正德年间,中国开始由官方主导开采石油,李时珍记载,“国朝正德末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沃之以水则焰弥甚,溥之以灰则灭……”意思是嘉州打盐井,竟然打出了石油,而且李时珍注意到,石油如果着火,必须用灰泼才能熄灭。
  更为可贵的是,李时珍还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本草纲目》记载,“铅生山穴石间……其气毒人,若连日不出,则皮肤屡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病而死。”意思是铅矿对人有害,时间长了皮肤痿黄,腹胀不能食,慢慢导致死亡。

  圣名传千古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正值明朝中后期,当时百牲笃信巫术,皇帝也希望通过炼丹求得长生不老。在这样一个蒙昧的环境中,李时珍却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身试毒、遍尝本草,著就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
  以身试药曼陀罗
  李时珍如果没有在长期的从医、研究和考察过程中探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科学研究基本要求的恩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不可能完成《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这正是李时珍留给后人的又一笔宝贵财富。
  以曼陀罗花为例,曼陀罗花是一种常在武打小说中出现的植物,具有麻醉作用。然而由于方言、记载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李时珍之前,中医药界已经不知道曼陀罗花到底是哪种植物了,直到李时珍到武当山访问药农,才重新判定了这味重要的药物。李时珍在当地了解到,武当山有一种叫做风茄儿的药就是曼陀罗花,为了判明曼陀罗花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功能,李时珍拿自己的身体做了试验。传说中描写曼陀罗花,“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意思是能使人产生幻象,神乎其神。而李时珍试验的结果是“予尝试者,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李时珍采来曼陀罗花后酿成酒,喝到半醉半醒之间,找一个人在自己面前哈哈笑,这时李时珍会跟着一起笑,否则无用。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验证出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必须有外界的引导,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沙里淘金为己用
  独具慧眼的李时珍把经史百家、俚谚民谣和稗官野史中的零碎资料收集起来,加以综合分类判别,用自己的方法沙里淘金,从而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何首乌的来历和特性就是李时珍通过对古代史籍的考察搞明白的。传说唐代有个姓何的人因不能生育一怒之下出家,法名能嗣。一天晚上,能嗣睡在
山野里,见夜色里有两株藤,相距三尺相缠相绕。能嗣腹中饥饿,就把这两株藤的根挖出来吃了下去。谁知这一吃,竟然头发变黑,连生数子,而且父子的寿命都超过160岁,而他的孙子就叫何首乌,因此何首乌替换了“夜交藤”这个植物本来的名字,被人们所熟知。李时珍利用这个美妙的故事加上自己的医学实验,判明何首乌“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李时珍广泛收集古药方,博采众家之长;面对浩瀚的古籍以及民间秘方,李时珍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举一个例子,有个人喝醉了酒,一头扎到稻田里,喝了稻田里的水,把蚂磺喝到了肚子里。这个人喝下蚂蟥后胸胀腹痛,面黄肌瘦,怎么也医不好。一天,这个人外出口渴,找不到水,看到一户人家有一盘脏水,就喝了下去。谁料这个人喝的是染布的蓝靛水,意外地把肚子里的蚂蟥杀死了,从此以后肚子再也不疼了。通过这则故事,李时珍认定染布的蓝靛水具有杀虫功效。
  李时珍生活在明嘉靖时期,皇帝笃信巫术,希望通过炼丹而羽化成仙,长生不老。在皇帝的影响下,百姓也都信奉巫术,远离医术。李时珍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耗费毕生心血著就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并在书中对巫术进行了批判。
  第一,批判菌桂长生说。道教典籍认为吃菌桂7年,就可以步行水上,长生不死。李时珍根据医学经验,承认菌桂可以“主治百病,善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意思是菌桂对所有的病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善精神,但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
  第二,批判水银长生说。在炼丹术里,最重要的药物就是水银,认为经常服用可以成仙。李时珍对此非常不认同,“水银乃至阴之精,阴毒之物,无似之者,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李时珍明确指出水银是有害的。
  第三,批判饮茶轻身换骨。按照仙家的说法,饮茶可以轻身换骨。得道成仙。李时珍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意思是茶属阴性,能降火。但对于虚寒及血弱之人,则“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意思是虚寒血弱的人长时间饮茶,会损伤脾胃的,元气大伤。
  取其精华弃糟粕
  李时珍虽然批判道教中的迷信成分,但对于道教中传承了数千年的精华,却采取了吸收的态度,甚至还从道教传说中感悟出了医学的道理。道教经典《抱朴子》里有个故事,有个相国叫张文蔚,他的花园里有一窝黄鼠狼。一天,老黄鼠狼出去觅食,把4只小黄鼠狼留在窝里,这时一条蛇爬进去,把4只小黄鼠狼吞到了肚子里。老黄鼠狼回来后,发现洞里有蛇,于是趴在洞口,等蛇爬出来的时候,一口把蛇咬成两截,从蛇肚里救出了4只小黄鼠狼。救出来后,老黄鼠狼马上嚼烂很多大豆叶,敷在小黄鼠狼身上,不久,4只小黄鼠狼恢复了健康。从这个故事中,李时珍悟出大豆叶能够治疗蛇伤。
  根据这个故事,李时珍加以试验,并在《本草纲目》里留下一句话,“后人以豆叶治蛇咬,盖本于此。”意思是后来人们用大豆叶治蛇咬,大概根据就在这里吧。李时珍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从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中发现新的药物、新的疗效,不断完善中医药学。
  扬名四海永流芳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十六世纪中国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中有过一篇重要的文章,叫做《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论文,文章里引用的资料就来自于《本草纲目》。由此可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发。
  研究李时珍的著名专家唐明邦教授曾经这样评价李时珍,“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医学、药学、博物学等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医德。”中医“方祖”张仲景
  医圣之路
  张仲景是我国一代名医,被后人尊为“医圣”;《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的医学名著,被誉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不但影响了中国和中医,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东汉医官张长沙
  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与神医华佗是同时代人。在历史上,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都没有张仲景的传记。宋朝时期,国家组织校正医书局,校订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校订的过程中,校正医书局的医官引用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的一段话:“张仲景《汉书》(应是《后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家乡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境内。张仲景师从同乡张伯祖学医。张仲景年轻时,被乡间推举为孝廉,即当时社会授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荣誉称号,并非官职。至于官至长沙太守,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正因为在历史上有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传言,所以后来的医生都用“长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
  悬壶济世名自扬
  关于张仲景治病有很多传说。一次,张仲景到河南桐柏山采药,遇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号完脉后说,先生,你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山民只好如实说,我乃是峰山山洞里的老猴,这些日子身体不舒服,所以找你为我治病。张仲景听后,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递给老猴,当时就药到病除。第二天,老猴扛了一块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我的病,我无以为报,这块木头是万年以上的桐木,送给你。后来,张仲景请人用这块桐木做了两把古琴,一把叫“古猿”,一把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在虞汝明所写的《古琴疏》里。
  张仲景的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著里也有记载,并且还有不少的证据。清康熙年间有个人叫徐中可,他根据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写了一本《金匮要略论注》,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件事。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很长时间都没治好。一天夜里,冯应鳌神志不清,在梦中,他见到一位黄衣黄帽的仙人,仙人用手摸遍冯应鳌的全身后,冯应鳌顿觉神清气爽。冯应鳌急忙询问仙人姓名,为何给自己治病、仙人告诉他说,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今天为你治病是因为有事需要你帮忙,南阳城正东4里有一座词堂,词堂后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阻止他们,同时你要修整墓和词堂,就算对我的安慰。仙人说完后飘然而去。
冯应鳌醒后果然痊愈,他牢记仙人的嘱托,几年后来到南阳城东,果然寻到了词堂,并发现几个园丁打井挖出一块石碑,上写“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块石碑现在还存放于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词,遗憾的是,石碑没有署明立碑的年代及立碑之人。
  晋朝皇甫谧写过一本针灸著作经典《针灸甲乙经》,在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张仲景遇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经过一番观察后,张仲景说小伙子,你的身体有病,20年后,你的眉毛会掉光,半年后会送命。张仲景接着说,要想免除病灾,你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很不高兴,并没有在意张仲景所说的话,也没有吃张仲景留下的药。过了20年,王仲宣的眉毛果然掉光,又过了187天,王仲宣病死。关于这个故事,经不起严格的推
敲,王仲宣虽然确实41岁病逝,但很多人认为是死于传染病。
  行医为民解忧患
  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至今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给后世的恩泽。在张仲景逝世1300多年后,人们把最高的赞誉送给了他,尊称他为“医圣”。
  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和原因,造就了张仲景这样一位千古名医呢?王仲宣曾写过一首诗,描写当时人民逃荒逃难时的情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
两相完。”这首诗可以说是当时战乱中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张仲景生活的时代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战争连年不断,从黄巾军起义到董卓之乱,再到天下纷争、三国鼎立,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传染病流行;第二,天灾不断,张仲景在世的70年中,史书上记载的严重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冰雹、地震、蝗虫、龙卷风、泥石流、雷电、海水倒灌、河堤决口等纷纷出现,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疾病流行。史书记载,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广阔的中原地区,到处可见白骨,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张仲景记述了自己的经历:“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为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描述了一个大家族因传染病不断死去的惨景,其中提到的伤寒指外感病。眼睁睁地看着众多百姓不断死于战争和瘟疫,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夺去生命,作为医生的张仲景无能为力,所以他就发愤图强,立志钻研学术,希望创立防治传染病的途径。
  博采众方著文章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开始对古人遗留下来的医学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把当代和古人防治疾病的经验、药方广泛收集。同时,张仲景又亲身参加实践,并平脉辨证,最终完成了《伤寒杂病论》,共16卷。
  《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奠定了中医临床的基础,在此之前,中医的研究著作历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侧重研究病理,一种侧重收集行之有效的药方。张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然而,在动荡战乱的漫长年代里,《伤寒杂病论》却难以保全。在张仲景死后的800多年里,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部分残卷,人们分别校注,刊印成书。于是,现在写入中学课本的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实际上一分为二,成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匾要略》。而这两本医学名著,至今仍然是中医药学的经典教材,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   流芳百世
  一代名医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个体化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影响了我国传统医学,也影响了世界医学。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这一治疗方法,充分地展现了传统中医的无穷魅力。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都万山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地验证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提到的药方,请在听从医生建议后服用。
  同病异治看辨证
  开创个体化治疗方法是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一年夏天,北京天气炎热,我到同学家避暑,发现他的舅舅腿疼已经10多年;一直拄着拐杖不能走路。我心想,腿疼不过是风湿、类风湿或痛风,这种病很顽固,不知道能不能为他医治。于是问,关节疼吗?有没有红肿?他回答说,关节不疼,也没有
红肿变形。这就排除了风湿、类风湿和痛风,我又问,你到底怎么疼?他回答说,我的腿受凉、活动、负重就会抽筋,疼得走不了路。
  排除了缺钙的原因后,我想到受凉抽筋说明腿有寒疾,可以用驱寒、助阳的药;经常抽筋,再加上皮肤干燥,说明阴血不足,可以用养血的药,松解肌肉痉挛。正好《伤寒论》中有副药方,叫“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和甘草相配助阳,芍药和甘草相配养阴血、松解筋脉,后来的医生还把芍药、甘草相配叫做“去杖汤”,意思是去除拐杖。除此之外,我还加入了其他几味药:木瓜可以松解肌肉痉挛;伸筋草也可以松解肌肉;苏梗可以宽胸理气。
  过了两三年,我又来到这个地方,正在街上走着,见有个人挑着一桶水。挑水的老先生见到我就走过来打招呼说,郝先生,我拄了10多年的拐杖,吃了你的药就好了,现在都能挑水了。老人告诉我,这个方子他吃了60多副,从此腿不再抽筋。然而老人还说,周围的人听说有个治腿病的神奇药方,都来求方,但大多数无效。原因很简单,这副药方不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专攻老人的阳虚、筋脉失温、阴血不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张仲景的伟大和古药方的神奇,也让我对张仲景在1800多年前创立的个体化治疗方法佩服得五体投地。今天的中医界,将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叫做辨证论治,“证”指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后,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其病位、性质以及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其中,正气指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邪气指所有致病的因素,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今天的人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叫做“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显神奇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的医生另外一个启示,叫做“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病却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甚至用一个方子治疗。《伤寒论》上记载,面对两个不同的病人,面对心烦和腹痛两种不同的疾病,张仲景居然用同一副“小建中汤”医治,并且都疗效显著。一次,一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进行了手术,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他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因此增加了放疗。手术后,放疗引起了放射性肠炎,病人肚子疼痛难忍。病人辗转找到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这个病人血色偏低、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舌上又有淤斑,所以我用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小建中汤”,并加了活血化瘀的药给他吃,两周以后,他的疼痛明显减轻。张仲景的“小建中汤”对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出现腹部筋脉痉挛很有疗效,只是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
  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她刚上大一的女儿来看病,这个孩子精神抑郁,非常消瘦。这位母亲说、这个孩子本来很活泼,上大学后就像变了个人,不吃饭也不睡觉,逐渐消瘦。后来这个孩子告诉我说,因为班上的一个男生说她太胖,她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所以控制饮食、吃减肥药,体重从120斤下降到8O斤,已经闭经5个月了。月经没有了之后,这个孩子发现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能力下降。我对这个孩子说,月经是五脏六腑经过代谢后,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月事才能以时下,你现在摄入能量太少,五脏六腑基本代谢能量都不够用,哪还有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所以闭经。这样的闭经如果不及时纠正,超过3年以上,卵巢的破坏是终生的。至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因为人的大脑
活动需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你现在摄入的能量不够五脏六腑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哪里有剩余的能量来充养大脑啊?
  气血两虚、精神失养,所以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兴趣减少、喜静懒动、睡眠失调,这属于减肥后精神抑郁症。对这个急于减肥的女大学生,我也用“小建中汤”对其进行调养。一年之后,才治好了女孩的病,再次劝告大家,不要盲目减肥。
  多病同吃一副药
  张仲景《伤寒论》中有一句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
之。”意思是恶心、吐白沫、头疼者,肝胃两寒,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有寒,阴寒邪气顺着肝经上到颠顶,导致头疼,应该用“吴茱萸汤”。
  一次,我的一位同学因为得了食道癌,嘴里总是分泌大量的清稀唾液,因此他到我家的时候总拿个纸杯,不断往里吐。我告诉他说,唾液道家称“神池
水”、“上池水”,可以灌溉脏腑,濡润四肢,轻身不老,有抗衰老的作用,应该咽下去。第二天一早,同学找到我说,你的方法不行,我咽了一个多小时后,前心后心冰凉,胃里就像冻了个冰陀。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同学胃阳虚、阴寒盛,津液不化。于是,我给他开了“吴茱萸汤”,持续服药两周后,他就不再吐了。
  去年夏天,北京很热,我的一位小朋友连吃了6杯冰淇淋,回家后不断从胃里吐泡沫,晚上头疼不止。连续三天,痛苦难耐,这种病从西医的诊断角度来说,可以诊断为胃炎。按照张仲景的药方,我也为她开出了“吴茱萸汤”,吃了3副,病情有所好转。人不能肆意贪食生冷,她贪吃生冷过多,直接伤了胃和肝的阳气,因此造成这种病。
  一个是肿瘤术后,一个是食生冷导致的胃炎,不同的病,可辨证后都属于肝胃两寒,饮邪不化,阴寒邪气上逆,所以都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从张仲景的一句话中,为人们提供了治疗多种病的方药,这就叫“异病同治”。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医学思想和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从历史上来看,没有一位名医不精通张仲景的著作;从当代来看,没有一位著名的临床医生不熟读张仲景的著作。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成就了中医的独特魅力,也成为医学界的丰碑。

天人相应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7天就可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如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现代科学证实,人体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却始终找不到控制这一节律的因素。而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答案,这就是天人相应。
  神秘的七日节律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意思是外感病如果没有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7天就可以痊愈。不仅如此,《伤寒论》中还写道:“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意思是第7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即中午前后这段时间,正是汗出热退的最有利时机。
  在张仲景的著作里,不仅谈到了外感病的七日节律,也谈到了外感病的十四日节律。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例如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疗,七天也可自行痊愈,但如果继发感染,病程延长,痊愈时间就是7天的倍数,这就是七日节律。
  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对这种病理的时间节律也有研究,美国教授哈尔贝克
从年轻时就开始致力于人体和动物体生理时间的节律研究。他的研究方法很简
单,但需要持之以恒,就是让研究人员留下尿液,测试尿中激素含量的变化有没有时间节律。结果发现,一般人尿中激素分泌的含量变化有昼夜节律,24小时为一个变化周期,同时也检测出了激素分泌的七日节律。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为了探寻人体内生物节律的秘密,科学家们做了很多试验,他们把动物体内控制内分泌的部位分别摘除,却发现动物体内的生物节律仍然存在,这使科学家们非常困惑。其实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这个秘密,早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就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了疾病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在更早的时候,《黄帝内经》中也曾提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人们将其称为“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中写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于是在中医学里就有比喻,如“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这些说的都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天人相应是古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古人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父母,所以自然中日月星辰的运动节律,也就是人体和生物体内生理、病理时间节律的根源。
  生命来源于自然
  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是由自然控制产生的。昼夜节律是24小时,月节律是28天,四季节律是一年,为什么人生病的节律却是7天呢?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1/4,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月相对地面上江河湖海水的影响不同;上弦月为阴历初七,下弦月为阴历廿三,月相对地面上江河湖海水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一个月中的江河湖海水就出现了大小、消长、进退等4个周期,把一个月分成4份,每份正好是7天。
  生命来源于自然,所以生命的状态和自然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天气和地气相结合的结果。《黄帝内经》认为,构成宇宙的是气,构成人体的是气,构成万事万物的还是气。正因为中医学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子女,所以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五行生克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然而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请听郝万山教授讲述五行生克--
  万物生长化收藏
  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层概念叫五材,即五种具体的物质。《尚书大传》写道:“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这里提到的五行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包括张仲景在内的古代圣贤们还通过研究自然和生命规律,得出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伤寒论》开篇写道:“天布五行以运
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意思是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人体禀受了五种常规的气的运动方式,才有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一年春天,我为一株葡萄剪枝,竟然惊奇地发现从断端流出很多水。这时,管园林的老师傅过来对我说,你怎么春天剪枝,春天时植物的营养向末梢输送,你把枝条剪断了,就会流出大量的营养。所以,木在五行中代表气的展放运动。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动植物所表现的生长特性也会不一样。古人运用气的不同运动方式来解释季节对于生命体的影响,这也就是中医理论基础之一的五行学说。
  夏季气候炎热,植物的地面部分生长繁茂,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火性炎上,所以古人认为是气的上升运动在夏季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上升运动的就是火。
  秋季气候凉爽,树木的根须、枝条干枯,古人观察到秋季自然界植物的营养向主干内收。向种子内贮藏的过程,观察到动物逐渐储存营养、日渐肥胖的过程,认为在秋季自然界是一种气的内收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内收运动的是金。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方的时候,俯察地理,地面是冬季。这个时候气候寒冷,万物深藏。古人观察到这个季节动植物生长的状况,认为是气的下降和潜藏运动支配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代表气的下降活动的是水。
  一年四季对五行
  中医五行的含义是指气的五种不同运动方式,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对应植物的发芽、繁茂、收获和休眠。那么,一年四季如何对应五行呢?
  斗转星移,随着地面上季节的更替,气的展放、上升、内收和下降运动周而复始的交替变化,当五行和阴阳结合起来的时候,会有一段平稳的过渡,这种平稳的过渡在夏末秋初,即夏季的最后18天。在这个季节,阴雨连绵,暑热未消,秋风未至,气候闷热潮湿.既不像春天那么舒展.也不像夏天那么火热,既不像秋季那么清爽,也不像冬天那么凛冽。这一时期,气的上升和下降运动相均衡,展放和内收运动相均衡,处于相对稳定、平稳的状态,古人就用土代表气的相对平稳运动。
  五行是指不同季节气的不同运动方式,五行之间的关系包括了相生和相克。春季过去是夏季,春季气的展放运动为夏季气的上升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木生火。如果春季气温较低,植物的根和枝条长得不好,就
会影响夏季植物地面部分繁茂的生长,这就是木气虚,不能生火。秋季过后是冬季,秋季气的内收运动为冬季气的潜藏运动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金生水。冬季,水气的潜降为植物储存了能量,也为第二年植物更好的生
根、发芽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水生木的过程。
  生克制化蕴和谐
  五行的相生,是按照季节的次序进行的,反之就会相克。五行有相生,就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不足;五行有相克,就不至于导致某种气的运动太过。生克制化,保证了年复一年五行之气由展放到上升,由平稳到内收,由内收到下降,由下降到第二年的展放,保持五行之气年复一年的交替运动平衡、稳定、协调。
  五行学说是揭示自然中气的运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的学说,是沟通人类和万物与天地之间关系的纽带,也可以看成是自然所赋予人类和万物的“遗传密码”之一。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合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还分别配合筋、脉、肉、皮毛、骨五体。
  人和自然是统一的、协调的,人体各个器官也是统一的、协调的。所以,五行学说不仅把人和自然联系了起来,也把脏腑、形体、官窍、情感联系起来了,人体各个系统的气的运动特性,也就和五行相顺应。张仲景和古代中医圣
贤们所采取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属于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个研究方法将会对世界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生命本源
  如果有人长了脓疮,西医会认为是细菌感染,要用抗生素;而中医却认为,这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失衡有关,需要用中医调整体内的阴阳。中医理论认为,自然中有了阴阳二气协调稳定的消长变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本源。郝万山教授以亲身经历,讲述阴阳学说--
  生之本始于阴阳
  西医治病,只要感染,就用抗生素,但病菌很快会产生抗药性,所以有些感染很难治愈。而根据中医理论,人的很多病症都与阴阳失和有关,所以要利用药物调整阴阳,使阴阳和谐。中文里的阴、阳二字就包含了阴阳本来的意思。东汉许慎所写的《说文解字》中写道:“阳,高明也。”意思是山坡上、向阳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阳。“阴,水之南,山之北也。”意思是水的南边、山的北边就是阴。因此,阴阳本来的意思是向阳的就属于阳,背阳的就属于阴。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推而广之,凡是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属阳;凡是黑暗的、寒冷的、消极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属阴。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中有什么,人体内就应该也有什么,因此人体处处有阴阳。手心手背、肺的呼和吸、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细胞的同化和异化、觉醒和睡眠…都是阴阳给人体打上的烙印。《黄帝内经》中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意思是阴阳是自然最大的道理和规律,事物产生和灭亡过程的本源都是阴阳,有了阴阳才有了生命。
  二气调和保健康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写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明幽微,变化难极。”中医认为,人类是自然所化生的,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所以中医学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时,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其实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认识到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太极阴阳图画就是阴阳消长平稳的规律。太极阴阳图在古代被看成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我们的祖先在画太极阴阳图的时候,要沐浴更衣,深居密室,诚心涤虑地认真作画。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打乱了阴阳的协调,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从而危及到自然中的各种生命。根据天人相应的观
点,人体中如果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如果阴阳失衡,则会发生疾病。
  传奇中药调阴阳
  按照中医理论,自然中所有的物质都分阴性和阳性,所以当人体阴阳失衡时,中医就用自然界中属阳的物质去补阳,用属阴的物质去滋阴,以此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药。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跟随一名有经验的师傅到河北兴隆山采药,我发现向阳山坡上有黄芩等一些清热药。向阳山坡在太阳的直射下,连石头都烫得让人不敢拿手去摸,所以在这样的地方茁壮成长的药具有抗热性。这些药为了协调内外的阴阳平衡,本身的性质偏凉。而在山坡背阳的一面,则生长着沙参、玉竹、麦冬等性质偏阳的植物。
  自然界由于阴阳二气平衡协调的运动,才化育了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阴阳协调,而中医就是通过调和阴阳来治疗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