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步舞节奏鼓点音乐:感冒标准治疗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3:54:34
感冒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鼻、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常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常呈散发性,偶可造成流行。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常易造成大范围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感冒的原因是什么?
感冒的病因可从病原体和身体的防御能力两个方面分析。
(1)病原体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常见病毒中,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约占感冒总数的50%,冠状病毒约占15%~20%,腺病毒约占 10%,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其它肠道病毒约占10%,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约占5%~10%,其他为类流感病毒等。
常见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每种感染特点)
(2)身体防御能力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病毒或病菌的侵入,而且与身体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这种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等影响,有了坚强的防御能力,即使遇到病原体也不易侵入。营养不良及/或缺乏锻炼的人,容易感冒,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的小儿,往往出现严重的症状。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季、秋冬之交,因多数人呼吸道适应、防御能力下降,而容易造成流行。

感冒是怎样传播的?
关于感冒病原的传播途径,历来认为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感冒并非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主要是通过手与手的直接接触,。将感冒供体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自己的手,然后接触受体的手,再让受体用自己已经污染了的手接触鼻子和眼睛,以观察其直接接触传播的情况。实验结果是:10名小颗粒气雾的受体中没有一例患感冒;12名大颗粒气雾的受体中仅有1人患感冒;而15名用手直接接触的受体中,竟有11人患感冒。由此可以推测:直接接触是感冒病原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感冒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
从感染病毒到临床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感冒患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感冒多数起病急,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1~2天后,由于炎症向咽、喉部位发展,会相继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痰少,为白色粘痰。合并眼球结膜炎时,还会出现眼痛、流泪、怕光。除上述症状外,还常伴发轻重程度不一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全身疲软无力、腰痛、肌痛、腹胀、纳差,甚至出现呕吐、腹泻。有些患者,口唇部还可出现单纯疱疹。上述症状多在5 ~10天内自然消失。

感冒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发生感冒的可能,每人每年平均患感冒约2~5次。好发人群为:①全身营养不良者;②免疫功能低下者;③进行放疗、化疗期间的肿瘤患者;④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某些慢性病患者;⑤婴幼儿;⑥老年人。

感冒的好发因素是什么?
感冒的好发因素包括:①寒冷季节和天气变化时,如冬、春季和夏末秋初,为感冒的好发季节;②过度疲劳;③受寒、淋雨刺激;④吸烟;⑤放疗、化疗期间,外周血象下降等。

感冒有哪几种常见类型?
感冒,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病毒性咽炎等。
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为什么说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病?
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据统计,成年人每年要患感冒3~4次,儿童则多达6次以上。职工缺勤的36%、学生病假的67%均是由感冒造成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感冒的人至少有200万以上。由于感冒病毒种类繁多,变异大,特异性免疫不巩固,故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具有特殊疗效的疫苗和药物,在治疗方面仍处于“对症”治疗阶段。故一个人可能在短时期内反复发生感冒。

为什么不能轻视感冒?
因感冒属常见病、多发病,普通感冒症状又轻,故易被人们忽视,认为“伤风感冒不算病,不治也能好”。其实,对于感冒,不能小看,应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它是“百病之源” ,对于人的健康影响很大。特别是婴幼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继发气管炎,乃至肺炎,甚或造成死亡。
经常患感冒的人,机体抵抗力再度下降,可继发多种疾病,如并发急性肾炎、心肌炎,或风湿病等。另外,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非常相似,如麻疹、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因而容易误诊。同时,小儿患感冒也容易合并一些急性传染病。因此,对于感冒绝不能轻视,须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尤其对于小儿患感冒更应在及时治疗过程中,细心观察,防止变生他病。

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的是哪些人?
由于感冒对以下五种人的危害极大,故应特别注意加以预防。
(1)心脏病患者;
(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3)婴幼儿;
(4)老年人;
(5)孕产妇,尤其是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

感冒病人实验室检查有哪些变化?
血象: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如用免疫荧光法、血清学诊断法、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等,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以确诊细菌感染和判断细菌的类型。

哪些疾病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
典型的感冒症状轻,病程短,有自愈倾向,一般7~10天即可恢复正常,但其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征性。某些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早期症状,仅有发热、头痛、乏力及轻度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易于误诊,以致延误病情,须提高警惕。这些疾病包括:①麻疹;②小儿脊髓灰质炎;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④流行性腮腺炎;⑤猩红热;⑥流行性乙型脑炎;⑦ 百日咳等。

过敏性鼻炎与感冒不同?
通常,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家长以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没有想到是过敏性鼻炎。其实感冒与过敏性鼻炎有较大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体质的人接触了过敏原之后,鼻黏膜发生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具有典型的四大症状:其一鼻痒,情况比较轻的时候,像有蚂蚁在爬行,严重时让人难以忍受,需要不时的揉摸鼻部。其二喷嚏多,常常连续几个地打喷嚏。其三流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严重时终日流涕不止。其四鼻塞,可以是间断性或者持续性,有时候是一个鼻孔塞也可以是双侧鼻孔都塞。?
两招鉴别感冒、过敏性鼻炎
夏日接连不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身边不少“室内一族”纸巾不绝、擤声不断。医学专家提醒:由于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约有七成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将其与感冒混淆,服错药物并延误正确诊断治疗。由于根本性病理不同,细细分析,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症状可通过以下两招来鉴别:成
人出现“蚁行感”。轻度鼻痒者,总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行走,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重者则难以忍受,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常常连着打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会自动流出;有时会出现嗅觉减退、头痛、流泪的症状,哮喘者发作哮喘。


儿童常要“做鬼脸”。不少孩子可能无法详细描述症状,但因为鼻痒、鼻塞不适,儿童常要作出“鬼脸”,有时要用手掌将鼻尖向上揉搓止痒,并出现“缩涕”动作,久而久之鼻背皮肤会出现一道横纹;由于鼻塞常要张口呼吸,孩子面部表情可出现“痴呆样面容”;挖鼻、鼻涕刺激易现鼻孔和邻近皮肤潮红;另外,有的孩子因鼻塞引起面部静脉回流受阻,使眼睑下方皮肤色素沉着,会形成黑眼圈。

过敏性鼻炎的危害:症状长期不能够控制,会诱发过敏性哮喘(一种严重的气管炎),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鼻息肉、鼻窦炎、肥厚性鼻炎等等。

过敏性鼻炎最简单的治疗方案

当你确诊是过敏性鼻炎时,可以首先选用下面的治疗方案:

1、症状发作时,首选口服药物——百为坦1片,每日早晨一次,症状好转后停用。症状再次加重时重复使用,至症状消失为止。

2、同时,无论症状是否发作,鼻腔局部常规喷用辅舒良——每天早晨每个鼻孔2喷,1个月后,在不用口服百为坦的情况下,症状也不会发作,可以改为每天早晨每个鼻孔1喷,再1月后,如果仍然不用口服百为坦,症状依然没有发作,可以改为隔日早晨每鼻孔1喷。依此类推,逐步减量。

3、如果前面2种药物同时使用,症状无法控制,必须到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检查,听取专业医师的更为具体的治疗方案。
感冒与麻疹如何鉴别?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麻疹早期,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及眼结膜卡他症状,发病即可见发热、畏光、流泪、流涕、咳嗽等症状,容易与流行性感冒相混淆。但是,在麻疹发病第2~3天可在病人颊粘膜及唇内侧,出现直径0.5~1毫米的小白点,周围环绕红晕,用压舌板刮不掉,由少逐渐增多,可能相互融合,称口腔麻疹斑,此斑一旦出现,即可确诊。感冒无此斑出现。

感冒与脊髓灰质炎如何鉴别?
小儿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有“小儿麻痹症”之称。本病潜伏期3~35天,平均为5~14天。起病可缓可急,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 ~39 ℃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经过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1~6天后,再次发热,与第一次发热形成两次发热高峰,即“双相热型”。这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殊热型,凭此可与感冒相鉴别。随后,逐渐出现肌肉疼痛、知觉过敏、项背强直,以至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

感冒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如何鉴别?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常见于儿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瘀斑,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脑脊液穿刺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涂片镜检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血液和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根据临床脑膜刺激征、皮肤粘膜出血点及细菌感染的检查结果,均可与感冒相区别。

感冒与流行性腮腺炎如何鉴别?
流行性腮腺炎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伴有疼痛为其主要特征,多伴有发热和轻度全身不适。潜伏期为14~21日,平均约为18日。因为该病腮腺肿胀出现较早,一旦出现,即可与感冒相区分,故一般临床鉴别诊断不困难,仅少数不典型病例须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及接触史加以注意,防止误诊。

感冒与猩红热如何鉴别?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有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皮肤脱屑。因为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均与感冒有明显不同,可资鉴别。

感冒与百日咳如何鉴别?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小儿。其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深长的鹭鸶鸣样吸气声。本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混淆。一般经过7~10天左右,出现特征性痉咳,即阵发性短促咳嗽,声声相连,连续十余声或几十声,随之深吸气发出鹭鸶鸣样高调吼声,暂时间歇后再反复发作。病程可达三个月之久。这些特征,都是感冒所没有的,可资鉴别。

感冒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如何鉴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经蚊媒介传播,发生于夏秋季节。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自第4~10天,出现高热、抽风、嗜睡、昏迷、浅反射消失、肌张力增强、肢体痉挛、脑膜刺激症状及锥体束症状。这些特征性症状一旦出现,与感冒的鉴别并不困难。早期则需根据流行季节,提高警惕。


怎样治疗感冒?
西医治疗早期感冒的原则是对症治疗

感冒早期如有低热、头痛、四肢痛时使用解热镇痛药,最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其复方制剂。如有鼻塞、流涕(无发热,绿色浓痰)常使用含有马来酸氨苯那敏(扑尔敏)的复方制剂,也可用含有麻黄素的溶液或软膏点鼻。如有咽部疼痛或灼热感可含服各种清音利咽的口含片。如果出现咳嗽可加用止咳药,如: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等。如果有痰不易咳出则服用化痰药,如:溴己新(必嗽平)等。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流脓鼻涕、咳黄痰、体温升高就应当找医生进一步检查,决定是否加用抗菌素。
■中医的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
中医将感冒分为三类: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暑湿感冒。风寒感冒患者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咳嗽、咯痰清稀、舌质淡、舌苔薄白,治疗以辛温解表的中药为主,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风热感冒患者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口渴、鼻塞、流黄稠鼻涕、咽喉红肿疼痛、舌边红、舌苔薄黄,治疗以辛凉泻热的中药为主,如:银翘解毒颗粒、桑菊感冒冲剂等。暑湿感冒常病发于夏季,患者常见恶寒发热、腹部胀痛、呕吐腹泻,治疗以解表化湿的中药为主,如:藿香正气水

感冒有自愈趋向,病程大约7天左右,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感冒治疗着重于对症处理,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早日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非药物治疗应
卧床休息,保障足够睡眠,睡眠有天然杀伤感冒病毒的作用。
应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
在饮食上应进流质或半流质、清淡、高蛋白饮食,每天食物中至少包括两次水果和蔬菜,能够保证营养,提高免疫力。
并应戒烟、戒酒;
室内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注意通风;
同时减少外出及体力活动。
上述措施,可明显缩短病程,防止病情迁延,利于早日康复。

(2)药物治疗

①发热处理(见24问)。②对症治疗:若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流泪,可用1%麻黄素滴鼻,每次2~4滴,每日3次,并可口服克敏能10毫克,每晚1次或扑尔敏4~8毫克,每日3次。咽痛者可口含碘喉片,每次1~2片,每日3~4次,或含溶菌酶片,每次1~2片,每日4~6次。咳嗽频繁者,可服复方甘草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若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则可加用必嗽平,每次16毫克,每日3次;3%含胺棕色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若咳嗽剧烈,影响工作和休息时,可临时或短时口服磷酸可待因,每次30毫克。其它如感冒清热冲剂、速效感冒胶囊等也可部分缓解上述症状。③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每次100毫克,每日2次,常见副作用有精神不集中,出现幻觉、失眠、厌食及吞咽困难等,停药后上述症状便可消失;病毒唑:每次100~200 毫克,每日3次,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有效,但在动物实验中有致胎儿畸形作用,故孕妇禁用;病毒灵:每次100~200毫克,每日3次,对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均有效,常见副作用有胃肠不适、出汗、低血糖等,与扑尔敏、维生素C合用,可减轻上述副作用。


如何选择感冒药?
尽管不同的人患感冒时症状及其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感冒症状大抵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怕冷、全身肌肉关节痛;
(2)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流清鼻涕、鼻腔堵塞、咽部发痒、流泪、频频打喷嚏;
(3)咳嗽或有少量痰。
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治疗感冒的各种复方西药,尽管成分药名不同,但基本上是针对感冒时上述症状设计的,其成分包括以下几类:
(1)解热止痛药物:扑热息痛、阿斯匹林;
(2)减少毛细血管充血药物:伪麻黄碱、扑尔敏;
(3)止咳药:右美沙芬;
(4)防止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的药物:金刚烷胺。
上表是我们将临床常用抗感冒复方西药制剂归纳汇集在一起,供大家参考选用。

一.西药类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等。不良反应:久服可致肾损害,过量可致肝损害,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于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4.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痛经、牙痛、腰背痛及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较强的抗风湿、消炎镇痛作用,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及胃穿孔,溃疡病、精神病、癫痫、孕妇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一次。

6.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8.六神丸: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发热、疮、肿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儿童1岁一次1粒,4-8岁一次5粒,9-15岁一次6粒,孕妇忌用。

9.银翘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重型发热、轻度怕冷、头晕头痛、鼻塞咽痛、全身无力、口渴思饮。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儿1-2岁每次1片,3-9岁每次2片,9-15岁每次4片。

10.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轻度发热、怕冷、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剂服2丸,日服2次,片剂服6片,日服3次。

11.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烧,对一惊一乍、烦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据年龄每次服0.3克。

二.中药类

(1)感冒退热冲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草河车)适用于感冒有风热表现者,发热或不发热,伴头痛、咽痛口干、化验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均不高。可每日冲服3-4次,每次l袋。发热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后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牛蒡子、甘草、桔梗、钩藤、竹叶、荆芥、薄荷)适用于风热感冒,略有怕冷发热或不发热,鼻塞咽痛,头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3)银翘解毒片(豆豉、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脑、甘草、桔梗、板蓝根、竹叶)药物组成与感冒片近似,适应证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宁(荆芥、防风、紫苏、大青叶、四季青)适用于感冒有风寒表证者,有明显怕冷,或有发热,伴头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时茶(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叶、厚朴、桔梗、麦芽、苏叶)此系传统用治风寒感冒或有内伤积食挟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药汁宜多,服后最好盖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调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细辛、防风、荆芥)适用于寒感冒之头痛较重者,本药也可用于无感冒而头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7)银黄片(银花提取物、黄芩素)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也可用于丹毒、肠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8)抗炎灵(一见喜)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9)清热消炎片(蒲公英)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疮疖、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0)四季青片(四季青叶)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肠炎、外伤感染或疮疖。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上述药均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遇有易患咽炎、扁桃体炎者而对其中有耐药,则可更换便用,或联合二种药同服、以加强作用,为免碍胃,最好食后吞服。

感冒时为什么不能吸烟?
我们提倡戒烟,尤其在感冒期间应停止吸烟,是因为感冒时吸烟有下述危害:
(1)吸入的烟雾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临床症状加重,病程迁延;
(2)烟雾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它能改变鼻粘液浓度,使病毒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以致病变范围扩大;
(3)烟雾毒素可减缓鼻粘膜纤毛的蠕动速度,使鼻腔难以阻挡细菌、病毒及灰尘的侵入;
(4)吸入体内的烟雾,会降低白细胞的活动能力,使白细胞不能有效杀灭入侵病毒,抑制其活力。

感冒后免疫力可维持多久?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抵抗反应,这种抵抗反应就是免疫力。普通感冒后的免疫力,一般可维持1个月左右的时间,流行性感冒则可维持8~ 12个月。虽然感冒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力,但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故常常一种病毒感染痊愈后不久,又发生另一种病毒感染。因此,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能反复感冒。

哪些药物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通过药物对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从而使之获得一定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是医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途径。近年来,生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实践提示: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和核酪等药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中药黄芪、鸭跖草、玉屏风散等亦有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及流感的作用。同时,黄芪加干扰素预防感冒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低浓度干扰素的效果。
从感染病毒到临床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感冒患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感冒多数起病急,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1~2天后,由于炎症向咽、喉部位发展,会相继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痰少,为白色粘痰。
对症治疗
1.降温及镇静
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或口服阿司匹林每次5~lOmg/kg,或口服扑热息痛每次10~15mg/kg。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的同时应给予苯巴比妥以防止惊厥的发生。
2.鼻 塞
可在进食前或睡前用0.5%麻黄素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粘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三) 抗病毒药物
可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试用病毒唑(virazo1),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剂量每日10~15mg/kg,肌内或静脉给药。或用病毒唑片(2mg),7岁以下海2小时含服一片,每日6次,夜间停服,热退后改为每日4次,3~5日为一疗程。或试用0.5%病毒唑滴鼻,每1~2小时滴1次。有入主张用气雾给药。亦可用潘生丁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近年发现该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四) 控制细菌感染
病情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类或青霉素3~5天,若既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或明确为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则用青霉素7~10天或更长时间。


■防治普通感冒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打了流感(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疫苗就可预防感冒。流感疫苗是抵御流感病毒的疫苗,对预防普通感冒没有疗效。虽然二者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但是病原菌不同,临床症状有差别,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普通感冒全年均可发生,病例分布为散发性,早期一般不发热。流感常发生于秋末或冬季,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具有流行性,经空气飞沫传播,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发病的突出症状是起病急剧、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率高。

误区二:认为感冒后只要关闭门窗蒙头睡,捂一身大汗就可治疗。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出汗后身体似乎轻松一些,但并不能缩短病程,更不能痊愈。人患感冒时进食减少,体质较弱,如果大量出汗极易引起脱水和虚脱,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并应多喝白开水,以利于及时补充体液和排出体内毒素。

误区三:认为感冒时讲究忌口,不吃鸡蛋或牛奶等“发物”。感冒后会使人食欲减退,而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都会增加机体能量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