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处理器型号:附子临床应用集成(页 1) - 中医临床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7:37:34

附子临床应用集成

[原创]
附子辨
中医疗疾,素重胃气,并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今有医者,治病不顾胃气,一意戕伐,妄加“辩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证用药,在两可之间。更有甚者,非但于疾无益,且能增患。如其为胡姓之女性开一处方,服后出现呕吐、腹泻,询之于医,答曰 :乃附子之毒,缘其治未到家之故。其方:
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0g、茯苓30g、柴胡6g、当归10g、陈皮7g、甘草5g、枳壳7g、桔梗7g、麦冬13g、五味子5g、砂仁9g、知母10g、大腹皮30g、防己13g、附子7g、丹参30g、姜、枣
从上列处方分析,此患者当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水湿不运(虚肿),治当益气健脾、补中益气以助其运,其肿自消。其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而治之,本无过错,缘何而现呕吐、腹泻,且容辨之:
2.1  附子之毒    附子辛甘而热,有毒,有回阳救火、散寒除湿之能。用之得当,确能救生命于垂危。据考:附子之毒与其所含乌头碱有关,中毒一般先觉口唇、舌及肢体发麻,进而恶心、呕吐、烦燥不安,继之昏迷,四肢肌肉痉挛,呼吸急迫,肢冷脉弱,或心律不齐等。而该患者报药后仅现呕吐、腹泻,竟是附子之毒?
2.2  知母、防己误
补中益气汤本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元气失充而用之,最忌苦寒戕伐元阳之品、。而知母、防己二味皆苦寒之品,最易戕伐脾胃之阳气,用之不当,其害立显:
2.2.1  知母润阴降火、润燥除烦。《本草正义》有戒:“知母寒润,止治实火……正气不充,脾土不振,视之当鸩毒”。《本草逢源》亦谓:知母“脾胃虚弱人误服,令人作泻或减食,故虚损大忌”。此知母之害也。
2.2.2        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李杲云:“夫防己大能泄血中湿热,
通其滞塞,亦能泻大便,补阴泻阳……若夫饮食劳倦,阴虚生内热,元气谷食已亏,以防己泻大便,则重亡其血……”《本草求真》亦言:防己,“气味苦寒,药力迅猛,若非下焦血分实热实湿,及非二便不通,妄用此药投治,其失非轻,不可不知”。至此,防己之害甚明。
由此,药之害甚明。而医者妄言附子毒,实乃庸医之所为。庸医虽无能,然其最能于辨,故其为害亦最深矣!

 

 

附    子(《本经》)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临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徵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毒。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附子醋浸削,如小指,内耳中,去聋。去皮炮令拆,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开宝本草》:味辛、甘,大热,有大毒。疗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药类法象》: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以白术为佐,谓之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温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及治经闭。
《药性赋》:味辛,性热,有大毒。浮也,阳中阳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阳之厥逆。
《汤液本草》:气热味大辛,纯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通行诸经引用药。
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
《象》云: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白术为佐,名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湿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治经闭,慢火炮。
《珍》云:治脾湿肾寒。
《本草》云: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走,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利赤白,坚肌骨,强阴堕胎,为百药之长。
《液》云:入手少阴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附子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四逆也。
《本草》又云: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冬月采为附子,春月采为乌头。
《本草衍义补遗》:《衍义》论五等同一物,以形像命名而为用。
至哉,斯言犹有未善,仲景八味丸附子为少阴之向导,其补自是地黄,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误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可致远。亦若乌头、天雄,皆气壮形伟,可为下部药之佐。无人其害人之祸,相可用为治风之药,杀人多矣。治寒治风有必用者,予每以童便煮而浸之,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又堕胎为百药之长,慎之!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附子之辛温,固阳气而补胃。又云:湿
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又曰: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
洁古云:黑附子,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胸中寒甚。以白术为佐,谓之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治湿药中宜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及治经闭。《主治秘诀》云:性大热,味辛甘,气厚味薄。轻重得宜,可升可降,阳也。其用有三:去藏府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然不可多用。慢火炮制,去皮脐用。又云:附子,热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又云:非附子不能补下焦之阳虚。
《本草纲目》:乌附毒药,非危病不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其功甚捷。有人才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至八十余,康健倍常。宋《医说》载:赵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汤、吞硫黄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则倦弱不支,寿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此皆脏腑禀赋之偏,不可以常理概论也。又《琐碎录》言:滑台风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则弛气使然乐。
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性轻疏,温脾去风。若是寒疾,即用附子;若是风疾,即用川乌。一云:凡人中风,不可先用风药及乌、附。若先用气药,后用乌附乃宜也。又凡用乌、附,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气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饮,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
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仲景治寒疝内结,用蜜煎乌头。《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丹溪治疝气,用乌头、栀子,并热因寒用也。东垣治冯翰林侄阴盛格阳伤寒,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报半斤,得汗而愈,此则神圣之妙也。
〔附〕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乌〕助阳退阴,功同附子而稍缓。
《本草经疏》:附子全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而兼得乎天之热气,故其气味皆大辛大热,微兼甘苦而有大毒。气厚味薄,阳中之阴,降多升少,浮中沉无所不至。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三焦,兼入足少阴、太阴经。其性走而不守,得甘草则性缓,得肉桂则补命门。《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以此诸病,皆由风寒湿三邪客之所致也。邪客上焦则咳逆,邪客下焦则成踒辟,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此药性大热而善走,故亦善除风寒湿三邪,三邪祛则诸证自瘳矣。症坚积聚血瘕,皆血分虚寒,凝而不行所成,血得热则行,故能疗之。其主金疮,亦谓金疮为风寒所郁击,血瘀不活之证,而非血流不止之金疮也。《别录》又主腰脊风寒,脚气冷弱,心腹冷痛,及脾虚寒客中焦为霍乱,客下焦肝肾之分为转筋。借诸补气药则温中,补血药则强阴坚肌骨。火能消物,气性热极,入血善行,故善堕胎,为百药长。引参、术、黄芪、茯苓,则温暖脾胃,除脾湿,祛肾寒,补下焦阳虚。佐之以桂,则除脏腑沉寒,三焦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气虚经闭,补阳虚,散虚壅。亦可入足太阳、少阴,故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督脉夹脊而上,并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者,肾之府,故主之也。天雄、乌头、侧子,本是同生,第其形质有异,老嫩或殊,大热大毒则未始有别也。
简误:附子既禀地二之火气,兼得乎天之热气以生,是阴阳凑合,无非火热为性,气味皆然,毒可知已。论其性质之所能,乃是退阴寒,益阳火,兼除寒湿之要药;引补气血药入命门,益相火之上剂。若非阴寒寒湿,阳虚气弱之病,而误用之于阴虚内热,血液衰少,伤寒,温病,热病,阳厥等证,靡不立毙。谨列其害如下:医师司命,宜详玩而深鉴之,亦生人之大幸也。伤寒阳厥,其外证虽与阴厥相类,而其内实不相侔,何者?阳厥之病,若系伤寒温疫,其先必发热头疼口渴,其后虽头不疼而热已除,然必面赤颧红,二便不利,小水必赤,或短少,是其候也,此当下之病也。产后血虚,角弓反张,病名曰痉。痉者,劲也。是去血过多,阴气暴虚,阴虚生内热,热则生风,故外兼现乎风证,其实乃阴血不足无以荣养于筋所致,足厥阴肝家大虚之候。此宜益阴补血清热则愈也。故凡病人一见内热口干,咽干口渴,渴欲引饮,咳嗽多痰,烦躁,五心烦热,骨蒸劳热恶寒,阴虚内热外寒,虚火上攻齿痛,脾阴不足以致饮食无味,小便黄赤短涩及不利,大便不通或燥结,腹内觉热闷,喜饮冷浆及鲜果,畏火及日光,兼畏人声木声,虚阳易兴,梦泄不止。产后发热,产后血行不止,及恶疮臭秽,小产憎寒壮热中暑厥晕,阴虚头晕,中暑暴泄,利下如火,赤白滞下。小儿中暑,伤食作泄,小便短赤,口渴思饮。血虚腹痛,按之即止。火炎欲呕,外类反胃而恶热焦烦,得寒暂止。中热腹中绞痛。中暑霍乱吐泻,或干霍乱。或久疟寒热并盛。或赤白浊,赤白淋,尿血,便血,血崩,吐衄,齿衄,舌上出血。目昏,神短,耳鸣,盗汗。汗血,多汗恶热。老人精绝阳痿,少年纵欲伤情,以致阴精不守,精滑。脑漏。妇人血枯无子,血枯经闭。肾虚小便余沥,血虚大便燥结,阴虚口苦舌干。心经有热,梦寐纭。下部湿热,行履重滞,湿热痿痹,湿热作泄,湿热脚气。小儿急惊内热,痘疮干焦黑陷,痘疮火闭不出,痘疮皮薄娇红,痘疮因热咬牙,痘疮挟热下利,痘疮余毒生痈。中风僵仆不语,中风口眼歪斜,中风语言謇涩,中风半身不遂,中风痰多神昏。一切痈疽未溃,金疮失血发痉。血虚头痛,偏头风痛。上来内、外、男、妇、小儿共七十余症,病属阴虚及诸火热,无关阳弱,亦非阴寒,法所均忌。倘误犯之,轻变为重,重者必死,枉害人命,此药居多。临证施治,宜谨审之。世徒见其投之阳虚之候,肺肾本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而不知其用之阴虚如上诸病,亦复下咽莫救。故特深著其害,以其非尝试轻用之药也。业医君子,可不慎诸!
《本草蒙筌》:味辛、甘,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也。有大毒。系乌头傍出,故附子佥名。畏人参、黄芪、甘草,防风。恶蜈蚣,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而不守。凡和群家,可使通行诸经,以为引导佐使之剂也。除四肢厥逆,去五脏沉寒。噤闭牙关,末纳鹅管吹入;红突疔毒,末调酽醋涂消。口疮久不瘥,醋面和末贴脚底;脚气暴发肿。口疮久不瘥,醋面和末贴脚底;脚气暴发肿,醋汁搅末敷患间。漏疮锉片如钱,封口加艾可灸。暖脚膝健步,坚筋骨强阴。佐八味丸中,壮元阳益肾。非附子不能补下焦阳虚,故八味九加桂附,乃补肾经之阳;六味丸去桂附,盖补肾经阴也。丹溪谓:加为少阴向导,恐非是。君术附汤内,散寒湿温脾。阴经直中真寒,姜附汤煎可御。此须生用,不在制拘。助甘缓参芪成功,健润滞地黄建效。内伤热甚,速入勿疑。此药治外感证,非遍身凉,四肢厥者,不可僭用。经云:壮火食气故也。治内伤证,纵身热甚而气虚脉细者,正宜速入。经云:温能除大热是也。俗医不知、误为补剂。日相匀用,宁不杀人。孕妇忌煎,堕胎甚速。立春生者,乃谓乌头。气味制度,俱与附同。《本经》云: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忌豉汁,恶藜芦。反半夏栝蒌,暨贝母及蔹。白芨、白蔹。远志为使,诸经通行。理风痹,却风痰,散寒邪,除寒痛。破滞气积聚,去心下痞坚。亦能堕胎,孕妇切忌。煎膏名射罔须识,敷煎射禽兽即亡。倘误中人,甘草急嚼。蓝青萍草,亦可解之。
《本草乘雅》:附子、天雄、侧子,即乌头种子,奇生无偶者曰天雄,偶生旁立者曰附子,旁生支出者曰侧子。侧子青阳,附子显明,天雄巨阳耳。故附子司显明,主润宗筋,束骨而利机关也。显明阳虚,则宗筋纵,致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矣。并司宗气不会呼吸,为咳逆,及血失气帅,为症坚积聚者,莫不徭风寒寒湿为痹因,不能则为病热之为形证者也。设肺热叶焦,发为踒躄者,所当避忌。咳逆邪深,寒湿气死,机关已弛,坚凝固结者,匪此真火点化,未易开通耳。
青阳,少阳也;显明,阳明也;巨阳,太阳也。显明阳虚之踒躄,太阴阴虚之踒躄,差之毫厘,谬则千里。
《药性解》:黑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通行诸经。主六腑沉寒、三阳厥逆、症坚积聚、寒湿拘挛、霍乱转筋、足膝无力,堕胎甚速。地胆为使,恶蜈蚣,畏人参、甘草、黄芪、防风、黑豆。
按: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堕胎祛症积等症者。辛甘大热,能补命门衰败之火,以生脾土,故仲景四逆汤用以回肾气,理中汤用以补脾,八味丸用以补肾脾。譬如躁悍之将,善用之奏功甚捷,不善用之为害非轻。丹溪以为仲景取其行地黄之滞而不能有补,则古方用黑附一味,可以回阳,不补而能之乎。丹溪之言,于理未当。虽然,彼或鉴误用之弊,有激而发耳。如法制之,毒性尽去,且令下行。若痼冷阳脱,但微炮之。
《药鉴》:味辛性热,有大毒,气味俱厚,浮也,阳中之阴也。其
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附六腑之沉寒,补三阴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之向导,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人以为补,则误矣。血药用之,行经而能补血。气药用之,行经而能补气。非大虚寒之症,不可轻用。孕妇勿用。
《景岳全书》:气味辛甘,腌者大咸,性大热,阳中之阳也。有毒。畏人参、黄芪、甘草、黑豆、绿豆、犀角、童便、乌韭、防风。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除呕哕霍乱,反胃噎膈,心腹疼痛,胀满泻痢,肢体拘挛,寒邪湿气,胃寒蛔虫,寒痰寒疝,风湿麻痹,阴疽痈毒,久漏冷疮,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冗,所当急用。故虞抟曰: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吴绶曰: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脉沉细者,尤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而不敢用,真待阴极阳竭而用,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此二公之言,皆至言也,不可不察。惟孕忌服,下胎甚速。合葱涎塞耳,亦可治聋。
附子制法,稽之古者,则有单用童便煮者,用姜汁盐水者,有用甘草、黄连者,有数味皆兼而用者,其中宜否,最当详辨。夫附子之性热而刚急,走而不守,土人腌以重盐,故其味咸而性则降。今之所以用之者,正欲用其热性以回元阳,以补脾肾,以行参、芪、熟地等功,若制以黄连,则何以藉其回阳?若制盐水,则反以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则必不免于尿气,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气大虚者,极易呕哕,一闻其臭,便动恶心,是药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以达脾?惟是姜汁一制颇通,第其以辛助辛,似欠和平,若果直中阴寒等证,欲用其热,此法为良;至若常用而欲得其补性者,不必用此。
用甘草不拘,大约酌附子之多寡而用。其所以必用甘草者,盖以附子之性急,行甘草而后缓;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此无他,亦不过济之以仁而后成其勇耳。
又如药之性毒者,何可不避?即如《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故热者有热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可当,凡能病人者,无非毒也。即如家常茶饭,本皆养人之正味,其或过用误用,亦能毒人,而况以偏味偏性之药乎?但毒有大小,用有权宜,此不可不察耳。矧附子之性,虽云有毒,而实无大毒,但制得其法,用得其宜,何毒之有?今之人不知其妙,且并人参、熟地而俱畏之。夫人参、熟地、附子、大黄,实乃药中之四维,病而至于可畏,势非庸所济者,非此四物不可,设若逡巡,必误乃事。今人直至必不得已而后用附子,事已无济矣。事无济则反罪之,将附子诚废物乎?
嗟夫!人之所以生者,阳气耳,正气耳。人之所以死者,阴气耳,邪气耳。人参、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兵不可久用,故良将用于暂;乱不可忘治,故良相不可缺。矧夫附子虽烈,而其性扶阳,有非硝黄之比;硝、黄似缓,而其性阴泄,又非桂附可例。华元化曰: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内经》曰:门户不要,人履芒硝、大黄若坦途,视参、附、熟地为蛇蝎,愚耶?知耶?
《本草备要》:大燥回阳,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之风寒,同干姜、桂枝温经散寒发汗。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能引火下行。亦有津调贴足心者。入八味丸内,亦从地黄等补阴。治三阴伤寒,吴绶曰:附子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中寒夹阴,身虽大热,而脉沉细者;或厥阴腹痛,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东垣治阴盛格阳,伤寒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七八至,但按之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投半斤,得汗而愈,此神圣之妙也。中寒中风,卒中曰中,渐伤曰伤。轻为感冒,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气厥痰厥,虚寒而厥者宜之。如伤寒阳盛格阴,身冷脉伏,热厥似寒者,误投立毙,宜承气、白虎等汤。咳逆风寒。呕哕,胃寒。膈噎,膈噎,多由气血虚,胃冷、胃槁而成。饮可下而食不可下,槁在吸门,喉间之厌会也;食下胃脘痛,须臾吐出,槁在贲门,胃之上口也,此上焦,名噎;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门,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膈;朝食暮吐,槁在阑门,大小肠下口也,此下焦,名反胃。又有痰饮、食积、瘀血壅寒胃口者,如寒痰胃冷,则宜姜附参术;胃槁者当滋润,宜四物、牛羊乳,血瘀者加韭汁。当与韭汁、牛乳二条,参看论治。脾泄,命火不足。冷痢寒泻,霍乱转筋,脾虚寒客中焦为霍乱,寒客下焦肝肾为转筋。热霍乱者禁用。拘挛风痹,症瘕积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小儿慢惊,痘疮灰白,痈疽不敛,一切沉寒痼冷之证,经曰:阴盛生内寒,阳虚生外寒。助阳退阴,杀邪辟鬼,《本草》未载。通经堕胎。凡阴证用姜附,药宜冷服,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益盛;治之以热,则拒格不纳。用热药冷饮,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又有寒药热饮治热证者,此寒因热用,义亦相同也。经曰: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如用寒治热,用热治寒,此正治也;或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此反治也。经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盖借寒药热药为反佐,以作向导也,亦曰从治。王好古曰:用附子以补火,必防涸水。如阴虚之人,久服补阳之药,则虚阳益炽,真阴愈耗,精血日枯,而气无所附丽,遂成不救者多矣。生用发散,熟用峻补。赵嗣真曰: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四逆汤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其旨微矣。朱丹溪曰:乌附行经,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向导,后世因以为补药,误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其健悍走下,以行地黄之滞耳。相习用为风药及补药,杀人多矣。昂按:附子味甘气热,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回生起死,非此不为功,故仲景四逆、真武、白通诸汤多用之。其有功于生民甚大,况古人日用常方,用之最多,本非禁剂,丹溪乃仅以为行经之药,而行用作补药,多致杀人,言亦过矣。盖丹溪法重滋阴,故每訾阳药,亦其偏也。王节斋曰:气虚用四君子汤,血虚用四物汤,虚甚者俱宜加熟附。盖四君四物,平和宽缓之剂,须得附子健悍之性行之,方能成功。附子热药,本不可轻用,但当病,则虽暑热时用亦可用也。畏人参、黄芪、甘草、防风、犀角、绿豆、童便,反贝母、半夏、瓜蒌、白及、白蔹。中其毒者,黄连、犀角、甘草煎汤解之,黄土水亦可解。
《本经逢原》:附子气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暖脾胃而通膈噎,补命门而救阳虚,除心腹腰膝冷痛,开肢体痹湿痿弱,疗伤寒呃逆不止,主督脉脊强而厥,救寒疝引痛欲死,敛痈疽久溃不收,及小儿脾弱慢惊,并须制熟用之。附子为阴证要药,凡伤寒阴证厥逆,直中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热而脉沉细,或浮虚无力者,非此不治。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生附以峻温散之。《本经》治风寒咳逆,当是阴寒呃逆,亥豕之谬。详《本经》所主诸证,皆阴寒之邪,乘虚客犯所致。其主金疮者,是伤久气血虚寒,不能收敛,非血出不止之金疮也。《别录》又主腰脊风寒,脚气疼弱,心腹冷痛等病,总取温经散寒之力耳。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能,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培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然须并用生者,方得开通经络。若气虚热甚,宜少阴熟附,以行参、芪之力。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附子得干姜、炙甘草,名四逆汤,主少阴经寒证。得桂枝、甘草、姜、枣,名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侧。得白术、甘草、姜、枣,名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极。得麻黄、细辛,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发热脉沉。得大黄、芩、连,名附子泻心汤,治心下痞而恶寒汗出。得大黄、细辛,名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得参、术、苓、芍,名附子汤,治少阴病始得之,背恶寒。得茯苓、白术、芍药、生姜,名真武汤,治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自利。得干姜、葱白,名白通汤,治少阳病利下脉微,若厥逆无脉,干呕而烦,面色赤,加葱白以通阳气。此皆得配合之神妙,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间,生熟各随本方。赵嗣真云: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宜生宜熟,不出此中妙用也。至于崔氏八味丸,用为少阴向导,后世认为补药,误矣。东垣治阴盛格阳,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即散者,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半斤,服之得汗而愈。时珍云:阴寒在下,虚阳在上,治之以寒,则阴气愈盛;治之以热,则拒而不纳。热药冷服,下咽之后,冷性既消,热性便发,病气随愈,此热因寒用之法也。附子性沉着,温脾逐寒;乌头性升发,温脾去风。若寒疾即用附子,风疾即用乌头,二药俱走而不守,故堕胎为百药长。然妊娠脉弦发热,胎胀恶寒,小腹如扇,《金匮》用附子汤以安其胎,此神圣之妙用也。若伤寒发热头痛皆除,热传三阴而见厥逆脉沉。此厥深热深之候,证必先发热头痛,七八日或十余日后,而见厥冷脉沉。此为阳厥,大便必不泻而闭。及温疫热伏厥逆,与阴虚内热,火郁于内而恶寒者误用,不旋踵告变矣。附子乃退阴回阳必用之药,近世疑而不用,直待阴极阳竭,而用已迟矣。且夹阴头痛,足冷,上热下寒,阴邪内盛,阳气外衰,急需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救之?
《本草崇原》:附子禀雄壮之质,具温热之性,故有大毒。《本经》下品之药,大毒、有毒者居多,《素问》所谓毒药攻邪也。夫攻其邪而正气复,是攻之即所以补之。附子味辛性温,生于彰明赤水,是禀大热之气,而益太阳之标阳,助少阳之火热者也。太阳阳热之气,不循行于通体之皮毛,则有风寒咳逆之邪气。附子益太阳之标阳,故能治也。少阳火热之气,不游行于肌关之骨节,则有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之证。附子助少阳之火热,故能治也。症坚积聚,阳气虚而寒气内凝也。血瘕,乃阴血聚而为瘕。金疮,乃刀斧伤而溃烂。附子具温热之气,以散阴寒,禀阳火之气,以长肌肉,故皆治也。
凡人火气内衰,阳气外驰,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使神机上行而不下殒,环行而不外脱,治之于微,奏功颇易。奈世医不明医理,不识病机,必至脉脱厥冷,神去魄存,方谓宜用附子。夫附子治病者也,何能治命?甚至终身行医,而终身视附子为蛇蝎。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发狂,而九窍流血;服之必发火,而痈毒顿生;服之必内烂五脏,今年服之,明年毒发。嗟嗟!以若医而遇附子之证,何以治之。肯后利轻名而自谢不及乎?肯自居庸浅而荐贤以补救乎?必至今日药之,明目药之,神气已变,然后覆之,斯时虽有仙丹,莫之能救。贤者于此,或具热衷,不忍立而视其死,问投附子以救之,投之而效,功也。投之不效,亦非后人之过。前医唯恐后医奏功,只幸其死,死后推过,谓其死,由饮附子而死。噫,若医而有良心者乎,医不通经旨,牛马而襟裾,医云乎哉。
如用附子,本身有一两余者,方为有力。侧子分两须除去之,土人欲增分两,用木杯将侧子敲平于上,故连侧子重一两五六钱者,方好。土人又恐南方得种,生时以戎盐淹之,然后入杯敲平。是附子本无咸味,而以盐淹之,故咸也。制附子之法,以刀削去皮脐,剖作四块,切片,用滚水连泡二次,去盐味、毒味,晒半燥,于铜器内炒熟用之。盖上古司岁备物,火气司岁,则备温热之药。《经》曰:司岁备物,专精者也。非司岁备物,气散者也。后世不能如上古之预备,故有附子火炮之说。近世皆有童便煮之。乃因讹传讹,习焉不知其非耳。
《本草求真》:〔批〕补命火,逐冷厥。
附子专入命门。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苦干姜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吴缓曰:附子乃阴症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阴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症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故书皆载能治寒毒厥逆,书曰,阴阳不相顺接谓之厥。又曰,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血气败乱之谓也。凡厥有阳有阴,但察伤寒初起,头痛发热恶寒,后则四肢厥冷,乍温,大便燥实,谵语发渴,扬手掷足,不恶寒但恶热,脉来沉滑而数,重按有力,是为阳厥,宜用承气、白虎等汤以治。若初起并无身热头痛便恶寒,四肢厥逆,直过肘膝不温,唇与爪甲青黑,欲引衣踡卧,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谷,或凛凛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干呕呃逆,脉来沉细无力,方谓阴厥,宜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以治。呃逆呕哕,寒呃症不一端,有误服寒凉,水饮停心而致气逆而呃;有阳气衰微,内寒迫其相火上冲而呃;有偶食生冷,阳气不得舒发而呃;有阴寒直中于胃,而致气不克舒而呃;有吐利后,胃气虚寒而呃者。经曰:病深者必发哕,属于胃中虚寒者居多。膈噎脾泄,食至喉即返,是槁在于吸间厌会,其证谓噎;食下胃脘,须臾吐出,是槁在于贲门,胃之上口,其症谓膈;食下良久吐出,是槁在于幽门,胃之下口,其症谓之反胃。历考诸书,皆以噎膈为有火,反胃为无火,而士材又谓但察脉大有力,呕吐酸臭,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呕吐清水,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能合色脉,庶乎无误。汪昂云:脾泄命火不足。冷痢寒泻,霍乱转筋,拘挛风痹,症瘕积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小儿慢惊,痘疮灰白,痈疽不敛,皆属于寒者。其入补气药中,则追失散之元阳;入发散药中,则能开腠理以逐在之风寒;入温暖药内,则能以祛在里之寒湿。虞抟独书所云,入补血药,则能以滋不足之真阴,缘阴与阳相为依附,补阳即所以滋阴。若使水亏火盛,用以辛热纯阳,不更使火益盛而水益亏乎!好古曰:非身凉而四肢厥逆者,不可僭用服附子以补火,必防涸水。故崔氏八味丸中,用此为以为补阴向导,使阴从阳复。然丹溪谓其雄悍无补,而且杀人,其言似谬。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岁康健倍常。宋张杲《医说》载赵知府耽酒色,每日煎干姜熟附汤,吞硫黄金液丹百料,乃能健啖,否则倦弱不支,寿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者,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但阴极似阳,服之不宜热投。时珍曰: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气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饮,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火益,此反治之妙也。发散附子须生,如四逆汤,生附配干姜之类;用补附子宜熟,如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熟附配麻黄这类。

 

 

得配本草》:畏防风、甘草、人参、黄芪、黑豆、绿豆、童溲、犀角。恶蜈蚣,忌豉汁。
大辛大热,有大毒。入手少阴经,通行十二经络。主六腑沉寒,回三阴厥逆。雄壮悍烈之性,斩关夺门之气,非大寒直中阴经,及真阳虚散几脱,不宜轻用。
引补气药追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驱逐在之风寒;引温暖药祛除在里之冷湿。
得蜀椒、食盐,下达保命门。配干姜,治中寒昏困;配黑山栀,治寒疝诸痛;配生姜,
治肾厥头痛;配肉果粥丸,治脏寒脾泄;配白术,治寒湿;配半夏、生姜,治胃中冷痰;配泽泻、灯心,治小便虚闭;两尺脉沉者可用。配煅石膏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茶酒任下,治头痛。合荆芥,治产后瘛疭;生用为宜,若血虚生热,热生风者,投之立毙。合肉桂,补命门相火。
回阳,童便制;壮,面裹煨。亦是一法。或蜜灸用,或蜜煎用。
中其毒者,生甘草、犀角、川连,煎汤服之可解。
怪症:两足心凸肿,头黑硬如钉,胫骨生碎孔,骨髓流出不止,身发寒颤,但思吃酒,不想饮食,此肝肾冷热相吞也。用制附子研末调涂,内服韭子汤,效。
世人仅见阳虚无热者,投之有起死之功,而不知阴虚火动者,下咽无救死之法。何竟以附子为补剂,虚弱者非此不可。因见水亏火炎,滋阴多不见效,动以为寒凉伤胃。温补可除大热,必须参、附,然后见功。凉补既久,暂投一二,或者暂觉爽健,岂知内火一起,变害非常,即使复进凉补,求日前之安泰而不可得。又见伤寒阳证,时疫火证,大半手足厥逆,舌苔粉白,喜热饮,大恶寒凉,错认为内真寒、外假热,进附、桂以助命门之火,且曰浮游之火,附、桂引之,而火自归元。因之枉杀人命,不可胜指。
《神农本草经读》:《素问》谓以毒药攻邪,是回生妙手,后人立补养等法,是摩棱巧术,究竟攻其邪而正气复,是攻之所以补之也。
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上于焦也;“寒湿痿辟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邪气着于下焦筋骨也;“症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
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
又曰:附子主寒湿,诸家俱能解到,而仲景用之,则化而不可知之谓神,且夫人之所以生者,阳也,亡阳则死。亡字分二义,一无方切、音忘,逃也,即《春秋传》“出亡”之义也;一微夫切、音无,无也,《论语》“亡而为有”,《孟子》“问有余,曰亡矣”之义也。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如唐之幸蜀,仲景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为亡阳,如周之守府,仲景用通脉四逆汤、姜附汤以救之。且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少阴之神机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补虚;合苦淡之苓芍而温固,元妙不能尽述,按其立法,与《本经》之说不同,岂仲景之创建欤!然《本经》谓“气味辛温有大毒”七字,仲景即于此悟出附子之大功用,温得东方风木之气,而温之至则为热,《内经》所谓“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是也,辛为西方燥金之味,而辛之至则反润,《内经》所谓“辛以润之”是也。
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于无可加处则大毒,因“大毒”二字,知附子之温为至极。辛为至极也,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辛燥以祛除风湿也;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辛润以温补水脏也;若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加人尿猪胆汁,则取西方秋收之气,保复元阳,则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寒邪逆在上焦。温中,除中焦之寒。金疮,血肉得暖而合。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气凝结,血滞于中,得热乃行也。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此寒邪之在下焦筋骨间者。
凡有毒之药,性寒者少,性热者多。寒性和缓,热性峻速,入于血气之中,刚暴驳烈,性发不支,脏腑娇柔之物,岂能无害,故须审慎用之。但热之有毒者,速而易见;而寒之有毒者,缓而观察,尤所当慎也。
《本草新编》: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天雄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去四肢厥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夫附子,阳药也,以阳治阴,最为相宜,以阳治阳,自然相恶。阳主热,而阴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错误。惟阳似阴,而阴似阳,以假乱真,往往杀人,惨于刀刀也。我今辨阴阳寒热之殊,使用附子者尽生人,而不再误杀人也。阴热之症,乃肾水之耗,而肾守之火不能下安于肾宫,上冲于咽喉口齿之间,其舌必滑者也。论理大补其真阴之水,水旺而火又不归。然而,徒补其水,火虽少衰,终不能一时骤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大剂冷服,下喉而火即消,归下肾内,上焦之热,尽化为清凉矣,此用附子以治阴热之秘法也。阳热之症,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热胃中,发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谵语,手足反现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发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胎或红、或黄、或灰黑,必燥而峭,开裂成绫者也。论理不必从治,竟用三黄石膏直治其火,火泻而肾水不干,可免亡阳祸。然火过于旺盛,用大寒之药,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黄石膏汤中,以火从火,引苦寒之药下行,而不相背,热性过而寒性发,自能泻火邪于顷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阳热之秘法也。阴寒之病,乃寒邪直中于肾经,此伤寒之卒病也。肾受寒邪,命门之火自不能藏,欲遁出于躯壳之外,而寒乘胜追逐,犯于脾则腹痛,犯于肝乃胁痛,犯于心则心痛,或手足青者有之,或筋骨拘挛者有之,或呕或吐,或泻或利,甚则身青袋缩,死生悬于反掌,真危急存亡之秋也。探其舌必滑,急用附子二三钱、人参五六钱或一二两、白术一二两、干姜二钱,同煎服之,下喉而阳回寒散矣,此阴寒用附子之法有如此。阳寒之病,平素伤其脾胃之气,不能荣卫于一身,以致风寒但犯,发热恶寒,喜卧而不喜语言,喜静而不喜纷扰,与之饮食,又能知味,身虽热,而神思甚清,脉必细微,气必甚怯,此阳气不足,而邪乃中之也,其舌虽干而必滑,急用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治之,正气足而邪自散矣。温甘除大热,非此之谓欤。阳寒用附子之法,又如此。知此四治,触类旁通,断无误用之失矣。
或问附子有毒,用之得当,可以一服即回阳,有毒者固如是乎?附子之妙,正取其有毒也。斩关而入,夺门而进,非藉其刚烈之毒气,何能祛除阴寒之毒哉。夫天下至热者,阳毒也,至寒者,阴毒也。人感阴寒之气,往往至手足一身之青黑而死,正感阴毒之深也。阴毒非阳毒不能祛,而阳毒非附子不胜任。以毒治毒,而毒不留,故一祛寒而阳回,是附子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
或问附子入之于三生饮中,救中风之垂绝,何以必生用之乎?此实有妙义存焉。夫中风,非风也,乃气虚而痰塞于心中,故一时卒中,有似乎风之吹倒也。若作风治,十死九矣。必须用人参为君,附子为佐,加之生南星、生半夏、生姜,而后可以开其心窍,祛逐其痰涎,使死者重生也。世人皆以为人参之功也,苟非附子,何以推荡而奠宁哉?然此时用熟附子,正恐未必神效,往往有缓不济事之忧。必生用之者,取其无所牵制,则斩关突围而入,自能破劲敌于须臾也。药中用霸气而成功者,此类是欤。
或问参附汤之治阴寒直中,又救一时之垂绝者,何以又不用生附子耶?夫熟附子之治直中阴寒也,欲救其回阳也。阴寒入于至阴之肾中,祛命门之火出外,而不敢归宫,真火越出,而阴寒乘势祛逐,元阳几无可藏之地,此时而不大用人参,则元阳飞出于躯壳之外矣。然而徒用人参,不佐之以附子,则阴寒大盛,人参何能直入于腹中,以生元阳于无何有之乡?既用附子,而不制其猛悍之气,则过逐阴寒,一往不顾,未必乘胜长驱,随阴寒而尽散热,必元阳无可归,而气又遽亡。故必须用熟者,同入于人参之中,既能逐阴寒之外出,又且引元阳之内归,得附子之益,去附子之损,所谓大勇而成其大仁也。
或问附子阳药,宜随阳药以祛除,何以偏用之阴药以滋补乎?盖附子大热之品也,入于阳药之中者,所以救一时之急;入于阴药之中者,所以治久滞之疴。凡阳虚之症,宜用阳药救之,故附子可多用以出奇;阴虚之病,宜用阳药养之,故附子可少用以济胜。阳得阴而功速,阴得阳而功迟,各有妙用也。
或疑附子之功,有以少而成功者,又是何故?夫急症宜多,而缓症宜少,此用附子之法也。但古人有用附子止一片而成功,非藉其斩关夺门之神也。盖附子无经不达,得其气而不必得其味,入于经而不必留于脏,转能补气以生气,助补血而生血,而不至有增火增热之虞,反成其健土关胃之效也。
或问附子何以必得人参以成功,岂他药独不可制之乎?夫人参得附子则直前,无坚不破;附子得人参则功成,血脉不伤。至于他药,未尝不可兼投。然终不知人参与附子,实有水乳之合也。
或问缪仲醇论附子之害,其言又可采否?噫!仲醇之心则仁矣,而论证尚未尽善也。如言外寒,脾阴不足,以致饮食无味,喜饮冷浆及鲜果,血虚腹痛,按之即止,火炎欲呕,或干霍乱,或大疟寒热并盛,老人精绝,阳痿,少年纵欲伤精,阴精不守,精滑,脑漏,妇人血枯无子,血枯经闭,肾虚小便余沥,梦寐纷纭,行履重滞,痹症,中风僵仆不语,中风口眼歪斜,中风言语蹇涩,中风半身不遂,中风痰多神昏,阴症痈疽未溃,其三十一症,皆必须附子,十补阴,三补阳,始能夺命奏功。仲醇一概戒人勿用,庸医执滞不通,坚信不用附子以回阳,又何以生阴以续命乎?虽仲醇过于谨慎,与其乱用杀人于顷刻,不若烦用以听其自生。然病实可生,任其悠忽,因循失救,而奄奄坐已,又行医之过也。铎所以将仲醇所忌七十二症之中,摘其宜用附子者,而出之,以亦其救病之延生,勿坐视听死也。
或问缪仲醇之过慎,未必非全生之道,吾子以其所忌者,摘出以交之,必自万一杀人,
过不在子乎?嗟乎!仲醇之所慎者,正病所不必真者也。岂独不必慎,实症之不可慎者也。宜慎而不慎,与不可慎而又慎者,非至中之道也。
《本草分经》:辛、甘,大热,纯阳。其性浮多沉少,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失散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治督脉为病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生用发散,熟用峻补。误服祸不旋踵。中其毒者,黄连、犀角、甘草煎汤解之。或用澄清黄土水亦可。
天雄,附子细长者为天雄。大燥回阳,补下焦肾命阳虚,逐风寒湿。为风家主药。发汗,又止阴汗。
《本草思辨录》:邹氏论附子天雄乌头之性用颇精,为节5其说曰:乌头,老阴之生育已竟者也;天雄,孤阳之不能生育者也;附子,即乌头天雄之种,含阴包阳者也。老阴生育已竟者,其中空,以气为用;孤阳不能生育者,其中实,以精为用。气主发散,精主敛藏。发散者能外达腠理,敛藏者能内入筋骨。附子则兼备二气,内充实,外强健,且其物不假系属,以气相贯而生,故上下里无乎不到。惟其中蓄二物之精,斯能兼擅二物之长,其用较二物为广尔。
《本经》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后世缘此多以为治风之药,其实经文深奥,义别有在也。夫风有伤与中之分,伤者伤于营卫,中者中于经络脏腑。伤营卫者,寒郁于而易化热,
宜麻桂决不宜附子;中经络脏腑者,寒根于里而阳本虚,用麻桂又贵用附子。附子非风药,而《本经》之主风寒,盖指中风之风寒言,非指伤风之风寒言也。
《外台》谓中风多从热起,故中风有寒亦有热。风引汤治热之方也,热不用附子,固不待言。小续命治寒之方也,若附子即以驱风,何以附子外不少风药?其有附子无风药,如《近效》术附汤治风虚者有之,未闻能散外入之邪风也。
邹氏谓附子之治风寒,是阳气不荣,风寒侵侮,阳振而风寒自退。似非不知附子治风寒之理者。乃又谓仲圣用生附子之方,皆兼有证,而其所引白通汤、附子汤,则并无未解之邪。夫白通所以用葱白者,用少阴下利一往不返,失地道上行之德,葱白能入少阴而升之,非以汗。附子汤证,是少阴受寒,而阳气不能四周。何尝有风,脉沉固不当汗,且其主诠以参术之补,芒芍之降,又岂足胜解之任。至仲圣附子用生,非属汗后,即是下利脉沉,汗后宜补阳,下利脉沉宜挽其气,生用自胜熟用,此仲圣生用之意也。
或难予曰:恶风加附子,越婢汤非明证乎?何说之〖HT5”,6SS〗亻〖KG-*2〗真〖HT〗也!曰:大青龙汗出恶风者不可服,越婢汤加附子,则证为汗出恶风,若附子又从而汗之,独不畏厥逆筋惕肉耶?盖加附子正以其汗出。赵氏云:恶风者阳虚,故加附子以入阳。然则舍附子则有亡阳之祸,岂果为驱风哉?
用附子于中风风寒,原可不过分,故三生饮无风药,以阳气一充而邪即自消也。若他风寒证,则定须分治。邹氏亦颇以附子与药对举,暗中逗出,足见附子外尚有药,其所引桂枝加附子汤等八方皆是也。惟其中桂枝附子、白术附子、甘草附子,则为治风湿之方;桂甘姜枣麻辛附子,则为治气分之方。夫风为阳邪,附子阳药,以其人阳虚而寒重,非扶阳则风不能以徒驱,故扶阳与驱风并行。寒为阴邪,湿亦为阴邪,风湿之风,与伤风之风,亦致不同,非阳虚不尔,故亦需附子。气分者,水寒之气,结于心下,证由少阴阳虚而来。故麻辛附子,温少阴而发汗;桂甘姜枣,化上焦之阳而开结,此从解。枳术汤则从中泄,病同而治不同。水饮所作四字,赵氏本上下条皆有之,极是。又麻黄附子汤,以麻黄发而少阴脉沉用之,正赖有附子温少阴也,否则脉沉无发汗之理矣。
附子为温少阴专药,凡少阴病之宜温者,固取效甚捷。然如理中汤治腹满,黄土汤治下血,附子泻心汤治心痞,甚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如此之类,亦无往不利。惟其挟纯阳之性,奋至大之力,而阴寒遇之辄解,无他道也。
天雄,仲圣惟天雄散一方,附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不言所主何病。按此与上节离合之间,必有窜乱,今细绎其文,自夫失精家至为清谷亡血失精,当是以天雄散主之,下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正为合宜。何以言之?两方于失精家原可通用。但脉为极虚芤迟,证见清谷亡血失精,则已肾损及脾,不补脾则生精之源绝。故白术用至八两,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种种肾病,自非他补肾药所能胜任,故选用精气充实不外泄之天雄,而以天雄名方。至其佐使之桂枝龙骨,尤微妙难言。桂枝汤桂枝只三两,而此乃倍之,欲其于太阳之经腑俱到以化气。其证阴既下泄,阳自不浮,而脾肾咸虚之阳,不当潜以咸寒之牡蛎;得龙骨,则引火归土而亦不损其阳。且桂枝辅天雄则固肾涩精,辅白术则入脾胃土;龙骨辅天雄则固肾涩精,辅白术则固脾祛湿。以天雄散隶于是证,义实至精至确。若脉得诸芤动微紧,虽天雄散亦可服,要不如桂枝加龙骨牡蛎为尤中窾。盖脉芤动为阳,微紧为阴,阴阳气争则里失和。治之以此汤,桂枝生姜甘枣为阳,芍药为阴;龙骨为阳,牡蛎为阴;于祛邪涩精之中,有里相得阴阳互维之妙。此二方是于小建中汤肾气丸外,又别出良法者。就天雄散思之,则天雄所谓孤阳不能生育,其中实以精为用者,不于此可见其概也乎?

【现代药理研究】

1.  附子有明显的强心和升高血压作用,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收缩幅度,加快收缩频率,并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作用。
2.  附子可扩张外周血管,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
3.  附子有抗炎作用。
4.  附子有镇静、镇痛作用,可抑制寒冷情况下的体温下降甚至可使下降的体温恢复,对电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的收缩呈明显抑制作用。
5.  附子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6.  附子能促进血小板聚集,抑制细胞稳定化作用及蛋白质变性。
7.  附子有抗溃疡及增强通便作用。
8.  附子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
9.  附子能刺激局部皮肤、粘膜和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产生瘙痒与灼热感,继而产生麻醉感,丧失知觉,有一定的局麻作用。
10.  附子所含的去甲乌药碱成分能明显降低家兔肾血流量,使尿中钠排泄减少,而对尿量和钾的排泄无明显影响。
11.        附子中的乌头碱对依赖钙调蛋白的环核甙酸磷酸二酯酶有拮抗作用。

 

 

[size=4][color=Red]附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用?为什么他能成为扶阳的第一品药?[/color]这个是有原因的。大家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个原因,必须对附子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color=Red]附子怎么种的,怎么收的,怎么炮制?大家知道药材讲究道地,那附子的道在哪里呢?附子的地在哪里呀?[/color]附子的地就在四川,更具体一点就在四川的江油。产在这个地方的附子才叫的“地道”药材。
[color=Red]为什么“姜附”先生出在四川?为什么“火神”出在四川?为什么扶阳学派要从这里发源?[/color]这些看起来是偶然地东西,其实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这恐怕叫做得天独厚,或这是得地独厚。因为扶阳“第一药”,也就是“火神”所用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药就是在这里产植的。
[color=Red]那么附子的道呢?[/color]这个道就是讲附子的种收。附子移苗的时间是冬至,收成的时间是夏至。大家知道冬至到夏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冬至是一阳生,一阳来夏之际,冬至到夏至这个阶段是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完全体现了“以火立极”、“以火消阴”的真义。附子的种收正是禀受了这样一个“立极之气”,所以附子的温热不是凭空来得,他作为扶阳的第一要药也不是凭空来得。这跟天道的运行有决定的关系。而附子为什么非要在江油这个地方才算是得地呢?大家可以思考。四川江油位处西南,是坤土最厚的地方,而土是能够藏火的,就是能够完完全全把天道所给的阳气,聚集到附子里面,从而使附子有这样一个雄厚的热量。这是我们从药物的角度对附子的一个大致了解。

大家都知道张仲景用附子的方子很多,有的方子是用生附子,但也有用炮附子的。了解附子的炮制,对我们认识附子是很有好处的,现在附子基本都是制附子,很少有用生附子的机会了。
[color=Red]那么古法是怎么炮制的呢?[/color]四川有一个地方叫自贡,也叫盐都,产盐的地方。过去,取盐就像是打井钻石油一样,把原盐从井里抽上来,然后用锅来熬制,熬制的结果是分成两个东西。那两个呢?一个叫盐,一个叫胆巴。两个东西分出来了,盐是属于阳的。胆巴就是属于阴的。四川人喜欢吃豆花,那么豆花是用什么点成的呢?就用胆巴水。如果豆浆熬了以后不放胆巴,它就始终是水,一将胆巴放进去,豆花就成形了。《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生活中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为什么这个放下去,它的形就出来了?这就是“阳化气,阴成形”。那么附子为什么要用这个法去制呢?也是很有意思的。这样一个纯阳的东西,要用一个至阴的东西来制,所以阴阳这个东西很是奥妙,古人怎么就能想到这个上面去,我们可以吗?恐怕是八辈子也想不到这个上面来。所以,对于古人的很多东西,惟有赞叹,惟有恭恭敬敬地去学习,去体悟,去信守奉行。这是附子在炮制法上用到的东西,了解这些可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地去认识附子的性味功用。

附子的炮制,过去要九蒸九浸,蒸了以后用胆巴水泡,泡了以后用长流水冲洗,现在没有了,现在的制法不是这种制法,这对于附子的功用是有很大影响的。

下面谈一谈附子的毒性问题,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它的毒性,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color=Red]毒是什么?古人怎么去认识这个毒?[/color]
我们从《素问·异法方宜论》可以看到:“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为什么毒药从西方来?以毒药多辛味也。我们看一看有毒的药,它们的味多数为辛味,这就知道《内经》讲“从西方来”是讲的这个因素,而不一定是地域上的西方。附子辛热,半夏辛热,半夏辛平,吴萸也是辛味,包括最厉害的砒霜,也是辛热。也就是说多数有毒的药,味都是辛。再看《周礼·天官医师》曰:“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古时候的医师是做什么事的呢?是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这说明古人对药的毒性问题是有明确认识的。老百姓也讲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不要光盯着附子,我们所用的都是毒药,用得好就治病,用不好就害人,没有中间的路可走。另外,《周易》在师挂里面讲“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对这个“毒”我们就要活看了,这个“毒”不是毒药的毒,而是另外一个“毒”,是督导的“督”。
[color=Red]为什么附子能够引补气药入十二经,追复失散的元阳;有能够与补血药修补真阴;又能够与发散药驱除腠理的寒;又能够与温热药温补下元等等?[/color]
这些都与它的“毒”性相关。我们再看陈修园著的《神农本草经读》,他谈到:“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至无可加处则大毒。”这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之句,物性的偏寒、偏温、偏热、偏凉,这叫毒。偏得小的是小毒,偏至无可加处是大毒。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附子是回阳的第一品药,为什么附子是救命的第一要药,就是因为它有大毒,因为它偏到了无可加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生命的问题,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从健康到疾病是一种偏,而从生到死,是不是一种无可加处的大偏呢?人在将死的时候,再偏一步,在前走一步就是鬼门关了。所以生死是人生最大的偏。人从正常的生到接近死的状态,可谓是偏到极处了,怎么样把这个偏到极处的状态拉回来?也就是怎么样“起死回生”呢?惟一的方法是用一个同样具有极偏之性的,但是方向相反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这个极偏的状态拉回到正常的生命态。这种生命态,《内经》就称之为“平”。所以《内经》治病讲究“以平为期”。治疗好不好,痊愈没有,怎么断定呢?就看它平不平。由此可见,附子的这个偏性,这个毒,正是它救命回阳之所在。为什么大米回不了阳?大米它不偏,它平。为什么茯苓没有这个作用呢?茯苓也是甘平。所以对附子的毒性我们要很好的加以应用。我们用附子,用在什么地方,目的是什么,要搞清楚。有时候就是要用它的偏性,比如寒证就是一个偏,就必须要用热药,这个是必须认识的。我们这样认识附子的毒性以后,对附子的应用,也就不会心存疑惑,或者心存恐惧了。刚刚我们谈到附子的炮制,现在附子的炮制非常令人沮丧,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用蒸法,蒸是不跟水接触,它就不会水解。现在附子的炮制是直接用水煮,它已经煮过几道了,才成为我们见到的附子,所以附子的偏性、附子的功效实际上已经大大的打折扣,它的“毒性”已经很小了。

[color=Red]附子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煎煮方法[/color]。
按照《伤寒论》用附子,都没有先煎,山西的李可老中医,也不取先煎。但是我的用法是一律先煎,就是附片先煎两小时,这两个小时是从煮开后计时,两小时以后用筷子夹起附片尝一尝,不麻嘴了,就可以放其他药,一般再煎半小时就可以了。水要一次性加够,病人实在掌握不了火候,水少了,怎么办?一定要加开水,这是头煎。第二煎也是开后半个小时,第三煎同第二煎。一般将三道药混合起来分三次服,但一定要温服。这个是煎煮的方法。
附子的运用除了把握上面这些,忌口也是保证疗效的一个不可少的因素,按照卢门的规矩,服温热药一定是要忌口,忌口有两方面,(1),绝对禁忌生冷寒凉,因为附子类药物是扶阳的,所以一切损阳的因素都要把它拿掉,这才能保证疗效;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忌辛燥,为什么辛温扶阳还要忌辛燥呢?这一点也许不容易理解。这里做个比喻 ,附子等辛温扶阳就像汽油一样,它就是动力之源。但是如果你吃了辛燥的东西、煎炒的东西,那就像丢了一个火星到油里面,油马上就会燃起来,就会引起上火,所以辛燥的也要忌。


 

 

附子十二首


此文摘自《危症难病倚附子》之金希聪
刑斌先生的书



附子十二首
其一
当今论附问谁公,噩噩陈言袭旧风。
献可一家言肾气,长沙双向寓天功。
欲除上下千年弊,须识阴阳两极通。
无限春光红杏圃,几时更看九州同。

其二
附子泻心四逆汤,一寒一热有文章。
不同场合不同效,相反关键相反方。
谁识升降还燥润,安知收散更温凉。
劝君慧眼看奇用,附子长沙险出长。

其三
附子千金消渴施,淘金金匮子和随。
尿崩口渴功尤速,气陷屎频功不迟。
元素引经开后世,大观止血法前医。
劝君努力新用途,阳证堪施阴证宜。

其四
附子日煎一两汤,饮投无病亦无妨。
阴阳偏胜效勘试,水火失调功不忘。
年少遗尿逢妙药,力疲痊夏遇良方。
劝君打破常规用,此物多能应发扬。

其五
附子类推道可追,花溪详释引经辞。
三阳厥逆三阴施,十指酸麻十趾宜。
尿少尿多皆足取,梦交梦魇尽勘施。
劝君杂病留心用,普济溲频白浊医。

其六
附子橘黄言解热,思恭非热语非虚。
每堪入补为常药,可叹无思反畏途。
降逆合姜名已著,斩关多命力可殊。
劝君寒热随君用,热也可施寒也施。

其七
附子偏宜治躁狂,丹参相配更相须。
头风屡发功堪见,尿意频繁力足除。
贪食大施能有效,乏饥长服可无虞。
劝君多面去试用,尿至屎随效不虚。

其八
附子高风系我思,四肢风痱早投宜。
眼眶掺痛服须久,口眼歪斜施莫迟。
识破玄机明本性,去除雕饰见天姿。
劝君大胆日常用,亲自多尝贵自知。

其九
附子偏阳半壁雄,一朝仗义喜成功。
镇阳堪于回阳共,降气相随意气同。
莫怪不识相反性,须教了解必从风。
劝君取胜巧其用,恐热名家自古空。

其十
附子飘零减却春,如何妙用效如神。
抑强扶弱力除病,补火偏阳书压人。
盛夏施方堪作伴,隆冬用药可相亲。
劝君多算深其用,莫道权威尽识真。

十一
附子辉联星夏珠,千年偏见必须除。
本经治病雏形俱,正传忠言识力殊。
四美依依成至友,一心耿耿保灵枢。
劝君步步为营用,附子踯躅仲景虚。

十二
无限风光附子汤,药同病反岂专阳。
多因阻碍难寻路,大胆翻腾必拆墙。
不复论功严律戒,应知开秘识沧桑。
科研逢盛花争艳,真理无私道可彰。

 

 

天惠[字伯文,号回光,亦名杨集,北宋郪县(今四川三台)人。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在四川地区作小官。徽宗时上书言事,后入“元佑党籍”。崇宁三年(1104年)七月免官后便寄居郫县。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令时,他对当地附子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撰写了[color=Red]《彰明附子记》,[/color]详载了彰明特产药物附子的栽种面积、产量、栽培方法、生长采收情况、品种及质地区别等,是研究川产药材的一篇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药史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

  1944年生,(何绍奇教授已於2005/07在香港逝世)四川梓潼县人。198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医研究生班。主要著作有《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现代中医内科学》(主编)、《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等。1994年应荷兰欧洲中医进修培训中心之聘,任该中心教授,荷兰中医学会学术部专家、神州医药中心阿姆斯特丹门诊部主任。1997年回国后以读书、看病、著述自娱。2000年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最近应邀为本报《绍奇谈医》专栏作家。就在6月30日,何绍奇还在南通市参加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会,仅过七天,何绍奇英年早逝,是中国中医药界的巨大损失。  据其侄女闫翔介绍,何绍奇祖籍江油,在家排行老十。由于父母早逝,50年代末投奔于梓潼县医院工作的四哥、四嫂。闫翔认识何绍奇是七十年代初,那时闫翔读小学,何绍奇在梓潼县宝石公社医院工作,星期天、节假日回县城住在四哥家。
其实,何绍奇当时的学历也仅仅是初中毕业,但他博览群书、雄辞弘辩、警世名言不绝于口,已是梓潼县小有名气的诗人。
何绍奇一直潜心中医药学研究,早在60年代,就是蒲辅周、岳美中、朱良春老一代中医药学家的弟子。1978年,何绍奇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当时他经济情况非常窘迫,工作环境也很糟糕。当获知中国中医研究院恢复招考首届研究生时,已开考在即。只有初中学历的何绍奇,决定背水一战,戴着四哥腕上摘下的手,匆匆赶到北京。考卷中,一篇仅98字的论文,令所有专家折服,结果蟾宫折桂,名列榜首。当时,《光明日报》对这次考试曾予以报道,称金榜状元是一名四川梓潼籍考生。闫翔当时读高中,在老师家看到这一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这状元是何绍奇无疑,他总算走出困境。录取时,何绍奇的报考资格问题,还惊动了时任中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曾在绵阳工作过、惜才如命的张黎群同志。考取研究生后,何绍奇师从岳美中、方药中、任应秋、刘渡舟等先辈,用功更勤,学问日进。当年寒假,因经济窘困,未归四川梓潼探亲。感触颇深,大年三十赋诗言志:“同窗好友各西东,我无川资怨命穷,读书读到人静后,一觉醒来太阳红”。何绍奇以读书为乐的高尚情趣,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跃然字里行间。何绍奇这首诗被一记者写成了“内参”,送阅数位领导。之后,何绍奇当时的知青妻子返城安排了工作,女儿也有了户口。何绍奇尊师重道也是佳话流传。那是一寒冷冬天,大雪纷飞,何绍奇前往任应秋先生寓所求教,时值先生午眠休息,何绍奇恭候门外,即景生情,口占一绝:“早从兰台识明师,所惜无缘拜见迟,虽是千百年前事,程门立到雪消时”。任应秋先生堪称医界程颐,何绍奇也可比当年的杨时。这段医林佳话,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流传甚广。何绍奇具有诗人的气质,学者的风范,他精通经典,涉猎诸家,其采撷之富、钻研之深、罕见其匹;他医学著作颇丰,临床功力深厚;他讲学论道,纵横捭阖,点评诸家之得失,探析学术之源流,无不淋漓酣畅,切中肯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何绍奇为医为文的真实写照。在何绍奇的患者中,既有达官显贵,更有无数平民百姓。他对待患者从不分高低贵贱,总是不知疲倦地为患者细心把脉,认真处方,大刀阔斧立法用药。何绍奇每次回绵,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求医者,他总是来者不拒,悯人悲天,救赎病人。记得2003年8月中旬,何绍奇回绵,那天,闫翔为何绍奇接风,用过晚餐,返回闫翔住所小区门口时,遇一同事,他儿子重感冒,发高烧,很着急。何绍奇当即看病处方,是夜病人喝药三次,次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可谓药到病除、效如桴鼓。事后同事告诉闫翔,他那晚就是在小区门口专等名震医坛的何大夫,果然不同凡响。
梓潼自古出名医!何绍奇这位从梓潼走出去的国医状元,过早地、匆匆地离开了我们,带走了他的满腹经纶,高超医术,卓越才智,锦绣文章;也带走了他的爽朗笑声,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



  国医状元论附子为百病之长    (一)

    儿时上学住校,周末步行30多里回家。时值盛夏,见路边有不知其名的“庄稼”,长势甚好,叶如艾,呈剑齿状,质厚,墨绿色,泛油光。询之,才知为中药附子。后来,每到附子采挖之时,经济拮据的邻里人家便将一袋袋的附子拎回家,浸洗削皮切片,以获得一点加工费。不过活得快点干,因为新鲜附子易烂,只有浸在卤碱水中始不烂。那些天,全县所有的汽车都要赶去盐都自贡拉卤碱。我作医生后,曾数至大乘寺附近的附子厂考察,亲见了附子加工的全过程。江油为附子之乡,至今街上还设店卖附子,11kg,色如冰糖,谓是上品,用以馈赠亲友。我小时侯身体弱,尿床,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附子炖狗肉,这时,父亲就带我去他朋友家喝狗肉附子汤。在我印象里,附子和土豆的味道差不多,久煮之后,嚼着面面的,大概1碗4-5片,约1两左右。一次,我在上海拜访姜春华先生,他问我:你们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是真的吗?我说我就吃过,姜老为之咋舌。

    (二)

    [color=DarkRed]善用附子者莫过于四川医生[/color]。明代泸州人韩飞霞在《医通》中说:“[color=Blue]附子回阳,霸功赫[/color][color=Navy]奕[/color]”,但尚不以善用附子著称。清同治年间,邛崃郑钦安在成都开创了“[color=Magenta]火神[/color][color=Magenta]派[/color]”,观其治病,恒以阴阳为纲,[color=Red]阴证则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color]。光绪时复有罗定昌者,其治热病发热谵语,舌生芒刺,烦躁不便,而脉尺寸俱无,即用承气加附子。说非用附子治病,而是借其热直达少阴耳。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color=Red]吴佩衡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color]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color=Red]祝味菊东去上海,当时沪上几无不知“祝附子[/color]”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说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章次公先生于此十分心折,说他治病“心狠手辣”。名医徐小圃的两个儿子俱死于热病,小儿子又病热,几至不救,祝以附子起之。今[color=Red]沪上徐氏儿科仍以用附子见长[/color],即祝公昔年所教也。[color=Red]祝味菊誉附子为“百病之长[/color]”,其用附子有每剂3、4两的。[color=Red]华阳刘民叔[/color]悬壶于上海,高僧惠宗病胃癌,吐血不止,刘力阻西医输血,以大剂干姜附子佐甘草、灶心黄土、花蕊石、云南白药、阿胶,三帖而血全止。[color=Red]近贤重庆龚志贤[/color]、[color=Red]成都戴云波[/color]诸先生,治风寒湿痹,附子都用60g以上,其中戴氏所拟乌附麻辛姜桂草汤为治痹名方。有一年,四川医生带着计算机痹证软件到北京义诊,处方用附子30g,川乌30g。竟无人敢服用,中医界攻讥者亦复不少,不几天即门可罗雀,铩羽而归。

    (三)

    [color=Blue]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其性刚雄,温五脏之阳[/color]。 心功能不全多见于肺原性心脏病、2 风湿性心脏病、3冠心病等疾病,大率以心阳虚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证见心悸怔忡,汗出肢冷,喘促,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紫绀,胸闷腹胀,下肢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胸、腹水,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或结代,舌淡苔白者,常用参附汤、真武汤、桂枝茯苓丸、防己黄芪汤四方合方,收效甚速。我曾在某部队医院会诊一风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剂即效,再剂即可下床活动。韩飞霞说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合用于心衰,则相得益彰。心衰之重者,,则非伍用干姜不可,或干姜、生姜同用,附子无姜不热,附子配干姜、甘草则仲景之四逆汤也,用于心衰之吐利不止,有回阳返本,起死回生之功;阳衰而阴竭者,合生脉饮阴阳两补。章次公先生治疗心衰尝用[color=Blue]《冯氏锦囊》的全真一气汤[/color],即参、附合麦冬、五味子、熟地、白术、怀牛膝。附子温肾阳,李时珍说附子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color=Blue]本草正义》说附子“达下元而温痼冷[/color]”,举凡肾阳不足,证见畏寒肢冷、尿频、口渴、不食,下利滑脱不禁,腰痛,阳痿、痛经诸证,皆可用附子

[color=Blue]命火式微,火不暖土[/color],常用右归丸;
脾肾两虚可用附子配炒山药、人参、白术;
虚寒痛经,常用小温经汤(附子、当归);
消渴晚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时,渴极而凉润生津不效者,可用附子、肉桂。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以釜盖之干润作喻:“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盖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可润也”。至于肾阳衰惫,不能化气行水之水肿,则非真武汤不可为功。《珍珠囊》说附子“温暖脾胃”,脾阳伤而下利不止,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脉沉迟者,理中汤加附子,即附子理中汤。我年轻时在农村作医生,经常遇到前来求救的因剧烈吐泻而亡阳的孩子,急用大剂附子配人参、干姜、干草、龙骨、牡蛎回阳固脱救逆,多能挽回。有一左姓老人,寒邪直中三阴,吐泻不已,神昏烦躁,扬手掷足,郑声喃喃,人或疑为阳证议用清下,我力阻之,盖六脉极沉微故也,用制附子24g,红人参10g,干姜15g,炙甘草6g,白术10g,龙骨、牡蛎各30g,一服而泻全止,酣然入睡,次日易方调理而安[color=Blue]。《伤寒蕴要》说附子有“通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color]信然。    附子亦温肺阳、肝阳。肺阳虚则咳喘、咯痰清稀,背冷、形寒;肝阳虚则疲惫乏力,巅顶疼痛,胁肋少腹隐痛阴冷。前者可用附子合干姜、炙草,后者可用附子合肉桂、黄芪。

    (四)

附子治痹,古方多用之,仲景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抟,一身尽痛,不能自转侧;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历节疼痛,脚肿如脱,皆其范例。
《汤液本草》说“附子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痹证的病机是“闭”,附子走而不守,温经散寒,除湿通闭,实为痹证不可或缺之药,,痛甚附子合川乌、草乌、细辛,可增强散寒止痛之功,附子合桂枝则温经通脉的作用益佳。不仅风寒湿痹可用附子,即使风热湿痹舌红脉数者,也可在祛风、清热、燥湿利湿的基础上酌用小剂量附子以通闭解结。我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等,就恒以大剂量附子、川乌同用。《千金方》独活寄生汤亦治痹名方,用以治疗风寒湿久羁之肩、腰、膝、腿痛,陈无择《三因方》说:如加附子,则其效益佳。

    (五)

    或曰:川人喜用附子,是盆地多雨湿,地势使然。此不知附子,亦不知川人之言,[size=4][color=Red]仲景就是善用、倡用、多用附子的第一人。[/color][/size]仲景用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四逆汤)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与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相配(真武汤)治水肿;与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相配(附子汤)温补元阳;与麻黄、细辛相配(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与白术等(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相配治风湿骨节烦疼(术附合用为除湿之圣药);与半夏、粳米、大枣、生姜配伍(附子粳米汤)温脾止泻;与大黄、细辛相配(大黄附子汤)温下寒积;与大黄、黄芩、黄连相配(附子泻心汤)扶阳消痞;与生地、阿胶、黄土、白术、甘草、黄芩相配(黄土汤)温脾止血;与薏苡仁、败酱草相配(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与乌梅、黄连、黄柏、川椒等相配(乌梅丸)治蛔厥及久利;与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相配(肾气丸)而为补肾祖方……可以说他已经把附子之用发挥到极致了,而仲景并非川人。 仲景之后,附子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如:《古今录验》以附子与麻黄、桂枝、丹参、人参、防风、杏仁、防己、黄芩、生地、甘草相配(小续命汤)治风寒历节痛不可忍,腰痛背痛不可转侧,昼静夜剧。《千金方》以附子配细辛、防风、干姜、山茱萸、茯苓(三五七散)治大寒中于风腑,头痛项筋紧急。《近效方》以附子配白术、甘草、大枣、生姜(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晕。《肘后方》以附子配天雄、川乌(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后脉沉。《太平圣惠方》以附子配独活、牛膝、桂心、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独活散)治冷滞风气攻刺,肢体疼痛。《三因方》以附子配干姜、甘草、人参、芍药、茯苓、桂心、白术(附子八物汤)治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局方》以附子配草乌、全蝎、天麻、苍术、胡桃肉(善肾散)治肾气虚损,腰脚骨节疼痛,膝胫不能屈伸;配鹿茸、肉苁蓉、人参、熟地、肉桂、石斛、五味子、黄芪、茯苓、白芍、白术、半夏、甘草(鹿茸大补汤)治孕妇诸虚不足;配人参、干姜、甘草、肉桂、吴茱萸、麦芽、神曲、枳实、桔梗、细辛(大温脾丸)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食少伤多。《赤水玄珠》以生附子、生半夏、生姜相配(三生饮)治痰眩。《张氏医通》以附子配白果、橘红、生姜、甘草(冷香饮子)治夏月中寒,腹痛吐泻。《医学心悟》以附子配干姜、白术、甘草、茵陈(茵陈术附汤)治阴黄。以上名方,不过随手写来,已是挂一漏万,然从唐宋一直到明清,从官修方书到个人著作,从中可见附子之用广矣哉!近贤祝味菊更用附子配枣仁,治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早搏);配知母,治热病口渴欲饮而心阳不振;配磁石,治神经衰弱之失眠。姜春华先生认为许多慢性疑难杂病,特别是许多慢性炎症用常法清热解毒不效,原因即在于久病体虚而湿热火毒病邪不解,他从仲景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诸方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体病同治,如他治白塞氏病,用附子配党参、黄芪、甘草、淫羊藿、黄连、黄芩、丹皮、蒲公英、半枝莲而效,即其范例。   我用附子也薄有体会。除前已述及者外,肾着,用甘姜苓术汤加附子,其效更捷;肩关节周围炎,我常用黄芪、当归、白术、淫羊藿、威灵仙、希莶草、桂枝、姜黄、海桐皮,然必重用附子,否则不效;虚人易感,用玉屏风散加附子、姜、枣;急性肾炎初起,畏寒、无汗、水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慢性肾炎水肿,用真武汤、实脾饮,皆以附子为主药;久泻不止、五更泻、老人大小便失禁,用理中合四神再加肉桂、附子温补命火;口腔溃疡用凉药不效者,多为阴盛阳浮,可用姜附剂破阴回阳,必阴霾去而火始安其位;慢性咽炎,用附子一片蜜炙,切成小块含咽;痛经寒症居十之七八,则用附子合当归。    综合古今用附子的经验和我的粗浅体会,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六)

    附子的用量,向来争议很大。仲景方用附子一枚,炮,破八片,则每帖约60g,附子质量,一大片即6—8g,曰“炮”,则为生附子,其力更大。所以当用附子时,不必畏忌,初用10—15g,如无问题,完全可以续增至30g以上。

    我治痹证,阳虚畏寒,用量均在30g以上,屡遭药房拒配,不得不郑重签字,但也有签字后仍不配的时候。我曾治张某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剂用附子30g,药房拒配,医生也不愿抄方,好在他在海淀药房有个亲戚,这才取了,共服百余剂而愈,前后用附子十几斤。又治孙某的寒湿痹,每付用附子30g,不应,增至60g,他为省事,两付药一起煮,则其用量实为120g矣。我不是说剂量愈大愈好,但对大证、重证,仅用数克,则无异于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

    附子须先煎,小剂量(9g左右)先煎半小时,中等剂量(15g左右)先煎1小时,大剂量(30g以上)先煎2小时,头煎如此,二煎小火煮40分钟即可。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蜂蜜1两更好,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

    用附子不会蓄积中毒,沈阳有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至今服药400剂以上,每方皆重用附子至30g,共用附子数十斤矣,从初诊起到现在一直坚持上班工作,已基本痊愈。

    古有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之说,为“十八反”的一组药,但没有说半夏、栝楼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如说附子也反半夏、栝楼等,便是“株连”了。何况乌头半夏同用,在医圣张仲景已开先河。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如果要我证明,我可以举出古今100个以上的医案医方来作证。有一次我处方里半夏、附子同用,某药店的药工一看处方,大为不屑,说这是哪儿的江湖医生开的方?连常识都不懂。我听了,不生气,只是苦笑。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读者诸君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

   

 

 

我只读过何绍奇的《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不用谢.没关系,关于附子的论述太多,就举这些吧.何绍奇操心劳过度英年早逝为国医财富一大损失.

 

 

[font=新宋体][size=2][color=Blue]80年代初,偶从一杂志上看到治疗关节无名肿痛的方子,附子30克,先用凉水浸泡2小时,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最后与生地120克共同煎煮2小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这许多年来,偶以此方治疗了不少现代西药基本无效的关节无名肿痛患者,屡治屡效.以前偶未设置中药之时,因附子量大,药店一般都不敢配方.
此方何名?至今不知.敬请wuxuchang021学士和阎老师指点.[/color][/size][/font]

 


80年代初,偶从一杂志上看到治疗关节无名肿痛的方子,附子30克,先用凉水浸泡2小时,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最后与生地120克共同煎煮2小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这许多年来,偶以此方治疗了不少现代西药基本无效的关节无名 ... [/quote]


80年代初,偶从一杂志上看到治疗关节无名肿痛的方子,附子30克,先用凉水浸泡2小时,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最后与生地120克共同煎煮2小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这许多年来,偶以此方治疗了不少现代西药基本无效的关节无名肿痛患者,屡治屡效.以前偶未设置中药之时,因附子量大,药店一般都不敢配方.
此方何名?至今不知.敬请wuxuchang021学士和阎老师指点.

[color=Teal]好方,妙方,绝方.非常值得收藏.余知治痹有<总录>附地配伍的方.江油之单味附子膏治跌痹陈旧软组织疾倘有所闻.楼主版主博闻强识,余佩服,佩服[/color]./strong :/rose /rose /rose

 

  附子

 


  心;肾;脾经

药代动力学
  附子水煎醇沉液(1ml=2g生药)其抗炎药效半衰期(大鼠灌胃给药)ED50为3.41±1.18;ED50+L95(g/kg)为2.21±0.71;6小时药效存留率Rf为0.60;抗炎效应的半衰期为8.11小时。补量法测定附子的体存量,从体存量的经时性变化判断药物在体内的衰减模式并计算观药动力学参数。结合符合二室动力学模型,附子的消除相半衰期为:17.0小时。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和对内分泌的影响:大鼠口服附子20%煎剂2.5ml/100g或50%煎剂2ml/100g对甲醛或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熟附片煎剂0.5g/kg亦能非常显著的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生附子的甲醇提取物能抑制蛋清引起的小鼠腹腔血管渗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引起的踝关节肿。大鼠口服300mg/kg对踝关节的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比口服50mg/kg保太松强,口服30mg/kg时,对棉球肉芽肿的抑制作用比口服20mg/kg可的松强。附子水煎醇沉液(每1ml=生药2g)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给于大鼠,对蛋清性关节肿胀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强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性。对附子抗炎作用的机制看法不一:如有报道给附子后,肾上腺内维生素C和胆甾醇含量减少,尿排泄17-酮同类固醇增加,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减少,碱性磷酸酯酶和肝糖无增加,似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亦有报道,在切除肾上腺后,附子的抗炎作用仍保存,认为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有人认为附子本身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2.镇痛、镇静和对体温的影响:附子0.1-1g/kg给于动物,能抑制压迫大鼠尾部引起的疼痛和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附子水煎醇沉液(1ml=2g生药)腹腔注射给于小鼠,可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小鼠口服生附子冷浸液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减少自主运动,并能降低体温达2小时之久,而炮制附子在相同剂量下则无上述作用。但在寒冷情况下,附子冷浸液和水煎剂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甚至使降低的体温恢复,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附子水煎剂20g/kg灌胃给于小鼠,可非常显著延长受寒小鼠的存活率(P<0.01)。附子水煎剂能显著对抗小鼠水浸应激和大鼠盐酸损伤性溃疡;还能显著对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药物性腹泻,在热板法等中的镇痛作用等,被认为是附子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1.强心和升压作用: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能明显增加离体蛙心,在位兔心和豚鼠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力,给麻醉犬静脉注射l-2μg/kg后,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心输出量均增加,冠脉、脑和外周动脉以及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幅度也增加。上述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这些都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附子中的去甲猪毛菜碱是一种弱β-兴奋剂,它能兴奋豚鼠离体心房,增加收缩的频率,静脉注射能升高正常和毁脊髓大鼠血压,加快心率,而毁脊髓大鼠对去甲猪毛菜碱的升压作用比正常大鼠更敏感,因而认为去甲猪毛菜碱既有对β-受体及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附子中棍掌碱具有明显的升压和强心作用,静脉注射40μg/kg可使大鼠血压升高50%,3×10(-6)g/ml可使离体豚鼠右心房的收缩幅度和频率分别增加250和120%。对毁脊髓猫也有上述作用。它的升压作用可破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取消,其升压作用及对豚鼠右心房的作用也能被神经节阻断药-六烃季胺所对抗。明其作用与兴奋神经节或节前纤维有关。
  3.2.对心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去甲乌药碱能加速心率,对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临床观察也证实了去甲乌药碱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静脉注射后,病人的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窦性心动过缓恢复到正常水平,窦房阻滞和结区房室传导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其机理主要为缩短A-H间期。实验还明,去甲乌药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亲和力相似,但内在活性明显小于异丙肾上腺素。从而直接证明去甲乌药碱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部分激动剂。对气管β2-受体也有明显的激动作用,此作用比直接激动心肌B1-受体强。为解释附子的回阳救逆提供了部分证据。
  附子的水溶部分(不含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水溶部分)60、120mg/kg(相当于小鼠静脉注射LD50的110-1/5)或生理盐水(对照)静脉注射给于大鼠,给药5分钟后静脉注射乌头碱30μg/kg,记录出现心律失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1)。给120mg/kg组的6只大鼠20分钟内均未出现心率失常(P<0.001)。大鼠口服附子水溶部分550、1100mg/kg,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亦得到上述类似的结果。附子的水溶部分对静脉注射乌头碱40μg/kg和20μg/kg的大鼠,出现心律失常5分钟后,分别静脉注射200mg、400mg/kg和十二指肠给于500mg、1000mg/kg,均可十分显著地转为正常心律(P<0.001)。但附子水溶部分对哇巴因、或氯仿所致的心律失常无效。有意义的是在同一生药中同时存在引起和对抗心律失常的化学成分。
  3.3.对休克的影响:附子水溶部分2mg/(kg.min)或1次30mg/kg静脉滴注给于由内毒素引起休克的猫。结果可明显对抗主动脉压力(BP)、左心室收缩压力(LV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的降低和心率和减慢并延长生存时间。明对内毒素引起的休克有治疗作用。川附子提取物801,可显著延长烫伤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
  3.4.对血流量的影响:附子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附子煎剂可明显扩张麻醉犬和猫的后肢血管,乌头煎剂也有此作用。静脉注射附子水溶部分7.5,15和30mg/kg,可使麻醉犬股动脉血流量分别增加30,70和129%,阻力降低0.42和50%,作用可维持10分钟左右,此作用可解释用附子后四肢变暖的原因。
  3.5.对心肌缺血的影响:附子注射液和水溶部分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显著减少结扎前降支引起的麻醉犬心外膜电图ST段的提高以及ST段升高的总数。
  3.6.其它作用:附子水提物能明显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消耗时间。附子强心注射液(每1ml含去甲乌药碱3mg)4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0ml中,分别于犬急、慢性病窦模型中维持静脉点滴,同时进行心房内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及心外膜起搏点标测。结果发现附子注射后降心率加快,SNRTc缩短外,心脏的起搏点也发生移动,绝大多数的次级起搏点上移至窦房结区,为临床治疗病窦提供了依据。附子水提物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乌头多糖有降低血糖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附子注射液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液抗体及脾脏抗体细胞和对豚鼠血清补体含量的影响,发现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但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以RE花环及细胞转化实验研究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时发现,附子注射液可使T细胞和RE花环形成细胞明显上升,0.4ml/(kg.d)共9天(皮下注射),可使兔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上升,与对照比较P<0.01
  5.对阳虚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以樟脑磺酸为离子对试剂,测定可的松阳虚大鼠及正常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观察助阳药附子的效果。结果明:可的松阳虚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A)较正常大鼠下降,肾上腺素(A)升高(P均<0.05)。用附子后能恢复正常。且可使可的松阳虚大鼠及正常大鼠多巴胺(DA)均升高(P分别<0.05及P<0.01),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下降(P<0.001),并使正常大鼠5-羟色胺(5-HT)升高(P<0.001),用药后阳虚及正常大鼠都现为DA/DOPAC及5-HT/5-羟吲哚醋酸(5-HTAA)比值升高(P<0.01-0.001),提示附子似有抑制下丘脑单胺氧化酶活性。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蜀本草》:附子、乌头、天雄、乌喙、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裛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并不及前法。
  2.《本草图经》: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侧子生键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籽,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已来,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有此四物,收时仍一处造酿方成。酿之法,先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收采前半月,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上件曲造醋候熟,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则以水解之。便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瓮内淹浸七日。每日搅一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日,以透干为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其长三、二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芽角为侧子,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侧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八角者为上,如方药要用,须炮令裂去皮脐使之。绵州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然收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按《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此五物,岂今人种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当缓于岁久者耳。
  3.《彰明附子记》:绵州,故广汉地,领县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领乡二十,惟赤水、廉水、会昌、昌明产附子。合四乡之产,得附子一十六万斤已上,然赤水为多,廉水次之,而会昌、昌明所出微甚。附子之品有七,实本同而末异,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而尖者为天锥,又附而上者为侧子,又附而散者为漏蓝子。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贵,故独专附名,自余不得与焉。凡种一而子六、七以上,则其实皆小;种一而子二、三,则其实稍大,种一而子特生,则其实特大。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为上,有节多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矣。又附子之色,以花白为上,铁色次之,青绿为下。天雄、乌头、天锥,以丰实盈握为胜,而漏蓝、侧子,不足数也。按《本经》及《志》载,附子出犍为山谷及在山南嵩高、齐鲁间,以今考之,皆无,有误矣。又曰,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大谬。又云,附子八角者良,其角为侧子,愈大谬。与余所闻绝异。

科属分类
  毛茛科

 

(毒)理学
  附子(未加工生品)小鼠口服LD50为5.49g/kg,静脉注射为0.49g/kg。加工后附子小鼠口服LD50为16lg/kg,静脉注射为2.8g/kg。熟附片煎剂小鼠口服和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17.42g/kg和3.516g/kg。附子水煎醇沉液1次腹腔注射的小鼠LD50为26.30g/kg。去甲乌药碱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58.9mg/kg,腹腔注射为300mg/kg,口服为3.35g/kg。双酯型和单脂型三萜类生物碱的毒性见5。乌头碱的主要毒性是抑制呼吸及引起心律失常,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是通过兴奋中枢和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所引起。
  附子(未加工生品)小鼠口服LD50为5.49g/kg,静脉注射为0.49g/kg。加工后附子小鼠口服的LD50为16lg/kg,静脉注射为2.8g/kg。熟附片煎剂小鼠口服和静脉注射的LD50分别为17.42g/kg和3.516g/kg。附子水煎醇沉液1次腹腔注射的小鼠LD50为26.30g/kg。去甲乌药碱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58.9mg/kg,腹腔注射为300mg/kg,口服为3.35g/kg。双酯型和单脂型三萜类生物碱的毒性见5。乌头碱的主要毒性是抑制呼吸及引起心律失常,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是通过兴奋中枢和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所引起。

主治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痹;阴疽疮疡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2.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3.《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气虚热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衍义》论附子有五等,同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为用,至哉言矣,然犹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为少阴向导,其补自是地黄为主,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药误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可致远尔。
  5.《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6.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其气轻扬,宜其发四肢、充皮毛,为治风?之神妙也:乌喙,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纲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头性轻疏,温脾去风;若是寒疾,即用附子;凤疾即用川乌头。一云,凡人中风,不可先用风药及乌、附,若先用气药,后用乌、附乃宜也。又凡用乌、附药,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饮,下咽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张仲景治寒疝内结,用蜜煎乌头;《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气,用乌头、栀子,并热因寒用也。乌、附毒药,非危病不可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甚捷。有人才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又《琐碎录》言滑台风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则地气使然尔。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10.《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着于下焦筋骨也。症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仲景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为亡阳,仲景用通脉四逆汤、姜附汤以救之。且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少阴之神机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补虚,合苦淡之苓、芍而温固。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辛燥以祛除风湿也;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辛润以温补水脏也;若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加入尿猪胆汁,则取西方秋收之气,保复元阳,则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12.《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欲绝,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功。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缓缓图功者,则皆宜熟用较为驯良。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于尽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独以钱许,其力甚缓。寿颐尝于临症之余,实地体验,附片二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苟遇大症,非用至一、二钱,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钱,非敢孟浪从事,实缘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势。若用生附,或兼用乌头、草乌,终嫌毒气太烈,非敢操必胜之券矣。
  13.《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14.《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15.《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17.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19.《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20.《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21.《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采收和储藏
  6月下旬至月上旬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取子根(附子),去掉须根,即是泥附子,需立即加工。

资源分布
  分布于辽宁南部、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主要栽培于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地也有栽培。

用药禁忌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动植物形态
  乌头,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达5cm。茎直立或稍倾斜,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贴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柄;叶片卵圆形,宽5-12cm,3裂几达基部,两侧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先端再3浅裂,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总状圆锥花序,花序轴有贴伏的柔毛;萼片5,蓝紫色,外被微柔毛,上萼片盔形,长15-18mm,宽约20mm,侧萼片近圆形;花瓣2,无毛;雄蕊多数,花丝下半部扩张成宽线形的翅;心皮3-5个,离生,密被灰黄色的短绒毛。蓇葖果长圆形,具横脉,花柱宿存,芒尖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不良反应及治疗
  附子中含乌头,虽其含量较乌头为低,但因服用不当而引起中毒;除服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外,与机体敏感性有关。《本草汇言》:若病阴虚内热或阳极似阴之证,误用之,祸不旋踵。附子中亦含乌头碱,虽其含量较乌头为低,但因服用不当而引起中毒者却屡见不鲜。其原因除与剂量过大、煎煮时间过短,及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有关外,与药物品种及服法等也有密切关系;曾有1例用云南腾冲所产附子3钱煎后连渣服下,即引起严重中毒。中毒现与乌头基本相同,如口唇、肢体发麻,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烦躁不安,甚至昏迷,间或抽搐,严重者心跳、呼吸暂停,心电图显示室性过早搏动,而呈阿-斯二氏综合征象。中毒者如能及时抢救,一般均可恢复。此外,曾报道1例用附子外敷脐部引起接触性皮炎,可能系过敏所致。

功效分类
  理中药;祛湿药

炮制方法
  1.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净,置锅内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至切开后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刮去皮,切为两瓣,置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取出,晒晾,反复闷润数次,润透后切片,晒干。(每盐附子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2.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1)盐附子圆钳子锥形,长4-7cm,直径3-5cm。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弃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筋脉(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以个大、质坚实、灰黑色、面光滑者为佳。
  (2)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0.9-3cm,厚2-5m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筋脉(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以片大、均匀、棕黄色、有光泽者为佳。
  (3)白附片 为纵切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3mm。
  以片匀、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2.显微鉴别 乌头(侧根)横切面:后生皮层最外为1列黄色木栓化细胞,其余为8-9列扁缩的细胞,壁黄色,木栓化,有少数石细胞散在,内皮层细胞较小。韧皮部占大部分,细胞中含淀粉粒,散有小形筛管群;偶见1至数个异型维管束。形成层环略呈五至七角形。木质部能常位于形成层角隅的内侧,导管略呈“V”形或放射状排列;木薄壁组织较发达。髓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粉末特征:灰黄白色。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少数长圆形,直径2-20μm,脐点呈点状、十字状、人字状;复粒由2-7粒或更多复合而成。②后生皮层碎片少见,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不均匀增厚,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胞腔内含棕色物。③石细胞少见,散在,直径约53-125μm,纹孔明显。④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0-48μm。制附片主为含糊化淀粉粒的薄壁组织碎片。

药物应用鉴别
  1.天雄、乌头、附子、侧子、乌喙,五物同出异名,皆有补阳散寒作用,但因其气味厚薄不同而有异。天雄,其气辛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辛下,补下焦虚阳;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其气轻扬,宜其发四肢,充皮毛,为治风疹之神妙药;乌喙,其气峰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而直抵病所也。
  2.附子与川乌,均为祛寒之品。但附子偏温寒,川乌能祛风。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头性轻疏,温脾祛风。
  3.附子生用则发散,熟用则峻补。

性味
  辛;甘;性热;有毒

中药化学鉴定
  理化鉴别 (1)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5ml,振摇20min,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31nm和2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薄层色谱 取黑顺片、白附片粗粉20g,加乙醚150ml,振摇10min,加氨试液10ml,振摇30min,放置1-2h,分取醚层,蒸干,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在碱性氧化铝薄层板上点样品溶液6μl、对照品溶液5μl,以正已烷-醋酸乙酯(11)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钾碘、碘化铋钾试液的等容混合液显色,供试品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色斑,应小于对照品的色斑或不出现色斑。(检查乌头碱限量)

药材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炮制品),回阳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切成薄片盖在患处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内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出处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quote]原帖由 [i]xhxzz[/i] 于 2007-10-31 11:23 发
80年代初,偶从一杂志上看到治疗关节无名肿痛的方子,附子30克,先用凉水浸泡2小时,再用文火煎煮2小时,最后与生地120克共同煎煮2小时.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这许多年来,偶以此方治疗了不少现代西药基本无效的关节无名 ... [/quote]
此方胎出附子生地膏,可用于风湿肿痛、高血压等疗效很好!此方无论从方意配伍,还是从现代药理研究来讲确实都很好,但我只赞成用其意而不用其方,此方和阳和汤配伍有共同之处,但我更欣赏后者的妙处!
我喜欢研究小方,小方的配伍之妙,较大方好领会!在此谢谢版主的补充与支持!/share

 

 

 

萧老师重拳出帖,帖源权威,临床价值和收藏都非常高.学习了,万分感谢谢您的辛勤硕果.

 

 

多 时上学住校,周末步行30多里回家。时值盛夏,见路边有不知其名的“庄稼”,长势甚好,叶如艾,呈剑齿状,质厚,墨绿色,泛油光。询之,才知为中药附子。后来,每到附子采挖之时,经济拮据的邻里人家便将一袋袋的附子拎回家,浸洗削皮切片,以获得一点加工费。不过活得快点干,因为新鲜附子易烂,只有浸在卤碱水中始不烂。那些天,全县所有的汽车都要赶去盐都自贡拉卤碱。   我作医生后,曾数至大乘寺附近的附子厂考察,亲见了附子加工的全过程。江油为附子之乡,至今街上还设店卖附子,11kg,色如冰糖,谓是上品,用以馈赠亲友。我小时侯身体弱,尿床,每到冬至,几乎家家户户都用附子炖狗肉,这时,父亲就带我去他朋友家喝狗肉附子汤。在我印象里,附子和土豆的味道差不多,久煮之后,嚼着面面的,大概1碗4-5片,约1两左右。一次,我在上海拜访姜春华先生,他问我:你们四川人拿附子当菜吃,是真的吗?我说我就吃过,姜老为之咋舌。   
  善用附子者莫过于四川医生。明代泸州人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但尚不以善用附子著称。清同治年间,邛崃郑钦安在成都开创了“火神派”,观其治病,恒以阴阳为纲,阴证则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光绪时复有罗定昌者,其治热病发热谵语,舌生芒刺,烦躁不便,而脉尺寸俱无,即用承气加附子。说非用附子治病,而是借其热直达少阴耳。传此派之学者,百余年来不乏其人:吴佩衡南下昆明,云南遂有“吴附子”之名,他尤以善用附子治麻疹逆证而风靡一时。祝味菊东去上海,当时沪上几无不知“祝附子”者,他治热病,虽高热神昏,唇焦舌蔽,亦用附子,说热病不死于发热,而死于心衰。章次公先生于此十分心折,说他治病“心狠手辣”。名医徐小圃的两个儿子俱死于热病,小儿子又病热,几至不救,祝以附子起之。今沪上徐氏儿科仍以用附子见长,即祝公昔年所教也。祝味菊誉附子为“百病之长”,其用附子有每剂3、4两的。华阳刘民叔悬壶于上海,高僧惠宗病胃癌,吐血不止,刘力阻西医输血,以大剂干姜附子佐甘草、灶心黄土、花蕊石、云南白药、阿胶,三帖而血全止。近贤重庆龚志贤、成都戴云波诸先生,治风寒湿痹,附子都用60g以上,其中戴氏所拟乌附麻辛姜桂草汤为治痹名方。有一年,四川医生带着计算机痹证软件到北京义诊,处方用附子30g,川乌30g。竟无人敢服用,中医界攻讥者亦复不少,不几天即门可罗雀,铩羽而归。
  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其性刚雄,温五脏之阳。  
    心功能不全多见于肺原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大率以心阳虚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证见心悸怔忡,汗出肢冷,喘促,神疲乏力,面色恍白,紫绀,胸闷腹胀,下肢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胸、腹水,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或结代,舌淡苔白者,常用参附汤、真武汤、桂枝茯苓丸、防己黄芪汤四方合方,收效甚速。我曾在某部队医院会诊一风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剂即效,再剂即可下床活动。韩飞霞说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合用于心衰,则相得益彰。心衰之重者,则非伍用干姜不可,或干姜、生姜同用,附子无姜不热,附子配干姜、甘草则仲景之四逆汤也,用于心衰之吐利不止,有回阳返本,起死回生之功;阳衰而阴竭者,合生脉饮阴阳两补。章次公先生治疗心衰尝用《冯氏锦囊》的全真一气汤,即参、附合麦冬、五味子、熟地、白术、怀牛膝。  
  附子温肾阳,李时珍说附子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本草正义》说附子“达下元而温痼冷”,举凡肾阳不足,证见畏寒肢冷、尿频、口渴、不食,下利滑脱不禁,腰痛,阳痿、痛经诸证,皆可用附子。命火式微,火不暖土,常用右归丸;脾肾两虚可用附子配炒山药、人参、白术;虚寒痛经,常用小温经汤(附子、当归);消渴晚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时,渴极而凉润生津不效者,可用附子、肉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以釜盖之干润作喻:“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其釜盖若以板盖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也,若无火力,水气则不上,此板终不可润也”。至于肾阳衰惫,不能化气行水之水肿,则非真武汤不可为功。   《珍珠囊》说附子“温暖脾胃”,脾阳伤而下利不止,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脉沉迟者,理中汤加附子,即附子理中汤。我年轻时在农村作医生,经常遇到前来求救的因剧烈吐泻而亡阳的孩子,急用大剂附子配人参、干姜、干草、龙骨、牡蛎回阳固脱救逆,多能挽回。有一左姓老人,寒邪直中三阴,吐泻不已,神昏烦躁,扬手掷足,郑声喃喃,人或疑为阳证议用清下,我力阻之,盖六脉极沉微故也,用制附子24g,红人参0g,干姜5g,炙甘草6g,白术0g,龙骨、牡蛎各30g,一服而泻全止,酣然入睡,次日易方调理而安。《伤寒蕴要》说附子有“通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功”,信然。   附子亦温肺阳、肝阳。肺阳虚则咳喘、咯痰清稀,背冷、形寒;肝阳虚则疲惫乏力,巅顶疼痛,胁肋少腹隐痛阴冷。前者可用附子合干姜、炙草,后者可用附子合肉桂、黄芪。  
  附子治痹,古方多用之,仲景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抟,一身尽痛,不能自转侧;桂枝芍药知母汤治历节疼痛,脚肿如脱,皆其范例。《汤液本草》说“附子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痹证的病机是“闭”,附子走而不守,温经散寒,除湿通闭,实为痹证不可或缺之药,,痛甚附子合川乌、草乌、细辛,可增强散寒止痛之功,附子合桂枝则温经通脉的作用益佳。不仅风寒湿痹可用附子,即使风热湿痹舌红脉数者,也可在祛风、清热、燥湿利湿的基础上酌用小剂量附子以通闭解结。我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等,就恒以大剂量附子、川乌同用。《千金方》独活寄生汤亦治痹名方,用以治疗风寒湿久羁之肩、腰、膝、腿痛,陈无择《三因方》说:如加附子,则其效益佳。   
  或曰:川人喜用附子,是盆地多雨湿,地势使然。此不知附子,亦不知川人之言,仲景就是善用、倡用、多用附子的第一人。仲景用附子与干姜、甘草相配(四逆汤)而为回阳救逆第一方;与茯苓、白术、白芍、生姜相配(真武汤)治水肿;与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相配(附子汤)温补元阳;与麻黄、细辛相配(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与白术等(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相配治风湿骨节烦疼(术附合用为除湿之圣药);与半夏、粳米、大枣、生姜配伍(附子粳米汤)温脾止泻;与大黄、细辛相配(大黄附子汤)温下寒积;与大黄、黄芩、黄连相配(附子泻心汤)扶阳消痞;与生地、阿胶、黄土、白术、甘草、黄芩相配(黄土汤)温脾止血;与薏苡仁、败酱草相配(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与乌梅、黄连、黄柏、川椒等相配(乌梅丸)治蛔厥及久利;与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相配(肾气丸)而为补肾祖方……可以说他已经把附子之用发挥到极致了,而仲景并非川人。  
    仲景之后,附子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如:《古今录验》以附子与麻黄、桂枝、丹参、人参、防风、杏仁、防己、黄芩、生地、甘草相配(小续命汤)治风寒历节痛不可忍,腰痛背痛不可转侧,昼静夜剧。《千金方》以附子配细辛、防风、干姜、山茱萸、茯苓(三五七散)治大寒中于风腑,头痛项筋紧急。《近效方》以附子配白术、甘草、大枣、生姜(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晕。《肘后方》以附子配天雄、川乌(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入,厥后脉沉。《太平圣惠方》以附子配独活、牛膝、桂心、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独活散)治冷滞风气攻刺,肢体疼痛。《三因方》以附子配干姜、甘草、人参、芍药、茯苓、桂心、白术(附子八物汤)治历节四肢疼痛,如槌锻不可忍。《局方》以附子配草乌、全蝎、天麻、苍术、胡桃肉(善肾散)治肾气虚损,腰脚骨节疼痛,膝胫不能屈伸;配鹿茸、肉苁蓉、人参、熟地、肉桂、石斛、五味子、黄芪、茯苓、白芍、白术、半夏、甘草(鹿茸大补汤)治孕妇诸虚不足;配人参、干姜、甘草、肉桂、吴茱萸、麦芽、神曲、枳实、桔梗、细辛(大温脾丸)治脾胃虚寒,饮食不化,食少伤多。《赤水玄珠》以生附子、生半夏、生姜相配(三生饮)治痰眩。《张氏医通》以附子配白果、橘红、生姜、甘草(冷香饮子)治夏月中寒,腹痛吐泻。《医学心悟》以附子配干姜、白术、甘草、茵陈(茵陈术附汤)治阴黄。以上名方,不过随手写来,已是挂一漏万,然从唐宋一直到明清,从官修方书到个人著作,从中可见附子之用广矣哉!近贤祝味菊更用附子配枣仁,治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早搏);配知母,治热病口渴欲饮而心阳不振;配磁石,治神经衰弱之失眠。姜春华先生认为许多慢性疑难杂病,特别是许多慢性炎症用常法清热解毒不效,原因即在于久病体虚而湿热火毒病邪不解,他从仲景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诸方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体病同治,如他治白塞氏病,用附子配党参、黄芪、甘草、淫羊藿、黄连、黄芩、丹皮、蒲公英、半枝莲而效,即其范例。  
     我用附子也薄有体会。除前已述及者外,肾着,用甘姜苓术汤加附子,其效更捷;肩关节周围炎,我常用黄芪、当归、白术、淫羊藿、威灵仙、希莶草、桂枝、姜黄、海桐皮,然必重用附子,否则不效;虚人易感,用玉屏风散加附子、姜、枣;急性肾炎初起,畏寒、无汗、水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慢性肾炎水肿,用真武汤、实脾饮,皆以附子为主药;久泻不止、五更泻、老人大小便失禁,用理中合四神再加肉桂、附子温补命火;口腔溃疡用凉药不效者,多为阴盛阳浮,可用姜附剂破阴回阳,必阴霾去而火始安其位;慢性咽炎,用附子一片蜜炙,切成小块含咽;痛经寒症居十之七八,则用附子合当归。   综合古今用附子的经验和我的粗浅体会,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补,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它是“百药之长”,是并不过分的。  
  附子的用量,向来争议很大。仲景方用附子一枚,炮,破八片,则每帖约60g,附子质量,一大片即6-8g,曰“炮”,则为生附子,其力更大。所以当用附子时,不必畏忌,初用10-15g,如无问题,完全可以续增至30g以上。   我治痹证,阳虚畏寒,用量均在30g以上,屡遭药房拒配,不得不郑重签字,但也有签字后仍不配的时候。我曾治张某类风湿性关节炎,每剂用附子30g,药房拒配,医生也不愿抄方,好在他在海淀药房有个亲戚,这才取了,共服百余剂而愈,前后用附子十几斤。又治孙某的寒湿痹,每付用附子30g,不应,增至60g,他为省事,两付药一起煮,则其用量实为120g矣。我不是说剂量愈大愈好,但对大证、重证,如仅用数克,则无异于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  
     附子须先煎,小剂量(9g左右)先煎半小时,中等剂量(15g左右)先煎1小时,大剂量(30g以上)先煎2小时,头煎如此,二煎小火煮40分钟即可。煎附子时加生姜一块(约30g,拍破)、蜂蜜1两更好,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  
    用附子不会蓄积中毒,沈阳有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至今服药400剂以上,每方皆重用附子至30g,共用附子数十斤矣,从初诊起到现在一直坚持上班工作,已基本痊愈。  
      古有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之说,为“十八反”的一组药,但没有说半夏、栝楼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如说附子也反半夏、栝楼等,便是“株连”了。何况乌头半夏同用,在医圣张仲景已开先河。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如果要我证明,我可以举出古今100个以上的医案医方来作证。有一次我处方里半夏、附子同用,某药店的药工一看处方,大为不屑,说这是哪儿的江湖医生开的方?连常识都不懂。我听了,不生气,只是苦笑。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读者诸君有兴趣的不妨找来看看

 

 

Re:[原创]附子辨

[原创]                         超大剂量应用附子3例
           
                              
                                  摘           要
    附子是一味极为常用的中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之功。用之得当,确能救生命于垂危。然附子有毒,因而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超大剂量应用附子多例(少则30g,多则300g),从未发生一例中毒现象。而其要在于严格把握临床适应证:确为寒证、阳虚证,所谓“大寒必用大热”。若为热证、阴虚证,用之毫厘,亦可导致中毒,甚则毙命。本文通过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重用附子治疗脏寒颈痛、太阳少阴两感证、坐骨神经痛等例,足证附子应用之安全性。
[关键词]  附子  超大剂量  寒证  热证  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大辛大热,有毒,具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能。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最有用”是说附子能够救人于危急存亡之际,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最难用”则是说附子大辛大热,有大毒,用之不当则毙命于倾刻。 现代研究明,附子中有毒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主要有乌头碱、中乌头碱、下乌头碱等,其毒性与酯键有直接的关系,加热水解可便之断裂,水解产物毒性降低。失去一个酯键的单酯型苯甲酰乌头碱的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而失去两个酯键的醇胺型乌头原碱的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0[1]。故采取蒸煮法可有效达到减毒的目的,只要煎煮时间足够长,就可以使附子的毒性降为最低,乃至无毒。因此,超大剂量应用附子是完全可行的。现将笔者在临床中超大剂量应用附子治疗脏寒颈痛、太阳少阴两感证、坐骨神经痛等3例报道如下:
1. 脏寒颈痛   张某,女,42岁,于2006.3.10就诊。素有颈疾,突于前日感寒,以致颈痛加剧,难以转侧,且需人以重物击打或踩其背方能缓解。刻诊:舌苔白、质淡白而边现齿痕,脉左手浮缓小紧、右手沉细无力。此为阳虚已极、阴寒内盛、复加外感所致,治宜温散风寒、回阳救逆,方用桂枝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当归10g 、黄芪30g 、桂枝30g 、芍药15g 、附子60g(先煎1小时)、细辛10g(后下) 、干姜30 g、肉桂10g(后下)、羌活10g、炙甘草30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水煎服,11剂,3剂。服后一剂痛减,两剂若失,三剂而愈。
    按:此例获效奇佳,关键在于抓住阳虚寒盛这个要点,重用大剂附子散寒回阳药,故能获效。
2. 太阳少阴两感证   陈某,女,48岁,于2006.2.25就诊。素有咽疾,近日感冒已有十余日,打针输液非但未见其效,反而愈来愈剧。今见头痛鼻塞、咽痛怕冷,咳嗽多痰。刻诊:舌苔白腻,舌质淡而边现齿痕,脉左手浮缓小紧、右手沉细而微。诊为太阳少阴两感证。治宜温阳散寒、化痰通窍,方用桂枝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桂枝30g、芍药15g、麻黄10g、附子30g(先煎30分钟)、细辛10g(后下)、干姜15g、半夏10g、肉桂10g(后下)、白芷10g、辛荑6g(后下)、炙甘草15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水煎服,一日一剂,3剂。服药后症状减轻,后附子逐渐加至150g,共服十余剂而愈。
    按:近人一见咽痛,即以其为火性炎上,必以大剂量清热解毒或抗菌消炎药以治之。岂知阳虚之人愈用阳愈虚,必致格拒。本例头痛怕冷,舌质淡而边现齿痕,脉沉细而微,显系阳虚之证,故以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治之。
3. 坐骨神经痛   孟某,女,56岁,于2005.2.10就诊。言其患坐骨神经痛已有数月,几经辗转,未见明显效果,故来求治。刻诊:舌苔薄白、舌体瘦小、舌质嫩红而边现齿痕,脉细微、略带小紧。此乃阴阳俱虚,复被寒邪,经络痹阻所致。治宜温补阴阳气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方用桂枝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治之:桂枝30g、白芍15g、麻黄10g、附子30g(先煎30分钟)、细辛10g(后下)、干姜15g、当归10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30g、山萸肉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肉桂15g(后下)、黄连6g、木香10g、生山楂20g、威灵仙30g、丝瓜络30g、炙甘草15g、生姜五片、大枣八枚,5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方毕,患者因素觉夜热少寐而惧怕附子,未敢用药。辗转两月余,于2005.5.6复求治于余。察其脉舌,复如其故,仍执前方与之。服至药尽,其痛大减,后依前方加减,附子渐增至250g,共计20余剂,其疾告痊。
    按:本例虽然素觉体热,舌体瘦小而红,然其苔白质嫩而现齿痕,脉带小紧,皆系阳虚寒盛之明证,故当以大剂热药以逐其寒,其疾乃克。
小结  关于附子之用量历代医家皆有探讨,如李时珍谓“乌、附毒药,非病危不可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甚捷。有人才服钱匕即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他病,日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白户,平日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本草纲目》)。”其实,时珍所言之禀赋实乃今之体质。依此推之,体寒即阳虚之质,故日啖附子而无恙,体燥即阴虚之体,虽啖数分亦烦躁不堪。所以超大剂量应用附子,要在分清阴阳虚实寒热,确属阴证寒证,量其情节,但用无妨。若属阳证热证,用之毫厘,亦足毙命。
    近代名医吴佩衡擅长超大剂量应用附子,其经验系统归纳十个方面:1.助阳解,扶正祛邪,代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用量为30g;2.益火之源,回阳救逆,代方是四逆汤,附子用量至每日120g;3.温补脾阳,燥湿运土,代方是附桂理中汤,附子一般用量为30~60g;4.温阳托毒,活血通滞,代方是阳和汤,附子用量为60g;5.温经通络,祛风止痛,以乌头煎化裁,附子剂量常用为60g;6.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代方是附子汤,附子用量为30~120g;7.暖水燥土,温阳止泻,代方是四神丸,附子用量为30~60g;8.祛痰止咳,温化痰饮,代方是附子加苓桂术甘汤,附子常用量为30~60g;9.温暖胞宫,调经止痛,常以桂枝茯苓丸化裁,附子用量为30~60g;10.滋养补虚,温通寒结,多用于老年寒性便秘,以附子理中丸化裁,附子常用量为60g。吴老在超大剂量应用附子时,特别强调须久煎,以煎液不麻口为度。而且服药后3~4小时内忌食生冷,避风寒。[2]
    据此,附子虽然有毒,只要确切掌握其适应证,超大剂量应用附子应当是安全的。但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久煎,以0.5~4小时为宜,具体标准是煎液不麻口,目的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2.剂量应逐渐加大,不可盲目地一次性加大剂量;3.适应症必须明确,必须是寒湿之证;4.必须清楚地了解和掌握附子的毒性和中毒反应及其救护措施;5.服药期间应禁酒、避风寒、禁食生冷。

参考文献:
[1] 王志良,乌头附子炮制原理,医学资料汇编,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2;(1):38
[2] 张寿,等,云南中医杂志,1982;(5);1

[[i] 本帖最后由 hutuwangzi 于 2008-2-15 11:25 编辑 [/i]]

hutuwangzi于 2008-2-15 11:28

Re:[原创]附子辨

《金匮要略》附子运用浅析
*丁国平  何顺华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 331200)
关键词:附子;运用
附子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十分广泛。该书前22篇,载方205首,其中用附子(包括乌头在内)者23首,占十分之一强。观就其运用附子的规律作一粗试的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1         附子的主要功用
1.1  回阳救逆
附子大辛大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泻等引起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气行将亡失之危证。如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呕吐,证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寒厥下利,证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而蛔厥者”;乌梅丸治“烦躁吐,心腹痛剧、吐涎沫,得食则吐,手足厥冷”之蛔厥等,均是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
1.2  逐寒止痛
对于风寒湿邪相搏,痹着肌,经脉不利而致周身骨节疼烦,可用附子逐寒除湿止痛。如桂枝附子汤治阳虚风邪偏胜之湿痹;白术附子汤治阳皆虚之湿痹;桂枝与芍药知母汤治风寒外袭,渐次化热伤阴之痹证;均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此外,薏苡附子散治胸阳不振,阴寒较甚,痛势剧烈之胸痹,亦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
乌头与附子属同类植物,乌头系附子之母根,两者性味功用均相近似,但乌头之性味比附子更为辛温雄烈,其逐寒止痛之力更强。对于发作性疼痛,证属沉寒痼冷,痛急而有肢冷汗出者,则选用乌头。如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赤丸等,均为此等证候而设。
1.3  温里助阳
对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下利。胸腹冷痛,食纳不佳等脾胃虚寒症状者,附子有温里祛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呕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温中助阳,通利气机,治阳虚阴凝,饮留胃中之“气分病”;黄土汤治虚寒便血;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以下寒结;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振奋阳气,治“肠痈已成”;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治妊娠阳虚寒甚腹痛等,均是取附子温里助阳之功。
1.4         温肾化气
附子功能峻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气化功能减退所致的诸证,皆可用附子治之。如肾气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治“虚劳腹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治“短气微饮当从小便出者”;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瓜蒌瞿麦丸治“小便不利,水气内停”;麻黄附子汤治“少阴正水”,证见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均是取附子温肾化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的功能。
2    附子常用配伍方法
2.1  配伍干姜:回阳救逆之功尤著,戴原礼曾云:“附子无干姜不热。”〔〕方如: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等。
2.2  配伍肉桂:温补肾阳,鼓舞肾气,共奏“益火之源,以消阴一翳”之功。方如肾气丸(肾气丸中桂枝,后世多易肉桂)。
2.3          配伍桂枝:温经通阳,祛风除湿。方如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2.4   配伍白术:温阳除湿,以治痹痛。方如白术附子汤。
2.5   配伍桂枝、白术,兼行里,助阳化湿,止痹痛。方如甘草附子汤。
2.6  配乌头、蜀椒、干姜:逐寒止痛之力尤宏,《医宗金鉴》云: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2〕方如乌头赤石脂方。
2.7  配薏苡仁:以行温里散寒,除湿宣痹之效。方如薏苡附子散。
2.8  配半夏:共奏温中止痛,散寒降逆之功。方如附子粳米汤。
2.9  配麻黄、细辛:有温发里阳,通彻里之能,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清。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2.10 配大黄:寒温并用,大黄寒性受制而走泄之性存,故可温下寒结。尤在论云:中焦寒结“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3〕两药合用,正具此功。方如大黄附子汤。
2.11 配麻黄:温经发汗,方如麻黄附子汤。
3  附子的用法用量
3.1  用法:凡亡阳急证,需回阳救逆者,多用生附子,且须配伍干姜,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用于止痛,则多用炮附子,无须配伍干姜,便应以寒湿病因为准,方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薏苡附子散等;属沉寒痼冷之剧痛,则用乌头,故凡寒湿历节、寒疝腹痛、胸痹心痛、寒气劂逆等证,均用含乌头之方治之。
附子、乌头含有乌头碱等有毒成份,对人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以及反射功能有麻痹作用,故入药时均应先用武火久煎。有资料报道:“加热至四小时以上,可使乌头碱完全破坏,但附子功能并没有损失”。〔4〕乌头除久煎外,还需与白密同煎,这样既可缓和乌头毒性,又可增强疗效。
3.2用量:用于回阳救逆时,一般用量较重,如在四逆汤中,“生附子用一枚”约合今制2克;在通脉四逆汤中用“附子大者一枚”,约合今制30克。
用于逐寒止痛,用量亦重,如桂枝附子汤,用“炮附子三枚”, 约合今制63克;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炮附子二枚”, 约合今制42克。治疗一般虚寒性疾患,则附子的用量均较轻。
现在附子用量大致如下:用于回阳救逆,一次可用9~15克,用于止痛,一次可用6~9克,用于一般虚寒疾患,一次可用1.5~6克。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组方遣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参考文献
〕        申鸿砚:对附子的看法 浙江中医药1977  (3) : 43
〔2〕        吴谦等:医宗金鉴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  (20)  523
〔3〕        成都中医学院等 金匮要略选续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 . 86
〔4〕        尤廉:也谈附子 浙江中医药 1977 3 (5) 35

[

 e:[原创]附子辨

关于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讨论

近来总是在网站上看到关于火神派的东西, 从一个侧面引起了我们对阳气的关注。阴阳相依,而阳主阴从。张景岳云:“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素问 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些都提示了我们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谈及阳气,就不得不想到两味药,一为附子,一为干姜。《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那么附子与干姜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云:“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萎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阐气,久病呕逆,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三:去脏腑沉寒一也;补助阳气不足二也;温暖脾胃三也。”对其性味,各家阐述略有不同,但总不离甘,热,有毒。《别录》:“甘,大热,有大毒。”《本草正》:“腌者大咸,性大热,有毒。”等。现代医学研究,附子的主要成份是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胺。

干姜,为姜料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辟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别录》:“治寒冷腹面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唐本草》曰:“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面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别录》云其性味:“大热,无毒。”《药性论》:“味苦辛。”现代研究其根茎含挥发油,其中有姜烯、水芹烯、莰烯、姜烯酮、姜辣素、姜酮、龙脑、姜醇、柠檬醛等。尚含树脂、淀粉。

综上,附子、干姜同为辛热之品。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曰:“凡味厚之药主守,气厚之药主散。干姜气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故性虽猛峻,而不妨服食也。” 附子独长于回阳救逆,止痛力强,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使回阳救逆,温中安寒的作用大增。故人云“温经应附子,无干姜不热”。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中指出:“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于此可见,姜附并用,则因两者同具辛热性味,能起协同作用而相得益彰,所谓相辅相成。
 附子配干姜,《伤寒论》中附姜并用者,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乌梅丸等方。《伤寒论》:“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白通加猪胆汤。”“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等等。
现代医学研究明,附子与干姜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增高 36.40%,但加入甘草后含量又降低;附子与甘草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降低 28.68%,再加入干姜后含量又升高;而附子与甘草、干姜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增加1 7.54%。该研究结果为中医学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缓”的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 据。又如人参四逆汤中干姜的一些癸酮、癸烷能增强附子中的生物碱,以拮抗失血性休克、改善微循环,验证"附子无干姜不热",甘草及其干草酸可降解附子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以"解附子毒"等。
附子与干姜相伍,可最大限度发挥其协同作用,同时干姜亦能制约附子的毒性,使其安全的发挥其治病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e:[原创]附子辨

再论“附子无干姜不热”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附子无干姜不热”的讨论,但总觉得不满意,请教了临床的带教老师以后,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今天重新拿出这个话题来与大家一同学习、探讨。
附子:出自《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热。有毒。归心、肾、肝、脾经。以心经为主。其性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补脾阳以健运;下壮肾阳以益火;外固卫阳以散寒。
干姜:出自《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以脾经为主。其性守而不走。
以上是我们比较了解的内容,在论述这些之前,我先讲一个大家见到过的现象!小时候在农村,大人阉酸菜的时候会烧火煮白菜。之后我们这些孩子就会把烧过的还有火星的灰的在原处收集起来,把地瓜放到灰里,盖好,用不了多久地瓜就烤好了。如果不把灰盖上,那么用不了多一会儿,原有的火星就全都灭了,哪里还会把地瓜烤熟。这是个什么道理呢!这个道理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火得土掩,才能长久而旺盛的保持其热度和生命力!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两味药,附子,回阳求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一派“火”象,。”而这个火靠什么才能让其久炎不灭呢?靠的就是干姜这个“土”,干姜辛散性热,入脾胃经而驻中焦。《伤寒论》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其中甘草干姜汤为辛甘化阳,被后世喻为补益脾阳的基础方。《本经疏证》云:“姜以中夏发生,是感火气以动矣。故其性温。”中夏亦属土。故以干姜的“土”去盖附子的“火”,两者相合,怎能不使火的热度持久!《伤寒论》曰:“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以期急救回阳!又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等等,都在体现着附子与干姜的这一配伍用途!
  古代圣贤,用药如神,心思枕密,是今人所不及,故在学习当中更应加倍努力,以期更好的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为人类造福!

[

 e:[原创]附子辨

吴佩衡大剂附子医案

阴极似阳证原云南省某医院院长秦x x,住昆明市小南门内绣衣街,有独子名念祖,年十三岁,患伤寒重证,发热二十余日不退。秦精于西医,对其子曾以多种针药施治,未效。又邀约徐、应等数位西医同道会诊,均断言无法挽救。后由秦之门生李x x君推荐,邀余于1948年1月7日前往诊视。患儿已发热不退二十余日,晨轻夜重,面色青黯,两颧微发红,口唇焦燥而起血壳,日夜不寐,人事不省。呼吸喘促,时而发迷无神,时又见烦乱谵语,两手乱抓有如撮空理线。食物不进,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通,舌苔黑燥,不渴饮,喂水仅下咽二、三口,多则不吮。脉象浮而空,重按无力。此系伤寒转入少阴,阴寒太盛,阴盛格阳,心肾不交,致成外假热而内真寒之阴极似阳证。外虽现一派燥热之象,内则阴寒已极,逼阳外浮,将有脱亡之势。法当大剂扶阳抑阴,回阳收纳,交通心肾,方可挽回,若误认热证,苦寒下咽,必危殆莫救。拟方白通汤加上肉桂主之。 附片250克 干姜50克 葱白4茎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兑入) 处方之后,秦对中医药怀有疑虑,见此温热大剂,更不敢用,且对余说,他还有一特效办法,即抽取一伤寒病刚愈患者之血液输给病儿,可望有效。殊料是日输血后,身热尤甚,腹痛呻吟不止,更加烦乱谵浯。至此,秦已感到束手无策,始将余所拟方药煎汤与其子试服。当晚服后,稍见安静,得寐片刻,面部青黯色稍退而略润,脉象不似昨日之空浮,烦躁谵语稍宁。但见欲寐愈甚,现出少阴虚寒本象,又照原方煎服一次。 1月8日复诊,热度稍降,唇舌已较润,烦乱止。但有时仍说昏话,曾呕吐涎痰一次,仍以白通汤加味扶阳抑阴,交通心肾兼化气行水主之。 附片300克 干姜80克 茯苓30克 上肉桂15克(研末,泡水兑入) 葱白4茎 上方服后,当晚整夜烦躁不宁,不能入寐,秦君为此又生疑惧,次日促余急往诊视,见到正用硼酸水给患儿洗口。详查病情,脉稍有力,热度较前稍降,神情淡漠,不渴饮。断定此系阴寒太盛,阳气太虚,虽得阳药以助,然病重药轻,药力与病邪相攻,力不胜病,犹兵不胜敌。虽见烦躁不宁,乃药病相争之兆,不必惊疑,尚须加重分量始能克之,拟用大剂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400克 干姜15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 朱衣茯神50克 炙远志20克 公丁香5克 生甘草20克 此方药力较重,为救危急,嘱煎透后一小时服药一次。当天下午五时又诊视之,病势已大松,烦躁平定,人已安静,小便转较长。病有转机,是夜又照原方连进,大便始通,泻出酱黑稀粪三次,发热已退去大半,烦乱谵语已不再作,且得熟寐四、五小时。 10日清晨,脉浮缓,唇舌回润,黑苔退去十之六、七,身热退去十之八、九,大有转危为安之象。照第三方加西砂仁10克 苍术10克 吴萸8克治之。 11日复诊。大便又畅泻数次,其色仍酱黑。身热已退净,唇上焦黑血壳已脱去,黑苔更见减少,津液满口。日夜一个对时大便共泄泻十余次,秦君夫妇为此耽心害怕,认为有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每见其子排泻大便,即流泪惊惶不已。余当即详加解释,良由寒湿邪阴内盛,腹中有如冰霜凝聚,今得阳药温化运行,邪阴溃退,真阳返回而使冰霜化行。所拟方药,皆非泻下之剂,其排泻者为内停寒湿污秽之物,系病除佳兆,邪去则正自能安,方保无虞。于是,病家疑虑始减,继续接受治疗。仍以大剂温化日夜连进。 附片400克 干姜8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10克 茯苓50克 苡仁20克 蔻仁8克 甘草30克 12日诊。服药后大便又泻十余次,色逐渐转黄,小便已较清长,黑苔全退,尚有白滑苔,食思恢复,随时感到腹中饥饿而索求饮食。因伤寒后期,阳神未复,脾胃亦虚,须当注意调摄,以防食复、劳复等证发生,只宜少量多餐,继拟下方调治。 附片400克 干姜8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10克 口芪30克 炙甘草20克 元肉30克 13日诊。大便仅泻二次,色黄而溏,唇色红润,白滑苔已退净,神识清明,食量较增,夜已能熟寐,脉静身凉,大病悉退,但阳神尚虚,形体瘦弱,起动则有虚汗而出,遂拟黄芪建中汤加桂附调理之。 附片300克 黄芪80克 桂尖20克 杭芍30克 炙甘草20克 上肉桂20克(研末,泡水总入) 生姜30克 大枣4枚 饴糖30克(烊化兑入) 14日诊。脉沉缓而有神,唇舌红润,大便泻利已止,小便清长,有轻微咳嗽,腹中时或作痛,拟四逆汤加味治之。 附片300克 干姜100克 北细辛8克 上肉桂11克(研末,泡水兑入) 广陈皮10克 法夏10克 甘草10克 15日诊。咳嗽、腹痛已止,唯正气尚虚,起卧乏力,继以四逆汤加参、芪作善后调理,服五、六剂而愈,其后体质健康如常。

真寒假热证 杨x x,男,三十一岁,云南省姚安县人。1923年3月,已病廿日。始因微感风寒,身热头痛,连进某医方药十余剂,每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犹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始延余诊视。斯时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滚烫水饮,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此乃风寒误治之变证。缘由误服苦寒凉下太过,已将真阳逼越于外而成阴极似阳之症,外虽现一派热象,是为假热,而内则寒冷已极,是为真寒。如确系阳症,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元阳有将脱之兆,苦寒凉下,不可再服,惟有大剂回阳收纳,或可挽回生机。病象如此,甚为危笃。急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一剂治之。 附片60克 干姜26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葱白4茎 拟方之后,病家云及是晚因无人主持,未敢煎服。次晨,又急来延诊,余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上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舍此别无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与服之。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碗许,人事稍清,自云内心爽快,遂进上方。服一剂后,病情较减,即现出恶寒肢冷之象。午后再诊,身热约退一二,已不作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寐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 附片100克 干姜36克 甘草12克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服上方后,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小便赤而长,略进稀粥。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始通,色黑而硬,惟咳嗽痰多,痰中兼带有血。病家另延数医诊视,皆云热症,出方总不离苦寒凉下之法。由于前医所误之鉴,又未敢轻试。后因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余诊治,始言吃梨之事。余视之,舌白而滑,仍喜滚饮,此阳神尚虚,阴寒未净,急欲扶阳犹不及,反与滋阴清凉之水果,又增里寒,病遂加重。即告以禁服生酸水果冷物及清凉苦寒之药为幸,余仍主以大剂回阳祛寒之剂治之。照第二方加倍分量,并加茯苓30克、半夏16克、北细辛4克、早晚各服一剂,共连服六剂。三日后再诊,身热已不作,咳痰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又照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口芪,每日一剂,连进十余剂,诸病俱愈。后体健胜于前。 按:凡病有真热证与真寒证之分,又有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之别。然真者易识,而假者难辨。《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即凡病当须辨明阴阳之意也。

阴盛隔阳高热证 马xx之子,十三岁,住昆明市。1945年11月22日,患伤寒病已廿余日,医者诊治未愈,寒邪引入阴分,格拒真阳浮越于外,致身热夜重,体温摄氏四十余度,反不恶寒,两颧发赤,唇焦而起血壳,头昏不食,欲寐无神,饮水不多,心烦胸闷,胃逆欲呕,小便短赤,大便数日不通,白痦遍体如麻,脉沉而紧,舌苔白腻。此阳虚阴盛之象,法当扶阳温化,破阴回阳主之。 附片26克 干姜10克 上肉桂3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10克 葱白4茎 23日复诊。服昨方后呕吐涎水数碗,属温药运行,病除之兆。仍身热头昏无神,不渴饮,此伤寒寒极之证,阴寒内盛,阳不胜阴,决无热证,治法不变。 附片50克 干姜13克 上肉桂3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10克 麦芽6克 葱白4茎 24日三诊。舌苔白腻而润,脉较和缓,昨夜曾大便一次,色黑,初硬而后溏,此里寒内重,阳气尚虚,阳不潜藏,仍潮热,晨轻夜重,头昏欲寐无神,以大剂扶阳抑阴主之。 附片60克 干姜13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10克 西砂仁3克 公丁1.3克 甘草3克 25日四诊。今晨诊脉,一息五至,状若平脉,舌苔白滑尚厚腻,体温稍降至39.5度,昨夜又解大便一次,心烦胸闷稍减,已得熟寐。惟病久里寒尚重,隔拒真阳,浮游于外而潮热,颧赤,多虚汗,头昏无神。此乃中阳不运,阴寒阻遏,胸腹胀闷仍不能食,热饮仅三、四口而已,势必驱尽里寒邪阴,真阳始得返归其舍,潮热诸症,焉有不退之理乎! 附片l00克 干姜16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神10克 甘草10克 26日五诊。服昨方二次,于夜晚服药后,反见心中烦躁不安,此乃重剂温药,逐动阴寒,药力与病邪相攻之象。待至清晨,得天阳以助,遂见宁静得寐。刻诊,体温降至38.7度,呼吸平和,脉搏一息五至,舌苔仍白腻而滑润。胃寒日久,仍不思饮食,痰多而夹黑血,属寒痰瘀血化行溃退,非热甚灼阴可比。所喜者,两颧赤色减退,白痦渐靥,体温已有下降,为病退佳兆。此病虚寒已极,决无热象足征,余乃抱定宗旨,仍以扶阳温化辅正主之。 附片130克 干姜16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10克 30日六诊。昨前三日,病家曾请西医诊治,医者以病情危重又无特效药而告退,又复延余以求尽力挽救之。刻诊脉缓弱无力,舌苔白润,小便已较清长,夜间仍有潮热,病者虚弱已极。此三阴虚寒之证,病情日久,阳神极虚,缓迨延误,恐有虚脱亡阳之虞,仍以扶阳抑阴,强心辅正主之。 附片130克 干姜16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5克 公丁3克 甘草10克 12月1日七诊。体温已降至37度,脉象缓弱,一息四至,面颧赤色全退,现出虚寒病容,晦暗无华,昨夜得汗,身热退后,反畏寒,属阴退阳回,阳气虽已来复,尚虚弱而无力以卫外所致。昨夜大便一次,色酱黑而溏,虽唇焦有黑血壳,然始终不见渴饮,此三阴寒极之证,阳神太亏,仍以扶阳扶正主之。 附片130克 干姜20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10克 茯神10克 苡仁20克 甘草10克 2日八诊。今晨诊视,体温37.2度,脉象缓弱,一息四至,舌白润,各节病情均见好转,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此乃病久中宫太寒,脾胃阳虚,司运失权,俟邪阴逐尽,中阳来复,则渐可思食矣。仍以扶阳扶正主之。 附片130克 干姜2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10克 老扣仁3克 炙甘草10克 3日九诊,体温摄氏37.8度,脉和缓,唇上黑血壳已脱去,舌苔较退,唇舌均转红润,不渴饮,胃气渐复,刻有思饮之意,入夜微有咳声。乃里寒尚未肃清,元阳仍虚,仍以扶阳辅正主之,稍佐治咳,切忌过早施用滋补之剂。 附片130克 干姜2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5克 法夏10克 炙冬花5克 吴萸6克 炙甘草10克 4日十诊。体温降至36.7度,咳已止,阳神尚虚,照昨方再进一剂。 5日十一诊。脉缓弱,苔已退,唇舌红润,不渴饮,小便清长,晨间体温36.5度,惟睡眠少,胃口不开,头上时有冷汗,阳神太亏,继以扶阳健胃,养心安神主之。 附片160克 干姜65克 西砂仁6克(捣)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老扣仁3克(捣) 炙远志6克 朱衣茯神10克 炒枣仁10克 琥珀3克(研末,兑服) 甘草6克 6日十二诊。脉象、体温已正常,唇舌红润,昨日已进饮食,睡眠转佳,阳神尚虚,仍以扶阳辅正主之。 附片130克 干姜20克 上肉桂5克(研末,泡水兑入) 西砂仁6克 明党参20克 甘草6克 7日13诊。脉、舌、体温均如常,二便通畅,饮食、精神转佳,大病已退,渐加调补,可期痊愈。遂拟扶阳建中调理善后,数剂而后恢复健康。 附片100克 干姜16克 西砂仁6克(捣) 老扣仁3克(捣)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 口芪20克 明党参20克 炙甘草6克

少阴头痛
邓x x,男,成年。初因受寒而起病,误服辛凉之剂,未效。病经十余日,头痛如斧劈,势不可忍,午后则恶寒体痛,脉沉弱无力,舌苔白滑而不渴饮。此乃寒客少阴,阻碍清阳不升,复以辛凉耗其真阳,正虚阳弱,阴寒遏滞经脉。头为诸阳之会,今为阴邪上僭攻于头,阳不足以运行,邪正相争,遂成是状。以辅正除邪之法,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
附片100克 干姜36克 甘草6克 麻黄10克 细辛5克 羌活10克
服一剂,痛减其半,再剂霍然而愈.
按:少阴头痛,依本法治之其效如响。方内寓一四逆汤,能温扶阳气上交于头,麻黄、羌活,细辛祛客寒达于太阳,由膀胱而化,此乃温经散寒,辅正除邪之实效矣。六经病皆有头痛,遵仲景六经辨证方法施治,均能获效,出方有绳,庶不至误。
少阴咽痛 王x x,女,成年。始因受寒起病,恶寒,咽痛不适,误服苦寒清热养阴之剂后转成危证。余诊视之,患者头痛如劈,恶寒发热,体痛。咽痛,水浆不能下咽,痰涎涌甚,咽部红肿起白泡而破烂。舌苔白滑,脉沉细而兼紧象。不渴饮,此系寒入少阴,误用苦寒清热,致使阴邪夹寒水上逼,虚火上浮而成是状。取扶阳祛寒,引阳归舍之法,以加味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 附片40克 干姜26克 北细辛6克 麻黄5克 上肉桂6克(研末,泡水兑入) 甘草6克 服一剂后寒热始退,咽部肿痛减去其半,再剂则痛去七,八,三剂尽,诸证霍然而愈。 按;少阴受寒误用苦寒清热养阴之剂,无异于雪上加霜。《内经》云:“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风寒闭束少阴经络不道,虚火上浮冲于咽喉而肿痛者,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方中附子能扶阳驱寒,麻黄开发腠理,解散寒,得细辛之辛温,直入少阴以温散经脉寒邪,并能协同附子纳阳归肾,邪去正安,少阴咽痛自然获愈。

少阴寒化证 曾xx,男,十七岁,住昆明市环城东路。始因饮食后受寒起病,发热,恶寒,头体痛,延某中医诊视,以清凉解药二剂无效,当即送入本市西山脚下高峣某医院住院治疗。住院已十九日,施以针药,发热虽退,然病势则日益沉重,延请数医会诊,一致诊断为“肠伤寒”且有肠出血或肠穿孔之虞,决定施用输血方法挽救。输血后病势未减,愈见危笃,竟宣告无救,遂于1943年10月25日延余诊视。余到达该医院,已是晚间九时,询知患者病已十九日,身已不发热,但腹中鼓胀,小腹疼痛,不时呻吟,小便短赤,大便有七、八日不通,饮食不进,日夜眼不交睫,卧床身不能转侧,但见护士随时以矿泉水与饮之。舌苔白滑而厚腻,不渴饮,脉搏弦紧,重按则无力而空。诊毕,当即告以病势十分危重,系伤寒坏病,病邪深入少阴之脏寒证,阳气内虚,阴寒太盛,寒水阴气内结如冰霜,腹内阴霾四布,发热虽退但里寒已极。二便不通,乃系阴寒凝结,真阳大虚,无力运行,非热结之证可比也,一线生阳有将脱之势,病势垂危,颇为费治。惟有扶阳抑阴温化之法,使在上之寒水邪阴,由口中吐出,中下之寒水邪阴,由二便排泄使除,阳回阴退,方可转危为安。就拟仲景通脉四逆汤加吴萸、上桂治之。并告知病家,倘若服药后发生呕吐涎痰或大便泻下切勿惊疑,为病除之兆,一线生机,可望挽回。 白附片160克 干姜3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兑入) 茯苓26克 吴萸6克 甘草6克。 10月26日再诊。昨服上方后,旋即呕吐涎水碗许,系病除之兆。脉搏弦紧已退而转和缓,大便溏泻一次,小便解三次,惟小腹尚痛,时作时缓。缘病程日久,阳神太亏,里寒太重,虽已见效,然病重药轻,力不胜病,犹兵不胜敌,犹幸气不喘,痰不鸣,手足温暖,脉和缓较有神,继以大剂扶阳温化,务使阳回阴退,渐可转危为安。 白附片260克 干姜60克 吴萸2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兑入) 公了香6克 茯苓30克 西砂仁6克 10月27日三诊。昨日清晨服药后,又呕吐涎水约两碗,下午服药后又吐一次,大便泻利数次,均属“冰霜化行”,病毒邪阴由上下窍道溃退。舌苔仍厚腻,舌质红活,面唇色泽亦转红润,体温如常,脉搏和缓较有神根,腹胀微痛,鼓胀已减去十之六、七。大关已过,然病久阳神太亏,邪阴尚未除净,仍以大剂扶阳辅正主之。 白附片300克 干姜60克 上肉桂16克(研末,泡水兑入) 甜马槟榔6克(去壳,捣) 吴萸6克 台乌4克 西砂仁6克 茯苓30克 10月28日四诊,服药后昨日夜共排泄大便十六次,每次多少不一,今晨又大便二次,均为夹水分之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