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有什么专业: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群居的时候管住嘴,独处的时候管住心(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50:02

  在诱惑面前不动声色,在寂寞面前坚定前行

  我们要在这个充斥着诱惑、迷漫着寂寞的竞争环境和生命旅程中,活得淡定、从容、快乐,就应该懂得去吸纳,而不去指责;去借鉴,而不去裁判;去包容,而不去挑剔;去建议,而不去讽刺;去帮助,而不去践踏;去创造,而不去批评。

  浮躁是人生的大敌

  浮躁心理是人们做事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浮躁的人,一味地追求效率和速度,做起事来往往既无准备,也无计划,恨不得一日千里,一蹴而就,结果往往事倍功半,与成功背道而驰。所以,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就必须静下心来,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看清人生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功到自然成,不必心浮气躁

  【锦言妙语】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浮躁。

  ——萨迪

  人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心浮气躁、缺乏耐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要明白欲速不达的道理。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学习什么,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其间需要我们不断付出努力。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诗仙”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做得很好,老师非常喜欢他,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可是,李白当时也是一个贪玩的小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身上难免有一些缺点。

  一天课堂上,李白走神了,一双大眼睛盯着窗外,陷入他自己编织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师看见李白愣愣的模样,知道他没有认真听课,就停下课来,很生气地说:“李白,你站起来重复一遍我刚才讲的话。”李白一下子清醒了,慌忙站起来,却一句话也说不出,脸上泛了红。走在放学的路上,李白还在生自己的气。

  忽然,他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

  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很有礼貌地问到:“婆婆,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

  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儿,慈祥地对李白说:“孩子,功到自然成,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啊!”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个深奥的道理,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功到自然成,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为他以后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奠定了的基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当我们按照预期的设想做出种种努力后,要耐心等待事情的进展,不必人为地做出违反事物内在规律的事情,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事情成功。

  功到自然成,不必心浮气躁。行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踏实,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浮躁。一个容易浮躁的人不会得到任何好的结果,因为他不能把自己的行动坚持到底,只会在内心的斗争中消耗自己的热情。浮躁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躺在摇椅上,我们知道自己在动,实际上只是在原地打转。

  心浮气躁的心态是我们幸福生活和获取成功路上的毒瘤,必须剔除。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容不得浮躁心态。因为成功往往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饱含着奋斗者的汗水和心血,苦尽才能甘来。

  浮躁,会葬送美好人生

  【锦言妙语】

  无论是谁,假如丧失忍耐,也就丧失灵魂。

  ——培根

  人们之所以陷入了浮躁的误区,就是因为心理状态与现实之间,发生了一种冲突和矛盾。浮躁的基本特征就是急功近利、欲壑难填,更为严重的是,浮躁就像成功路上的顽疾,可以传染甚至迅速蔓延。被浮躁控制的直接后果便是一事无成。

  曹操命夏侯惇为都督,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视在新野的刘备。荀彧、徐庶等人认为“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将军勿轻视刘玄德。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冀矣。”夏侯惇却不以为然,口出狂言:“刘备鼠辈耳,吾必擒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战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丞相。”夏侯惇一番话,显示出他的浮操、狂妄心态。

  夏侯惇引兵至博望坡,与赵云交战,激战数回合,赵云假装战败而逃,夏侯惇从后追赶。赵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数回合后再次诈逃。夏侯惇的副将韩浩劝谏道:“赵云诱敌,恐有埋伏。”夏侯惇说:“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夏侯惇急于求成,催军急进。此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候惇全然不顾此中凶险,仍催军赶杀。

  夏侯惇引军行至狭处,山川相逼,树木丛杂,一霎时,四面八方皆是大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军人马自相践踏,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只好收拾残军,灰溜溜地逃回许昌。

  夏候惇是曹操的一员上将,并非草包之辈,他自幼用兵,颇懂兵法,不是不知狭处须防火攻,而是因为心浮气躁,只想速胜,头脑已发胀,连最基本的军事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可见,浮躁能使人犯致命错误。

  与浮躁相对的是沉稳冷静。一个人只有在冷静的心态下才能思考问题,才能把纷繁复杂的事物理出头绪,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出智慧的光辉。

  唐代宪宗时期,有个中书令叫裴度。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可是裴度听了报告之后一点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千万不要张扬这件事。

  左右之人看裴中书并不如他们想象一般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透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记了丢印的事,当晚竟然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丢印之事一般。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众人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各自安然歇息。

  而后下人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事后好久,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时的处置情况。他说:“丢印的缘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从何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放回原处。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有人面对危难之事狂躁发怒乱了方寸。而成功者总是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理智地应对危局。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们能够冷静地观察问题,在冷静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见,让发热的大脑冷却下来对解决问题是何等重要。

  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所谓“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汇聚和累积需要恒心,浮躁不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大不能成其大,急功难于成其功。

  无论是处事还是为人都不可浮躁,如果处事浮躁,往往会导致急于求成、盲目发展,最终会失败。如果一个人浮躁,就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迷失自我。

  万事不能急于求成

  【锦言妙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现在,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失去了往日的专心、恒心,很难持之以恒地学习、钻研、做事,变得越来越浮躁。他们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后天又觉得干别的好,六神无主,见异思迁。他们恨不得上午播种下午就能收获,甚至不播种就能收获。追根结底,都来源于急于求成的心态。事物的变化皆有规律,人的心性磨砺也有一个过程。古语有言:“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蟾蜍和马陆(也叫千足虫)是对好朋友。有一次,蟾蜍问马陆:“我总是在水中生活,为什么身体却不如你们干净?”

  马陆回答说:“我出生的时候,妈妈烧了一锅开水……”

  蟾蜍性情急躁,没等马陆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问道:“水烧开后你跳进去了吗?”

  马陆原来想说:“等开水凉了以后,妈妈给他洗了澡.然后又给他身上抹了层油,因此它的身体总是干净的。”

  但是蟾蜍根本没让马陆说下去,接着就追问道:“你跳进去了吗?”

  马陆无可奈何,只好回答:“是的,跳了。”

  蟾蜍回到妈妈那里,吵着要洗热水澡。“可是……”蟾蜍妈妈刚一开口,蟾蜍便打断了她的话:“我已问过马陆了,它就是洗热水澡身体才干净的,你别管了。”蟾蜍妈妈只好走开了。等炉子上的水一开,蟾蜍就急不可待地跳进锅里,滚烫的水烫得它疼痛难忍,随即蹿出锅来,可是身体已差不多全被烫伤。伤愈后,它变得满身斑斑点点,疙疙瘩瘩了。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过程,我们应该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不应该急于求成,企望一步登天。

  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无论人处于何种地位,从事何种工作,都在寻找获得成功的途径。何为成功?何以成功?成功的定义与理解有很多,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成功。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基础的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觉“先天不足”而又已经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随时给自己补充“营养”。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然,追求成功并不仅仅在于“敢于追求”,而且还必须建立在自身的能力基础之上。事实上,但凡急于求成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

  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你自己。万事不能急于求成,任何的急功和轻敌都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因此,一定要学会忍耐,不急不躁,看准时机,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为自己打出一记漂亮的冲击波,夺得最终的胜利。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也有其特定的方法、手段,该快的时候就快,该慢的时候就慢,不能一味地追求速成而忽略了其他的问题。如果不分轻重缓急,只凭个人的想法去做事,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金钱不是幸福的全部内容

  “有钱”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正如一些媒体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与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而仅靠“钱袋子”很难实现。正如埃德•迪纳所说:“每个人关注生活满意度和收入,越富足让你对生活越满意。这确实如此。但是,富足对享受生活的影响可能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生活的目的不是拼命积累钱财

  【锦言妙语】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罗斯福

  “从某一个角度看,金钱就像火——是你忠实的朋友,又是你的灾难的源头。当你被它控制,当你账户上的利息不断增多的时候,你就会慢慢变成它最可怕的奴隶。”——这是洛克菲勒对儿子的告诫。

  这个世界很现实,每天都有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奔命,更多的人为了权力、金钱不惜一切代价努力着,甚至心甘情愿地成为金钱的奴隶,死心塌地地付出。我们的生活与金钱息息相关,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就与金钱签下了终生为奴的协议,可以说金钱在不断地侵蚀着人的心灵,它夺去了本该属于人们最真实的快乐、最轻松的生活。但是,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

  犹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潇洒的商人,他们既会赚钱又会享受生活。

  有一次,美国商人约翰•巴布森乘专机到以色列参加一项商务谈判,到达的那天恰好是星期六。巴布森在美国备受交通堵塞之苦,因而对这里街上汽车稀少、交通畅通无阻的情况感到很奇怪。他问犹太商人谢文利:“你们首都的车辆这么少吗?”

  “你有所不知,”谢文利解释道,“我们犹太人从每周的星期五晚上开始一直到星期六傍晚为止是禁烟、禁酒、禁欲的时间,一切杂念皆暂时摒除至九霄云外,一心一意地休息和向神祈祷,人们大都待在家里,所以街上来往的汽车比平日起码减少一半。从周六的晚上起,才是我们真正的周末,是我们尽情享受的时候。”

  “你们犹太人真懂得休息与享受。”巴布森羡慕地说。

  “生活的目的不是拼命积累钱财,而是享受快乐的人生。”谢文利微笑着说,“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财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却不知道积累财富的意义何在,这种生活方式只会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消费时代人们离不开钱,但有些人却愿意为了享受乐趣而舍弃部分收入,这是几个世纪以来金钱观念不断变革的结果。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过去金钱是罪恶,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还以金钱为耻;最近几十年,金钱却成了主宰,人们被金钱奴役,想钱挣钱,终日为钱所累;现在,金钱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角色。它们不再役人,而将为人所役,人们不再被金钱选择。

  人们追求金钱,是为了使生活过得更舒适。尽管财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但它只对日常心情产生一些比较小的影响。家庭、朋友和工作为你带来的幸福感,要远远超过金钱。

  金钱不能买到幸福,生活的目的也不是拼命积累钱财。我们必须学会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并且感恩已有的生活。正如迪纳博士所说:“个人和国家的收入提高会使生活满意度上升,但更为积极的情绪和幸福感则与其他因素有关。虽然富有或许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其对幸福和满足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们更应当用心去充分地享受人生。”

  金钱代表了外在的丰富,而内心则代表了内在的丰富。如果我们把挣钱看作是努力的目标,那么我们就看不清金钱被发明的原因,也看不清金钱究竟在为什么服务。其实,金钱不过是增添人生风味的调味品而已,不要被钞票牵着鼻子走。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工作

  【锦言妙语】

  如果你表现得“好像”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一点表现就会使你的兴趣变得真实,还会减少你的疲惫、你的紧张,以及你的忧虑。

  ——戴尔•卡耐基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可是从我们刚刚懂事的时候起,我们的父母、师长就耳提面命地教导我们要追求上进、要出人头地、要做到最优秀。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最快乐。于是乎,在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声中我们也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外界的“压力”下,纵使我们所面对的工作常常会让我们感到并不快乐,甚至感到压抑,可是,我们却又常常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窘况。

  处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竞争空前激烈,只要你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被竞争对手超过去。因此,我们就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就要创新发展,而做唯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

  有这样一道智能测试题:在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五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钥匙锁在这个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四把钥匙锁在哪一个抽屉里?

  据说,这是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的一个题目。如果你现在登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还可以发现比尔•盖茨先生留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没错,答案也正是隐藏在这句话里,比尔•盖茨先生带的就是“兴趣”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四把钥匙都锁在贴有这个标签的抽屉里了。

  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兴趣可以增强职业的适应性。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有研究表明,如果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则能发挥出全部才能的80%~90%,否则就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而且在从事你所不感兴趣的职业的时候,是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的。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收到这样的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以色列当总统。面对如此“高官厚禄”的诱惑,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爱因斯坦竟然婉言谢绝了。在爱因斯坦的回信中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现在看来爱因斯坦的选择当然是明智的,因为他清醒地知道,他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分子物理学,虽然他在这一领域独树一帜取得了成功,可这并不代表他在任何领域都是万能的。试想,如果爱因斯坦不能拒绝如此诱惑而答应下来,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很有可能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少了相对论,而仅仅多了一位庸庸碌碌的政府官员罢了。

  所以说,快乐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你的工作有足够的兴趣,要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因此,在你选择工作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你的兴趣所在,你不妨首先列出你所感兴趣的行业,接着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一项,然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吧。你选择行业的标准是兴趣而非你所学的专业,千万不要过分强调你的专业而选择你要进入的行业,除非你的专业就是你的兴趣所在,因为只有那些你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够给你今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原动力。

  工作是增添生命味道的盐,健康的机体离不开它;生活也离不开工作,你必须先爱它,工作才能给予你最大的恩惠。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热爱自己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做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

  善待自己,收获幸福和快乐

  【锦言妙语】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多少有志之士曾经斗志满怀、激情昂扬,冲锋在事业的前线。一心为打造明天的辉煌奋不顾身,忘我地工作。在生命支点的另一端不断地增添筹码,却不料生命的这端太轻,不经意间就被沉重的那端翘上了天堂。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哀叹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暂。

  诚然,工作和事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工具,但我们不是工作的奴隶,金钱也不是我们追逐的唯一目的。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家人、朋友、爱情、亲情,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他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朋友很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央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元。”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朋友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地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朋友坐下来还是生气。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到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也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朋友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元。”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向我要钱呢?”朋友不解地问。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是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此后,朋友下班后经常早早赶回家,享受陪伴儿子的幸福时光。

  生活中,我们常常活得很忙、很累。忙着应酬朋友,让自己摆脱寂寞与孤独;忙着积累财富,让自己告别贫穷;忙着修饰自己,让自己更富有魅力和吸引力,忙忙碌碌的我们太过于执著外在的东西,唯独忘了关照我们的心灵,以致于殚精竭虑、疲惫不堪。

  此时,我们不如暂且放下手头的工作,给心灵放个假,到野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待到心空晴朗、精力充沛时再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也许会使停滞的工作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何乐而不为?其实,这正是善待自己的方式。

  人需要善待自己,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自己快乐。不要给自己背上太重的包袱,学会放松与享受,善待自己,才能收获幸福和快乐。

  生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她是一朵花,静静地开,又悄悄地落,有阳光和水分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不管明天排山倒海还是天崩地裂,我们只要做到善待自己,努力把握好今天,让每一个今天都过得充实愉快,我们就会于心无愧。

  活着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

  凡事只跟自己赛跑,日子才能在一天比一天进步中快乐地度过,如果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你可能永远达不到他人的标准,因为你的标准会一个接一个地永不间断。

  不要被心中的“山姆”打败

  【锦言妙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难以克服。

  攀比,永远不会证明你的强大。真正的强者不会注意自己比别人强在哪里,而是关注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不假思索的攀比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久而久之,势必消磨浩然正气,懈怠奋斗之志;盲目的攀比如同海上的暴风雨,不但会遮挡住那指引方向的北极星,还会使你的船偏离航线,迷失自我。

  杰克喜欢创作,他的理想就是当个大作家,像他所崇拜的山姆一样。杰克没见过山姆,但是他常常在杂志上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看过很多杂志,都能发现山姆的名字,他发现山姆非常高产;创作风格还变化多样;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山姆的见识极其广博。杰克立志要超过山姆,开始了他自己的文学创作,慢慢地,杰克也发表了一些作品。这让杰克更加信心十足。然而,写了几年后,杰克懊丧地发现,山姆酷似一台创作机器,任意翻开一册新的杂志,几乎都可以看见山姆的名字。另外,山姆的创作风格变化多样,犹如一个无所不知的“万事通”,可以吸引有着不同欣赏嗜好的读者,而自己仅有一种创作风格。自己要想赶上山姆,简直是白日做梦。

  杰克开始怀疑自己的学识,怀疑自己是不是文学创作这块料,怀疑自己能否在这条路上有大发展。在种种怀疑中,他的信心尽失,慢慢地,他灰心丧气地远离了创作,死心塌地地做了一名运输垃圾的司机。在奔向垃圾处理场的路上,杰克慢慢地老了。事实上,除了山姆的名字和作品,杰克对山姆本人一无所知。

  这一天,老杰克到一家杂志社去运垃圾,那其实是一些滞销的旧杂志。杰克随手拾起一册翻了翻,又看见山姆的名字。于是,杰克向杂志社的工作人员随声问了一下有关山姆的情况,工作人员惊诧地说道:“山姆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我们杂志社把作者姓名不详的文章,一概署名为山姆。其它的杂志社也有这个习惯。所以,山姆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杂志上。”

  杰克闻之愕然。原来,让他信心失尽、理想破灭、一生暗淡的人,竟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山姆。

  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了相应的收获,而且每个人在生活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大家各有所成,每个人的人生各有各的苦恼,也各有各的精彩。有时候在你羡慕别人的时候,也许正有其他人在欣赏你的某些成就。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轨迹。摆脱自己不实际的贪念和欲望,不让攀比的恶劣习气影响到快乐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凡事只跟自己赛跑,日子才能在一天比一天进步中快乐地度过,如果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你可能永远达不到他人的标准,因为你的标准会一个接一个地永不间断。

  攀比是鸦片,只要你被它俘虏,你就会永远处于无尽的煎熬之中;攀比是仙人掌,只要你触摸过它,它就会扎得你痛痒难耐。如果一味和人攀比,你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如果不去与人攀比,每个人都会过得很快乐。

  你的人生不需要参考别人

  【锦言妙语】

  让自己活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莎士比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你可以参照别人的方式、方法、态度来确定自己采取的行动。但总拿别人作为参考,就会迷失自我,而导致傻瓜以为自己是天才,天才也许会把自己看成傻瓜。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扰。”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烟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使劲地洗脸;而满脸烟灰的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于干净净的,就大摇大摆地走到街上,出尽洋相。”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爱因斯坦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爱因斯坦以己为镜来审视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的熠熠光辉。

  人有时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如古人所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别人这面镜子是需要选择的,如果它是平整的、明净的,则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是扭曲的、污浊的,那不仅看不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反而还会自我感觉良好。

  命运是公平的,不管你是多么的伟大,还是多么的渺小,你只会做你自己想做的人,命运也只满足你做自己的愿望。因此,你在参考别人的时候,不妨也“参考”一下自己,经常地“自省”,才能时时保持自知之明,保持谦虚谨慎。

  以别人为镜来认识自己,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所以,重要的是以己为镜,认真检查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么,今天,你“照镜子”了吗?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对自身的内在审视和批评,通过这种“慎独”的方式来实现人格的提升、知识修养的健全;这是成长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担负起各自使命和责任的必需之路。

  敢于不如人,才能制胜于人

  【锦言妙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

  现实中,人最不了解的便是自己。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首先就要学会敢于不如人。敢于不如人其实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期待成长的过程及勇气。每个人有长处也有短处,真正看清这一点,最后你才能胜于人。只有敢于不如人,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人毕竟各有所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坦诚自我,对人生成功有所帮助之事,不可不为。敢于不如人,拜人为吾师,又有何妨?然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人。每个人都有长有短,真正看清这一点,最后你才能胜于人。

  敢于不如人是自信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我们也只有承认和别人的差距,敢于认识到自己的不如人之处,才有以后胜于别人的可能。也就是说,认识自己的短处,合理地扬长避短才是出路,人生才会完美。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别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他总是说:“琴声是最好的教育。”

  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许久,然后,又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走下了台。众人惊慌失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大师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我的琴声对他只能是一种误导。”全场静默片刻,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谦逊”这两个字,每个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是很多。一个已经名扬四海的大师,面对一个无名小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真心地赞美对方的优秀,既不怕有损于自己的威名,也没有用自己的光芒去打压对方。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有这种敢于承认自己不如人的心态,保持这种谦虚的心态,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去应对现实。

  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失去一定限度,往往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只有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不因嫉妒之火而吞灭心中的灵光。然而,有些人却不敢承认自己不如人之处,通过撒谎来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满足了一时的虚荣,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荣誉和快乐,反而增添了心理负担。其实,我们要勇敢地完全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心情坦然轻松,更容易取得成绩和真正的荣誉,赢得别人的尊重。

  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有得必有失,月有圆缺,人无完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用一种平衡的心态去欣赏别人,这是一种品格修养上的境界。所以,只有敢于不如人,才能胜于人。

  把日子过出纯净水的味道

  价值观有很多种:有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人止于勇,而售其力;有人止于心,而用其技;有人达于理,而用其智。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利,不特于技。淡淡生活,静静思考,执著进取,才能登上智慧高地,自由驾驭规律,从而永葆理性的美丽。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锦言妙语】

  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周国平

  人生境界反映的是人生发展,包括思想意识、心智水平、行为方式等,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人生境界是人们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活动过程中所感悟到的人生意义。因此,关于人生境界,哲学,人生修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认知。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一套太极剑法,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众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用来对敌过招?”还以为是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式,好让张无忌瞧个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瞧明白了没有?”

  张无忌答道:“看清楚了。”

  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

  张无忌答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

  张无忌低头默想。

  过了一会儿,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

  张无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颠等人皆急:“刚学的剑法都忘了一大半,这可如何迎敌?”便请张三丰重新传授一遍,张三丰微笑,再使出一路相同的剑法。

  张无忌沉思一会儿,睁开眼道:“我已忘得干干净净。”

  众人皆惊,唯有张三丰独喜:“忘得真快!”

  随即,张无忌拿剑迎敌,大胜。

  张无忌学太极剑法,不记招式,只是细看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看完一路剑法,已忘记了一小半。低头默想之后,已忘记了一大半。再看张三丰演练一遍,再经沉思玩味,终于忘得干干净净。当全部忘记之时,也是学成之时,并以之力克强敌。由记得转化为有如本能一般,终能不受原来招式所限,随意出招自成章法。

  张无忌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拟出来的。普通人没有他那样的悟性,但无论是学武、悟道还是做人,其本质都有着潜在的相似点,都要经历一个从清醒到迷惑,再从迷惑到清醒的过程。

  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与张无忌学剑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我们涉世之初,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不掺有任何主观杂念,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是那么简单一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虽然感觉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最真实的。相信在我们眼里,世界是按美好的规则不断运转的,并对这些规则有笃诚的信念。

  随着我们在尘世中留连太久,于是感到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挣扎,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分怀疑心理和理性与现实的冷静思考——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

  当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世事、对自己不断反省,于是,我们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或者应该放弃什么。这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不必刻意去做人。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

  世上本无事,无须精心去处事,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事。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面对世事,“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样,就能够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的豁然感觉,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精神升华。

  人活一世,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为什么不活得圆满一点呢?

  人生在途,只有孜孜不倦地努力创造,才能登峰造极,继而能想得更清、看得更透。正如歌曲中所唱:“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