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晋助后来死了没有:教学要得法:我的三种教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09:32

  教学要得法:我的三种教学法

     我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是其二。“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学导式学学法是其三。 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979年3月我接班的40分以下的8名差生,每人年年有一张统计表。

  这张表上分12个月,每月12项,总计156个数据,我每个月都认真统计总结。5个学期后,平均每人完成了44万字的语文练习,18万字的日记,读了21000页的课外书。升学考试,这个经过重点中学选拔后的班级,语文平均成绩比重点中学高出7.8分,8名差生都达到高中、职高录取分数成绩,连入学语文只有24分的差生,毕业考试时语文成绩达到了72.5分,升入了高中。

      我工作越来越忙,我任校长、书记,省内外社会兼职达38项之多。我的负荷越来越重,但班级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却是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效。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成绩逐渐提高,单就人们最看重的考试分数也逐渐提高。以1988年我所教的两个毕业班为例:暑假升学考试135名学生都达到了升学分数线;

       全市14所中学,超过600分的考生共30名,我班占了10名;全市总分第一、二、三名及语文 、政治、数学、化学、英语、生物的学科第一名都是我班的学生。

     我的经验就是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营造师生互助的氛围,让学生产生“我要学习,而不是老师要我学”的意识;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想法后,及时给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

     如阅读方法、写作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后,紧接着是一系列的自检、互检、我检、师检的检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起到及时督促学生成为主人的作用。

    1、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

      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我常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实现。1978年我在一个全是男同学组成的后进班上作文指导课。指导办法,就是请学生听念范文,然后写下来,同学们听与写的过程中,感觉符合自己的实际,愿意写。如果不这样,硬逼着连听写都有困难的学生作文,他们便失去兴趣,索性不写,效果反而更糟。学生学会了写作文后,再一点点引导他们往高处攀登。教师倘觉得学生水平低,总不肯把桥的一端建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上,那学生也就总也不能到达大纲教材规定的彼岸。

   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同学中,也遭遇过失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是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理都很不愉快。认识到这一点后,再辅导后进学生时我总是事先叮嘱自己:我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去寻找我的那些好学上进的脑细胞,使之兴奋起来,然后再帮助他学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好同学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那些后进同学是阻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包袱,是累赘,于是对后进同学就缺乏耐心,越缺乏耐心,就越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我认为每位学生都潜藏着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耐心地到学生中去寻找,这样我的助手越来越多,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学着帮我留作业,批改作业,出试题,评试卷,批改作文。

    3、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我认为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低层次的需要——衣、食、住、行,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亲情、友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直到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的理想社会。

   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界,因此每个人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的成份也有兽性的因素。猿终于进化为人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一定离至善至美的人性社会越来越近。教师的责任就在顺乎这一趋势,发展学生的人性。做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作的那部分人性。即使对这些需要不那么强烈的同学,我们也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不管这种需要多么难找寻,有的甚至压迫为潜意识,也要叮嘱自己走进学生心灵世界中,历尽曲折,也要把这种需要找寻出来。

     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丰富多彩也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要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必逼着100%的学生都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让学生也认识到:升学是人才;当数学家、文学家是人才;当工人,经商搞个体经营,干得踏踏实实,干得出色也是人才。同学们都应该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4、决策过程要民主。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参与  的多了,才会增强主人翁意识,1978年我从工厂来到学校时,是不会教中学的,但一年多时间,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经常与同学们商量,教什么,怎样教。在一些心里没有底的问题上,我总让同学们举手或投票表决,确定怎么办,这就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的较大的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的自觉、热情的支持,因为学生都有维护自己选定的方案的心理。比如:作业究竟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单元或平时测验是进行,还是不进行?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教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的问题,我都和同学们一起商量,需同学们举手或投票表决后,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办。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便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我也养成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习惯。

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办法

    建立师生互助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做学习的主人的愿望。愿望产生后,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很有必要。

     1、阅读方法。阅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基本功,我向学生介绍“四遍八步”读书法。四遍,

   就是一篇文章读四次。八步,就是完成八项任务。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1、识记作者及文章梗概;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1500字的速度。

     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读完1000字。

    第三遍细读。完成第五、六、七步任务:5、理解掌握字、词、句;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诵相同,每分钟200字。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任务,速度根据需要,或一带而过非重点部分,或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划分文章层次,归纳中心,分析写作特点的目的。

     2、改作文。 学好语文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写作几乎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却把作文课让学生上得轻松快乐且有收获。

  我的做法中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让学生坚持每天一篇日记,一年365篇日记,三年初中一千多篇日记 。二是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

    学生如何能批改作文?我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研究,指导学生从十个方面写评语、打分,就是差生也能学会改作文。

      (1)格式是否正确。刚入学,让学生感觉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也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任何人的。打开作文一看正确,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不减分,此文为满分。

    (2)卷面是否整洁。这一条大家都看得出来。后进同学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3)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找不出来,怎么办?便搞流水作业。甲、乙、丙、丁轮换着批一篇文,甲批错别字6个,乙发现本文错

   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100字的说明书。丙又发现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100字的说明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

  (4)有几处病句。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句,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合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1分,超过5分不再多扣。以上五条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文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熟练掌握之后,再过渡到后五条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老师在批改指导时,结合两三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老师作文指导时提的要求。

       (10)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语言简练就是不重复、罗嗦、简要、精炼。流畅是指文章读起来很顺口,不疙里疙瘩。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精辟,能抓住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减分。在多数情况下,批改作文都在语文课上进行,教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10个方面的具体批语,一般情况下批语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页之多,最多的批语达到500字。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我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这样的写作课同学们最爱上。

    我不但让学生在写作时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还让学生一年365天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我给学生制订了计划:算1500道数学题,1000道物理题,10万字语文作业,365篇日记,40篇作文,跑步1000公里,画画20幅,学歌40首等等。再把这个计划落实到每月,每周,每天。

  给学生讲做学习主人的道理,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帮助我们掌握做主人的一些具体方法也不难,难的是十三、四岁的孩子持之以恒地当好主人。

  为了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学习的主人,我与同学商量后建立五种检查监督方法。

  1、自检。十年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要把检查监督的着重点,放在学生自检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忠实于自己的习惯。要求学生在每周自检的基础上,每月都检查总结一下执行语文学习法规的情况,即使在每学期班检的时候,也还是要求学生先写出自检报告。自检发现“违法”现象怎么办?除了补上所欠任务量外,学生可以从五种自惩方式中挑选出一种:①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一件好事以补偿歉疚心理。②轻微“违法”,如当天作业不够500字,则为大家唱一支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③写一份说明书。④写一份心理病历。⑤写一份个人“法院”审判程序。总之务必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自己是学习主人的观念,自己完不成计划,首先要靠自己战胜自己。

   2、互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互助组”式的。两个性格、爱好相近的同学要求组成互助组,大家认为有道理,同意了,我们便在一个时期内搞语文学习互助,互相督促检查对方执行语文学习计划、法规、制度的情况。有时也是临时组成的互助组。另一种互检方式是保护人式的,请每位后进的同学给自己找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学做“保护人”。保护人负责监督检查这位后进同学执行语文学习计划、制度的情况,发现的拖拉现象,及时给予批评纠正。

3、班干部检查。值日班长、常务班长、学习委员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检查监督同学执行语文学习计划的情况。我外出开会时,语文课都是由班干部出面组织大家自习。十年来我未请人代过一节课,我教的语文课越来越省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

     4、班集体检查。引导班集体树立好学上进的风气,对不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制度的学生形成一种批评帮助的集体舆论,这是最重要的集体检查监督方式。我们不定期地评选“学习最认真的人”、“学习最不认真的 人”、“课堂注意力最好的人和最不好的人”、“完成任务最准时和做事最爱拖拉的人”。每个学期,班集体对半年来每位学生执行学习计划制度的情况都有一次认真的总结性的检查,对每个人都要写出检查报告。

    5、语文教师抽检。有了以上四道检查、监督的“关口”留给老师的任务就极少了。对语文教师来说,时间投入比较多的具体事务,如亲自留作业、批改作业;亲自出考试提纲、印提纲;亲自印考试题并评卷;亲自批改作文等,十年来我一概不做,学生却能自觉地做。我只是不定时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检并就抽检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