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英语培训学校:马新梅草虫画作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0:22:31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的诗句,展现了3000年前先人们和自然界生灵的和谐、亲近,描摹得又如此准确、生动、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立秋之后,阵阵草虫的鸣叫就从门前的草地上漫过来,一声接着一声,潮水一样,明亮清澈,透过青碧色的窗纱,充盈了笔者的书房,使笔者整个身心沉浸到秋虫快乐、无邪的鸣叫声中。很多夜晚,就这样坐在电脑前,尽情享受这渗透浓郁古典诗词韵味的夜晚。

  秋风送爽,青年画家马新梅从中央美院进修回来,带来了一卷近作《秋声赋》,让笔者眼前一亮:画家用写意笔法绘出桂花、菊花、雁来红、秋海棠等一丛秋季花草,花丛叶下,竹石之间,巧妙地点缀了蟋蟀、螳螂、秋蝉、蝴蝶、蜻蜓等神态各异、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灵动自然的草虫,极为精妙传神,寓意秋天是同庆丰年的收获季节。画作造型简练,构思新颖,色彩丰富,工写兼备,融中国传统写意与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于一体,给人置身乡间田园、豆棚瓜架之下的清新享受。

  自2010年起,马新梅赴京进修,受教于中央美院教授、当代写意大家张立辰门下。张立辰走的是给传统的文人画样式注入现代写意精神的路子,提倡“笔墨当随时代”, 马新梅原来师从郑正先生,继承了齐白石、萧龙士的艺术风格,受到张先生的指点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品更加注重意境的呈现,画面大开大合,宏阔壮美,构图饱满,富有张力,大写意作品既有南方画家的灵动、秀雅,又有北方画家的刚劲、浑厚。在写意技法精进的同时,体现了女画家心思通灵的另一面:绘事之余,每有余暇,便在花、草、木、石间点缀一两只草虫——或为穿花蛱蝶、或为忙碌的蜜蜂、或为俏立荷尖的蜻蜓、或为振翅长歌的蝈蝈、或为餐风饮露的秋蝉、或为张牙舞爪舞刀弄棒的螳螂……栩栩如生,造型生动,自然活泼,动感十足,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马新梅勤于学习的结果,吸收了上至黄荃《写生珍禽图》,下至齐白石、潘君诺写意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技法,别出心裁,兼工带写。同时,马新梅注重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她自幼生长在黄河故道岸边,熟悉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各种昆虫,甚至蝴蝶、蜻蜓都是她儿时的玩伴。2011年春天,马新梅与中央美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究班的同学一起,在西双版纳勐立植物园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写生创作生活,这段时间由于她勤于观察,获益良多,特别是云南千姿百态的蝴蝶,更让她着迷,期间,她积累了大量写生草稿。厚积才能薄发,所以,她画起草虫来,得心应手,以草书入画,寥寥数笔,神情俱得,形神兼备。

  马新梅笔下的草虫种类繁多,多姿多彩,呈现出自然、本真之趣,一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态,蜂蝶蜻蜓,信手为之,尽态极妍,体会入微,骨肉兼备,形象生动。所绘蜂蝶翅翼,尤为神妙,驻则透明,飞则灵动,画面美不胜收。无论是花卉中的蜻蜓、蝴蝶、蜜蜂,草丛边的蟋蟀、蚱蜢,还是竹石间的螳螂、知了,画面构成皆巧妙自然,鲜活生动,草虫的形体动态与周围景物形成动与静的和谐交响,妙趣天成,有画龙点睛之效,体现出太平盛世之中的自然情趣。不仅如此,画面上的题跋也很精彩,耐人咀嚼,如:“游蜂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画出蜜蜂的辛勤和匆忙;“中年至乐原无事,立看蜻蜓点水飞,”写出一份从容和淡定;“愿化此身作蝴蝶,林花放处双双飞,”表达了一份执着与坚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透露出一种清逸和孤傲。

  阅读马新梅的草虫作品,使人感觉如行走在秋天的原野上,一些轻松、甜润的声音,不经意之间,就会从树叶和草丛中发出,雎——雎——雎——雎,像笛子斜吹,像高山流水,发自天籁,清亮悦耳,此起彼伏,高低错落,使人心情舒畅,忘掉劳碌和烦恼,怡神清心。

  秋日里一大乐事,便是求得一帧马新梅的草虫小品,张于素壁,顿觉生意盎然,夜凉如水,满室虫鸣。听着秋虫的吟唱,心情也和月亮一样,渐渐清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