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兴福寺的诗碑为何有一字之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1:24:35
兴福寺的诗碑为何有一字之差?http://www.jssz777.com 苏州七彩网 本文发表于:2011年06月08日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qìng)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有一次一大早到常熟虞山之麓的破山寺游玩,看到山寺景色宜人,不禁诗兴大发,就写下了这首叫《题破山寺后禅院》的五律诗,由于此诗写得实在太好,其中的“曲径通幽”,就成了成语,而现在又被收入课本,几乎是人人皆知了。这破山,就是指的虞山,破山寺,就是始建于南梁的兴福寺。


    但是,现在在兴福寺高僧殿侧,树有一块石碑,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写的,字相当潇洒,是他的上品之作,但是,文字却和一般的传世诗作不同: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此诗的第三句是“竹径通幽处”,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曲径通幽处”句,两者文字有细微的不同,或者说是有一字之差。原来,此诗是常熟人言如泗(?—1806),乾隆二十九年在襄阳任地方长官时(三十四年时去职),得到了米芾所书写这幅作品,就带领回了常熟。米芾写此诗时,人也在襄阳。他将米芾手写出的这一幅带回常熟后,就请刻石得名家穆大展刻石,诗碑在乾隆三十七年中秋树立在寺内,集唐诗、宋书、清刻于一体,人称“三绝碑”。现已成为兴福寺一景。

 

    米芾是一位创作态度严肃的书法家、画家,他不会无缘无故改动一字。一般说来,应该比较相信宋代的记录。经查《四库全书》收录的《河岳英灵集》,这是唐代人殷璠所选唐诗集的一种,其中收录了常建的诗,关于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其中用的是“竹径通幽处”。现在看来,“竹径通幽处”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常建的这首诗,吟的到底是“曲径通幽”还是“竹径通幽”,是什么时候变成了“曲径通幽处”,这一字之差有待专家作进一步研究了。


    兴福寺,位于常熟北郊虞山北麓。南齐时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三年(537年)改名兴福寺,唐咸通九年(868年)懿宗赐“破山兴福寺”额。唐代诗人常建作《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后,寺名声更盛,历代文人名流题咏甚多。寺屡经兴废,文革中被毁。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列入全国重点寺院后,寺庙得到了全面恢复,现在是常熟最大的佛教场所。(丁三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