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头制作说明书:解析议题设置在互联网上的实现和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15:36

解析议题设置在互联网上的实现和运用

[大] [中] [小]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1-08-24 09:33 共10人浏览  【内容提要】2002年岁末到2003年初,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英雄》着实在国内火了一回。本文跟踪了新浪网对《英雄》一年多的报道,利用网络手段初步验证了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功能。并从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和大众文化这两种视角分析《英雄》如何一次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又是如何左右了人们的眼球。在对相关资料研究之后得出结论:网络媒体对于受众也有明显的议题设置作用;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的议题设置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大众文化只有充分利用媒介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同和最终消费。网络对《英雄》的塑造可以看作是一次成功的商业策划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一次成功的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  【关键词】互联网、议题设置、大众文化、《英雄》  一、问题的引出:《英雄》为何“叫座不叫好” ?  2002年岁末到2003年初,张艺谋导演的《英雄》着实在国内火了一回:票房收入10天超过1.3亿人民币,创下了中国影视史上的新纪录,造成了全国观众争睹《英雄》的奇观。《英雄》的上映,全国的媒体争相报道,给处于淡季的新闻界打了一针兴奋剂。一定程度上看,《英雄》本身已经超越了一部电影的影响,成为了一个流行风向标、一次媒介事件。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影片公映20天后,新浪网的网上调查显示:看了《英雄》之后,有43%的人觉得“比预想的差”(认为“比预想的好”的人仅为28.86%);35.84%的人在回答“开始到现在,《英雄》留给你什么反思?”时,选择了“哗众取宠”。[1]  《英雄》为何“叫座不叫好”?丰厚的票房收入和赫然的反对意见不得不让我们产生疑问:人们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心里的《英雄》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走进电影院消费《英雄》?  《英雄》是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美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家D•麦克唐纳在其《大众文化理论》一文中提出 :“大众文化……是商人雇佣的技师制作,他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就限制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上面。”[2]  既然谈到买与不买,媒介的报道对于《英雄》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通过媒介不断地传播有利于自身的新闻,才能实现观众对大众文化产品的追捧和消费。因为“传布、认知期是流行开始的第一步。与传统社会中的流行不同,现代社会中的流行的自发性日益减弱,更多的流行其实是商家和传播媒介精心策划的结果。”[3]  二、研究方法的说明:互联网议题设置的初步验证  参加上述网上调查的人应当或多或少受到网络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把重点放在了网络对《英雄》的塑造和网络受众对《英雄》的认识上。试图从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和大众文化这两个视角分析《英雄》如何一次次进入受众的视野,又是如何左右了受众的眼球。  在此,需要对“互联网的议题设置”作出说明。1972年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议题设置理论并采用定量的方法加以验证。在随后的30余年中,他们又进一步对议题设置作出补充和修正,理论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政治传播研究逐渐扩大。2001年,我国学者考察了中国报纸议题设置的功能,也肯定了议题设置的存在。[4]  国内学者对于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功能大多持肯定态度,但几乎所有相关论文都是“拿来就用”,只提到要利用互联网的议题设置,但是互联网议题设置的功能存在吗?作用有多大?  本文以《英雄》为单个议题,通过一些定量分析,在微观层面验证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功能——互联网如何塑造《英雄》——进而回答《英雄》“叫座不叫好”问题  研究主要利用了两个网站上的有关内容:“新浪网”(www.sina.com.cn)和“Google中文”(www.google.com.)。新浪网有一个“热门新闻排行榜”(www.news.sina.com.cn/topten),该页面可以看到2001年以来每一天新浪网上点击率最高的新闻,这些新闻按类别分组,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科技新闻、娱乐新闻等。每组收录了当天0-24时点击率最多的15或20条新闻。而Google中文则是一个著名的搜索网站,通过它可以检索到尽可能多的关于某个主题的网页。  三、受众被哪些议题吸引——从新浪“娱乐新闻排行榜”看受众议题  关于《英雄》的热门新闻大都在“娱乐新闻”这个排行榜中(下简称排行榜)。我们把排行榜作为一个标志,进入排行榜可以认为该新闻进入了相对多数受众的视野,即成为受众议题。受众必定以这些议题为主建构他们心中的《英雄》。以下是对2001年4月到2003年1月初,所有上榜的《英雄》新闻的分析。  1、前期制作阶段:消息封锁引来受众注意。2001年4月11日,有关《英雄》的消息首次进入排行榜,在15条娱乐新闻中列12位。这条名为《演员超两千投资过亿元 张艺谋大手笔制造〈英雄〉》的新闻突出了《英雄》的巨额投资,此时,整个影片才刚刚开始筹拍。  从筹拍到2001年8月11日《英雄》开机,再没有相关新闻进入到排行榜之中。直到8月20日,开拍9天以后,排行榜的第一位出现了《张艺谋严锁消息 张曼玉李连杰镜头由替身完成(图) 》,这条消息摘自《兰州晨报》,当时剧组正在甘肃拍外景。该日另一条内容类似的新闻《直击〈英雄〉片场——红唇烈艳子怡宛若敦煌一飞天》排在15条热门娱乐新闻的第9位。  排名第一可以认为观众对影片极为关注,剧组却不透露半点信息。刻意的消息封锁勾起了媒体和受众的窥视欲,使得他们对任何《英雄》的消息都加以留意。  接下来的11月30日,两条关于李连杰的汽车撞人的消息占据了热门排行的7位和14位。此时,久久得不到实质性资料的各种媒体开始了一轮爆炒,网上也闹得沸沸扬扬,一直延续至2002年初。然而车祸新闻再没有出现在排行榜之中。由此反映出媒体议题与受众议题的错位和媒体的不良心态:无“米”下锅的媒体只得报道车祸消息,而受众对此却不关注,车祸并没有成为受众议题。  2002年1月17日排行榜第4位:张艺谋《英雄》四主角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封面上是四个人的扮像外加一句话:“star power on the set of hero, Asia’s most ambitious –and widely anticipated motion picture.”可以想见,文章肯定了明星的作用。  现在我们知道,此时《英雄》已经秘密关机结束拍摄,我们当时却无法根据媒体的报道拼贴出一个《英雄》的概念来。媒体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受众只有通过媒体才能得到《英雄》的信息,而剧组在拍摄过程中却只接受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一次采访。  2、受众视线的游离与回归。从拍摄制作完成到10月24日深圳首映(《英雄》按照奥斯卡评奖规定在深圳放映7场),此间除了9月4日一条关于陈道明李连杰武功的新闻排在当天的16位,整个后期制作都没有消息进入排行榜。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制片方的低调,蓄势待发;另一方面是观众的注意力很难如此集中,此间公映的其它影片肯定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10月24日是《英雄》吸引受众注意力多寡的分水岭,从这天以后,大量的《英雄》消息占据了排行榜,这表明受众的眼光逐渐转到了《英雄》上来。  从10月24日到12月13日人民大会堂首映式前,有35条新闻40次进入排行榜,新闻的内容大多是剧照和明星访谈,这些新闻总体上对《英雄》持的是肯定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影片出品方之一的北京新画面公司开始从幕后走到前台,排行榜中有两组剧照明确标明“新画面公司提供”,新画面公司是《英雄》的出品人之一,这应该看作是制片方有意的安排。  3、京沪穗三次首映式引来受众追捧。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12月14日-12月19日的排行榜情况,这6天又有30条新闻40次进入排行榜。12月14日、16日、17日,《英雄》在京沪穗先后举行了首映式,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都作了大量的报道。在14日排行榜20条新闻中,关于首映式的占据了12条,足以表明受众对《英雄》的关注。在这12条上榜新闻中又有9条都是明星的现场照片(另外是2条文字消息和1条视频直播)——无论媒体向受众传达了什么,受众对于大众文化产品的认同和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星。  在接下来几天的排行榜中,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介关于首映式的大量正面报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12月14日到19日,每天《英雄》的相关新闻都榜上有名,其中在15日的20条中占了12条。在17日的20条中占了7条。这样,受众的胃口被吊到了最高点。  4、《英雄》终于被大量“消费”。20日凌晨0时,在寒冷的夜晚,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全国竟有2.5万影迷响应《英雄》全球同步上映的号召,在此后的两周内,《英雄》创出了中国票房的新记录。与之对应的是,新浪排行榜从12月20日到2003年1月4日,除12月26日外,每天都有《英雄》新闻上榜。其中20日占了4条,21日占了7条,22日占了6条。受众的网上行为(点击率)和网下行为(票房收入)都表明:《英雄》已经成为他们的议题。  5、对受众议题的归纳分析。以上内容可以用两张表来简要表示。  表1:排行榜中《英雄》新闻出现的次数(有几条新闻曾两、三次上榜)  时间 2001年4月—2002年2月 2002年3月—2002年10月23日 2002年10月24日—12月13日 2002年12月14日—12月19日 2002年12月20日—2003年1月4日  《英雄》的相关新闻上榜次数 8条 2条 35条40次 30条40次 26条39次  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一共有129条新闻上榜,但是在各个时间段里出现的密度却截然不同。《英雄》深圳首映前的一年半时间里,只有10条新闻上榜;而在深圳首映后的50天里,有35条新闻40次上榜;到了北京首映式及其后的5天里,上榜新闻的密度继续增加,6天有30条新闻40次上榜。我们可以认为这时受众对《英雄》的关注程度到了最高点。  再看这129条新闻所涉及的内容,考虑到一条新闻可能涉及几个方面,也考虑到操作方便,下表列出的是根据129条次新闻标题所提到的内容进行的分类,每条新闻只对应一个内容。需要说明的是,“首映式”一栏中基本上都是涉及明星的,但考虑到这些新闻都是在2002年12月14日—19日的,所以单独列出。  表2:排行榜中《英雄》新闻涉及内容分类(单位:条次)  “首映式” “明星” “票房” “影片情节风格” “奥斯卡” “版权或盗版” “投资” “其它”  36 33 15 13 9 9 1 13  根据表2,我们知到了受众主要从哪些方面关注《英雄》,这就是关于《英雄》的受众议题。或者说,受众心里的《英雄》就是这些关键词构筑起来的。  四、互联网的议题设置——从Google搜索内容看媒介议题  本文对新浪排行榜的分析止于2003年1月4日。以下是2003年1月5日22时-23时在Google中文上对有关《英雄》的网页做的搜索。首先输入“张艺谋+《英雄》”,这样基本上保证了搜索得到网页都是关于影片《英雄》的内容,结果找到了大约52,300个网页。然后,笔者根据影片《英雄》涉及的各个方面,找了20多个相关的关键词,在这52,300个网页中进行二次检索,所得部分结果如下:  表3:从 Google中文看网络媒介为受众设定的议题  张艺谋+《英雄》(共52,300项)  排名 相关网页及数量 排名 相关网页及数量  1 奥斯卡 22,300项 10 李连杰 12,800项  2 章子怡 21,800项 11 票房 11,200项  3 好莱坞 20,600项 12 盗版 6,940项  4 投资 20,000项 13 陈道明 4,770项  5 首映式 15,300项 14 谭盾 4,310项  6 东方 15,400项 15 秦国 2,680项  7 梁朝伟 15,100项 16 刺客 1,830项  8 版权 13,400项 17 中国文化 1,630项  9 张曼玉 13,300项 18 赵国 308项  当然,一个网页中可能同时包括几个搜索的关键词,如既有“好莱坞”又有“中国文化”,所以说,搜索结果反映的是以上关键词出现的频度。议题设置的重要前提就是媒介对某一问题强调的程度,我们把该表中的内容分类分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网络为受众设定了哪些议题,即网络主要从哪些方面塑造了《英雄》。  1、明星议题。“章子怡”、“梁朝伟”、“谭盾”等可以看成第一个重要议题。张艺谋拉出的全明星拍摄制作阵容无疑是制片方打出的大卖点。对于普通人难以接近的媒介,明星有着明显的优势。无论是拍摄中还是拍摄后,这些明星围绕着《英雄》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媒介当作新闻来报道。明星设定了媒介的报道内容,从而完成了对受众的议题设置。  2、评奖议题。“奥斯卡”、“好莱坞”、“投资”、“东方”可以放在一组考虑。在一共的52,300项中,涉及这三项的分别占了42.6%,39.4%, 38.2%和29.4%,这无疑反映出相关网页内容流露出的一种“奥斯卡情结”:希望《英雄》能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的角逐,希望《英雄》大制作,打出“东方”牌,能像《卧虎藏龙》一样获得西方的认可和好评。这几个词在网上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其潜台词可能是:《英雄》是花了大价钱的,是中国电影应对好莱坞的一张牌,是要去参加奥斯卡评奖的,值得你一看。  然而这个议题是媒体提出的还是片商提出的,值得考虑。网上有一份摘自《南方都市报》的《〈英雄〉成长全记录》(网址:http://ent.163.com/edit/021101/021101_139775.html),文中提到:2001年 8月17日,投资方和张艺谋透露《英雄》明年要冲奥斯卡,所以拍摄绝对严加保密。这是可能是最早把《英雄》和奥斯卡联系起来的消息。  3、“首映式”、“版权”、“盗版”也是一个议题。这三个词对受众构成了另外一种刺激。人民大会堂首映,把政治符号与商业运作结合起来,不算新鲜。然而有关首映式的种种新闻,倒是闻所未闻。参加首映式要存包,存手机,有人拿着高倍望远镜注视着观众,防盗版到了这个份上,参加首映式的媒体肯定要报道。据报道,正是《英雄》把防盗版工作做得好,才保证了该片VCD、DVD国内发行权拍卖出了1780万的天价。这个议题是看起来是媒介设定的,实际上还是有片方的“功劳”。  4、影片情节内容不是议题。至于“秦国”、“刺客”、“中国文化”、“赵国”在52,300项中所占比例非常小,这几个关于影片内容的词反映出的是网络对影片实际内容和情节风格等内在要素报道的不足。可以说,影片内容根本没有构成网络报道的议程,自然也谈不上对受众的议题设置。是受众不想知道影片本体的东西吗?网络媒介对《英雄》的报道似乎有舍本逐末之嫌。  五、互联网议题设置的特点分析  比较受众议题和网络议题,不难看出,网络塑造的《英雄》和受众心目中的《英雄》非常接近,受众点击最多的就是网络传播得最多的,我们因此可以肯定互联网议题设置的存在及其作用。结合议题设置的一些传统理论,对互联网议题设置特点试作分析如下:  1、网络不但告诉受众该想什么,还告诉受众去怎么想。排行榜和Google搜索结果很容易证明这一点。网络一边不断告诉受众有关《英雄》的最新消息,一边又在左右着受众的思维。有关《英雄》的报道,总集中在“明星”、“奥斯卡”、“投资”等上面,这些显然推动着受众向着《英雄》有利的方向思考。  “简而言之,议题设置的第一级水准是一组客体,这些客体即公众议题,……第二级水平的议题设置就是对每个客体议题的特性进行具体描述,对客体议题的选择和对它们特性的思考。”[5]这一点,互联网和传统媒介完全一样,它们都可以为受众设置两种议题,而这两种议题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2、谁来为互联网设置议题?一方面,互联网转载了很多报纸上的《英雄》新闻,报纸无疑为互联网设置了议题;另外,《英雄》往往为网络设定议题,然后网络再为受众设置议题。这样一来,媒介设定的议题正是《英雄》制片方所需要的,这对《英雄》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如李普曼所说,“媒介更像是探照灯,该探照灯往何处照,往往取决于在某议题上有其特殊利益的集团,取决于人们为获取注意而制造的伪事件,也取决于新闻记者本身的某些工作习惯。”[6]我们可以把《英雄》制片方看作特殊利益集团,把网络转载报纸看作一种工作习惯,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在这一点上惊人地相似。  3、单一议题的设置:网络可以及时、大量更新其内容和角度。麦肯姆斯在发展议题设置理论时,对议题设置的具体模式提出过4个模型,其中之一是“调查在一段时间内媒介就某一单个议题的报道对公众意见倾向的关系”[7]。同时,他还指出“公众议题的容量十分有限,……无论何时,能引起公众持续密切关注的主要议题只有几个。……新闻界对议题关注的时间更短。除非不断有新信息和新角度来充实这条新闻,否则它会自然消失。”[8]  网络在这个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媒介囿于出版周期和版面的限制,很难换着内容角度对某一议题进行长期的报道。因此类似《英雄》这样的议题出现在传统媒体上,往往是东一条西一条、今天一条明天一条。网络却可以在一天的报道中安排大量不同内容、不同角度的消息;同时,还可以做到随时更新,更能把往日的相关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与最新消息连接起来。  网络凭借技术优势,使其对单一议题的设置在方法和效果上都优于传统媒体。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更容易设置议题。  4、网络议题设置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议题设置本质上是考察媒介对受众的刺激程度,大量的消息是刺激受众的必要条件。如上所言,网络可以在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使某个议题的消息急剧增加,这是传统媒介无法做到的。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仅仅存在历时性,而网络议题设置——从这个角度看——还存在共时性。受众在网上浏览了大量消息之后,对某个议题的关注,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改变。如表1所列,受众在2002年10月24日以后对《英雄》的关注迅速上扬,而正是10月24日深圳首映以后,网络明显增加了对《英雄》的报道量。  基于此,网络议题设置的历时性也不同与传统媒介。传统媒介的议题设置效果通常是在几个月、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体现出来,而网络议题设置产生效果的“时滞”大大缩短。表1中,从2002年10月24日到2003年1月,网络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塑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英雄》。网络议题设置历时性的压缩,又可以作为一个新媒介强大传播效果理论的有力证据。  5、网络的“非强制性接触”强化了议题设置的效果。这一点充分反映在首映式的安排上,可以说是一个策略性问题。参加首映式的都是记者和社会名流,举行一个盛大的首映式,可以在《英雄》上映前给受众最后一次强烈的“非强制性接触(unobtrusiveness)”。所谓“非强制性接触议题”是指公众不能直接体验的问题。“朱克认为:议程设置效果是否产生,议题的‘强制性接触(obtrusiveness)’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特定议题上,公众的直接经验越少,他们为获取该方面信息就越是被迫依赖新闻媒介。”[9]  从筹拍到首映式,受众对《英雄》知道的始终是一鳞半爪,而且都是通过媒介间接了解的,没有比较切身的感受。在12月14日北京首映式的报道中,新浪网联合联想手机进行了视频直播,这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对商业活动的视频直播。视频直播加上网络本来就很常用的图文直播,多媒体手段把互联网的优势推向了新的高度,给受众的“非强制性接触”的刺激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六、结 论  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20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所对应着的就是传播技术所“激起”的现代“美感”。[10]网络塑造了一个足够吸引人的《英雄》,并使无数的受众接触这一大众文化产品并引导他们最终去消费它。  1、充分认识互联网的议题设置功能。比较表1和表3,我们发现: Google中文的几个议题和新浪排行榜一年多的内容非常接近,排序也相当。受众对《英雄》的关注、接受和消费与网络媒介的引导呈现出正相关性。  推而广之,为了增加被接受的程度和被消费的广度,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完全可以利用媒介进行议题设置,具体的某一大众文化产品也可以通过媒介对其进行单一议题的设置。  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调查显示,74.5%的被调查观众表示自己对《泰坦尼克号》的初步认识来源于媒体宣传;40.7%的被调查观众坦言,自己是受报刊宣传的影响去看《泰坦尼克号》的。”事实证明,媒介的大规模持续宣传报道,对促使受众采取行动、推进所报道事物的迅速流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利用媒介进行“炒作”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效益的重要途径。[11]从《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的1998年到2002年,正是中国互联网急速发展的几年,如果《泰坦尼克号》在2002年上映,互联网又会塑造一个怎样的《泰坦尼克号》呢?  2、网络议题设置运用的成功和不足。就《英雄》来说,网络的议题设置总体上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网络议题设置的优势和特点,《英雄》的塑造是近年来网络上不多见的。  但其中也有值得改进之处。在表2中,“影片情节和风格”是受众议题之一,然而在表3中,网络却没有为受众设置这样的议题。在进入排行榜的新闻中,只有《南方都市报》的一组“解读《英雄》”的文章。此外,也没有什么评论性文章上榜。其中固然有外界因素,但还是反映了网络媒介对《英雄》报道不够全面,没有尽可能满足受众的要求。这可能是中国的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更多地忙于剪剪贴贴,又没有向专业人士请教的结果吧。不仅是《英雄》的报道,网络在其他内容的报道上,同样存在缺乏深度、浮光掠影的问题。  3、结语:对开头问题的回答。如果要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加以考察,大众文化还与三个因素的介入密切相关。这就是:技术化的“魔杖”、市场化的“撒旦”、全球化的“地球村”。[12]在网络为我们设置的议题中,“投资”、“票房”、“版权”、“盗版”体现的是“市场化”;“奥斯卡”、“好莱坞”、“东方”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再加上《英雄》本身的技术成分和作为新媒介的网络——网络对《英雄》的塑造可以看作是一次成功的商业策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一次成功的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互动。  回到我们开始的疑问上。网上调查中“比预想的差”、“哗众取宠”反衬出的是网络议题设置的成功——进一步说,是《英雄》媒介策划运用的成功。大众文化只有与传媒结缘才能“哗众”,才能使受众产生美妙的“预想”。正是这美妙的“预想”把很多受众拉进了电影院,并且让很多人在观赏过后投了反对票。  客观地说,《英雄》本身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如今依然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强调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的结合也还应以内容为基础。因此,对于 “比预想的差”和“哗众取宠”,我们不妨认为是媒介塑造的《英雄》“超过”了《英雄》本身。  七、本文研究的几点说明  新浪网虽然是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但是并不能代表整个网络媒介。对新浪热门新闻排行榜的研究反映出的是新浪受众关心的议题, Google中文搜索的结果可以认为是整个网络媒介为所有受众设定的议题,二者比较起来有一定的不对等性。但国内其他门户网站没有类似的排行榜,所以也只得用新浪以偏盖全了。  本文所做的限于个案研究,即网络对单一议题的设置,并没有从宏观上概括网络议题设置的全貌。网络如何对系列议题进行建构,还有待探讨。另外,媒介议题与受众议题的正相关没有做到定量,到底正相关的系数是多少。这主要是内容分析不能按照一个个具体问题展开所造成的,希望在以后通过改变研究模式得到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网上调查中认为“比预想的差”和“哗众取宠”的人,并不是仅仅受了网络的影响,各种大众传播媒介都对《英雄》作了报道,受众对《英雄》作出判断也是一个媒介综合影响的结果。网上调查的数据,不能完全看作网络议题设置的结果。  顺便说明,表2中“投资”一栏与表3相差较大,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选择标题做内容分析的误差,因为在标题中提到两三个字的明星名字是容易的,而把上千万的投资数目做进标题就难一些。通过阅读有关《英雄》的新闻全文,我们发现“投资”确实反复出现。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系2002级 )  【参考文献】  [1] 《南方周末》[N],2003年1月9日c18版,  [2] 《大众文化与传媒》[M],陆扬 王毅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p19  [3] 《新闻媒介与社会》[M],张国良主编 ,20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p258  [4] 《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传媒“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张国良等,《新闻记者》[J],2001年06期  [5] 《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美]麦斯韦尔•麦肯姆斯,顾晓方译,《国际新闻界》[J],1997年第5期,p65  [6]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特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p268  [7] 《关于大众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郭镇之,《国际新闻界》[J],1997年第3期,p20  [8] 《制造舆论:新闻媒介的议题设置作用》[J],[美]麦斯韦尔•麦肯姆斯,顾晓方译,《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p62  [9] 同[6],p256  [10]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潘知常、林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pp8—9  [11] 同[3],p265  [12] 同[10],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