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漩涡气泵厂家价格:辛亥人物策划之袁世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6:36:55
  • 2011/10/01 黄兴
  • 2011/10/02 章太炎
  • 2011/10/03 蔡锷
  • 2011/10/04 胡汉民
  • 2011/10/05 陈炯明
  • 2011/10/06 康有为
  • 2011/10/08敬请期待:孙中山

人物简介

  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1876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弃文就武。袁世凯自1895年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起家,渐为清廷所倚重。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

  在当时西方人眼中,李鸿章是“中国第一人”,是中国的改革之父。而袁世凯是李鸿章的最佳继承人,他“一直负责推动整个大清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少数可以左右李鸿章之后的政局、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政治人物。

>>>>科举的终结者,便是武人出身的袁世凯

  对于科举制度的积弊,晚清以来一直都有很多进步人士予以揭露和批判。然而,在袁世凯之前,这些志士仁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批评上,而真正付诸行动并取得实效的是袁世凯。很显然,袁世凯要想废除科举制度,肯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要知道,这可是一项关系到太多太多人前途和命运的制度。一旦废除科举,别说是那些正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童生、秀才,就算是翰林、进士和举人,也都会起来反对。废除科举,无疑是要犯众怒。

  袁世凯政治经验丰富,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终于抓住好时机,联合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取得了盛京将军赵尔巽、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以及湖南巡抚端方等地方大员的支持,联名向朝廷上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科举考试虽然在制度上被废除了,然而在文化心理上却很难被废除。试想,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都在依靠这项延续了上千年的制度来获得前途和事业,结果突然说没就没了,该会引起多么巨大的心理震荡。

制定具体制度,应对社会问题

  一方面,创设各种学堂,并选派优秀学生官费留学,让读书人继续有书可读。废除科举制度针对的只是这项制度本身,不能因此耽误人民的教育。毕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国家的各项建设之中去。
  康有为还有一本书叫做《大同书》,这本书应该说是他自己毕生功力之所聚,不是敷衍之作了。一个学者的思想,应该具备超越现实,穿透未来的特性,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现实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革上,而这本书尽管其中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却正好体现了康有为的学者特点。

  另一方面,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对那些已经取得举人、贡生和生员的读书人,分别做不同的安排:六十岁以上的,给予一个闲职表示安慰;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无法进入新式学堂学习的,由国家安排一些出路;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可入仕学堂和速成师范;至于三十岁以下的人,由于还很年轻,完全可以让他们进入新式学堂深造。

>>>>弃文就武,敢于改革,君主立宪头号拥护者

  “首创之功”:新政与帝国的余晖
   1895年8月2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命他提交改革方案。8月20日,袁递上一份13000字的改革建议,分为储才9条、理财9条、练兵12条、交涉4条,主张学习外国、变更旧法,并提出具体的变法策略,比如理财9 条,包括铸银钱、设银行、造纸币、振商务、修铁路、开矿藏、办邮政、造机器、饬厘税等。“储才”中的设立馆院,与维新变法所开办的京师大学堂相类似。
  派遣官员出国学习考察,了解国外新事物,是袁世凯整顿直隶吏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他认为所有官吏都应该懂得“一切西政、西史”,而“派令出洋游历”就是一个重要途径。他命令直隶州县实缺官员必须赴日学习3个月,经考察确有所得后才能赴任。

  更大的改革来自经济领域。袁世凯推动创立官办、官督商办经济机构和新式经济社团。1902年8月,袁世凯按山东商务局成例设立天津商务局,任命天津汇丰银行买办吴惫鼎、道胜银行买办王铭槐为总办和帮办,旨在“官商联为一体”,重振天津市面。但该局买办色彩浓郁, 难以起到联络众商、疏通市面的作用。袁世凯于次年5月命令改组商务局为商务公所,复任命绅商人为公所董事,会同吴惫鼎等妥筹办理,并委派天津知府凌福彭“督办一切”。

地方自治:“他日宪政之先声”

  袁世凯在直隶推行地方宪政运动,以日本官治、自治相结合为蓝本。晚清地方自治以日本官治、自治相结合为蓝本,而由直隶等省先行试办,被称为“他日宪政之先声”。1906年,袁世凯委派天津知府凌福彭等筹设天津自治总局,作为直隶城乡最高的自治领导机关。8月,天津自治总局成立,下设法制、调查、文书、庶务四科。他命令每州县选派“举、贡、生员或中学堂以上毕业者,家道殷实、勤于公益之绅商”,分批进入总局附设的自治研究所,学习地方自治制度、选举法、户籍法、经济学、法学、财政学、政治学等管理国家必备的知识,培养自治人才。

  为了让民众加深对地方自治的认识,袁世凯委派学习过法政又深谙土风的直隶人高振望、赵宇航、步以韶为宣讲员,分赴天津属府城乡,进行宣传,宣讲近代地方自治基础知识,并编译《法政官话》《自治讲义》,每月各一次,分发到各属张贴,要求切实达到“家喻户晓、振聋发聩”的功效

>>>>逆流而动:袁世凯走向皇帝宝座

  传统的说法是袁世凯野心很大,从辛亥革命时就一步步走向帝制。南北和谈袁世凯是想维护帝制,但他维护的是宣统皇帝,自己还没想当皇帝。
  大清朝还在时,君臣之礼的制度很清晰,李鸿章、荣禄、慈禧这样的强势人物都制约着袁世凯。民国建立后,南方革命党的势力仍在,袁世凯尚不敢乱动。“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失去了制约,他的任何做法只有欢呼而没有反对,权力欲也越来越大。
  电影《黑客帝国》中有句台词:有权势的人想要什么?更多更大的权势而已。袁世凯就是这样。大概从确立《总统选举法修正案》时,袁世凯逐渐有了当皇帝的念头。

  前清官场上的旧习惯、称呼、排场都又回来了
  据《北洋史话》记载:袁世凯指令各省军事机关无论在公文和私函上,禁止彼此称呼“先生”,以“老相国”自居的徐世昌带头恢复了端茶送客的仪式。各省都督传人恢复用令箭、行程用滚单、求见者必须呈递手本。安徽桐城县长去见都督倪嗣冲,因为递上名片,遭到严词呵斥。在海南,恢复了“金鼓牌伞,日照执事,大号四轿”等官员开道仪式,一些省甚至恢复了丁忧规定。对比前清,只有两件事没恢复,一是辫子没有命令恢复(不过保留辫子的风气依然很盛),二是谥法没有恢复(甘肃提督曾提交议案,结果没在参政会通过)。
  可见,袁世凯所谓的“立宪皇帝”和专制皇帝其实并无二致。一部《中华民国约法》已经把君权(总统)扩大到无限,而规定的民权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开倒车”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