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定积分公式:让父母永远不老的酒——参杞鹿龟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02:23

1.谁说良药要苦口,生甘草作“孝心汤”

我们家里的老人,一辈子任劳任怨,有了病痛,总是吃一点消炎的、止痛的、便宜的药,搪塞一下就过去了,很少有机会认真诊治。他们的身体里明显是有很多药毒的。如何解毒呢?只要心脏没有问题,我们不妨给他们来点生甘草汤。谁说良药都苦口?这味良药不仅是甜的。更是儿女的孝心汤,喝下去,会一直从口里甜到老人心里去的,能涤除老人一生的辛苦!

有位同行,是一个大医院的主治医师,而且有深厚的家学渊源。不久前,他告诉我一个困惑。按照他家祖传的路数,治病最注重调和脾胃,所以,不管遇见什么样的病人,都先要调和他的脾胃,等病人能吃了,有饥饿感了,病就好一半了。接下来就比较容易治愈了,一是因为一剂药吃下去病人就感觉治疗有进展,对医生有信心了,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没有了,心情变好了;二是因为医生此时面对的疾病也相对简单了。但他现在治病用这个路数,效果欠佳。他始终搞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我对于别人的家传,总是怀有敬意的,不敢随便非议,于是故意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他”。

我说,感冒的时候,大家肯定是去找西医,谁也懒得找中医开几包中药回家煎着喝;肚子很疼的时候,大家肯定会去找西医,做几个高科技的检查,看看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刚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的时候,人们同样会去找西医,赶紧把血压、血糖降下来 那么,人们什么时候才会去找中医看病呢?我的病人往往是:感冒一个月了,看了很多医生怎么治都治不好的;因肚子疼开完刀后还疼的;高血压中晚期、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腰椎、颈椎麻木酸疼久治不愈的;病人就是感觉不舒服但医院检查不出任何异常的 他们到我这里,说:“医生没办法了,建议我找中医试试。”

说真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做一个合格的中医师,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你面对的病人,没有一个简单的,不是疑难杂症,就是病入膏肓。更要命的是,病人来的时候,体内有很多药物的残留。你还得能分清楚哪些是病人本身的病,哪些症状是药物残留带来的。其实,这个工作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得完美的。但是,医学要求完美,只有做到十全十美才能还病人健康,容不得半点随便。

我以前在学医的时候,跟过一个医术非常精湛的老先生,来他这里治病的,都是一些老病号。每个病人第一次来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开300克或500克生甘草,让病人回去喝半个月再来。这是何意?我起初大为不解,甚至想,难道这就是老先生的秘方?难道老先生见病人没救了,就靠这个打发掉?但不管我是怎么想的,那些病人回去喝了半个月甘草后,都回来了,说感觉好多了,此时,老先生再给他们仔细诊断,开别的方子。

慢慢地,我学明白了,才觉得老先生这一招实在是高。来老先生这里的这些老病人,哪个不是吃了无数的药?他们的病有时可能根本就没那么严重,但因为吃了这些药就变得严重和复杂了。老先生首先用大剂量的甘草,就是为了给病人解药毒的。

甘草,在中药里有“国老”的美誉,它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处处缓和矛盾,调节纠纷,劝善救人,是一位“和事老”。所以,大多数药方的最后都得加一味甘草,调和诸药,让所有的药在一起和谐共处,密切配合,扬长避短,共同为治病而努力。这就是甘草最神奇的地方。甘草能解百药之毒,不但能解中药之毒,而且能解西药之毒,尤其能解那些长期郁积在人体内的顽固性药毒。所以,病人一来,老先生先用生甘草给他解药毒,药毒一解除,病人浑身就轻松了一半。

甘草不仅能调和诸药,解百药之毒,而且还能调和五脏六腑,涤荡脏腑中的病气。而且,甘草熬成汤后,温性增加,能温养脾胃。脾胃得到温养,能比较正常地吸收营养物质了,加上五脏六腑得到调和,药毒也得到解除,病人就会轻松六七分。这时候剩下的就是病。

人本身的病了,需要重新望闻问切,进行诊断。这时诊治起来就容易多啦。一味生甘草,解药毒、和脏腑、健脾胃,一举多得,数不清的病人在老先生的妙手下奇迹般地康复,其实这个奇迹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创造出来的。老先生的这个方法被我继承下来,临床上非常见效。还有很多病人,病已经治好了,但总感觉有某种“后遗症”,感觉身体不如以前,我一眼就能判断出,这是由于过去服药太多,身体里还有药毒没有排出去,于是建议其喝生甘草水,每天20克,煮两次,当茶喝,喝了一段时间后,感觉马上好多了。

听我说到这里,这位医生很感动,说:“真是难为您了,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我明白了,以前我只注重健全脾胃,而不知解除药毒、调和脏腑。用了很多味药,还不如您一味甘草,还是你的师传高妙啊。”

当然,对于我来说,这是师传;但这个方法又是谁传给我的老师的呢?第一个发明这个方法的又是谁呢?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早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的最后,就讲得很明白:“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毒,当你不知道病人是中了什么毒的时候,只要把甘草或者荠苨煮成汁喝下去就解决了,老祖宗的这个方法对于解今人西药的药毒同样适用。古人已经说得明白,就看我们现在会不会用了。再精妙的祖传、师传,最后还是要落实在如何应用古人的这些东西上。

人说30岁之前,是你去找病,30岁以后,是病来找你。人到中年以后,谁没生过一些病?谁没吃过药?尤其是我们家里的老人,一辈子任劳任怨,有了病痛,总是吃一点消炎的、止痛的、便宜的药,搪塞一下就过去了,很少有机会认真诊治。他们的身体里明显是有很多药毒的。如何解毒呢?只要心脏没有问题,我们不妨给他们来点生甘草汤。谁说良药都苦口?这味良药不仅是甜的。更是儿女的孝心汤,喝下去,会一直从口里甜到老人心里去的,能涤除老人一生的辛苦!

2.让父母永远不老的酒 参杞鹿龟酒

在我们的心灵神殿上,健康被供奉在一个特殊而微妙的位置,只有亲手为它烧香、上供,我们才能真正安心、放心。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亲手为自己和父母泡药酒吧,让他们永远都不会走。让我们有精力奉养他们。

有位朋友对我说,最近流行一种药酒,据说能补阴、补阳、补元气,是养生的佳品。过年的时候他收到一瓶,喝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挺好,想再去买几瓶,但这酒挺贵,一瓶就得七八十块,所以他问我究竟有没有用,值不值得买。我说:“这酒的说明书上列了主要配方,里面的中药都挺不错,如果含量足够的话,是个好酒。加上你自己喝了感觉不错,不就说明它对你有效吗?有啥不值得买的?”

“是吗?”他似乎仍然有点半信半疑,“这酒我要是能用中药把它泡出来就好了!”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是嫌贵。这个家伙!做起证券生意来,这里投资七八十万,那里投资七八百万,但在对待自己的身体方面,七八十块钱一瓶的酒都舍不得买。真是对他无语!

不过他这么一说,倒使我想起我多年前根据古人的记载泡过的一种养生酒,一共只有四味药:人参、枸杞、龟板胶、鹿角胶,我当时起名叫参杞鹿龟酒。这是特地为一位同学泡的,这位同学,身体瘦弱,虚不受补,加上工作又忙,根本没有时间按时熬药喝药,我于是想出了这么个招儿,泡了一罐参杞鹿龟酒,让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慢慢补养。结果,同学感激不已,说才喝了一个星期,食欲就大了,身上就有力气了,精神头也足了;还说,这种酒最大的特点是效果来得迅速,只喝一杯,人顿时就感觉有底气了。至今,他仍在泡我当年给他泡的参杞鹿龟酒,全家都在喝。

参杞鹿龟酒怎么泡呢?先得准备好药材:人参15克、枸杞30克、龟板胶16克(如果是盒装的,两块即可)、鹿角胶24克(盒装的4块即可)、黄酒2升。

现在药店里人参有多种多样,非常便宜的也有,贵得令人不可思议的也有,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咱们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人参质量的好坏,看人参的质量有一个窍门,就是看它表皮的横纹的多少,横纹越多,质量越好,正宗的野山参,几乎每隔一两毫米就会有一圈横纹,现在人工种植的人参没有这么好的品质,一般说来,一厘米之内只要还能看见一两圈横纹就不错了,就可以用了。买人参的时候,要让药房将其尽量捣碎,这样容易泡出汁。当然,如果药房不给你捣,也没事,我们后面还有办法。枸杞子以粒大籽少者为佳。现在的龟板胶和鹿角胶都是盒装的,里面有小块,一般来说,鹿角胶每块6克,龟板胶每块是8克,往往一盒就有10来块,如果买不到散装的,不妨买整盒的,用不完留着慢慢用。这四味药都要到正规药房去买,千万不要买小摊小店的便宜货。黄酒就是绍兴的花雕酒,超市有卖。

把药和酒买回来后,先泡人参和枸杞。把人参和枸杞倒入1升黄酒中浸泡,如果人参没有捣碎,是囫囵放进去的,那么,在浸泡3~4天后,应将其捞出来切成薄片再放进去。这时候,人参已经吸饱黄酒,泡软了,很好切。浸泡20天后,将酒倒出,盛在瓶中备用。再在药渣中倒入另外1升黄酒,浸泡10天,然后滤去药渣,将两次浸泡出来的酒放在一起,再加入龟板胶和鹿角胶。为了使这2种胶能迅速溶化,可将其适当捣碎,方法是:用棉布将胶块包好,然后再用锤子砸,这样不会使胶块砸得到处飞溅。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经常搅动或晃动,加速胶块的溶化。待到龟板胶和鹿角胶全化在酒里了,我们的参杞鹿龟酒就做成了。每天早上喝一杯,对中老年人特别好。

参杞鹿龟酒只有四味药,但是配伍非常精妙,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补养之功。龟板和鹿角是一对动物药,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能直接补养人的血肉之躯。乌龟是至阴之物,是长寿的动物,龟甲能通任脉,补心、补肾、补血、养阴,龟甲能使人像乌龟那样益寿延年。鹿是至阳之物,鹿角长在鹿的头上,是阳中之阳,而且鹿角是春天长出来的,长得奇快无比,在两个月内就能长到一二十斤,其中生机无限,同样可以迅速地补足人体的阳气。所以说,鹿角能通督脉,补命、补精、补气、养阳。人参和枸杞是一对植物药,得天地之另一种灵气:人参是大补元气的,枸杞是滋阴助阳的。这两对药,都是阴阳双补的,将它们溶化在黄酒中,借助黄酒微微的辛温,迅速行遍周身,各自发挥滋补作用,所以其补养之功非常迅速,而且非常到位。

我们自己配这种药酒,能自己精心挑选药材,还能自己控制药物的浓度,所以配出来的药酒绝对是货真价实的。行文至此,我忽然又想起那位想自己泡制药酒的朋友,也许我错怪他了,他很可能不是舍不得花那几十块钱。在我们的心灵神殿上,健康被供奉在一个特殊而微妙的位置,只有亲手为它烧香、上供,我们才能真正安心、放心。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亲手为自己和父母泡药酒吧,让他们永远都不会走,让我们有精力奉养他们。

3.粥皮滋阴又补阳,处处留心皆健康

咱们没有必要把医生看成多么高明的人,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多学习,多试验,多思考,我们就是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医生。

有位患者在我给他治好病之后,成为了我的朋友。有一次,他跟我说了一件稀奇事:

他的妻子,虽然才30岁刚出头,但是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了:便秘,脸上黄瘦,皮肤干燥,而且出现了细细的皱纹。后来,他们听说吃糙米粥能调和脾胃,保养皮肤,所以马上买来糙米,吩咐家里的保姆:“以后每天晚上咱们就以糙米粥为主食。你用文火慢慢儿熬,熬得越稠越好。”这位保姆是刚从农村来的,在城里生活不适应,面有菜色,皮肤粗糙,但做事很勤快,每天熬糙米粥尤为尽心,熬出来的粥味道很棒。

这样吃了一个多月,他发现,妻子的便秘消失了,脸色好一点了,但皮肤依然是老样子。倒是那位保姆,简直变了一个人:气色好,精神旺,脸粉嫩粉嫩,如桃花,白里透红。他妻子见了,嫉妒得不得了,同时心里也在纳闷:“我们每天吃的喝的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她改变那么大,变得那么好看,而我改变不大?莫非我真的老了?”

后来,她发现,粥熬稠后,会有一层厚厚的皮浮在表面。这位保姆真是忠心耿耿,每次盛粥的时候,总是把这层粥皮盛给自己,把底下的粥盛给主人。他恍然大悟,从此让保姆把粥皮盛给妻子。这样又吃了一段时间,妻子的皮肤红润多了。

“我是这样想的,不一定对啊,”他说,“如果说错了你别见笑啊。我们平时吃的米,都是稻子碾出来的,稻子从内到外分好几层,最外面那一层是很硬的黄色的壳,壳里面是一层乳白色的皮,这两层碾去后,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糙米是仅仅碾掉了黄色外壳,与精米的差别就是多一层皮,其实,正是这一层皮中含有很多好东西。所以吃糙米粥能补充我们身体必须的很多物质,最终让人的健康由内而外,从脾胃到皮肤,都有一个彻底地改观,所以皮肤变好了。简单地看,就叫 以皮补皮 。你说对不对?”

我笑了。这个朋友分析得如此生动而地道,哪是来请教我啊,分明是我的老师嘛。不过他在生活中能有如此有趣的发现,我也真为他感到高兴。人言“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确如此!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处处留心皆健康”啊!

于是我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太对啦!不过呢 ”

以皮补皮的食品还有很多,糙米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哦,我明白,我明白!”他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你看,嗯 我说的不一定对啊。嗯,对,还有麦皮,也可以熬粥。还有,苹果皮儿、梨皮儿、葡萄皮儿,都含有人体需要的某种特殊的好东西,都可以吃的,不需要削掉,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嘛!当然香蕉皮不能吃,太涩了,最近看到一本很火的健康书里说香蕉要连皮吃,我看不一定对。人体是通过味觉判断食物对自己有益与否。你看孕妇,喜欢吃酸的,为什么,因为她身体需要啊。我们觉得某个东西不好吃,多数情况则意味着它对我的身体没用,甚至有害。您觉得呢?”

“对啊。还有呢?”

他想了想,说:“对了,还有动物的皮。你看,阿胶,是驴皮熬成的。为什么对女人有用,它滋阴、补血啊,最终不还是补到皮肤上来了?还有,猪皮冻,是猪皮熬出来的。我最爱吃猪皮冻了!呵呵。”他兴奋地笑着,红光满面。

我本想接过他的话茬,给他讲讲《伤寒论》里的猪肤汤就是用猪皮做的,再讲讲医学上的一些理论和证明。但忽然觉得这些高深的医学很苍白,而我这位朋友所掌握的,对于他自己来说,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来说,已经足够了。

我也非常兴奋,觉得自己似乎好长时间没有如此理由打心眼儿里想乐了!病殃殃的病人也好,活蹦乱跳的朋友也好,见了我,总喜欢向我索取健康的建议,很少有人能如此兴高采烈地跟我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健康感悟。说实话,他给我上了一课。平时,我们在工作之外,还会关注和思考多少东西:体育赛事、娱乐八卦、小道消息、财经黑幕、广告,甚至网上杂七杂八的东西,但这些无不是过眼烟云,很快就忘了,对我们自己的身心也没有什么益处,只是当时徒增妄想而已。与其关注那些,何不像我那位朋友那样,在健康上多用点心呢?

后来,我跟这位朋友经常都在交流,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他说话总以“我说的不一定对啊”开头,而实际上说的都是非常生动、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处处妙合中医养生的理论。我甚至觉得我没从医学上给他太多帮助,倒是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是他在生活中发现和思考出来的,甚至对我的临床都有极大的启发。作为一名行医20多年的医生,我深深感觉,有时候很多专科医生都很难跳出专业的小圈子,须知,古人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

咱们没有必要把医生看成多么高明的人,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多学习,多试验,多思考,我们就是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医生。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更加热爱生活,快乐地找回久违了的生活情趣。

4.九蒸九晒黑芝麻 道家秘传的“养肾食疗”法。

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但只有与肾的本色相应的黑芝麻有药用价值和养生之功。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读liao上声,就琅琅上口了。不要小看这句话,这是一位“老神仙”亲口传给我的。老神仙其实是一位道士,年逾六旬,须发乌黑,精神抖擞,道骨仙风。他在深山里修行了40多年,淡薄名利,每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在我这样的凡夫俗子眼里,可不是一位老神仙吗?

道家的养生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从不轻易传给人。老神仙的这句话让我很感兴趣。于是我虚心向他求教,经他点化后,我豁然开朗。

原来,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但只有与肾的本色相应的黑芝麻有药用价值和养生之功,黄芝麻和白芝麻都只能用来做一般的食品。我们平时的食疗,只停留在“吃什么”的水平上,这只是一个小学水平,效果不明显。所以我们经常有人抱怨说:“听说吃了芝麻可以补肾,我吃了很多啊,怎么没有效果呢?”其实,要真正学会用芝麻进行食疗,后面的学问还大着呢,而这些,正是那些养生大家秘而不传的。

黑芝麻禀厥阴春生之气而生,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因为它是用来补虚羸,填脑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芝麻,不饱满的不能用,它本身都不饱满,哪能指望它有填补之功呢?

要把不饱满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时候,不能浮起来的芝麻,都是饱满的,浮起来的芝麻都是变质、生虫或籽粒不饱满的,都不能要。瞧,一般人就做不到这一步了吧。但做到这一步还不算完。

选出了籽粒饱满的纯黑芝麻后,还要对它进行特制,服用也很讲究。芝麻的制法和服法有两种:

一是晋朝道士葛洪传下来的,见《抱朴子》:

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1年身面光泽不饥,2年白发返黑,3年齿落更生,4年水火不能害,5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

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

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300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50丸。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但正如庄子所言,有时书里记载的往往是糟粕,真正的精华反而没有了,何况这两种制法各有利弊。现代养生家通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3升(约4斤)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筐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重复蒸晒九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捣300次,再用白蜜或枣糕调和,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玄机。这里容我细细道来:

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的。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对于芝麻来说,首先,这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难于消化

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都成了黑色,一化验,你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消化掉。这就是凡人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实这样的芝麻仍是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腻,又难于消化,从肠胃走一遭,人体不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家看来是得了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

为什么要把芝麻仁捣300次呢?其实,经过了九蒸九晒的芝麻仁,已经很酥很脆了,不用说捣300次,就是捣30次,也已经完全成了细细的粉末了。但是,捣了300次的芝麻仁粉末,不仅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又有一番不同,而且还加进了人的意念。在捣的过程中,人一定要怀着欢喜和祝福的心情,千万不可烦躁,嫌麻烦。

至于送服芝麻丸的“好酒”,不是茅台,不是二锅头,没那么高的度数。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黄酒,我们今天也得用米酒或黄酒送服这个药丸,最好把酒温一温。服药的时候,不能把整颗药丸完全吞下去,这样吸收不了。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错的,要像吃某种美味一样,以愉快的心情,细嚼慢咽,体会这丸药对我的身体的滋养,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扔一丸在嘴里,嚼巴嚼巴吞下去,然后咕咚一口酒就了事。

“您强调人的意念,强调制药和服药时欢喜的心情,真的会影响药效吗?”我向老神仙表明我的疑问。

老神仙说:“这正是制作和服用养生药丸的关键所在,历来只有师徒口传心授,一般的养生书里都不会仔细讲的。你可以自己体会一下,用手工打出来的药末跟用机器打出来的药末绝对不同,捣了100次的药末和捣了1万次也绝对不是一回事,还有,我可以心情愉快地给你沏一杯茶,也可以怒气冲冲地给你沏一杯茶,你愿意喝哪一杯呢?我把自己服用了大半辈子的养生方子传授给你,至于你信不信,那就得看你的福分啦。”

5.肩井提气血,阳气耀全身

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那么井底何在?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那是这口井的泉眼,生命之水正是从此喷涌而出。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泰,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

人有一个本能,就是紧张的时候两肩会绷紧,脖子向前倾。肩部是人体紧张情绪的反应器,人体一紧张,肩部先僵硬。肩部的紧张又带来颈椎的紧张,很多人就在长期不自觉的紧张中得了颈椎病;颈部是人体的十字路口,颈椎的紧张又会导致全身的紧张。所以,当一个人累了,不管是身累还是心累,身体都会出现肌肉紧张,我们首先要给他放松,捏肩就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捏肩有放松身心的功效呢?这是因为有一个肩井穴在起作用。我们弄清了这个穴的性质,就会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捏肩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03 配图:肩井穴(《求医2》P5) 、涌泉穴(《求医2》附录“肾经”中调)

图注:揉捏肩井穴,可以提神醒气,激活生命的泉水,让您的身心得到滋养。

人体的穴位是有呼应的,肩井在肩上,我们摸摸自己的肩井位置,这个穴位底下不是骨头,而是肉。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那么井底何在?在脚底,脚底有涌泉穴,那是这口井的泉眼,生命之水正是从此喷涌而出。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泰,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很多人这个区域按上去会有酸胀甚至疼痛的感觉,这说明,人体已经出现紧张状态,这口井该清理一下了。

学过中医推拿的人给一个人进行推拿的时候,总是先推拿肩井,然后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后以推拿肩井作为结束。当一个浑身紧张、气血不和的人来到医院,医生首先要让他全身松弛下来,松弛下来以后,一切穴位、气血都易于调动,一切手法都便于操作,容易收到应有的效果。推拿到最后,再推拿肩井

,是为了把先前充分松开的气血再紧一紧,提起它们的神气。这就好比清理一口井,先要把井盖打开,接着该怎么清理就怎么清理,清理完毕,再把井盖盖上。

这样一来,在我们眼里,肩部就不仅仅是一个按摩的部位了,而是人体生命之井的井口,当我们的手放在自己或另一个人的肩上,准备给自己或别人捏捏肩的时候,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放松全身的气血、肌肉、骨骼,而且还要清理生命的深井。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懂得井口在肩井、井底有涌泉,其余一无所知,怎么清理这口井呢?”其实很简单。这就不是普通的按摩,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揉捏,而是医学和养生意义上的推拿手法了。我在此教大家一手最常用、最好使的按摩手法:推拿肩井。

首先,让受术者站好或者坐好,身体要端正。我们站在他身后,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心情愉快,将两手轻轻往对方肩上一搭,然后,把自己的意念放在对方的涌泉(脚心处)上。这样,这口井就在我们意识里面虚拟而成了。

接着,像拿一个东西一样拿住受术者的肩,连皮带肉捏起来,捏上去以后再运用指掌的力量揉一次,然后放下。一共有四个动作,概括起来就是:拿、捏、揉、放。如此反复多次。这就是在对人体进行推拿了,这样的推拿,比普通对肩部的按摩和揉捏更加舒服。

有人问,为什么意识里非得有一口井存在呢?其实,一切推拿中,意念都是很重要的,意念影响手法,影响施术者和受术者之间的磁场。有这个意念跟没这个意念,在手法上虽然只有细微的差异,但正是这种细微的差异决定了效果。

医学上对推拿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就是“深透”。如何深透呢?不是力气用得越大越能深透,而是用意念才能帮助手上发力深透脏腑。我们在给人推拿肩井的时候,不仅要把意念集中在受术者的涌泉穴上,而且还要保持欢喜愉快的心情,把对方看作自己,把自己的美好祝福掺和在手法中,通过收的力量传达给对方。只有这样,推拿才能做到形意相生,推拿不再是一种劳动,而是一种艺术。推拿的人心情愉快,因为这个过程对他自己也有利,他从中收获了快乐;被推拿的人更要愉悦,因为不仅身体上轻松而舒服,而且感受到了推拿者的美好意念和祝福。快乐的感觉和氛围把两个人融为一体。

10年前有一首老歌唱道:“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感动过很多人。我们有几人曾用心地帮爸爸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呢?即使经常这样做,又有几人能运用推拿的手法,把自己的力量、意念和祝福融进父母的生命呢?学习了这个手法,我们回去可以试试。我们可以对他们说:“人体有一口井,井底在涌泉,井口在肩井,我学来一手推拿的功夫,给您推拿肩井,就是再修葺您的生命之井,能让您井底生命的涌泉喷涌不息,更让您健康长寿!”相信老人不仅会美在身上,而且会甜在心里。

6.谁没有为父母的疾病揪过心 脊背一捏,百病不得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逐渐消失。

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

我有个学生,两年前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学起中医来了。先是一边工作一边学,后来索性把工作都辞了,到处拜求杏林高人。也就是在他辞职后不久,由于某些特殊的因缘,我们相识了。我曾问他为什么要学医,他一脸书生气地说了很多诸如“上医医国,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等道理,我说:“你说得确实不错,但这肯定不是你学医的根本原因。”

“您说到点子上了!”他说,“其实,我从小就想当医生,觉得能把一个人的病治好,能够让人健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小时候,我的父母身体不是很好,经常生病,而每当看到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恨不能拿出一手绝招,让他们马上好起来。但一直到读大学的时候,我都没有这个能力。放假回家,看到父母老了,身体一天天地虚弱下去,我心里很痛,但束手无策,这时便觉得在学校里学的那些什么诗词歌赋、理论思想统统没用,真是 万言不值一杯水 !所以,当后来学医的机会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便毫不犹豫地去了。”

这才是一句真心话!说实在的,谁的长辈没有生过病?谁没有为父母的疾病揪过心?只是,人在世上,身不由己,更多的人没有那么幸运成为一个医生,也更少有学医的机会摆在面前。

我被他的话所感动,于是,我告诉他,养生祛病的方法千千万,但要系统地掌握却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让我们的亲人身体早日好起来,还是让我们先去学会一种最有效的养生手法吧。

这个方法叫“捏积”。“捏积”就是“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医家葛洪的《肘后方·治卒腹痛方》中:“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所不同的是,如果遇到高血压患者,要换一个方向,从上往下捏。坚持这种捏脊法,对身体是有很大的养生疗病作用的。

脊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多,而且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肾主水,膀胱于是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肺俞、厥阴俞(就是心包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所谓“俞”,就是“输”,比如,肺俞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俞”穴也是如此。捏脊不仅能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还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为什么要把捏脊叫“捏积”呢?这里面的含义又要深一层。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 背部。我们捏一个孩子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实际上是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

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气血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彻底消失。

我“捏积”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而且感觉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到了向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下面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响。

关于捏积的方向,我建议:7岁以下的小孩,从下往上捏;7岁以上的所有人,一律从上往下捏。因为人一过5岁,人体的气机就变了。

孩子的常见病,通过捏积基本上可以全部解决。

以前北京有位老中医叫冯全福,专门为小儿捏积,一天要捏200多个。不管什么病的小孩,只要经过他一捏积,基本都能捏好。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先生在长期的捏积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手法上有独到的功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孩是“稚

阳之体”,生机旺盛,容易调整。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捏积虽然没有那么好的功夫,或者已经成年,不再具备小孩的“稚阳之体”,但用捏积来养生防病,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我的孩子最喜欢我给她捏积,有时候她就像一只小猫,往我面前一趴,主动要求捏积。其实我也没有教她什么养生的功法,更没有给她什么特殊的调养,单凭捏积,就使她从小不但身体好,而且头脑聪明,在年级里成绩一直都是考第一。

还有位朋友,从十几年前起,在我的建议下,每天晚上为他年老体弱的父亲捏积,一直坚持到现在,老人家80多岁了,看着却比十几年前还要年轻。老人一生辛苦,积劳成疾,儿子为他捏积,就是在抚平老人一生的“积劳”。有儿子的这份孝心,老人想不长寿都不行。

我经常对我的很多学生说,只要你学中医,虽说不能马上包医百病,但养生肯定不成问题。当然,要成为拯救千万病痛中人的“苍生大医”,还得下苦工夫。对有志学医的人,我当然要这么说。但对于更多的、没有时间和机缘学医的人,我会说:只要你试着捏积,养生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捏了一段时间,手指下有了体会,你也能有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这才是更实用的“真传”!  

7.“捏积”为什么要以7岁为一个分界点呢

谁说学医很难,看看吧,只要您掌握了“捏积”法,您就拥有一双济世安民的通灵双手。

为什么非得以7岁为一个分界点呢?其实,7岁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分界点。在有经验的中医儿科大夫那里,7岁以前的病和7岁以后的病,诊法与治法完全不同。对7岁之前的小儿,医生靠“推食指上的三关”诊断病情;但小儿一过7岁,食指上的三关纹就消失了,需要像大人那样诊脉了。7岁之前,小儿的健康取决于先天之本 肾,其命门真火要生发上去,充盈全身。但是,由于小儿五脏未实,形气未充,往往生发之力不足,阳气不能上达,绝大多数小儿病都是因为阳气不能上达造成的。既然不能上达,就要靠人工往上提一提,所以,捏积要从下往上捏,把脊背积滞的气血捏开,阳气也就能顺势生发上去了。

七岁以后,人体的气机方向就变了,后天之本 脾胃渐旺,阳气充盈于上部,需要往下走,但由于脊背的阻滞,往往下不去。高血压患者就是最典型也是最极端的例子,阳气下不去,郁积在上焦,甚至上冲头部,造成过多的耗散,甚则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还有,人们常说“人老先老腿”,也是由于阳气不能下达,以至阴寒邪气滞留在下身的缘故。所以这时候,捏积就得从上往下捏了,这样既可以去积除滞,又可以使阳气顺势下行,上下交泰,很多慢性病就都这么除去了。

有经验的捏积者在捏积的时候,遇到淤阻点,指下的感觉是不同的,要么感觉有硬块,要么感觉皮肉格外松软但又不易捏起来,这时候,一定要用力往上提,可能就会听见“啪”的那一声响了。

捏积的时间,全天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必拘泥。至于次数,一般以每天5次为宜,如果感觉舒服,很想再捏捏,那么,再多捏3~5次也无妨。养成一个定时捏积的好习惯,久之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

谁说学医很难,看看吧,只要您掌握了“捏积”法,您就拥有一双济世安民的通灵双手。

8.像南怀瑾先生一样迎风摆柳 活到90岁的养生之道

我喜欢亲近老年人。岁月在他们身上不仅刻下了年轮,也积累了智慧。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让人回味悠长。2006年的秋天,台湾著名道家养生学者肖天石先生的公子肖大可先生来北京,我们一起聚会,高兴之余肖大可和我聊起了他父亲的好友、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的养生之道,他说:“我们和南老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看到老人家喜欢站着,两手叉腰,轻轻晃动,就像广播体操里的腰部运动,只是幅度稍微小一些。有一次,大家都坐在那里,唯独南老站着,轻轻晃动,他便问: 南叔叔,您这是在干吗呢? 老先生笑笑,说: 我这是迎风摆柳啊!舒服着呢! ”

肖大可说完后比画了一遍,顿时我的眼睛一亮,好一个“迎风摆柳”!这就是南怀瑾老先生的养生之道啊。南老已经90多岁了,仍精神健旺,谈笑间中气十足,这固然与他的修养有关,然而,一切修养落实到健身运动上,就是一个迎风摆柳。别看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其间是有很多医理的。他可以为所有中老年人的养生提供决定性的启示。

《黄帝内经》上说,男子到了64岁,女子到了49岁,即“天癸竭”、肾气衰。从此,养生须以保养五脏之精为核心,肾藏精,养五脏之精须先养肾;腰为肾之府,肾亏则腰酸腰痛,养肾须健腰。而人过中年,也正是由于肾气虚弱了,下肢越来越不想动,越来越喜欢坐着不动。人坐着的时候,上体的重量全部压在腰上,如果腰挺得不够直,又会压迫腰腹部的脏腑,肾脏受压首当其冲,往往偏离其正常的生理位置,久而久之,哪有不病之理?所以人们经常说,久坐伤腰、久坐伤肾。如果能像南老那样,不贪坐,经常把腰扭动扭动,就能调畅腰部的气血,让肾回到其本原的位置,我们的肾气就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迅速衰老。

听肖大可介绍,南怀瑾老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头脑仍然十分清醒、敏锐。肾生髓,脑为髓海,肾气旺的人自然头脑敏锐,这不用说。但我认为,其实不用拐这么大一个弯去解释。头脑敏锐,其实跟他的迎风摆柳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我想起小时候玩过一种用竹子做的“蛇”,一节一节的,跟真蛇一样能够扭动,我们常拿这玩意儿来吓唬人。因为,当我们拿住这种竹蛇的尾部的时候,只要稍稍动一动,蛇头就会跟着动,让人觉得这是一条真蛇。人的脊椎也就像这条竹蛇,南老“迎风摆柳”的时候,其实就是尾椎骨的最末梢微微地画着小圆圈儿,这个微小的动作,也能通过脊柱传导到脑部,激活脑细胞,保持大脑的活力。

其实,我在临床上,历来就建议年纪比较大的病人,千万别贪坐,没事的时候不妨轻轻地扭扭自己的腰。十几年前,“呼啦圈”风靡全国很长一段时间。呼啦圈也主要是用来锻炼腰部的。很多人练呼啦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健身效果,其实,其健身机理跟南老的“迎风摆柳”也是一样的。我当年也玩过呼啦圈,感觉好极了。但是,在医院,我却经常见到有人因玩呼啦圈而产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因为呼啦圈是有一定重量的,腰部带动它转动,需要一定的力量,年纪稍大的人,有时候会因用力过度或运动疲劳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当时我想:我们的腰,为什么非得套一个圈子才能动起来呢?其实,不套圈子,或者只是虚拟一个圈子在腰上,转动腰部,那才是效率更高的养肾、塑身、健脑的运动呢!面对这些由于呼啦圈产生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我除了用常规的针灸、手法和汤药疗法之外,还要嘱咐他们,呼啦圈可以不练了,但是那个扭动腰肢的动作最好别丢,经常这么轻轻地扭动扭动,对治疗帮助是很大的。

我愿所有的老人都能像南老那样,跟我们小辈在一起的时候,谈笑间还不忘迎风摆柳,多么亲切啊!迎风摆柳,是春天的景象,老年人迎风摆柳,就是古木逢春,其间透露出不老的生机。

9.每天只吃一顿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应变

老虎只能逮住没来得及逃跑的动物,老鹰只能抓住那些不能灵机应变的小鸟,同样,疾病只能逮住那些来不及逃跑、来不及应变的人。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应变,养生之道就是应变之道。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脑力劳动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体力劳动,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小,而心神消耗得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于是造成一个阴盛阳虚的体质。如何应变,改变我们的这种体质呢?

首先要在饮食上应变。一日三餐,是人们很久以来就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不过,我发现,在西方风靡一时的“一餐疗法”,竟然和东方中医里的“损谷则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在临床上讲究“辩证论治”、“辨因论治”,就是说,把病人的病因找出来,改变造成疾病的原因,从而去掉疾病的总根子。辨因,则又往往会把疾病的原因追溯到:吃多了。不是吗?糖尿病很多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胃部过于膨胀,压迫处于胃下方的胰脏,把胰脏压得麻痹了,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心脑血管疾病也是由于人体过多的摄入脂肪、胆固醇,淤塞了血管;肥胖是因为吃多了不能消化,这自不待言,过瘦也是因为吃多了把本来就很弱的脾胃吃到怠工、罢工,不能很好吸收能量

过去的人节衣缩食,甚至饥一顿饱一顿,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健康;而我们现在的人,则好久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了,苏东坡有一句养生名言:“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但今人的观念则是“未饥先食,未渴先饮,一日三餐,定点定时。”这样就失去了天生的饿感和渴感。这其实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也使我们的身体丧失了应有的免疫能力。

那该怎么办?如何应变呢?

有人说应该“辟谷”,就是绝食,这不太现实。辟谷是那些修行的人做的事情,要求很高,操作起来不容易。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那么大,烦恼那么多,能量消耗还是不少的,即使绝食一天,也受不了。对于我的病人,我一般建议实行一餐疗法,现代人不需要一日三餐,只吃一顿或者两顿,无论是营养还是能量,都已足够。

一餐疗法有两种实行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只吃一餐。

就是只吃早晨一餐,并且吃素食。当然这不能每天坚持,只能每周有一两天如此就可以了。这一两天,理所当然地得选在星期六或者星期天了,因为这两天没有工作的劳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正好在家里打理自己的身体,调和自己的肠胃。这一餐很重要,不妨稍微吃晚一点,早晨起床后,自己动手,给自己作些爱吃的素食,蔬菜、豆制品都有一点,保证营养均衡。等早餐做好后,差不多9点左右,就可以正式享用这一天中唯一的一顿早餐了。吃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细嚼慢咽,因为今天是肠胃的休息日,要尽量减少它的负担,而且,这是一天中唯一的一顿饭,一定要让它的每一点营养都能被我的身体吸收。千万不要以为,反正这一天只有这一顿,为了防止挨饿,趁现在多吃点,于是狼吞虎咽。吃完饭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要别太劳累就行了。千万不要以为今天摄入的能量有限,不敢动。口渴了怎么办呢?喝点白开水就行。

这样,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可能感觉不到饿。到了下午,快到该吃晚饭的时候,正常人应该能感觉饿了,如果还感觉不到饿,那说明你的肠胃问题很大,不过也没关系,经过这样的休息,它会恢复正常的。晚饭时间到了,我们可能感觉饥肠辘辘,想吃东西了,坚持住,因为这时到了肠胃按时蠕动的时间,平时它们蠕动是为了消化食物,而这次它们正好借助蠕动清洗自身,肠胃壁上沉积已久的很多污秽慢慢脱落下来。再过一会,饿意会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饿过了头反而不饿”了。这时,人体已经不指望能从肠胃中获取什么营养了,转而消耗体内的脂肪。晚上请睡早一点,9点半左右就睡吧。这时候,胃里是一片虚空的清净,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它的状态会影响你的精神,所以,这时你的心情应该是很宁静,很平和。等到你一觉醒来,又是饥肠辘辘了,这时候,可以吃东西啦,不过,千万不要吃得太多,吃个六分饱就可以了。

一星期之内,只要有一两天只吃一顿就可以了,其他时间,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只要不至于暴饮暴食就行。坚持几个星期后,你自己看看是什么效果吧!

第二种方案是:一顿不吃。

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饭。其实,现代人运动量少,即使是在繁忙的工作日,一天吃两顿,能量也完全够用。哪顿不吃?只能是晚餐,而千万不能是早餐!早餐一般都在辰时(早晨7点至9点之间),此时气血流注于胃经,是进食的最佳时机。俄罗斯有句谚语说:“早餐留给自己,午餐与朋友共享,晚餐留给敌人。”那么,我们把留给敌人的这一餐免掉,空着肚子睡觉,好让晚上我们身体休息的时候肠胃不至于加班。到了第二天一早起床时,我们会感觉到一种健康的饥饿感,这时,又是辰时,胃经当值,饮食入肚,如鱼得水!

这种方案易于操作,可以天天坚持,也可以隔几天一次,随心而定。

以上两种方案,可以只实施一种,也可以两种同时实施,那就是:从周一到周五,实行第二种方案,不吃晚饭;星期六和星期日实行第一种方案,在家只吃一顿。当然,即使不能如此精进,也不要紧,个人按需选择吧,健康改善了就行。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如果说某药能一成不变地治某病,那他肯定是骗子;说某种方法、某种生活方式能一成不变地养生,也是谬论。外界一切都在变化,人是活的,他要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老虎只能逮住没来得及逃跑的动物,老鹰只能抓住那些不能灵机应变的小鸟,同样,疾病只能逮住那些来不及逃跑、来不及应变的人。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应变,养生之道就是应变之道。

10.百岁老人留给我们的长寿秘诀:“新食不见旧食”

其实,养生有法有术。这位教练的老奶奶能活到100岁,其养生之“法”就是“新食不见旧食”,这个“法”是通过早上喝一壶浓茶清空肠胃这个“术”来实现的。“法”是不变的,而“术”却必须因人而异。我们要从别人的养生经验中学“法”而不能学“术”。

在中医里面,养生和治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反正都是调节人体的阴阳,治病有养生之功,养生也有治病之效。但是,很多人一得了久治不愈的病,就满腹心思地想着如何治病了,你跟他谈养生,他会说:“来不及了!”根本不感兴趣。我有一位病人,以前是国家足球队的教练,快70岁了,不过他很豁达,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他的疾病上,而是更乐意谈一些养生方面的话题。在我所见到的患者中,能有如此好心态的人真是不多。

这位教练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起他的祖母,老人家到了100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好,只是有一天,忽然觉得有点不舒服,家人打算送她去医院,于是赶紧找医疗本,医疗本还没找到呢,老人就安详地去世了。在座的所有人听了,都颇有感触。这不是一个令人悲痛的事情,相反,它会让人听了心里很欣慰。《黄帝内经》里说,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不说“死”,而说“去”。去,是很从容的、很主动的。我见过很多活过100岁的老寿星,他们都说,人到了100岁的时候,就不怕死了,就像人生的河流一路奔波,流到尽头,融进大海。大海是水的故乡,死亡也是人的老家。到了该回老家的时候,回老家是很惬意的事情。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那么怕死呢?因为他们还没有活够,就像一条河流还没有流到大海就中途干涸了,他们意犹未尽,舍不得走。总之,活到100岁,无疾而终,这样的人生其实很圆满。

我问这位教练:“您有没有注意过你奶奶是如何养生的?”

“奶奶就像一般的老太太那样,安详、和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练说,“唯一不同的是,她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一壶浓浓的茶喝下去。过一会儿再去上厕所,然后才吃早餐。我从小就见她这么做,从不间断,雷打不动。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总是说: 新食不见旧食。 ”

好一个“新食不见旧食”!这就是老人长命百岁的秘诀!我给大家分析说,茶叶是消食的,早上起来的时候,胃里已经基本上没有食物了,再用点浓茶涮一涮,就更干净了,再解大便,解完大便,肠胃里可以说基本上空了,这时候再吃早餐,新食物下肚,迎接它们的是干干净净的肠胃,消化得自然利索。消化好,肠胃干净的人,自然能够长命百岁。

听我一说,在座的有好几个人眼睛发亮,好像找到长寿秘诀了。其中一个年轻人说:“那好,我从明天起,每天起来也喝一壶浓茶。雷打不动!”他的话把我吓了一跳。真没想到,这位聪明绝顶的明星经纪人会对自己的养生大事做出如此武断的决定。我知道他不是说着玩的,因为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出了决心。

我笑道:“你回去试试吧,保准不到一个星期你就得趴下!”

“为什么啊?”所有的人都问。

其实,养生有法有术。这位教练的老奶奶能活到100岁,其养生之“法”就是“新食不见旧食”,这个“法”是通过早上喝一壶浓茶清空肠胃这个“术”来实现的。“法”是不变的,而“术”却必须因人而异。我们要从别人的养生经验中学“法”而不能学“术”。早上起来喝一壶浓茶,利用浓茶消食,清除肠胃中残留的食物和粪便残渣,只适合年纪比较大、肠胃比较好而且身体能量消耗不大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不行了:年轻人受了浓茶的刺激会格外兴奋,一过这个兴奋期就蔫了,上午下午都没了精神;肠胃不好的人空腹喝浓茶,肠胃马上就受不了;身体能量消耗大的人早上空腹喝了浓茶,会加大消耗,因为茶叶本身就是去人的脂肪、消耗人能量的东西。所以,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要做到“新食不见旧食”,只要晚餐少吃或不吃,每天早上按时排大便,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喝浓茶,因为年轻人肠胃更有活力,完全有能力清除各种渣滓。

所以,很多养生经验,都是因人而异的“养生之术”,它们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我们要找出它们背后的“法”或“道”,再摸索和拟定出属于自己的养身之术。

想起那位教练的老奶奶,老人家从不说早上喝浓茶有多好,而是反复强调“新食不见旧食”,不强调“术”而强调“法”,真是一位有智慧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