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男男刀符文s6:吸烟:长寿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10:35
吸烟:长寿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Comments>>
| Tags 标签:原创, 吸烟, 长寿    箫汲 发表于 2011-07-01 05:36
在今年5月份WHO新出炉的《世界卫生统计年鉴2011》[1]中,日本再次以83岁的人均期望寿命拔得头筹,获得“最长寿国家”的桂冠。与日本同摘桂冠的还有欧洲的弹丸小国圣马力诺。多年以来日本人所获得的健康成就颇令世人瞩目,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日本人的吸烟率仍保持在目前这种较高水平的话,其“最长寿国家”的地位很可能要不保。那么日本人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而日本是否真如评论所说的那样,将因高吸烟率而失去其在提升居民健康方面所获得的成就呢?
何为“人均期望寿命”
如果在特定的人群中,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在今后数十年间保持稳定不变,那么该人群的平均生存时间就是他们的“人均期望寿命”。

首先,要想正确解读WHO的这份报告,就要了解一下报告中提到的“人均期望寿命”的含义。“人均期望寿命”指的是某一特定年龄的人群预计还能生存的年数[2]。比如说某地区40岁男性的期望寿命是30年,意思就是说某地区目前40岁的男人在当前的社会、卫生、医疗健康条件下,平均能再活30年。预测寿命的方法并非如算命先生升坛做法或者掐指一算就行,而是先用每年所有死去的人数除以当年总样本量计算出死亡率,再通过计算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率而得到的数据。如果在特定的人群中,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在今后数十年间保持稳定不变化,那么该人群的平均生存时间就是他们的“人均期望寿命”。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医疗保障水平的变化,或战争、天灾等意外因素的影响,人群的死亡率总是在不断变化,人均期望寿命也随之不断波动。因此人均期望寿命并不能真正预测该人群将来能拥有的寿命,仅仅只能反映当下该人群的健康和寿命水平。
在WHO所颁布的《年鉴》中,所采用的是出生时的人均期望寿命,即统计数据时该国刚出生的婴儿预期能拥有的平均寿命。在一些新生儿死亡率极高的国家,出生时的人均期望寿命受此影响大大缩短,比如饱受战火摧残的阿富汗,人均期望寿命只有48岁,新生儿死亡率则高达53‰。如果计算该国5龄童的人均预期寿命,则可以达到六十几年,原因就是扣除了在出生五年内就不幸夭折的幼童的影响。而对于新生儿死亡率仅千分之一的日本来说,这个影响就微乎其微,5龄童的人均期望寿命和出生时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良好的母婴保健、极低的新生儿死亡率,也是日本人寿命雄踞榜首的原因之一。
除了极低的新生儿死亡率,在整个日本人群中,各种成年人疾病的死亡率也非常低。日本拥有全世界最低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273人/十万人),以及不及世界平均数字一半的感染性疾病死亡率(40人/十万人)和创伤死亡率(36人/十万人)。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少了,平均预期寿命自然水涨船高。
日本人的健康要诀
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人力财力投入,堪称楷模的良好饮食习惯,为日本人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些成就的取得,首先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城乡居民清洁的饮用水和良好的卫生设施的普及率都能达到100%,这个比率在有些地区仅能达到9%,清洁的饮用水被认为可以避免多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霍乱、伤寒、寄生虫感染等。此外,也离不开医务人员和政府长期大量的投入。日本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量是20.6,护士41.4,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每万人享有的病床数是138张,排名世界第一。日本政府对医疗卫生亦极为重视,每年花费在健康上的费用占政府所有花费的六分之一强(17.9%),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5%,以及中国的10.3%. 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大的人力、财力投入,为日本人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也是日本人摘取长寿桂冠的重要因素。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有颇多值得称道之处。日本人的饮食模式,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动物性食物中一半以上都是海产品,整体上清淡少盐少油,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较为合理[3],每日总摄入能量较少。因此日本成年人的肥胖率男性仅5.5%、女性3.5%,不仅远远低于其他大多数肥胖率居高不下的发达国家,甚至比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还要低。肥胖已被证实是导致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日本人能拥有世界上最低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也和他们苗条的身材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寿国也有软肋
调查显示大约有23.1%的日本人每天都要抽烟。一个日本老烟枪几乎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公共场合吸烟,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禁止他这么做。
和日本人良好的饮食习惯相反的是,该国居高不下的吸烟率成为制约他们的寿命进一步增长的巨大障碍。根据WHO 2006年的调查,日本青年-成年人的吸烟率,男性为42.4%,女性为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大约有23.1%的日本人每天都要抽烟。一个日本老烟枪几乎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公共场合吸烟,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禁止他这么做。[4]尽管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日本男性的吸烟率已经从1989年的61.1%下降到2010年的36.6%,但日本女性的吸烟率却仍维持在12%左右的水平,并未明显下降。这极大的损害了日本人的健康,限制了他们预期寿命的进一步提高。
东京千代区禁止市民在街上吸烟
在日本,一项从1980年开始,持续了19年,涉及4639个男性和5907个女性的大规模调查显示[5],吸烟分别使男性和女性在40岁时的预期寿命减少了3.5年和2.2年。而且每天吸烟小于1包的人预期寿命明显长于每天吸烟两包以上的。说明吸烟越多,则预期寿命缩短的越厉害。在2010年一项涉及62106人的研究比较了六种不同的恶习[6]: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缺乏睡眠或睡眠过多、少吃绿叶蔬菜和超重。发现在所有六种恶习中,吸烟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最为巨大。男性和女性吸烟者40岁时的预期寿命分别比非吸烟者减少4.0和4.8岁。即使是沾染除吸烟以外所有恶习的人,也比那些除了吸烟以外所有恶习都不沾的人要活得长。说明单吸烟这一项恶习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就比其他5项恶习加起来还要多。
烟草已经被证实和多种常见疾病,如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意外、喉癌和口腔癌等存在因果关系,吸烟是这些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吸烟还能增加患者罹患克罗恩病、食管癌、消化性溃疡和胆囊癌的风险。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吸烟者的健康,缩短了他们的预期寿命。[7]然而这些还只是对主动吸烟者造成的伤害,还未计算烟草对吸二手烟者造成的健康威胁。根据WHO 2009年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8],全球每年因烟草死亡的人数可达到500万,其中有60万人因吸二手烟而过早死亡。 吸烟的对预期寿命的影响可能和吸烟导致的死亡率上升有关。在日本,每年吸烟者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死亡率男性是20.4‰,女性则为13.0‰;相比之下,非吸烟者的死亡率则分别只有13.9‰和8.1‰,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的死亡率相差5~6‰之多。深究原因,这与吸烟导致的多种疾病不无关系。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成为批评者指责日本控烟工作不足的有力证据,时至今日,日本人的吸烟率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男性33.3%,女性9.3%),该国也尚未出台全国性的在公共场合禁烟的法律法规,高企的吸烟率极大的影响该国居民的生存质量,减少了他们的预期寿命。
烟草之灾不限一国
日本的问题也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受到完全无烟化法律保护的公民仅700万,不足总人口的1%,甚至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实行完全无烟化。
但是,因此说日本很可能因为居高不下的吸烟率而失去其“最长寿国家”的桂冠,则有些危言耸听。事实上,日本近二十年来的人均期望寿命仍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性的期望寿命从1980年的76岁提高到2009年的80岁,女性则从82岁提高到86岁。虽然日本女性的吸烟率仍保持平稳,未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二十年来日本男性的吸烟率却下降了约20%,已经远远低于中国男性的吸烟率(59.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的整体预期寿命位列榜首,但其男性预期寿命则短于圣马力诺,屈居第二。这与日本男性的高吸烟率不无关系。如果日本仍能保持目前的吸烟率持续下降的趋势的话,仍然有希望保持人均预期寿命世界第一的殊荣。如果日本政府仍然漠视吸烟的危害,迟迟不进行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的立法的话,这种下降的趋势可能难以继续保持。届时,即便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大量的医疗和卫生投入,还有堪称楷模的良好饮食习惯,日本的桂冠宝座仍有可能被圣马力诺或其他长寿国家夺走。
日本的问题也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在近十几年中国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1990年的68岁提高到2009年的74岁,新生儿死亡率也从23‰下降到11‰,但是中国男性的吸烟率仍然高达骇人的59.5%,女性的吸烟率则相对较低,为3.7%.,这个数字与1984年或1996年的数据比并无明显下降。而相关的控烟法律法规仍很不完善。在中国,受到完全无烟化法律保护的公民仅700万,不足总人口的1%. 甚至绝大多数的医院都没有实行完全无烟化。可以说,数十年来,中国在控烟方面原地踏步,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些毛骨悚然的事实表明,相比日本,中国很可能率先体会到烟草对人均预期寿命造成的损失,投入的资金、医务人员的努力都很有可能因此化为流水。
很多人都想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着手,希望寻找到他们长寿的秘诀,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神乎其神的秘诀。保持健康长寿其实很简单,第一条秘诀就是赶紧掐掉你和你身边的人手头上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