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风云三国怎么招兵:《淳化阁帖》详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6:51:43

《淳化阁帖》详解

(2009-12-31 19:03:39)转载 标签:

法帖

淳化阁帖

残石

浙江图书馆

潘祖纯

书法

书法家

书法理论

书法艺术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先秦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
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宋代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致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然“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顾从义本、潘允亮本、肃府本等较著名。
  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拓本,钤“乾隆御览之宝”、“懋勤殿鉴定章”等印。白纸挖镶剪方裱本,麻纸乌墨拓,每页尺寸纵25.1cm,横13.1cm。每卷末皆
有"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书刻款,完整难得。
  宋陈思《宝刻丛编》,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容庚《丛帖目》等书著录。
  宋仁宗庆历年间,宫中意外失火,拓印《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全部焚毁,因而初期的拓本就显得异常珍贵,被视为宝物,价值连城。
    历史考证
  自宋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摹勒《淳化阁帖》后,全国各地辗转传刻,遂遍天下。著名者有二王府本、绍兴国子监本、大观太清楼帖、淳熙修内史
本、泉州本、北方印成本、乌镇张氏本、福清李氏本、世堂本、临江戏鱼堂帖、利州帖,黔江帖等等,卷帙类同。又有庆历长沙刘丞相帖、潘师旦绛州帖、绛公库帖等,稍加损益,卷帙亦异。其他琐琐者又数十家。令人遗憾的是以上宋代《淳化阁帖》原石均已佚失。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仅有三种:
  ①明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肃王府遵训阁本”(俗称“肃府本”)
  ②清顺治三年(一六四六)陕西费甲铸按肃府初拓本摹刻一部,置于西安碑林(俗称“西安本”或“关中本”)
  ③清初虞氏据《肃府本》早期拓本重摹上石,现存江苏溧阳县甓桥镇虞氏宗祠(俗称“溧阳本”)。
  但近日《淳化阁帖》无宋代刻石传世的共识被杭州文澜阁旧址新近发现的《淳化阁帖》刻石打破。此套《淳化阁帖》刻石目前放置在杭州孤山路二十
八号文澜阁旧址(现为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所在地),此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淳化阁帖》刻石就存放在大院西侧碑廊内,碑廊建于一九九四年,内设碑墙两堵,自南而北纵向延伸,墙外用玻璃框保护,中间为《浙江藏书楼碑记》隔开。坐南一堵碑墙镶嵌《淳化阁帖》刻石四块和《清啸阁帖》、《左璞堂帖》、明清墓志杂石等,其中《阁帖》四块仅见单面(见图四),其背面镶嵌明代墓志数块。坐北一堵碑墙镶嵌《淳化阁帖》刻石二十一块(按:由碎石拼配者作一块记数),能见刻石正、背两面(一面面朝东,一面面朝西,见图五、六)完整刻石长一○二厘米,宽二九厘米。
  据资料记载,这套刻石在清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由张燕昌(芑堂)从西吴旧家为孙仰鲁(寿松主人)购得。一九三三年孙氏后人侯康先生将帖
石捐赠给浙江图书馆,当时曾有整套帖石拓片流传,浙图至今还保存有一套当时帖石拓片。解放后,这套帖石逐渐淡出了文物工作者的视线,“文革”中帖石又遭受一定程度损坏缺失。一九九四年有识之士在浙图红楼走廊内发现这批刻帖,建议保护陈列,遂建碑廊储之。
  对帖石版本过去一直无法识别,一般视为明清刻石别本,二○○四年春,笔者携《肃府本》前往对照,亦无果而返。二○○六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施安昌先生用故宫博物院新印《懋勤殿本淳化阁帖》进行了比对,认为《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就出自这套刻石。此事立即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如果确定的话,浙江图书馆《淳化阁帖》刻石就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汇刻帖的原石,其意义非同寻常。这一宋代刻石的重新确认是近年来碑帖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它能为帖学研究带来最原始的刻石信息。
  要鉴定此套刻石的刊刻年代,需要对现存残石的刊刻内容、卷版标号、卷尾刻款、残石的材质、石花纹理、石裂纹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令人遗憾
的是,一九九四年修建碑廊时对《淳化阁帖》刻石上墙陈列是比较盲目的,未经细致核对,排次极为混乱。我们面对的是一套排列错乱颠倒的刻帖,好比一幅搅混的扑克牌,为进一步展开研究,有必要先对刻石进行编号排次,编号原则“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现编号如下:
  坐南单面刻石四块,命名为“单一”、“单二”、“单三”、“单四”。
  坐北双面刻石二十一块,其中面东向者,依次命名为“东一”、“东二”……面西向者,依次命名为“西一”、“西二”……
  经一石一帖地核对统计后(参见附录),我们发现浙江图书馆收藏《淳化阁帖》现存刻石二十五块(四十六面),保存了《淳化阁帖》原本的五分之
三强。卷版标号有三种样式,例如:“五五”(纯数字版号,前为卷号,后为版号),“甲六”(天干数字混和编号),“十卷九”(卷字编号)。卷尾淳化三年刊刻题款后尚有大量余地(见西七石后),但未刻任何题刻信息,从中我们可知,当年刊刻此帖时,就未加刻摹勒时间、地点、摹刻人名等鉴定要素。虽然为进一步鉴定带来难度,但是未刻刻款这一条信息,就能排除宋代一些有刻款的《阁帖》,例如:淳熙修内史本,其卷尾楷书题作“淳熙十二年乙巳岁二月廿五日修内史恭奉圣旨摹勒上石”字样。
  现存《淳化阁帖》残缺程度统计表
  令人兴奋的是,浙江图书馆所藏《淳化阁帖》民国时期拓本上还保留了现存帖石佚失的三则清人题跋,梁同书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题跋,孔继
涑、孙仰鲁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题跋。现摘要如下:
  梁同书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题云:“往余于先叔祖深父先生斋头见旧拓阁帖石本也而上有银锭文,相传宋时贾相门客从赐本摹出,故仍棠梨之
旧,至今卅余年来所见无逾此者。今春景高孙君偶于西吴旧家购得帖石若干枚,洗剔苔藓,用好手棰拓一本示余,精采焕发绝类宿觏,因访觅前帖检勘一过,凡字迹波磔石片剥蚀之处无毫发差,殆宋刻原石无疑,可宝也。惟失去钟繇及谢万书数百字,或谓宜补完之,余曰:旧刻缺亦何病,况延津合浦来自有期,宁不可俟之异日耶?并附识之如右,乾隆辛丑腊月山舟梁同书。”
  孙仰鲁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题跋:“友人张君芑堂为余购得阁帖旧石若干于禾中故家,剔抉苔藓联缀断裂锥拓一通,取别本十余种参校无有同
者。汪君天潜出示梁氏所贻深父先生鉴定藏本,校之纤毫无不吻合,盖即此石原拓也。委弃有年摹拓绝少,故丰神完美。就中与诸本尤异者若卷三‘环之顿首下’有‘秋’字,卷七《朱处仁帖》后增《服食帖》三行皆可补诸家释文所未备,初购得时缺魏钟繇《宣示帖》及谢万书三行,阅数月芑堂复于原所藏处搜访得之,遂成完璧欣赏之余,因述其缘起如此。时乾隆壬寅九月既望寿松主人孙仰鲁。”
  以上跋文可知,此帖刻石系张燕昌(芑堂)为寿松主人孙仰鲁购得,梁同书认为此帖系宋刻《阁帖》贾似道本。
  浙江图书馆藏《淳化阁帖》刻石断定宋石的依据。
  我们此次鉴定刻石年代的利器是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因潘祖纯藏本、懋勤殿本为已知宋刻宋拓,只要将
浙江图书馆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的细部特征与以上二本进行对照,拓本就像指纹印,刻石好比手指,若完全一致的话,即可证明杭州文澜阁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就是宋代刻石。
  一、懋勤殿本(现藏故宫博物院)简介
  传世《淳化阁帖》宋拓本著名者有:安思远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潘允谅藏本(现藏上海图书馆)、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懋勤殿本
(现藏故宫博物院)、《宋拓王右军帖》(现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以上诸本除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同出一石,其余均出自宋代不同的刻石(木)。
  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故宫博物院曾于乾隆清宫东庑(此帖原在养心殿)陈列《淳化阁帖》一部。第一册卷首与第十册卷尾钤有“懋勤殿鉴定章”
、“乾隆御览之宝”印章,内夹黄纸签条有“宋拓淳化阁帖一匣十册,上等”字样,帖中未见其他印章与题跋。此本即马子云先生提及的“懋勤殿本”。此十卷本为刻石,为宋纸、宋墨、宋拓无疑,与传世另一宋拓“潘祖纯本”出一石。
  二、潘祖纯藏本(现藏上海博物馆)简介
  此帖宋代流传未详,明代秘藏于潘家,历经天泉翁(潘祖纯伯祖)、潘凤洲(潘祖纯伯父)、潘祖纯三代收藏,明万历庚申(一六二○)季夏,经吴
兴方仁宇重新装裱于观生堂。清代经卓蔗老、梁国治、李宗瀚、李联琇、李翊煌递藏。帖中有潘祖纯、查升、李翊煌、许福昺题跋,以明万历丙午(一三○六)潘祖纯题跋最早,故称之为“潘祖纯本”。清宣统元年(一九○九)经李翊煌手石印行世,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许福昺又用珂版印行,印刷极为精美,但流传极稀,唯罗原觉、曾克专、张彦生诸先生稍有论及。现藏上海博物馆。
  上述两种宋拓本亦非同一时间所拓,“懋勤殿本”要早于“潘祖纯藏本”。因相传《淳化阁帖》祖本刻于枣木,年代久远,枣木本开裂,后用银锭加
固,故有无银锭纹是祖本的凭证。南宋人对此亦深信不疑,往往在宋刻原石上加刻银锭纹,以充祖本,故在宋代拓制“潘祖纯藏本”时,就已经有银锭纹出现,而“懋勤殿本”拓制时还未刻银锭纹。浙江图书馆现存残石上还能找到银锭纹两处。
  三、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与潘祖纯藏本、懋勤殿本的校勘
  区别拓本与刻石的异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对比石花痕、字口特征。因两者完全吻合,没有必要一一罗举,笔者随机地抽取了浙图新近发现《淳化阁
帖》几块刻石与懋勤殿本进行校对,结果如下:
  卷六谯周帖,首行“谯”字右侧、二行“令”字均有相同石花
  卷六谯周帖,二行“严君”之“严”字右侧均有相同石花。
  卷六谯周帖,三行“司马相如”之“相”字均有相同石花。
  卷九授衣帖,六行“忧驰无复”之“复”字左侧有相同圆形石花。
  卷九奉别帖,一行“奉别”之“奉”字左侧有相同石花。
  卷九奉别帖,六行 “当可耳然”之“然”字左侧有相同石花。
  卷九奉别帖,九行“体气顿至”之“顿”字下有相同石花。
  卷一齐高祖萧道成帖,三行“见卿”,四行“知卿”间有相同石花。
  此外,(西十石)卷一唐太宗《所疾帖》首行“所疾者”上尚多一“卿”字,(西二石)卷三刘环之《感闰帖》第一行“环之顿首”下尚多一“秋”
字,(西九石)卷七《朱处仁帖》后尚多存《吾服食帖》二行,以上特征《淳化阁帖》其它版本均无,唯在“懋勤殿本”、“潘祖纯本”上出现。
  通过以上简便的校对已经能够明确浙江图书馆新近发现《淳化阁帖》刻石就是宋代刻石。
  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浙图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会不会是明清时期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或相类的底本再翻刻?其实是不可能的,
因为翻刻碑刻大多会将石花照样摹刻,翻刻法帖未见有将石花一并摹入的。其次,刻石的质材不可能完全一致,每块石头有其自身独特的石质纹理(石筋、石裂纹),这些纹理是无法用刻刀模仿的。浙江图书馆现存《淳化阁帖》刻石上能见到的石质纹理痕与“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完全一致。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批石刻皆为太湖石所刻,最早共有八十一块,但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有些被人为破坏了。石刻中绝大多数是南宋所刻,还有部
分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复刻。两者区别在于南宋刻石皆系双面,而清朝所刻为单面。两者所用太湖石料也有区别,南宋石质更为细腻,颜色更为白皙,而清代所用刻材较粗糙,颜色也相对要深一些”。是否如此呢?其实,上文统计帖目已经可知,现存二十五块刻石(四十六面)已经包括《淳化阁帖》的五分之三强,故此套刻石全套完整数目应该在四十块左右,而不应是相传的八十一块。八十一块的说法可能还包括浙江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明清墓志、刻帖。所谓“南宋刻石皆系双面,清朝所刻为单面”完全是臆测,经鉴定坐南四块单面的刻石亦为原刻无疑。即便偶有补刻,亦是在宋代椎拓“懋勤殿本”、“潘祖纯藏本”之前,现存《阁帖》残石绝无明、清补刻现象。
  结束语
  据文献记载,宋代刊刻《淳化阁帖》有数十套之多,要确定它究竟是其中哪一套,还有一定难度。但可以推断的是,此帖刻于浙江杭州,如此众多、
笨重的帖石从它处移到杭州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此套帖石可能私刻而非官刻,理由是:首先,此帖存在同一面颠倒刊刻的情况(一卷内容刊刻结束,其后尚有余石,就颠倒刊刻他卷内容),比较节约石材。其次,双面刻石文字有的正反颠倒(为传拓方便,颠倒的帖石翻一面正好是正面),但也有的是不颠倒,不够统一严谨。基于刊刻在杭州又属私刻,笔者推断为“世堂本”,刻于宋度宗咸淳间(一二六五—一二七四),系贾似道门客刻帖高手廖莹中摹刻,因置于世堂而得名。据传贾似道门客廖莹中精于摹勒,王用和工于镌刻,曾令翻刻,故“世堂本”亦属“贾刻本”体系。笔者认为此帖是传世《淳化阁帖》较佳的修缮本,刊刻精细无比,又将《阁帖》原本的刊刻失误一一更正,且笔法墨趣突现,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附:现存帖石目录
  单一(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徐峤之《春首帖》八行;陆柬之《得告帖》四行;薄绍之《回换帖》六行

  单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前有“甲二”卷版标号
  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二行;东晋康帝司马岳《陆女帖》二行;东晋哀帝司马丕《中书帖》四行;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庆赐帖》六行;东晋文孝王司马道子《异暑帖》三行;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谯王帖》(仅存首行)
  单三(残石两块:卷三、卷四)
  一、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孔琳之(原作孔琳)《日月帖》(自“盛比”行起,仅存后五行);王僧虔《刘伯宠帖》(存前八行,至“乃更”止)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李邕《晴热帖》(自“不示之”行起,存其后六行);褚庭诲《辞奉帖》(存前四行)
  单四(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阮公帖》(缺前二行,存后五行)、《家月末帖》二行、《蒸湿帖》四行、《不得西问帖》一行、《丘令帖》四行、《谢生东旋帖》六行、《飞白

帖》三行、《遣书帖》(存前三行)
  东一(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前有“三四”卷版标号
  王凝之《八月帖》(存二行);索靖《载妖帖》八行、《七月帖》四行;刘穆之《家弊帖》六行;王劭书标题一行。
  东二(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一”卷版标号
  庾亮《书箱帖》(原作庾元亮)五行;庾翼《故吏帖》、《季春帖》五行;沈嘉《十二月帖》(原作沈嘉长)四行;杜预《十一月帖》五行、《亲故
帖》仅存起首第一行)
  东三(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四”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第六行“举体”起,至三十六行“扶风”止)
  东四(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欧阳询《比年帖》(自“岂能”行起,存最后二行)、《脚气帖》三行
  柳公权《圣慈帖》五行、《伏审帖》十行、《荣示帖》六行、《十六日帖》二行、《辱问帖》(仅存第一行)
  后有“四六”卷版标号
  东五(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右侧中部有“五二”卷版标号
  宋儋《接拜帖》二十一行;卫铄《急就帖》八行;古法帖《贤弟帖》(仅存首行)
  东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九”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数年帖》(自“燋金”行起)存六行,《东都帖》四行;
  唐高宗李治《无事帖》六行、《文瓘帖》二行、《钱事帖》一行、《六尚书帖》四行、《昨日帖》二行、《玄堂帖》(存前六行,至“知此”行止)
  东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遣书帖》(自“一日”行起,存四行,后有银锭纹)(见图十三)、《采菊帖》五行、《增慨帖》四行、《由为帖》一行、《月半哀感帖》四行、
《独坐帖》四行、《安西帖》六行、《黄甘帖》(存起首二行)
  东八(卷六)
  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又不能帖》(仅存二行,缺前四行)、《疾不退帖》五行、《儿女帖》五行、《彼土帖》十一行、《谯周帖》四行、《夫人帖》三行、《蔡家帖》

(仅存首行)
  东九(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前有卷首标题
  《适得书帖》五行、《知欲帖》三行(左上残损)、《差凉帖》(仅存首行,上损)
  二、倒石,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极热帖》八行、《冠军帖》三行、《服油帖》(存前三行)
  其后附正刻数行。
  东十(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上有“丙二”卷版标号
  杜预《亲故帖》(缺首行,存后三行);王循《七月帖》五行;刘超《如命帖》三行;谢璠伯《江东帖》四行;王徽之《得信帖》七行;谢庄《昨还
帖》仅存前一行
  东十一(残石两块:卷九、卷二)
  一、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授衣帖》(自第六行“日忧驰”行起,存后七行)
  《奉别帖》(存前十行,缺末行三字)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王导《省示帖》七行残字
  东十二(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下有“一二”卷版标号,上有“甲三”卷版标号
  宋明帝刘彧《郑修容帖》(存末二行);齐高帝萧道成《破帖》四行;梁武帝萧衍《数朝帖》五行;梁高帝《众军帖》五行;梁简文帝萧纲《康司马
帖》四行;唐太宗李世民《江叔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三(残石两块:卷六、卷十)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日月帖》(自“瞻廓”行起,存三行)、《兄灵柩帖》七行、《省别帖》(仅存一行半)
  二、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夜眠帖》四行、《嫂等帖》(存前九行,至“骆驿”行止)
  东十四(残石两块:卷六、卷九)
  一、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侍中帖》(缺首行,存后二行)、《敬豫帖》二行(上有横刻“巳十三”卷版标号)、《清和帖》五行(左下截残损)、《追寻帖》(仅存“追寻
伤”三字)
  二、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相过帖》(缺前四行,自第五行“尽此”起,存七行(上有横刻“壬一”卷版标号)、《诸舍帖》二行、《永嘉帖》四行、《鹅还帖》五行、《诸
女帖》(仅存首行)
  东十五(残石两块,卷二、卷八)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华《得书帖》四行、桓温《大事帖》六行
  二、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黄甘帖》(仅残存二字)、《尊夫人帖》(存三行,右上角残损)、《日五期帖》四行、《先生帖》二行、《雨快帖》(仅存前二行)
  东十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唐高宗李治《玄堂帖》(仅存最末一行)、《遣弘帖》六行;陈叔慎《梅发帖》六行; 陈伯智《热甚帖》三行、《寒严帖》四行
  东十七(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嫂等帖》(自“慰吾”行起,存五行,上有“十卷九”卷版标号字样)、《鄱阳帖》八行、《鹅群帖》八行、《敬祖帖》(仅存首行)
  东十八(卷五)
  前有卷首标题刻款
  诸家古法帖第五:
  上有“戊一”卷版标号
  苍颉《戊己帖》四行;夏禹《出令帖》二行;孔丘《延陵帖》二行;史籀《射州帖》二行;李斯《田畴帖》四行;程邈《天清帖》五行
  东十九(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钟繇《长风帖》(前缺二行,自“居处”行起,存七行);皇象《文武帖》六行、《顽闇帖》九行;张华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郗鉴《灾祸帖》(仅存后二行);郗愔《九月帖》五行、《廿四日帖》二行、《远近帖》三行、《想亲帖》四行;郗超书标题一行
  东二十一(残石两块:卷七、卷一)
  一、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有卷首标题刻款
  《秋月帖》(存五行,最末行缺)、《桓公帖》残存八行、《谢光禄帖》残存首行
  (有银锭纹一)
  二、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晋元帝司马睿《安军帖》三行、《中秋帖》五行
  东晋明帝司马绍书标题一行
  西一(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山涛《侍中帖》八行;卞壶《文墨帖》六行;谢发《晋安帖》六行;王昙首(原作王昙)《服散帖》(存前四行)
  后有“三九”卷版标号
  西二(倒石,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谢庄《昨还帖》三行;司马攸《望近帖》四行;刘瓌之《感闰帖》四行;王坦之《谢郎帖》四行;王涣之《二嫂帖》八行;王操之《婢书帖》;王凝
之《八月帖》
  西三(卷三)
  历代名臣法帖第三
  有“三五”卷版标号
  王劭《夏节帖》五行;纪瞻《昨信帖》四行;王《静媛帖》六行;张翼《节过帖》三行;陆云《春节帖》五行;王邃《张丞帖》三行;王恬书标题一

  西四(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何氏《去留帖》五行;蔡琰《我生帖》二行;
  古法帖《敬祖帖》五行、《鄱阳帖》八行、《度德帖》五行、《亮曰帖》(仅存首行)
  西五(卷四)
  历代名臣法帖第四:
  前有“四四”、上有“丁四”卷版标号
  褚遂良《家侄帖》(存后七行);
  虞世南《大运帖》五行、《去月帖》六行、《贤兄帖》八行、《疲朽帖》
  西六(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有“一五”、“甲六”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枇杷帖》九行、《辱书帖》十一行、《比者帖》(存九行,缺末行)
  西七(卷八)
  法帖第八(王羲之书三):
  《雨快帖》(存五行,缺前二行)、《长史帖》二行、《得凉帖》五行、《此郡帖》八行
  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其后余石尚多。
  西八(卷九)
  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余杭帖》(存五行,缺首行)、《节过帖》八行、《愿余帖》七行、《夏节帖》七行、《思恋无往帖》(仅存前三行)
  西九(倒石,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离不帖》三行、《清晏帖》四行、《朱处仁帖》三行、《吾服食帖》二行、《爱为帖》一行、《盐井帖》三行、《七十帖》(仅存前三行)
  西十(倒石,卷一)
  历代帝王法帖第一:
  上有“甲七”卷版标号
  唐太宗李世民《昨日帖》三行、《三五日帖》三行、《雅州帖》四行、《道宗帖》二行、《所疾帖》一行、《北边帖》二行、《八柱帖》八行,《气
发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一(残石两块:卷二、卷九)
  一: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张芝《八月帖》(仅存最末三行,右上截残损)、崔瑗《贤女帖》四行(右下截残损)
  二: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不谓帖》(自“自胜”行起,存四行)、《阮新妇帖》三行、《奉对帖》九行(尾残损)
  西十二(倒石,卷五)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亮曰帖》(仅缺首行,存七行);怀素《右军帖》七行;张旭《晚复帖》四行、《十五日帖》三行
  后有“五七”卷版标号
  西十三(残石两块:卷十、卷七)
  一: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知铁石帖》仅存最末一行、《玄度何来帖》八行
  二: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还来帖》存最末一行 、《雪候帖》三行 、《知远帖》三行 、《荀侯帖》五行
  西十四(残石两块:卷九、卷六)
  一:倒石,法帖第九(晋王献之一)
  《涧松诗》四行(右上角损)、《仲宗帖》二行、《黄门帖》三行、《外甥帖》二行、《思恋帖》三行、《冠军帖》三行、《可必不帖》(仅存前二
行)
  二:正石不倒,法帖第六(王羲之书一)
  《昨得帖》二行(下截残损)、《不快帖》四行(下截残损)、《小佳帖》(仅存首行)
  西十五(残石两块:卷六、卷二)
  一:倒石,卷六王羲之《二谢帖》仅存五字,卷尾刻有淳化三年款。
  二:历代名臣法帖第二(此石漫漶不清)
  钟繇《白骑帖》四行、《常患帖》二行、《雪寒帖》四行、《长风帖》(仅存前二行)
  西十六(卷五,倒石)
  诸家古法帖第五:
  前有“五五”卷版标号
  智果《评书帖》(自“羲及隶篆”行起,存十三行)、何氏《投老帖》十三行
  后有“五五”卷版标号
  西十七(卷七)
  法帖第七(王羲之书二)
  《长素帖》(缺首行,“得敬豫”行起)存二行、《知念帖》六行、《长风帖》三行、《谢生帖》三行、《初月帖》四行、《时事帖》七行
  西十八(卷二,倒石)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有卷首标题
  张芝《冠军帖》存十九行,“不见奴”行后缺
  西十九(卷五)
  首行有“五三”卷版标号,上端有“戊三”标号
  诸家古法帖第五:
  古法帖《贤弟帖》(缺首行,自“之伤”起)存七行,隋朝法帖《慧则帖》八行
  智果《评书帖》(存起首五行)
  西二十(卷二)
  历代名臣法帖第二:
  前有“二九”卷版标号
  王珉《此年帖》(自“少忧”起)存二行、《十八日帖》二行、《嫂何如帖》四行、《欲出帖》七行;王珣《三月帖》四行;王廙《廿四日帖》(残
存首行)
  西二十一(卷十)
  法帖第十(晋王献之二)
  《铁石帖》(自“寒不适”行起,存八行)、《知铁石帖》五行)
  后有卷版标号“十卷二”

 

延伸阅读

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