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615和617区别:一幅经得起检验的书法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2:29:29

 

   官秩旧参荀秘监 文章高挹谢宣城

   辑自吴隐<古今楹联汇刻>影印真迹,文巨、白丁<明清名人名联选>也收入。本联也是一般的应酬性赠联,意在称颂。上联借唐代诗人罗隐《京口见李侍郎》第5句来称颂其官品。“荀秘监”是指东汉末年的荀悦。应曹操之征召,他在汉献帝时担任过黄门侍郎、秘书监等职。秘书监在汉魏之际,因为能出入禁闼,特被亲遇,参谋军国大事,号称“内相”,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了。所以,联语是借“苟秘监”来称颂某人官位之高。下联称颂其文品。“谢宣城”,众所周知即刘宋时期的谢脁。谢脁诗能情景交映,名句络绎,韵律和谐,有“齐梁首杰”之誉。从联语文本层面本身,无疑都是立足才学来称颂的,但实际上才学之品往往源于其相应的人品。荀悦性沉静,不喜权术,著有《崇德正论》等专论;谢脁因不受始安王萧遥光拉扰,拒绝与他谋反而遭始安王诬陷而死,年仅36岁,是志士;又为“竟陵八友”之一,清丽风发,文才诗歌因而出众,竞使梁高祖萧衍常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所以,本联借荀悦、谢脁既赞美了其官品、文品,也赞颂了其人品。另外从所取类比人物的所属地域看,荀悦和谢脁都是河南人,由此推测,某人似乎也应当是河南人。以乡之先贤来类比乡之今哲,不仅切蚝,更增加了亲切感,避免了赠联最易出现的太泛而不可确指的弊病。赠联一般有称颂,但要褒颂适度,却不太容易。本联中“旧参”意在表明某人与苟悦有相同的官职,但“高挹”则意在表明了某人的文学才华略高于谢脁,即使在书赠本联时某人或许还赶不上谢脁,今后则还很难说。因此,“高挹”在赞颂时略有拔高,实际上当是一勉励或希望。本联妙于用典,对仗工切,自然而雅致。


曾国藩对联一幅(我收藏)

网络所见

网络所见

杭州出土石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国藩对联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0830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国藩 书法对联            杭州日报讯这个周末,杭州碑林文保所里的灯火彻夜通明,几天前从岳帅里117号发现的20多块石碑静静地躺在工作间里(杭州日报8月28日4版曾作报道),工作人员连续几天进行研究整理。昨天,碑林文保所所长陈进惊喜地告诉记者:这批石碑果然考古价值不菲,全部是由西泠印社的创始人吴隐所刻。还有十多块散落民间。昨天上午10时多,整整23块石碑占满了杭州碑林的整个长廊,芭蕉树下,三名工作人员正围着其中一排碑文进行讨论,这几天来,这样的讨论已经不下五十次了,他们手中的各类字典也被翻了又翻。其中一块石碑上刻着:“庚子春二月石潜吴仁兄缩刻名人联语”,陈所长说,庚子年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石潜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字,看来,当年吴隐刻这些石碑的时候,西泠印社还没有成立。由此,石碑的年代也可以定为清朝。这些石碑正反两面都刻有楹联,每面刻楹联诗句5对,近200对楹联的右侧都附刻着书写者的简历和艺术特征。而且,在石碑的右下角都刻有编号,比如:“子二”、“辰六”、“申三”等,全部都是根据地支编号而成。陈所长说,据此可断,应该还有十多块石碑散落民间。名家珠联璧合三绝碑“这是一批三绝碑啊。”陈进所长感慨地说,这批石碑集中了石刻艺术的三绝。第一绝是石碑上的诗句全部是由古至今的名人所作,比如有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还有杜甫、罗隐等诗人的作品。第二绝是石碑上的楹联诗句均由古今书法大师所题,比如曾国藩题的:“官秩旧参荀秘监,篇章高挹谢宣城。”第三绝是这些石刻全部是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清代著名书画家吴隐所刻。工作人员用湿软布轻轻地擦了擦石碑,“窃攀屈宋宜方驾”,一列行书清晰地露了出来,陈所长说,这首诗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诗句由刘墉所题,再由吴隐刻成,三大高手汇集一碑,简直妙不可言,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汇集如此众多楹联专题的石刻,这是一部用石头镌刻而成的楹联字帖。 100*20*2官秩旧参荀弥监 文章高挹谢宣城。辑自吴隐<古今楹联汇刻>影印真迹,文巨、白丁<明清名人名联选>也收入。本联也是一般的应酬性赠联,意在称颂。上联借唐代诗人罗隐<京口见李侍郎>第5句来称颂其官品。“苟秘监”是指东汉末年的苟悦。应曹操之征召,他在汉献帝时担任过黄门侍郎、秘书监等职。秘书监在汉魏之际,因为能出入禁闼,特被亲遇,参谋军国大事,号称“内相”,地位之高,可想而知了。所以,联语是借“苟秘监”来称颂某人官位之高。下联称颂其文品。“谢宣城”,众所周知即刘宋时期的谢胱。谢胱诗能情景交映,名句络绎,韵律和谐,有“齐梁首杰”之誉。从联语文本层面本身,无疑都是立足才学来称颂的,但实际上才学之品往往源于其相应的人品。苟悦性沉静,不喜权术,著有<崇德正论>等专论;谢胁因不受始安王萧遥光拉扰,拒绝与他谋反而遭始安王诬陷而死,年仅36岁,是志士;又为“竟陵八友”之一,清丽风发,文才诗歌因而出众,竞使梁高祖萧衍常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所以,本联借苟悦、谢胁既赞美了其官品、文品,也赞颂了其人品。另外从所取类比人物的所属地域看,苟况和谢肮都是河南人,由此推测,某人似乎也应当是河南人。以乡之先贤来类比乡之今哲,不仅切蚝,更增加了亲切感,避免了赠联最易出现的太泛而不可确指的弊病。赠联一般有称颂,但要褒颂适度,却不太容易。本联中“旧参”意在表明某人与苟悦有相同的官职,但“高挹”则意在表明了某人的文学才华略高于谢肮,即使在书赠本联时某人或许还赶不上谢胁,今后则还很难说。因此,“高挹”在赞颂时略有拔高,实际上当是一勉励或希望。本联妙于用典,对仗工切,自然而雅致。    
 

http://www.findart.com.cn/shufa/show/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