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琴混音版48秒:吴扑-近代印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02:17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更新时间:2009-7-28 关键字:篆刻,名家,印人
吴扑 (一九二二·十一·十九·——一九六六·六·二十三·),幼名得天,长易今名,字曰朴堂,号厚庵。曾藏汉池阳宫灯,故别署味灯室主。浙江绍兴人。
叔祖潜泉,精篆刻,为西泠印社创办人之—。朴堂自幼即嗜书法篆刻,初在上海求学,及淞沪抗战爆发,随母逃难崇德,未几仍返沪滨。原就读於大公职业学校,未及卒业即弃去,拜王福庵先生为师,专攻书法篆刻。一九三八年底举家迁杭州,时家境清寒,已悬例刻印,以补家给,年仅十八岁。初慕西泠八家印艺,颇拟之;复步武吴缶翁,亦能神似;而於福庵先生之法,固得深契。谋食之余,锐意勤求,数年问学艺孟晋,英年有此造诣,於湖上已薄得名声,是以鬻印生涯,尚称不俗。一九四五年九月,以积年选摹之战国朱文小玺四百余方,辑成《小玺汇存》四卷,由方去疾胞兄方约节盫所设之宣和印社钤拓印行。所摹皆朱文小玺之精整者,毫厘毕肖,见者无不交口赞誉。後罗福颐主编之《古玺汇编》,以严谨著称,亦加选录。一九四六年底,以福庵先生之荐,赴南京任国民政府文官处印铸局技正,专责官印印模之篆写,闻『总统府印』等,亦出其手笔。甫两年,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朴堂不愿随往,遂自请疏散回杭。逾年移居上海,仍以鬻印为活,其艺固比居杭时远胜也。时会所限,得润甚微。夫人王智珠女士,福庵先生侄孙女也。福老晚年,手颤抖,难於操刀治印,每篆稿之後,遂委朴堂刃石。即代篆刻,亦人莫能辨。於福老篆隶体势,效之殊肖似。时故家藏印多星散,或遭无知者磨磐,—日得赵之琛旧刻印石,款识为『拟松雪翁次闲』六字,然印面已被磨去,朴堂偶然兴至,遂补刻『林少穆氏』四字其上,风致与次闲无间。少穆,林公则徐字也。得者以先贤遗物,又出名家手镌,珍若球璧。一九五六年,得福老至友陈叔通先生推介,参加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古物整理部工作。後合并於上海博物馆。两机构藏品之富,堪舆故宫博物院比肩。朴堂摩挲其间,自是识见益广,孜孜研求,恒至深夜,馆藏古印之释文、整理,贡献良多。於金石书画文物,尤於明清流派篆刻作品之监别,特有会心。小楷学吴湖帆,得其神采。黄宾虹遗著《宾虹草堂玺印释文》,影印本即朴堂所录。一九五九至一九六○年间,先後与方去疾、单孝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古巴谚纽阳印谱》及《养猪印谱》,并已出版。自刻印集有《朴堂印稿》,印路甚广,中多精湛之作;唯为毛泽东主席所刻『毛氏藏书』一印未及收耳。六十年代初,朴堂颇致力印艺探新,於福老家法之外,更挹取多种碑刻入印,复以汉晋竹木简及写经之体为款识,面目独具,可谓前无古人;惜时间太短,尚未大成为憾。十年动乱遽起,受大字报困扰不能自解,竟自戕而殁,年方四十有五。著有《篆刻的起源和流派》等文,俱已刊诸报端。
曩余游沪,时上海博物馆正编拓所藏印集,朱钤之外,复墨拓印面及封泥,俾便治印者研究。朴堂参与是役,曾以稿本示余,朱墨灿然,自有印谱以来,无有逾於此者。濒行赠余两印,一作朱文小玺,一作汉铸白文,俱文静渊懿,余极珍之。五十年代中叶,朴堂与张鲁盫、叶潞渊、马公愚等筹组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并为西泠印社及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仅有数位最年轻成员之一。苟能假以一、二十载,其成就又安可估量哉。(一九八三年五月八日 马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