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喜长穗剑全套:东莞首个私募信托产品将完成募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2:00:18
 “我们正在和东莞信托合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说这话的,是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办事处主任赵崇崇毅。据透露,睿信的私募信托产品最早将于6月份面世。

  上海睿信,国内知名度最高的私募机构之一。记者独家获悉,睿信已悄然入莞,安排人员并设立了办事处。更令人吃惊惊的是,东莞首个私募信托产品已在运作当中,明天(29日)资金即将集合完毕。私募“阳光化”的话题,距离东莞已不再遥远。

  私募机构的悄然进驻,为东莞信托业的变革添加了新的积极因素。而另一方面,私募机构拓宽了人们的理财渠道,对其其他渠道构成竞争。有了私募的加入,东莞的金融业会向何处去?

  私募机构入莞“觅食”

  东莞诞生首个私募信托产品

  不为外界所知的,私募机构已经在东莞活动了。

  “我们肯定要做,不做不行了,现在所有投资公司都在做。”东莞信托投资部副经理江庆文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东莞信托正与一家名为“汇益”的私募机构合作,推介一项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名为“汇益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为5000万,上限不超过6000万,预期收益率在6.5至7个百分点之间,约为7个点。明天,这个项目将完成资金募集,结束发售。

  江庆文表示,此前东莞信托从来没有和私募机构合作过,这算是第一次尝试。今后,与私募的合作项目肯定会更多。

  向东莞信托伸出橄榄枝的,绝非汇益一家。与汇益的知名度相比,另一家在业界颇有声望的公司更为引人注目。这就是来自上海的睿信。

  睿信的步子迈得更大,据消息人士透露,睿信早在去年年底就悄悄在东莞成立了办事处,开始与东莞本地唯一的信托公司——东莞信托接触并寻求合作。

  据悉,睿信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东莞设有办事处、有常驻人员的私募机构。而汇益等私募机构则是通过异地操作的方式,来实现在东莞市场上的运作。

  私募机构高层关注

  东莞睿信是谁?

  来自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睿信成立于2000年12月,经营范围为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财务顾问、企业与资产托管、企业经营与重组策划等。引人注目的是,其“发展目标”是:“将睿信投资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睿信投资的董事长,正是中国经济界声名赫赫的李振宁。据上海睿信东莞办事处主任赵崇毅介绍,李振宁2003年初成为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高参之一,系全流通研究三人小组成员。也正是这个小组,设计了后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协助尚福林解决当时中国股市的最大问题。  业界的说法使得李振宁更显神秘。据说,李振宁1997年至2000年做股市,2001年至2005年在上海炒楼,2005年下半年又开始投身股市。9年来,其投资资金每年增长100%.李振宁个人的投资史,活脱脱一幅中国经济脉络曲线图。

  自去年开设东莞办事处以来,李振宁曾多次来莞,并受到东莞市政界高层接见。“上面对我们的合作很支持。”赵崇毅说,目前正与东莞信托在谈合作事宜,如今双方的接触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6月底就有一个初步的合作框架。双方合作的私募信托产品,最早将于6月份面世,其资金规模约为1到2个亿。

  私募借道信托“阳光化”

  私募机构寻求“阳光化”

  “目前在东莞,他们只能跟我们一家合作。”东莞信托投资部副经理江庆文表示,睿信等私募机构看好东莞的市场、资金,但缺乏一个能够“阳光化”的平台。东莞信托作为目前东莞地区唯一一个信托公司,成为私募能借助的唯一平台。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私募机构容易一不小心就背负上“非法集资”之罪名,要“阳光化”拓展业务,非得“借脸”不可。而信托公司就是一个很“体面”的平台。或许正是如此,才出现了私募机构积极联姻信托公司的情况。无论是在东莞还是其他地方,不少信托公司都接到来自深圳、上海等地的私募机构的主动联系。据悉,在睿信之前,广州世裕等一批私募机构也曾向东莞信托表达合作意向。

  东莞的“藏富于民”,在最近股市大热的风潮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基于目前巨大的投资需求,赵崇毅告诉记者,信托“这个平台能做很多事情,在东莞的前途很好”。

  在东莞信托方面,投资部副经理江庆文对去年的曲折感到惋惜。“前些年中国信托业出了一些事情,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名声。人们对于信托印象不是很好,一般认识不够,也认识不深。”据东莞信托办公室人士称,去年是东莞信托做得最“郁闷”的一年,产品一边做,政策一边出。其中有2个产品,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就是因为上面忽然改了政策而夭折。

  今年3月1日,信托业两项新规实施之后,信托业面临着更为巨大的变革。个人投资信托的门槛被急遽抬高,原有的实业投资必须全部清理出去,放贷也不再是信托业的主要产品模式。东莞信托着意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开发新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共同需求和目的,使得私募与信托双方“拍拖”上了。

  双方合作拟推“上海模式”

  信托和私募的合作,究竟会下出什么样的蛋呢?

  据记者目前获知的信息,双方比较倾向于推出结构性产品,即“上海模式”,因为这个模式“管理层比较认同”。  所谓的“上海模式”,即结构性产品,因推出该模式的上国投和华宝信托总部位于上海而得名。在“上海模式”中,私募机构担当一般受益人的角色。一般受益人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将会作为保底的资金,同时在获取的收益超出预期的时候,一般受益人也可以获取超出预期部分的绝大部分收益。

  “睿信就是要做二级市场股票。他们自己要拿出大概10%的资金,比如募集1个亿,他就要拿出1000万。客户都是他们的,我们要给他寻找客户也很难,因为客户对私募不熟悉就很难信任。但私募自己已经有了很多客户,通过信托这个平台,就可以把资金集中到一个项目里来。”东莞信托投资部副经理江庆文说,在结构化的模式下,私募自己也是要承担风险的,而其他的客户则没有风险,因此这种模式在上海被官方认同。

  江庆文表示,股市风险毕竟难以控制,所以盘还是要自己操,不能放手交给私募去做。私募在项目中承担投资顾问的角色,对投资于哪些股票提出意见。“这种项目不可以滥做,毕竟管理要到位。这种项目的风险控制还是有一定难度。”

  私募或引发金融业变局

  加速信托产品创新

  尽管双方只是小心翼翼地采取了“结构化”的模式,但已然开始的尝试便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私募机构来东莞“掘金”,对信托公司而言,也是一次转变的大好机会。

  3月1日实施的新两规,业界人士理解为监管层对信托业的“归位”。信托业需要改变原来的定位,专门面向高端客户,进行资金托管。这才是回归了信托的本质。

  “现在我们正在对实业投资进行清理,要么退出,要么变现,要么转让,总之全部都要清理出去。我们也不要去跟银行抢生意做贷款,抢也抢不过它。”东莞信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在信托业回归本位之后,原有的产品被清理殆尽,亟需创新。“引入私募,无疑是一次创新,或者说是一个尝试。”江庆文如是说。

  江庆文表示,今年的信托产品也不会做太多,准备做五六个就够了。在新规实施之后,信托公司更需与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合作。

  “如果不跟银行合作的话,根本就做不起来。我们的产品委托他们出售,中间允许他有个差价、托管费之类。他这样做的话也可以多一条渠道,毕竟商业银行存贷也很有限。”

  私募机构的加入,无疑加速了东莞信托行业的复苏。原来信托产品一般是4个点左右的回报率,现在私募信托产品的回报率可以达到7个点左右。“没这个回报率的话,根本就吸引不到客户。你看现在股市这么火,存款利率又上调,一年期已到3.06.”  在如此牛市里面,私募迫切希望利益最大化,而信托公司也想借此进行产品创新,抢得资本市场盛宴一席之地。江庆文说:“私募其实在深圳、上海已经做得很多了。去年也聊过几个私募,但股票市场我们还是很防范。今年看这个市场不做的话也是不行了,大家都在做,深圳的都在赚。”

  各施所长错位竞争

  在“捧”了信托公司之余,私募机构却“打”了其他的理财渠道。一名原来在信托机构供职的券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私募机构的介入,以及私募信托新产品的开发,对其他的理财渠道形成竞争,这必然对整个东莞的金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至少是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我们是欢迎的,毕竟一种新的模式、新的品种的出现,让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选择,也给我们以启发。”

  有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出台新规,对信托实业类的投资全部要清理出去,银监会比较倾向于把信托定位于资产管理类公司,类似于投资银行。信托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佣金很低,所以只能靠把规模做大。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低风险的高端个人投资者可能会更多地选择信托,而其他的投资者可被诸多其他的理财渠道所包围。

  所以业界人士认为,来自各金融机构的产品,目前“实际上是错位竞争,各施所长”。假以时日,东莞投资者便可形成分流。

  什么是私募?

  私募是相对公募而言的。与国外私募机构大行其道相比,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成为私募公开化的制约因素。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和监管,中国的私募机构是不能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国内私募基金一直被视为“地下资金”,随着2006年行情不断上涨,私募基金规模也不断壮大,普遍的说法是已经接近9000亿元。

  在未能取得“名分”的背景下,私募机构显得行事神秘,操盘风格凶悍而灵活多变,是中国股市的一支“神秘之师”。他们对于股市的超常把握,使得私募基金具备了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也对高端投资者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