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宇微博新浪:寒冷事件频繁发生 气候导致盛唐转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7:22:20

寒冷事件频繁发生 气候导致盛唐转衰?

佚名

历史上,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因为中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导致

也有人把安史之乱的根源归于杨贵妃

《步辇图》真实反映了唐强盛时周边少数民族臣服唐帝国,前来朝拜时的情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也最让世人称道的一个王朝,而开元、天宝年间又是这个王朝最繁荣的时期,但也正是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出现后,这个王朝开始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

    “安史之乱”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唐中央政权消弱,藩镇割据的结果。但是为什么唐代藩镇割据政权中只有北方的藩镇才真正威胁到唐代中央王朝,并能攻破大唐的都城长安呢?为何经历了汉唐盛世后的中国传统社会地位下降?这一直是历史学家思考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蓝勇撰文认为,“安史之乱”的出现其实与唐代气候的突然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近日,记者采访了蓝勇教授。

    唐代300多年间,气候按冷暖可划分成两个时期。

    蓝勇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是学者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以百年尺度而论,唐代300多年中,气候冷暖可划分成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支持这样一种说法,即8世纪中叶以前,唐代气候是温暖湿润的。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唐代的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而8世纪中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时间则推迟,相应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从河湖海冰冻现象研究,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时期一直延续到了五代时期。

    气候的由暖转冷往往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蓝勇教授说,早在20世纪初亨丁顿在《亚洲的脉动》一书中便提出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与外患内乱有关,例如东晋五胡乱华、北宋契丹女真寇边、明末流寇和满清人入关,都是因为满蒙、中原和中亚气候转旱,不得已铤而走险,四处劫掠。    

    近来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南迁往往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为潜在动力。蓝勇教授说,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次序———事件对应,而是有其因果联系和历史事实作为根据的。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往往是以寒冷气候而带来的基本生存和生产受到严重威胁为潜在压力的。必须指出的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对中国北方汉族人口东移南迁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战乱对北方地区经济的极大破坏,极大分散了统治者的治国精力,更重要的是历史上我国北方地区也同样经历了周期性寒冷气候的冲击,农业生态受到极大的破坏,从经济上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的力量,穷于应付游牧民族南下的威胁。经济的越来越困难,也更加重了内乱,戎马蹂躏,更使北方汉族地区经济衰落。

    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是气候的变冷。

    蓝勇教授指出,从8世纪中叶以来,北方游牧地区环境压力十分大,战乱和内迁频率增大。先是后突厥和突骑施的动乱,再有回纥的四处流散,党项、吐谷浑及沙陀人的内迁。总之,安史之乱前后北方游牧民族的内乱和南迁频率大大加大了。

    在气候温暖湿润的隋代和唐代前期,由于游牧民族所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相对暖和而稳定,突厥民族十分强大,大唐有时多依赖于突厥,突厥也多次南侵,对唐构成了威胁。但由于唐本身也十分强大,突厥民族往往不能染指中原,唐太宗也才有“天可汗”的称号。唐代后期,虽然回纥与唐代也曾和睦相处,但唐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化在加快,游牧民族的南侵不仅表现在征战,也表现在南附不断和北方民族内部攻伐频率增大,而唐代往往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控制北部边疆的能力大大下降。

    据研究表明,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也是与中唐以后气候变寒冷有关。中唐以前青藏高原上气候相对温暖,吐蕃十分强盛,不断向外扩张,唐中叶形成一个地跨今藏、青、新、川、滇几省区的大帝国。但中唐以后气候变寒,吐蕃从此一蹶不振。特别是会昌年间,吐蕃内乱使国力大损,扩张停止,但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更大了。

    这些游牧民族的内迁,使唐代中国北方农牧交界线向南推移,今天晋北、陕北由农业区转变为畜牧区,内蒙古中部则完全成为了游牧区。这说明唐代中后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日益增大,而这种游牧民族的南下往往是以受寒冷气候造成的基本生存和生产的困难为潜在动力的。

    同时我们应看到,唐代后期出现了一种冷湿的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可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黄河河溢次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唐代7世纪黄河河溢6次,8世纪为19次,9世纪为13次,便表明了这种趋势。水土流失加重使农业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农业经济衰败,国计民生困苦;河患频繁更使唐代王朝疲于奔命,国力耗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中地区经济日加衰落,各种矛盾尖锐,这无疑使唐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力量削弱。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史之乱的自然与社会背景是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压力增大。

    安史之乱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唐中央政权消弱,藩镇割据的结果。但为什么唐代藩镇割据政权中只有北方的藩镇才真正威胁到唐代中央王朝并攻破长安呢?蓝勇教授说,这里需要分析一下安史之乱的潜在因素。

    20世纪讨论“安史之乱”原因的论著很多。30年代章嵌先生在《中华通史》中提出的四个原因,即设立节镇、重用藩将、攻伐奚和契丹、溺惑嬖宠。分析这四个原因,前三点原因其实都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有关。

    80年代有学者提出安禄山手握重兵有了造反的能力和想法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这种能力从哪里来的呢?是由于唐代在北方游牧民族压力增大下,设立藩镇“以夷制夷”的结果。安史之乱本身与北方民族关系十分密切。开元天宝间,回纥与突厥征战不已,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压力十分巨大。面对压力,朝廷对安禄山才一再姑息养奸,但终酿成大患,这是安史之乱可能发生的大背景。

    而安史之乱时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与唐代后期气候特征相吻合的,即冷湿。从《资治通鉴》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气候是十分反常的。这种冷湿的气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十分大,必然会加大向南推进的潜动力,形成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更大威胁。安史之乱也正是在这种气候特征和大的民族压力之下发生的。

    专家简介

    蓝勇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